马克思主义网络传播的探讨论文

2022-04-29

[摘要]文章以“网络空间”为研究对象,借鉴相关“空间”理论,从私人领域公共化和公共领域私人化两方面描述了公私领域的融合现象。从网络空间中主体的自由切换性、“秀时代”个人空间的开放性、网络技术等三方面探讨了公私领域融合的动因,指出网络空间中公私领域融合的现实影响。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马克思主义网络传播的探讨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马克思主义网络传播的探讨论文 篇1:

网络传播视域下马克思主义信仰实现路径研究

【摘 要】当下社会是互联网信息时代,网络让世界成为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任何信息只要在网络上出现几分钟之内就会被全国甚至是全世界的人知道。网络传播现在已经成为信息传播的主要途径。当然网络传播的不仅有信息,网络更多的时候也会传播文化、思想。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理论,中国在马克思理论的指导下完成了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建设,所以更多的人开始信仰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被人们称为马克思主义信仰。本文将把网络传播和马克思主义信仰联系起来,一起探究网络传播视域下马克思主义信仰实现途径。

【关键词】网络传播视域 马克思主义信仰 路径

一、前言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诞生是人类思想史的一大奇迹,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更多人的思想得到了升华,更多的国家开始走上了科学的发展道路,马克思主义理论甚至影响到全世界的发展方向。因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伟大性,更多的人们开始信仰和膜拜马克思主义理论,希望马克思主义理论可以带给自己更大的跨越。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习惯性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称之为马克思主义信仰,但是无论什么样的叫法,都是被马克思主义表达的思想境界所吸引。

现在是和平年代,虽然没有之前那么动乱,但是为了个人和社会的发展,人们更加应该学习马克思主义信仰。而且随着时代和科技的进步,马克思主义信仰仅仅靠书籍传播的途径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网络传播成为一种新的方式传播马克思主义信仰。网络传播快速、信息量大和全面的特点让马克思主义信仰再一次袭击着人们的思想和大脑。本文将浅析网络传播视域下马克思主义信仰实现路径,让更多的人通过更多的网络途径了解马克思主义信仰,学习马克思主义,自我升华。

二、网络传播视域下马克思主义信仰实现路径

1.网站传播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主义途径

网站是当下网络传播最主要的形式之一,网站比其他网络传播途径更加正规化,更加具有权威性。网站的建设者现在比较多元化,无论是个人、集体还是政府都可以建立网站。马克思主义信仰是科学的指导,国家倡导人们多学马克思主义信仰为国家社会主义建设做贡献;单位或者集体也希望成员学习马克思主义,为集体和单位的正确发展做贡献。网站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途径有三种:

(1)政府建设正规、权威性的网站传播马克思主义信仰,人们可以通过政府网站了解和学习马克思主义信仰。这种网站是面向全社会的,只要进入网站就能阅读和学习更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

(2)集体或者单位建设内部传播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网站。集体或者单位建设的网站可以是开放式的也可以是封闭式的,集体或者单位的内部人员可以通过登陆自己的网站阅读和学习马克思主义信仰,当然如果网站希望让更多的人看到,也可以把网站开放化,这样会让更多的人学习。

(3)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建立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个人网站。有人喜欢《红楼梦》把它创建成红学,就有人可以因为喜欢马克思主义信仰建立传播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网站。个人建立的网站比较随意化,可以让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学习和探讨马克思主义信仰,大家一起学习马克思主义信仰。

2.社交工具传播马克思主义信仰互动性更加强烈

网路传播思想的时代,不仅仅有各种网站的传播,社交工具同样可以用自己的特点传播马克思主义信仰。由于社交工具具有简单操作、互动性强的特点,社交工具传播马克思主义信仰成为一种新形势。现在网络上的社交工具比较多,本文针对几款比较常用的社交工具为例进行简单的阐述。

(1)QQ群可以实现上千人一起传播马克思主义信仰。QQ是现在运用最广泛的社交工具,其中群聊功能是大家比较常用的,也是聚在一起讨论同一话题的工具。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传播同样可以利用QQ群聊功能,由建群人创建马克思主义信仰学习交流群,大家可以把自己对于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认识和见解跟大家分享,当然大家在一起同样可以把关于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新发现一起分享。QQ群传播马克思主义信仰让互动变得更加简单,让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深层意义更加容易被挖掘。

(2)微信公共平台引领马克思主义信仰传播新途径。微信公共平台是当下最流行的一种传播信息的途径,马克思主义信仰可以借用微信公共平台的途径传播其思想和精髓。使用微信公共平台的人群较年轻人和时尚达人比较多,通过微信公共平台传播马克思主义信仰可以让大家一起互动,而且也会让更多的年轻人和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信仰,这样在侧面上有助于中国社会主义新建设。

三、网络传播视域下马克思主义信仰实现路径的重要意义

借用网络传播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一种新的学习马克思主义的途径,也是马克思主义信仰传播的趋势。网络传播视域下马克思主义信仰传播更加具有时效性、针对性、广泛性和互动性。网络传播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途径是非常值得研究的一种途径,希望更多的有力政策让网络传播视域下马克思主义信仰传播途径更为广泛,让马克思主义信仰更好地帮助人们得到思想的升华。

结语

科技时代的到来,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传播途径也发生着变化,已经不再拘泥于课本或者书籍的传播。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传播已经开始漫延到互联网,通过不同形式的网络途径传播其伟大思想和深邃的精华。研究网络传播视域下马克思主义信仰实现路径非常之多,都以不同的形式出现在大家面前,希望更多的人通过网路传播视域下的不同途径了解和学习马克思主义精神。

【参考文献】

[1]葛恒云.论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经验[J].河北学刊,2009(06).

[2]刘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网络传播途径[J].电化教育研究,2011(07).

作者:肖颖秋

马克思主义网络传播的探讨论文 篇2:

论网络空间公共领域私人领域的融合及影响

[摘要]文章以“网络空间”为研究对象,借鉴相关“空间”理论,从私人领域公共化和公共领域私人化两方面描述了公私领域的融合现象。从网络空间中主体的自由切换性、“秀时代”个人空间的开放性、网络技术等三方面探讨了公私领域融合的动因,指出网络空间中公私领域融合的现实影响。

[关键词]网络空间;公共领域;私人领域;融合

[作者简介]陈长松,淮阴师范学院传媒学院讲师,暨南大学新闻学博士研究生,江苏

淮阴223000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与个人电脑的普及,网络媒体逐渐成为强势媒体,网络空间也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如卡斯特在《网络社会的崛起》中对“流动空间”的探讨;梅罗维茨在《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中对空间的媒介社会影响的探讨以及关于社会变化的三个维度的讨论;戴维·莫利在《认同的空间——全球媒介、电子世界景观与文化边界》探讨了网络重构边缘文化的命题以及国内学者对网络空间再造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讨论等等。本文借鉴“空间”理论研究网络空间公共领域、私人领域的融合及现实影响。

一、空间、社会空间、网络空间

法国新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亨利·列斐伏尔认为“空间不是社会的反映,而是社会的表现”。也就是说,空间不是社会的镜子式的再现,空间本身就是社会,是社会关系至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每一社会空间都产生于一定的社会生产模式之中,都是某种社会过程的结果。他的学生曼纽尔·卡斯特也认为空间是一个物质产物,相关于其他物质产物——包括人类——而牵涉于“历史地”决定的社会关系之中,而这些社会关系赋予空间形式、功能和社会意义。可见空间是社会的产物,“是一切社会活动、相互矛盾和冲突的一切社会力量纠葛的场所,是社会的‘第二自然’”。

列斐伏尔认为我们关注的空间具有物质、精神、社会三种形式。在《在场与缺场》中,他说道:“我们所关注的领域是:第一,物理的——自然,宇宙;第二,精神的,包括逻辑抽象与形式抽象;第三,社会的。易言之,我们关心的是逻辑——认识论的空间,社会实践的空间,感觉现象所占有的空间,包括想象的产物,如规划与设计、象征、乌托邦等。”由此可见,物质空间是指以物质形式存在的空间,强调的是空间的物质属性;精神空间则指以概念形式存在的空间,强调的是精神属性;社会空间则是社会实践的空间,是一种“由社会生产,同时也生产社会的空间”。按照列斐伏尔的认识,社会空间不能以自然(气候与地理形式)历史与“文化”来解释。它既不是客体也不是主体,既是真实的又是想象的、既是具体的又是抽象的、既是实在的又是隐喻的。这突破了传统的物质和精神二元空间的认识论,开启了“三元辩证法”。网络空间指的是由组成互联网的全球计算机网络形成的互动空间。而根据以上对空间、社会空间的相关论述,可以认为网络空间是一种社会空间,网络空间的形构也是由各种社会力量相互作用的结果,是现实社会的表现,体现出社会空间的“三元辩证法”特点。然而,网络空间作为一种新的社会空间,又表现出不同于传统社会空间的特点。网络媒体存在的物理空间、网络媒体的技术特性以及网络社会中新的主体的形成及其多重需求的出现都使得网络空间有别于传统的社会空间。当前网络空间越来越呈现出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融合趋势。

二、网络空间公共领域、私人领域相互融合的表现

公共领域又称“公共空间”,是“政治权力之外,作为民主政治基本条件的公民自由讨论公共事务,参与政治的活动空间”。它和私人领域是相对的,公共领域的本质特征是它的开放性和公共性。私人领域,也称“私人空间”,是“以个体独立人格为基础的私人活动与私人交往空间”。私人领域的本质特征在于私人活动的独立性、自由性、自律性、不受控制性。

在传统的社会空间中,由于物理时空的局限,大众不容易混淆公私领域的关系,二者处于二元分离的状态。然而在网络空间中,主体的自由切换有了可能,人们不仅可以为自己营造一个私人领域,而且可以公开参与公共领域的社会生活,形形色色的主体可以平等对话,这就打破了传统社会空间公私二元分离的状态,导致网络空间公私领域的融合。

(一)私人领域公共化

私人领域公共化,是指由于受到公众和媒体的关注,网络空间中存在的私人空间、私人领域有演变成公共空间、公共领域的趋势,亦即网络私人空间由于公众、媒体的广泛关注异化为公共空间,私人事件成为公共事件。

博客是网络空间私人领域公共化的最佳例证。博客号称“网络日志”,本质上是一种个人自由表达思想的私人空间。传统意义上的博客具有私人空间性质,但现在却日渐成为个人通过发布信息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平台。通过博客,私人的信息有意无意地在网络上迅速传播成为公共事件。私人领域公共化,私人信息在网络空间的大量传播,印证了法国哲学家波德里亚关于家庭生活场景,本质上的私人领域,在后现代媒介中变得日益外表化、可见和透明的观点。由此可知,无论当事人是出于主动还是被动,私人领域公共化,私人话题充斥公共空间,已是不争的事实。

(二)公共领域私人化

公共领域私人化,是指在公私领域界限模糊的环境下,公共空间、公共领域大量收编私人话题、私人事件,私人话题在网络公共空间中不断膨胀,公共领域日益呈现私人化的发展趋势。

当前,网络论坛、新闻网站等公共空间就呈现出“公共领域私人化”的特征。一些大型的新闻网站如凤凰网、人民网、新华网、新浪网等,都设有专门的网络论坛,将大量私人话题收编进公共空间进行广泛讨论。比如发布并讨论网友的雷人话语、讨论影视明星的私密话题。网络人肉搜索是公共领域私人化的典型,一方面网络媒体侵犯个人的隐私,另一方面则通过把私人事件建构为公共事件而获取点击率。网络空间中,传统私人空间讨论的私人话题,被大量收编进公共领域进行讨论,网络公共空间日益私人化。

三、网络空间公私领域融合的动因

(一)网络空间中主体的自由切换有助于公私领域的融合

媒体总是在特定的物理空间中被使用的,空间状况反映了主体不同的使用心理,也反映了媒介的不同性质。电脑作为“个人媒介”,强调个人的使用性,即电脑的使用具有很强的排他性,其存在空间更倾向于私人空间。这种存在空间可以保证主体可以自由使用网络,免被他人打搅。电脑的这种个人媒介性质保证了主体的媒介使用自由,为主体自由切入不同的网络空间提供了一种不受打扰的安全的物理空间。

所谓网络空间主体的自由切换,是指这样一种状态——主体可以根据自身需要自由切换于不同的网络空间,甚至实现不同空间的共时态存在,主体呈现出一种自由流动状态。在现实的社会空

间中,因为各种社会空间(其中也包括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的界限比较分明,主体很难在不同的空间中进行自由切换,更不可能实现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的共时态存在。但在网络空间中,主体可以轻松在各种空间自由切换,实现在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的共时态存在。主体的这种共时态存在正是网络空间中公共领域、私人领域发生融合的前提。

(二)“秀时代”个人空间的开放性促进了网络空间中公私领域的融合

“秀”,由“show”译音而来,即“陈列”、“展示”之意。当前社会已是“秀时代”,“秀”已成为现代时尚生活的重要标志。这不仅要求个人要勇于“展示”自我,主动策划自己、包装自己、营销自己,更要求个人要善于利用各种媒体进行自我“展示”,以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虽然以往每个时代都会有各种各样的“秀”,但是以个人为中心、强调个性化的、大众化的“秀”,却是从来都没有过的,这是“秀时代”与以往“时代秀”的根本不同之处。这种变化主要得益于网络的发展,正是网络媒体为“秀时代”提供了功能强大的支撑平台。网络的发展,使每个人都有展示自己的可能(相对来讲,电视选秀仍然存在一定的门槛)。网络给了普通人这样的主动权:做媒体的主人,不再被媒体所摆布。以芙蓉姐姐为代表的网络红人们的超乎寻常的自恋姿态的自我展现是“秀时代”的真实写照。

“秀时代”个人可以通过在网络空间中构建“个人空间”、“私人空间”来充分地展示自己,但这种“个人秀”的空间绝不是自娱自乐的空间,也不可能是封闭的空间,这种空间总是希望能有访客(最好是陌生人)来访问,点击率的高低不仅成为衡量“私人空间”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也是衡量“个人展示”成功与否的判断依据。因此,“秀时代”个人空间的开放性促进了网络空间中“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融合。

(三)网络技术为公私领域融合提供了技术支持

加拿大学者英尼斯最早从媒介技术的角度考察了空间与社会的关系,认为任何特定的传播媒介都有其偏向,任何社会中的媒介,都会左右社会组织形态和人际结合方式,传播技术在所有技术中居于核心地位。在这个靠技术说话的时代,网络是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高度融合的媒体,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支持使得网络越来越呈现出融合传媒的特性,这种融合不是简单地叠加和堆砌,而是不同层面的共同展示。网络传播终端的可移动性强,网络媒介不受时空的限制,个人电脑可以将时间和空间整合起来,可以说网络媒介构筑了一个跨国界、跨地域、跨文化、全球化的社会传播空间。

网络融合传媒的特点使得传播终端摒弃了单一的传播形态,利用网络技术将多种文本和图像生动地交汇到一个可以移动的媒体终端,在视觉上打造丰富多彩、形象生动的信息产品,以多种信息载体的表现形式和传递信息的方式,直接作用于受众的感觉器官,为大众所喜闻乐见。技术的发展不仅给传统意义上的个人空间提供了方便,而且也必然使网络空间糅合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模糊了公私领域的界限,从而从技术上支持网络空间中公私领域的融合。

四、网络空间公私领域融合的现实影响

(一)开创了价值认同的可能,有助于社会和谐发展

认同,是指群体中的成员在认知与评价上产生了一致的看法及其感情。亦即群体中的成员,因为有着共同的信仰、情感、需要、利益而对某一事物产生相同的认知和价值观,并自觉地保持一致。价值认同,则是指个体或社会共同体(民族、国家等)通过相互交往而在观念上对某一或某类价值的认可和共享,是人们对自身在社会生活中的价值定位和定向,并表现为共同价值观念的形成。价值认同是一切个体认同和社会共同体认同的基础,对于个体的生命活动以及社会共同体的存在和发展都极为重要。

在传统的社会空间中,边缘文化,比如同性恋、艾滋病被主流文化所排斥,缺乏公开表达意见的话语空间,以“潜行为”的身份在社会上出现。边缘文化的群体或个人为了自身安全和尊严,放弃话语权,藏匿于主流意见背后,意见得不到发表,长期受到压抑,给个人和社会造成各种各样的负面影响。网络空间则打破了这种长期压抑的恶性循环,为不同身份的主体提供了表达空间。比如博客,一出现便立刻成为人们表达意见、争先邀宠的平台。人们摆脱了一般社会关系的束缚和制约,在平衡中得到自由释放。主体在不同的网络空间中自由切换,不仅使不同身份的网络主体在相互交流和互动中有了价值认同的可能,而且维护了主体的尊严,有利于社会朝着公平、和谐、健康的方向前进。

(二)公私领域边界模糊与“伪公共空间”大量出现

“伪公共空间”,是指本来不具有公共性的私人话题、私人事件大量进入公共领域或公共空间,成为公共空间、公共领域的探讨话题,这种充斥私人话题、私人事件的公共空间就是“伪公共空间”。“伪公共空间”虽然披上“公共性”的外衣,但其探讨的话题更多的是私人话题,具有私人化的特质。

在传统社会空间,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的界限是清晰的,不管是社会交往、私人交往还是社会生活与私人生活都有着明确的界限。而在网络空间,由于主体可以在网络空间自由切换以及网络空间公私领域边界的模糊性,主体可以随时随地进入公共领域参与公共话题的讨论,进而使得大量私人话题也进入公共领域,占据公共空间,这已经影响到现实媒介空间,导致报纸、电视等大众传媒上出现了“伪公共空间”。有些电视栏目探讨的话题多为个人、家庭的隐私话题。这类话题并不具有公共事务的特性,纯粹为了满足受众的猎奇需要,这让电视这一公共领域为大量的私人话题所占据,造成了媒介公共资源的浪费。

(三)接收终端私密性的弱化带来私人空间“透明化”

网络媒介的使用是在私人空间中进行的,个体在其中可以进行纯私人性质的社会活动,因而网络媒介接收终端具有很强的私密性。但是由于网络技术的发达以及公私情境的合并,主体可以轻松进入他人的私人空间,由此接受终端的私密性被弱化了,私人空间也逐渐呈现“透明化”的趋势。

梅罗维茨曾提出公私情境合并的观点,认为通过电影、电视,人们可以观察到别人的私生活,他把这一现象称为“私人情境并入公众情境”。以梅氏的公私情境合并观点考察网络媒介,可以发现网络带来了公私情境的合并,私人领域和公共领域原本是分裂的,而今却走向融合。网络彻底地侵入私人空间,不仅公共人物会在媒介上公开私人生活,而且普通个体也会在不同的媒介上述说自己的情感世界,私人空间越来越“透明化”。

私人性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但生活中的合理性并不等于在公共领域也具有合理性。单纯的私人性在传统社会空间中,是一种备受贬低,被视为低级、不正规、边缘化的东西,而在网络空间中。私人性与公共性之间的界限逐渐消失,日常生活经历的私人化交流,成为大众的一种急迫需求。公私领域的融合过程,就是个体主动使用媒介公开私人事务的过程。尽管网络是虚拟的,但公众的话语却是实在的、个人的。私人领域的透明化,实质上就是一次公共空间的结构转型。

作者:陈长松

马克思主义网络传播的探讨论文 篇3: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四有”标准的理性审视

[摘           要]  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四有”标准的理性审视为探讨主题,针对当前职业院校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发展情况,分析政治理论教育独特的社会价值,阐述当前思想教育课程面临的挑战,提出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培养无私的道德情操、丰富扎实的文化学识与怀有慈祥的仁爱之心的“四有”标准,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职业素质的有效对策。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水平与增强教育实效性,关键在教师。要培养新一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可靠的建设者与合格的接班人,离不开教师的言传身教,教师的人格魅力對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直接的模范与导向作用,是教师素质的灵魂与基础。通过“四有”标准理性审视教师的职业素质与个人品格,才能切实促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向高水平迈进。

[关    键   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四有”标准

在职业院校教育阶段,思政课肩负着培养学生思想道德情操的重要职责,引导学生构建正确、健康的世界观与人生观。作为学生成长阶段的关键指引者,思政理论课教师的专业水平与职业素养直接关系着课堂教学开展的实效性。对高等职业院校来说,要不断推进思想教育课程的优化发展,实现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应对“四有”标准教师的授课能力提出严格要求,强化引领作用。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独特的社会价值

在我国高等教育课程体系中,思想政治理论课属于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也是培养优质职业化人才的重要手段。教师在思政教育中占据主要地位,发挥关键的引导与培养作用,更是落实一系列教育计划与完成教学目标的执行者。从目前高校思政课的实际开展情况来看,理论教育正受到社会转型与经济发展带来的冲击与挑战,与此同时,教师自身也不断显露出一些问题。为切实加快职业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创新与改革,应首先从教师入手,以“四有”标准严格要求教师遵循职业规范,将教师的模范作用与引领价值充分发挥并不断强化,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积极贡献自身的力量,培养优秀的社会接班人[1]。

二、当前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面临的挑战

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实效来看,教师开展课堂教学、发挥育人作用时,正面临着复杂的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的挑战与影响。在社会大环境角度来看,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一)思想教育目标不明确

职业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目标不明确是制约理论教学实效性的关键因素。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强调在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着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与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作出了重要改革,针对全国各地的教育工作,突出加强党中央的领导作用,以立德树人为战略方针,全面加强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将教育改革进程进一步推进,加快理论教育短板的补齐,意在构建具有鲜明特色的中国教育事业。在社会现代化发展的大环境下,加速推进教育工作的现代化创新,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全力提升我国教育事业的国际影响力。由此可见,高校思政理论课应在紧随国家教育方针指导政策的前提下,明确思想教育目标,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二)时代改革与技术创新

社会形态的变革与各项新型科学技术的创新是21世纪的鲜明特色,在不断渗透并介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工作,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也不可避免会接触到网络信息与电子技术等,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自身的成长与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的构建。逐渐占据主流传播位置的新媒体对传媒行业产生巨大冲击,通过应用网络技术构建高效的网络传播平台,再借助移动终端将信息传递给受众,这极大挑战着职业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传统教学。变革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手段、优化教学内容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关键课题。

(三)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快速发展的互联网技术虽然为人们的生活带来许多便利,但也带来了诸多问题,例如一些西方国家为了宣传自身的政治理念与价值观念,通过各种手段发散传播,渗透给思想价值体系尚不完善的学生群体[2]。现阶段,由于缺乏健全的网络监管体系,鱼龙混杂的信息与思想扰乱了学生的价值观念,明辨是非的能力不强、难以分辨或取舍各种信息的对错,在外界环境的诱惑与干扰下,学生很容易迷失自我,缺失正确的个人理想与信念。

(四)教师个人职业素质尚待强化

对于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师来说,如果没有深入学习与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党和国家最新出台的各项方针政策未能及时了解与掌握,就无法将最前沿的理论成果传授给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也无法结合时政热点开展实践研讨活动。

三、以“四有”标准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的对策

(一)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

学生是接受教育的主体,教师是落实教学的根本,肩负着传达教育思想、传授知识内容、完成教育目标的重要职责。在培养高等人才的过程中,思想育人是推动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途径。对职业院校思政理论课教师来说,应坚定贯彻马克思主义理论,保持个人思想理念上的纯洁性,确保个人职业素质满足思想教育工作的标准要求。在我国社会的发展环境下,职业院校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必然选择,属于国民教育中的重点内容,体现出教育事业在发展过程中的鲜明特色。[3]在社会主义建设初级阶段,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社会的经济发展任务日益繁重,国际社会意识与各种形态领域都与国内的各行业领域建设存在不同程度的矛盾与冲突。放眼中国梦,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高校学生要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必须具备坚定的政治立场,提高政治觉悟,不断培养自身的政治素质,而这正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本内涵与开设意义。在院校教师职业群体中,思政课教师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不是陪衬其他专业课教学的弱势存在,是推进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与人才培养的原动力,这一教师队伍必然会随着院校建设不断壮大。

(二)培养无私的道德情操

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要具备过硬的政治素质、精湛的业务能力与高超的育人水平,好的教师要有理想信念、有扎实学识、有道德情操、有仁爱之心。教师自身的思想政治状况对学生而言具有很强的示范性。教育者应先受教育,才能担当起引导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责任。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于将教师的积极性、创造性与主动性充分发挥出来。作为思政课教师,应将真善美的种子埋在学生的心灵中,人格要正,才有吸引力。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赢得学生,用真理的力量感召学生,以深厚的理论功底赢得学生,自觉地做为学为人的表率,获得学生的喜爱[4]。

对尚处于成长阶段的高校学生而言,教师是思想建设的指引者,也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在职业院校不断加快改革人才培养机制的同时,教师应肩负起全面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的责任,成为传递正确思想理念、培养优质人才的关键执行者。发挥自身的模范带头作用,通过实践性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感受思想文化的深邃价值,并全面贯彻马克思主义理论内涵,详细分析其理论观点。还可以充分结合我国当代国情,与学生探讨交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的最新成果,帮助其深刻体会、理解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构建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丰富扎实的文化学识

在《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健全立德树人体制机制,在思想道德、社会实践与文化知识等教育各环节融入立德树人的教育思想,将教学体系、学科体系与管理体系等全面贯通。作为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政治引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方针,在教育教学各方面深入落实,鲜明抵制各种错误观点与思想旗帜。推动理想信念教育的制度化与常态化发展。思政理论课教师应加强对党史、新中国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与改革开放史的学习,并將其推广到日常教学中,强化爱国主义、社会主义与集体主义教育,向学生的心灵中播撒制度自信的种子。[5]

(四)友好体贴的人文关怀

社会各界对教师职业都具有高度的评价与认可,教师应在教学岗位上体现出师德与师风,对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予以真正的关心,以慈祥的仁爱之心关爱每一位学生。作为一代又一代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具有一定的模范效果,发挥着带头作用。只有怀有仁爱心肠,才能树立积极的教书育人职业理想,对教师职业予以敬重,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积极正面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与态度,并制定适合自身发展的职业规划,从而推动学生的全方面发展,提升其综合素质。“四有”标准对教师提出强化自身修养、丰富自身知识结构与树立引领作用的要求,这也是优化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重要手段。

总之,作为我国未来社会主义发展与经济建设的主力军,新一代大学生的道德理念与社会价值对国家发展具有直接影响,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能否实现存在必然联系,其世界观与人生观的构建关乎个人的未来发展。由此可见,对职业院校来说,只有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不断推进、切实提升教学质量,才能实现稳固教育成果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白海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六要”修养须戒自卑与傲慢[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5(6):105-110.

[2]杨利婷.大数据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研究[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9,32(4):68-72.

[3]苏知心.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方式改革研究[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17(12):134-137.

[4]张涛.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内涵发展的自我探索途径刍议[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9(12):48-50.

[5]郝佳婧.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基本原则论析[J].阿坝师范学院学报,2019,36(4):35-42.

编辑 马燕萍

作者:朱越

上一篇:电站锅炉监测系统节能技术论文下一篇:自动化仪器仪表融入计算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