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自律师德论文

2022-04-18

[摘要]高校教师师德自律的形成不仅有赖于他律的各种因素,更有赖于自身的主体动力。因此,注重教师占有其人的全面本质、主体性发展和其全面发展,对于激发高校教师师德自律的主体动力具有重要的价值。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校教师自律师德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校教师自律师德论文 篇1:

浅析培养高校教师师德自律研究

[摘要]教育事业的成败关乎国家和民族的兴衰,高等教育作为教育阶段的最高层次,其发展更是深刻地影响着国家的前途命运和民族的未来发展。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高校师资队伍是促进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而高校师德建设无疑是高校高素质师资队伍建设的核心。当前的高校师德建设存在一些问题,部分教师对工作敷衍,利用闲暇搞副业;为评职称而抄袭论文;只教书不育人;利用职务之便向学生索贿;等等。因此,应加强高校教师师德自律,始终坚持教书育人是自己本职工作的信念,深刻了解师德的本质和内涵,加强师德内容的学习和实践。

[关键词]教育事业;高等教育;师德建设

[文献标识码]A

[作者简介]李春惠(1991—),女,海南万宁人,硕士,三亚学院管理学院助教。

高校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将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和民族的未来发展。因此,加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提高教师师德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师德的涵义

师德,顾名思义即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和所有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的过程中所应遵循的基本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的总和。[1]教书育人是每一位高校教师的本职工作,他们除了需要具备丰富的学识,能在黑板上演绎着科学的传奇,给学生传授知识以外,还需要拥有高尚的师德。因为他们教育的对象是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处于形成阶段的大学生,所以高校教师的道德修养对大学生的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因而,职业道德的高低应该成为评判高校教师是否合格的标准。

关于师德的表述古已有之,如“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为人师表,教学见长”,这些都是古人对师德的赞美。近现代,关于高校教师师德规范的最早论述是康有为提出的,他认为高校教师应做到“唯才德是视”,“德性仁明,文字广博,思悟妙通,而又诲人不倦,慈幼有恒”。[2]不可否认,我国高校教师队伍整体的道德水平是高尚的,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教育改革的步伐加快,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观念也受到了一定的冲击,出现了师德素质下滑的迹象。

二、高校教师师德建设存在的问题

师德建设是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当前的高校教师队伍建设中,学校只重视教师队伍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强调教师发表论文的数量,忽视教师的道德发展,不重视教师在学生道德培养方面做出的努力。在人才引进上更是只注重学历和科研成果,而没有将道德素质作为人才引进的一项考核标准。这导致高校教师为了个人私利过分追求学术成就和社会地位,忽视了对自身的道德培养,从而影响了我国高校教师的道德建设。

此外,随着高校招生人数的不断扩大,高校的教师人数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增长,总数突破了百万。在数量如此庞大的教师队伍中难免混入一些道德素质不高的教师,导致高校教师队伍频频出现种种师德问题。[3]有的教师缺乏爱岗敬业的精神,对教学工作敷衍了事,不积极实施教改;有的教师为了评职称违反学术道德,抄袭论文;有的教师上完课就走人,没有与学生沟通与交流,对学生态度冷漠,对学生学习之外的问题不闻不问,典型的只教书却不育人;有的教师不专心于教学、科研,利用闲暇搞副业;有的教师怕惹事,不敢严格管理学生,没有正确引导学生的不良行为睁只眼闭只眼;有的教师以考试不及格威胁学生,向学生索贿;等等。尽管这种师德败坏的不正之风只在少数教师中存在,却给教师的整体形象造成了不良影响,如果不及时整顿教师队伍,加强师德培育,势必影响高校的发展。

三、高校教师师德自律的重要性

高校教师师德自律指的是,高校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自觉地把师德外在的必然要求内化为自己内在的自主要求,形成师心自律;自觉地把师德内在的自主要求外化为师德行为,形成师行自律;实现师心自律与师行自律和谐统一,不断提升自身的师德境界。[4]

我国正处于社会经济的转型期,社会经济体制、劳动者就业方式和人们生活方式的选择也不再像以前那么单一,这给所有人带来更为广泛的社会道德价值选择空间,教师也有了更多的自由。在这种开放的时代背景下,高校教师师德建设如何把师德规范的必然要求转化为教师主体内在的自主要求,即让教师形成师德自律,显得尤为重要。这就要求每一位高校教师注重师德内化的养成:第一,始终坚持教书育人是自己本职工作的信念。教师只有热爱自己的教育工作、爱护自己的学生才会努力提升自身的师德水平,提高自己的教学和科研质量。第二,深刻了解师德的本质和内涵。师德形成于心,表现于行。教师只有了解和掌握了师德的真正本质与内涵,才能把道德理论化为自己内在的意识和动力,在平时的工作中将师德表现出来。第三,加强师德内容的学习和实践。高校教师虽然属于高级知识分子群体,但学历的高低和知识的多少并不是与道德成正比的,崇高的道德水平需要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和发展。这就要求高校教师在工作中严于律己,不断反省自身的不足,不断提高自身的师德水平,将师德内化为个人涵养,并应用在实际工作中。道德是一种情操,一种品质,但是也是一门需要实践的理论。高校教师是具有高学历、高学识的群体,他们具有成熟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并且通过给学生传授知识影响学生的成长,具有较高的社会的地位。他们本身能够自觉形成一定的认知体系,因此,将对道德的认同内化为自身的道德自律较之于他律更能从根本上解决教师的道德滑坡问题。

总之,在现代大学的发展建设中,高校教师的师德建设问题不容忽视。现今,高校内部和社会外部已经开始重视高校的师德建设问题。许多高校开展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师德教育活动,社会也提倡尊师重道,为师德建设提供他律的客观条件。然而,对于高校教师来说,师德不仅是他律的,更是自律的。除了要积极参与学校和教育部组织的各项师德培训学习外,教师在平日的教学工作中应该认真上课,用心教学,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在工作岗位和工作实践中不断践行对于师德的领悟和认知,提升自身的师德水平和职业水平,将师德的内涵和本质内化为自身的行为习惯,形成一种自律精神,这样使得自身得到发展的同时又能推动师德建设工作卓有成效地进行。

参考文献:

[1]滕金生,周敏.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7(4):8-10.

[2]卫荣凡.高校教师师德自律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2007.

[3]岳文婷.加强高校教师师德建设的几点建议[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9(6):86-88.

[4]谢艳.关于加强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思考[J].教书育人,2011(6):76-78.

作者:李春惠

高校教师自律师德论文 篇2:

高校教师的全面发展与师德自律的主体动力

[摘要]高校教师师德自律的形成不仅有赖于他律的各种因素,更有赖于自身的主体动力。因此,注重教师占有其人的全面本质、主体性发展和其全面发展,对于激发高校教师师德自律的主体动力具有重要的价值。

[关键词]人的全面发展;师德自律;主体动力

[作者简介]卫荣凡,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博士研究生,中共广西教育学院党委副书记,教授,福建厦门,361005

高校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师德的主要社会利益关系,在这种社会利益关系基础上产生的师德规范,它的重要目的和功能是为了维持这种师生关系。然而,这种目的和功能的实现,不仅有赖于他律的各种因素,如师德规范的必然性要求、制度、教育、社会舆论、传统习惯、相应的环境和氛围等,更有赖于教师主体的师德自律,唯有达到这种自律,外在的师德规范必然性要求才能内化为教师主体的自主要求,真正成为教师主体的师德,这种师德才具有真正的现实性。因此,高校师德建设应当注重激发教师主体的内在动力,应当关注高校教师的全面发展与师德自律的关系问题。

一、人的发展

社会在不断地发展,总的来说,人也在不断地发展,这是社会历史发展的趋势。事实上,人不断摆脱人的本能的局限,突破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束缚,呈现不断发展的态势。当然,在私有制的社会里,尽管人的发展不是多数人的发展,但在一定的意义上,人作为人或多或少的是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只不过人的发展受到了严重的阻碍,特别是劳动人民的发展总是受到统治阶级的残酷压迫。如,在资本主义社会,由于资本主义私有制和工业化大生产的矛盾性以及旧的分工的限制,一方面,资本家拼命地追求发财而成为经济动物,工人为了维持生存需要而成为资本家追逐超额利润的生产工具,失去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可能性;另一方面,人类社会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创造了比以往一切时代的生产力总和还要巨大的社会化生产力,人的潜力和本质得到了极大的释放和发展。针对资本主义社会这种现象,不少人提出了严厉的批判。马尔库塞指出:“对立面一体化了,社会的主体丧失了对自己的社会的批判能力……同样不自觉地丧失了真实的本能的需求……这种单向的发展终于把人变成了单向人。”他从人的发展需要来分析社会问题,认为失去了个性特征和丧失了批判能力的人不是全面的人,而是单面人。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物质财富不断增值,而人的主体得不到相应的发展,这种社会的发展与人的发展的背离,又严重地阻碍了社会的发展。这就决定了代替这种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一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因为,在这种联合体里,社会的利益也是联合起来的自由劳动者的个人利益。每一个人都在为社会贡献中实现自我,又在实现自我中为社会做贡献。也只有到那个时候,人不仅是真正的主体和动力,而且就是直接的目的了。也只有到了那个时候,人的内在的主体性才会充分地释放出来,成为创造自我价值和实现自我本质的动力。人的主体性意识、人格理想、道德信念、道德行为才会真正实现高境界的自律。那时,人的发展才能从必然王国进入到自由王国。

马克思、恩格斯在研究人类社会发展,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基础上,科学地探讨了人的全面发展问题,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特征。其一,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人的个性得到自由的发展,实现人的个性自由。人的个性自由发展就是“个人的自主活动”。个性自由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马克思十分重视人的个性自由,但强调这种自由是具体的历史的,并取决于社会的生产方式。马克思指出:“人们每次都不是在他们关于人的理想所决定和所容许的范围之内,而是在现有的生产力所决定的和所容许的范围之内取得自由的。”人的个性自由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人的个性自由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只有生产力高度发展,人对自然和自然规律的认识及把握进入了“自由王国”,人类才能从自然界获得更多的自由。二是社会关系的和谐。个性自由离不开社会和集体,只有消除个人与社会、集体的对抗,消除了阶级和阶级对抗,实现了自由人的联合体的社会,即共产主义社会,到那时,个人与群体才能处于一种和谐的关系,并且人与人结成的社会关系才能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和谐。其二,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素质和能力等方面的全面和谐发展。在“自觉的自由人组成的联合体里”,由于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以及旧式分工的消灭,每一个人可以依据社会的需求和个人的兴趣,从事他选择的任何工作。因此,那时的人不只是体力劳动者,也不只是脑力劳动者,而是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的高度统一,是素质、能力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人。其三,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主体性力量得到充分的释放。马克思论述到“对人的统治将由对物的管理和对生产过程的领导所代替”时,人类将“成为自己的社会结合的主人,……成为自身的主人——自由的人”。在这样的社会条件下,人的主体性力量才能得到充分释放,劳动才能成为人生活的第一需要,成为人们乐趣的需要,成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一种需要,因为人们在劳动中可以尽情地发挥自己的创造才能,发挥自己主体性力量,使社会生产力得到高度的发展,一方面,个人为社会作贡献,另一方面,也使自己获得了全面与自由的发展。其四,人的全面发展是精神境界的升华。人的全面发展,必须要不断地升华自己的精神境界,具有很高的思想觉悟,一是塑造个人的丰富和充实的内心世界;二是使个人的生活和劳动充满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三是这种精神境界的升华主要体现在人具有人类高尚的精神,特别是人的道德自律达到了很高的境界;四是个人的自由时间和闲暇时间的增加,为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同时又丰富了人的精神生活。使人不仅拥有富裕的物质生活,而且更拥有丰富充实的精神生活,使人的全面发展得到了真正的实现。

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比以往社会更优越的社会条件,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新时期,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民主建设的不断推进,文化的不断繁荣,教育事业的不断发达,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等等,使人的全面发展得到了很大的进步,人的主体地位、主体意识和主体性力量得到了肯定和发挥,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当然,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够高,还存在着三大差别,人们的物质生活不够富裕,精神生活也不够丰富和充实,人的全面发展仍受到许多限制。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不断推进和和谐社会的建构,人的全面发展也将不断地推进。

二、高校教师的全面发展与师德自律

高校教师的全面发展,是指高校教师占有其全

面的本质,发展和弘扬其主体性,追求全面发展的人的目标,不断地提升其自身的素质。这是高校教师师德自律的重要内在动力之一。

(一)占有其人的全面的本质与师德自律

高校师德规范根源于高校师生等方面的社会利益关系,它产生于高等教育事业追求师生的合理的或高尚的关系的需要,也产生于教师追求其全面发展的需要。这两方面是统一的,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追求的目标是师生关系的和谐。教师是社会的人,而人的本质在于其社会性。正如马克思所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从马克思的论述和社会现实来看,高校师德规范是作为维系高校师生的合理的关系的要求而存在的,一方面,它是高校教师的一种行为规范,在这一意义上,表现为一种外在的他律。另一方面,它作为教师个体追求与高等教育事业的要求相一致的自觉性,还具有更深刻的价值意义,即它是教师全面发展借以实现的形式。教师的发展包含多方面的追求,从内在的德性到外在的行为,从师生之间的教书育人的交往活动到教师自我价值的实现,都体现了教师从自身的存在为出发点,追求发展,追求事业,追求师生的和谐关系,追求师德和师德自律。从终极的层面看,师德自律对于教师的意义,就是通过其潜能的多方面实现而占有自己全面的本质,促进自我价值的完善和提升。因此可以说,师德自律是教师占有其人的本质的需要。

另外,从职业角度来看,师德自律还有其更深刻的根源。在高等教育事业中,师德规范必然性要求的存在与作用是不以教师主体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是从教师职业的角度看,根本的原因在于师德规范的必然性要求是教师的需要。这种需要是教师认同、内化、遵循师德规范必然性要求的原初内在动力。马克思指出:“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而做事,他就什么也不能做。”理所当然,教师的需要既表现为个人的需要又表现为高等教育事业的需要。正如马克思所说的,人的需要表现为两种形式:一种是自然主体的那种个人的需要;另一种是表现为社会需要的个人需要。“在现实世界中,个人有许多需要,正因为如此,他们已经有了某种职责和某种任务。”师德的需要是教师的本质需要。作为从事高等教育事业的教师,他要在社会中生存和发展,满足自身的各种需要,必须要了解把握从事这一职业的各种要求,包括师德规范的要求,或者称为职业角色的道德要求。每一个人在社会中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每一种角色都有与这种角色相对应的道德责任和道德规范,可以说,师德规范就是社会或者说是高等教育事业对教师角色的一种期待,教师认同这种期待,并把这种期待内化为自主的要求和外化为有利于学生、学校、社会的师德行为,当教师达到了这种师德自律的境界后,教师遵循师德规范必然性的要求就不是表现为外在他律要求的被动服从,而是展示自身存在的一种方式,在这种师德自律状态下,高校教师“知其善”和“行其善”就能达到高度的统一。这是社会和高等教育事业对高校教师要求的需要,也是高校教师占有其自己全面的本质要求的需要。

(二)主体性发展与师德自律

所谓主体性发展,就是人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地发展和弘扬的过程。人的主体性问题,历来是各派哲学探讨的重要问题。在马克思主义的哲学以前,要么把人的主体性说成是先验的、神秘的“自我”和“自我意识”,绝对的、客观的“理念”;要么把人的主体性说成是纯粹的“自然人”的。马克思批判地扬弃了前人关于人的主体性理论,坚持从现实的、感性的、从事实践活动的、社会历史的人出发,建立了完整、科学的人的主体性理论。其主要内容有:其一,主体,即是从事现实的社会实践的人。这就是说,主体性实际上就是人在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主体能动性。其二,主体性是人的主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主体性的人,一方面,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自然存在物;另一方面,又作为一种有意识、有目的、有实践能力的主体与自然界相对立,既能动地改造自然界,又能动地与自然界和谐相处。因此,人就有了不同于自然界的主体性,人总是从自己的目的出发,以自己的需要、自己的方式、自己的实践能力去把握和改造自然界客体和人主体本身,既占有、支配和创造客体,又不断地超越人自身,充分地展示人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其三,主体性,即人的社会性。马克思指出:“在理论方法上,主体,即社会。”人的主体性,集中呈现出人的社会性。人的主体性的发展程度与社会关系的演变同步,并且它只有通过社会性的实践活动才能表现出来。可以说,离开社会性,离开社会实践,就无所谓人的主体性。

高校教师的主体性,主要指的是高校教师从事高等教育这一职业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可以说,如果一个高校教师在高等教育的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方面充分地体现出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那么,其同时必然会体现出师德自律的境界。因为,师德自律能最突出地表现出教师的主体性,是教师从事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工作的实践精神和动力。因此,只有达到了师德自律,高校教师的主体性才能进一步地得到发展和弘扬,才能得到质的超越。还因为,任何一种社会道德行为规范,包括高校师德规范在内,只有内化为主体的道德,只有达到一种自律的境界,它的现实性和目的性才能真正得到实现。正如康德所认为的:“道德的行为不是产生于强制,而是产生于自觉,达到自律道德,才算真正具有了道德意义。”只有深化对师德规范必然性要求的认识,才能从本质上认识到师德规范不仅是对教师行为的要求,而且也是教师主体性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弘扬的一种方式,是教师自我肯定、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其自身价值的一种方式。

(三)全面发展与师德自律

在新时期,我国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随着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不断推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断发展,为人的全面发展奠定了比以往更优越的条件。我们党高度重视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实现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我们要在发展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上,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确,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进程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人的全面发展又为促进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动力。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推进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是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人的全面发展程度也是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这两个历史过程应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地向前发展。在社会主义社会,这两个历史过

程是高度统一的。

高校教师的全面发展是其全面本质展现的标志,是发展和弘扬其主体性的体现,更是师德自律的目标追求。高校教师的全面发展主要来自两个方面的推动力:其一,是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客观要求。现阶段,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正在跨越式地发展,自1999年扩招以来,高等教育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快速推进,但面临着如何保证和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严峻的挑战。应对这一挑战是一个复杂的艰巨的系统工程,但核心的问题是如何提高高校教师的整体素质,即如何促进教师的全面发展。这是高等教育事业核心竞争力问题,是保证和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其二,是教师自身的必然要求。这种必然要求根源于教师的需要。根据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需要分为由低到高的五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1970年,马斯洛进一步把人的这五种需要概括为三个层次:基本需要、心理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并增加一个超级需要,即卓越人物为了理想可以牺牲一切的需要。奥德费则把人的需要分为三个层次:生存需要、相互关系需要和成长发展需要。他认为:某层次需要满足越少,就越渴望这种需要;低层次需要得到满足,则追求高层次需要;高层次需要得不到满足,则追求低层次需要。这一理论论述了人的需要由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但又有由高层次向低层次的回转。教师的需要是多种多样和复杂的。王荣德在《现代教师人格塑造》一书中提出,教师的需要是由教师的职业特点和文化修养等客观因素决定的,主要表现为:物质生活需要迫切,精神文化需要优先,受人尊重特别强烈等。并有如下特点:一是以育人为生活的中心。不少教师全身心地扑在教育工作上,教书育人是他们的最大的需要和满足。二是追求创造的欢乐。教师从事着教书育人的崇高事业,极富有挑战性,因此,教师不断地向自己的智慧、人格、能力发出挑战,成为推动学习、探索、创造的动力,使教师在不断的创造中获得可持续的发展。三是注重道德和精神追求。首先,道德信仰已渗透于教师的需要体系之中,成为教师需要的重要内容,各方面的需要都以一定的社会道德规范为要求,以一定的社会利益为目的。其次,是自觉地以一定的道德规范制约需要,决定一些需要的取舍,力求使自己的思想与行为符合社会的要求,能够成为学生的表率。尽管,教师的需要是多方面的,也是复杂的,但由于教师从事的工作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的需要主要是精神方面的需要,尤其注重道德方面的追求。因此,无论是高等教育事业的需要,还是高校教师的需要,共同的指向都是推动教师的全面发展,特别是提高师德水平,升华师德自律的境界,为教师的全面发展提供实践的强劲动力。同时,教师的全面发展,又推动教师师德自律境界的升华。在我国加大力度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当今时代,尤其是高等教育的发展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条件的时代,高校教师肩负着伟大的历史使命,要为社会培养一批又一批的有用之才。在高校,只有高素质的教师,尤其要有一大批名师,才能够适应我国快速推进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这种客观形势的要求。

[责任编辑:青 山]

作者:卫荣凡

高校教师自律师德论文 篇3:

高校师德建设有效途径的探讨

摘要:近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高校教师的师德建设出现了一些突出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对于完成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可靠接班人”的历史任务提出了挑战。文章对目前高校教师的师德建设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加强师德建设的几个具体建议。

关键词:高校;师德建设;途径

作者简介:王宏(1978-),女,黑龙江肇东人,沈阳工业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讲师;王玲(1980-),女,辽宁锦州人,沈阳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助教。(辽宁 沈阳 110870)

一、概况

高校是先进文化形成的源泉,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承担着为国家、社会培养“合格建设者、可靠接班人”的重任。高校教师则是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教育者。加强师德建设,不仅对于提高广大教师的道德水平,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而且对于转变社会风气,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整个民族的道德水平,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胡锦涛同志在2010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事业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二、新形势下高校师德建设中出现的问题

长期以来,广大高校教师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爱岗敬业,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出了大批高素质人才。但是,随着我国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转型时期负面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多元价值观的并存和碰撞,一些无序的失范的行为、现象的存在,给师德建设带来消极的影响,高校教师群体出现了种种职业失范现象,高校师德建设出现了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1.政治立场模糊、信仰迷茫

我们的大学是社会主义的大学,培养的对象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一任务是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要求。但是,在西方自由主义思潮的影响下,有部分高校教师盲目崇拜西方资本主义制度,对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产生怀疑,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谐社会理论不屑一顾;有极少数教师在一些涉及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事实的重大政治问题上政治立场模糊,信仰迷茫,在课堂上公开散布错误的言论,甚至不负责任地道听途说,编造传播政治谣言,歪曲党和国家形象,在广大学生中造成恶劣影响。

2.职业理想信念弱化、信念缺失

高校教师肩负着培养人、教育人的重要使命,要真正把个人理想、本职工作与祖国发展、民族未来紧密联系起来,才能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然而,现实中,许多高校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职业理想信念弱化、信念缺失,缺少责任感、使命感和神圣感,把教书育人仅仅当做一项“工作”,把教育事业当作谋生的手段,有的教师对终身从事教师职业心存顾虑,见利忘义,患得患失;还有一部分教师端着教师的饭碗,打着个人的算盘,把个人支配的备课、进修时间当成了捞取外快的时间,教学敷衍了事,上课照本宣科,课外精力充沛,严重影响到了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3.只见教书不见育人

教书和育人是高校教师的两大任务,也是教学活动中不可分割的两个环节。教师既要教给学生专业技术知识,帮助他们掌握一技之长,又要培养学生的远大的理想、坚定的信念、高尚的情操和求实的态度。但是,许多高校教师认为自己的职责就是教好书,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是辅导员的事情,“上课来、下课走”,对学生的思想、道德、行为听之任之,对困难学生、心理需要辅导的学生关爱意识淡薄,只“授业”而不“传道”,甚至由于不懂得尊重学生,给学生造成心理的伤害。

4.师表意识淡薄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是北京师范大学的校训,这八个大字体现了传统师德的核心内容,也为一代又一代教师所追求和践行。作为高校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技能,而且要言传身教,用自已高尚的人格魅力去影响教育学生,成为广大学生学习的楷模和榜样。但是,受到西方拜金主义、功利主义的不良影响,许多高校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师表意识淡薄,无视学校的规章制度,课堂教学仪表不整洁,迟到早退,任意安排课时,随意调课停课;有的高校教师把大部分精力都用来发表论文、申请课题,学术论文粗制滥造、篡改数据、抄袭剽窃,在学生中造成了恶劣的负面影响;甚至有的教师道德水平低下,与学生发生不正当经济往来,利用教师之便谋取私利。

三、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的有效途径

加强师德建设是一项复杂而艰难的任务,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把师德建设作为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把高校建成道德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基地。

1.加强对高校教师队伍的思想政治教育

提高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是师德建设的前提。要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师德高尚、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就要加强对高校教师队伍的思想政治教育。高校教师队伍的思想政治教育并非是可有可无的表面工作,高校教师在教育学生的同时,自身也需要不断坚定政治信仰。要定期举办思想政治专题培训、研讨,组织高校教师参加各种专题学习会、报告会、座谈会,积极开展社会实践,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以及党的方针政策进行专题学习和研讨,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伟大成绩有更加直观的认识,牢固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本信仰,从而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

2.提高高校教师道德水平

提高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是师德建设的关键。教育事业是民族振兴的希望所在,教师工作平凡且伟大,献身教育是一种精神境界,正是这种精神境界激励着千千万万的教师献身教育事业。要采取多种形式和途径,开展高校教师爱岗、敬业、勤奋、团结、协作等方面的教育,大力倡导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增强作为人民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宣传那些政治立场坚定、业务素质过硬、道德品质高尚、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模范教师,充分发挥模范教师的示范作用,营造积极向上、争先创优的舆论氛围,用榜样的力量去影响和带动高校教师,增强广大教师坚守教师职业道德的自觉性与主动性,从而形成学先进、赶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风尚;要大力提倡求真务实、勇于创新、严谨自律的治学态度,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以自己良好的思想和道德风范去影响和培养学生。

3.加强监督,杜绝教师不良作风

高校要进一步建立健全监督约束机制。学校要成立师德建设督导委员会,通过学校的党内监督、行政监督、同行监督等多层次监督,由学校教务处、教学督导处、工会、教师代表大会等对教师行为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督查。通过监督,促使广大教师端正思想,反省不足,自觉抵制不良风气的影响,切实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在商品经济的大潮中,教师要坚决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侵蚀,自觉突出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为原则,时刻注意坚持教师职业道德的高标准、严要求,注重自我修炼、自我约束,淡泊名利,洁身自好,做到以德服人,以德立教,努力把外在的道德要求内化为自身的道德信念,自觉增强对教育工作的强烈事业心和高度责任感,真正成长为德才兼备、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人民教师。

在高校师德建设中,学校的管理与服务属于他律,是重要的外部因素;教师的自律则是根本,起决定性作用。高校师德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高校师德必须把他律与自律结合起来,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既重视师德建设的他律,加强领导,规范引导,典型示范,加强监督,科学考评,奖惩分明,充分发挥他律的教育、规范作用,同时又注重教师的自我修养,自我约束,内外结合,相得益彰,进一步提高高校教师师德素养,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师德高尚、结构合理的高校教师队伍。

参考文献:

[1]杨六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下的高校师德建设[J].教育与职业,2008,(6).

[2]高连歌.高校师德建设的内涵与策略分析[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

(责任编辑:孙晴)

作者:王宏 王玲 王春艳 任文芳

上一篇:风险交流食品安全论文下一篇:物质周期运动探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