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听障生语文素质论文

2022-04-15

一、特殊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现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残疾人职业教育不断发展,但基本以职前、职后培训为主。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下,特殊中等职业学校从无到有,艰难前行,已走过了近20个年头。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职听障生语文素质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中职听障生语文素质论文 篇1:

论信息技术环境下中职视障生语文自主学习的有效途径

【摘要】在传统的中职视障生语文教学中,教师采取教学手段普遍单一,学生易生厌倦情绪,不利于视障生智力提高和素质的提升。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信息技术不断完善的环境下,提高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视障生语文教学能力、培养视障生使用信息技術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建立学习自信、个性化教育等方面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信息技术;视障生;自主学习;有效途径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祝贺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开幕时指出,“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深刻改变着人类的思维、生产、生活、学习方式”,全球化、网络化、信息化的知识经济时代已经到来。据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发布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残疾人总数超过8500万,其中视力残疾人数1200多万,其中低视力所占比例越来越多,他们同样是社会平等的一员,他们的教育状况,关系到我国教育发展的形象及教育改革前进的步伐。以前视障学生因为生理原因,学习过程只能依赖听觉和触觉等来认知事物,存在畏惧学习、依赖性强、缺乏主动性、学习新知识慢、生活环境封闭等特点,同时由于盲文书数量少、种类缺、版本旧,获取知识来源少,知识匮乏,认知片面。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加之盲人专用读屏软件、阅读放大器等的开发、完善和广泛应用,使所有视力残疾人使用计算机畅游网络成了现实。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语文课堂,可以同时向视力残疾学习者提供声、文、形等信息,刺激眼、耳等器官,并且还可动手操作,有助于调动多种感官参与、补偿其缺陷,为他们自主性学习提供了广阔空间,培养了学生信息素养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利用网络促进终身学习的能力。针对视力障碍学生的特点,提高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视障生语文教学能力(如提高多媒体课件水平和质量、创建适合视障生语文教学模式等)、提高视障生信息技术能力、培养视障生使用信息技术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建立学习自信、个性化教育等方面就显得尤为重要。以往,视障生由于生理原因,学习过程只能依赖听觉和触觉等来认知事物,存在依赖性强、学习新知识慢、生活匮乏等特点,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语文课堂上,多媒体课件、电脑、手机等不仅为学习者提供声、文、形等信息,而且给视觉听觉器官带来了强烈的感官刺激,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参与语文教学,提高教学效果。读屏软件、放大器等广泛应用,更大地解决了学生阅读上的困难,帮助低视力乃至全盲生都能更好地获取来自电脑手机等各方面信息。

一、提升教师信息技术能力

首先要全面提高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视障生语文教学的能力,教师要根据具体课程,最大程度发挥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从改变幻灯片的模板颜色到适时地根据文章内容加入音频视频,这些都是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做的努力。视障生本身基础薄弱,而语文教学又是比较抽象比较重视理解的科目,针对这样的情况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提升他们的学习能力就是我们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提升,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更能够对教师自身的学习和教学起到良好促进作用。虽然这会占用教师课下一些时间,但对于课堂效果的提升则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对于视障学生这一特殊的群体,我们作为特殊教师一定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帮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发挥多种感官相结合的途径,提高学习效率。视障学生大多在音乐方面都有一定的天赋,信息技术中音频的引入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听觉能力,补偿一部分视觉的缺失。在讲解《念奴娇·赤壁怀古》一文时,可先让学生听到海浪拍击岩石的声音,并让低视力学生看到岸边的场景,最后让学生听那动人心魄的朗诵,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会大大提高。

二、构建信息技术环境下语文自主学习新模式

根据中职视障生学习特点,探索利用信息技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手段和方法,尝试构建信息技术环境下语文自主学习新模式。疫情期间在线平台的应用给教师开辟了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让学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完成语文自主学习新模式。以《画里阴晴》为例,这是吴冠中先生写的一篇文章。通过对天气的描写,写出了“阴”与“晴”独特的艺术主张。这篇课文如果仅仅是枯燥的照本宣科,视障生很难理解所讲的内容。在讲这篇课文的时候引入项目教学的方式,把文章分成几个问题,提前布置在超星平台。让同学们带着答案进入课堂,随着老师的讲解一道一道地共同研讨完成课文学习。通过与学生们的研讨,感觉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三、积极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自主学习的兴趣

积极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自主学习的兴趣,培养学习自信,养成利用手机等进行自主学习的好习惯;鼓励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下载并学会使用读屏软件。以往在教授视障生学习的时候,老师总会发现他们学习动力弱、能力差,探究一下主要原因就在于他们缺乏自主学习的兴趣。兴趣是可以激发视障生学习最大的动力,只有他们能够通过自主的学习获得知识,他们才会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在信息技术发展迅速的今天,我们把这一技术引入到语文课堂中,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设立情景,让视障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这样才会达到我们教学的目标。如要讲《将进酒》一课时,可让学生上网自己搜集一些李白的资料、故事,其中老师稍作提示,学生就能体会到李白在写作将《将进酒》的心路历程。在本课教学中,把以教师为中心的传授式教学变为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自主的学习,既减轻了老师的负担,又锻炼了学生的能力。

四、个性化教育

在对我校2017、2018、2019级中职针灸推拿专业视障学生语文学习情况进行调查后,结合查阅各类资料,课题组发现:中职视障生与正常学校中职生语文学习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共性在于基础都比较薄弱、学习动机不强、层次参差不齐、没有良好学习习惯等。个性在于视障生由于视力存在缺陷,因此在语文学习中比正常学生遇到的困难要多,阅读困难、书写困难、知识面狭窄、视野局限、获取知识途径有限等极大影响了语文学习效果。研究发现,由于没有形成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学习的意识和养成运用信息技术自主学习的好习惯,他们遇到学习困难时,或者进行手机阅读时,更多地选择求助他人;但学生并不排斥现代信息技术,他们通过上网来进行娱乐、学习和彼此交流,只不过使用网络时间比正常生少;对多媒体课件讲课应用语文教学、手机运用语文教学必要性及运用信息技术提高自己语文自主学习能动性方面持积极态度的居多,但还是相对有一些学生持消极态度。特别是全盲生对多媒体课件运用语文教学持消极无所谓态度,但对运用信息技术提高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及运用手机进行语文学习还是持积极态度的。对于以上的情况,就必须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教育。体现在对学习兴趣弱的学生我们要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主,改变他们无所谓的态度,要让他们认识到语文学习能力的提升对自身发展的好处。对于有学习兴趣,但能力欠缺的学生,我们要利用结对子的方式帮助他们尽快地掌握信息平台的应用,更好地完成老师安排的教学任务。

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一改往日教师一言堂的传统授课模式,生动形象鲜明直观的信息技术可以促进视障生积极地自主学习、探究,有效地提高他們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作为一门基础学科,语文是学生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此外,作为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文不仅能提高中职视障生的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沟通能力,还有助于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健全人格,提高视障生的自信心。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探索学生语文自主学习模式,培养良好语文学习习惯,解决中职语文课时少、间隔长的弊端,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促进学生终身学习。语文学习能力的提升同时可以提高视障生的各方面素质,让他们能够真正地体会到语文的趣味性和实用性,为将来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打下扎实的基础,从而实现我们大爱育人的教育理念。

参考文献

[1]刘全礼.特殊教育导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2]陈玉梅.网络环境下盲校语文教学模式初探[J].现代特殊教育,2001(7).

[3]郭戈.信息技术与视障教学整合的探索[J].中国特殊教育,2003.

[4]诺静.盲校视力残疾学生评价之研究[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05.

[5]张新华.基于信息技术提升盲生语文教学的探索研究[J].信息技术与教学,2018(34).

附    注

课题:信息技术环境下中职视障生语文自主学习模式研究(课题批号:2019-281)。

作者:高君竹 黄冰冰

中职听障生语文素质论文 篇2:

特殊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改革初探

一、特殊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残疾人职业教育不断发展,但基本以职前、职后培训为主。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下,特殊中等职业学校从无到有,艰难前行,已走过了近20个年头。从全国残联系统近10所特殊中等职业学校情况来看,大部分学校是从各省市残疾人培训机构演变而成,专业设置、课程安排与教学内容都是边前进边摸索,没有现成经验可循。残疾人来到特殊中等职业学校,抱着明确的专业学习目的,因此对待专业课与文化课有着截然不同的态度。在这种情况下,作为文化基础课中的语文课,其地位遭遇尴尬是不言而喻的。

据调查,部分特殊中等职业学校在业务上并没有接受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因此对文化基础课的设置有点随心所欲,有的学校根本就没有设置语文课程,通过对特殊中职学校学生的了解,我们发现,学习中医推拿专业的视障生更专注于专业课的学习,并且因为专业课程内容多,部分同学认为语文课挤了专业课时间。残障学生虽然耳聪目明,但文化底子薄,部分学生畏难情绪严重,课堂上死气沉沉。听障学生对待专业课与文化课的兴趣取向也不一,并且因为语言障碍,学生在课堂上主动性不明显,个别学生更是昏昏欲睡。

二、特殊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困境的原因分析

特殊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存在困境,亟待改革,究其原因,大致有以下五个方面。一是部分学校不重视文化基础课的教学,没有按照教育局的要求足量开设语文课。二是残疾学生文化基础比较差,很多学生由各地残联推荐而来,有的已经在外打工多年,有的一天校门都没有进过,学习职高语文相当困难。三是特殊中等职业学校使用的教材一般为人教社职教版或高教社中职版教材,教材内容没有考虑残疾学生特点,学生感到乏味。四是部分残疾学生没有真正认识到学习语文的重要性,学习态度不端正。五是部分特教语文教师转行于其他基础学校,人员不稳定,流动性大,手语生疏,与听障学生交流不顺畅。

三、特殊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改革措施

(一)树立以就业为导向的语文课程观念

1、确立“语文课程是特殊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必不可少的课程”的价值取向。中职残疾学生相对于健全职高生或普高的学生而言,在思想、性格、习惯、心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要多得多。视障学生的自卑敏感,听障学生的任性易怒,残障学生的自暴自弃,都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因此语文教学不仅要体现工具性。即教会残疾学生使用语言,学会自我表达,学会理解,学会交际,为学生专业学习提供知识和能力基础,更需要体现人文性,即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教化功能,重视语文对学生精神品格方面潜移默化的影响,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树立学习的自信心,促进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发展,为残疾学生回归主流社会奠定文化基础。由此可见,语文是特殊中等职业学校一门重要的文化基础课。

2、确立“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语文课程理念。特殊中等职业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一部分,其语文课程除了工具性、人文性外,还具有职业性,即为学生的专业学习服务,为提高学生的职业综合素质服务,为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服务。因此特殊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建设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文化程度和专业学习的实际需要,以“实用、够用”和促进素质教育为原则,确立语文课程目标,制定面向不同专业的、不同残疾学生类别的课程目标,重组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改革评价体系。

(二)建设合理优化的语文课程结构

1、根据办学实设置语文课程。特殊中职学校根据学生残疾类别一般开设的专业有工艺美术、服装设计、电脑美术设计、中医推拿按摩、计算机应用等,各专业岗位对未来从业人员的语文能力要求有共同之处,但差异性也十分明显。残疾学生的发展水平、语文能力参差不齐,很多学生学有困难,少数学生学有余力,因此一套语文教材难以很好地满足所有专业学生的需求,一套语文教材也难以很好地满足各种不同残疾类别的学生需求。这就要求特殊中职学校语文的课程设计必须贴近办学实际,结合学生对语文学习的不同需求和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目标,优化课程结构。残障学生和听障学生文化基础差,语文课时量必须足量保证,因此宜采用4+4+4+4的课程设置;而视障学生来到学校,一部分学生根本没有盲文基础,缺少盲文这一学习拐杖,学习专业课程就非常困难,因此第一学期每周需设置4节盲文课,语文课程只能采用2+4的模式。

2、实施学分制的课程管理。为确保基本实现文化基础学科课程目标和满足专业教学基本要求,实施学分制管理是课程改革的趋势。应允许残疾学生根据生涯规划或个性爱好以及实际能力,在完成文化课必修模块学习后,灵活选择其它的文化课程选修模块。如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设置分为文化必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限选课和公共选修课,文化必修课6科需修满40学分,语文课程占8学分,课程设置按照2+2+2+2模式。

(三)精选适合特殊中职的语文课程内容

1、选取符合残疾学生身心特点的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生活化。特殊中职学校面对的是一群特殊的群体,视障学生今后将从事推拿按摩服务行业,需突出口语交际训练;听障学生书面表达不畅,要侧重文宇表达训练及应用文写作;残障学生宜加强阅读训练、课外积累及应用文写作。全盲学生没有盲文语文教材可依凭,仅凭老师和同学朗读来识记语文知识,而教材中部分范例离学生生活太远,学生听来比较费劲,转换成一些现实生活中的案例。

2、注重挖掘语文学习与专业之间的联系,使教学内容职业化。实际上,比较起其他文化基础课,残疾学生更喜欢语文课,尤其喜欢学到与自身专业有关的语文知识和技能。所以,我们应当在课程开发中,着力整合为专业教学服务的、特色鲜明的语文教学资源。特殊中职学校视障学生学习的是中医推拿按摩专业,听障学生大部分学习工艺美术或服装设计专业,残障学生大部分学习电脑美术设计或计算机应用专业,语文老师可以通过与职业岗位相关模拟情境的设置和训练,实施语文课程内容与专业课程的整合。

(四)坚持以学生发展为宗旨的语文课堂教学

1、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要变特殊中职学生被动吸收的学习方式为“自主、合作、探究”的互助式学习方式,体现学生的主体意识。如利用听障学生表演模仿能力强的特点。创设招聘现场,让一部分学生写自荐信,做简历;让另外一部分学生扮演公司的招聘人员,模拟面试过程。又如教学《广告》,让电脑美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分小组合作,为即将建成的新学校创作招生宣传广告词等。

2、教师教法的革新。要变特殊中职教师灌输式的课堂教学模式为启发式的教学模式。教师要帮助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选定的课程目标,通过分层教学,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在课堂上提出问题后,要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思考时间,不要急于把标准答案说出来。语文教师要经常性地开展语文活动,如每堂语文课前,为视障和残障学生设置1-2分钟口语训练,训练内容由浅入深,既注重普通话训练,也关注学生的口语表达技巧。

3、评价方式的改变。文化基础学科的课程评价,既要重视学习的结果。更要重视学习的过程。要大力加强过程性评价,逐步形成激励性评价机制,促使学生在评价过程中不断获得成就感,树立自信心。如可以改变写作的考试形式,把期末综合考试中的写作部分的考核放到平时学习当中,内容则侧重实用文体的写作,形式则允许学生反复写作,取高分的一次成绩。

总之,语文课程在特殊中等职业教育中的作用不能低估和弱化,我们所要做的,就是牢固树立现代特殊职业教育理念,对语文课程进行改革,使之在残疾人职业教育体系中更好地发挥作用,更好地促进残疾学生的终身发展。

(作者单位:湖南省特教中等专业学校)

作者:王硕果

中职听障生语文素质论文 篇3:

中职语文教学中的职业素质教育的重要性研究

摘 要:在最近几年,职业高中的教育把大多数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在了专业技术的培养上,从而忽视了对学生的职业素质的教育,使得中职的学生在素养方面很缺乏。语文教学对学生的素养的培养有着不可忽视的联系,教师利用语文的教学作为一个培养学生素质的媒介来对学生进行职业素养的教育。本文将通过语文教学过程中的职业素养的培养来对职业素养教育的重要性进行研究。

关键词:语文教学;职业素质教育;重要性;研究

当前的社会是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尤其是在学生的就业方面。为了在社会有一个立足之地,学校把大多数的精力和时间都会用在对学生的技术的培养上,特别是中职学校。而目前在我国国内的中职学校的教学模式与社会的各方面的要求基本已经脱离,主要表现在只注重技术而不重视学生的素质的教育。就目前就业形式而言,职业高中不仅仅要注重学生的技术的培养,熟悉专业的技能,还应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一、中职学生职业素质的现状

中职学校在招收学生方面的范围很广泛,基本属于“零门槛”的状态,学生在知识和人文素质方面很缺乏,学生不仅仅知识方面很薄弱,在人文素养方面也比较缺乏,例如具有一些比较差的行为习惯,缺乏自觉自律性,对人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认识不到位等等,这些不良的表现都是属于人文素质低下方面的表现。一个人生物职业素养主要体现在一个人的内心的、内在的品质,通俗来讲就是一个的道德的表现。在大多数人的眼中和思想中,中职学校就是一个专门培养学生技术的学校,这种错误的认识和观念使得学校对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忽视,导致学生的职业素质较差。

二、中职语文教学中职业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中职的学生本身的学校成绩较差,这种情况可能会导致学生的自卑心的产生,缺乏自信心,如果学校不注重对学生的职业素质的教育,极有可能使得部分学生由一个弱势的群体演变为危险群体,对社会的和谐极有可能有着一定的破坏力,所以对中职学校的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尤为重要。

职业素质教育不仅仅是后天教育更是终生教育,它需要通过持之以恒的教化。它强调个体认识和内心体验,目的是使任何专业的人才都具有广博的胸襟和眼光,有对专业以外的知识和对文学艺术、道德的较高鉴别力。而中职学校的教育一般以社会需要为目标,以人才需求市场为导向,培养熟悉专业技能的学生。在激烈的竞争中为了求得生存和发展。中职学校的培养目标和人文素质教育两者之间出现了不协调的缺陷,而语文教学则能弥补这一缺陷。在职业高中的语文教学中实施职业素质教育,因为语文既是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更是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媒介。通过语文教学对学生进行职业素质教育的渗透,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使中职学校的培养目标和人文素质教育两者尽可能的达到和谐统一。

三、中职语文教学中职业素质教育的策略

1.通过教材陶冶审美情操,引导学生建立起美好的人性。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品位是对他们进行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即是说美和真,美和善交融在一起,构成真善美的艺术。美能引起人们的共鸣,提高心灵意境,陶冶性情,美化人生。文学艺术中的形象美、意境美具有人文教育的功能,而且在审美教育中进行人文教育具有重要的效果。

文学艺术的美具有很强的教育审美功能,当我们欣赏那些作品时就会受到作者的灵魂熏陶,养成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从而激励学生热爱生活,去寻找美的灵感,发现美的真谛,创造美的生活,建立起健全美好的人性。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在欣赏形式美的同时从内容上发现美的内涵,由此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审美教育。

2.老师的正面的引导。职业素质教育不是通过说教来实现的,也不是通过灌输来获得的,而是让人置身于情景中自我体验、相互影响来得到提高。身为语文老师,老师自身的职业素质对学生以后的发展有着及其重要的影响。素质教育说到底就是以素质培养素质的一个过程。相对于教材内容以及课外读物,老师自身的言行举止更是学生的榜样,对学生有着更为直接和深刻的影响。老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帮助者、设计者和促进着,又是学生人生之路得引导者。作为一名教师应树立强烈的责任感,并自觉地爱岗敬业。这样不但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产生很大影响,而且在学生走向工作岗位之后也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3.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的发展。学生作为不同的个体就一定存在着个体差异,特别是职业高中的学生个体差异情况更加严重,这是一种客观事实。教师在课堂教学理念中,应该做到以学生为中心,要强调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的实质就是尊重、关心,关注本身就是最好的素质教育。老师在认识学生的个体差异这一客观现实的基础上,一定要善于发现学生的特长和优势,做到及时表扬和鼓励,与此同时,老师也要客观的对待学生的表现,当发现学生的缺点时,不应过于直接,要委婉的指出,并鼓励学生改掉,中职学校的学生作为以后的各个行业的基本的员工和劳动者,老师应该发展学生特长,尊重学生的个性。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个性和特长,鼓励学生从自己的特长出发,通过不同的途径,掌握尽可能多的知识,不断提高学生自身素质,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的发展。

四、结语

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不能很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中职学校的职业素质教育任重而道远。中职学校的语文教师更加应该利用一切职业素质教育的素材和资源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使得技术和素质相结合,为社会输送具有较高职业素质的综合人才。

参考文献:

[1]吴奕璇.中职听障生语文素质提升的创新探索.《边疆经济与文化》.2014年6期.

[2]高南鹏.改革中职语文教学和评价模式提高学生综合语文素质.《科学咨询》.2012年9期.

[3]岑亮.中职语文课改应追求形神兼备.《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1年19期.

作者:刘静

上一篇:项目开发的教育培训论文下一篇: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