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之美教学设计论文

2022-04-18

【摘要】基于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视角,数学教学应当基于课程视野来设计。以课程超越课堂,必须回归到课程的逻辑起点去反思“谁来学”“学什么”“怎样学”三个问题。数学实验课程,可让儿童数学教学从“驭人之术”走向“成人之美”。【关键词】课程数学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当下的数学教学,渐渐呈现出了一种精致化的教学取向。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成人之美教学设计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成人之美教学设计论文 篇1:

课堂教学评价必须“以学论教”

摘要:“以学论教”的含义,“以学论教”不仅有利于每个学生的发展,也有利于教师的发展,对促进师生终身学习的作用不可估量。

关键词:学生 主体 发展 课堂教学 评价 以学论教

汉姆布林曾对教师的教学工作提出了这样的建议:鼓励学生用一个长期的过程来形成一种有意义的、高效的学习风格;要通过教师对学生“牧师式”的关怀,体现一种对个体差异予以充分尊重的教育哲学理念。

审视我们的教学实践,我们谈论得更多的,却是如何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很少有教师能够抽出时间来,真正地研究自己的每一个学生,以人为本,因材施教,成人之美——帮助他们形成自己的学习风格。在探究学生个体差异的过程中,我们更缺少了对“普适价值”(一种适用于所有人的一般行为规则)的不懈寻求,没能做到教会学生学习。而这恰恰是我自己在教学业务上毫无长进的关键:一位有着20多年教龄的语文老师,却好像只有一年的教学经验!

新课程标准高度关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将其视为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要内容。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包括他们在师生互动、自主学习、同伴合作等方面的行为表现、参与热情、情感体验和探究、思考的过程等等。关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即关注他们在课堂上怎样学习:通过了解学生在课堂上讨论、交流、合作、思考、获得结论等行为表现,来评价教师课堂教学的成败。这样的一种评价方式,既关注教师的具体教学行为,也关注教师如何促进学生的学习。

“以学论教”即以学生的“学”评价教师的“教”。它强调以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呈现的情绪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目标达成状态为参考,来评价教师教学质量的高低。教师的备、教、批、辅、考、评,教师的一切教学设计、一切价值标准甚至教师的一切劳动,都是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服务的。只有树立“以学论教”的课堂教学评价观,我们的课堂教学才能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

“以学论教”的“学”,一是指学生能否学得轻松,学得自主自由;二是指学生有没有会学,有没有学会。“以学论教”的评价观念,提倡课堂上主要让学生自己学,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教师尽量少讲,只讲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学生学习的过程一般是先独立学习,然后共同分析讨论,最后师生协作共同解决。教师的作用则是:每一堂课都交给学生自学的“锦囊妙计”,通过教师全过程的引导,让学生满腔热情地参与教学活动。

新课标还指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实现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课堂教学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主阵地。学生是学的主体,教师是教的主体,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要起主导作用。笔者认为,衡量一堂课成功与否,必须走出沿袭已久的单一的以评价教师为主的“以教评教”的课堂教学评价误区,确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新型课堂教学评价观,即“以学评教”,从课堂上学生认知、思维、情感等方面的状况来评价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来评判这堂课的教学目标、内容、方法、进程及效果(预期目标)等的优劣得失。我们在评价课堂教学时,必须坚持现代教育的基本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把评价重点从教师的作为转到学生的作为上,把教师的作为联系到学生的活动上来加以评价。只要给予学生充分自主学习、探究表达的机会,让学生在课堂上获得充分发展,即便板书由学生来写,总结也由学生来说,这也是一堂好课,一堂学生“学”得特别好特别棒的课。

我在这一点上深有体会。我曾尝试过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通过自己阅读、思考,然后自己设计板书,如《陶罐和铁罐》《田忌赛马》《蛇与庄稼》《七颗钻石》等。因为这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没有两个学生的板书完全一样,但80%的板书都能概括文章内容,有一部分学生的设计还很有创意,我们便在班上传阅。由于放手让学生去学,学生也很有成就感。小学乃至初中的识字量很大,生字不是老师教就是学生教,很乏味,于是我先让学生自学,然后同桌互相检查,耗时少,效率高。作文教学上,放手让学生自写、自改、互改、互评,师生配合,像大诗人陶渊明形容的那样“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有的放矢才能立竿见影。

“以学论教”要求老师不断反思,不断学习,以提高自己驾驭课堂的能力。这样的“以学论教”不仅有利于每个学生的发展,也有利于教师的发展,对促进学生、老师的终身学习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

2.走进新课程.

3.走向发展性课程评价.

作者:李晓丽

成人之美教学设计论文 篇2:

数学实验课程

【摘要】基于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视角,数学教学应当基于课程视野来设计。以课程超越课堂,必须回归到课程的逻辑起点去反思“谁来学”“学什么”“怎样学”三个问题。数学实验课程,可让儿童数学教学从“驭人之术”走向“成人之美”。

【关键词】课程数学 核心素养 教学设计

当下的数学教学,渐渐呈现出了一种精致化的教学取向。细化的教学目标、程式化的教学流程、精细化的细节处理使得教学越来越精细流畅。然而,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却呈现出一种“被学习”的无奈与窘迫。课堂教学的过度精细,其本质却是对学生主体性的放逐。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完全被教师驾驭,没有真正参与课程,更没有设计课程、创造课程。数学教学如何从“驭人之术”转变为“成人之美”,一个重要的思路是:以课程的理念超越教材、超越课堂、超越教师。当我们回归到课程的原初起点时,我们不禁要问:“谁来学”“学什么”和“怎么学”。当我们站在课程的高度审视儿童的数学学习时,我们就有可能突破制约数学教学改革的瓶颈。

一、谁来学——课程视野下数学学习主体考量

学习当然是学生的学习,这似乎是一个自明的问题。然而,在数学教学实践中,经常会发生学习主体的被遮蔽、被遗忘和被缺席的现象。一些教师从“自我”的视角出发设计教学,而没有能够关注儿童的经验,在教学中不是高估儿童的数学认知就是低估儿童的数学认知,以至于经常会出现这样一种高耗低效的教学现象:学生已经会了的教师仍然在教,讲了学生也不会的教师还在教,学生需要教师讲的教师偏偏没有讲。如此,虽然教师以为自己教了,其实并没有教,至少在学生的意义上教师没有教。“教”与“学”自说自话、形如路人。

例如,一位教师教学“相遇问题”(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第8册),在让学生按照教材要求画图、列表整理出题目的信息,学生按照直观的示意图列出了算式,解决了问题之后,就给学生出示了“追及问题”,硬生生地概括出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式和追及问题的数量关系式,并且将两种数量关系进行对比。应该说,教师的设计初衷是好的,但由于教师没有了解学生的认知状态,导致了学生只是表象性地认识了相遇问题,没有对相遇问题的特征作深度思考,因而学生在运用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解决问题时很茫然,显得不知所措。其实,如果教师放慢教学的脚步,引导学生对相遇问题的特征作深度考量,学生解决问题时就能游刃有余。如在相遇问题中,甲乙双方的什么是相同的?什么是不同的?为什么?生活中的相遇问题都是这样的吗?你准备怎样解决这样的问题?还有不同的思路和方法吗?等等。只有能够自行概括出数量关系,学生才能对相遇问题有着精准的把握。教学中教师不能代替学生的思考、画图、操作等。

再如,另一位教师执教《圆的认识》(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第10册),由于教师低估了儿童的操作能力,在课堂上一再教儿童什么是对折、怎样对折,导致儿童在探究圆的特征时采用的都是清一色的“对折法”,对于“参照法”“推理法”甚至“测量法”都毫无涉猎。学生的数学探究呈现出万马齐喑的局面。数学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教学中教师应当放手让学生展开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在全班交流中进行小结提升。同样是执教《圆的认识》,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副校长、江苏省著名特级教师张齐华在教学中用一个大问题——“长方形的大小由长和宽决定,正方形的大小由边长决定,圆的大小由什么决定?”引导学生投入到自主、积极的数学探究之中。学生在画圆的过程中发现了半径就是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半径决定圆的大小,进而通过半径的意义过渡到半径的特征。学生采用了各种方法进行验证,如测量法、对折法、推理法、旋转法(即用量角器画半径)、参照法(即用线去量),等等。学生的探究过程成为学生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过程。

二、学什么——课程视野下数学学习内容考量

华东师范大学著名教授张奠宙说:“教什么比怎样教更重要。”基于学生立场,笔者认为,其实“学生学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在数学教学中,笔者发现一些教师常常混淆数学课程知识与数学教材知识,将教材知识误解为课程知识,其结果是教学越来越机械、越来越呆板。课程知识是什么?课程知识是数学的概念、规律、定律、定理等。教材知识是什么?教材知识是教科书中的例题、习题等。显然,儿童应该学习的是课程知识。但教学中教师“教教材”的现象屡见不鲜。诚然,教材永远是教学最为核心的教学资源,是教学最好的载体,但却不是唯一的资源,也不是唯一的载体,更不能被捧为圣经、奉为圭臬。叶圣陶先生早就说过,“教材只不过是个例子”,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一个样本、一个引子。

例如《小数的大小比较》的教学(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第6册)。教材上的例题3出示了一幅情境图:小朋友到超市购买冷饮,雪糕0.8元、冰棍0.6元、冰砖1.5元、蛋筒2.2元。由于带了单位,许多教师在教学中直接运用了教材例题,大多数学生都是将0.8元转化成8角、0.6元转化成6角,由于8角大于6角,进而得出0.8元>0.6元。笔者在教学中对教材进行改编,将教材中的例题进行简化、同时去掉单位,即让学生比较0.8和0.6。这一改动,让例题具备较强的张力和召唤力,学生的知识经验、思维经验被激发起来了。有学生将小数后添上单位进行比较,如0.8米是8分米、0.6米是6分米,8分米大于6分米;有学生画图比较,他们有的用长方形表示“整数1”,将长方形平均分成10份,表示这样的8份和6份,显然0.8大于0.6;有学生用数轴上的点表示,通过数轴,学生直观地发现0.8大于0.6。有学生化成同分母分數进行比较,如0.8是十分之八、0.6是十分之六,十分之八大于十分之六,所以0.8大于0.6。应该说,教材的改变让学生突破了既有的框架,他们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问题解决经验主动地解决问题,其数学核心素养得到了发展。

在数学教学中,作为人类实践的智慧结晶,教材是永远的核心资源,具有无可比拟的功用。但无可否认,教材只是教学的载体,数学教学应当“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在教学中,教师要尊重教材但不必对教材顶礼膜拜。要消除教材的权威主义,超越知识和技能,关注学生的生命体验、感受。教师要树立数学课程开发意识,以数学课程目标为指引,对数学教材进行因地制宜的整合、补充、删减甚至另起炉灶,进而创造更适合儿童、更匹配儿童学情的数学课程。

三、怎么学:课程视野下数学学习方式考量

在数学教学中,经常发生所谓的“钟摆现象”:一是教师教的越位,二是教师教的缺席。无论是教师教的越位还是教的缺席都是教师对学生认知把脉的偏差。换言之,教师没有能够立足于儿童数学学习的“最近发展区”:或是低估了儿童,或是高估了儿童。为此,教师的教学要基于儿童立场,从儿童出发,理解儿童、顺应儿童。进而能够理性地对待儿童的数学探究方式、认知方式,教师对儿童“应该怎样学”,应该“学到怎样的程度”等都要有理性的认识。儿童的学习方式没有好坏之分,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都是儿童有效的学习方式。只是,无论哪一种学习方式都应该不是“灌输式”“填鸭式”“机械式”的,而应该是有意义的。数学教学不能沦落为少数“精英”展示的舞台,让其他学生成为“沉默的大多数”,而应当研究、发掘每一位学生的认知方式、学习方式。

例如《小数的初步认识》的教学(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第6册)。在学生会读写小数后,笔者让学生运用各自方式建构小数的意义。于是有学生用画图的方法表示0.3元,有学生用操作的方法表示0.3元;有学生画的是线段图,有学生画的是长方形图,有学生画的是圆;有学生用学具操作,有学生用小棒操作,有学生剪纸操作……在此基础上,笔者引导学生深度比较、建构小数的意义。让学生思考:这些图形和操作,仅仅可以表示03元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之间展开了热烈的交流讨论。有学生认为可以表示0.3米,在表示的过程中线段更适合,因为0.3米是长度单位;有学生认为可以表示0.3天,有学生却认为不可以用0.3天表示,因为将1天平均分成3份没有意义,但有学生立即反驳,认为只要将1天平均分成10份,不需要具体表示每一份是多少小时,所以3份就是0.3天……真理越辩越明,学生在操作、讨论和交流中建构着小数的意义。不仅如此,通过对小数意义的深度探究,学生发现小数中也有“满十进一”的写数规则。

数学教学不能照本宣科,而应树立清晰的课程意识,让学生与课程处于积极互动之中。指向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数学教学必须还学于生,在动手实验中让课程与学生经验有效对接,从而让学生不断地适应课程、创生课程。

作者:丁占海 侯耘

成人之美教学设计论文 篇3:

有效德育教育的几点思考

教育即道德,教育的根本就是教化人求真、唯美、向善、有所为,教师的责任就是使人成人,在陪伴学生成长、进步的旅途中,我深感德育源于智育,育人必先育心,包容信任、尊重理解、精神引领是德育教育的永恒旋律,它体现着智慧,彰显着成人之美的德育艺术。

一、立足课堂强化智育,潜移默化升华德育

我们在教学中往往忽略了一个问题,就是把课堂作为教授学生知识、学习文本内容的载体,却淡化了德育教育,抑或在课堂中丧失德育的本真,无视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这样,既无益于学生智力的发展,又错失了德育的良机。

教师的教学行为时刻影响着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教师若课前借助诗词赏析、时事点评、主题演讲、字谜文化、阅读心得、成长感悟、趣味知识积累等为内容的三分钟课时演讲活动,让学生从多方面感受大课堂的魅力,吸纳知识,亲历实践,张扬个性,参与竞争,体验为学的快乐与成就感,也就真正做到了教书并育人。精彩的课堂教学设计,精炼人文的教学语言,恰到好处的教学评价,会让学生明白为学做人的基本道理,真、善、美在辨析与倾听中自然的渗透到学生的心灵。老师鼓励的神情、期许的目光,能引发学生主动思考,积极互动,学生认真思考、乐观上进的好品质会逐渐养成。精心设计、思路清晰的教学环节,是一种有序的艺术活动,与人合作、干练做事的品质在耳濡目染间成为一种习惯,学生严谨规范的人格就会在不自觉中形成。多彩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是培养学生分享思想、融入社会的很好渠道,参与课堂活动的过程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做事的态度和感受成功的体验。课堂教学内容更是开展爱国、诚信、感恩、安全、理想、孝亲、勤学、责任意识、待人接物等方面教育的载体,深入挖掘文本所蕴含的教育意义,在生动、开放、多元的学习环境中,让课堂成为学生产生道德需求、养成良好习惯、促进个性成长的重要渠道,德育就会水到渠成。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多元互动的育人活动,只有在课堂中适时渗透德育教育,让学生走进文本跟古代贤哲交游对话,领悟文化的魅力,才能使学生性情得以陶冶,人格得以塑造,道德修养和精神境界得以升华。如学习苏轼的豁达乐观;范仲淹以天下为己任,“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忧后乐的远大抱负;司马迁直面人生,忍辱负重;陶渊明清贫乐道,高风亮节;杜甫忧国忧民,疾呼人道;李白前途艰难却自信异常;鲁滨逊遭遇困境,自强不息;桑提亚哥不怕困难、坚持不懈;海伦凯勒淡定坚强,笑对人生……另外,课堂教学内容的拓展延伸,也可以开阔学生视野,帮学生形成严谨、周密的思维品质。创设生活情景,学生自编、自导、自演课本剧,可以加深学生对生活的理性认识,不知不觉地提升着自己的素养。这样,课堂也就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教学将是一种与人为善、净化心灵的艺术,学习便成了学生的一种担当和责任,听说读写、言谈举止间,学生的道德品质便可得以升华。

二、爱心温暖育德入心,真情呵护点亮心灯

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爱的港湾,德育教育也不例外,需要构建心灵归宿的港湾。班级管理中更要有“家”的观念。作为老师,留心班里每一位学生的基本情况,你便会找到德育教育的突破口,取得最佳的育人效果。有些学生无父母监管,由他爷爷或奶奶监护,家庭教育薄弱;有些学生父母常年在外,由他的亲戚看管,缺少爱的温暖;还有的学生家庭离异,属单亲孩,性格古怪孤僻。他们只有在心理和情感上得到“家”的安慰、呵护,才能形成健康、向上、不自卑的人格。

我班有位同学由于父母离异,家在他乡,她平时不愿和家里联系,节假日寄宿在她舅舅家,性格孤僻,学习习惯又差,常是老师批评的对象,作为住宿生,说实在话,毛病不少,平素我苦口婆心,她屡教不改。我冷静思考,分析原因,侧面了解,原来她非常憎恨父亲,渴望有一个温馨和睦的家。得知她心中的想法后,我给她讲了好多宽心的话,鼓励她努力学习,生活上给予关照,节假日传递父母对她的牵挂,平时帮他克服困难,课间耐心辅导,悉心的关怀,她在班里的表现好多了,上课能认真听讲,在打扫卫生方面很认真。一次我发现她用手搓拧着拖把,用毛巾擦拭着溅在别人书包上污迹,我感触很深。有时,她也会积极举手回答问题,即使答案并不正确,但我能理解她柔弱的内心,一句善意的鼓励,足以让她坚定学习的方向。平素,班里有好多活动,她都争着参加,我总能忍痛割爱,让她参与其中,渐渐地,她变得宽容、善解人意了,她似乎明白我的初衷,做事也谨慎细心,能向先进学习。其实,内心脆弱、有心结的学生,他们在默默的消沉中更多的是期许老师的呵护与相知,希望有人能消融他们心中的坚冰,抚慰受伤的心灵。我时常告诫自己,对学生心中的那份纯真别漠然视之,更不能冷酷无情,构建让孩子孤独、恐惧的心灵停靠的港湾,德育教育便不再苍白。

三、创新载体活动育人,激发兴趣开启心智

喜闻乐见、贴近生活的德育教育载体,既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又让德育教育不脱离实际,教育便会沁入心脾。德育教育要善于依托班级或学校举办的诸如“朗诵赛”、“辩论会”、“故事会”、“读书作文大赛”、“感恩演讲比赛”、“我的梦征文比赛”、“达人秀”、“会操比赛”、“最炫民族风”、“元旦晚会”、“知识竞赛”等活动,寓德育于活动之中,鼓励学生比拼才情,角逐能力,让其体验竞争的乐趣,感悟人生的喜怒哀乐,拼搏中便磨练了意志,增长了见识,学生在快乐地参与中享受着比赛,挥洒着汗水,飞扬着激情,上演着感动,能力的提升便不言而喻。高效利用大课间,让学生拟广告语、演情景剧、读唐诗宋词、听古今评论、写随笔小品,开展读《论语》、《正气歌》、《朱子治家格言》、《诗经》等内容的走进经典活动,依托兴趣小组活动展演、国学大讲堂等寄寓丰富文化特质的德育教育阵地,弘扬正气,尚贤自励,立德树人,传递教育正能量,从而培养学生见贤思齐、择善而从的自觉意识。系列化的德育活动能够增长学生见识,启迪学生智慧,锻炼实践能力,增强集体意识,激发学习兴趣,提高综合素养,寓教于乐,便能奠基学生幸福的未来。

四、因材施教尊重个性,公平正义催发奋进

肯定差异,因材施教,才能找到德育教育的完美境地。学生的知识基础、性格、智商等存在着差距,教学中,要因材而教,育人时也要因人而异,不然会适得其反,达不到教育的目的。有些学生学习习惯差,生活习惯也没有养成,若强求与好学生“齐头并进”,那等于赶着鸭子上架——硬逼。如若教育方式不当,便会让其与你站在道德的对立面,甚至酿成责任事故。在班级管理或日常德育工作中,我察言观色想法弄懂学生的内心世界,避免出现“其实你不懂我的心”的尴尬局面,循循善诱,爱心抚慰,真情感化,建立问题学生信息库和学生成长记录薄等管理档案,有针对性地教导、感化学生,抓住良机让其返璞归真,让学生有差异而不失个性,有问题而不出问题,有缺点又能不断增加优点,达到教育的非零和效应。

另外,只有将公平、正义植入学生的内心世界,才能让德育正能量输送到孩子心灵的港湾。尊重个性,尊重人格,民主管理,对事不对人,严明班纪,一视同仁,大胆尝试自主化管理,充分发挥班级骨干灵活解决问题的优势,针对学生思想动态随时调整好管理策略,让学生真正成为班级的主人,就会形成公正、和谐的班级管理氛围。这样,育人的思路便开阔了、明朗了,学生就会尊师重道,团结进取,产生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并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念。

五、精神引领提升境界,文化熏染塑造人格

文化滋养是德育教育的佐料,德育教育之树经文化的熏染就会变得枝繁叶茂,硕果盈枝。班级管理中搞好文化建设至关重要,通过班训、班徽、班歌、班规、班级奋斗目标、集体信念、班级专栏、班级个人心愿、文化角等,凝结成班级成员的共同心声、理想追求、价值观念和班级发展愿景,来彰显班级文化的魅力,从而熏陶、影响学生的生活态度、言谈举止、个性爱好和价值追求,学生长期浸润在和谐、乐观、民主、团结的文化氛围中,就会身心愉悦、个性健康,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做事有章可依。同时,充分发挥好学校文化建设的育人功能,以校园文化熏染教化学生,陶冶学生性情,让其成为学生可知、可感的鲜活教材。校园内的绿树红花、苍松翠柳、奇石秀色都能营造出一种高雅洁净、自然和谐的文化氛围,学生身临其境,心旷神怡,心灵便浸受洗礼。还有精彩纷呈的行为文化,可以为学生成人成才搭建广阔的舞台,塑炼学生高雅的品格,鞭策学生立德修身、明理笃行、超越进取。长期浸染雅洁、人文、有特色的校园文化环境之中,学生自然会求真向善,勤勉好学、志存高远、远离庸俗,潜移默化中学生就会形成儒雅、端庄、灵秀、睿智的气质。

德育教育理应和风细雨,润物无声,只有以平和心态看待学生,爱心呵护,给学生创建精神的乐园,让阳光投射到学生尘封的心灵,真正尊重、理解孩子无邪的举动,德育教育便会找到成人之美的落脚点和归宿点,德育之花便会灿然绽放。

作者:张立成

上一篇:机电专业技能养成论文下一篇:工程安全文化理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