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企业合同管理研究论文

2022-04-26

摘要:近年来,我国建筑行业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施工现场合同的管理和索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施工项目的顺利进行。建筑企业应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合同管理,建立健全管理体系,以维护企业的利益。企业要有高度的风险意识,当发生纠纷时,可以及时采取法律措施来保护自己的权益。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建筑企业合同管理研究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建筑企业合同管理研究论文 篇1:

刍议营改增对建筑企业物资合同管理的影响

【摘要】2016年营改增试点工作在我国全面展开,这就对相关的各个行业产生了影响,对于建筑企业来说,物资合同管理在营改增形势下应该如何实现更好的转型,成为业内关注的对象。本文结合法律角度的理论,对营改增如何影响建筑企业物资合同管理,如何有效应对等进行了相关的分析。

【关键词】营改增;建筑企业;物资;合同管理

传统上,我国建筑企业主要缴纳营业税,但在2016年5月1日起,我国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工作,建筑企业开始缴纳增值税,这就导致了在征收环节带来了相关的抵扣问题。

1、营改增带来的新变化

建筑企业因为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管理系统,从项目施工到物资采购、劳务分包业务程序相对较为繁琐,合同管理的难度可想而知。各个行业随着营改增实行,对于劳务以及商品之间的进项税额抵扣产生了较大分歧,需要进一步加强建筑企业物资合同管理。

1.1纳税义务人角色变化

传统意义上,建筑企业提供的应税劳务,计税方式主要是考虑缴纳营业税的总分包差额,原材料不能再营业税中进行抵扣。但是,抵扣增值税中的进项税额通过专门发票可以实现。营改增实施之后,企业成为增值税流转环节,变为增值税纳税义务人。纳税义务人发生了角色变化,随之改变还有自然企业合同管理方式。

1.2新的纳税依据

建筑企业面对营改增,采取新的计税模式来降低税负、控制成本成为必然。随着建筑企业规范的形式变化,计税的方式主要是以项目进行核算,为此企业需要对新老项目界定,对项目进行判断,是一般纳税还是简易征收,在此基础上将合同管理目标细化。需要从纳税人识别、合同的种类、发票的种类、发票的保管等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合同管理,最终目的是为了能够获得更多的进项抵扣,从而实现企业税负减少的目的。

1.3转变物资合同管理模式

建筑企业在传统营业税制度时期,全额征税的形式是计征税额的主要方式,可抵扣项目问题一般较少出现。自筹队伍和内部承包成为了物资合同管理中主要的方式。但是新的增值税制度之下,抵扣项可以包括外购劳务、材料、设备等等,属于成本的税额,而内部生产服务方面的费用却不能够用于抵扣。改变这种情况,使得建筑企业在选择合同方面,会倾向于选择具有优势的劳务分包公司以及优质的材料供应商。这样一方面能够将企业的成本有效的降低,使企业的物资合同管理模式方面从粗放式管理转变为精细化管理;另一方面可以使企业的竞争力快速的提升。

1.4缴纳税种的异同

在建筑行业,最为复杂和繁琐的就是种类繁多的材料,因其采购过程中具有较强的实效性,牵涉的资金量较大,为了对不同的权利义务进行确定,确保风险的及时转移,计税模式的不同就导致了合同的差异。过去的营业税是根据企业在国内取得的营业额而征收的税,但是增值税则是对商品在流转过程中的增值额进行征收的税。前者是内税形式,而后者是外税形式。从营业税到增值税的转变,使得税率、发票种类、纳税时间、材料单价、纳税地点等等方面在物资合同管理方面都出现了不同的内容变化,这些变化主要反映在合同管理中的企业机构重组、税务核算、发票管理、工程造价重新定价等。

2、建筑企业物资合同管理在营改增形势下的转变

2.1结合新形势,加大培训力度

建筑企业要从全局角度和国家战略发展角度看待营改增,充分的认识营改增对国内市场产生的重要影响。摒弃传统思维,加大重视力度,认真研究政策。企业应对营改增相关的法律知识组织和学习,对营改增业务培训全面开展,普及增值税相关知识,针对具体实际业务制定出合理的举措,以适应营改增的要求。

2.2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将税务风险降到最低

建筑企业应结合企业自身的纳税资格和相关资质,人身分析自身状况。在应对票据和资金方面有可能带来的税务风险时,应当结合集中财务管理和总分包及联营等形式,以更好的应对和解决“资质共享”问题。建筑材料有着较多的种类,金额较大,而且采购时效性强,不同的计税模式需要对不同的合同签订,分别约定不同的权利义务,以便转移风险。为此,企业需要重新评判分公司以及子公司,裁撤规模小的机构,有效压缩管理层级,从而使得整个组织机构呈现扁平化趋势,使企业税务风险的上升或者是经营利润的下降问题避免出现。国务院国资委正在中央企业推行压缩管理链条,减少管理层级活动,正是契合营改增变化之意。

2.3完善物资合同管理流程,加强审核

企业要想在营改增形势下尽快过度和适应,就不能仅仅依靠一个部门或一个人的力量,要将各部门职责和分工明确,注重多部门联动,确定第一责任人,集体进行,对待物资合同管理工作要以更高的标准。将物资合同流程进一步完善,建立清晰的合同管理流程图以及相应的处理机制。优化合同评审和交底方式,通过项目部和公司两级多个部门的不同流转,使法律风险有效避免,实现合同交底。要建立相应的监督和惩罚机制,做到处处有监督,奖罚分明,从而保证物资合同管理顺利开展。

2.4将物资合同内容完善,进一步推广物资合同范本

建筑企业建立和完善常用的合同范本内容包括物资合同范本,从而在生产中供各项目使用,使物资合同管理保证统一性。增加纳税人识别、发票种类、银行账号、税率等,同时规定和明确在兼营合同、混营合同中出现的不同应税业务的税率,避免由此而导致出现税务风险。从合同起草、履约控制到封账协议,从经济比选、供应商选择到税务抵扣等进行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全面卡控,以将建筑企业的物资管理水平提高。合同内容的完善和推广使用合同范本,可以将企业合同内容不完善引发的法律风险有效避免,也能够使企业物资合同管理的效率得到提升。

2.5依托后台监控,对物资合同管理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加强

因为项目具有分散、流动性强的特点,所以,跨地域经营后需要在注册地进行抵扣是建筑企业所面临的一个问题。建筑企业为了做到业务流、资金流和发票流相互一致,需要将工作效率借助信息化手段来提高,并且加强后台集中管控,使合同风险降低。信息化建设一方面能夠有效缩短合同签订、审核时间等;另外可以使电子化管理实现,从而利用电子增值税专用发票进行管理,继而使虚开增值税的问题更好避免,可以使法律风险的出现有效地避免。

结语:

总的来说,目前营改增已全面运行,建筑企业需要对学习和理解进一步加深,从而掌握其内涵和实质。只有积极面对营改增对物资合同管理带来的影响,使企业自身在物资合同管理上的水平和能力不断提升,才能够使物资合同管理面临的困境真正地突破,从而促进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为,李国庆.浅谈预算人员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作用[J].煤炭工程,2010(03):121~122.

[2]费勤海.强化施工企业合同管理力求效益最大化[J].山西建筑,2011(01):248~249.

作者:张皓 帝必

建筑企业合同管理研究论文 篇2: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的合同管理与索赔

摘要:近年来,我国建筑行业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施工现场合同的管理和索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施工项目的顺利进行。建筑企业应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合同管理,建立健全管理体系,以维护企业的利益。企业要有高度的风险意识,当发生纠纷时,可以及时采取法律措施来保护自己的权益。本文对施工现场合同管理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施工现场的合同管理和索赔进行了探讨,以期对建筑企业的发展提供帮助。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现场;合同管理与索赔

1 建筑工程合同管理工作解析

在工程项目的各种管理工作中,合同管理工作比较繁杂。必须对工程的特性和施工需求进行严格的控制,扬长避短,确保各项管理措施的科学性和实用性,从而使整个项目的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在施工合同管理中,由于合同意识浅薄、管理水平低下,往往会影响到合同管理的最终效果,从而使项目的施工质量达不到要求。对施工合同管理进行研究和讨论,对于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由于施工合同具有特殊性质,合同规模大、履行周期长、内容复杂、受外部环境因素影响较大。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的整个生命周期管理,包括合同签订前的准备、合同签订和合同的实际执行。在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的全过程管理体系中,施工合同必须由相关部门进行管理,工程、市场、经营、财务、物管、审计等部门各司其职,协同工作。

2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现场合同管理的现状

2.1 缺乏合同法律体系

目前,我国有关合同的法律体系尚不健全,一些法律不适用于施工现场。另外,由于建筑业的竞争日益加剧,业主在合同中常常会有更严格的条款,施工企业“迫于生计”,只好同意这种不合理的条款。同时,在工程施工中,施工企业往往处于被动状态,常常为了与业主搞好关系而不能严格、认真地执行合同条款,不敢对业主索赔。虽然建筑企业对合同内容的要求很高,但是由于种种客观条件的影响和限制,导致合同中出现的问题难以得到解决。在此背景下,由于合同各方的不正当行为,导致了建筑工程项目的市场环境不断恶化。

2.2 缺乏合同管理意识

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部分合同管理人员相信,只要双方能尽到自己的责任,就可以不签任何施工合同,便以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这种错误的、片面的认识,使建筑企业的经济损失更加惨重。因此,建筑企业应通过培训、会议、宣传等方式,加强对管理人员对合同管理的认识,确保施工企业和业主的经济利益不受到损害,减少索赔的可能性,减少矛盾和纠纷。

2.3 建筑工程设计变更引起索赔风险

施工企业的施工过程,是根据设计图纸,进行具体的施工作业。但是,由于受地形等外在条件的制约,设计过程中没有考虑外部因素影响,容易导致施工无法进行适当的调整。比如,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在工地上发掘出的古代文物,在施工过程中不得损坏。在这类问题中,必须对古代文物加以保护,如果不加以保护,就会被国家的法律、法规制裁,甚至会对企业的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所以,建筑企业要及时与施工企业沟通,对施工方案进行调整,取得业主的许可后,方可继续施工。

2.4 合同执行力不强,未能很好地约束当事人

在我国的建筑工程项目中,业主往往会向承包人提出垫资要求,拖欠工程款等现象屡见不鲜。在施工之前,并没有按照《专用条款》中的约定,在发包前对工地进行合理的处理。征地、拆迁补偿、工地平整等等,都还没有完成。而且在工程结算的时候,并没有提供任何关于工程款的详细信息,这些信息的缺乏,显示出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管理存在着很大的缺陷。

2.5 索赔流程过于复杂

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发生索赔问题的可能性很大,因此必须对索赔进行有效的管理与制约。在保障施工企业的合法权益的同时,也为建筑工程的质量目标起到了保障作用。行业发展的变化极大地影响了索赔的发展特征和处理需求,而索赔体系的更新又有一定的滞后,使得索赔程序过于繁琐,无法为索赔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服务。

3 规范及优化合同管理的策略

3.1 基于合同做好施工现场质量管理

为了确保合同管理体系在实践中的运用,必须在基本的合同规定和内容要求的前提下,严格控制工程质量。为保证施工现场的施工质量,做到科学、高效,必须在合同内容中明确承包单位所负责的项目的各项检查工作,并得到相关监理部门的准可,即使是隐蔽工程,也要在合同内容中得以体现。

3.2 加大施工合同双方履约监督力度

在实施施工合同管理时,双方都要按照合同的内容来完成各自的职责和要求,以保证建筑工程的顺利实施。要注重合同的执行,并结合实际情况调整风险管理和价格管理。通过实施风险管理,可以有效地改善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降低合作各方的工作压力,从而使建筑工程的建设工作更加顺利。要按照合同要求,对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设备、材料等进行详细的标注,并按照具体情况,对建筑工程项目的成本进行控制,以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

3.3 建立完善的精细化合同管理体系

为了保证组织结构的稳定,建筑企业要对各个岗位进行明确的职责划分,健全精细化管理制度,并对各部门、岗位进行定期的业务考评。从客观上讲,施工合同管理的精细管理需要在招投标、策划、签订合同、履行合同等各个环节中,明确合同管理目标、管理制度和管理措施。企业内部的组织结构的优化对企业的精细化管理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建筑企业需要通过定期的实地考察,根据业主的意见和建议,合理的调整自己的管理方案,并针对建筑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科学的管理体系。保证精细化合同管理制度的实施和有效落实,为企业在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3.4 建筑工程合同变更索赔的管理

建筑企业合同管理中,变更处理和索赔,是企业合同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建筑企业要加强对施工工地的调查和有关数据的研究,对施工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通过施工合同变更索賠,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是建筑企业发展的关键。要确保建筑工程质量和效益最大化,必须具备良好的管理水平。在建筑工程项目开始之前,要做好与业主的沟通,并对合同中涉及到的所有项目进行分析和总结。依据招标文件,对市场状况进行调研,制订最优的施工计划,以保证工程的质量。要合理地预测施工中的变化,避免由于工程变更而引起的经济损失。建筑工程施工中出现的变化,要事先做好预防工作,及时收集和整理相关的信息,并对相关的规范进行全面的理解。此外,建筑企业还应该在施工期间进行数据的收集、整理。搞好施工现场管理,避免各种因素的冲突,影响到企业的利益。做好签证工作的纪录,避免因后续的纠纷而造成工程进度停滞。在施工项目变更、索赔过程中,企业要事先进行模拟谈判。在工程管理中,加强谈判是有利于企业自身利益的。模拟谈判可以很好的训练谈判技巧,事先做好准备,确保变更索赔的利益,并能提供较好的解决方案。

结束语

总之,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施工合同管理是整个施工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它是整个施工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因此,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必须转变传统的、程式化的管理方式。施工合同管理是一个需要重视方法和技术的动态过程。同时,要充分认识到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合同管理的重要作用,并积极探索新的途径,解决新问题,促进各参与方自觉遵守合同条款,维护建筑市场秩序,保障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 杨丽.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合同管理及风险控制措施[J].冶金管理,2020,(19):125-126.

[2] 毛莉娜. 分析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合同管理及风险控制[J].四川水泥,2020,(04):210.

作者:高雅倩

建筑企业合同管理研究论文 篇3:

浅议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管理的问题与对

【摘 要】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迅速发展,建筑市场越来越繁荣,建筑企业间的竞争压力不断增大,企业要生存,须不断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和综合实力。合同管理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同之一,能否在建设基础阶段把好合同关,是市场经济条件对建筑企业的全新考验。

【关键词】建设工程;合同管理;问题;对策

引言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即建筑安装工程承包合同,是发包人与承包人之间为完成约定的建设工程项目,确定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目前,建设工程行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加强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管理,解决合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降低合同履约的风险,从而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显得尤为重要。

1.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合同双方法律意识淡薄

由于合同双方法律意识淡薄引发出一系列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1)合同有失公正现象的发生。大多数工程合同主要是由发包方进行制定的,所以更多的是在强调承包方的义务,缺乏对业主必要的制约条款,尤其是对业主违约、赔偿等方面的约定不具体,这就造成了合同双方权利和义务的不对等。

(2)存在合同内容不规范的现象

承包商不按规范文本制定合同,使得合同内容过于笼统,表述含糊,避重就轻,且存在转嫁工程风险的现象。更有甚者,以口头委托和政府命令的方式下达任务,直到工程完成后才补签合同,这使得工程合同失去了原有的约束作用。而发包方在签合同时,未能对合同内容和各项条款进行一一检查,在合同责任和义务履行过程中处于被动状态,这给建设工程增加了各种风险和隐患。

1.2信息沟通的效率低下

信息的有效交换是后现代化社会与生产的先决条件,当前建筑工程施工的实际管理过程中存在信息沟通方式落后,信息时效性不高,这会给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工作带来沟通上的障碍和效率方面的問题。具有代表性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方面,信息传递依靠传统的文件或传真,失去了管理工作对建筑工程施工的时效性价值;另一方面,施工中实际问题的处理依靠低效率的现场沟通,没有理由高效率的互联网和计算机,导致各类因素影响沟通的质量与速度,进而出现建筑工程施工管理难于及时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处理,影响到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价值和功能发挥。

1.3缺乏有效的合同管理机构

目前,一些建筑企业并未足够重视合同管理体系建设,导致健全合同管理机构的缺乏,使得合同管理程序不明确,合同手续不规范,缺少必要的审查和评估步骤。同时,多数建筑企业合同管理较为分散,合同的统一归档、统一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不到位,且合同管理信息化程度不高,影响了合同管理的质量和效率。此外,由于制度体系不完善,对合同管理的监督和控制弱,往往无力解决制度不执行的情况,通常将合同管理委托给监理公司。

1.4专业人才缺乏

建筑工程合同的制定、签订、管理是一项系统过程,涉及到管理、建筑、法律、信息技术等多方面。若缺乏专业技术人才,将使建筑工程的合同管理处于被动,如:建筑工程施工中遇到合同纠纷,企业缺乏专业技术人员,只能寻找外援,这不仅增加成本支出,还对建筑企业带来诸多不利影响。然而,当我国建筑企业项目管理机构中,缺乏专业技术人员对各项合同进行专项管理,或由于企业重视不足,对人才培养的投入力度不够,无法提高工程合同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2.加强建筑工程合同管理

2.1加强合同谈判、签约人员的素质,

首先,应加强对合同谈判、签约人员的专业培训,如国家建设领域投标、合同方面的法律法规、《建设施工合同示范文本》等,提升专业人员的素质,提高他们识别合同签订过程中的风险的能力。其次,合同谈判、签约人员要运用日常所学,保持敏锐的分析能力,识别出合同中出现的风险及以后履约中可能发生的风险,制定出风险防范的措施。最后,在合同谈判过程中,谈判人员要依据国家的法律法规、规范及政策性文件,据理力争,将合同签约过程中的风险降到最低点,为以后施工合同的全面履行奠定坚实的基础。

2.2不断强化专业合同管理人才队伍建设

建筑企业应加强对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视,培养出专业合同管理人员,使其具备一定专业技术知识、法律知识及工程造价管理知识等等,确保合同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建筑企业应积极引进专业技术人才,确保合同制定、合同签订、合同管理等各个环节合法、科学、可靠。尤其是产生合同纠纷时,建筑企业内部派出专门人员进行处理,减少外聘支出,提高工程效益。

施工单位应建立合同管理的保证体系及组织机构,配备合同管理人员,对合同管理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制定合同管理的制度或办法,为施工合同的全面、恰当履行创造前提条件。合同签约后,合同谈判、签约人员要对项目全体管理人员进行合同内容的交底,使相关部门和人员掌握合同的要求,熟悉合同履行中的注意事项。同时,项目管理人员还要学习合同条款,熟悉合同中的主要内容、规定和要求,了解相关的管理程序,明确合同规定的工作范围和相关责任、违约后的法律后果等,将工作内容和责任落实到负责具体工作的部门和个人。

2.3加大合同管理力度

建设工程各项目要充分重视合同管理机构的设置,不断完善合同管理体系和制度建设,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进行操作,通过健全的合同管理制度,确保建筑工程合同的法律效益。同时,还要做好合同签订、合同审查、合同授权、合同公证、合同履行的监督管理,保证工程合同各项责任和义务履行到位。此外,还要加大合同履约管理力度,尤其是对资金不到位的项目,应不予办理工程报建手续和施工许可,坚决取缔垫资、带资施工现象,切实维护承包商的合法利益。

2.4加强合同的履行管理

建筑工程合同管理细分为两大项,即总承包商的合同管理和分包商的合同管理;从合同关系层面分析建筑工程合同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是协调好总承包商同各个分承包商间的利益关系;业主将工程分包的权利委托给总承包商,由总承包商将建筑工程项目分包给分包商并签订工程承包合同。业主同分包商之间没有合同关系,其权责是对分包合同的批准。在分包合同管理方面,有分包商切实履行合同管理责任,参与合同管理的对象是工程师和总承包商;工程师主要是履行建筑工程施工所需的材料、工艺和质量控制方面的管理责任;总承包商履行分包合同管理,管理内容包括分包商的选择和确定,分包合同的监督和管理。此外对于有关工程师提出的一些工程变更问题也需经过审核后纳入合同管理条款中,并以书面的形式发放给各个分包商

2.5对于合同履行中出现的问题要做到及时发现,并加以解决

(1)工程范围及质量、进度和成本的执行情况:在所见工程范围的执行是否合乎要求,是否有遗漏现象存在;所用材料、设备的质量以及施工安装质量能否达到要求的标准;能否在规定的工期内完成任务;工程的成本是否会有所变动等。

(2)如果发现合同在履行的过程中有偏差的存在之后,一定要对合同偏差影响因素对工程的最后施工结果的影响的详细分析。主要包括对工期的影响,质量能否达到规定要求,以及总成本的预算等等情况。

结语

在建设工程的施工管理中,只有不断地加强施工合同的管理,解决合同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施工单位才能全面、恰当地履行合同义务,才能获得合同中应得的权利和权益,实现较好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卞大勇;浅议施工合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山西建筑;2007年07期.

[2]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管理办法.北京, 1993

[3]康春榕.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管理的若干问题研究,山西建筑,2010(5):205-206

[4]常晋东.建设工程造价管理[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

作者:陈志平

上一篇:英语教学以学生为中心论文下一篇:科技项目人力资源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