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分析论文

2022-04-29

纷纷攘攘几年仍未“捂热”的银行资产证券化,近来又受到了媒体的关注。有消息称,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证监会正在对几大商业银行新递交的方案进行最后阶段的细化研究,资产证券化在国内即将推行。与此同时,深圳、上海、北京等地的信托公司相继推出了项目贷款资金信托、汽车贷款资金信托等金融产品,更被业内视为变相进行资产证券化的实践。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分析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分析论文 篇1:

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出表和并表问题分析

摘要:资产证券化业务是商业银行减少资本占用、增加资产流动性、盘活存量的重要手段。由于资产证券化业务会影响财务指标和监管指标,因此关于资产证券化过程中的基础资产是否出表、结构化主体是否属于发起人或投资方的并表范围等会计问题需要关注。

关键词:商业银行 资产证券化 出表 并表

资产证券化业务是商业银行减少资本占用、增加资产流动性、盘活存量的重要手段。2008年金融危机后,资产证券化对金融风险隐匿的缺陷得到重视,我国也相应终止了资产证券化业务的脚步。2012年,在经济情况总体向好、盘活存量、用好增量的宏观经济需求下,央行、银监会、财政部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扩大信贷资产证券试点有关事项的通知》,资产证券化业务得以重启。近期,银监会下发《关于信贷资产证券化备案登记工作流程的通知》,明确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将由审批制改为业务备案制,不再进行逐笔审批。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发展空间更为宽松,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由于资产证券化业务会影响财务指标和监管指标,因此关于资产证券化过程中的基础资产是否出表、结构化主体是否属于发起人或投资方的并表范围等会计问题需要关注。同时在设计类似性质的结构化产品时也需要考虑此问题。

一、资产证券化业务所涉及的会计准则

当基础资产打包入池后,通过合同安排,转移给特定目的实体时,需要对相应资产的转移程度进行分析,即基础资产是否符合出表条件,涉及《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与此相对应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为《IFRS9:金融工具》中的终止确认(Derecognition)部分。金融资产转移后,需要判断发起人是否仍对相应金融资产保留控制权,如保留控制权则需并表,涉及《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与此相对应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是《IFRS10:合并财务报表》。合并财务报表准则在2011年由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重新修订,提出了以控制为单一合并基础的合并原则,为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合并提供了更为规范的会计制度环境。

二、资产证券化发起人的会计问题分析

发起人在进行资产证券化结构设计时,首先需要明确资产转移给特殊目的实体的程度如何,从而确定是否应将资产做出表、并表等会计处理。具体流程如图1所示。

(一)基础资产终止确认

出于增加流动性、进行完全的破产风险隔离、减少风险资产占用等目的,发起人可能将与信贷资产相关的所有风险和报酬进行转移,将其现金流权利所依附的所有权全部转移给特殊目的实体,从而在实质上形成基础资产的真实销售,将基础资产在表内终止确认。由于风险和报酬已全部转移,不满足控制的“权力”、“可变报酬”、“权力影响可变报酬的程度”三要素条件,自然不需并表。

(二)基础资产不出表

风险自留行为的规定出台后,在设计资产支持证券的结构时,尤其对于过手型的支付方式,通常将其交易结构按照基础资产信用风险分为优先档和次级档,发起人需要持有不低于全部发行规模的5%,同时持有最低档次的比例不低于最低档规模的5%。为保证发行顺利,在设计结构时,发起人有时会提高自持比例。假设,优先档、次级档比例为1:1,如果自持比例为全部发行规模的50%,即持有全部次级档,此时,基础资产的信用风险可能几乎全部留置在次级档,发起人保留了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基础资产不应出表。

(三)既没有转移也没有保留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需考虑发起人对特殊目的实体是否拥有控制权

如果发起人既没有转移也没有保留基础资产所有权上的风险和报酬,但是保留了对基础资产的控制权,在这种情况下,发起人需在报表日将特殊目的实体的相应资产和负债并入合并资产负债表。例如,发起人自持最低档比例为最低档规模的5%时,则首先需要对资产所有权上风险和收益的转移程度进行量化评估。如果发起人既没有转移、也没有保留资产所有权上的风险和收益,则需要继续判断其是否控制特殊目的实体。此时需要运用IFRS10合并财务报表准则中的控制三要素,即权力、可变报酬、权力影响可变报酬的程度。如果发起人控制特殊目的实体,则需要确认继续涉入资产和继续涉入负债,并在编制合并报表时,将特殊目的实体纳入并表范围。如果发起人不控制特殊目的实体,则将基础资产从表内转出,并确认转移事项中产生的权利和义务所对应的资产和负债,不需并表。

三、资产证券化投资方的会计问题分析

当银行将资金投向其他金融机构的资产支持证券时,在会计处理上,银行首先面临的问题是将投资成本按照金融工具准则计入相关的投资类科目,但是投资方仍然面临着是否需要合并特殊目的实体的问题。例如,特殊目的实体的优先级分层为80%优先级,20%劣后级,银行投资了全部的劣后级,由于银行承担了几乎全部的风险,则需要将特殊目的实体进行并表。

四、对设计资产证券化以及其他结构化产品的启示

《IFRS10:合并财务报表》对银行资产证券化和其他结构化主体产生重要影响,会限制某些以出表为目的的业务设计,同时也可能将原来没有纳入合并范围的结构化主体进行并表处理。银监会于2014年8月发布的《商业银行并表管理及监管指引(修订征求意见稿)》,以替代原有的《银行并表监管指引(试行)》的通知(银监发[2008]5号),试图将并表监管思维渗入银行内部管理。银行在设计结构化产品时,应该关注如下问题:

(一)需要关注有控制权的条款

银行在设计相关的结构化项目时,需同时考虑出表和并表问题。资产在形式上的转出,并不一定满足经济实质上的出表条件,因此,在设计产品时需要首先评估出表条件。同时,如果发起人仍然保留对结构化主体的控制权,结构化主体中全部的资产和负债都需要进行合并。因此,在设计合同条款时,应特别关注对结构化主体有控制权的条款,如持有劣后级比例、投票权、决定投资方向等。

(二)应考虑结构化产品的整体绩效

结构化产品会带来名义上的收益,但纳入合并的结构化主体同时也会耗用资本、占用加权风险资产,因此,应考虑结构化主体的名义收益、资本占用、加权风险资产占用的综合绩效。如果名义收益不能冲抵资本占用和加权风险资产,则表明其开展的必要性不足,优化结构或寻求其他资源配置途径更为有利。

(三)项目应注意前期评估,兼顾事后评价

结构化产品的种类较多,涉及金额较大,在设计结构化主体并开展相关业务时,应提前评估其综合影响,注重事前评估与事后评价相结合。

参考文献:

[1]莫小鹏,郑博.资产证券化中有关发起人会计确认问题的研究——兼论我国资产证券化的相关规范[J].中国总会计师,2006(8).

[2]王天平.浅析资产证券化的应用——以隧道股份和华侨城A为例[J].中国总会计师,2014(11).

[3]司振强.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相关会计问题探讨[J].金融会计,2006(8).

[4]宣和.如何化解信贷资产证券化相关会计问题[J].金融会计,2013(12).

[5]林华等.资产证券化相关的法律法规和会计问题[J].金融会计,2014(7).

[6]IASB.IFRS9:Financial Instruments,2014(7).

[7]IASB.IFRS10:Consolidated Financial Statements,2011(5).

(作者单位: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总行财务会计部)

作者:肖迪

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分析论文 篇2:

“资产证券化”欲说还休

纷纷攘攘几年仍未“捂热”的银行资产证券化,近来又受到了媒体的关注。

有消息称,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证监会正在对几大商业银行新递交的方案进行最后阶段的细化研究,资产证券化在国内即将推行。与此同时,深圳、上海、北京等地的信托公司相继推出了项目贷款资金信托、汽车贷款资金信托等金融产品,更被业内视为变相进行资产证券化的实践。

然而,当《财经》记者通过电话向负责相关业务的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戴根有询问时,戴断然否认了资产证券化执行方案即将出台的消息,“没有这个事。”戴在电话中表示。

从随后《财经》在业内了解的大部分专家和方案起草者的意见显示,戴的回答绝非外交辞令。真正意义上的资产证券化需要具备的基本要素——比如担保和评级,仍是国内市场的软肋。而在人行的相关政策没有最后出台的情况下,不但中国建设银行与中国工商银行已经呈报的方案难获通过,在基层的信托公司一哄而起的各种资产证券化的曲线尝试,也正在引起有关部门的密切关注。

“真实出售”?

建行方案的最大问题在于,根本无法实现相关资产的“真实出售”

“现在并不是要推出来,而是开始要认真研究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的汪利娜纠正道。在她看来,资产证券化的正式推出,最早也要等新一届政府履新之后。虽然以前关于资产证券化讨论得非常多,建设银行、工商银行乃至华融资产管理公司也都做过一些方案。“但关键在于,那些方案都是以银行自己为中心做的。而资产证券化完全由商业银行来做会有很多问题。”

银行资产证券化是现代金融市场最重要的金融创新之一。以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为例,指的就是金融机构(主要是商业银行)把持有的流动性较差但具有未来现金收入流的住房抵押贷款汇集成为抵押贷款群组,然后将此资产出售给特设的有实力、有信誉的机构,即SPV(Special Purpose Vehicle,用于特殊目的机构)。由后者进行信用增级、选定证券公司,发行债券或上市。

这一金融工具对银行来说好处多多。首先,提高了资产的流动性,尤其增加了住房金融资产在二级市场上的流动性,减小银行的资本金充足的压力;其次,由于贷款资金直接从资本市场流向最终客户,减少了中间环节,从而可为住房抵押贷款人提供大量长期的低息资金,减低居民购房负担;再次是可将贷款风险分散到大量的抵押贷款项目上,使投资人和发行机构均减低风险程度。

据建设部政策法规司副司长曹金彪在一份国外资产证券化考察报告中透露,建设银行早于1999年9月,已将证券化方案报给人民银行待批。随后在2000年3月,建行又向人行上报了《关于中国建设银行实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请示》及其操作方案。

当时建行的思路与教科书中的资产证券化模式有着很大区别:建行不需要将资产出售,即资产仍留在银行资产负债表上,由发起人(商业银行)自己发行证券。具体而言,是在内部设立起一个规范的抵押贷款库而非利用外部中介完成证券化过程。抵押贷款库单独设账,独立核算,确保未来对发行的MBS(按揭贷款证券)本息的偿还。贷款库要定期接受央行委托的会计事务所审计,主要对投资者负责。建行总行对MBS按时付款提供担保。

与之相应,当时人民银行也并未准备放手让各家试验,更倾向于由四家国有商业银行先行一步。同时人行也不赞成设立专门资产证券化机构——即使成立了机构也买不到贷款,因为商业银行不会出售其最优质资产。据有关人士称,有关部门最初为开办此项业务的银行开具了几个条件:必须连续3年整体盈利;注册资金在10亿元以上;房地产按揭余额达1000亿元——当时符合条件的仅有建行和工行两家。

不难看出,建行方案的最大问题在于,根本无法实现相关资产的“真实出售”。尤其是总行为MBS(Mortage Backed Assets)提供担保一项,更使得转移风险这一资产证券化的初衷无从落实。不仅如此,这一方案还会引发操作上的具体问题。

首先是影响按揭债券的信用评级。实现表内运作发行的按揭债券,其最高信用等级不可超过银行自身的信用等级——国有商业银行的信用等级目前并不高。其次是体内循环的按揭债券的风险,可能加大银行的风险,进而影响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其三是从商业银行的角度看,表内运作的好处是保留了优质资产,但增加了发债引起的债务,按揭和证券化的风险都没有转移出去,按揭的利益反而被投资者分享,而回流的现金还需另外寻求收益。

SPV之难

在中国,人们会把这样的项目公司(SPV)叫做皮包公司

据北京大学金融学教授何小锋称,各商业银行的思路虽然略有不同,但都是由总行成立一个人员、账户、资产独立的分公司来操作资产证券化,这样的公司同目前的资产管理公司一样,实际上不可能完全独立,与总行彻底脱离干系。有鉴于此,在第一次接到有关银行提交的方案时,国家计委就明文批示:要做到真实出售、真实隔离。

然而在目前的环境下,这却是一项不可能的任务。在国外,SPV与银行不是关联企业,它的股东一般是有实力、有声望的机构,比如一些大的投资银行,其单一资产就是准备证券化的资产。“SPV的注册资本不需要很大,但要有能力协调众多中介机构。”何小锋解释说。而在国内,SPV却无法绕过政策的藩篱面世。国内证券法规定,发债机构必须有三年盈利纪录,总负债又不能超过净资产的40%,国家计委对此也有一系列准入指标。“监管者不会允许这样的金融公司存在。在中国,人们会把这样的项目公司叫做皮包公司”,何小锋说。

“另外,信用增级的问题也没法解决。”汪利娜解释说,“信用增级是实行资产证券化最基本的前提之一。”如果由银行分公司发行债券的话,其等级肯定不会高于总行的信用等级。而国有四大商业银行的信用等级,按国际标准顶多也就是2A。在这种信用等级下发行的债券,对投资者的吸收力不大。况且像穆迪或者标准普尔这样具有国际公信力的中介机构,国内根本没有。

从国外经验来看,在资产证券化的初期,政府或政府机构的担保,对信用增级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以美国为例,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建立了初级市场的住房贷款信用保险制度,对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提供保险或保证;后来美国政府又授权三大政府中介机构购买金融机构发放的住房抵押贷款,并发行抵押支撑证券,而后又授权上述机构以政府的名义开办政府再抵押债券信用担保业务,为各住房抵押贷款机构提供再融资的便利。在此基础上,非政府的担保也发展起来,金融担保成为一种被广泛接受的信用增级技术。

相对而言,中国目前的抵押贷款担保机构和企业信用担保机构规模尚小,因此一种可行的思路是由政府和政府机构来提供担保。然而这显然与《担保法》冲突,该法第八条明确规定:国家机关不能为保证人,但经国务院批准为使用外国政府或者国际经济组织贷款进行的转贷除外。

在专家们看来,国内实行资产证券化的地基还没打好,没有强大而独立的担保体系的支撑,银行盲目推出资产证券化无异于揠苗助长。按照工行、建行现有的方案,即使推行起来也只能是形式大于内容。

急于求成

国有商业银行急推资产证券化,主要是想解决“短存长贷”的流动性问题及分散违约风险

尽管地基远未夯实,但商业银行对于资产证券化的实行仍普遍充满期待。四大行之中,又以建行和工行的态度最为急切。据一位业内人士透露,截至目前,建行的方案已三易其稿。

国有商业银行急推资产证券化,主要是想解决“短存长贷”的流动性问题及分散违约风险。虽然目前银行资金的流动性压力并不大,但如果住房产业较长时期高速发展,流动性还是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众所周知,国有商业银行的坏账率居高不下,一直是近年金融改革的一个重要动因。

对未来住房贷款风险的担忧也使商业银行不得不未雨绸缪。“如果单从眼前利益考虑,个贷目前的收益率比较高。但随着个贷规模的逐渐上升,中国信用体系的不完备,不良率也会相应增加。另外国内法规的不完善,也会对不良住房贷款的处置带来困难。比如抵押物的拍卖,理论上很清楚,但实际操作起来非常麻烦。” 建行总行房地产金融业务部副经理赵晓英说。

截至2002年,四大商业银行的个人房贷余额已超过6000亿元。专家认为,中国开展此项业务刚刚几年,远未到违约的高发期,因此需为此早作安排。

赵还提到银行热衷于资产证券化的另外一个较为现实的动因,“证券化之后银行还可以得到一些中间业务收入,即未来证券上市流通,银行可得部分代理业务。”

更为商业银行看重的一大好处则是,资产证券化后,出售资产回笼的资金,可以循环投放于住房个人贷款,不再占用总行的储蓄资金。如果单个银行能在资产证券化上抢先试点,在住房个贷方面就会有更充足的实力扩大市场占有率。正因如此,个人房贷业务规模大的银行,积极性也越高,比如建行和工行。建行的房屋贷款过去一直在各行中名列前茅,但到了去年,工行排到了第一位。

上下有别

资产证券化新一轮的理论升温,要变成实践仍需时日

然而,相对于商业银行的热望,主管部门的态度却要复杂得多。

中国对于资产证券化的研究可以追溯到1993年,从那时开始,由建设部、各大商业银行组织的赴国外考察团及各地组织的专题研讨会不知凡几。1998年开始的住房体制改革,对此更起到了催化作用,同年格林斯潘访华,曾对资产证券化能否解决不良资产问题给予了肯定的回答。各商业银行得到消息后纷纷打报告要求开展资产证券化,国务院总理朱基也有批示:大胆试点,控制风险。由此,资产证券化遂成一时之选。

此后,深圳、上海被圈定为首批试点区域,但具体操作并不了了。在决定试点一年后,《中国房地产金融》杂志主编、中国房协建设金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刘维新在上海调研,发现基层主管对证券化不以为然,而且在操作步骤及方法如拿哪些资产、如何组合等问题上,意见也不统一,保险公司、基金公司等机构投资者也兴味索然——更关键的是“人民银行有关司处的态度不明朗”。试点最后竟无疾而终。

试点失败的根本原因还是缺乏载体。当时,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尚未成立,信托公司尚在清理整顿的漩涡之中。所以2000年下半年到2002年下半年期间,资产证券化的话题在喧哗过后再度归于沉寂。

然而随着住房制度改革的深化,各大商业银行的住房贷款份额急剧上升,旧话题又被翻新。据刘维新透露,2002年各大银行又向人民银行上报了一次方案,经由人行上报到国务院后,温家宝副总理作了“看不准,再等等看”的批示。

然而商业银行并未坐等,2002年建行房地产金融业务部专门从美国聘请了一位副总经理徐迪。在接受《财经》采访时,徐透露说目前人民银行正在制定一个管理办法,要对二级市场的操作进行规范:比如哪些主体可以参与,以什么样的会计制度相配套,然后再看申请的单位是不是符合要求等。

不过,来自主管层的最新消息却显示,资产证券化新一轮的理论升温,要变成实践仍需时日。2003年1月25日,在建行《房地产金融》杂志社,召开了一次关于资产证券化的研究会,与会者有建行行长张恩照、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戴根有、建行房地产金融业务部总经理刘铁民和副总经理徐迪、建设部房地产及住宅产业司司长谢家瑾及各商业银行的代表。

“建行的张行长是积极推动者,但人行的戴司长并没有明确表态,”一位与会的专业人士猜测,在人行的有关官员看来,中国的商业银行目前并不缺现金,因此资产证券化的紧迫性不大。

剑走偏锋

整顿后的信托业,不期然地成为推进资产证券化的主角

虽然正常渠道进展缓慢,但随着2002年国内信托业的“咸鱼翻身”,资产证券化剑走偏锋的势头已经出现。自从2002年人民银行出台了《信托投资公司管理办法》后,信托改制模式已获得某些突破,第一个案例就是上海的爱建信托。

2002年7月18日上海爱建信托推出“上海外环隧道项目资金信托计划”之后,上海国际信托投资公司的 “新上海国际大厦项目资金信托计划”,北京国际信托投资公司的“北京朝阳区CBD资金信托计划”、平安信托的“卓越、联合汽车贷款集合资金信托”也相继出炉。短短两个月里,深圳、上海、北京等地先后推出近10个信托产品,销售金额高达30亿元。

在业内人士看来,所谓“信托投资计划”,正是资产证券化的一种变体。爱建集资5亿元,投资上海的外环隧道,因未来该隧道并不收费,投资者的回报并非来自外环隧道,而是上海市政府“承诺”的其它地方的现金流,以此保证5%的资产回报率。

整顿后的信托业,不期然地成为推进资产证券化的主角。但因为这不是政府发债,无法明确资产回报保证。由于中国的《预算法》规定地方政府不能负债,所以爱建信托计划实际上是政府应收款的证券化。之所以不叫证券化,是“因为那样的话,证监会又要管,而信托业务完全在人民银行的管辖权限之内”。何小锋分析说,没有了实质性的制度障碍,正是一年之内全国范围不下十几个“以信托之名,行证券化之实”案例蜂拥而出的原因。

信托公司的复苏虽然使得特殊中介机构SPV的问题露出一线曙光,但同时也潜伏着很大的监管风险。现在为信托配套的法规还不完善,如果贸然通过信托公司发展资产证券化,很难防止中国上个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信托泛滥的重现。更何况信托公司的信用评级之低,很难谈及对投资者的保护。

潜在投资者的不足,也是制约着资产证券化的一个重要路障。做证券化也好,做信托也好,主要都是面向机构投资者的。商业保险公司和社保基金作为机构投资者的主力,按照规定目前只能购买国债和基金,这显然不利于住房按揭贷款证券化实践。

疑问重重

在央行相关政策出台以前,中国大规模推行资产证券化的时机远未成熟

资产证券化在现阶段推出是否成熟及必要,也是正在业内广泛争议的一个问题。

证券化的一个主要目的,是解决流动性问题。但实际上目前中国银行业这个问题并不突出,因为抵押贷款占银行总资产总额的比例仍然很低。不过,中国的房地产开发商总的来说资质不佳,资金来源也不稳定,相应地造成产品与广告宣传往往相背,导致纠纷不断,最终落实到住房即抵押品上,价值的争议会非常大。这一点,与国外反差甚大。

“资产证券化最具规模的美国,根本不允许卖期房。房子盖好后,周围的草坪没长好,都不允许卖。”1998年专门赴美研究资产证券化达一年之久的汪利娜介绍说。

汪认为,如果说资产证券化现在推出为时尚早的话,最主要的问题并不是技术上的,而是制度设计。或许是出于政绩意识,很多金融单位都想从本系统先搞起来。但从国外的经验来看,按揭资产证券化效果较好的国家都是以政府为主大力推动。为了保障投资者的利益,必须有一个全国性的构架与之相对应,比如成立专业的抵押贷款证券公司。它可以起到二级市场上“中央银行”的作用,银行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灵活操作,可以将打包的资产卖出去,也可以买回来。而如果由一个银行单独来做,就只能是将其目前最优良的资产如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卖出去。

“我曾同工行和农行讲过,只要建行出售其住房贷款,你就全部吃进,不会有错。15年到25年的按揭贷款,这么稳定的收益到哪儿去找?”汪利娜说。

一位国内商业银行人士告诉记者,虽然资产证券化能够加强资金的流动性和周转速度,但因为目前银行的主要问题并不是资金问题,尝试这项业务的象征意义有可能大于实际效用。对银行来说,惜贷和存贷差加大才是目前的主要问题。惜贷的原因又在于缺少信用好、收益高的优质客户。而住房信贷业务正是风险较低、收益平稳的优质业务。资产证券化,实际上是以牺牲部分利润的代价获得资金周转,以扩大业务。如果通过资产证券化获得资金,却没有好的项目放贷,无疑将进一步导致资金的浪费。银行不缺乏资金,根本没有必要进行这种操作。

另外,从资产证券化最为成熟的美国来看,资产证券化的第一推动力是政府。其作用主要是通过制定配套法规,为SPV创造合法的生存空间,建立完善的中介机构、完备的信用机制和强大的机构投资者队伍,如此,才能使之最终形成足够大的规模。

业内专家认为,在央行相关政策出台以前,中国大规模推行资产证券化的时机远未成熟。从制度基础看,第一要确定特殊机构SPV的法律地位及其监管法规;其次要解决税收和会计准则问题,例如双重征税的问题如何解决,如何实现“真实销售”等;至于机构投资者的培育则更需时日。

资产证券化已变成“狼来了”的尴尬。这恰恰说明,资产证券化在中国推出的障碍,是不可回避且一时难以克服的。目前做资产证券化到底要解决什么问题?这可能是主管部门询问已呈交方案的几大国有商业银行的最主要的、也是后者最难回答的问题之一。

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分析论文 篇3:

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操作风险研究

摘 要: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和向前发展,商业银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逐渐被人们所重视,商业银行在经济发展的驱逐下不断发展,商业银行的存在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便利店”。但是随着金融危机的出现,人们对商业银行的重视度越来越高,也发现了商业银行在现如今出现了金融风险,越来越多的金融风险被人们熟知并且这也对商业银行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伤害。本文主要通过对商业银行的了解探究,分析出商业银行所存在的资产证券化操作风险,找出风险的种类与成因,并且在原因中分析出风险的解决方法,从而根据商业银行自身的特点找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从而降低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操作风险,加强对商业银行的金融管理,促进商业银行在现代经济下的发展。

关键词:商业银行 资产证券化 操作风险

1 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操作风险的特征

1.1 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操作风险的客观性

商业银行的资产证券化操作风险总是发生在方方面面,风险是发生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的,也是客观世界所进行发展过程中的固定事物,风险不随着人类的行为或者思想进行控制和管理。资产证券化操作风险所具有的客观性,不论商业银行在经营管理方面的水平有多高,资产证券化的风险体系有多完善,都逃不过商业银行的资产证券化操作风险的客观性。总的而言,商业银行的资产证券化业务基本每一笔都因为资产证券化操作风险所具有的客观性都带有一定的风险,只是业务因为所受的客观性程度不同风险的大小也不一样。所以在商业银行的资产证券化操作风险管理中,要尽可能地将资产证券化操作风险降到最小而无法将资产证券化的风险完全消除。

1.2 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操作风险的不确定性

资产证券化操作风险在商业银行的发展过程中具有某种或者多种的不确定性,因为资产证券化操作风险是随着商业银行的业务进行发展的,是一种随机现象,也有可能出现业务的无风险性和业务风险性两种情况。产生风险有无原因主要是因为商业银行的资产证券化操作风险是因为外界社会的各种不确定因素进行支配发生的,只是资产证券化操作风险发生的过程中无法确定时间地方等多种因素,程度大小也无法进行确定。

1.3 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操作风险的相关性

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操作风险的发生主要因为社会环境、社會行为、国家相关政策所决定的,和这些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某种风险因为不同的社会环境所遭受的风险程度大小不一样,不同的业务风险因为某种社会行为所发生的风险程度大小也不一样。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操作风险和操作员的相关人员和贷款人、借款人都有着很重要的关系,所以商业银行的资产证券化操作风险不只是商业银行本身,和贷款过程中出现的各个环节的相关人员或者社会因素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

1.4 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操作风险的危险性

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的风险几率相对比较大,内部潜在的危险系数也是比较大的。一旦风险事故发生,首先影响了商业银行的经济业务和经营管理,对国家的金融资产也造成了伤害,国家的经济受到了损失,所造成的损失极其之大。但是商业银行的资产证券化操作风险所造成的损失通常没有立即发生,但是都客观的存在,所以潜在的危险也提醒了商业银行的管理人员加强对资产证券化的管理和提前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对资产证券化业务安全的保护。

2 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操作风险的表现及后果

2.1 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操作风险的表现

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操作风险主要表现在:第一,资产证券化操作风险的类型,划分为市场风险和非市场风险两大类。第二,对资产证券化操作风险的防范上,主要是对不良的资产证券化进行控制与解决。第三,对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操作风险产生的原因和对其问题的解决提出符合我国国情的对策。

2.2 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操作风险的后果

资产证券化操作风险对商业银行的经济业务和商业银行日后的发展都有着很大的关系,风险程度大直接对商业银行的业务造成危害。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商业银行的经济发展,金融危机也是直接影响商业银行的经济发展。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的风险,金融危机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资产证券化的风险对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有一定的阻碍作用,不仅对我国的经济发展造成伤害,也对我国国民经济总值的提高有阻碍因素。商业银行出现资产证券化操作风险,也是操作员在操作业务的过程中出现的疏漏或出现问题,也是借款人因不及时归还贷款导致风险增大,这些行为严重影响了商业银行的整体素质,对操作员的业务能力也有一定的质疑。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操作风险的出现对自身的业务能力和银行本身形象严重造成影响,阻碍了商业银行的经济快速发展。

3 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操作风险的成因分析

3.1 来自社会经济整体制度的原因

商业银行的资产证券化操作风险受社会环境的影响,主要包括政府的行为、法律的规定、银行内部的政策。一般情况下,政府的行为和一些国家政策所导致的政治风险除了一些战争、内乱、关税、价格定格等还有法律风险,因为一些国家法律法规所制定的政策往往影响了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国家相关政府部门出台的一些政策强迫商业银行进行损失业务,商业银行甚至放贷支持政府事业,造成大量的贷款沉淀。政府所出台的政策并不符合现代的商业银行的业务范围,但是银行必须对政府政策进行执行,加大了资产证券化操作的难度,商业银行的业务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盈利性,造成了风险损失。

社会现象出现时,政府也并未出台相关政策进行整顿,比如现代一些借款人在商业银行进行资产证券化业务后不讲信用,不及时还款利息,有意图地进行逃债,这就导致了商业银行的贷款成为呆账。还有我国法律法规上规定对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业务上仍存在一些漏洞,造成我国经济活动出现不健康的现象,这些行为在没有法律约束下更加猖狂,从而加大了商业银行的资产证券化操作风险。

3.2 来自企业方面的原因

借款人或者借款企业是在商业银行借款后对资金的使用者和对资金之后的归还者。一般情况下企业经济的快速发展,资金流动是对商业银行的贷款进行及时归还的好现象,但是如果企业的经济发展出现问题,对贷款的归还会发生欠账,不及时归还等现象。所以,企业内部在经营中存在的问题是直接导致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出现风险的原因。企业的制度不健全,规章不明确,企业的经济能力下降,还债能力不断下降都是资产证券化操作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

3.3 来自银行方面的原因

由于现代化商业银行发展迅速,在国外的商业银行中大多数的商业银行在经济经营上都远远超过我国商业银行。经济时代的主力导致了商业银行的发展速度快,但是由于发展速度相对较快,存在发展中的大量问题。在商业银行初发阶段,银行内的规章制度不够完善,对于一些风险的出现无法进行解决。经营管理体系不完整,业务人员的素质相对不高还有个人私心比较重,更容易造成银行资产证券化操作风险的发生。银行内对风险的控制力度不够,对风险无法进行防范和解决。

4 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操作风险的对策

4.1 社会经济整体制度的调整

商业银行的资产证券化操作风险问题涉及到银行内部的操作人员和银行的主管人员,但是商业银行的资产证券化操作风险和社会环境、政府政策、社会经济等都有着很大的关系。只有内部人员的努力认真工作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资产证券化的风险,所以更要将社会整体环境进行优化,经济制度进行更好的改善,商业银行的内部人员在办理贷款业务的工作中才能得心应手。

4.2 企业方面的对策

在商业银行做资产证券化业务时,在发生资产证券化交易前要对企业进行调查,要系统的对企业老板的人品、作风进行了解分析。首先作为資产证券化人员,可以对企业老板进行面对面地沟通,也可以通过企业老板的相关人员或者同行人员进行对其进行了解。了解的重点主要在于老板是否讲究诚信,在个人作风上是否存在问题,老板个人的私生活是否有不良行为等都是调查重点。

4.3 银行方面的对策

商业银行要把风险控制和盈利效益进行两者相互统一,商业银行自身的资产证券化结构进行相对的调整以用来降低风险的发生率。在控制风险之前,商业银行要把自身的业务贷款的安全、操作等进行完善与发展,并且在打好基础下建立完善的资产证券化操作风险管理控制体系,通过对资产证券化操作风险的表现、特征、种类等进行分析后,保证资产证券化的安全。将资金安全进行控制就要对贷款的各个项目进行逐个的检测,并将问题找出来以采取措施。

商业银行的资产证券化操作风险基本都是客观存在的,现实出现的风险应该进行化解,并将有形的风险转化为无形,进行对风险的了解、消化、解决。在一定程度上商业银行本身可以为了降低资产证券化操作风险的出现,增强对银行自身的抗风险能力。在贷款地各个业务上进行把关,对借款人的信誉进行了解,对操作员的个人私心进行分析,对其业务能力进行测试。我国商业银行也可以对呆账和坏账的业务进行特殊的业务建立,对呆账和坏账的处理有一定的制度进行特殊独立的措施解决。

5 结语

商业银行的资产证券化操作风险管理一直是商业银行内部最为重视的一项管理,也是最为重要的一项管理。由于现代经济发展迅速,经济全球化的大发展也促进了商业银行的经济发展,但是在迅速发展的状态下很容易出现问题与疏漏。资产证券化操作的质量低是我国商业银行一个最为突出的问题,也是在我国经济革命发展过程中的绊脚石。在资产证券化运营的过程中,资产证券化操作风险的出现极大地影响了商业银行的经济业务的发展,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从而对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造成影响。

参考文献

[1] 赵淑英,苏若华,李京.中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案例启示[J].北方经贸,2017(11).

[2] 黄俊毅.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的风险管理研究[J].科技经济市场,2016(01).

[3] 李俊霖.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风险分析[D].广西大学,2014.

[4] 王晗.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风险分析与控制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2.

[5] 王聪.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风险及对策研究[J].商品与质量,2012(S3).

[6] 赵文素.浅析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J].中国外资, 2012(02).

作者:刘必健 黄晓玲 李杨

上一篇:手术室护士职业损伤探讨论文下一篇:电子商务与物流关系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