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市场论文

2022-04-29

【摘要】再次启动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是进一步优化我国金融市场的融资结构,推进商业银行开展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健康发展,增强我国商业银行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能力。【关键词】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信贷资产证券化是以信贷资产可预见的现金流作为基础,在资本市场上发行资产支持证券进行融资的新型直接融资工具。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市场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市场论文 篇1:

混业经营时代

我国实行分业经营主要缘于1993年以前混业经营实践给金融业带来较人的震荡。1993年以前,我国实行的是混业经营,商业银行是中国证券市场成立之初的土要参与者之一,一些银行通过自己控股或参股的证券、信托公司,挪用信贷或同业拆借资金,投放于证券或房地产市场,助长了大量的投机行为,加大了泡沫经济的成分,银行经营风险提高,金融监管难度加大。1993年7月我国开始大力整顿金融秩序,分业经营的金融模式被确定下来。应该说,几年来坚持分业经营和分业管理的原则,对于规范我国的金融秩序降低利化解金融风险,增强监管机构对金融风险的监控能力等都发扦了重大的作用,但在经济不断向前发展及我国入世步伐不断加快的大背景下,中国走入混业经营时代已成为—朴必然。

选择混业经营的原因

1、商业银行持续发展的要求

每一家企业在运行和发展过程中都有多方面的金融需求,需要持续的金融支持。在金融分产业经营的模式下,每一家金融机构都只能分门别类地提供一种或几种金融服务,很难全方位地满足企业需要,而企业在不甚了解金融行业的情况下也很难提出适合自己情况的金融需求,不利于企业和商业银行双方的深层合作和共同发展。同时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的融通不畅,也不利于资金之间的互相流转,银行、证券、保险等行业的业务品种有限而单调,行业竞争力不断下降,盈利能力较弱,加大了金融体系的结构性矛盾,也不利于商业银行的可持续性发展。

2、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需要

世界金融格局的变化直接威胁中国的分业经营制度,银行传统的存贷款间接融资业务比重越来越小,表外业务和中间业务成为银行收入的主要来源。但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在还不能从事证券、信托业务的条件下,商业银行所拥有的企业财务报表、经营状况、资金走向等大量信息的金融资源优势只能用于满足存、贷、汇、兑等表内业务的需要,与外资金融机构与外资企业之间长期形成的协调合作机制相比,处于竞争劣势。混业经营证券、保险、信托及衍生金融业务已成为国际金融发展的方向。入世后,中国金融业也必须主动适应这种变化,以求在未来开放的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环境的变化

1、经营环境变化要求

首先,激烈的市场竞争促使各金融机构努力拓宽自己的服务领域和提供更便捷的服务手段,各金融机构有实现相互融合的强烈利润动机,现代通讯和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为这一融合及通过融合降低成本提供了技术保障和物质支持;其次,金融创新的发展为突破传统的商业银行业务范围和证券业务提供了可能,商业银行在负债结构和资产配置方面越来越多地依靠资本市场工具,而投资银行也日益向商业银行业务渗透,金融创新使二者的业务界限逐渐消失。

2、资本市场发展要求

资本市场的发展要求商业银行向混业经营方向转变。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资本市场发展迅猛,上市公司市值已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三分之一左右。以直接融资为特征的资本市场的发展,必将凭借其较高的资产收益和便利的融资条件,与商业银行争夺金融资源。这必将造成商业银行资金分流,减缓信贷资产增长速度,并可能导致商业银行获利空间趋于缩小,风险增加。传统的商业银行业务向混业经营的方向转变成为必然。

我国混业经营模式选择

由于经济发展对我国金融业混业经营的要求越来越迫切,而我国也曾有过相当长的一段实行混业经营的历史,加之在经历了{993年以来卓有成效的金融治理整顿以后,我国已积累了相当的经验教训,金融秩序有所好转,在公众和金融机构可以适应、有能力接受的前提下适度放松分业限制,逐步实行混业经营,是主动应对入世后金融业竞争形势的积极选择。

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目前我国的金融机构还存在着产权制度落后,内控体制和风险监控体制不完善,银行经营管理水平落后、法律规章制度不健全等问题,稳步渐进地推进混业经营的模式似乎更适合我国的国情。

第一步,在分业经营的基础上,加强经营管理。

先以“利润最大化”为中心,要求各家银行进行成本—收益分析,撒并效率低、耗资大的经营和管理机构,独立进行商业化运作,避免地方政府的控制和干扰,形成系统的风险内控机制和利益激励约束机制。还要通过股改上市等途径,引入资金解决资本金注入不足的问题,缩小与外资银行的差距,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为将来商业银行开展规模化的证券业务奠定基础。无论是进行存贷业务还是证券业务,资本充足都是首要条件,在资本来源渠道不足的情况下,进行产权改革,完善法人治理机制,有助于强化商业银行的市场行为,减少政府干预。

第二步,在适当时机进行银行间的并购、重组。

我国银行的资产规模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显得比较弱小、分散;加之世界各大银行近几年纷纷并购,规模不断扩大,中外银行的差距越来越大,这种情况对我国银行应对未来的入世局面很不利。如不适时扩大、归并各行优势,增强综合竞争力,世界金融业一些超级银行可能会威胁到我国金融、经济的安全。

第三步,通过购并、联营或内生机构的方式,实现银行与非银行机构的业务兼营

逐步放松分业经营管制,积极建立与证券、保险公司的战略合作关系,或通过内生——个或几个非银行业务部门或机构,明确发展兼业经营的基本方向,使银行、保险、证券三业互相渗透,为创新业务提供基础,加强在人才、经验、管理、客户等方面的积累,逐步突破分业经营的限制,减少金融业发展的风险和成本,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实现服务多样化,资产多元化、利润最大化,由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过渡。

混业经营的要求

为实现我国金融业向混业经营的顺利过渡,在现阶段应努力研究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选择合适的混业经营模式

在经营模式转变过程中充分考虑各个利益主体并协调各利益主体的利益,规范其行为,以保证所提高的效率大于转变带来的成本』二升,通过实现混业经营的比较利益,从整体上提高金融业运行的效率。

2、商业银行积极拓展中间业务,实现“金融创新”

为提高商业银行竞争力,改变当前业务狭窄的局面,商业银行积极拓展中间业务已势在必行。中间业务的开展应因地制宜,分阶段、分地区逐步实行。同时从与保险、投行等其他业务相关的产品入手,研发创新,并通过这些产品逐渐向混业经营渗透。

3、提高金融业宏观监控水平

调整金融监管中心。从以“审批”为基点的监管方式转变为以“登记”为基点的监管力‘式,将监管部门的主要精力从审查有关申请资料和批准相关营业转向监管金融机构的业务活动和市场行为,给各类金融机构之间的业务竞争和市场竞争创造一个既有充分经营空间又有严格行为监管的外部环境。

调整金融监管的目标。监管目标应从通过行政管制来抑制金融风险转向通过维护金融市场秩序和金融发展来化解金融风险。改变‘凡法律法规上没有明确规定可以经营的业务均为限制性或禁止性业务”的行政习惯,建立‘凡法律法规上没有明确规定不可经营的业务均为可经营业务”的执法口径,鼓励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开展全方位多元化的金融创新,以推进我国金融业发展。

4、完善相关金融法规

加快相关法律法规的修订工作,对现已不适用或强烈贯彻着金融分业经营的思路,应进行全面的修订或更改。可对不同类金融机构所从事的各项金融业务实行资质标准控制,设置不同的资质标准和准入条件,给金融机构开展不同经营业务以充分的选择权。现阶段在不具备境内开展混业经营的前提下,可利用一些金融机构的境外分支机构对拟实行的经营思路、管理规则积极试点,积累经验,并最终为我国在境内实行混业经营,实施适合的相关金融管理法规做好准备。

作者:纪 飞

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市场论文 篇2:

我国商业银行开展信贷资产证券化的趋势分析

【摘要】再次启动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是进一步优化我国金融市场的融资结构,推进商业银行开展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健康发展,增强我国商业银行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能力。

【关键词】商业银行 信贷资产 证券化

信贷资产证券化是以信贷资产可预见的现金流作为基础,在资本市场上发行资产支持证券进行融资的新型直接融资工具。信贷资产证券化通过结构安排将资产转化为证券,实现了两个目的:一是将资产的风险和收益转移给了特殊目的载体SPV,实现与发起人的破产隔离;二是由SPV发行在不同情况下偿付顺序不同、信用等级各异的证券,实现风险和收益的再分割。信贷资产证券化具有三大特征:资产真实出售、结构分层、市场交易。美国是最早进行资产证券化,也是资产证券化最发达的国家。自1970年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在美国首次出现以来,资产支持证券市场发展速度远远超过其他各类证券市场和市场总体的平均增长速度,并已经于1998年超过国债市场,成为第一大债券市场。我国在2005年正式开始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中国国家开发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分别会同中诚信托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和中信信托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各自发行了“开元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和“建元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信托资产支持证券”,总的发行规模接近72亿元人民币。“开元”和“建元”的成功发行,标志本土证券化的试点正式开始。2009年,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我国放缓了推进信贷资产证券化的试点的节奏。2012年5月,人民银行、银监会和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扩大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2012年9月7日,国家开发银行依照《通知》的规定,成功发售101.66亿元信贷资产支持证券,成为资产证券化试点重启后的第一单交易。再次启动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对于进一步优化我国金融市场的融资结构,实现信贷体系与证券市场的对接,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有效增强了我国商业银行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能力。

一、信贷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业务开展的意义

商业银行开展以信贷资产证券化为代表的金融创新,有助于丰富资本市场投资品种,调整了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提高直接融资比例,通过风险资产“出表”的方式降低商业银行的风险资产总额,改善了资产负债表的结构进而缓解其资本的压力,提高资本充足率,降低存贷比,商业银行开展信贷资产证券化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增加商业银行资产的流动性。随着商业银行的中长期贷款的急剧扩张,资金的流动性越来越低。通过信贷资产证券化,商业银行将缺乏流动性的资产转化为可以交易流通的证券,提高了资产的流动性,从而有效改善了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

2.信贷资产证券化是一种表外融资方式,由于信贷资产证券化是金融衍生工具的一种形式之一,只要达到真实出售的标准,这种融资就不会增加发行人的负债,对于商业银行进行资产负债管理背景下的业务操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有利于化解不良资产,降低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通过信贷资产证券化能够先期从资本市场融回资金,缓解了商业银行再贷款的支付压力,提前获取入池资产的部分预期收入,使现金回收速度加快,为不良资产的最终处置争取了时间,是银行资产潜在的风险转移、分散,化解不良资产的有效途径。

4.降低商业银行的系统性风险。银行调整信贷资产结构,能够根据经济环境的变化和自身发展战略的需要,通过资产证券化的方式将风险转移给那些数目众多能够承担风险的社会个体、机构投资者,减低系统性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二、制约我国商业银行开展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发展的因素

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开展是一个系统工程,商业银行不仅需要提升自身的业务素质,还需要相关的法律、会计和税收制度的完善及资本市场的深化发展。制约我国商业银行开展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发展的因素有如下几个方面;

1.法律环境的制约。我国目前还没有建立针对资产证券化业务所需要的独立的法律法规。法律上对信贷资产“真实销售”判断标准规定的缺失;银行在信贷资产让与过程中还面临债务人通知以及信贷资产附带的抵押和质押进行变更登记的问题。

2.信贷资产证券化的会计处理和税收征管政策。我国现行税收、会计等制度仍然存在制约信贷资产证券化发展的因素。财政部和国税总局联合颁布的《关于信贷资产证券化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以及财政部2005年颁布的《会计处理规定》,只适用于当前信托模式下的交易结构,随着未来交易模式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仍需制定覆盖面更广的税收法律和会计制度。

3.信贷资产支持证券投资者匮乏。目前投资者的范围主要集中为商业银行、证券投资基金和全国社保基金,投资受到严格的比例限制,且个人投资者不允许加入。保险公司、企业年金、养老基金、银行理财产品以及境外合格机构投资者作为债券类产品最大的需求者,尚无法购买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

4.信贷资产证券化信用评级机构等为信贷资产证券化发行交易提供服务的中介服务上的障碍。证券化的评级基本作用是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使投资者能够依照自己的投资计划投资。我国尚未建立起完善的信用评级、信息披露体系,且证券评级业整体运作不规范,评级机构难以得到广大投资者的认同。

三、信贷资产证券化重新启动试点是大势所趋

重新启动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是相关部门对美国次贷危机深刻反思并且吸取各方经验教训后的慎重之举。

此次试点进一步扩大了基础资产的范围,鼓励金融机构选择符合条件的国家重大基础设施项目贷款、涉农贷款、中小企业贷款、经清理合规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节能减排贷款、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文化创意产业贷款、保障性安居工程贷款以及汽车贷款等多元化信贷资产作为基础资产开展信贷资产证券化,《通知》要求丰富了基础资产池中基础资产种类,有利于化解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有利于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探索处置不良资产的新途径,引导商业银行将释放的流动性资金用于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试点强调在扩大试点阶段,对发起机构实施一定比例的风险自留。《通知》要求信贷资产证券化各发起机构应持有其发起的每一单资产证券化中的最低档次资产支持证券的一定比例,该比例原则上不得低于每一单全部资产支持证券发行规模的5%,持有期限不得低于最低档次证券期限。发起机构通过持有一定比例的证券化产品,降低了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的信用风险和道德风险。

《通知》要求,资产支持证券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与交易初始评级应当聘请两家具有评级资质的资信评级机构,进行持续信用评级,鼓励探索采取多元化信用评级方式,支持对资产支持证券采用投资者付费模式进行信用评级。

加强信用评级机构的监管,提高证券化信用评级的透明度和公信力,针过“双评级”结果,为投资者提供更加独立、客观、公正的服务,增强了信息披露,使投资者对投资风险进行自主判断,并依照自己的投资计划投资。

强化证券化信息披露。《通知》要求信贷资产证券化发起机构、受托机构、信用评级机构或其他证券化服务机构应按投资人要求及时、准确、真实和完整地披露资产支持证券相关信息。实现对每一笔入池资产按要求进行规范信息披露。

在投资者要求方面,鼓励保险公司、证券投资基金、企业年金、全国社保基金等经批准合规的非银行机构投资者投资资产支持证券。单个银行业金融机构购买持有单支资产支持证券的比例,原则上不得超过该单资产支持证券发行规模的40%。《通知》明确了银行业金融机构投资信贷资产支持证券持有比例,鼓励吸纳了多样化的专业投资者,增强了风险抵御能力,分散和转移银行系统风险。

《通知》进一步强化了市场约束,完善了制度的要求,有效防范了潜在风险,推进商业银行开展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健康发展。

作者简介:沈瑾(1978-),女,上海人,会计师,本科,研究方向:我国商业银行开展信贷资产证券化的趋势分析。

(编辑:陈岑)

作者:沈瑾

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市场论文 篇3:

我国推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的意义与风险

资产证券化于20世纪70年代首先在美国发源并获得蓬勃发展,20世纪80年代进入欧洲,引发了一个生机盎然的新生市场的兴起,20世纪90年代被介绍入亚洲,逐渐成为人们所理解的新型融资工具。近年来,我国理论界展开了对资产证券化的理论研究,实践中,也推出了很多资产证券化的方案。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主要包括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和不良资产证券化两种情况。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2005年4月20日公布了《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管理办法》,随后,经国务院批准,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工作正式启动。国家开发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作为试点单位,分别进行信贷资产证券化和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试点。本文试对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基本原理进行分析,进而探讨我国现阶段进行信贷资产证券化操作的意义及所面临的风险。

一、信贷资产证券化的概念

自从资产证券化诞生以来,学者们就对其作出了不同的定义。有学者认为,资产证券化是指股权或债权凭证的出售,该股权或债权凭证代表了一种独立的有收入流的财产或财产集合中的所有权利益或由其所担保,这种交易被架构为减少或重新分配在拥有或出借这些基本财产时的风险,以及确保这些财产更加市场化,从而比仅仅拥有这些基本财产的所有权利益或债权有更多的流动性。①有学者认为,可将资产证券化的内涵定义为这样的一个融资制度的安排,发起人将缺乏流动性但能在未来产生可预见的稳定现金流的资产或资产集合(在法学本质上是债权)出售给 SPV②由其通过一定的结构安排,分离和重组资产的收益和风险并增强资产的信用,转化成由资产产生的现金流担保的可自由流通的证券,销售给金融市场上的投资者。③还有学者认为,证券化,证券化又称“权利证券化”,指某项资产的基础性权利(包括民商法上的债权性权利、担保性权利、社员性权利等)通过转换方式、衍生方式将其转变为可依证券法自由流转的证券性权利的过程。证券化有传统意义上的证券化和资产证券化之分。传统意义上的证券化是指将公司股权或公司债转变为公司股票、公司债券等流通性强的金融商品的过程,资产证券化则是指为提高企业及金融机构所持有的资产及债权流动性为目的,将资产或债权予以出售或担保,设计并发行新形态的证券,公开出卖给市场投资者,以实现权利人和权利性质变动的过程。

以上三种观点均突出了资产证券化的流动性提高创新功能,即将原本存在于特定当事人之间的缺乏流动性的债权债务关系,通过证券化过程转化为金融市场可流动的证券形式。笔者认为,第三种观点将证券化分为传统意义上的证券化和资产证券化,并且对资产证券化的过程进行了精练的概括,较为可取。

商业银行的信贷资产是由其贷款债权所形成的资产。相应地,信贷资产证券化即可定义为运用证券化处置商业银行信贷资产的一种方式,即商业银行作为发起人将符合证券化条件的信贷资产出售给 SPV ,由其通过一定的结构安排,分离重组资产的收益和风险并增强资产的信用,转化为由资产产生的现金流担保的可自由流通的证券,销售给金融市场上的投资者,以化解潜在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简单的讲,信贷资产证券化就是以证券形式出售信贷资产的结构性融资活动。

二、信贷资产证券化的一般流程

信贷资产证券化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六个步骤:首先,商业银行汇集符合证券化条件的信贷资产;其次,组建资产证券化的特殊目的载体SPV;第三,商业银行将信贷资产转移于SPV,实现“真实销售”;第四,信用增级和评级机构对信贷资产和拟发行的资产担保证券进行信用增级和信用评级;第五,资产担保证券在证券市场上公开发行;第六,SPV按照证券购买协议约定对投资者进行偿付(下附流程图)。

三、信贷资产证券化的意义

资产证券化最早出现在上世纪70年代美国金融市场,随后之所以被众多成熟市场经济国家接受和采用,近年来又在多数新兴市场国家得以推行,主要因为开展信贷资产证券化对拓宽融资渠道、发展金融市场、维护金融稳定是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作用:

第一,有助于提高银行资产的流动性,加速信贷资金周转。贷款业务一旦发生,银行的本金回流期限就被合同限定,如果发生数宗的大额中长期贷款业务,银行资产就可能出现流动性不足的风险。通过资产证券化,银行可以将需要在一定期限后才能收回的本金提前变现,再开展新一轮业务,从而加速了信贷资金周转,提高了银行资产的流动性。笔者认为,资产证券化这一金融工具的最主要的功能即在于提高资产的流动性上。

第二,有助于提高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资产证券化是一种可以提供表外融资的融资方式,因产出售而取得的现金收入,反映在资产负债表的左边——“资产”栏目中。这既不同于向银行贷款、发行债券等债权性融资,其反映在资产负债表的右上角——“负债”栏目中;也不同于通过发行新股、配股、优先股等股权性融资,其反映在资产负债表的右下角——“所有者权益”栏目中。后两种方式都将增加筹资人资产负债表的规模,而资产证券化则具有非负债型融资的优势,信贷资产证券化可以提高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

第三,有助于分散信贷风险。资产证券化是一种新型的融资方式。它在对贷款按照不同的期限、不同的利率、不同的种类等进行分解的基础上,将贷款进行重新组合和给予重新定价,并以此为基础发行具有不同风险和收益特征的“结构性信贷证券”,银行在转让信贷资产的部分或全部权益的同时,也转让了部分或全部风险。这是一个将银行独立承担风险转化为银行、证券机构、众多投资者共担风险的运作,必将大大提高银行系统的安全性。

第四,有助于发展资本市场。数十万亿金融资产淤积在银行,间接投资比重过大,直接投资比重过小,资本市场不够发达,是我国金融结构十分突出的不合理现象。这与西方发达国家形成鲜明对照。资产证券化显然对改善我国金融结构、促进资本市场发展有很大作用。首先、它有利于分流储蓄资金,壮大资本市场规模。2004年4月我国全部金融机构存款余额为23.46万亿元,而股票市价总值刚刚突破5万亿元。股票市场只能起到部分分流资金的作用。数万亿信贷资产证券化,以及它在二级市场的放大效应,将是分流储蓄的重要手段。其次,信贷资产证券化将不具备流动性的资产转变为信用风险较低、收益较稳定的可流通证券,为资本市场提供了新的证券品种,为投资者提供了新的储蓄替代型投资工具,无疑会丰富市场的金融工具结构,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形成。第三,信贷资产证券化需要多种类型机构和多种制度组合运用,可以大大提高资本市场的制度化、规范化水平。

第五, 有助于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提高货币政策传导效率。资产证券化改变了投资品种结构,提高了货币流通速度。这些势必对已有的货币市场供求格局产生很大影响。资产转化为债券后,可在银行间债券市场上市。这种债券就可能成为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的工具。证券化资产的比重越高,规模越大,货币市场的流动性和交易性就越强,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对商业银行流动性的影响就越显著,货币政策的传导效率就越高。信贷资产证券化将有助于增大银行间证券资产的交易规模,从而使货币市场的交易利率具有更大的代表性,对基准收益率、存贷款利率等起到引导作用。

四、信贷资产证券化的风险

信贷资产证券化使不具有流动性的信贷资产转化为可以在公开市场上流通的资产担保证券,原本由银行承担的放贷风险转化为由广大投资者承担的投资风险,如果资产担保证券最终不能顺利获得偿付而导致广大投资者的利益受到损害,则可能影响资本市场甚至金融秩序的稳定。具体来说,风险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投资风险。投资人通过购买资产支持证券,获得了资产池资产的所有权,既获得了这些资产所带来的收益,也必须承担这些资产可能出现的风险。例如,当资产池内一部分信贷资产因为借款人死亡而无法还本付息,从而导致这一部分资产的现金流中断时,投资人就将承擔相应的损失。对证券市场、资本市场的投资者而言,收益和风险是可进行比较的两个变量,购买股票时如此,购买资产支持证券时也一样。

第二,市场风险。资产证券化通过信贷资产的出售和以这些出售的信贷资产为偿债基础发行资产支持证券,为信贷市场和资本市场的连接搭起了桥梁。一旦广大投资者得不到偿付,原本信贷市场的风险即转移到了资本市场,则有可能造成资本市场甚至金融秩序的不稳定。

第三,法律风险。由于我国实施信贷资产证券化面临许多法律障碍,按照《公司法》、《信托法》、《证券法》、《税法》、《担保法》等基本法律的规定,我国根本不能进行信贷资产证券化操作,我国目前规范信贷资产证券化的规范性文件是《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管理办法》,由于其内容和效力的局限性,其并不能对资产证券化操作提供全面且完善的规范。

综上,信贷资产证券化作为一种新型的金融衍生工具,有利有弊,我国商业银行在推行的过程中,如果能够摸索出适合我国国情的操作方式,将风险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则其在推进银行改革、活跃证券市场、维护金融秩序等方面大有可为。

参考文献:

[1]彭冰:《资产证券化法律问题分析》.北大出版社,2001年版,第14页

[2]special purpose vehicle 特殊目的机构,是专门设立的用于资产证券化这一特殊目的的载体。

[3]洪艳蓉:《资产证券化法律问题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版,第6页

[4]许凌艳:《金融资产证券化法律制度研究》.人民大学博士论文,2003年,第3页

[5]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有关负责人就发布《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管理办法》答记者问,2005年4月23日,新华网

作者:郭 玲

上一篇:融资方式选择决定并购成败论文下一篇:文化差异跨国保险公司营销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