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德育研究论文

2022-04-16

世界著名研究型大学成功的经验表明,大学的办学理念、精神气质、历史传承、人文底蕴等隐性的价值因素是世界一流大学成功的内在动因。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大学德育研究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大学德育研究论文 篇1:

国学经典融入大学德育建设研究

摘要:国学经典中蕴含的德育思想与现代德育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上具有高度的统一,将国学经典融入大学德育有助于实现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有助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新时代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建设教育强国的迫切需要,但当前国学经典融入大学生德育也存在着整体规划系统性不强、学习渠道较为单一、教育实效性不强等问题。这就需要从系统上整体设计大学国学经典教育的体系、加强国学经典融入大学德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建立国学经典融入大学德育的考核机制等方面入手,探索将国学经典与大学德育有效结合的路径。

关键词:国学经典;大学德育;路径;立德树人

一、国学经典融入大学德育的重要意义

用国学经典来提升大学生的德育水平在新时代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是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现代公民的重要手段,将国学经典融入大学德育具有非常紧迫的现实性。

1、是实现教育立德树人根本目标的必然要求

大學生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思想政治水平的高低对于未来祖国的建设具有重要的影响,而大学德育是高校培养大学生成才,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根本途径。一方面,在高校德育中,主要的内容仍然为理论知识的传授。也就是说,高校的德育内容往往将道德量化为可考量的知识体系,给学生虚构一个理想的道德世界,以便将道德的理论知识传输给学生,这一做法使德育内容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另一方面,高校德育方式为强制性的单向灌输。德育方式的单向性灌输导致学生在德育过程中仅仅作为教育客体而存在,无法以德育主体的角色与教育者开展平等对话,极大地损伤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最终导致学生在参与过程中少参与,甚至不参与。

2、是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需要

国学经典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其中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是中华民族生存与永续发展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因此,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要学习国学经典,继承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3、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时代需要

目前,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整体尚可,但仍存在部分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有待提高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为市场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和西方不良思潮的冲击。首先,市场经济发展促使人们竞争意识的提高。其次,西方不良思潮的影响使大学生道德行为失范。西方思潮的传入一方面使大学生容易受到不良文化的侵袭,另一方面弱化了主流文化的引领作用,使大学生在很多价值选择面前显得非常迷茫。

总之,社会主义的现代化一定也是个人道德品质提升、综合素质完善的精神文明现代化,将国学经典融入大学德育之中是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必然选择,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对于将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强国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二、探索国学经典与大学德育的融合路径

1、加强国学经典课程的规划

国学经典中所包含的先贤的深邃思想和高尚道德正是高校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最佳教材。然而目前国学经典课程的开展主要以选修课的形式开展,教学内容比较随意,无法让学生系统而全面地了解国学经典的深刻内涵。因此,开设国学经典必修课,确定国学经典课程在高校教学中的合理地位,高校应该高度重视课程的开设,增强国学课与其他课程之间的联系,形成国学经典融入大学德育的系统教学是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

2 加强国学经典融入大学德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国学经典教育不能只依靠课堂教学,还应联系高校实践活动,从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着手,促进国学经典全面融入到大学生德育过程之中。

2.1 落实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的物质环境、精神氛围、教室的物质环境和班级精神氛围都具有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形成良好道德心理素质的作用。”因而校园文化可以通过环境的熏陶对师生产生隐性德育的作用。校园文化离不开自己的物质载体,要形成良好的文化熏陶氛围就要建设好校园文化设施,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道德理念。

2.2 丰富校园实践活动

国学经典实践活动是促使学生将国学经典知识运用于实践,增加思考,深化对国学经典认识的重要环节,积极开展校园实践活动是大学生践行传统美德的有效途径,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知行合一的理念。一方面提高高校国学社团的活动质量。一方面促进国学文化与其他社团相融合。

2.3 打造网络教育平台

“现阶段网络德育已全面开展,移动互联网全面普及,使道德的移动传播成为一种时尚的方式。”①因此,国学经典融入大学德育也应借助网络平台,让学生快速了解相关知识。高校应建立起专门的国学经典课程共享平台,及时上传国学学习资料,将国学经典的最新研究成果与网络教学相联系,打造一个权威的大学德育网络课堂。

3 全方位保障大学生学习国学经典的主动性

大学生是道德教育中的主体,其学习国学经典的态度直接影响到国学经典融入大学生德育的效果,因而采取措施激发大学生学习国学经典的兴趣,保障其学习国学经典的主动性是十分必要的。

国学经典内涵丰富,是当代进行德育的重要资源,但国学经典创作的背景与现代生活相去甚远,如直接引用国学经典中的内容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可能会导致大学生无法领会国学经典的含义,不仅影响国学经典的融入效果,也会打击大学生学习国学经典的主动性。因此,国学经典融入大学生德育要想取得实效,就要以拓宽视野,以现代生活为视角,既尊重历史,又与时俱进,坚持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经国学经典与现代大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将对大学生来说抽象而陌生的价值理论变为切实可行的现代德育知识,实现国学经典与现代德育的有效结合,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

总之,国学经典融入大学德育不仅可以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引领大学生成长成才,落实高校思政课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而且还可以增强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将国学经典与大学德育相结合对高校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强调国学经典与大学德育的结合不是形式上的开展传统文化课程,而是要找准国学经典与大学德育的契合点,加强顶层设计,并结合实际,将国学经典科学有序融入大学德育中。大学生是社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同时也处于价值观完善的特殊人生时期,对于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应讲究方式方法,既尊重大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大学生的学学习兴趣,又要保证课堂教学的质量,使课堂教学不流入庸俗,这就需要深入研究大学生群体的思想特点,把握大学生思想发展的规律,根据规律安排国学经典课程,确保国学经典有效融入大学德育之中。

参考文献

[1]管婷婷.国学传统文化在高校德育教育中的现代价值[J].教育教学论坛.2020(02).

[2]杜婕欣.高校国学经典教育实施中“立德树人”的路径探析[J].成都师范学院报,2020(06).

[14]金鑫.国学经典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结合的策略[J].教育现代化,2019,6(58).

作者:王伶伶

大学德育研究论文 篇2:

研究型大学德育战略价值探微

世界著名研究型大学成功的经验表明,大学的办学理念、精神气质、历史传承、人文底蕴等隐性的价值因素是世界一流大学成功的内在动因。所谓“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纵观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历程,无不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每所学校都具有清晰的办学理念,深厚的人文底蕴,高扬的人文精神,独特的人文特色,非常注重教师和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人文品格的塑造和人文精神的培育。而这,正是研究型大学德育的价值所在。

一、关于研究型大学

目前,国内学术界对研究型大学德育战略价值方面的研究较少,对我国学术期刊进行网络检索,也没有发现与本文选题一致的文章,但是这并不妨碍开展此方面的研究。与论文选题相关的文献还是非常丰富的,如研究型大学、高校德育、大学德育等。

工业革命时期,德国的柏林大学是最早出现的研究型大学。19世纪60年代,柏林大学首先提出,大学不仅仅是一个教育机构,更应该是一个研究中心。1876年,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将这一理念引入美国。20世纪70年代,美国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根据不同的高等教育机构承担不同任务的原则,将美国大学和学院分类,同时给出了研究型大学的定义,并制定了明确的分类标准,后经多次修订,形成了目前的最新版本,即《高等教育机构分类》(2000年)。根据此分类标准,截至2000年,美国共有262所研究型大学[1]。卡内基的分类标准为研究美国多样化的高等教育机构提供了参照基准。目前,国内外学者对美国研究型大学所做的分析和研究,都是基于《高等教育机构分类》(2000年)标准。

关于研究型大学的定义,国内学者采用的方法大体可归纳为以下三种。

第一种,通过枚举研究型大学的特征,用描述性方法给出研究型大学的定义,认为具有相应特征的大学即为研究型大学。在这方面,比较有代表性的学者是丁学良,他认为,将大学的教育、研究、服务三种理念融于一身,科学研究是其最突出的特点和出发点的大学即为研究型大学[2]。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评价研究型大学的9个指标,即大学教师的素质、学生的素质、常规课程的丰富程度、通过公开竞争获得的研究基金、师生比例、大学硬件设备的数量和质量、财源、各届毕业生的声望和成就、学校的学术声望等。

第二种,通过对研究型大学概念的理性分析,根据逻辑学上的定义原则,给出研究型大学的定义,认为以知识传播、生产和应用为中心,以产出高水平科研成果和培养高层次精英人才为目标,在社会发展、经济建设、科教进步和文化繁荣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大学即为研究型大学。学者王战军采用这种定义方法,提出研究型大学应当具备以下基本特征:优秀的师资队伍和高质量的生源,充足的科研经费和高层次的科研成果,通过科学研究培养高水平的人才,等等。[3]

第三种是借助对比,分析国外研究型大学的评价指标体系,设置一定的评价标准。例如,我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按科研规模的大小把国内大学划分为四类:研究型大学、研究教学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和教学型大学。其中给研究型大学下的定义是:将全国所有大学的科研得分降序排列,并从大到小依次相加,累计得分超过全国大学科研总得分61.8%的大学算作是研究型大学。按照这种分类方法,在进入2002年统计的中国普通本科高校中,有40所属于研究型大学;而按2003年的统计,研究型大学减少到37所;到了2004年,符合这种定义的研究型大学有36所。

不难发现,上述三种定义的共同之处在于:研究型大学以科学研究为重点,且其突出特点是要产出高水平的研究成果。但这三种定义之间又有一定的差别。按照前两种定义,研究型大学具有一定的绝对性,是达标性的指标体系下的概念,这与卡内基《高等教育机构分类》标准有相似之处,虽然这两种定义并未给出定量的判断指标。而第三种定义具有相对性,表达的是一种相对水平和地位,具有在一定指标体系下相对排名的特征,与通常概念中对“一流大学”的定义有相通之处。[4]

在高等教育领域,“一流大学”的概念与研究型大学密切相连。在公众的心目中,一般都把美国的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英国的牛津大学、剑桥大学,日本的东京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与研究型大学相提并论,并且国内一些高校制定的奋斗目标中,建设“一流大学”和“研究型大学”的提法都存在,因此有必要厘清这两个概念。华中科技大学沈红教授认为:研究型大学是根据大学的主要任务和工作重点而划分的一种高等教育机构类型,字面上的重点在“型”上;一流大学是根据大学的学术水平、质量和声誉等而得到的一种评价、排序结果,字面上的重点在“一流”上。由此得出结论:一流大学一定是研究型大学,而研究型大学则不一定是一流大学。我国要创建出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就必须首先建成一批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学。[5]

关于中国研究型大学的研究,国内学术界还存在不同的观点和争议。目前,中国研究型大学可以用“985工程”院校作为一个参照标准,共有38所(一期建设34所,二期建设4所)。除此之外,在“211工程”院校中有55所院校设有研究生院,除去前面的38所,涉及到17所院校。

二、研究型大学德育战略价值提升的时代背景

1. 中国加速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现实需求

1998年5月4日,江泽民同志在北大建校100周年大会上向全社会宣告:“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6]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对我国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具有重大的促进意义,关系到中华民族在21世纪的振兴以及国家综合国力的提升,是一项重大的战略举措。为贯彻落实党中央科教兴国的战略和江泽民同志的号召,教育部决定在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重点支持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部分高等学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简称“985工程”。至此,中国致力于在21世纪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计划全面提速。与此同时,一大批高校(具有研究生院的大学和部分“211工程”大学)也开始了建设研究型大学的步伐。

在经济全球化日趋深入、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国际大背景下,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高瞻远瞩,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做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决策。研究型大学肩负着培养高素质创造性人才的重要使命,引领社会的科技进步和文化创新。因此,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在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04〕5号)文件中明确指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是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对于增强高等教育综合实力,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继续实施‘985工程’和‘211工程’,努力建设一批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紧密结合国家创新体系建设,集成优质资源,创建一批高水平、开放式、国际化的科技创新平台……为国家现代化建设作出重大贡献,全面提高学校整体水平和综合实力。”在《国务院批转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的通知》(国发〔2007〕14号)文件中强调指出:“继续实施‘211工程’和‘985工程’,推进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建设,尽快使若干所大学和一批重点学科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努力造就大批杰出人才,成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力量。”这些表明,面向21世纪,党中央、国务院坚定不移地实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战略。

2. 大学理念与文化是世界一流大学成功的内在动因

世界一流大学之所以能成为一流,另一重要因素在于大学办学理念的传承和优秀文化的积淀。这种积淀主要表现为一种独特的精神,即大学的人文精神。一所大学是否有魅力不仅在于其优美的育人环境,能够使人德、智、体、美、群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的制度环境,更重要的是否有自己独特的办学理念和文化。大学的办学理念和文化不仅推动了大学的发展,也使大学具有了深远的引领文化和社会的功能。大学理念和大学文化之所以受到人们的强烈关注,与其对社会的影响密切相关。

历史表明,哪里有一流大学的兴起,该大学所在的国家很快就会经济腾飞、文化繁荣、国力强盛。12世纪,世界著名大学形成于意大利,意大利因此成为文艺复兴的发源地;13-14世纪,英国诞生了牛津和剑桥大学后,英国很快发生了工业革命,成为欧洲乃至世界最强大的帝国;19世纪,当德国兴起研究型大学后,德国很快成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领头羊;当欧洲大学的理念传到了美国,并涌现出哈佛大学、耶鲁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著名大学后,美国成为了整个工业化国家最大的经济中心,雄霸世界至今。在中国近代史上,北京大学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五四运动的策源地、马克思主义的一个生长点,不仅造就了20世纪上半叶北京大学群星璀璨、大师云集、风云聚汇的局面,而且形成了20世纪上半叶中国思想、学术和文化的一个高峰[7]。面向21世纪的中国研究型大学必须创建自己独特的文化和大学办学理念,这既是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国研究型大学寻求卓越、确立自身优势发展地位的必然选择。

3. 德育在大学战略中地位的迅速提升

2004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4〕8号)文件;2004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文件指出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以党中央、国务院的名义下发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文件,在我们党和国家历史上是第一次;一年内下发两个关于思想道德建设、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在我们党和国家的历史上是第一次;将未成年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思想政治教育衔接起来,连续下发文件,在我们党和国家的历史上是第一次;以中共中央、国务院的名义共同召开贯彻和落实中央8号文件和16号文件的会议,在我们党和国家的历史上也是第一次[8]。四个第一次足以见证党和国家对加强和改进青年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决心和信心。

2005年1月,中共中央召开了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胡锦涛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从时代、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刻阐述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明确提出了工作的指导思想、重要原则和主要任务,号召全党、全社会和高等学校共同努力,把大学生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充分体现了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政治上的远见卓识,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大学生的亲切关怀和殷切希望,体现了对大学德育工作的高度重视,是新形势下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大学德育的发展战略定位和需求。大学德育在大学教育中的战略地位史无前例地提升到了人才培养的最高端。

三、德育在研究型大学建设中的战略价值

1. 建设研究型大学的必然要求

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快速发展时期,高等教育事业迈入大众化发展阶段,为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批高素质人才。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690万人,约是1998年招生108万人的6倍,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3.3%。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历史性跨越,进入了国际公认的大众化发展阶段。“十五”期间,高等教育为社会输送了1 397万毕业生,他们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各行各业的骨干力量和支撑人才。

在快速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国家始终把提高质量摆在突出位置,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高等教育整体质量不断提高。“211工程”院校、“985工程”院校在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发挥的核心作用愈发明显,在高校中凝聚了一大批高层次人才,产生了一大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学科,初步形成了一批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水平大学。“十五”期间,全国高校累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75项,占全国受奖总数的55.07%;国家技术发明奖64项,占全国受奖总数的64.40%;国家科技进步奖433项,占全国受奖总数的53.57%[9]。经过“十五”时期的大发展,中国高等教育进入了稳定规模、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新阶段。“十一五”规划非常明确地对高等教育提出,高等教育要提高质量、要促进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这两个根本任务。

高等学校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重任。研究型大学在建设一个强大而充满活力的国家知识创新体系、在抢占综合国力竞争制高点中的作为和作用愈加凸显。在推进研究型大学建设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承载的历史使命必将发生深刻的变化。解析研究型大学德育战略价值有助于确立和构建新型的、和谐的师生关系,从而更好地完成国家赋予高校的人才培养的战略使命,找准研究型大学德育工作的着力点,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教师群体和学生群体参与研究型大学建设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的创新热情和活力。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对研究型大学德育战略价值的研究是中国高等教育大发展和加速推进建设研究型大学的需要。

2. 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必然要求

德育工作是由人来完成的,更准确地说,高校中的师生最终决定了德育的价值。研究型大学着眼于培养创新型人才,而创新型人才鲜明的个性品质及特征恰恰与德育工作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德育研究要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胡锦涛同志在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上强调,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具有蓬勃生命力的关键所在,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10]。对研究型大学德育战略价值研究本身就是一个新的着眼点,一方面要分析研究型大学的显著特征、办学经验和成功的秘密;另一方面要分析大学德育在研究型大学创建中的重要作用,揭示研究型大学德育的价值。美国、德国、欧洲及日本研究型大学的成功经验表明,没有明晰的大学理念,没有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研究型大学建设是很难获得成功的。德育工作恰恰弥补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知识学习之外的视野和真空,从而为大学的发展带来生机与活力。

今天的中国社会正处在急剧转型时期,社会价值观念以及个体的自我价值选择都在相应地发生变化。只有学校德育才能对个体道德发展和精神世界的形成展示科学和文化意义上的优势[11]。德育将成为21世纪教育的灵魂,因为经济高速发展的中国呼唤良好的社会秩序,呼唤高度的精神文明。2008年12月19日,在第十七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同志在会议上强调,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德育作为精神建构的有效手段必然要肩负起历史赋予的这一神圣使命。

3.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校园的必然要求

和谐校园,主要是指学校协调、均衡、有序发展的态势。其主要特征为内和外顺、同舟共济、政通人和、稳定有序。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校园,重点在于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要抓住育人这个中心,深入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要进一步贯彻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的理念,坚持立德树人,努力构建长效机制,不断扩大工作覆盖面,切实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工作格局。二是要抓住营造环境这个重点,努力建设体现正确办学方向、具有浓郁学校特色、为广大师生喜闻乐见的校园文化。要结合学校历史传统和办学特色,体现时代发展要求和社会进步规律,大力培育良好的校风、学风和教风;努力营造健康优美的校园环境,加强校园文化阵地建设;积极开展主题创建和主题教育活动,激发校园活力,凝聚师生合力,推动形成“促进和谐人人有责、校园和谐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三是要抓住队伍建设这个关键,着力建设一支教书育人、爱岗敬业、兼具学识魅力和人格魅力的师资队伍,特别是要按照胡锦涛总书记的指示,从思想认识、体制机制、明确政策和培养人才等方面,努力建设一支奉献精神强、善于与大学生沟通交流、能成为大学生的知心朋友和人生导师的辅导员和班主任队伍[12]。可见,和谐校园建设的关键在于大学的教师和学生,校园和谐的核心在于人的和谐。

学校实现人的和谐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就是构建和谐的人文氛围,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研究型大学的教师和学生是大学和谐校园建设的主体,大学德育则是校园人文精神培育的重要载体。从大学德育着手,从人文关怀的视角阐述德育的本质,致力于开拓新型的和谐的研究型大学德育新局面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 卡内基基金会[EB/OL].http://www.carnegiefoundation.org/Classification/CIHE2000/PartIfiles/partl.htm.

[2] 丁学良.什么是世界一流大学[J].高等教育研究,2001(3):6-8.

[3] 王战军.什么是研究型大学[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3(1):9-10.

[4] 陈子辰.研究型大学与研究生教育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42.

[5] 沈红.美国研究型大学形成与发展[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1999:265.

[6] 袁贵仁.建设社会主义高水平大学动员令[EB/OL]. http://www.edu.cn/20020404/3024313.htm,2002-4-12.

[7] 朱崇实.以创新的精神和理念推进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J].中国高等教育,2006(22):4.

[8] 胡斌武.学校德育的现代化[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17.

[9] 周济.大学发展与科学管理[A].教育部直属高校工作咨询委员会第十七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2007.

[10] 王修智.全面系统地研究马克思主义[EB/OL]. http://www.gmw.cn/01gmrb/004-09/21/content_104212.htm,2004-9-21.

[11] 朱小蔓.情感德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252.

[12] 思文.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大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校园[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2):1.

(作者单位:哈尔滨工程大学)

实习编辑:尹杰

作者:杜 军 刘振宇

大学德育研究论文 篇3:

多元化国际型大学的德育创新研究

当前,高校既是多元文化交流与碰撞的前沿阵地,又承担着传承和创新主流文化的使命。北京语言大学是站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前沿阵地”的最前沿。在有着“小联合国”美誉的校园里,如何既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主旋律,又促进文化多元性的健康发展,是德育创新中面临的重大课题。

德育创新的突破口和体系建构

1.德育创新的切入点与突破口

学校从成立之日起,就肩负着推广汉语的使命。随着中国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国际化程度的不断增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提升国家软实力”成为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相结合是德育创新的一个重要切入点, 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提升国家软实力的理论探讨与日常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是学校德育创新的突破口。

2.高校德育的多维属性与创新的体系建构

在国际化视野下,本着“弘扬文化,提升软实力”的目标定位,高校德育是一个有着多维属性的过程,它是知识青年政治社会化的主要渠道,是国家核心价值凝练、创新、传播的核心环节,是与知识传授相辅相成的重要教育内容,更是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与改进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沿阵地。在外国留学生居多的校园中,它关系到中华文化的传播与国家软实力。

高校德育的多维属性为我们德育创新提供了思考框架与体系框架。文化、教育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与政治、经济、社会背景密切相关,文化传播、教育过程与社会关系、制度、行为等要素相互作用。德育创新体系包括德育对象创新、德育内容创新、方式创新与机制建设、目标定位四个有机的组成部分。

以对象创新为先导,打开中外学生两个局面

1.中国学生:国际视野下对象的再认识

随着我国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对外开放的扩大,青年人的思想意识、行为方式、价值选择日渐呈现多元化趋势;面对新的德育对象—“80后”“90后”大学生,高校德育工作者首先要以国际化的视野和改革创新的精神对德育对象进行再认识。

首先,文化不是孤立存在的,青年人的文化多元化与社会关系、制度、行为的多样化密切相关。青年人的信息接受过程、政治社会化过程不仅取决于学校教育和大众传媒,而且还取决于其亲身经历。我国已经初步建成了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关系、社会组织、社会行为、社会发展的多样化是不可逆转的潮流,切断青年人的多元文化来源是不可能的,也是不负责任的。要正视现实,摒弃“多元文化是社会不稳定因素”的狭隘观念,勇敢面对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主旋律去引导多元文化发展,强化指导思想的一元主导,支持、鼓励、引导多元文化的求同存异,实现弘扬主旋律和提倡多样性的统一。

其次,加强对多元文化的引导。我们需更加辩证地认识当代青年人,正如学校党委书记王路江指出:“要亲近学生、了解学生,深入到学生中去,了解学生心理,对于‘80后’‘90后’的学生要更加关注。新一代的年轻人有自己的特点,多才多艺,有思想,有活力。虽然也有弱点,但他们的优点也很突出。青年学生还处于一个可塑的过程中,因此需要肯定,需要表扬,也需要接受适当的引导。”改革开放以来,学校经过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理念,在实际工作中树立了“一元主导,多元并存”的德育观念,打开了中国学生德育工作新局面。

2.留学生:汉语国际教育对象与中华软实力

传统的高校德育对象往往只局限于中国学生。随着我国高校外国留学生的增多,这种“单一对象”显然已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和现代教育的规律。

2005年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对汉语国际教育工作作出200多次重要批示,提出把汉语国际教育作为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渠道和文化品牌,作为外交和外宣的重要组成部分。2009年,国务委员刘延东来校视察时指出:“北语要多培养一些知华、友华,与中国友好合作的各类人才。”增强国家软实力,扩大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也是中国高校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在这方面,学校能够发挥独特的作用。随着中国高校国际化程度的提升,学校在这方面的探索为兄弟院校提供了经验。

创新内容,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中华传统文化、国家软实力三者有机结合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华传统文化、国家软实力三者的有机联系

中华传统文化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能把中华传统文化等同于软实力,软实力是以硬实力为基础的,国家发展模式的吸引力是最大的软实力。美国软实力的核心在于美国的富强,当人们去探索美国成功的奥秘时,美国的制度、文化才会被世界所关注。“中国模式”在改革开放30多年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这才是国家软实力的核心。在针对学生的信仰体系调查中发现,虽然对于当前经济转型过程中暴露的某些问题有着不同看法,但绝大多数学生对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感到自豪。在与外国留学生接触的过程中,很多人表示亲身感受中国的快速发展,改变了他们对中国制度、文化的看法。

国家软实力的核心在于“中国模式”的吸引力,“中国模式”的深层支撑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中华传统文化。所以必须首先从理论上厘清三者的关系,再结合党建、思政工作的实践,才能对德育内容创新进行全面的探索。

2.正视现实,以改革精神创新德育内容

随着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学生政治社会化、接受知识信息的渠道增多,对传统的德育内容不是很感兴趣,甚至认为传统的德育内容对当前社会的解释力本身就是有限的,所以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地创新德育内容。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国模式”取得成功的深层支撑。对于中国学生来说,在一个国际化的校园中,引导他们学习优秀传统文化是培养民族自信心的需要;对于外国留学生而言,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引导他们了解中华文化深层次内涵的需要。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与国情教育相结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德育的核心内容,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吸引力、说服力是创新的重点。必须牢牢把握住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将国情教育融入德育之中,让学生在了解中国近现代史的过程中纠正某些错误认识,理性地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国情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应渗透到校园文化的各个层面中。学校紧紧围绕着重大纪念日,在每年的五月(纪念五四)、七月(纪念建党)、十月(纪念国庆)、十二月(纪念改革开放)集中开展四次大规模国情教育活动,利用校园网、校报、广播台及其他校园文化设施等多种渠道进行爱国主义宣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不宜向外国留学生直接传播,但中国国情宣传是必要的。国情宣传既有助于宣传改革开放以来发展、文明、开放的中国,也可帮助留学生了解“中国模式”的探索过程、中国的历史与未来和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为培养更多知华、友华的留学生奠定思想基础。

德育方式创新,力争建构德育方式新机制

1.关怀与疏导是德育工作方式创新的方向

德育工作方式的创新关系到德育的成效。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因此,关怀与疏导是德育方式创新的方向。

中外学生同校、外国留学生居多、校园文化“政治气氛”不浓是学校特殊的校情。从传统观点看来,这似乎是开展德育的不利因素,但只要德育工作者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就可化不利为有利。“80后”“90后”的青年学生有着崇尚个性、向往自由、崇尚独立的性格,校园政治氛围过强、有意识地说教有时会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相反,适当的政治氛围、有意识德育与“润物无声”相结合,可以大大增强德育的成效。

学校开展的“世界文化节”校园活动是德育方式创新的探索。该活动是学校历时最长、组织部门最广、参与人数和受众最多、规模最大的校园活动。德育工作者“有意识”地推动“无意识”的德育,在世界文化节之前组织学生干部和活动参加者开展“如何向留学生展示我们”“活动中遇到紧急情况如何不卑不亢”的讨论与教育,在学生看来这些讨论只是为把活动办好的一个环节,其实恰恰是德育在“润物无声”地进行。

缘于多元文化的校情,学校在实践工作中对德育方式的创新进行了诸多探索。但是,德育方式的创新必须贯穿始终,几个日常工作中“随意”的创新是不够的,这就亟待我们努力建构德育方式的新机制。

2.努力建构德育方式的新机制

改革开放初期,当我们刚刚打开国门时,有些人惊叹西方国家大众传媒、教育体系的“生活化”“轻松化”“非政治化”。但随着交往的增多,我们逐渐发现,欧美等国家的传媒、教育在“非政治化”的外表下始终隐含着核心价值的传播。例如,美国好莱坞电影始终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宣传“自由、民主”的核心价值;日本的动漫也时刻“润物无声”地宣传“忠孝、仁义”的核心价值。我们必须承认,美、日等国“德育方式”的吸引力是非常强的,在德育方式上有着一整套机制,将核心价值渗透到教育、传媒乃至社会生活的每一个层面。

我们要进一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中华传统文化,就必须建构一整套适应全球化、适应市场经济的新机制,虽然这需要全社会的努力,但高校可以成为先行者。

学校为中外学生开设中国文化英文系列讲座,使汉语水平尚未达到一定程度的来华留学生更多地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也为提高中国学生用英语传播中华文化的能力,学校决定由教务处牵头,联合外国语学院英语系、汉语学院、英语教育中心开办用英文讲中国文化的系列讲座。讲座内容包括庄子的哲学思想、中国诗歌与禅的意境、从紫禁城到四合院中国建筑中的文化等,涉及中国历史、文学、建筑、艺术、宗教、民俗、教育、经济等方面内容,每个内容为一讲。讲座开办两个学期以来,深受中外学生的欢迎和喜爱。

学校为中外师生开设中外文化名家讲坛,邀请乐黛云等国内外文化大师讲授中外文化,内容包括古中国、古希腊、古印度:人类早期文明的三种路径;历史经验与民族特性:中西文明发展史的几点比较;美国梦· 欧洲梦· 中国梦,世俗化与神圣性:中西宗教文化演变之比较,儒家神话新探等内容。从文化比较的角度让学生深入理解中外文化,提高大学生对文化的认同和辨别分析能力。

学校专门开设了“跨文化交际”“京剧艺术与欣赏课”“舞龙舞狮”“太极拳”等课程,不仅教育引导学生以积极开放的心态去认识、对待和适应不同的文化,而且培养学生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认同感。学校还举办了中国传统文化讲座,构建和谐语言生活、弘扬中华优秀文化—首届中外学生普通话大赛,艺术中国—美术经典系列讲座,选取思想品位高、教育意义强,又富有知识性、人文性的内容,以文化艺术讲座的形式,增强宣传教育工作的感染力和实效性。

学校积极探索建构一整套社会实践德育机制,让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提高自身判断能力;根据实际需要有计划地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各阶层的实践锻炼工作,加强大学生和现实社会的接触,并建立推动此项工作的长效机制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实效性。

在高校日趋国际化的背景下,学校主动适应形势,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任重道远,学校将会进一步努力研究探索,借鉴各国在传播自身核心价值过程中的先进方式,学习兄弟院校经验,将创新落实到德育的各个具体环节中,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使德育实现“弘扬主旋律和提倡多样性”的辩证统一。

(作者单位:北京语言大学党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常 晶]

作者:李 进 赵环宇

上一篇:法学本科教学论文下一篇:社会法制建设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