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营销理念企业应用论文

2022-04-25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不断突破传统计划经济的限制,以现代企业制度和市场经济的理念在企业经营中愈来愈发挥重要的作用,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控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组织企业的财务活动并处理经营中的一些财务关系,使得企业的各项决策都有理有据,并且能够加强企业对未知风险的管理,企业财务管理通过管理资金运动以及价值管理贯穿于企业经营过程的始终。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市场营销理念企业应用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市场营销理念企业应用论文 篇1:

市场营销理念在职业院校校企深度合作中的应用研究

摘 要 根据我国正在转化的经济发展方式,亟需职业教育应用型人才快速进入到企业并发挥相应作用。习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做出了重要批示。现实情况却不容乐观,社会上存在大量的企业“有岗无人”、 职业院校毕业生“有人无岗”的现象,主要原因就是企业人才需求与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不匹配。针对此种情况,利用市场营销理念指导校企深度合作开展是职业院校与企业实现“双赢”的有效尝试。

关键词 市场营销理念 职业院校 校企深度合作 应用

Application of the Marketing Concept in Vocational

College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WANG Zexin

(Yingko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Yingkou, Liaoning 115000)

Key words marketing concept; vocational college;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application

由于我国正处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亟需大量应用型人才进行经济建设。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的重要批示和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以及《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各项任务, “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工作者和理论研究人员在职业教育科研、教研中的作用,围绕职业教育发展中亟待解决的理论和现实问题开展课题研究”,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政策支持和国家推动力。

1 市场营销理念与高校校企合作的互动

市场营销理念是一种观念,一种态度,或一种企业思维方式,是一种“以消费者需求为中心,以市场为出发点”的经营指导思想。

校企合作是学校与企业建立的一种合作模式。当前社会竞争激烈,包括教育行业在内,高校为寻求自身发展,抓好教育质量的同时,采取与企业合作的方式,为企业培养人才,注重人才的实用性与实效性。

按市场营销的现代管理理念,“以用人单位为中心,以满足岗位需求为出发点”,开展校企间深度合作,变企业被动参与人才培养为主动参与人才共育,实现校企共赢,使得职业院校这间特殊的“工厂”能够适销对路的“产品”——技能应用型人才。

处于社会转型期的职业院校,在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社会背景下,更需要更新理念和思维。把市场营销理念融入职业院校校企合作管理中来,正确认识和对待职业院校校企合作管理中的创新,深入开展校企合作,根据不同宏微观环境运用市场营销思维,将职业院校校企合作进行动态管理,密切联系“产教学研”,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职业院校只有与时俱进,及时更新管理观念,才能适应社会发展,推动职业院校持续发展,源源不断的为社会和企业培养高素质人才。开展市场营销理念在职业院校校企深度合作中的应用研究是适应现代职业院校发展的必然趋势。

2 校企合作研究在职业院校中的现状

校企合作是高校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实施迎合社会需求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一种手段和方式。目前很多高校都和企业有着合作关系。如省内:辽宁广播电视大学李洋《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现状研究》、辽宁轨道交通职业学院杨科举《校企合作——障碍及解决对策研究》;省外:四川师范大学丁明鲜《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中的校企合作》、天津大学米靖《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管理机制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张万鹏《校企合作委员会——高等工程教育校企合作的新尝试》等。根据不同学校的专业特点和自身资源,各职业院校也在尝试对校企合作的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但在校企合作的运行实践中也暴露出各种问题和困难。

在管理理念上,烟台职业技术学院张同敏《高职教育校企深度合作问题及反思》、吉林农业大学李锐《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对高职院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经验借鉴》等研究也在探索一条用成熟的理念管理高校的道路。

根据检索到的资料,以成熟的市场营销理念推进高校校企合作的深入开展还是一个空白。正是基于以上两方面的研究基础,尝试让二者有机融合在一起,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使校企合作能够真正达到互惠互利。

校企合作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目前我国职业教育虽然在校企合作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在实践运行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困境:校企合作停留在浅层阶段,普遍见于捐助教学设备、提供短期实习基地等,甚至只是参观企业而已。尽管为适应社会进步和谋求职业院校的长远发展,职业院校积极寻求与企业的长期、深度合作,而企业参的积极性并不高,在教育教学管理、专业设置、课程建设、教材开发等深度合作方面投入很少。

3 以市场营销理念促使高校校企深入合作

校企合作不能深入发展的最大障碍是校企双方目标不一致,企业的目标是利润,需要创造经济效益,而学校的目标是培养人,企业因此缺乏合作动力。

在市场经济大发展的浪潮中,市场营销管理的方式方法与理念、思路日益完善及成熟,能不断适应新时代经济的繁荣与发展,其孕育而生的管理方式、方法对当代职业院校校企合作的管理也产生了巨大影响。职业院校使用营销理念对校企合作机制深入推进,培养出适销对路的人才产品,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办学。

本课题的总体研究思路:一条主线,四个模块。主线即以市场营销理念指引下,通过分析企业需求和学院自身资源优势,明确校企合作内容。四个模块即运用市场营销理念建立的“学校引进企业模式”、“劳动和教学相结合、工学交替”、“校企互动式模式”、“订单式合作”等四个模式,最终建立营销理念指引下的校企合作的新机制。以职业院校与企业“双赢”为目标,以职业院校输送人才——企业接受人才的无缝对接方式,使企业积极参与职业院校确立人才市场需求、人才知识技能结构、课程设置、教材开发和成绩评定等方面的建设,并能根据不断变化的市场情况提供及时的建议。职业院校根据企业需求变化,调整专业方向,确定培养规模,制定培养方案,做好满足企业需求的人才培养工作。

(1)做好市场引导、服务需求、就业导向。在市场营销理念指引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推动多方面校企合作,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激发学校发展活力,促进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紧密对接。

以市场营销观念推进校企合作,以“消费者需求”为出发点,生产适销对路的“人才”产品。在此理念引导下,细分并定位目标市场,通过探索并实践多种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如订单式培养模式、“双证融通、情境教学、理实一体”、以证代考的人才培养模式等,达到多种模式的结合实现培养目标的目的。在此理念下,职业院校既注重学生素质、技能、能力的全面提升,又在教学过程中督促学生考取岗位必需的职业资格证书或从业证书,减少毕业后的待岗时间,实现毕业即可上岗的承诺。

(2)做好产教融合、特色办学。通过市场营销理念引导,职业院校校企合作同步规划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推进人力资源开发与技术进步,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与产业转型升级衔接配套。密切产学研合作,培养服务区域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突出职业院校办学特色,强化校企协同育人。

运用市场营销理念,完善校外实训基地和校内实践基地的功能,教学内容对接企业环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直接体验真实社会环境,既可增强课堂趣味性,又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将学生被动学习知识为主转变到学生主动学习知识、注重培养提升自身能力,突出职业综合能力培养。从而使学生在走出学校前很好地掌握了企业所需技能,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

市场经济中,保障校企合作的顺利开展,建立深度发展的校企合作关系,必须有较为成熟的、适应社会发展的指导理念。市场营销理念恰恰是适应我国经济体制的发展日趋成熟的管理理念。将市场营销理念应用在校企合作的深入开展中,使学校分析自身资源优势,细分市场,目标定位,更精准地培养企业需要的技能人才,满足企业实际需求;同时,调动企业参与办学的积极性,将企业资源主动投入到高校人才中来,实现“双赢”。

通过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的重要批示和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精神,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健康发展,将成熟的市场营销理念引入到职业院校校企合作管理中来,推动校企合作深入开展,缓解目前企业“有岗无人”、 职业院校毕业生“有人无岗”的困境,实现职业院校“人才产品”与企业“消费需求”的无缝对接,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涛.浅谈现代企业营销活动中的人性化营销模式[J].价值工程,2011(30).

[2] 雷燕群.基于校企合作基础的高职就业工作研究[J].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2012.

[3] 赵永红.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形式与评价[J].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2012.

[4] 黄耀五,李勋华.基于政府主导下的高职教育政校企联动机制探析[J].职教论坛,2012.

作者:王泽馨

市场营销理念企业应用论文 篇2:

新形势下对发挥财务管理核心作用的几点思考

摘 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不断突破传统计划经济的限制,以现代企业制度和市场经济的理念在企业经营中愈来愈发挥重要的作用,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控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组织企业的财务活动并处理经营中的一些财务关系,使得企业的各项决策都有理有据,并且能够加强企业对未知风险的管理,企业财务管理通过管理资金运动以及价值管理贯穿于企业经营过程的始终。可以说,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灵魂及中心所在。但纵观我国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现状,其在新形势下并未发挥出应有的核心作用。因此,本文旨在通过对新形势下企业在财务管理工作中暴露出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并进行加强发挥企业财务管理核心作用的讨论,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 财务管理 核心作用 资金运动 对策

一、引言

在科技的不断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客户对企业提供的产品及服务的需求愈发呈现出不确定性、高质量、低价格等特点,企业经营面临的内外部压力越来越大。企业这种经济组织的创立是将盈利作为其经营目的,并且期望在经营中能够实现企业资产的增值,其经济效益产出能够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因此,企业需要不断地加强内部管理以及市场、汇率、政策等诸多风险的预防及应对。企业管理包含了诸如人力资源管理、生产管理、市场营销、物流以及财务管理等,对企业管理而言,要想充分发挥多样性管理的系统性作用,还需要建立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的管理体系,财务管理既可以贯穿于企业经营的全过程,又在企业管理诸多管理子系统中处于独立地位。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以及不断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更是引得企业在经营时要贯彻落实财务管理的核心作用,我国企业要逐渐摒弃财务管理基础工作论的观点,避免将财务管理工作仅作为企业发展的基础性工作。通过将财务管理打造成企业管理的中枢,更好地促进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二、新形势下在企业管理中发挥财务管理核心作用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程度的不断加深,企业管理将财务管理作为核心是其经营的必然趋势,而全球经济一体化速度的加快使得企业之间的经营再无疆界可言,大量的跨国公司、中外合资公司等的进入,使得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面临重大的挑战,新的财务理念、方法以及更为复杂的范围都增加了当代企业管理的难度。企业筹资以及资金的使用都从传统的狭隘范围扩展到期货筹资以及企业兼并、收购等。因此,对企业来说,在新形势下,加强企业的财务管理并发挥其核心作用极为迫切。

对企业的管理创新来说,财务管理是一个重要的切入点,企业的财务管理是其进行一切经营活动的重要基础,包括企业商品或服务的产、供、销以及物流等环节,每个环节所产生的财务信息均可为企业改善管理活动提供准确、合理的资料。再次,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地位符合企业进行资本经营的需要,企业在价值管理理念的指导下,将资金管理作为企业管控的核心,使得企业中的各项管理工作都在企业增值指导下有效率地进行。最后,财务管理既是企业整个管理系统的引导者,又保持着独立,财务管理活动涉及到企业各项管理活动的方方面面,因此,必须充分发挥其核心作用才能保障其应用的全面性。

三、我国企业财务管理并未发挥其核心作用的原因分析

(一)我国企业内缺少具有专业素质的财务人员。

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来说,拥有丰富、完善的人力资源体系是其在知识经济时代取得经营突破的重要凭借。但是在中国先前计划经济模式影响下,中国的企业呈现出“重技术、轻管理”等弊端,企业通常认为技术性人员能够为企业创造巨大的财富,是企业创新的动力源泉,而财务人员只是进行日常的会计处理工作,财务作为辅助性的工作,对企业提高效益、改善經营效率意义不大。再者,财务管理人员的培养、选拔机制存在一定的问题,即企业通常“自产自用”,在内部择人提拔,这使得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专业性不强,另一个危害则是从其他部门调派会增加财务部门的利益关系,企业内“关系”、“面子”等会对财务工作的效率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企业对财务管理制度的认知及重视不足。

受制于计划经济及企业管理的侧重点不同,目前我国部分企业的领导者以及财务部门对财务管理制度的认知及重视不足。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企业的财务管理并未做出有效的回应,即不断地完善、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满足市场需求以及企业发展的要求。与此同时,企业内的坏账、错账等情况时有发生,这表明我国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还存在着一些重大不足及漏洞。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的残缺,导致了企业财务管理缺乏明确、清晰的目标,加大了财务管理监督工作顺利开展的难度。市场经济不断深入,使得部分企业片面强调其经营权及自主权,逐渐放松了对企业财务的管控,这在某种程度上削弱了企业的会计基础工作,导致了企业财务管理的混乱。

(三)企业财务管理有关财务分析、监控的缺失。

随着企业经营范围以及规模的不断扩大,涉及的账目种类繁多,企业的财务报表已经不能提供企业真实的运行状况,财务分析比较缺乏;再者,企业的传统财务信息管理手段已经滞后于目前企业的需要,而且在市场环境下企业的财务管理与实际运营以及外部环境逐渐脱节;最后,企业的财务管理缺乏对现金流动的监控,仅仅追求账目利润最大。但在当代企业的经营中,“流动现金”是企业经营绩效的重要反映,但是目前很多企业仅仅关注账面利润的额度,流动资金的状况往往被忽视,加剧了企业的经营风险。

四、关于加强财务管理在企业中核心作用的建议

(一)企业采取相关手段提升财务人员专业素养。

在企业中发挥财务管理的核心作用不仅要求财务部门以及从业人员做好本职工作,还需要其作为企业经营的管理、监督者,双重身份的重要性要求财务人员必须增强自身的专业素质,提高专业素养。首先,企业需要加强财务人员的学习,内容包括会计基础理论、会计新法则以及制度等,同时加强技术培训,使财务人员充分掌握丰富的财务理论及实践。加强与各部门的交流,保证企业管理工作的协同。再次,财务人员掌握着企业的核心部门,包括资金、财务信息等,因此从财务人员自身来看,其必须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以及职业操守,财务人员还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的财经法规、各项纪律等,保持独立,杜绝假账。最后,在财务部门内部引入一定程度的竞争机制,并进行岗位评选、考核,择优录取,进而调动其积极性以及提高其创新能力。

(二)完善企业的财务管理体系建设。

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企业必须重视其财务管理工作,通过财务信息收集、反馈,为企业的后续经营、改善以及流程优化提供必要的参考。首先,企业的领导层要对财务管理加强关注,在企业内营造相应的氛围,引导下级管理层以及基层员工强化财务管理理念,并增加企业实际经营中的实践;再次,企业应当在内部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企业管理要遵循“财务管理”为核心的原则,各领导、各部门的工作在开展时要以“财务管理”为核心,以企业目标为共同目标,使得各项经营业务之間相互补充、配套;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体系既能保证企业内部各部门的分权,又可以促使各部门的目标趋向于统一。加强企业对财务管理制度的重视,就必须完善其内部制度建设,包括不相容职务分离、授权批准制度、预算控制制度以及风险防范制度等,加快制度建设,可以促进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三)在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引进现代科学技术。

企业在进行财务管理时要对一定时期的会计信息及相关数据资料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各项经济业务或各部门之间的经济关系,为企业的决策、财务监督与控制提供必需的信息。因此,对企业来说,科学、合理的财务分析既是对历史经营的总结,又是对未来发展的预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财务分析对企业经营来说不可或缺。在大数据时代,信息即是企业经营的生产资料,因此对企业来说,在先进财务管理思想的指导下,在财务工作中使用网络技术以及现代通讯技术,使得企业内部的业务信息与财务信息趋于同步,并且实现企业有关经营信息的共享。基于网络技术等先进手段的信息化管理,能够使得企业对市场变化得以快速反映,及时匹配客户需求。另一方面,企业要基于以上技术手段,加强对企业流动现金的管理,通过合理地筹资、用资以及产品和服务销售,减少企业的筹资成本、应收账款等,保障资金的安全、流动性。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新形势下,企业的经营管理应当以财务管理为核心,这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企业管理的必要途径。对企业来说,要通过各项措施充分发挥财务管理的核心作用,提高企业的经营质量。

(作者单位:成都康特数字广播电视设备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王燕. 浅论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核心作用[J]. 经营管理者. 2012(10)

[2]吴成莲. 论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J]. 财经界(学术版). 2008(01)

[3]张秀斌. 论财务管理在企业运营中的作用与意义[J]. 现代经济信息. 2010(07)

作者:高竞

市场营销理念企业应用论文 篇3:

大数据环境下企业管理模式创新研究

摘 要:大数据技术的广泛应用,极大地促进了企业管理工作的深度和广度,但目前一些企业还没有深刻认识到大数据在企业管理工作中的积极作用,因而有必要对此问题进行研究。本文探讨了大数据环境下企业管理模式创新问题,在简要分析大数据在企业管理中的价值基础上,重点分析当前大数据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现状,并就如何推動企业管理模式创新提出了一些措施。

关键词:大数据环境  企业管理  管理模式  创新策略

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不断提升,我国技术创新能力越来越强,特别是大数据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并且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企业管理的角度来看,将大数据技术应用于企业管理工作当中,不仅有利于推动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而且还能引领企业管理朝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尽管很多企业对大数据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而且也在企业管理中得到了一定的应用,但仍然存在很多不到位的方面,特别是对如何更科学、更系统、更高效的应用大数据技术缺乏研究,导致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不够到位,已经不适应新形势和新时代,需要企业在这方面进行积极探索,最大限度地促进企业管理模式创新,进而最大限度地提升企业管理效能。

1 大数据对企业管理的价值

大数据是指数据的大小已超出了典型的数据库软件工具捕捉、存储、管理和分析能力,对于推动企业管理现代化更具有战略意义。一方面,通过应用大数据技术,可以使财务管理工作更具有针对性和战略性,通过对各类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能够为企业财务决策、投融资活动等提供具有战略性的辅助功能,比如企业在开展营销管理的过程中,利用大数据技术收集和分析用户对产品的需求情况、意见建议,可以使企业不断改进产品,进而实现市场营销工作的针对性,并取得良好的效果。另一方面,大数据技术的应用有利于推动企业管理模式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可以使企业的资源配置更具有融合性,比如通过对企业财务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分析,不仅可以有效配置资源,而且也能够为推动企业财务战略的深入实施;再比如通过加强企业管理相关数据的整合应用,能够使企业的行政管理工作更具有开放性和融合性。总之,在大数据环境下,企业只有不断改革和创新企业管理模式,才能使企业管理工作发挥更加积极作用,进而为企业战略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服务。

2 大数据环境下企业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企业管理理念落后

在大数据环境下,开展企业管理工作一定要牢固树立数据思维,但目前一些企业还没有树立强烈的数据思维,特别是对大数据时代企业管理的发展趋势认识不到位,因而在应用大数据技术方面也受到极大的限制。比如一些企业在开展企业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还没有对如何应用大数据技术进行研究和探索,同时也没有制定比较完善的大数据技术应用规划,不仅在投入方面不够到位,而且也没有加强对管理人员以及其他方方面面人员的教育和培训。还有一些企业尽管在企业管理信息化方面较强,比如建立了OA系统,再比如加强了ERP系统建设,但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应用大数据技术拓展相关系统管理领域以及提升管理效率的意识仍然不强。

2.2 企业管理平台单一

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必须依托一定的平台才能得以实现,否则大数据只能成为空谈。当前一些企业尽管能够对有关数据进行处理,但仍然存在企业管理平台单一的问题。比如很多企业在应用ERP系统的过程中,尽管具有很强的资源整合功能,但却没有构建比较完善的大数据模块,因而在数据收集、处理、分析等诸多方面还不够到位;再比如一些企业尽管大力推动会计信息化建设,而且也强调要加强财务数据分析,但却没有将大数据技术与云技术进行有效地结合,“云会计”平台的应用相对较少,导致企业对内部数据以及外部数据的整合度不高,财务分析的整体水平不高。由于企业管理平台比较单一,企业在应用大数据方面根本无法强化企业管理的融合性和对接性,大数据只能在某个领域发挥作用,无法为企业管理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2.3 企业管理职能弱化

做好大数据环境下的企业管理工作,一定要不断拓展企业管理职能,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大数据技术的强大功能和作用,但目前很多企业在这方面还缺乏共识,企业管理职能弱化的问题比较突出。比如一些企业将企业管理等同于行政管理,企业管理工作更加倾向于“内部管理”,而在“外部管理”方面不够重视,因而在应用大数据技术方面不重视外部数据的应用,特别是没有加强与第三方机构的战略合作,因而在开展企业管理的过程中具有较大的局限性。还有一些企业没有将大数据应用于销售管理、服务管理、客户管理等方方面面,必然会制约企业管理领域的进一步拓展。由于企业管理职能存在弱化的问题,这也必然会制约大数据的系统性应用,甚至会导致数据的准确性以及时效性不强等。

2.4 企业管理缺乏协调

在开展企业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要想使大数据技术发挥积极作用,需要收集更多的数据,进而才能发挥大数据技术的数据收集、存储、分析等诸多功能,因而需要企业各个部门以及各个方面的协调配合。但从当前一些企业应用大数据技术开展企业管理的情况来看,普遍没有建立比较完善的协调机制,特别是各个部门之间缺乏横向联系的问题十分突出,企业的各个部门各自为战,而且相互之间也缺乏有效的配合意识,比如企业在开展财务分析的过程中,尽管财务数据占据重要地位,但也需要其他数据作为支撑,但其他部门在提供相关信息和数据方面不仅不积极主动,甚至出现了相互制约的现象。由于企业管理缺乏有效的协调性,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大数据技术的创新性应用。由于企业管理工作缺乏有效协调,导致大数据的应用缺乏开放性和协同性,各个部门之间在共建、共享大数据方面仍然比较薄弱,需要引起企业重视。

3 大数据环境下企业管理模式创新策略

3.1 创新企业管理理念

在大数据环境下,要想使企业管理工作能够适应形势发展需要,至关重要的就是要对企业管理理念进行持续创新,特别是要更加高度重视大数据技术的系统性应用。这就需要企业要牢固树立“数据思维”、強化“数据意识”、加强“数据管理”,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提升企业管理的战略性。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企业应当构建科学的大数据技术应用体系,既要加大相关方面的投入力度,也要根据企业管理工作的需要以及未来发展方向,制定科学的大数据技术应用规划,对如何更有效地应用大数据技术进行设计和安排,并采取分步实施的方式,逐步完善大数据技术应用机制。创新企业管理理念,还要将应用大数据技术纳入企业管理信息化当中,通过大数据技术的多元化应用,推动企业管理由信息化向智能化转型。

3.2 完善企业管理平台

企业要把进一步完善企业管理平台做推动企业管理模式创新的重点措施,特别是要适应大数据环境,进一步强化企业管理平台的综合性、融合性和系统性。这就要求企业在应用大数据技术的过程中,一定要对现有的信息化管理平台进行有效整合,比如企业在应用ERP系统的过程中,可以设置大数据模块,强化对企业各类信息的收集,并且能够提供一定的数据分析功能;再比如企业在应用会计电算化的过程中,可以将大数据技术与云计算技术进行有效融合,建立属于企业自己的“云会计”平台,既要对企业内部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也要对外部可利用的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努力提升数据收集与分析的广度。完善企业管理平台,还要求企业要将各类管理平台进行有效的对接,比如建立专门的中枢管理系统,进而实现大数据技术的综合应用。

3.3 拓展企业管理职能

将大数据技术应用于企业管理工作当中,要求对企业管理职能进行拓展,只有这样,才能更加符合大数据环境,进而实现企业管理工作的有效性。这就要求企业要着眼于强化大数据技术的系统性应用,将大数据技术应用于各个领域,比如为了能够使财务报告更具有针对性和辅助性,除了要收集和分析财务数据之外,也要对企业的其他数据以及各类市场信息等进行收集和分析,进而形成具有综合性的财务报告;再比如在数据收集方面应当进一步强化性、真实性以及全面性,并且构建科学的大数据系统,加强数据存储工作,在开展企业管理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数据的综合分析做出科学的决策。拓展企业管理职能,还要更加高度重视企业管理工作的智能化建设,特别是要强化大数据对企业管理智能化的支撑作用。

3.4 强化企业管理合力

企业要想更科学、更系统地应用大数据技术,重中之重就是要根据大数据技术的特点,努力强化企业管理合力。这就需要企业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企业管理方面的大数据应用体系,比如可以建立专门的大数据管理中心;再比如还应当培养更多的大数据技术应用人才,为企业更好地应用大数据技术推动企业管理模式创新奠定坚实的基础。要更加高度重视大数据技术应用的协调性建设,可以发挥企业大数据管理中心的积极作用,强化大数据管理中心的组织、协调、落实等职能,引导各个部门以及各个方面强化数据意识,既要在日常工作与管理过程中加强数据收集上报工作,同时在需要各个部门配合的过程中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并且还要建立相应的协调机制,定期开展相关协调会议,研究和解决企业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

综上所述,在大数据技术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要求企业管理模式不断创新,特别是要将大数据技术广泛应用于企业管理工作当中,最大限度地提升企业管理模式的智能化以及融合化水平。尽管绝大多数企业已经对大数据技术有了一定的认识,而且也在企业管理的某些方面应用了大数据技术,但整体应用水平还不高,要求企业对此给予高度重视,特别是要运用系统化思维,积极探索符合企业实际的企业管理模式,重点要在创新企业管理理念、完善企业管理平台、拓展企业管理职能、强化企业管理合力等诸多方面努力,通过大数据技术的科学化、系统化、效能化应用,推动企业管理模式步入创新发展轨道,努力为企业战略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刘杰.大数据环境下企业管理模式创新分析[J].中国中小企业,2019(07).

陈子天.大数据时代下企业管理的模式创新研究[J].中国商论,2019(11).

涂奉军.大数据时代下企业管理模式创新探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9,22(11).

作者:李婷婷

上一篇:社会责任下的民营企业论文下一篇:民营企业管理市场营销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