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音乐素质教育论文

2022-04-19

摘要:中职音乐教育作为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智能开发、心理素质以及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已经引起人们前所未有的重视。现代社会培养高素质的人才离不开音乐教育,因为音乐教育为提高人的智能有着重要作用,对提高人们自身综合素质也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职音乐素质教育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职音乐素质教育论文 篇1:

如何在中职音乐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主旋律。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音乐素质教育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而且还能够通过音乐审美活动启迪学生的智慧,开发学生潜能,促进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给人的思想道德观念及智力以重要影响。音乐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使受教育者得到全面、充分、和谐的发展,其重要性和普遍性早已超越了音乐课程乃至音乐本身,而成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影响青年人心灵的手段中,音乐占着重要地位,音乐是思维有力的源泉,没有音乐教育,就不可能有合乎要求的智力发展”。”实践证明,音乐可以启迪智慧、开发智力,在提高人的创造力方面具有独特的功能。音乐那强弱分明的力度,缓急交错的节奏,抑扬起伏的旋律及悦耳丰满的和声,塑造出一个个生动艺术的形象,不但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增长了技能、技巧,同时,也加强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促进了智力的发展。所以,音乐素质教育是启迪智慧、丰富想象、促进学生智力发展的重要环节。如何在中职音乐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呢?

一、创造良好的艺术教育情境,陶冶性情

课前要注意创设一种美好的音乐氛围,使学生自然而然,潜移默化地接受音乐美,从而理解美的音乐。这种生动真实的情境能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对学生进行个性的陶冶和人格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自主精神和合作精神,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苏霍姆林斯基对课堂教学活动心理因素做了生动具体的描述:“所谓课上得有趣,这就是说,学生带有一种高潮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甚至震惊,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会到创造的快乐,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而感到骄傲。”由此可知,学生是在一种高潮的激动的情绪推动下开始感受、思考和体验的,因此,教师要依据音乐审美教育的目标和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自觉地运用审美因素,按照音乐教学审美规律精心创设音乐审美情境,这是音乐教学得以成功优化的保障。学生在特定的音乐审美情境中,触景生情,在情感共振中,获得审美情感体验,陶冶性情。这种情境和氛围是多方位的,可听、可看、可想、可动,它对学生的身心起到一种包围、熏陶、浸染的作用。比如,在音乐教室中装饰一些与教学有关的图案及著名音乐家的头像;播放优美轻盈的背景音乐等。

二、把素质教育贯穿教学始终

音乐教学中,要摆脱过去传统的单纯音乐技能技巧的传授,要把素质教育贯穿教育的始终。针对音乐教学的特点,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实施素质教育:

(一)在歌唱教学中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

歌唱教学是音乐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音乐教材的思想内容相当广泛,有爱党、爱国、爱人民的思想教育,也有爱护集体团结同学、热爱劳动、尊老爱幼的传统道德教育,还有遵纪守法的良好社会公德的教育等。教师可以通过向学生介绍歌曲创作的背景等方面直接感受歌曲蕴含的思想内容,变简单、生硬的说教为自然、亲切的影响,达到潜移默化的教育目的。如:在教授《我的祖国》这首歌曲时,我先将电影《上甘岭》的主要内容和情节以简练生动的语言进行讲述,使学生知道这是一首在解放初期抗美援朝战斗之时,志愿军在极其艰苦的情况下,坚守在上甘岭时所做歌曲,它充满着炽热的爱国主义情怀,表现战士的乐观主义精神。通过这首歌曲的教学,向学生们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使学生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在优美亲切的民族音调和气势宏伟的歌曲的感染下,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在音乐教学中达到了渗透思想教育的目的。

(二)在音乐欣赏中进行生动活泼的文化素质教育。

音乐欣赏是学生在听觉感知,情感体验,相互交融,创造性思维等心理活动融为一体的音乐审美实践活动,是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乐记》有云:“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之心动,物使然也。”说的是音乐发自人的心灵。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它比其他艺术更直接诉之于人的感情,而思想品德教育中行之有效的方法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这其中“情”是关键。列宁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所以我们抓住一个“情”字,把音乐教育与思想品德教育,情操的培养更紧密地结合起来。音乐教师就是一个情感的“二传手”,首先教师對作品要有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准确地捕捉音乐形象,巧设问题,抓住学生已有生活体验,激发美的情感。音乐是心灵的折射,它是生命里不可缺少的阳光。只有懂得音乐的人,才能懂得生活;只有在教学中正确引导其领会作品的深刻含义,捕捉音乐形象,激发爱国之情,报国之志,才能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欣赏民乐合奏《春江花月夜》时,借助富春江的美丽景色,让学生闭目聆听,人情人境用心去感受音乐作品的情绪、意味,民族器乐合奏的协调性和音乐的动与静、远与近、景与情紧密结合,音乐层次分明、高潮迭起,使学生从优美典雅的旋律中获得美的享受,教育引导学生加深对民族器乐的了解及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从教学形式上看,合唱、合奏、协奏等,为了达到完美和谐的效果,需要大家有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和相互协作精神,通过音乐教育,在提高音乐素质的同时,培养学生统一的意志和共同的情感,团结的集体主义观念和协作能力。

 (三) 因势利导进行心理素质教育。

音乐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最佳途径。具体地说,它可以分为审美心理、协作心理、表现心理。

1.审美心理素质。通过各种教育实践,培养学生爱美的心理。如在《黄河大合唱》赏析这一课中,通过媒体教学用生动的画面、强烈地的音响、直观的赏析流程图来刺激学生的感观,在情感的带动下去聆听、去分析,张开联想的翅膀去欣赏、去感悟,从而让学生产生热爱、追求、向往光明的心理;2.协作的心理素质。合唱的教学可培养学生的协作心理素质。它要求学生以规范的节奏、谐合的和声、交替的旋律、变化的音量来表达优美和谐的音乐。如:在合唱教学中老师要鼓励学生团结协作,每个声部的成员要有凝聚力和向心力,同时又要注意到对方的声音、音色的和谐统一,这样不断地切磋磨合,才能使合唱达到相互衬托、相互融合的立体声响世界;3.表现的心理素质。当学生能熟悉学会并演唱一首歌曲时,如何更生动、更准确地用歌声表达音乐情感,培养学生表现的心理素质便显得尤为重要了。从音乐的记忆、动作的模仿、音乐形象的想像等诸方面进行音乐发散思维的启发教学,可让学生从中获得音乐作品“二次创作”的表现心理素质。

(四)在第二课堂活动中进行综合素质教育。

课堂教学是提高学生艺术素质的主要途径。第二课堂活动,是实施艺术教育的重要途径。以丰富多彩的学生课外活动为载体的第二课堂,是对第一课堂学习的延伸、补充、发展,具有广泛的、深刻的、生动的教育效能。第二课堂能够激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实施素质教育拓宽了原有的教学空间和教学途径。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有助于提高学生组织能力,可以丰富学生精神生活、陶冶情操,有助于培养兴趣和爱好,发展学生的智能。如:在器乐合奏的排练中要求和谐统一、密切配合,有助于形成高度纪律性和高度艺术性的集体。音乐内在的节拍、节奏;合奏中声部的安排;共同创造艺术表现所形成的集体荣誉感等等,培养了每个参与者在愉快的、不强迫的形式中自愿遵守规则的习惯,培养了自律、自我激励,学习了与他人的非词语的交流形式和默契合作,学会了理解、接纳、欣赏他人,促进了学生良好的社会性品格的发展。又如:通过组织排练、举行演出、参加艺术实践等一系列音乐活动;不但为学生交往能力的提高和协作精神的培养提供了良好途径,还发展了个性与特长,增强了集体合作意识,有利于学生开朗性格和良好品质的形成,为其将来适应不同的人际组合,更好的参与社会竞争奠定了基础。

总之.音乐教育是中学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重视中职音乐教育,是使学生整体素质得到充分、自由、全面发展的关键;是实现教育现代化,培养跨世纪建设人才的关键。现代教育也越来越需要生动活泼、生气勃勃,充满创造性和娱乐性的教育形式。因此,实施素质教育在中职音乐教育中必须得到加强和提高。

作者:刘英萍

中职音乐素质教育论文 篇2:

浅谈中职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

摘要:中职音乐教育作为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智能开发、心理素质以及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已经引起人们前所未有的重视。现代社会培养高素质的人才离不开音乐教育,因为音乐教育为提高人的智能有着重要作用,对提高人们自身综合素质也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音乐教育 素质教育 心理素质 文化素质

教育承担着培养具有需要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更需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敬业精神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心理、身体素质。因此,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来说,必须把培养中职学生的良好素质放在首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中职学生的生活方式、思想方法和价值取向也随之发生变化,这就是过度的物质化、功利化的倾向,使中职生只看见那种操作表面上的技能学习,而忽视甚至鄙视心智层面上的素质学习。在中职学生中表现出的正义感、责任感的淡化,荣辱观、是非观的混淆,公德心的缺乏,个人行为的放纵,文化素质的贫乏,社会适应能力低下等,作为一名由“中等师范学校”转型为“中职学校”的教师,深感到音乐教学对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中职学生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健康向上的音乐可以陶冶中职生的情操,增强中职生的活力,和谐人际关系,使中职生找到生活的乐趣,得到美的享受,从而进入一个美好的境界,使品格高尚起来。丰富了中职学生的审美情感体验,使他们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不仅让中职学生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和充满关爱,而且还在潜移默化中培育了中职学生美好的情操和健全的人格。结合中职音乐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建立起适应中职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教学体系。

一、中职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

素质是人后天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所获得的稳定且长期发挥作用的基本品质。就培养人的素质而言,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素质、道德品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音乐教育由于自身所具有的娱乐性、趣味性和审美价值,它可以把深刻的思想内容和政治内容以一种通俗易懂、潜移默化的形式表达出来,因此,它是中职生进行素质教育的生动有效的形式。在音乐教育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特点,深入挖掘教材内容,把思想素质教育融入审美教育之中,使用音乐教育与政治思想教育协同进行。例如,在教唱《中华人是共和国国歌》时,结合歌曲的情感和音乐形象,介绍作品的创作背景,讲述中国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浴血抗战、保家卫国的斗争历史,教育学生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不之不易,自发地产生对祖国的责任感,懂得珍惜生活、珍惜生命、珍惜时间、发奋学习。这实际上就是一堂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课,与单纯理论说教相比生动得多。

二、中职音乐教育与心理素质教育

在对中职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的过程中,首先是培养学生的爱美心理,使他们对美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概念,学会欣赏美、鉴赏美、表现美。此外,还可通过各种形式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协作心理、柔韧心理、宽容心理、进取心理、创造心理和同情心理等。例如,通过合唱或合奏训练,就能培养学生的协作心理。众所周知,合唱、合奏是一种要求高度协作的音乐形式,学生将从中体会到协作的重要性,实际上是在潜移默化地接受集体主义思想教育。再如,欣赏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时,激昂有力的音乐使人感到贝多芬在不幸的遭遇中与命运抗争的坚强毅力。教师可进一步启发中职生联想我们现实生活中的意志坚强者,帮助他们正确对待学习、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难和挫折,培养其柔韧心理,具有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

三、中职音乐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

在中职学校对思想素质教育、科学文化素质教育、身体心理素质教育、劳动技术素质教育等方面的课程学习。而中职音乐教育实际上是研究如何使音乐课与这些课程发生横向的协同协作,这是一个广阔研究领域。例如,在教唱蒙古族民歌《嘎达梅林》时,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蒙古族人民的生活习惯、服饰特征、居住条件、宗教信仰、民族文化以及地理环境等风土人情,对歌曲艺术处理结合歌词分析,向学生叙述蒙古英雄嘎达梅林率领人民与封建王爷、反动军阀作斗争的历史故事。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不仅对中职生进行了审美教育,而且把音乐教育与思想、政治、科学文化等课程结合起来,体现了协同教学的原则。

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在艺术门类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它在审美教育中具有较强的特殊性。它通过音乐的魅力唤起人们的各种感受而培养起正确的审美观;它通过课堂向学生传播人类优秀的音乐文化,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鉴赏能力、思维能力,增强信息记忆能力和信息反馈能力,陶冶情操、完美人格、发展个性、净化心灵。音乐教育对培养复合型人才起着独特的作用,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是提高中职学生全面素质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使中职生在综合素质上得到全面发展,最终成为适应现代社会有用的人才。

作者:黄永平

中职音乐素质教育论文 篇3:

论音乐鉴赏在中职学生素质教育中的美学价值

【摘要】音乐的美学价值体现在它是大众文化中的一种重要艺术形式,同时具有不同的艺术风格,表演形式的多样化可以反映出音乐受众的多样化审美需求。社会发展至今,音乐审美方式也变得更加个人化和直接化,人们在欣赏音乐时感受的情感和带来的想象空间,可以熏陶人的精神世界,这种艺术教育是对中职学生能力和素质的综合培养。

【关键词】音乐鉴赏 中职学生 美学价值 素质教育

一、培养中职学生的感知能力和想象能力

人们在对音乐的鉴赏过程中,由于有人生经历、文化素质以及风格情趣的差异,即使对音乐的节奏和音色有同样的感受,对作品的理解也可能是不同的,因此在中职院校既要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体现美学价值,还要培养学生的感知力和想象力,突破思维桎梏。感知能力的培养可以从古典音乐开始,比如在欣赏《高山流水》时,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感受古琴的音色模拟出的高山流水的场景以及其中蕴含的惺惺相惜之情,使学生体验到古曲中的美学,触动心弦。而想象力的培养可以蔓延至任何一首优秀的作品中,想象本身就是把音乐的朦胧感和生活经验相联系,优秀作品中的意象又都来源于生活实际,鉴赏时只需跟随音乐的自由思维去追寻旋律中的意象就可以了。比如在欣赏《暴风雨》时,老师可以要求学生根据力度的强弱变化,想象闷雷滚动、电闪雷鸣的自然景观,从而达到审美期望。这种经验积累到一定程度,可以帮助学生很快也理解音乐的意境,在欣赏中与作者产生共鸣。

二、音乐欣赏的方式

可分三种:①知觉的欣赏;②情感的欣赏;③理智的欣赏。

著名音乐教育家黄自说过:“在知觉的欣赏方面,我们应当能辨别美的节奏、曲调、和声及音色。在情感欣赏方面,应当先知道这些音乐表情的方法及作曲家的生平和性格,然后用我们的冥想,去体贴它所表达的情感。在理智的欣赏方面,我们应当先知道这些音乐各种派别之不同及各派之特点,能审辨‘乐意’追溯此‘乐意’的种种变化而造成的精密结构。”黄自的这段话也说明在欣赏时不但要把握好音乐性内容,同时也要握好非音乐性内容。在音乐鉴赏教学中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学习能力、心理特点正确处理好音乐性内容与非音乐性内容的关系。只有同时把握好音乐性内容和非音乐性内容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课堂“活”起来。如在给学生欣赏《黄河大合唱》时,为了让学生了解黄河的音乐特点,缩短与音乐的距离感,我们可以用多媒体展示黄河雄伟的画面。随着音乐速度、力度、情绪的不断变化,学生的情感自然而然地融入了音乐中。

三、提高教师自身素质资源整合程度

在中职音乐课程中体现美学价值,教师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关键。作为一名中职音乐教师,要讲创新、重实践,养成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并时时用新的科学知识武装自己。在音乐课上,教师要有宽阔的音乐知识面和丰富的音乐技能,上课时要有充沛的感情,以带动学生进行情感体验,同时教师要能正确把握音乐作品的意境,只有自身与作品达到情感共鸣,才能引导学生。面对教育形势的变化,教育知识和方法都在不断变化,音乐的流行趋势也在不断发展,教师要紧跟潮流,及时更新知识技能,提高自身的素质,为学生的音乐教育服务。同时教师要尝试进行艺术与科学的整合,音乐鉴赏力的培养是一种人文教育,美学价值的体现过程也是科学文化素养的培养过程,开发学生创造力、提升创新精神与发展实践能力,都需要及时整合教学资源,多形式、多途径探索音乐教学策略,利用网络资源并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使学生从音乐鉴赏力培养过程中获取有益的养料。

四、音乐中的非音乐性内容带有较多的主观色彩,主要包含绘画性内容和文学性内容

1.绘画性内容

音乐与绘画从理论上来说似乎是两种殊不相关的艺术形式,前者通过音响诉诸人们的听觉感官,后者通过线条和色彩诉诸人们的视觉感官。但在现实的艺术活动中,所谓音乐中的画面和绘画中的音乐感,又往往是艺术家们常常谈论的问题。早在17世纪,著名科学家牛顿曾用三棱镜将阳光分为七种颜色,他还得出一个有趣的假设,他认为红、橙、黄、绿、青、蓝、紫正好与C、D、E、F、G、A、B七个音相对。历史上有不少音乐名作直接取材于绘画作品,比如穆索尔斯基的钢琴组曲《展览会上的图画》。它的第六分曲《两个犹太人》单纯从音响上来看,它只包含两个主题。一个主题在低音区,深沉、稳健,节奏带有一定的冲击力;另一个主题在高音区,慌张、忙乱,节奏细碎并带有退缩感。假如没有任何标题来指示,我们将会产生多种联想。但作曲家却早已告诉我们,他的作品是以一幅画为摹本:两个犹太人,一个穷一个富。所以,我們便会自然地跟着标题去联想,低音区的主题将会使欣赏者联想到一个趾高气扬的富人,神气十足、不可一世;而高音区的主题又会使人联想到一个胆小心虚的穷人,躲躲闪闪、可怜巴巴,这样,听众似乎便能从音乐中感受到画中的形象。

2.文学性内容

音乐与文学的结合,产生了很多优秀的艺术作品,特别是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音乐,这类音乐的数量相当多。比如,柏辽兹的交响乐《哈罗尔德在意大利》、《罗密欧与朱丽叶》《浮士德的责罚》,李斯特的交响诗《浮士德》、《塔索》等等。19世纪末,德彪西的管弦乐序曲《牧神午后》等。这种创作倾向一直延续到当代。我国50年代何占豪,陈刚创作的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以及近期的青年作曲家谭盾创作的交响乐《离骚》、弦乐四重奏在《风、雅、颂》等都取材于不同的文学作品。这类音乐与歌剧和歌曲不同,虽然取材于文学作品,但他们的构思线索不是按照文学原著的情节或思想发展过程,而是根据音乐艺术的特征,以音乐发展的需要与可能性为出发点,从文学原著中提炼它的精神实质作为音乐构思的基本线索。因此,对于这类作品的鉴赏教学,要充分利用音乐中包含的文学性内容启发学生。

五、结束语

美学价值的意义在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正确的审美观点和健康的审美情趣,从而培养高尚的品德。音乐教学培养下中职学生不一定要有较高音乐技能,但一定要有较高的鉴赏音乐的能力。老师要通过各种实践活动,陶冶学生的高雅艺术情感,同时在教学中也要注意发展学生个性与特长,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修海林罗小平著.音乐美学通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

[2]杨和平等.音乐理论与教学研究[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

作者:张冰玉

上一篇:课程设计情景教学论文下一篇:流动儿童家庭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