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境经济贸易管理论文

2022-04-19

国务院办公厅之前专门发布文件,要求积极推动云南瑞丽、广西东兴、内蒙古满洲里进一步扩大开放,加强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资源能源开发利用合作,建成沿边开放的桥头堡。云南省最近在瑞丽市召开了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动员大会。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边境经济贸易管理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边境经济贸易管理论文 篇1:

云南自贸试验区发展策略

自由贸易试验区作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一种创新,对诸多行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促进的作用。同时,使中国更加主动的对外开放,也加速了政府职能的转变,促进金融市场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将在国际贸易背景下,对云南自贸试验区的发展进行探析。

从2013年我国成立第一个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开始,自贸试验区经过7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卓越的成绩。目前我国已建成的18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基本涵盖了沿海、内陆、延边城市,形成均衡布局的新局面。2019年8月设立的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由昆明片区、红河片区和德宏片区三个片区所构成。基于云南独特的地理位置,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成为了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开放前沿,成为了连接南亚、东南亚国家的重要通道。
一、云南自贸试验区的发展概况

(一)云南自贸试验区设立的背景

在自贸试验区中政策较为开放,主要表现在贸易自由、人员进出自由、货币流通自由、货物存储进出自由等方面。从云南自贸试验区的设立背景来看,一是因为云南在多边贸易体系下,与周边邻国经济实力悬殊,各方利益不均,很难形成相对统一的贸易规则。自贸区的建立可以促进周边国家贸易自由化发展,容易促成国际合作。二是因为国际贸易壁垒及贸易保护主义长期存在,一些国家对特定的贸易产品征收高额关税或高科技技术保护,导致国家与国家之间贸易发展不均衡,无法做到高效资源配置。三是当前国际形势的复杂化,导致政府在国内经济发展过程中被赋予了更多的职能。市场秩序化,监管全面化都促使政府必须要进行制度上的创新,以顺应全球发展新趋势。

总而言之,云南自贸试验区是在综合考虑国内外形势的基础上建立的,同时围绕着政府制度创新,顺应国内外经济发展的新形式,在投资、贸易、金融、物流方面有积极的发展促进作用。

(二)自贸试验区在云南的发展现状

云南自贸试验区的实施范围是119.86平方公里,其中昆明片区76平方公里,红河片区14.12平方公里,德宏片区29.74平方公里。三个片区功能各不相同,根据自身的经济发展条件及特殊的地理位置,拥有不同的发展目标和战略定位。昆明片区重点在于发展高端制造、航空物流、数字经济、总部经济等产业,核心在于建立面对南亚东南亚的交通枢纽和信息物流中心;红河片区重点发展加工及贸易、大健康服务、跨境旅游和国际商务等产业,核心在于打造现金的加工制造基地和物流中心。德宏片区重点发展跨境电商、金融等服务,打造沿边开放先行区。

2019年1-11月,云南外貿进出口2089.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进出口额首次超2000亿元。2019年,昆明片区办理企业注册超过2000户。红河片区逾百户,同比增长94.5%;德宏片区新增注册企业368户,引资省外到位资金257.74亿元,增长22.56%。同时,自2019年12月1日起,云南自贸试验区昆明、红河、德宏片区内同步实施“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试点,涉及331项涉企经营许可事项。

综上所述,云南自贸区的建设,充分考虑了区位优势,侧重边境经济贸易合作,还结合了地方的经济发展特色,创造规模效应,发挥自身优势,实现了不同的发展战略目标。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建立,对区域经济及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都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发展机遇

云南自贸试验区的建立促进了政府职能的转变,促进了管理模式的发展和创新,促进了边境贸易、投资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金融体制的改革。首先,全面深化改革给自贸试验区提供了政府政策的支持,加快了政府职能的转变。在自贸试验区的发展过程中,政府可以通过自贸试验区的实际发展情况及所遇到的问题,从而有效的完善现有贸易制度。通过深化改革,完善现有政策制度体系,改善国际投资环境。昆明片区在自贸试验区成立后,制定了104条试点任务,其中云南“首创”政策25条,为云南自贸试验区的具体发展提供了具体的方向。自贸试验区有更多的政策优势,产品价格更具有竞争力,容易促进多边贸易的快速发展。例如,云南自贸试验区成立后,昆明片区全面落实了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进一步精简投资项目准入手续,加强外商投资合法权益的保护,建立健全国际商事调节、仲裁机制,全方位营造了良好的营商环境,对国外企业有很强的吸引力。

其次,自贸试验区的建立促进了云南产业化的快速发展。在当前的世界经济发展中,由于全球疫情、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原因,转变经济发展模式以及产业结构升级成为了各国发展的重点。自贸试验区的成立促使经济发展出现新模式,有效的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扩宽了产业的发展路径。自贸试验区对周边地区的经济有很大的带动效应。云南自贸试验区创造了便利高效的市场环境,促进了经济开放体系的建设,并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在云南自贸试验区中,通过一些开放政策的探索,比如异地办证审批权下放,自主开通南亚东南亚国家旅游签证等,促进了旅游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此外,相关产业的政策优势也吸引更多新型产业进入自贸试验区投资,并将形成新的产业集群,促进产业升级换代,创造更多的创业和就业机会。同时,塑造了国际服务产业的平台,每年打造的“南博会”,中缅、中越边境经济贸易交易会等提升中国影响力,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

再次,云南自贸试验区的建立扩大了国际投资市场,促进了投资领域的改革,提出了沿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模式。一方面来说,昆明片区利用相对发达的交通条件,积极对接其他片区的沿边优势,实现优势互补,推动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陆路大通道建设,推动形成了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的中心,扩大了我国的国际市场贸易投资合作领域。另一方面,自贸试验区成立提升了昆明片区与空港经济区的联动。扩大了金融领域的开放,推动了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的发展。同时,在昆明片区积极普及小额外币的兑换设备,在其他片区推进边贸中心的建设,实现均衡性发展。

最后,自贸试验区的成立促进了资源的合理配置。云南自贸试验区的建立进一步优化了云南经济核心区域的资源配置,有利于沿边经济区域的优势发挥。云南沿边国家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和资源能源等资源的配置都将被优化,使国际贸易的结构更趋于合理化。沿边区域的人力资源、自然资源、市场资源的合理配置将推动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实现区域经济联动。
三、云南自贸区的发展建议

云南自贸区试验的建立有利于促进整体经济的结构升级,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区域内贸易合作。自贸试验区的设立对地区GDP的增长有积极促进作用。但云南自贸区在发展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自贸试验区相关政策制度仍不够完善,政府协调作用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自贸试验区之所以发展快速,很大程度是因为政策具有灵活性,在机制体制中寻求创新和突破。但目前云南自贸试验区在金融、投资、法律等多个方面制度体系仍不够完善,政府相关政策法律法规的出台存在滞后性。其中贸易监管制度、金融体制改革、与国际贸易通行规则的衔接制度体系仍在建立中,这严重阻碍了区域经济的联动发展。投资贸易便利化的改革与创新、政府监管体制机制的改革和创新在一段时间内仍会是云南自贸试验区建设的主要方向。所以,必须优化制度设计,快速完善在相关领域的制度建设,加快政府工作办事效率,逐步形成高效、配合的政府部门,提高政府的协调作用。

其次,云南城市之间经济发展差距大,部分城市发展进进程缓慢。云南自贸试验区中,昆明片区的整体实力远高于其他两个片区,因此,昆明对其周边区域的扩散效应非常明显,经济影响力很大。但其他两个自贸片区整体经济发展水平较为落后,辐射效应差,导致沿边区域的发展水平都相对较低,联动能力不足。例如德宏片区,作为距离印度洋最近的自贸试验区,拥有瑞丽市主城区和姐告边境贸易区,连接了中国、南亚、东南亚三大国际市场。但姐告口岸开放形式单一,依托沿边村镇发展对缅甸的进出口业务,主要贸易方式为口岸商贸,仅仅是作为一个对缅贸易陆路口岸和货物集散地,因此小额贸易占比非常大,是一个进出口商品的交换中心,缺乏加工贸易以及高科技产品的交易。瑞麗市本身发展进程缓慢,聚集功能明显,但扩散效应很微弱,无法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所以,对于德宏片区来说,主要任务是在于创新推进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从人流、物流、资金流到现金流,实现全方面的制度创新。在贸易发展模式的转变方面,德宏片区可以通过“互联网+”发展新型贸易模式,如发展过境贸易、跨境电子商务、跨境金融、跨境购物等产业,打造全方位跨境营销渠道。同时,促进中缅双边企业的合作交流,逐步扩大投融资领域。通过货币互认,双边货币自由流通等方式,扩宽企业融资渠道。制定简化外资准入制度,严格的金融监管措施等政策,在扩大投资开放程度的同时减少企业的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积极推进自贸试验区中招商引资的活动。

最后,自贸试验区联动机制建设不够完善,产业结构不合理。云南三个自贸片区以昆明、红河、德宏三个点辐射了大半个云南。其中以昆明为核心,经济、政治、交通的发展也集中在昆明片区,三个区域之间的发展水平差距大。云南全省经济高度集中于核心区域。而红河、德宏区域内的城市经济总量较小。因此,在不同的自贸片区中,都有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符合当地经济发展现状的独立发展目标,但片区与片区之间发展策略的制定协调性有待增强,各级政府之间的配合程度有待提高。此外,从三个自贸区域的产业结构来看,昆明片区的产业结构相对合理,而红河、德宏片区第三产业比重过大,第二产业发展严重滞后。产业结构层次和技术水平都不高,产品竞争力弱,产业联动能力存在很大不足。所以基于云南自贸试验区的成立,需要将试验区内的产业优势转换成为区域的产业优势,实行联动发展策略,可以通过产业结构的深化改革,调整产业结构等方式加强产业合作,优化区域内的资源配置,最终实现自贸片区协调合作,共同发展。
四、总结

在云南自贸试验区的建设中,最大的特点在于沿边和跨境,发展的最大优势是区位优势。自贸试验区的成立促进云南在政策、制度等方面的改革和创新,以形成与国际接轨的监管标准和规范制度,进而促进我国贸易转型升级,创新沿边经济社会发展新模式。但部分地区存在产业结构不合理、政策不够完善等问题,阻碍了经济的快速增长。因此研究在国际贸易背景下,云南自贸试验区的发展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本文从此着手进行分析,简述了云南自贸试验区的成立和发展,并且对自贸区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可行建议,旨在实现云南经济快速发展。[本文系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 “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深化改革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20J1151项目成果]

(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

作者:张宇

边境经济贸易管理论文 篇2:

杨跃国 让西南明珠瑞丽更加璀璨

国务院办公厅之前专门发布文件,要求积极推动云南瑞丽、广西东兴、内蒙古满洲里进一步扩大开放,加强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资源能源开发利用合作,建成沿边开放的桥头堡。云南省最近在瑞丽市召开了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动员大会。

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云南省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意见》精神,正式启动实施桥头堡建设,对云南省全面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具有标志性的意义。德宏州委常委、瑞丽市委书记杨跃国在记者专访时表示,从“沿边开放的桥头堡”到“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瑞丽再次被纳入国家层面的视野,在云南向西南开放的大格局中,瑞丽担当了“先行者”的使命。在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瑞丽这颗镶嵌在中国西南边陲的明珠将会更加璀璨夺目。

记者:瑞丽荣幸地成为三个国家沿边开发开放试验区之一,这样千载难逢的机遇对瑞丽来说意味着什么?

杨跃国: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若干意见作出的“积极建设广西东兴、云南瑞丽、内蒙古满洲里等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的战略部署。对瑞丽这样一个边疆少数民族经济欠发达地区来说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许多人说改革开放前30年看深圳,深圳创造了我国沿海开放的奇迹,30年后的沿边开放看瑞丽,站在我国沿边开发开放新的历史阶段,这是有一定道理的。国家把瑞丽作为沿边开发开放的先行先试试验区,作为瑞丽试验区的主要领导,我一方面对瑞丽今后的发展充满信心和希望,同时另一方面也感觉到肩上的责任和压力更大了。我们不但承担着边疆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的重担,而且还承担着国家南向印度洋战略的推进,我们一定要把握这个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努力完成党和国家交给我们的各项试验任务,为我国沿边开发开放提供经验和示范。我们坚信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州的领导下,通过瑞丽17万各族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瑞丽成为中国第二个深圳并不是神话。

记者:在加快云南省建设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工作中,瑞丽扮演着急先锋的角色。请问在这其中瑞丽市将如何充分发挥出自己的特色和作用呢?

杨跃国:省委、省政府把加快云南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建设动员大会安排在瑞丽举行,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瑞丽试验区建设的高度重视和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的关心和支持。瑞丽试验区作为云南推进桥头堡建设的先导区和重要突破口,我们将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先行先试,统筹国内开发与对外开放,立足高质量开发、高水平开放、差异化发展,着力推动跨境区域合作,着力促进区域经济联动,着力提升基础设施保障水平,着力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着力促进边疆民族地区和谐稳定,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国际化,构建大通道、大口岸、大贸易,推动试验区经济社会超常规跨越式发展,把试验区建设成为中缅边境经济贸易中心、我国向西南开放重要国际陆港、国际文化交流窗口、国际绿色休闲度假黄金口岸城市、沿边统筹城乡发展先行区和中缅睦邻安邻富邻示范区,为沿边地区开发开放积累经验、提供示范。

记者:请问在试验区获批之后,我们瑞丽在开发开放政策上具有哪些独特优势?

杨跃国: 国家发改委西部司明确指出,广西东兴、云南瑞丽、内蒙古满洲里三个试验区在编制实施方案时,不必考虑国家将会给什么样的政策。国家下一步给试验区什么样的政策,国家发改委将牵头国家有关部委拟定,并报国务院批准实施。2011年3月,瑞丽试验区实施方案已通过省政府审核,上报国家发改委,目前国家支持试验区建设的各项政策措施正在酝酿中,国家给三个试验区的政策很可能会是一样的。三个试验区上报的请求国家给予的政策将作为国家发改委制定出台支持试验区建设的重要参考。目前云南省人民政府为了推动试验区建设也正在酝酿出台支持瑞丽试验区建设的若干政策意见,政策没有正式出台前,此项工作还不便对外公开。

记者: “政策效应”是否已有初步的体现?让瑞丽发生了什么样的转变?

杨跃国:瑞丽试验区在国家和省还没有出台具体的支持政策的情况下,已经初步产生了一定的政策效应,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到瑞丽洽谈投资的企业明显增多,签约投资项目成倍增长,瑞丽从以前的招商引资过渡到选商选资;二是瑞丽的在建项目,在试验区效应的推动下,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明显加快;三是试验区政策吸引了发达地区和中央企业的高度关注,许多有实力的企业都到瑞丽考察,签订意向性的投资协议;四是试验区建设引起了国内外各阶层的广泛关注,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知名企业和投资者纷纷云集瑞丽。进一步坚定了瑞丽全市人民抢抓大机遇、谋求大跨越的信心和决心。

记者:现在瑞丽在规划中的已经启动的工程项目有哪些?有什么样的意义?

杨跃国:瑞丽在规划中,已经开工和基本竣工的工程项目有:瑞丽大道、瑞弄公路改扩建,人民路、姐岗路南段、勐卯大道改造,南卯湖公园、团结大沟绿化景观带建设,三中片区、红木加工区等10条市政道路建设,城区17条道路绿化、亮化、美化改造建设工程,污水处理厂二期、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场建设,市行政服务中心、旅游大厦、口岸联检中心查验货场、政务服务中心、瑞丽二中、芒沙小学、姐告小学、民族医院住院大楼、瑞丽一中初高中剥离、芒林、畹町红石河、小街水库建设,勐力搬迁等466个项目,其中投资亿元以上项目27个。这些项目的建设,将明显改善瑞丽试验区的交通、市政、口岸、园区、水利等基础设施条件,进一步夯实试验区加快发展的基础。

记者:瑞丽的开发开放对瑞丽市民意味着什么?老百姓对此有什么样的了解呢?或者说,群众在建设进程得到了哪些具体的好处?

杨跃国:瑞丽的开发开放对瑞丽人民将会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通过开发开放,瑞丽的基础设施在短期内将会得到不断完善,人民群众的住房、交通、通讯、出行和与境内外的交流合作的条件将会得到较大改善;通过开发开放,试验区的支柱产业培植将会明显加快,人民群众的经济收入将会逐步提高,生活条件将会明显改善;通过开放合作,人民群众与国内外的交流将更加频繁,边境将更加和谐稳定。瑞丽的老百姓将在开发开放的进程中得到更多的实惠,从而缩小瑞丽老百姓与内地发达地区的差距。

记者:瑞丽交通不够便捷,这对发展造成了非常大的制约,有什么办法弥补这一缺口?除此之外,瑞丽在发展中还面临着哪些现实困难?

杨跃国:交通不够便捷已经成为瑞丽加快发展的最大瓶颈,在今后的几年中我们拟通过以下措施来弥补之一缺口:

一是积极与国家、省有关部门衔接,加快大瑞铁路、龙瑞高速公路建设、推动德宏芒市机场扩建升格、中缅陆水联运大通道、瑞丽到皎漂铁路、公路等境内外重大项目的实施,逐步解决瑞丽试验区的交通瓶颈;二是加快瑞丽试验区内瑞丽大道、滨江大道、中央商务区道路、试验区供排水管网建设,逐步改善试验区内的基础设施;三是着力改善瑞丽试验区发展的软环境,使瑞丽成为国内外商家投资的最佳目的城市,弥补因交通瓶颈给试验区招商引资带来的不利影响。

除此之外,瑞丽在发展过程中还面临着以下困难和问题:一是瑞丽作为边疆民族欠发达地区,市域经济总量小,财政自给率低,“吃饭”与发展的矛盾突出;二是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产业支撑力不强,城镇化质量不高,投资环境还不够好;三是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城乡发展不平衡,群众收入差距增大,劳动者素质偏低,就业形势不容乐观,许多关系民生的重大问题短期难以根本解决;四是禁毒防艾形势依然严峻,影响边境地区不安全、不和谐因素仍然存在。

记者:作为西南边陲的小城,瑞丽在未来的开放与发展中肯定要面对许多困难,瑞丽如何来克服?省里和中央会在哪些方面予以支持和帮助呢?

杨跃国:面对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始终高度重视,并努力采取有力措施逐步加以解决。瑞丽作为少数民族欠发达地区,在推进桥头堡和试验区建设的过程中,希望国家、省各级各部门给予更多的关心、更大的支持。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请求尽快审批《瑞丽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实施方案》,协调国家有关部委批准扩大试验区地方政府的事权,在机构设置、人员编制、工作机制等方面放宽限制,支持瑞丽试验区在行政体制、财政体制、税收体制、边境管理创新等方面先行先试。二是尽快批准中缅瑞丽—木姐跨境经济合作区立项,建立跨境经济合作区高层外交协调机构,并组织专家组对口开展操作层面的实质性研究工作。三是加快推进龙瑞高速公路和大瑞铁路保山至瑞丽段的建设,把中缅跨境铁路、公路建设纳入国家对外援助计划,解决制约内联外通的交通“瓶颈”;协调国家就中缅陆水联运大通道建设项目加强与缅方谈判,争取早日签署合作协议。四是帮助协调尽快恢复边境旅游异地办证的问题。五是帮助协调增加试验区建设用地指标的问题。六是进一步加大对试验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七是帮助协调国家加快推进大湄公河次区域人员及货物运输便利化协定尽快实施。八是帮助协调国家有关部门增加海关、检验检疫、边防等部门编制,以满足口岸、人流、物流快速增长的需求,提高通关便利化水平。

记者:对瑞丽的未来您有什么样的期望?

杨跃国:瑞丽是云南沿边开放时间最早、开放程度最高、开放基础最好的地区之一,也是我国多项陆路开放政策的创造地、试验田、示范点。无论是上世纪80—90年代全省沿边开放的领头羊,还是今天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瑞丽在国家沿边开发开放中的区位优势显著、地位举足轻重、发展责任重大。国家南向战略的推进,再次把瑞丽纳入国家战略视野。我们期望,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国家有关部委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全市各族干部群众的团结拼搏、锐意进取,瑞丽能够成为中国西南边陲的一颗耀眼明珠,真正成为中国面向西南开放桥头堡黄金口岸的金大门。

作者:韩永茂

边境经济贸易管理论文 篇3:

“一带一路”视角下广西区中越边境贸易创新机制研究

摘 要:自我国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以来,我国与国外诸多国家的经济贸易往来日益密切,尤其是与越南的贸易往来更为频繁。受我国“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以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影响,中越边境的贸易呈现出越来越红火的状态。广西区为中越边境贸易的重点区域,新时代为了在“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支持下获得更加良好的发展,广西区中越边境贸易必须进行经济创新。据此,本文对“一带一路”战略概况以及广西区中越边境贸易情况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几点创新策略。

关键词:“一带一路” 中越关系 边境贸易

随着中越两国关系正常化,我国日用工业品丰富性要求各个企业积极开发新市场,而越方则百废待兴,呈现着市场商品匮乏的局面。虽然中国与越南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着较大差距,但两国的经济发展状态能够形成一定的经济互补性,为中越边境贸易创造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广西区为中越边境贸易的重点区域,其对外经济贸易拥有悠久的历史,且具有一定地理位置和区位优势,在中越边境贸易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对“一带一路”视角下的广西区中越边境贸易创新机制进行研究,希望能够促进中国与越南边境贸易向着更加良好的状态发展。

1 “一带一路”战略概况

“一带一路”是我国国家级顶层战略,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充分依靠中国与其他相关国家既有的双边或者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且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借用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经济融合、政治互信、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1]。2015年我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战略的引导下已经对49个国家进行了直接投资,并在2016年创造了170亿美元的进出口贸易总额,发展状态良好。

2 广西区中越边境贸易情况

中越边境贸易在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引导下已经获得了迅速发展,对于广西区而言,其更取得了较大的中越边境贸易成绩。自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以来,广西与越南的边境贸易已经在整个东盟贸易往来中凸显了重要地位。自“一带一路”战略积极实施以来,广西区与越南进出口贸易更呈现除了每年20%左右的递增速度,2014年广西与越南进出口贸易总额已达到110亿美元左右,2015年则增长至154亿美元左右。从该点可以发现,越南目前已经成为广西第一大国际贸易伙伴。与此同时,广西与越南的双边经济贸易投资促进活动频繁举行,更加促进了广西与越南边境贸易的健康发展。

3 广西区中越边境贸易迅速发展的影响因素

3.1 广西具有区位优势

广西位于我国南方沿海,临近贵州、云南、湖南和广东,与其接邻的国家为越南,拥有泛北部湾经济合作“一轴两翼”经济发展区域。其东兴市与越南的经济特区芒街市仅仅相隔一条河,与越南的首都河内仅308公里。可以说广西在中越边境贸易当中与越南在地理位置以及经济贸易方面的联系最为紧密,因而有利于广西区中越边境贸易的迅速发展。

3.2 政府政策大力支持

广西作为中越边境贸易的主要城市,其边境贸易的迅速发展与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存在着必然联系。早在1958年中央国务院便针对广西与越南的边境贸易往来出台了相应政策,将广西列为与越南边境贸易的重点区域。发展至1992年,国务院将广西东兴市列为了边境开放城镇,先后批准设立了边境经济合作区东兴经济开发区。随着广西与越南边境的经济贸易往来一日密切,且状态良好,我国2016年为了进一步繁荣边境经济出台了《广西边民互市贸易进出口商品管理规定》,其中主要对边民进境商品的种类、上限等管理措施进行了调整。上述一系列政府政策均在极大程度上推动了广西区中越边境贸易的迅速发展。

3.3 产品结构的互补性

在广西区中越边境经济贸易的迅猛发展中,产品结构的互补性亦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广西与越南经济贸易的产品结构当中显示,广西对越南出口的大部分商品基本上均为工业制成品、技术劳务、技术设备等,而越南向广西出口的产品则比较倾向于自然资源,与广西工业生产所需要的工业原料基本相符。与此同时,广西的经济技术水平明显要高于越南,在进口工业原料或者半成品方面又比较廉价,自然带动了广西社会经济水平的提升。就具体的产品结构而言,广西出口越南的产品包含了柴油机、机电产品、建筑材料、机械设备、摩托车、平板玻璃、搅拌机等50余种。越南向广西出口的产品则包含了木材、橡胶、咖啡、水果、椰子油、棕榈油、铁矿石、煤炭等,双方出口的产品之间互补性良好,带动了广西区中越边境贸易的迅猛发展。

4 “一带一路”视角下广西区中越边境贸易的创新策略

4.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一带一路”战略要求我国企业能够积极渗入到相关国家的市场经济发展当中,促进企业自身发展,提高我国国际经济贸易水平,同时促进我国与国际诸多国家构建和谐的发展关系。广西区中越边境的贸易往来在“一带一路”战略影响下,其必须要重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以此为中越边境贸易往来提供更加坚实的基础保障。在此方面,广西区应该着力加快综合保税区、跨境经济合作区、大型便民互市贸易区等基础设施建设,并且要在科学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构建具有综合报税功能的互市贸易平台,为中越边境贸易提供更加广阔的贸易空间。

4.2 积极完善交通网络

我国为了促使广西区中越边境贸易能够获得更加良好的发展,在2013年便已经投资建设了防城至东兴高速公路,期间总投资已达到25.19亿元,该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后从南宁至越南的下龙湾仅需要4个小时[2]。基于此,在“一带一路”视角下,广西区中越边境贸易创新当中更要积极完善交通网络,例如推进南宁—东兴—河内—金边—新加坡,或者东兴—芒街—河内等国际通道的积极谋划,争取建成与长沙、贵阳、昆明、香港等地均相互連接的国内交通通道,以此加快中越边境贸易中高速铁路、货运铁路、滨海公路等交通网络的建设。

4.3 转变贸易发展方式

随着时代的发展,广西区中越边境贸易往来的发展模式已经不能够完全适应当前的国际贸易发展需求,为此广西区中越边境贸易需要在“一带一路”战略引导下进行贸易发展方式的积极转变。在此方面,广西区可以创新互市商品运输、仓储、加工与销售方式,加快互市贸易向规模化、专业化的大宗国际贸易转型,亦可以适当的建设出口加工区、进口资源加工区等,以此促进广西区中越边境贸易逐渐向自由贸易区过渡[3]。与此同时,广西区中越边境贸易发展亦需要充分利用中越两国出台的相关支持政策,建设完善的边境贸易运输监测网络,促进中越边境贸易更加便利化与时效化。

5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以及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发展,广西区中越边境经济贸易往来日益频繁,广西区每日基本上均停着载有越南各类商品的货车,且每日我国的日常用品与轻纺产品亦会出口到越南。该种中越边境贸易往来的方式带动了两国边境经济的发展。但在新时代,为了促进广西区中越边境贸易更加稳健的发展,必须要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且要积极完善交通运输网络,转变原始的贸易发展方式。

参考文献

[1] 魏思宇.中越个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制度研究——以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东兴市为例[J].中国市场,2015,11(46).

[2] 滕腾.中越边境贸易存在问题与对策建议——以广西凭祥市为例[J].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3(02).

[3] 刘朝霞,方冬莉.中越边境区“两国共市贸易区”合作模式探析——以中国东兴市为例[J].东南亚纵横,2011,4(01).

作者:刘国碧

上一篇:农村金融风险探究论文下一篇:基层邮政绩效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