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资产证券化论文

2022-04-16

摘要:自资产证券化出现以来,世界各国金融界就对这个时势造出的金融创新给予了广泛关注,它被认为是世界金融领域近四十年来最重要、影响力最大、引用最广泛的金融工具之一。因此,它对银行的发展也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在经历过对资产证券化的探索和试点后,资产证券化面临着快速发展的市场机遇。在这个时点上,对资产证券化进行一些基础的分析和探索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银行业资产证券化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银行业资产证券化论文 篇1:

中国银行业转型大背景下的资产证券化创新

摘 要:受利率市场化以及互联网金融高速发展的冲击,我国银行业的传统经营模式面临巨大的转型压力。同时银行自身不良贷款额以及不良贷款率长期处于“双升”状态,对于基础资产尤其是不良资产的处置成为了中国银行业转型的巨大障碍。在中国银行业转型大背景下,应鼓励 银行进行资产证券化创新,同时对商业银行相关业务进行约束,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设,保证银行业转型稳健进行。

关键词:资产证券化 商业银行 风险管理 经营模式

1 中国银行业发展现状

我国银行业是指中国人民银行、监管机构、自律组织以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商业银行、城市信用合作社、农村信用合作社等吸收公众存款的金融机构、非银行金融机构以及政策性银行。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进入快车道。银行作为国民经济体系中重要的一环,发展态势也是十分的迅猛。根据银监会统计数据显示,至2017年第一季度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规模已达238.46万亿元,负债规模达220.10万亿元,与2016年同期相比增长率均达到14%。从银行类型以及规模来看,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占据了银行类金融机构的半壁江山,资产占比达37.57%和18.40%。而近年来发展迅猛的城市商业银行以及农村金融机构在银行业的分量也日渐增加,资产占比达12.27%以及13.17%。次贷危机之后,我国经济增速有所放缓,银行资产规模增速也有所放缓,发展受到了一定限制。同时由于互联网金融的兴起以及经济下行的压力,对银行业传统的盈利模式以及资产结构都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1.1 利差收益空间压缩,存贷业务面临转型

从银行的盈利结构来看,依靠存贷业务的利差收益仍是银行的主要盈利模式,但利息净收入占比呈下降趋势。财报数据显示:2016年1~9月份,四大行的利息净收入为11950.9亿元,比去年同期减少1006.87亿元,降幅高达7.77%。四大行的利息净收入无一增加,这是四大行全部完成上市之后,首次出现三季度利息净收入集体负增长。这是因为当利率市场化后,大客户有较强的议价能力,融资渠道多样化,这就要求贷款利率下调,而银行为了揽储,各自调高存款利率,由此导致存贷利差收窄,势必短期内削弱商业银行的盈利水平[1]。另外,我国银行贷款规模过快的扩大以及资金流向过于集中导致了银行传统贷款业务的结构也存在着巨大问题。我国银行贷款主要集中于房地产以及基础建设行业,引发其他行业的“资金荒”,投资结构畸形,资金流向资金回收期长的行业,影响商业银行可持续经营能力。

1.2 银行业结构多元化发展,混业经营成为趋势

从银行业市场结构来看,各类中小银行以及全国性股份制银行的崛起冲击着国有银行的统治地位,结构趋向多元化。2016年第一季度末,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和其他类金融机构总资产占比同比分别提高0.35、0.9和1.68个百分点,大型商业银行的总资产占比下降2.9个百分点。随着客户对于银行的需求由单一的存贷款业务向理财产品、资产管理等多元化业务方向转型,银行的混业经营趋势也日渐明显。

2 资产证券化发展情况

资产证券化是以基础资产未来稳定的现金流为支持,通过结构化设计后发行可交易证券的一种融资形式。资产证券化的最大特征是将具有稳定未来现金流的低流动性资产进行打包,进行信用增信,要素分离等操作,转化为具有较强流动性的可交易证券。资产证券化也被称为20世纪最伟大的金融创新之一。资产证券化首先兴起于资本市场高度发达的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储贷公司通过大量的资产证券化操作帮助其走出自身的经营困境。进而推动了美国信贷市场以及房地产市场的高速发展。但在这种野蛮增长的形势之下,信贷机构只关注于如何扩大信贷规模,放宽贷款条件,并且通过资产证券化转嫁风险,获取更多的利益,而未关注贷款基础资产的优良与否,未对其进行客观全面的风险评估,这也直接导致了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但不可否认的是,资产证券化仍在全球资本市场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发挥着其增强资产流动性等积极作用。

2005年,中国建设银行和国家开发银行获准进行银行资产证券化试点工作,标志着我国银行资产证券化的开端。2007年,多家商业银行以及金融机构进行第二批资产证券化的试点工作。但由于次贷危机的影响,市场对于证券化持否定态度,导致资产证券化的试点工作难以继续开展。2012年重启资产证券化之后,由于我国银行业核心资本缺口扩大,外部融资渠道受限等诸多因素作用下,资产证券化呈现出飞速发展之势。

从资产证券化的定义中可以看出,任何能够产生未来稳定现金流的基础资产都有进行资产证券化的可能。但在这个过程中忽略了很关键的一点,就是基础资产自身的质量问题。美国次贷危机正是由于银行将实际中难以产生稳定现金流的次级贷款进行了资产证券化处理,贷款約定的还本付息作为稳定现金流来设计产品,而忽略了贷款自身难以按期还本付息的质量问题,最终导致了危机的爆发。针对于中国目前的情况来看,受多方面限制,银行资产证券化过程中的基础资产池中优质资产占较大份额,并未将大量不良资产通过资产证券化处理[2]。需要指出的是,本文中所提到的不良资产证券化与美国将次级贷款转化为正常贷款是不相同的,银行业的资产证券化是在正视基础资产质量的前提下进行的。

3 银行资产证券化的现实需求

近年来我国银行业受宏观经济下行压力以及微观企业结构调整的影响,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双升,其中不良贷款率逼近2%警戒线,银行的信用风险控制需要更加地提高警惕。银行业的信贷规模居高不下,导致银行资产流动性不强,难以抵御可能出现的利率风险以及流动性风险。同时由于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对传统银行业的经营模式也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本文将从风险管理需求、流动性需求以及经营模式转型需求三个方面来分析银行资产证券化的现实需求。

3.1 风险管理需求

截至2017年度第二季度末,商业银行正常贷款余额92.2万亿元,其中正常类贷款余额88.8万亿元,关注类贷款余额3.4万亿元。不良贷款余额1.64万亿元,较上季末增加563亿元;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74%,与上季末持平,持续三个季度均在1.74%的稳定水平。但与此同时,银行关注类贷款余额有向不良贷款余额转移的趋势,这意味着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不良贷款余额以及不良贷款率难以有所下降,可能会更逼近2%警戒线。2017年被银行业中多家银行定为“风控年”,都在加强各自的风险控制尤其是对信贷的风险管理。不良贷款额的不断上升将会给银行的资金分配带来巨大压力,导致核心一级资本的减少。最终当银行新增资产能力下降到一定水准之后,必然会出现相应的金融风险。

国内商业银行主要通过清收重组、核销以及转移至四大资产管理公司,这几种方式对不良资产进行处理。这几种方式中清收重组的程序过于冗长,由于涉及各方利益而導致重组方案难以达成,这一方法的处理效率在不断下降。核销在银行业现在“双升”的背景下操作空间十分之窄。而资产管理公司已背负万亿级的不良资产处置,其消化不良资产能力有限,难以通过有效地操作及时处理不良资产。因此在传统的处置方式效果有限的情况下,银行可通过资产证券化将基础资产的风险和收益因素分离开来,转嫁一定的风险同时盘活银行的资产,从而快速有效地解决不良资产规模扩大的压力。

3.2 流动性需求

由于我国经济体制以及银行运行模式的特殊性,导致我国银行资产的流动性一直不高。同时由于银行业长期以信贷业务的利差收益作为银行的主要利润来源,导致银行的信贷规模十分巨大,资金不断外流。而大部分贷款回收周期较长,是银行资产的流动性不断下降。加上不良贷款的不断增加,进一步降低的银行资产的流动性。同时从商业银行经营的“三性”原则来看,流动性是解决安全性以及实现盈利性的重要一环。资产证券化能够将银行能够在未来产生稳定现金流的非流动性信贷资产转化为具有流动性的现金资产,从而解决自身流动性需求。

3.3 经营模式转型需求

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比较缓慢,通过信贷业务获得利差收益地仍然是其主要收入来源。然而随着互联网金融的飞速发展,新兴的互联网金融产品以更高的收益风险比吸引了众多投资者将资金投入其中,银行的负债业务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同时,由于利率市场化,利差空间在不断缩小,传统的收入来源受到严峻挑战。商业银行必须进行经营模式的转型,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提高中间业务收入。资产证券化对于银行来说是一种增加中间业务收入的方法。在证券化产品发行有效期内,银行作为贷款服务管理人,其贷款服务费则是中间业务收入新的增长点。不仅如此,商业银行还可以通过证券化加速资金周转,获得更多的投资收益[3]。

4 结论以及建议

在中国银行业转型的大背景之下,本文通过分析中国银行业存在的问题以及资产证券化创新的可行性,结合了银行资产证券化的现实需求,论证了我国银行业以资产证券化为重点进行转型的可行性。资产证券化以增强基础资产的流动性核心,通过流动性的提升带动银行盈利模式的多元化,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帮助银行进行风险转嫁。

中国银行业目前的经营模式仍以信贷业务的利差收益为主要利润来源,盈利模式过于单一化。需要指出的是,这一模式在之前能够获得巨大利润得益于中国银行业与金融市场的脱节,存贷款利率的主导权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银行业本身。而近年来随着银行业与金融市场不断融合,利率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利差收益的空间不断被压缩,这一传统盈利模式显然难以为继。银行业需要通过资产证券化为契机来加速自身经营模式转型的进程。

需要注意的是,资产证券化会导致银行的风险暴露程度增加,而现阶段的银行资产证券化监管较为严格,银行基本上将自身高质量资产打包进行资产证券化而低质量资产需要自身进行消化,从整体上很难实现真正的风险剥离。

因此本文认为,第一,在目前利率市场化以及互联网金融的冲击之下,我们应当对银行资产证券化创新持鼓励态度,这首先能够缓解银行在处理不良资产上的压力,一定程度上转嫁风险;其次,能够使银行更加积极地参与到金融市场业务中去,拓宽其盈利渠道,进而加速银行业转型的进程。第二,监管机构需要对银行资产证券化进行细化制度设计,对于可用于资产证券化的基础资产范围、信用评级、衍生产品的出售等方面进行明确性规定,控制银行基础资产池的规模,保证银行资本充足率以及各项指标数据符合监管条件,使银行资产证券化稳健地发展。第三,加强对资产证券化的信息披露,尤其是风险敞口等重要风险指标的披露,保证信息对称性,防止资产证券化过程中给银行风险管理带来新的压力。

参考文献

[1] 孙波.利率市场化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研究——基于14家上市商业银行[D].山西财经大学,2015(5).

[2] 代玉簪,郭红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现实需求与制约因素[J].当代经济管理,2016,38(07).

[3] 杨勇.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风险防控分析[J].时代金融,2017(20).

作者:汤云昊

银行业资产证券化论文 篇2:

信贷资产证券化对国内银行业的变革性影响研究

摘要:自资产证券化出现以来,世界各国金融界就对这个时势造出的金融创新给予了广泛关注,它被认为是世界金融领域近四十年来最重要、影响力最大、引用最广泛的金融工具之一。因此,它对银行的发展也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在经历过对资产证券化的探索和试点后,资产证券化面临着快速发展的市场机遇。在这个时点上,对资产证券化进行一些基础的分析和探索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本文首先阐述银行资产证券化的概念和特征,然后分析了资产证券化目前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最后关于完善信贷资产证券化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关键词:银行;资产证券化;资产证券化的功能应用 一、 信贷资产证券化的概念和特征

信贷资产证券化是将银行内部流动性不高或者本不具有流动性的但拥有稳定现金流的信贷资产作为证券化的基础资产,转让给特殊目的机构(Special Purpose Vehicle,SPV),SPV 作为证券化产品的发行人,将资产池中的基础资产进行结构分层、信用增级等一系列环节,转化成能在市场上自由流动的证券,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是结构性金融的一个重要的体现。信贷资产证券化实质上是银行进行融资的一个工具,它以银行的信贷资产作为担保,实现银行的低成本融资。

持有资产证券的人可通过转让方式在二级市场上将证券出售给其他投资人,实现证券的流通,所以二级市场制度是信贷资产证券化的一个重要特征。这种制度设计可以保护投资人,同时也体现了资产证券化的另一个重要特征即可以作为直接金融工具。

二、 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国内信贷资产证券化受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曾短暂叫停,2012年重启后批准了500亿元的试点规模。2013 年 7 月,国务院印发《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要求逐步推进信贷资产证券化发展,盘活资金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2013 年 8 月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了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决定进一步扩大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后,央行与银监会召开信贷资产证券化工作会议,确定本轮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规模为3000 亿元;2015年4月,信贷资产证券化注册制正式启动;2015年5月1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再次扩大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同时继续完善制度、简化程序、规范信息披露,支持证券化产品在交易所上市。从试点规模的提升及管理层鲜明的态度可以看出,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常规化已经被提上金融改革日程。但在信贷资产证券化过程中也存在如下问题:

(一)二级市场制度发展不成熟

资产支持证券的流动性是资产证券化中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其实质在于降低交易成本并实现风险的二次转移。使得银行资产证券化与资产打包销售或其它融资工具区别开来的正是资产流动性。要想实现资产证券化的重要意义并提升其内在驱动力,就必须有一个具备较高流动性的二级市场来支持它。

然而目前二级市场制度的不完善造成了银行资产证券化产品的流通性困难,难以发挥市场治理的作用。同时,银行业缺乏投资于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二级市场的内在动力,因此资产证券化在二级市场上的应用推广较为局限,依旧存在相当程度的拓展空间。

(二)产品评级体系不完备和信息分析片面性

包括商业银行在内的投资者衡量投资风险的重要途径是产品评级报告,虽然按照立法要求,所有证券化项目都进行了信用评级,产品跟踪评级报告也被评级机构适时发布,但国内证券化信用评级业务与证券化试点同时起步,评级方法、评级标准和评级体系尚处于初期发展阶段,评级公信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缺乏专业的信息分析师对银行业造成了较大困扰。信息披露的统一性造就了在权衡形态各异的证券信息利弊层面的不匹配性。同时,披露的信息银行并不一定可以消化完全,由于证券化的融资基础截然不同、融资结构十分复杂,这就使金融机构的抉择需要在专业的分析师的帮助下做出。然而实践中这方面的人才缺乏而且费用高昂,这让本就亟待转型的商业银行对资产证券化市场踟蹰不前。

三、 关于完善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建议

(一)完善资金准备体系

进一步的扩大资产池的基础资产,谨慎稳妥地推动不良资产证券化。不良信贷资产证券化是改善银行资产质量的一条有效的途径。通过将不良资产表外化,一方面可以降低银行的不良贷款率,降低信用风险;另一方面可以降低银行的风险准备金,减少资金的占用,提高银行资产的利用效率,对于提高银行的经营管理水平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拓展国债市场和债券市场

目前,信贷资产证券化受制度制约和信息不对称等系统性问题影响,其流动性和转变活力略显疲软,流通市场竞争性较为松弛。为了提高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的流动性,我国应该大力发展国债市场和债券市场。我们应大力发展国债市场与企业债券市场,形成具备一定深度的国债市场和债券市场。这既能提高信贷资产的流动性,又能够提高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定价的准确性,为银行业资产转型建设提供更为广阔的流通市场和发展前景。

(三)推动资产证券化产品的交易所交易

为了推动金融市场的改革与发展,有必要推动资产证券化产品的交易所交易。尽管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主要以场外市场为主,但是开展证券化产品交易所交易有助于推动普惠金融制度建设,从而为银行业将极端金融向大众金融转变的发展战略提供了制度保障。将以优质资产为基础的证券化产品在交易所交易,不但可以提高资产证券化产品的流动性,而且还有利于资产的合理定价。同时,交易所交易将会降低投资者门槛,有利于实现投资者的多样化,这样包括个人以及国外的投资者都可以参与其中。

(四)限制银行间的互持行为

当前,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主要在银行间市场发行,银行在证券化市场里扮演了多重角色,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了银行间的监管套利行为。所以监管部门必须行使其职能,设立专门的机构来监督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的流向,对银行持有资产证券化产品的比率进行一定的限制,这样才可以保证银行间信贷资产证券化能够真正地盘活资金,促进经济的发展。同时减少银行间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互持相抵”行为及监管套利行为。

四、结论

信贷资产证券化作为一个金融创新的“舶来品”,在我国开展的已经初具规模。作为商业银行直接融资的一种新兴手段,信贷资产证券化为银行业的资产扩充与安全性提供了相当程度的拓展空间。然而以银行业为代表的金融机构也应充分意识到其在运作推行过程中对自身资产质量和储户信用维持制度造成的不可忽视的冲击,在科学探索与实践中合理运用,使资产证券化和银行信用管制齐头并进,在变幻莫测的金融市场中稳步发展、前行。

参考文献:

[1]邹睿蓉 贡琳.关于我国商业银行服务收费问题的探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1(10).

[2]段玉琴.我国商业银行赢利模式转型研究——各商业银行提高收费标准引起的思考[J].中国市场,2010(40).

[3]李柏羲 周康.银行卡跨行收费贵不贵[J].今日财富(金融发展与监管),2010(07).

[4]麻焕文 车晓军.商业银行提供业务服务收费情况的思考[J].内蒙古金融研究,2012(10).

[5]相倩.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费的效应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2(03).

作者:包红艳 洪磊

银行业资产证券化论文 篇3:

资产证券化重启闻声

沉寂三年后,第三轮银行业资产证券化有望重启。

《财经国家周刊》近日从监管部门获悉,有关部门已就重启资产证券化的相关问题征求意见,新的试点工作悄然展开。

一位商业银行高管告诉本刊记者,此前央行在银行业开展了小范围内的座谈,探讨资产证券化重启的内容以及银行范围。

近期,受银行改善自身资本充足状况和增加流动性压力,业界对资产证券化扩容重启的呼声再起。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认为,中国银行业资产负债期限错配,从长期看面临流动性风险,资产证券化是利率市场化趋势下商业银行发展的内在需要。

央行副行长刘士余不久前则公开表示,在资本充足率及相关监管之下,未来几年商业银行需补充资本。为减轻其对股市的压力应发展资产证券化,把银行的风险加权资产由表内提到表外。

二次试点探路

资产证券化作为一项金融创新源起于美国,是指将缺乏流动性但预期能产生稳定现金流的资产,通过重新组合转变为可在资本市场上转让和流动的证券,进而提高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的融资活动。而信贷资产证券化是资产证券化的开始和主体,最初为了解决“短存长贷”的矛盾而创造。

20世纪90年代,我国开始引入资产证券化的理念,并根据现实情况逐步研究其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2005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银行业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工作正式启动,建行与国开行成为首批试点机构,试点额度不超过150亿元人民币。2005年也被称为我国银行业资产证券化元年。

此次试点中,基本确立了以信贷资产为融资基础、由信托公司组建信托型SPV(特殊目的机构)、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资产支持证券并进行流通的证券化框架。

2005年12月,建设银行与国家开发银行分别发行了建元一期(MBS)和开元一期(ABS)资产支持证券,实际发行额分别为30亿元和41.7亿元。

试点初期有关制度一片空白,监管层在这一阶段相继推出了《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管理办法》、《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金融债券发行管理办法》等若干政策,逐渐建立起了资产证券化的基本制度。

中国农业银行董事沈炳熙曾在其资产证券化专著中对第一阶段试点给出了形象的评价:这一阶段的试点,是在一片平地上建设了一幢房子,尽管这房子还不算高、不算太漂亮,但它毕竟是一座全新的房子。

到2007年4月,国务院批准资产证券化扩大试点,即第二论试点启动。此次试点机构数量增加到6~8家,其中包括浦发银行、浙商银行、兴业银行、工商银行以及上海通用汽车金融公司等银行和机构。

在这批试点中,浙商银行成功发行了额度为6.96亿元的“浙元一期”小企业信贷证券化产品,基础资产池全部由该行发放的中小企业贷款构成,并以房地产为抵押物;浦发银行则首家采用主承销制发行了额度为43.8亿元的资产支持证券;另外,颇引人关注的是,建行发行了首只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证券化产品,金额为27.65亿元。

在第二次试点中,资产证券化也第一次遭遇了发行失败。2007年6月国开行第三单ABS发行,由于对市场情况估计不足以及缺少发行经验,A档产品未能达到招标数量而遭遇失败。

按原计划,在第二批试点结束后,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成为一项常态的金融业务在相关金融机构中全面展开。

但在第二次试点临近结束之时,席卷全球的“次贷危机”不期而至,被认为“罪魁祸首”的资产证券化在中国也暂停了试点的步伐。

重启楼梯响

民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滕泰认为,前面两次试点额度比较小,试点范围也比较窄,可以说中国的资产证券化还处于初级阶段。

尽管我国的资产证券化受金融危机影响裹足不前,但业内对资产证券化的呼声时而出现,时隔三年这种呼声愈发强烈。

不久前,央行金融市场司副司长吴显亭对外表示,国务院已批准信贷资产证券化继续扩大试点,央行正会同相关部门积极研究进一步扩大中小企业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实施方案。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表示,此轮资产证券化试点重启的最直接因素有两个:一是经过前两轮信贷高速增长,银行资产与负债期限严重不匹配,存在潜在风险;二是银行面临存贷比、资本充足率等监管指标的压力,需要扩大融资渠道。

根据2011年银行三季报数据,16家上市银行中,中国银行、兴业银行、民生银行的存贷比均已越过75%的监管红线,分别为78.39%、75.65%以及75.54%。此外,中信银行、招商银行的存贷比距监管红线也一步之遥,总体存贷比压力较大。

未来将实施的银监会资本监管新规同样给银行带来不小压力。2011年5月,银监会发布《中国银行业实施新监管标准指导意见》,新标准要求正常条件下系统重要性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和核心资本充足率分别不低于11.5%、10%,非系统重要性银行分别不低于10.5%、8.5%,日均存贷比不得高于75%。

在流动性与监管压力下,银行融资冲动明显。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上市银行已完成和待完成的融资规模已达到4690.59亿元。同时,商业银行次级债发行迎来高潮,2011年以来全国商业银行发行次级债达到3300亿元。

按照银监会发布的《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银行若要改善资本充足状况有两种途径,一是通过增加资本来提高资本充足率,如发行股票、可转换债券等;二是通过降低风险资产的规模,如出售一部分贷款,或将高风险权重的资产转换成低风险权重的资产,而资产证券化属于后者。

在此背景下,第三轮资产证券化已初闻“楼梯响”,试点工作正缓缓重启。有消息称,此次试点额度为500亿元人民币,并确定此次试点的品种将以中小企业信贷资产证券化为主。

某商业银行高管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央行和银监会正在讨论此事,并已与有关银行进行了座谈,内容包括尝试水利贷款、消费贷款的证券化可能,机构上可能会扩大到城商行,或者未参加试点的国有银行,但具体试点份额和时间未定。”

严控风险

尽管业内对于重启资产证券化的声音日益高涨,但国内对资产证券化的认知仍存很大分歧,试点银行在试点过程中遭遇的困难和矛盾让其难以轻言成功。

一位曾参与过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的股份制银行高管向记者坦言,虽然资产证券化试点有其积极意义,但在试点过程中遭遇的困难很多。

据这位高管回忆,当时该行的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遭遇到了抵押权变更困难、运作成本较高、证券化产品缺乏流动性等问题。特别是抵押权变更问题,“我们基本是靠人海战术完成的,成本巨大,做完之后,所有分行都说,再也不干这个事情了。”

除此之外,投资者也是一个难题。“市场投资者对这个产品根本就不了解,甚至有些交易伙伴把ABS都叫成了ABC,我们必须挨个解释,给有兴趣的人讲解,本来是个公开产品,最后变成了一个‘私募产品’,最终购买的基本都是银行。”这位高管坦言。

数据显示,在两轮试点中,商业银行占投资比重高达85.49%,而证券基金、证券公司、信用社和其他机构分别占比为2.5%、0.38%、9.78%和1.85%。

显而易见,“银行俱乐部”现象不利于银行信用风险的分散,也难以达到降低商业银行资本压力的目标。即使有企业购买,多半也缺乏对资产证券化产品技术和风险的识别,最后还是基于对试点银行的信任。

另外一个现象是,“国内的银行,只希望把不良资产拿出去,这反映出一种道德风险。”一位不愿具名的专家指出。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郭田勇指出,有些资产本身生息比较好,银行不一定有证券化的积极性。有问题的资产,比如说房地产和地方融资平台风险比较大的贷款,有证券化需求,但市场投资者不一定买账。

有专家认为,可以通过设定杠杆率的方式对银行形成一定的内在约束,并使银行适当留存资产支持证券,从而解决道德风险。

“资产证券化的过程中控制风险是第一位的,要吸取美国次贷危机的教训,试点阶段尽可能把问题设想全面一些,多积累一些经验教训,为以后的资产证券化提供有益借鉴。”中国人民大学财经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指出。

同时他强调,应该考虑资产证券化在中国如何发展才合适,金融业的发展最终要为实体经济服务,而不是为自己服务,这是最根本、最核心的。

作者:李立群

上一篇:低碳制造机械加工论文下一篇:英语课文自主学习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