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院校人才培养交通工程论文

2022-05-01

【摘要】目前,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陷入了困境,人才培养质量急需提高。而我国于2010年推出的、旨在提高工程师培养质量的“卓越计划”,对于高职院校加强内涵建设、顺应潮流、树立发展榜样、解除困扰、夯实实践基础、实现合作共赢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普通院校人才培养交通工程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普通院校人才培养交通工程论文 篇1:

行业企业职工与高职院校教师“双向流动”的现状与对策

摘 要: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其主要功能是为行业企业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然而纵观我国自1999年开始大规模举办高等职业教育的近20年来,数以千万计的高职毕业生流向社会后,给用人单位留下了高职毕业生量大质低的不良印象。课题组研究发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不高跟国家政策、院校治理能力、办学经费、教学仪器数量等有关,但主要原因还在于教师队伍技术技能水平。如何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和能力应成为办学者最为紧迫的任务,而行业企业职工与高职院校教师跨界进行短期“双向流动”,无疑是一种较好的策略,同时也对提高高职院校的人才培養水平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行业企业职工;高职院校教师;双向流动

作者简介:何世松(1979-),男,江西萍乡人,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教学与管理;贾颖莲(1978-),女,黑龙江大庆人,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机电类专业教学与科研。

基金项目:江西省高等学校省级教改课题“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校厂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编号:JXJG-15-53-6),主持人:何世松;江西省交通运输厅职业院校教改专项课题“服务交通运输业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研究与实践”(编号:2016J0046),主持人:王敏军、何世松。

高职院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如何培养人才,其目的是为行业企业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然而,我国自1999年开始大规模举办高等职业教育的近20年来,培养的毕业生多数都需要用人单位二次培训后才能上岗。究其原因,在于学生所学非所用,这在很大程度上主要是受限于教师队伍自身的技术技能水平和教学设计能力。因此,如何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和能力就成了当前办学者最为紧迫的任务。本文主要讨论行业企业职工与高职院校教师“双向流动”的内涵和意义,分析当前我国“双向流动”的现状与阻力,并提出具体的解决策略。

一、行业企业职工与高职院校教师“双向流动”的内涵

行业企业职工与高职院校教师“双向流动”是指在不改变与原单位人事关系的前提下,行业企业职工短期(比如6个月)流向高职院校从事教学(培训)等工作,同时高职院校教师短期(比如6个月)流向行业企业从事与所教专业(或课程)相同的工种(岗位),如图1所示。

校企间的这种人员“双向流动”对促进高职院校专兼职教师队伍建设是一种值得探索实践的途径,也有利于拓宽新增教师来源渠道。

二、双向流动的意义

行业企业职工与高职院校教师通过“校厂交替”等工学交替的方式进行短期“双向流动”,不论对学校还是对企业均有积极的现实意义[1]。

(一)双向流动对高职院校的意义

1.有利于提高教师技术技能水平。当前高职院校的教师大多数都是“学校到学校”的人员,甚少有行业企业从业经历。流向企业的教师可以参加企业技改项目、工艺创新等工作,带着任务去学习,体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教学模式要求的真实生产研发任务,有利于提升教师自身的技术技能水平。

2.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毕业生适岗能力。流向企业的教师返校后的教学过程有了更多的企业生产实际案例,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对毕业生今后的职业发展会有更有针对性的指导,能较好地培养毕业生的适岗能力和迁移能力。流向学校的企业技术人员能以跨界的视野协助高职院校进行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应性。

3.有利于高职院校校外实践基地建设。双向流动使专业技术人员渗透到对方单位中去,与新单位融为一体,有助于加强双方人员的日常交流和深入交流,能有效推进产教融合的探索与实践,能提升专业教师服务产业发展的能力,也有助于“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在校内外两个场所的实施。

(二)双向流动对行业企业的意义

1.有利于吸收教师最新科研成果。流向高职院校的企业职工,一般会安排承担一定的教学任务和科研任务,有利于吸收教科研团队最新的科研成果。这些科研成果对企业调整产品(服务)结构、转变提升发展方式来说,是一种较有力的外部推动力量。

2.是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需要。企业支持职工短期流向高职院校是响应《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的重要举措,是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需要,也是掌握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现状的主要手段。

3.有利于学习型企业的建设。流向企业的专业教师可以通过送教入企、举办知识讲座、开展专题辅导等方式,协助对方建设学习型班组甚至学习型企业,有利于打造一支充满活力与竞争力的学习型团队。教师也可利用自身所长,帮助企业构建完善培训课堂,建设本企业员工培训所用的MOOC课程。

三、双向流动的现状分析

德国墨卡托中国研究中心(MERICS)在2015年10月发布的《中国职业教育观察报告》中指出:中国的职业教育是经济转型发展的软肋,而中国职业教育發展不足的主要表现在以企业为代表的社会力量参与度不够[2]。

(一)双向流动的调研及其结果分析

为了弄清社会力量参与职业教育的现状,课题组分类别对不同的企业用不同的渠道和方式进行了调研(见表1)。

调研发现,社会力量参与职业教育的形式虽然多种多样(如直接投资、校内设厂、捐赠设备、师资支持、提供实习等),但普遍存在企业热情不高、效率低下、不可持续等问题;不同企业参与办学的方式占比也各不相同。其中最为突出的是企业为学生(教师)提供实习(专业实践)的意愿较低,也不乐意为学校抽调专业技术人员或管理人员承担教学任务。这种现状无疑阻碍了行业企业职工与高职院校教师的双向流动。

调研也发现,有一类高职院校的双向流动工作做得有声有色,也能较持久地延续下去。这类高职院校一般有自己的校办企业,或者高职院校本身由企业举办。这种隶属关系的存在,可以较好地破解行业企业职工与高职院校教师双向流动不畅的难题。

(二)双向流动不畅的原因

导致校企间人员双向流动不畅的原因有企业方面的,也有高职院校方面的。高职教师短期流向企业的阻力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高职院校普遍“生师比”较高,而随着各地高考生源的逐步回升,在校生数量也在不断加大,教学任务繁重,教学系部更不愿意外派教师去企业实践锻炼;第二,教师自身的技术服务能力不强,到企业去不能创造效益反而还会给企业添乱,大多数企业现阶段对高职院校的信任远不如普通本科高校,导致企业不愿意接收;第三,教师短期流动容易使企业产生泄露商业机密的心态,企业一般不接纳非全职人员参与自身的生产流程。企业职工短期流向学校的阻力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企业自身生产任务饱满,放走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会影响生产进度;第二,流向学校的职工收入一般会下降或失去流动期间的晋升几率,导致职工本人流向学校的意愿较低;第三,学校一般会和多家同类企业建有校企合作关系,企业担心短期流向学校的职工会泄露商业机密,也担心职工跳槽到同行中去。

总的来说,主要原因还是因为产教融合深度不够,校企合作力度太小,双方跨界的步子太小,导致校企双方专业技术人员无法正常流动起来。

(三)流动到对方单位后的工作内容

高职院校教师流动到企业后可从事员工培训、专利申报、参与技改、科技项目与成果培育等工作。如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选派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教师到江西省高速公路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部分在建高速公路建设项目任技术人员或管理人员,在锻炼自身专业技能的同时为各高速公路建设项目解决了人手不足的问题;选派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教师到格特拉克(江西)传动系统有限公司、江西佳時特数控技术有限公司等企业进行实践锻炼、专利申报,同时还可担任在公司进行顶岗实习学生的指导教师。

行业企业职工流动到高职院校后可承担实践教学、教师实践能力培训、实验实训条件建设、学生技能大赛赛项设计或竞赛指导等工作。如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聘请江铃集团车桥厂高级技师来机电工程系任实训指导教师和实训室建设技术顾问,对提高学院装备制造类专业学生的动手能力有极大的帮助;聘请4S店技术人员周末到汽车工程系任课,使学生可以接受来自企业最新的汽车维修保养知识与技能教育。

四、双向流动的对策建议

(一)建立双向流动的激励机制

在国家层面没有出台有关强制性或鼓励性具体措施之前,行业企业与高职院校应在自身层面建立职工与教师双向流动的机制,并保持长期稳定运行。一要探索校企双方共同受益的流动模式,使学校和企业均有利可图,最好能解燃眉之急且能持续下去;二要建立职工(教师)个人受益的流动方案,如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安排参与过流动且效果较好的人员提职加薪、评优评先、培训进修等,返回原单位后能接续原有职务、职称、工龄等。

(二)建立访问工程师库和兼职教师库

企业和院校各自建立访问工程师库和兼职教师库,出台选拔条件和奖惩条例,确保有一支较为稳定的双向流动队伍。数据库有足够的工程师和教师时,双方可根据生产、教学特点,从库里精准挑选有合适时间的人选,对双向流动效率提升起到了基础性的积极作用。

(三)建立合作共赢的发展机制

高职院校教师的科研项目、专利成果在一定范围内向合作企业转让,行业企业的技改项目、工艺规程在一定范围内向高职院校开放,建立符合双方利益的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发展机制[3]。如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整合校内产教实体,在校内构建“浙江省轻工机械技术创新服务平台”等产学研综合平台,与浙江腾腾电气有限公司等合作企业一起解决工艺创新等技术难题[4]。

(四)建立部分成果免费共享机制

立足企业和院校自身发展的日常需要,建立部分成果免费共享机制。比如,高职院校向合作的企业共享教学培训资源和场地,定期为企业培训新进员工或转岗员工;企业向高职院校开放生产现场,接纳一定数量的学生实习和教师实践。高职院校教师流动结束返校后要及时将实践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并向原有企业免费共享[5]。

(五)建立远程“会诊”信息化平台

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建立远程“会诊”信息化平台:企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远程为高职院校学生“现场”授课,高职院校教师远程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如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利用学院远程教学会议系统,把高速公路施工过程中关键工艺、主要工序远程向在校学生讲解,使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施工现场[6]。

(六)确立共同的奋斗目标

因所处立场不同,企业主要以盈利为目的、学校主要以人才培养为目的,两者较难有共同利益点。如果双方确立一些共同的奋斗目标,比如高职院校与企业共同申报科技进步奖、共同申报国家专利等,进行利益捆绑,共同发展,这样就有利于双方职工的正常流动。如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与南京远洋运输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申报的成果《基于“海上教学工厂”的高职航海类专业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获2014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七)政府出台鼓励双向流动的政策法规

完全依赖学校和企业自身的努力,未必能做好行业企业职工与高职院校教师的双向流动,所以各级政府尤其是中央政府出台鼓励双向流动的政策法规,才是确保双向流动畅通且长久的最终保障。建议在修订《职业教育法》《教师法》《教师资格条例》等法律法规时,增加有关条款,鼓励校企双方特别是企业要接纳对方人员流动到本单位承担相应的工作。

行业企业职工与高职院校教师双向流动对双方来说都意义重大却又阻力重重,唯有找准双方利益平衡点,才能推动这种国家和地方倡导、企业学校自身需要的政策向前发展。建立双向流动的长效机制,有利于高職院校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行业企业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适销对路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也有利于企业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和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何世松,贾颖莲.高职轮机专业“校船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职教通讯,2015(8):6-9.

[2]郑坚.德国墨卡托中国研究中心《中国职业教育观察报告》内容摘要及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33):79-82.

[3]叶青青.基于校企共同体的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实践对策研究[J].职教论坛,2015(29):10-13.

[4]董洪亮.服务区域发展 促进学生就业——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探索“产学研创”结合之路[N].人民日报,2016-07-07.

[5]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2017-2020年)的意见(教师〔2016〕10号)[Z].2016.

[6]贾颖莲,何世松.产业结构调整背景下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现状与对策研究——以江西省为例[J].新疆职业教育研究,2015(1):21-25.

责任编辑 秦红梅

作者:何世松 贾颖莲

普通院校人才培养交通工程论文 篇2:

高职院校借鉴“卓越计划”的可行性研究

【摘要】目前,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陷入了困境,人才培养质量急需提高。而我国于2010年推出的、旨在提高工程师培养质量的“卓越计划”,对于高职院校加强内涵建设、顺应潮流、树立发展榜样、解除困扰、夯实实践基础、实现合作共赢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因此,分析并研究高职院校与“卓越计划”在人才培养的理念、层次、标准体系、联合机制以及师资要求等方面存在的相通之处,以期为高职院校借鉴“卓越计划”提供可行性条件,实现高职院校与企业共赢发展。

【关键词】高职院校;“卓越计划”;人才培养;可行性

【收稿日期】2013-12-30

【基金项目】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项目“‘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在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为DYCB13002;东华理工大学2013年度研究生创新专项基金项目

【作者简介】白玲(1988-),女,山西长治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职业技术教育学;王一定(1971-),男,湖南衡南人,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基本理论。自从1999年我国高职教育进入大发展时期,高职院校数量急剧上升,每年招生人数和在校生人数也不断增加。这一可喜现象的背后却有着令人担忧的问题。虽然社会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让更多的人选择接受高等教育,这客观上促进了前面这一现象的形成,但由于进入高职院校的学生大多是高考的落榜者,生源质量比较差,再加上高职院校自身在管理、人才培养等方面存在问题,长期以来并没有完成其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的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的使命。相反,高职院校毕业生得不到社会的认可,没有运用学校之所学、发挥专业之所长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注入活力,却是毕业就失业。毕业生的质量和流向直接影响高职院校的招生工作,使得近年来的招生越来越难,不少高职院校几近停办。这个恶性循环的怪圈使得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陷入了困境,急需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适应社会市场需求。

一、“卓越计划”

“卓越计划”全称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我国教育部于2010年6月在天津启动的,旨在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三大战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这两大纲要提出的高等教育重大改革计划。该计划在工科的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三个层次实施,培养现场应用工程师、设计开发工程师和研究性工程师等多种类型的工程师后备人才。

我国培养工程人才的院校很多,在2003年我国普通高校共有1552所,其中设有工科专业的院校有1303所,占84%。在这1552所普通高校中,普通本科院校共有644所,其中设有工科专业的院校537所,本专科在校生约1108万人,占83%;高职高专共有908所,其中设有工科专业的766所,占84%。[1]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我国工程人才的培养层次多,人才基数也很大,但长期以来在质量方面却存在较大问题,如工程师群体总体分布不均,工程师个体实践能力较弱、与企业沟通欠缺、知识结构单一、综合素质低等,与国际上工程师人才培养标准相距甚远。而“卓越计划”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使我国在工程师培养上与国际接轨,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而提出的。虽然在其实施的层次中不包括高职院校,但其培养的现场应用工程师符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国内外高等高专院校也都曾担当工程人才培养的职责,最为重要的是在人才培养的理念上二者有相通之处。因此,“卓越计划”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二、高职院校借鉴“卓越计划”的重要意义(一)加强内涵建设,顺应潮流

1997年以前,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一直维持在5%以内。1999年,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和布局结构调整迈出关键步伐,高等教育开始扩招,进入了跨越式发展阶段。同年,我国高职院校也进入了大发展时期,大量中职学校合并或升格为高职院校,一直由精英统治的高等教育格局迅速被高等职业教育打破。到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540万人,是1998年招生108万的5倍,至此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2%,进入了国际公认的大众化发展阶段。同年5月15日,教育部公布的全国普通高校共1854所,其中高职高专院校1147所,在校生人数占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2]在追求数量的同时,国家也在不断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对于普通高校来说,最为典型的是2004年底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即2005年“1号文件”,强调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牢固确立质量是高等学校生命线的基本认识,把提高质量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3]针对高职教育的质量提升,2006年印发了两个文件:一是《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教高[2006]14号);二是《教育部关于全面 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其中涉及9条关于高职教育质量提升的意见。14号文和16号文都要求高职院校转向内涵建设,并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的核心任务。[2]2007年1月教育部和财政部联合颁发的《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正式启动了“高等学校本科生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4]这一文件也将高职院校纳入其中。从上述高等教育发展的历程来看,高等职业教育的每次大发展都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大发展紧密联系,都会紧随其后。目前,两者都在强调以质量求生存,加强内涵建设,在我国高等教育工科院校实施的“卓越计划”也是旨在提高工程师教育培养质量,这也必将是我国高职院校的发展趋势。因此,高职院校有远见地借鉴“卓越计划”将有利于其加强内涵建设,顺应高等教育的潮流。

(二)树立发展榜样,解除困扰

虽然2006年底,我国开始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到目前为止已有100多所高职院校被选入。他们在基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或者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具有创新之处,也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但高职教育所具有的自身特色并没有充分显现出来,与普通本科院校相比,高职院校仍然缺乏足够的吸引力,招生和就业形势仍然很严峻。究其根源,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高职院校缺少指引、缺乏榜样。虽然有一些高职院校被列为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但并没有真正起到示范作用,其自身也是在小心尝试,摸着石头过河,对于人才的培养模式没有大胆探索,只是在校企合作与工学结合的基础上小修小补。“卓越计划”作为国家的一项重大举措,不论是在理论探索方面还是在实际实施以及政策、资金保障方面都有很大的保证,这也使得在该计划实施过程中形成的理念、理论、运行的模式更成熟、更具有可借鉴性。将此作为高职院校发展的榜样,可减少其迷茫感,解除其发展中遇到的困扰。

(三)夯实实践基础,合作共赢

实践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基础,是高职院校发展的生命线。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成效直接决定高职院校学生的素质和毕业生的就业率。同样,实践对于工程人才的培养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启动“卓越计划”的时候,实践被给予了足够的重视。清华大学工程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林健曾说过:“实践是工程的灵魂和根本,产学研结合是工程教育的重要特征和本质要求。”因此“卓越计划”创立了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以期从根本上解决工程人才培养中校企脱节的问题。[5]31“卓越计划”对实践的重视,对产学研结合的理解与提出不是对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翻版尝试,而是对其人才培养模式的超越。因此,高职院校借鉴“卓越计划”将会有力地促进其夯实实践基础,不仅可以使高职院校与“卓越计划”互通有无,实现共赢,更会使高职院校与企业共赢发展。

三、高职院校借鉴“卓越计划”的可行性分析从我国高职院校当前的发展状况以及“卓越计划”提出的背景、目的来看,高职院校借鉴“卓越计划”虽然有一定的超前性,但具有更多的必要性,而且高职院校实施“卓越计划”对其自身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人才培养不论对于高职院校的存在与发展,还是对于“卓越计划”提出的目的都是最宏观、最重要的一项检验指标,因此以下从五个方面对高职院校借鉴“卓越计划”的可行性进行分析,为其借鉴“卓越计划”提供保证。

(一)人才培养理念相通

理念是学校办学和计划实施的思想指引,人才培养理念是高职院校开展教学工作的一条主线,是“卓越计划”如何实施的一条标准。就高职院校来说,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的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是其人才培养目标,把这种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在实践中培养成企业的一流人才就是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理念,正是这种理念激励着每所高职院校努力寻求在校企合作上的突破。“卓越计划”提出了“分类实施、形式多样、追求卓越”的理念,也就是说,“卓越计划”由三类不同层次的学校实施,每所学校要形成自身的专业特色,但终点都是提高工程师的教育培养质量,追求工程师培养的卓越。虽然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中的一流人才和工程师中的卓越工程师都没有具体可操作性的考核指标,更没有一个严格的标准,但这两者在人才培养上的这种追求质量、追求优秀、追求完美的理念是相通的,而且这种人才培养理念都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在实践中追求一流、追求卓越,最终在实践中检验。这种过程、途径的一致性,人才培养理念的相通性保证了高职院校可以借鉴“卓越计划”。

(二)人才培养层次相交

将社会人才按其生产或工作活动的过程和目标来分,可分为学术型、工程型、技术型、技能型四类。对职业教育而言,它通常是指向工程型、技术型及技能型人才的培养。[6]我国工程教育的层次包含专科、本科和研究生三个层次,专科层次的工程教育主要是培养技术工程师和高级技师。“卓越计划”中人才培养层次分为本科工程型、硕士工程型和博士工程型三个层次,分别对应现场应用工程师、设计开发工程师和研究性工程师三种类型,这与工程师按照工程过程与工程性质分成的研究开发型、工程管理型和技术实施型并不矛盾。也就是说,虽然“卓越计划”定的人才培养层次起点即本科工程型比较高,但这个层次所要求培养的现场应用工程师这种人才是与高职院校所培养的工程型、技术型以及技能型等技术实际应用型工程人才是一样的,且高职院校也是实施工程教育的重要载体。

目前,实施“卓越计划”的学校层次虽然不包括专科院校,不涵盖高职院校,但我国“卓越计划”的目标是旨在培养卓越工程师。在世界工程教育领域内,首屈一指的是德国,它的“文凭工程师”培养模式为德国培养出了许多在国际上都很有名的工程师。但德国工程教育的实施和工程师的培养却不仅在工业大学或称为技术大学里,还有高等技术专科学校,这两种层次的学校培养出来的工程师都能得到“文凭工程师”的学位认可。

“卓越计划”与高职院校对于工程师的培养在学校和人才培养类型层次的实质上具有相交性。德国丰富的工程师培养经验也从侧面说明了这一点。这种相交性也为高职院校借鉴“卓越计划”提供了基础。

(三)人才培养标准体系相同

“卓越计划”的人才培养标准体系由三个标准组成,即通用标准、行业标准和学校标准,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由这三部分构成的标准体系引导。通用标准是国家对各行各业各种类型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培养宏观上提出的基本要求,是制定行业标准和学校标准的宏观指导性标准。行业标准是依据通用标准的要求制定的各行业主体专业领域的卓越工程师培养必须达到的中观要求,包含本行业内若干专业的专业标准,它不仅是对通用标准的具体化,还体现了专业特点和行业要求。学校标准是高校制定的本校参与“卓越计划”的各个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学校层面的具体要求。[5]32通用标准包括行业标准,行业标准包括学校标准。各级各类学校在人才培养的创新探索和特色发展上要符合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标准也是如此。每所高职院校不论是以工程、建筑、商贸为特色,还是以金融、铁路、医药为品牌,都必须首先符合国家制定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标准,同时不违背各个专业的行业标准,才能在此基础上实现自身院校的创新,也只有这样的高职院校才能办出自己的特色,才会越办越好。“卓越计划”与高职院校这种在人才培养标准体系上的相同,确保了高职院校在借鉴“卓越计划”时的明确性和系统性。

(四)人才培养联合机制相似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联合机制实质就是其最具特色的校企合作、产教结合、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模式是由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决定的。要想培养出适应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的第一线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就必须让学生到企业中去实践、到企业中去锻炼,这相应地就形成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但多年来形成的局势是,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迫切需要企业的配合,在人才培养结束时需要接受企业的检验,但企业似乎对此并无兴趣,很被动,对高职院校分配到本企业的学生不做实质性的指导,在学生毕业到此就业时又对学生的能力不认可。高职院校与企业在人才培养上没有形成合力,校企合作这种人才培养机制急需改善。

对于工程师的培养同样采用的是学校与企业联合培养机制,且更需要高校和企业双主体的积极参与和深度合作。教育部在推进“卓越计划”时,要求创立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企业要从单纯的用人单位变为联合培养单位,高校要和企业共同设计培养目标,制定培养方案,共同实施培养过程。这样的要求就确保了企业在人才培养所有环节上的参与。企业在设计目标时就能将自身及市场最新的需求考虑进去,确保人才培养的适时性和可用性,企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由于源自自身制定的目标的动力,对学生的指导、培养会更用心、更负责任,也因此到人才培养结束时,学生的各种能力才会有质的提高,企业也乐于聘用这样的人才。在这样的良性循环的人才培养联合机制中,高校和企业都获得了双赢,离卓越工程师的培养目标也越来越近。但是这种联合机制是在国家实施的“卓越计划”的保护下才能良好运作。高职院校与“卓越计划”的人才培养联合机制虽然相似,但由于高职院校运行该机制时缺乏制度保障,所以问题不断、漏洞百出、效果不佳,这也说明了高职院校借鉴“卓越计划”在人才培养的联合机制上是成功在望的。

(五)人才培养师资要求相仿

要想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拥有一批高素质的教师是前提。高职院校因培养目标的特殊,对于教师的要求也不同于普通高等学校,在人才培养师资要求方面强调“双师型”。虽然研究者们对“双师型”教师的界定不同,但核心是一样的,就是教师既要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又要具有相应的专业技能;既能胜任理论教学,又能胜任实践指导。只有具备这种双重素质的教师才能保证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学到理论知识的同时得到实践锻炼的指导。按国家相关文件要求,“双师型”教师的比例达到50%为合格,达到70%为优秀。但就目前来看,我国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比例还尚未达到此标准。多数院校的理论教师居多,所聘请的企业的兼职教师甚少。

“卓越计划”中对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的师资要求比较严格,教师不仅要有工程理论基础,还要有企业工作经历,这与高职院校“双师型”的师资要求相仿。更为重要的是,“卓越计划”还制定了改革完善工程教师的聘任、考核制度,要求参与“卓越计划”的高校在对工程类学科专业教师的职务聘任与考核时要以评价工程项目计划、专利、产学合作和技术服务为主,教师晋升时要有一定年限的企业工作经历。可以看出,“卓越计划”中人才培养的师资要求更注重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这种要求不仅仅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师资要求相仿,更是对此的一种超越。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也需要这样的师资队伍,这种师资要求的相仿性为高职院校借鉴“卓越计划”提供了可能性。

四、高职院校借鉴“卓越计划”的初步探索(一)国家出台政策引导、鼓励

目前,高职院校虽然没有得到实施“卓越计划”的国家授权,但并不意味着高职院校与“卓越计划”无缘。上文高职院校借鉴“卓越计划”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都说明了该计划在高职院校开展的未来可能性。随着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上移化、“卓越计划”实施范围的扩大化与普及化,在人才培养的各个方面,高职院校和“卓越计划”都会产生很多交集,这势必会使国家考虑出台相关政策进行引导和鼓励。此外,目前“卓越计划”在本科院校实施得较为艰辛,其主要原因是本科院校的学生几乎都是从高中理论课程学习中直接考入的,严重缺乏工程实践经验,而一线的实践经历对于“卓越计划”本科层次培养现场应用工程师具有关键性的作用,这就使得“卓越计划”在人才培养上出现了断层。参照外国工程师培养的经验,德、美两个工程教育大国对于工程师的培养都是从高等专科学校抓起,其重要的原因就是看中了高等专科学校学生具有实践经历,这符合工程师这种特殊人才的培养。因此,针对存在的人才断裂问题,我国已有一些具有发展眼光的学者提出,“卓越计划”应加强多元化的培养意识,探索多元化的招生途径,不应仅从本科层次的院校开始实施,应尝试从职高招生,或与高职院校签订“专升本”协议。如此看来,对于高职院校借鉴“卓越计划”,国家出台政策引导、鼓励、支持是指日可待的。

(二)高职院校自身勇于探索

不论国家是否出台相关政策,或者政府何时出台,既然高职院校在借鉴“卓越计划”上对自身具有重要的意义,且具备诸多条件,处于发展瓶颈阶段的高职院校就应该勇于探索,将“卓越计划”中与其人才培养上具有相通性的先进理念和方法等借鉴过来,进行初步探索。

1.重视实践教学

实践是工程教育的灵魂,也是高职教育的生命线。高职院校要吸取“卓越计划”中的精华,像培养卓越工程师那样,在实践教学环节上,做到真正面向行业、针对产业、深入企业,完成学业。

2.学校与企业合作办学

学校与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机制适用于“卓越计划”,更有利于高职院校人才的培养。高职院校要像工程教育培养工程师那样,让高职院校、高职学生与企业共生共存,真正做到高职院校面向工业企业办学,工业企业充分依靠高职院校的科技力量提高自身水平。

3.改革教学方法

“卓越计划”中的教学方法是服务于工程人才的培养的,是按照工程问题、工程项目等组织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高职院校应根据教学内容,适当改革教学方法,尝试采用“卓越计划”中的某些研究性教学方法着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完善师资管理

高职院校和“卓越计划”对于师资要求相仿,但实施“卓越计划”的师资队伍整体素质却比较高。其原因是“卓越计划”对师资队伍的建设和管理都形成了制度化。例如,专职教师到企业工作、企业兼职教师、教师评聘与考核等都有很详细的制度进行制约。因此,对于高职院校来讲,实施“卓越计划”也可从完善师资管理方面进行探索。

五、结束语

目前,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陷入了困境,人才培养质量急需提高。从“卓越计划”实施的层次来看,虽然高职院校不包括在内,这一事实的形成受政策倾斜、资金限度、成熟程度等多方面影响,但这并不意味着高职院校不能实施,不可以借鉴。既然高职院校借鉴“卓越计划”对自身来说具有重大的意义,同时在人才培养上又具备诸多可行性条件,那就应该为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为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大胆尝试、勇于创新。

【参考文献】

[1]中国工程院工程教育研究课题组.我国工程师培养的重要性与培养途径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1):1.

[2]汪文敏.台湾“卓越计划”与大陆“质量工程”在高职院校的实践[J].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2012,(1):24.

[3]周济.实施“质量工程”,贯彻“2号文件”,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J].中国高等教育,2007,(6):4-8.

[4]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EB/OL]. http://www.zlgc.org.

[5]林健.谈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引发的若干变革[J].中国高等教育,2010,(17).

[6]何莉,朱衍飞.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下职业院校工程教育的思考[J].开封大学学报,2011,(2):66.

作者:白玲 王一定

普通院校人才培养交通工程论文 篇3:

基于SWOT分析法的数据平台应用研究

[摘  要]《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以下简称数据平台)是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管理部门和社会各界了解、评定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的重要途径。对“数据平台”的SWOT分析研究将有助于高职院校监测学院人才培养工作状况,清楚自身优势与存在的差距,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从而做到有的放矢,以促进学校健康穩定发展。

[关键词]SWOT分析法   数据平台   应用研究

《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是2008年教育部印发的《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教高〔2008〕5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部评估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数据来源,其数据填报是所有独立设置的高等职业院校每年必须完成的重要任务。教育部高度重视数据平台的采集与应用,每年都会组织专家对平台进行功能完善和数据采集培训。近年来,随着高职状态数据中心的成立和国、省、校三级信息网络的贯通,“数据平台”应用功能越来越受到教育管理部门和高职院校的重视。如何将数据转化为有效信息,根据数据发现高职院校发展的优势与劣势,是平台数据使用亟待解决的问题。鉴于此,本文通过SWOT分析法对数据平台数据中心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数据平台在高职院校建设方面的有效应用。
SWOT分析法概述

SWOT分析法,又称态势分析法,是一种综合分析的方法。该分析法最早由美国旧金山大学管理学教授海因茨·韦里克(Heinz Weihrich)于20世纪80年代初在其著作《SWOT矩阵》(The SWOT Matrix-A Tool for Situational Analysis)中提出,主要通过对研究对象内部存在的优势因素S(Strength)、劣势因素W(Weakness)和外部相关的机会因素O(Opportunity)、威胁因素T(Threats)进行分析,按照一定的矩形阵势排列,然后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把各种因素相互匹配起来加以分析,从而得出相应的结论,其结论通常带有一定的决策性。通过SWOT分析法,主体很容易将自身的内外部条件进行综合和概括,进而充分发挥、利用其有利条件,控制、化解不利因素,以达到最佳的发展状态和目标。”应用SWOT分析法分析数据平台高职院校办学条件数据,非常有利于院校对其内部办学状况进行综合概括,找出院校办学的竞争优势和存在的问题,从而发挥优势,化解存在的问题,全面提高办学水平,实现发展目标。
数据平台数据SWOT分析

数据平台作为一个数据采集平台,采集反映学校人才培养工作全过程的各项主要状态数据:院校基本办学条件、院校领导、办学经费、信息化资源、固定资产、师资队伍、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教学管理与教学研究、社会评价、学生就业信息、其他补充信息和案例分析等。下面我们就以咸阳职业技术学院数据平台2017—2018年数据为基础,对比咸阳职业技术学院数据中心数据进行SWOT分析。

1.优势(Strength)分析

(1)具有一定办学规模。据统计,2018年学院在校生规模达15000余人,远远高出同类院校在校生均值6832人。

(2)专业设置广泛。2018年,学院开设专业47个,涉及农林牧渔、资源环境与安全、土木建筑、装备制造、生物与化工、食品药品与粮食、交通运输、电子信息、医药卫生、财经商贸、旅游、文化艺术、教育与体育13个大类,是全国中位数31个专业的1.5倍,为学生提供了广泛的专业选择空间。据平台统计,有30.73%的学生选择我院是因为专业爱好,高出同类院校均值7.37个百分点。

(3)校企合作较为深入。据平台统计,我院有25个专业与1375家单位或企业有较为深入的校企合作,订单培养学生1189人,校企合作共同开发课程106门,校企合作开发教材50种。合作企业接收顶岗实习学生3964人,企业录用顶岗实习毕业生比例高达62.43%,高出同类院校3.23个百分点。

2.劣势(Weakness)分析

(1)师资结构不够优化。据平台统计,学院现有在编教职工800余名,其中校内专任教师600余名,外聘校外兼职兼课教师160余名。校内专任教师具有研究生学位教师占比为49.51%,高出同类院校3.23个百分点;具有高级职务教师占比为25.41%,比同类院校均值低1.82个百分点,尤其是高级职务教师中教授占比非常低。外聘教师中有专任技术职务教师的只有30人,其中高级职务教师仅有11人,学院教师总体高级职务教师占比较低。

(2)专业发展不够均衡。在学院开设的47个专业中,在校生专业分布不均衡。其中护理和学前教育的在校生人数均超过2000人,占全院在校生总数的三分之一多。与此同时,数控专业、建设工程管理等专业的在校生人数均不足百人,专业发展差异较大,极不均衡。

(3)信息化教学建设不够强。据统计,我院信息化建设教学资源总量为2000GB,与同类院校均值4800GB存在很大差距。学院教学用计算机总数为2494台,百名学生配教学用计算机台数为15.93台,较同类院校均值少10.49台。学院上网课程数共计有112门,只占所开设课程的10%左右,信息化教学建设基础薄弱。

3.机会(Opportunities)分析

(1)国家大力支持职教发展。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在目标任务中提出高等职业教育规模占高等教育的一半以上,到2020年,专科层次职业教育在校生达到1480万人,接受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学生达到一定规模,大力支持了职业教育的规模化和现代化发展。

(2)地方政府全力支持。2015年,陕西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意见》,积极推动职业教育的现代化发展。同年,学院所隶属的咸阳市政府成立了职业教育中心,积极支持职业教育发展,市领导多次到学院调研考察,解决办学上存在的难题,足额落实了生均经费,为学院发展提供了支持和保障。

(3)区域经济发展带来机遇。学院地处国家级新区西咸新区,陕西省自由贸易区,经济发展迅速,产业密集,人才需求量大,为学院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形成校企命运共同体带来新机遇。

4.威胁(Threats)分析

(1)高职院校之间竞争激烈。2018年,全国有1300余所高职院校在招生,其中陕西省37所高职院校共投放招生计划117879人,录取100624人,实际报到92471人,招生计划完成率仅为78.45%,各高职院校之间生源竞争激烈。

(2)普通高校扩招带来的冲击。在很多高职院校无法完成招生计划指标的同时,许多普通高校和民办院校却在不断扩大招生规模,对高职院校生源造成严重威胁。

(3)社会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随着经济与科技的不断发展,社会对高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传统的教学方法和实训无法满足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数据平台SWOT矩阵分析及策略应用

1.数据平台SWOT矩阵分析(见表1)

2.策略应用

(1)SO策略。抓住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机遇,发挥自身办学优势,科学制定发展规划。紧贴社会和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制定和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培养社会和区域经济发展所需技能人才。

(2)WO策略。利用职教发展良机和政府支持,不断补齐发展短板。一要引进和培养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优化师资队伍结构;二要加快发展区域经济人才需求专业,深化专业改革,停招或撤销没有就业市场的专业,缩小专业发展差距;三要增加学院信息化建设投入,提高学院信息化教学水平,加快学院职业教育现代化步伐。

(3)ST策略。通过深入社会调研,明确与同类院校、普通高校的差异,强化优势,补齐短板。清楚行业企业需求,深化校企合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学院竞争力和知名度,以实现招生与就业两旺。

(4)WT策略。通过不断提高学院师资水平,深化内涵发展,优化专业结构和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信息化教学水平,提高办学水平和学生的培养水平,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结  语

对人才培养数据平台采集数据进行SWOT分析,不仅能够分析出学院办学的优势和劣势,对学院办学状况进行诊断,还可以通过综合分析学院办学的外部机遇和挑战,提出更科学、更全面的发展规划与改进策略,使高职学院能紧跟国家职业教育发展步伐,更好地服务社会。
参考文献:

[1]何锡涛:《高职评估数据采集平台的建设与使用》,《高教发展与评估》2009年第5期。

[2]蔡小娟、田宁、山西强:《陕西省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SWOT分析》,《科技经济导刊》2017年第6期。

[3]陈欣:《基于SWOT分析法的国内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研究——以江苏省南京工程高等职业学校为例》,《教育现代化》2017年第11期。

作者单位:咸阳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咸阳

作者:郭润娜

上一篇:机械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论文下一篇:高速路机电系统信息化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