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库区农业推广论文

2022-04-18

三峡库区柑橘产业的发展成效来之不易。这些成绩的取得,一方面得益于相关上级部门的倾情关注和政策支持,另一方面得益于大量科技成果的应用。柑橘是世界第一大水果(占世界水果总产量的1/5),也是世界第五大贸易农产品(仅次于小麦、大豆、棉花和玉米)。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三峡库区农业推广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三峡库区农业推广论文 篇1:

论科学发展观视野下三峡库区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的创新

摘要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创新三峡库区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对于推进库区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的全面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结合三峡库区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的现状与特点,我们必须从文化产业发展的内部经济环境、外部体制环境、特色精品打造、科技支撑等方面进行创新,打造具有三峡库区特色的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切实使文化产业成为三峡库区新的支柱产业和经济增长点,以促进库区的繁荣稳定。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三峡库区;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创新

文献标识码 A

重庆市三峡库区位于长江上游下段,东起巫山县,西至江津市,南起武隆县,北至开县,地理范围在北纬28°28′~31°44′、东经105°49′~110°12′之间。东南、东北与鄂西交界,西南与川黔接壤,西北与川陕相邻。长期以来,该地区积累了壮美神奇,厚重悠久的三峡文化。但由于区位、产业基础、资源禀赋和开放程度等因素的制约,三峡库区文化产业的发展相对滞后。为此,如何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创新三峡库区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以此培育库区新的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从而促进库区的繁荣稳定,便成为当前库区经济产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重大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结合三峡库区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与特点,必须创新文化产业发展模式。所谓“模式”,是指在一定地区一定历史条件下具有特色的发展过程,即要从整体出发,探索一个地区的发展背景、条件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与其他地区相区别的发展特色。三峡库区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就是指以三峡库区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发展理论为指导,结合三峡库区目前发展环境和条件,探索出的极具特色的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路、发展路径及发展的模型。

一、科学发展观要求必须创新三峡库区文化产业发展模式

党的十七大报告从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层次论述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把建设社会主义文化上升到空前的高度,强调要求“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加快三峡库区文化产业的发展,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用科学发展观来衡量文化产业,我们发展文化产业是符合科学发展、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以及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相互结合、促进的产业。结合三峡库区文化产业发展的实际,科学发展观要求必须创新文化产业发展模式,以推进库区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的全面协调发展。

(一)创新文化产业发展模式有利于三峡库区经济产业发展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发展文化产业对现代经济发展的功用越来越突出,将文化产业作为重要的新兴产业发展,有利于推进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经济的增长,变革人类生产生活方式。随着传统产业群体的消解和三峡移民搬迁中经济产业发展结构的重构,三峡库区新兴产业破茧而出。但长期以来,三峡库区经济社会产业发展很少将丰富的文化产业资源作为经济发展的支撑,经济发展缓慢导致文化产业主体基本游离于市场经济之外,文化发展的优势难以在经济发展中显现。新形势下,面对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笔者建议,应抓住三峡库区移民迁建有利时机,加快文化产业化发展,创新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发挥库区文化的民族和地域性优势,在经济建设中融入库区深厚的文化底蕴,将文化产业发展成为库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支柱产业,在促使文化产业换代升级的过程中不断优化三峡库区的经济产业发展结构。

(二)创新文化产业发展模式有利于促进三峡库区民生政治的和谐发展

据统计,在三峡移民中有15万就地后人均耕地仅0.3亩左右,不足0.3亩的有近3万人,还有17万低保人员,23万失业人员。随着金融危机的持续影响,库区返乡农民工不断增多,传统产业企业就业吸纳能力有限,要求开辟新的就业途径。按照科学发展观“民生为本”的要求,搞好就业就是库区最大的民生政治之一。在此背景下,创新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大力发展文化产业,较好地解决三峡库区移民就业,有利于促进库区民生政治的和谐发展。

(三)创新文化产业发展模式有利于促进三峡库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不仅有助于改善库区民生,而且有利于实现三峡库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文化产业不仅是经济发展本身。而且推动着经济社会不断持续向前发展。首先,文化产业属于第三产业范畴,在促进第三产业发展的同时可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不断创造新的市场需求和就业机会。其次,文化产业具有知识密集、技术含量及附加值高的特点,文化资源是建立在文化创造基础上的环保产业,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产业发展理念。最后,文化产业的产出投入比例高,受人口、资源、环境等因素的制约程度低,容易形成集约化程度高,产能大的生产体系。

(四)创新文化产业发展模式有利于促进三峡库区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三峡库区文化相较于我国其他地域性文化不同,三峡库区文化有着自己独特的“始源性文化”特点,文化积淀深厚,历史悠久。从200多万年前的“巫山猿人文化”,到20多万年前的“长阳古人文化”,再到6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的“老关庙文化”,清晰独立地展示了三峡库区人类文明向前演进的不同历史时期人类文明的系列演进轨迹。三峡库区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民族性文化”特色,是先秦巴文化和楚文化的摇篮,在中华民族文化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独特的魅力,其表现出的文化价值包括整个长江流域文化和华夏文化的精华。所以,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创新三峡库区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研究、发展、传承三峡文化,推动三峡库区文化产业化,既有利于传承、弘扬民族文化,又有利于增强民族文化的凝聚力及民众的民族自豪感。

二、三峡库区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的现状与特点

尽管三峡库区的文化产业发展也有自己的鲜明特点和独特的地域优势,这也是文化产业不同于其他产业的一个显著特点。但是,从总体上看,三峡库区地处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长期以来受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基础设施、资金、人才和科技实力等条件的限制,导致库区文化产业的发展模式比较传统,相较于东部和其他地区文化产业的整体发展水平较低。

(一)三峡库区文化产业模式创新发展面临的经济内部整体环境欠佳

随着国家水利电力战略发展需要修建了三峡水电站,三峡大坝的伫立导致库区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整体环境开始出现不协调的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库区产业出现明显的空心化现象。三峡库区产业空心化集中表现在产业布局面窄,缺乏可持续发展产业支撑,导致了库区文化产业没有核心竞争力,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生态环境脆弱,伴随而来的经济增长发展与人

口、环保压力出现矛盾。二是库区产业经济结构整体欠佳且缺乏稳定性。近年来,库区的产业结构虽然发生了明显变化,但是主要的产业结构还是传统的工业、农业和服务业,未能在产业结构方面实现升级换代。三是三峡库区文化产业发展外部二元经济结构问题突出。首先,库区文化产业发展面临城乡二元结构的困境。农业生产者在城乡收入与消费水平变化中远低于非农生产者;库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较多;库区移民就业率比较低。其次,库区文化产业发展内部二元结构问题突出。低水平技术产业技术与高水平技术产业发展不协调;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三次产业机构经济环境中农业产业比例较高。

(二)三峡库区文化产业模式的创新发展缺乏优良的外部体制

一是文化管理体制比较陈旧,政企、政事关系不畅,相关文化产业发展市场重复建设,库区各区县国有文化单位改革滞后导致了在文化产业发展中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界定不清。二是文化产业发展的融资体制保守。三峡库区各区县政府在文化产业发展投入渠道单一且有限,政府投入存在随意性大、不注重投入与产出比的协调比例、资金运作过程缺乏有效监督等不利于文化产业发展的现象。这与发展文化产业与扩大文化市场所需的资金扩张能力极不适应。三是文化产品特色不鲜明,文化产品规模化程度低,对外宣传与营销手段欠佳。不善于利用主流媒体与网络平台对产品进行品牌建设和形象包装。四是缺乏文化产业系统开发规划和文化产业发展技术、人才支持规划体制。经过调查研究,笔者发现:三峡库区各区县普遍没有分门别类地建立全面、完整的文化资源数据库;普遍没有建立完善围绕文化资源、文化产业发展动态的信息采集、监控系统体制;同时高层次文化产业开发创新和经营管理人才在库区各区县普遍缺乏。上述因素制约了库区文化产业的整体发展和向纵深方向发展。

(三)三峡库区文化产业模式在文化资源的集群整合效应方面欠佳

从整体上看,三峡库区文化资源的经济和市场价值较高,但是,通过调研笔者发现从具体到库区各区县文化和区域民族文化来看,库区的文化产业在物质文化资源和非物质文化资源方面处于一种原生态状态,具有比较零散和分散的特点。文化产业发展的集群整合程度与开发程度不高,同时,在现代工业化、信息化和现代文化商品的冲击下,库区不少区县的民族性物质文化比如建筑、饮食、服饰等正面临强烈的冲击,不少区县的民族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缺乏现代技术的规范传承、整理等开发,基本停留在民间口传形式,而且伴随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正在快速消失。许多在国内外游客中具有潜在市场和体验经济性价值的民族性民间文化资源至今分散在偏僻的山村和乡镇。

(四)三峡库区文化产业模式的创新发展缺乏现代工业和高科技的有力支撑

由于库区的经济发展整体上停留在低水平工业化阶段,导致库区各区县的城市化率比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要低很多,文化产业的发展缺乏现代工业和高科技的有力支撑,使得三峡库区丰富的文化资源仅仅通过传统的生产方式难以转化为文化产品和商品,极大地阻碍了库区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发展。众所周知,以信息技术为中心的高新技术正在加速社会的转变,文化产业从技术的角度而言是高新技术的前沿产业,如何用现代高科技信息技术武装文化产业,已是新世纪文化产业发展的主流渠道和模式。国内外有影响的文化产业都在不断通过其文化产品及文化服务的科技含量来开发、转变和引导、拓展市场消费热点,以此不断增强自身的市场竞争力。三峡库区文化产品科技开放创新能力总体上比较弱,高科技企业与文化企业未能很好结合,这导致库区文化产业发展不但缺乏知名品牌,而且国内外文化消费者需要的文化产品也未能得到充分开发,这主要是由于文化产业模式创新发展的科技投入不足,因此难以满足文化产品、服务的新要求和新发展。

三、创新三峡库区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的路径选择

创新三峡库区文化产业发展模式,把三峡库区的文化资源优势转换成现实的产业优势与经济优势,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通过解放思想和转变观念,抓住文化产业发展的实质和关键,充分发挥库区各区县已有文化基地的辐射示范作用,深入挖掘库区各地文化资源禀赋,立足库区文化产业发展的实际,切实解决好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机制、人才、市场、政策、对外开放等问题,坚持改革创新与集群联动,逐步构建起与i峡库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协调同步、结构布局合理,特色鲜明、重点突出的文化产业发展模式,使之切实成为库区经济发展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支柱产业。

(一)精心培育产业集群带,优化库区文化产业模式创新的经济内部环境

文化产业作为新兴业态,其发展不能离开库区整个经济发展环境,因此,应根据产业经济发展规律,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库区各区域性中心城市、县城、中心镇的辐射带动作用,通过优化产业布局来精心培育产业集群带,为库区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的创新创造良好的经济内部环境。结合三峡库区经济发展的实际,应充分发挥库区自身文化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因势利导、因地制宜面向市场选择产业项目,通过协调发展思路,重点扶持支柱性产业以扩大特色产业的比较性优势,引导文化生产要素及资源的合理配置,创造和谐共生的文化产业发展环境。当前应通过精心培育库区农业产业集群带、精心培育环保工业产业集群带、精心培育精品旅游业和现代物流业集群带等来优化库区文化产业模式创新的经济内部环境,以破解库区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产业空心化严重、二元经济结构矛盾突出及库区移民就业安置压力大等不良的经济内部环境的困扰。

(二)库区各区县联动统筹,优化库区文化产业模式创新的外部体制环境

发挥库区各区县联动统筹功能,立足改革创新,统筹整体推动,优化库区文化产业模式创新的外部体制环境。一是加大政策扶持与管理体制创新力度。完善做大做强库区文化产业的政策保障体系,简化产业项目审批手续,优化发展环境,扩大文化经营主体的自主权。二是拓展投融资渠道解决发展资金短缺问题。可考虑将将库区文化基地建设纳入各区县重点建设项目,构建多元化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重点通过政策引导来鼓励支持社会资本参与文化产业开发。三是加快文化产业人才培养与引进步伐,为文化产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人才体制环境。制定有利于文化产业人才尤其是高端人才引进的政策和计划,通过设立文化产业人才专项基金来鼓励专门人才从事文化产业活动。四是库区各区县要分门类建立全面完整的文化资源数据库以及关于文化产业发展动态的信息采集、监控系统体制。五是建立健全文化产业发展双向互动开放体制。一方面,放宽市场准入与竞争标准和机制,通过积极开展与库区外文化产业集团的合作开发激活文化产业的方式提高库区文化产业生存和发展能力;另一方面,

制定与实施“走出去”战略规划,积极拓展库区外文化市场,构建进人库区外主流文化市场的营销网络体制。

(三)集群联动整合文化资源,创新库区文化产业的特色推动模式

文化产业以其具有丰富的文化资源优势区别于其他产业,如何在文化产业市场竞争发展中实现文化资源的优化配置与有效开发,笔者认为必须集群联动整合三峡库区的文化资源,创新库区文化产业的特色推动模式。首先,需要大力做好库区文化产业发展“特色”文章,积极发展和培养特色文化支柱产业群。其次,突出文化产品的地方、民族特色,打造拳头产品。三峡库区文化产业发展特色文化重在体现地方性与民族性,在创新文化产业特色推动模式过程中,应在库区沿长江及支流的周边区县重点发展以下特色:以奉节诗城文化为代表的“三峡诗词文化”,重点展演古代著名诗人在三峡库区的活动及所著佳作;以白帝城、张飞庙等为主体的“三国文化”;以合川钓鱼城与奉节八阵图及重庆、宜昌等地古战场遗址为主线的古代“军事文化”;以秀山花灯、土家族苗族歌舞、丰都鬼城等为重要内容的“民俗文化”;以三峡、巫溪红池坝等为代表的三峡“景观文化”;以潼南大佛、大足石刻等组成的“石刻文化”;有巴渝特色建筑风格的古“建筑文化”等。同时,库区各区县应在集群联动整合文化资源时打造文化精品,促进产业文化产业结构的升级,夯实创新库区文化产业的特色推动模式的基础。

(四)多元技术驱动支撑开发,创新库区文化产业发展的科技化模式

文化产业应重视通过现代工业和高科技成果结合的方式来实现新的发展。在科技日益发达的今天,现代工业的发展和高科技的应用能不断创造出新的文化生产和消费方式,以刺激人们新的文化需求不断开发出新的文化市场空间。结合三峡库区文化发展的实际,笔者认为,必须采取多元技术驱动支撑开发,创新库区文化产业发展的科技化模式。具体说,就是要强化文化产业统筹规划,努力搭建科研发展推广平台,整合库区现代工业、科技部门与文化、旅游等部门力量,设立库区文化产业研发推广展示中心并赋予其一定行政职能,按照“企业运作、政府支持、多元技术、协同开发”的基本原则,积极将库区传统文化资源开发与高科技相结合。科学规划库区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目标,以库区现代工业和高科技产业发展为依托,以产业孵化器的管理服务为手段,通过多元技术驱动支撑开发打造完善库区文化产业发展的科技链,发展具备设计、研发、展示、孵化、培训、交易等功能的规模化、专业化、科技化、网络化、社会化的文化产业研发产业平台,通过高科技的应用,推进库区文化产业发展的科技化模式不断创新发展,切实增强库区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作者:胡建华

三峡库区农业推广论文 篇2:

以科技创新推动三峡库区柑橘产业转型升级

三峡库区柑橘产业的发展成效来之不易。这些成绩的取得,一方面得益于相关上级部门的倾情关注和政策支持,另一方面得益于大量科技成果的应用。

柑橘是世界第一大水果(占世界水果总产量的1/5),也是世界第五大贸易农产品(仅次于小麦、大豆、棉花和玉米)。柑橘是我国仅次于苹果的第二大水果,2017年,全国柑橘总面积3939万亩,产量3839万吨,均居世界首位。我国柑橘主产区分布于广西、湖南、广东、湖北、四川、福建、江西、重庆、浙江等9省(市),总面积和总产量分别占全国的93%和95%左右。柑橘已成为我国南方广大丘陵山区和贫困地区的优势特色农业支柱产业。

三峡库区包括长江流域因三峡水电站的修建而被淹没的重庆市所辖的巫山县、奉节县、万州区等8县14区,以及湖北省所辖的3县l区(秭归县、兴山县、巴东县和宜昌市夷陵区),重庆市和湖北省分别占库区总面积的82%和18%。

三峡库区是我国重要的柑橘产业种植区域,但库区立地条件较差、土地资源匮乏,柑橘园建园和管护成本很高。经过各方面艰苦努力,近20年间,库区柑橘产业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经济效益大幅提升,成为当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农(移)民致富的重要抓手,创造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截至2017年,三峡库区柑橘总面积350萬亩左右,产量约350万吨,均约占全国的10%;直接产值270亿元,惠及库区农(移)民1500万人。柑橘产业已成为库区广大丘陵山区、贫困地区和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在农业供给侧改革、乡村振兴、精准扶贫和移民后期扶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三峡库区柑橘产业发展经验

三峡库区柑橘产业的发展成效来之不易。这些成绩的取得,一方面得益于相关上级部门的倾情关注和政策支持,另一方面得益于大量科技成果的应用。

以规划为引领,推动库区柑橘产业可持续发展

2000年以来,原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国家移民局、农业部、重庆市人民政府委托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橘研究所等科研院所和高校,编制了《三峡库区柑橘产业发展规划》《全国柑橘优势区域发展规划》《重庆市百万吨优质柑橘产业化工程规划》等一系列重大规划,为我国三峡库区柑橘产业发展总体定位、推进路线和要点工作进行了科学合理的顶层设计,将三峡库区柑橘主产区县纳入国家“长江上中游甜橙优势产业带”,规划了主栽品种和主导产品,制定了建园和管护技术体系,特别是重庆市大力推行橙汁加工和晚熟鲜食柑橘“两条腿”并行的发展战略,为三峡库区柑橘产业的发展掀开了新篇章,凸显了库区柑橘产业的竞争优势和发展潜力。

以科技创新为动能,助力库区柑橘产业快速发展

推广一批新品种,加快库区品种熟期结构调整。近20年间,库区推广了20余个柑橘优新品种,以沃柑、金秋沙糖橘、玫瑰香橙、晚棱脐橙等为代表的优新品种在三峡库区推广近i00万亩,加快了库区柑橘品种结构优化的步伐。

推广柑橘三级良繁体系,保障库区新建基地健康发展。在国家科技进步奖“柑橘良种无病毒三级繁育体系构建与应用”引领下,技术支撑北碚区和江津区建成农业农村部首批全国区域性柑橘种苗繁育基地,支撑重庆建成世界最大的柑橘无病毒容器苗繁育基地,年出圃5000~株以上,技术辐射全国12个省级采穗圃和104个地方繁育场,技术覆盖全国柑橘育苗能力的85%,促进了果树种苗行业技术进步,保障了三峡库区移民柑橘基地的品种纯度、经济效益和产业安全。

推广一批新技术,推动库区种植技术优化升级。通过规范化建园设计,营养诊断与平衡施肥、肥水一体化系统、省力化与机械化栽培、肥料农药减施、绿色防控和信息化服务平台等先进技术在三峡库区的集成应用,大幅提升了库区柑橘基地的技术含量和效益水平,与传统柑橘基地相比,投产期提早2年,单产提高50%,化肥用量减少30%以上,呈现出全国柑橘看重庆、学重庆的局面。

建设柑橘非疫区,保障库区柑橘产业安全。面对三峡库区面临的域外疫病传播风险,农业部率先在重庆启动建设国内首个柑橘非疫区,并建立了“重庆市柑橘危险性病虫害检测鉴定中心”,累计为库区开展危险性病虫害检测20余万次。2017年,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牵头组建了“国家柑橘优势区域黄龙病综合防控协同创新联盟”,整合了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华中农业大学、三峡库区等相关成员单位,保障了三峡库区乃至全国柑橘产业的安全发展。

以技术推动库区橙汁加工产业快速发展。随着库区橙汁加工品种配置、原料生产技术保障、优质橙汁生产技术体系的建立与应用,三峡库区在国内率先开发出“派森百”NFC橙汁(非浓缩橙汁),在重庆建成我国首条NFC橙汁加工线,产品通过国际SGS、HACCP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成为我国首个与世界高端橙汁接轨的产品和重庆农业的一张名片。相关技术支撑在三峡库区建成汇源果汁、鲜果集等橙汁生产线8条,辐射带动全国30余条橙汁生产线,国产橙汁市场占有率从5%提高到40%以上,替代进口橙汁35%以上。

实现柑橘皮渣资源化利用,保护三峡库区生态环境。“一吨橙汁两吨渣”,传统的皮渣填埋对库区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为实现柑橘皮渣变废为宝,广泛利用柑橘皮渣低碳无害化处理等新技术新成果,将废弃皮渣加工成皮渣发酵饲料和皮渣有机肥,真正实现柑橘皮渣的零排放,有效解决了三峡库区面源污染和环境保护问题,为保护“长江一江清水、两岸翠绿”作出了贡献。

二、三峡库区柑橘产业面临的严峻挑战

当前,库区柑橘产业品种结构调整效果初显,晚熟鲜食柑橘成为新的增长点,柑橘周年均衡供应问题有所缓解,价格向好。橙汁加工总量稳中有升。但也面临四个方面的严峻挑战,需要高度重视并认真研究解决。

重大疫病风险日渐严峻

得益于重庆三峡库区非疫区建设、苗木监管和种苗补贴等各项管理措施的落实,柑橘黄龙病、溃疡病等危险性病虫害得到有效阻隔。但近年来,随着电商产业的发展,域外果品大量涌入,加上重庆市苗木补贴措施的停止,导致域外苗木大量进入库区柑橘基地,部分携带检疫性病虫害的柑橘苗木已实质性流入三峡库区,溃疡病、大实蝇、黄脉病在三峡库区主要区县存在蔓延和扩散的巨大风险。此外,黄龙病已在库区周边的四川宜宾、湖南怀化等地陆续爆发,对库区柑橘产业的危害近在咫尺。如果疫病扩散,将对三峡库区柑橘产业带来毁灭性灾难。

市场风险隐患日益突显

“十二五”以来,沃柑等一批晚熟优新品种在广西、云南、四川等主产省市快速推广,全国晚熟柑橘面积已超过300万亩(三峡库区面积约170万亩)。随着周边省市晚熟柑橘的大面积投产,三峡库区柑橘品种的晚熟优势将逐步消退,加上库区柑橘生产成本高,销售体系落后,大多仍以传统的被动销售方式为主,处于“大生产、小市场”的不协调状态,未来3-5年,将对库区柑橘产业带来较大的冲击,出现“橘果难卖”的不利局面。

劳动力短缺日趋恶化

曾经一段时间,三峡库区从事柑橘生产的青壮年人口比例较大,通过精耕细作,柑橘产业效益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但随着外迁移民、劳务输出等导致的人口老龄化和人力资源空心化现象日趋严重,库区从事柑橘生产的农(移)民年龄普遍偏大,加上库区多为坡度较大的丘陵地形,果园立地条件普遍较差,传统的机械设备难以对劳动力短缺形成有效补充,柑橘产业的生产技术和比较效益日渐下降,库区果园弱管甚至失管现象严重。

技术推广体系日显滞后

目前,三峡库区农技推广体系线断人散、服务效率下降状况日趋明显,特别是在当前产品竞争日趋激烈和土地经营模式发生较大变化的新形势下,集约化经营果园面积越来越大,而与之配套的专业化技术服务体系越来越弱,面向山地农业的技术研发集成尤其滞后,难以满足库区条件下柑橘产业发展的需要。如果科技成果应用最后一公里不予以打通,最新的柑橘科技创新成果难以在库区田间地头落地生根,必然导致产业管理水平下降和质量效益下降问题。

三、三峡库区柑橘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在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长江经济带建设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三峡库区位于长江的腹心地带,生态环境脆弱,生产资源有限,人口密集,移民安稳致富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和经济意义,因此,三峡库区柑橘产业仍是当地乡村振兴和精准扶贫的重要抓手,是保障库区良好生态环境的重要依托,承载着农(移)民致富、农业增效、乡村振兴的重要使命。在此情况下,为保障库区柑橘产业的良性发展,亟需持续有效的科技创新和政策支撑。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加强顶层设计

实时启动《三峡库区柑橘产业发展规划》修编工作,使其成为新时代三峡库区柑橘产业振兴和社会经济效益不断提高的纲领文件。

重视疫病监测与管控

库区各级政府要严格按照非疫区建设的要求,更加重视柑橘危险性病虫害的监测与管控,建立库区危险性病虫害阻截带,设立专项资金,建设检测和预警平台,开展检疫隔离、预测预报和统防统治,保证以重庆为主的三峡库区柑橘基地这片净土,给库区柑橘产业提供一个安全发展空间。

加大政策支持

为切实解决三峡庫区柑橘产业大生产与大市场匹配问题,建议实时在重庆启动建设“三峡库区柑橘交易中心”,建设柑橘产品质量监管和安全溯源体系,让三峡柑橘接轨国际国内大市场,解决柑橘产销矛盾和销售瓶颈带来的增产不增收问题。

加大技术创新和成果推广应用

依托国家和地方科技创新平台或机构,支持开展适宜库区地域特点的柑橘良种的持续研发,优先支持重庆市北碚区、江津区全国柑橘无病良种繁育基地建设,以优良品种和优质无病种苗带动库区柑橘产业健康发展。加强山地果园栽培技术,特别是机械化、信息化、双减增效和优质绿色种植等新技术研发与应用.在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业效益的同时,强化三峡库区的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引导建立社会化的柑橘专业化技术服务体系,通过政府购买公益服务等项目支持新品种种苗推广、绿色植保作业、机械化共享服务和质量监管保障等重要工作的落地实施,促进公共服务企业或协会发展。进一步强化新型经营主体和职业农民的培训力度,构建职业化、专业性、经营型技术服务组织建设,促进专业服务组织的社会化共享和跨区流动作业。

强化库区柑橘产业与周边产业的融合发展

深挖库区柑橘产业文化内涵,加快建设国家柑橘公园、国家柑橘科技博物馆等项目,提升库区柑橘产业文化特质,实现库区柑橘产业与文化旅游的协同发展;深度开发柑橘的养生保健功能,加快开发柑橘养生保健产品,配套建设高标准的养生保健项目,大力发展柑橘康养产业。

责任编辑:马莉莎

作者:陈善春 谭志友

三峡库区农业推广论文 篇3:

基于生态补偿的三峡移民社会保险构建研究

[摘要]文章通过对三峡库区移民状况的调查,探讨了现阶段三峡库区移民社会保险方面存在的问题,然后结合社保体系的原则,提出了在三峡库区通过生态补偿的方式筹措资金,构建具有三峡库区特色的地质灾害社会保险基金,加强职业教育技能培训功能的失业保险,并以家庭账户为基础完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为构建和谐稳定的三峡库区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移民;社会保险;生态补偿;三峡库区

[文献标识码]A

据统计,2008年9月份,175米高的三峡大坝试验性蓄水后三峡库区发生了滑坡200余处,塌岸100余处,涌浪灾害逐步显现,直接影响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社会稳定、移民安稳致富、地质环境和生态环境保护(李玉生,2010)。通过生态移民的方式完善相应的三峡工程的后续工作规划显得日益迫切。所谓生态移民是指因为生态环境恶化或为了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所发生的人口迁移,这是一种以消除贫困、发展经济和保护生态环境为目的、把位于生态脆弱区或重要生态功能区的人口向其他地区迁移,从而实现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移民方式(包智明,2006)。

三峡库区由于历史的贫困,搬迁损失的巨大,导致“三过半”(半数移民就业无门需要重新安置、半数移民生活水平下降、半数移民相对贫困)(胡继明,2005),移民安稳致富需要社会保险制度的支持。社会保障制度是一项关系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经济制度和社会制度,它是社会稳定的“稳定器”、“减震器”和“调节器”,其中社会保险制度是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财政部社会保障司,2008)。三峡库区既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库移民地区,又是国家级连片贫困地区,经济异常不发达,移民原有经济基础颇为薄弱。移民、脱贫、发展和稳定的任务很重,推进三峡库区移民社会保险体系建设,关系着库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笔者在对三峡库区中心地带的重庆市万州区武陵镇展开调查,并结合243份调查结果,提出基于生态补偿理论基础的新的水库生态移民社会保险基金体系。

一、三峡库区移民社会保险现状调查

(一)移民生活基本情况

被访问对象的年龄分布,其中年龄在20岁以下的占调查比例的3.46%,21-39岁之间占19.90%,40-59岁之间占36.52%,60岁以上占40.12%。从年龄比例情况可以看出,被调查的人数中,年龄偏大的部分占的比例要大,这正反映出当地暂居移民的年龄分布情况,因为大部分年轻人在外打工。但这并不会对调查造成偏差,相反,留守在家的移民是当年移民过程的主要经历者,更能反应真实情况。

在文化程度方面,没有上过学的占21.51%,小学文化占42.27%,初中文化占22.53%,高中文化占10.94%,大专及以上文化只占2.75%。从文化程度普遍偏低的现状,可见库区移民受教育情况不容乐观。这也是他们失去土地后再就业不充足的一个重要原因。

从移民的收入及消费情况调查可以看出,移民的全年收入有80%以上在1万元以下,而年收入超过3万元的只有几户人,这也决定了移民的生活消费水平普遍偏低,大约70%的移民年消费在5千元以下,很少有上万元的,只有部分移民因疾病等特殊情况才导致花费偏高。而移民们收入的主要来源于农业生产和外出打工,分别占40.79%和37.02%,开店铺的占12.68%,还有近10%的移民从事运输和养殖业。移民的收入主要用于家庭基本消费的占到70.28%,用于医疗方面的费用占20.93%,只有很少部分拿出来存到银行。这也反映了移民的年结余成分很少。移民收入情况直线下降的趋势,反映了移民的年收入普遍偏低,相应的花费也随之下降,整体的生活水平很不乐观。

(二)移民社会保险情况

在对移民参加保险的调查中,有两种保险是参保人数最多的,一个是养老保险,另外一个就是医疗保险。

受调查者中有63.92%的受调查者参加了养老保险,有87.89%的人希望尽快出台失地农民养老制度。调查结果显示,老年移民中53.36%的生活花费主要是靠自己和配偶提供,主要来源是多年积攒,还有33.76%的老人依靠子女赡养费来维持生活,另外很少一些依靠国家或相关集体补贴来提供生活费用。现在国家对库区移民实行了特殊的养老保险政策,只要交纳1万元到2万元的养老保险金的移民,女性满55周岁,男性满60周岁,每月都可以领到至少580元的养老金,它能够为移民到老年时能规律性地返还一份补助以便满足其生活需求。因此,50岁以上的移民在条件允许情况下都办理了养老保险,但这对于有些贫困家庭却显得十分困难,同时50岁以下的由于要支付的费用更高,因此他们很多没有参加。从移民对将来养老的选择也可以看出,希望依靠养老制度养老的比例为52.94%,比依靠自己或子女的47.06%还要多,可见,移民非常渴望国家完善移民养老保险制度,从而让自己的生活增加一份保障。

调查结果显示,移民每年看病花费情况,48.33%的移民在500元以下,500~1000元的占26.12%,少数移民因身体状况不好而花费较多。受调查者中参加医疗保险的有76.10%,究其原因,医疗保险费用比较低,每年一般只需交纳20元,移民有能力承担,移民感觉政策好,但是存在可报销的医疗项目少,报销手续繁琐等问题。

只有4.46%的移民参加了工伤保险,1.30%的移民参加了失业保险,0.57%的移民参加了生育保险,还有很多移民对这三种保险不清楚,也从一个层面上反映了移民搬迁后的就业状况比较差,即使已就业的移民也没有注意到应该办理相应的社会保险。在问及进城务工的办理工伤保险和失业保险等情况时,有69.12%的移民希望在原籍办理,而不是在务工当地办理。

(三)三峡库区社会保险存在的问题

三峡库区移民安置工作开展以来,库区各级政府、移民主管部门和社会保障部门高度重视移民的社会保障工作,一定程度缓解了移民生活中的矛盾和困难,移民社会保障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主要表现为:移民养老保险安置稳步推进、库区城市职工失业保险有了一定进展、城镇移民的医疗保险开始起步以及城镇贫困移民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基本建立。社会保险在三峡库区也同样在维持库区移民安稳方面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截至2008年底,三峡移民工程移民投资中的农村移民安置费用就已经达到了149.6亿元,但仍然满足不了三峡库区移民的社会保障需求。总之,三峡库区移民社会保险体系无论从总体上,还是从各种具体的社会保险制度方面,都还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1、社会保险的覆盖面不高。一方

面是由于三峡库区移民对于现有的社会保险制度不是十分了解,参加社会保险的积极性不高,这需要今后政府各级部门扩大宣传;另一方面,参加社会保险等形式的门坎过高,经济压力比较大。例如,现有的移民养老保险,50岁以上的移民需要缴纳一万多的养老金,而50岁以下的则需要缴纳更高的费用,这使很多中青年移民不愿意参加。医疗保险在这一方面做得就比较合理,全年只需20元,移民均能承受。社会保险的实施不利也是导致覆盖面不高的一个因素,医疗保险虽然缴费需要的门坎低,但是很多项目无法报销,操作繁琐,必须住院才能报销,还存在着地区之间的壁垒,不同区县的医疗保险不能互通,出现一些重大疾病在其他医疗条件好的区县治疗无法报销等弊端,这也影响了移民参加社会保险的积极性。

2、社会保险体系形式单一。三峡库区的社会保险体系很不完善,基本沿袭我国原有的社会保险制度,在一些方面被条条框框限制,无论在保险主体、筹资方式或保险结构上,针对移民中的贫困户和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险缺乏特别的保障措施。许多保险制度仅仅局限于“城镇居民”中的贫困人口,其中主要是企业下岗职工。而库区大量的贫困人口集中在农村或者因为失地居住在城镇,这部分移民因为身份归属的问题,无法享受保险制度带来的保障。

3、社会保险资金筹措困难,资金缺口较大。社会保险的资金来源应该是国家、企业和个人共同承担。三峡库区由于较多区县属于国家级贫困县,本身的财政就很紧张,投入到社会保险这一块的力度有限,三峡库区企业由于大都也经历了搬迁,再加上历史投入不足等原因,多数企业经济不景气,也不太能够缴纳较多的费用,而移民本身的贫困则使缴费显得较为困难。由此可以看出,三峡移民社会保险的最大问题是社会保险资金的不足。由于三峡库区落后的经济条件和移民拆迁过程中,国家对库区的投资,使库区一些移民形成了一种错误的观点,即什么都要靠国家拨款,这种国家层面的投人,根据社会保障的分类,应该属于社会救助类的范畴。仅仅靠国家拨款去解决系列问题,这对于三峡库区社会保险的发展是不利的。移民不仅是一个经济补偿与说服教育的问题,更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它涉及到公平、发展、地区差距、社会稳定和生态等一系列的问题。

二、三峡库区移民生态补偿社会保险体系构建

(一)构建基于生态补偿理论社会保险筹资体系

社保基金是国家通过强制征收,用于抵御劳动风险的一项基金。筹集对象包括政府、集体和个人,基金来源包括:企业和投保人依法缴纳的社会保险费和社会滞纳金,社会保险基金的增值性收入,政府投入资金以及各种捐赠收入。

社保基金是社会保障制度顺利运行的物质保证。但是我国现在的社保基金面临一系列的问题,其中重要的一条是社保基金收支压力。随着人口老龄化等等问题的出现,使社保基金支付的压力日益增大,一方面是不断增长的社保基金需求;另一方面,基金“收缴难”问题越来越严重,这就使得社会保险基金的缺口不断增大。社会保险基金主要通过三方筹资,即国家、企业和个人。而三峡移民很大一部分处于农村,没有企业可以为他们筹资,这样大大影响了他们的社会保险基金收入。社会保障不是一种独立的政府行为或者企业行为,而是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一个牵涉社会经济发展各个重大层面的系统工程。因此,可以通过生态补偿的方法构建三峡库区社会保险筹资体系。

生态补偿是一种以保护生态系统功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为目的,依据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或保护、生态破坏及发展机会成本,运用财政、税费和市场等手段,调节生态保护者、受益者和破坏者经济利益关系的制度安排(王金南,2006)。

公共物品理论和外部性理论为生态补偿提供了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柳文宗,2007)。生态环境是一种公共物品,任何个体都有使用权,但是又不必付出相应的成本。当使用强度超过生态环境的自我调节阀值,环境污染将会产生,个体又不愿意为改善生态环境付出成本,个人的理性将会导致整体的不理性,即发生“公地悲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客观上需要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环境污染是一种对他人造成损害的行为,具有外部不经济性,即负外部性。而生态环境的保护具有外部经济性,流域上流、退耕还林区和水源保护地在保护生态环境的过程中,给别人带来了利益却牺牲了一些自己发展的机会,可以采用经济手段(如付费给生态服务的提供者)激励和补偿生态环境的保护者。科斯认为,在政府进行产权重组之后,私人方法可以很好地解决与环境有关的外部性,即科斯定理:如果私人各方可以无成本地就资源配置进行协商,那么私人市场就将能解决外部性问题,并有效地配置资源,即一旦产权设计适当,市场可以在没有政府直接干预的情况下解决外部性问题(左玉辉,2003)。

国内如浙江省已在2005年建立起了省内的生态补偿机制,具体包括:一是在健全公共财政体制、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的基础上,加大财政转移支付中的生态补偿的力度;二是加强资源费征收的管理,增强其生态补偿功能;三是积极探索区域间生态补偿方式,支持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四是加强环境污染整治,逐步健全生态环境破坏责任者经济赔偿制度;五是积极探索市场化生态补偿模式,引导社会各方面参与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

由于三峡库区是长江流域上游重要的区段,对为下游提供的水资源的可获得性和利用价值起到重要作用。三峡库区要承担更多的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和义务,实施严格的措施和标准,提高产业发展的环境准入门槛,这会丧失一些发展和较快提高经济收入的机会。当这种因为上游地区保护生态环境产生的水资源溢出效益被下游无偿使用的时候,环境利益及产生的经济利益在上下游之间的分配关系就会严重失衡,上游由此会因失去经济动力而放弃严格的环保措施。可以看出,三峡移民就是为了下游的发展牺牲了很多利益,因此,在三峡库区缺乏财政投入和企业收入的前提下,采用生态补偿的方法作为三峡库区社会保险体系筹资渠道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构建具有三峡库区特色的社会保险制度

在我国,社会保险主要项目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有着辅助性、需求至上、损失预防和恢复性、多样性原则(乔治·E·雷吉达,2005)。一是辅助性原则。即要确定政府和个人的责任范围,同时处于高一级的政府单位不应该完成可以由低一级政府单位能够有效完成的任务,结合我国的情况,就是社会保障首先应该由县一级的行政单位出面,解决不了的由省一级,最后才是中央政府。这可以充分调动各级政府的积极性,而不是出现什么问题都要等国家来解决。二是需求至上原则。即政府所做的事情本质上是人民所需求

的。而三峡库区移民的生活现状,使他们具有了这种需求,因此,各级政府应该为他们设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三是损失预防和恢复性原则。即通过治疗、身体康复、职业培训和工作介绍等形式使受保障人的损失最小化。通过这些活动,获益的将是整个社会,包括经济发展和安全稳定方面。四是多样性原则。即不可能整个国家只采用单一的方法来解决经济无保障的问题,需要采用不同的方法和技术来进行补充。因此,具体到三峡库区就应该建立三峡库区特色的社会保险体系。

1、考虑到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的潜在危险性和偶然发生性,这项保障应该以社会保险的形式展开,结合社会保障的原则,可以作为一个新的社会保险险种单独在三峡库区开展。当发生地质灾害时所需要搬迁的移民,不仅仅应当给予货币补偿,结合前期三峡移民的出现的一些问题,应该增加住房福利和提供社会保险,住房可以采用政府集中建设安置廉价房或者廉租房,让因为地质灾害失去住房和生产生活的移民可以获得基本的生活保障。

2、应该加大三峡库区的职业教育技能培训,并把这项工作作为失业保险的补充在三峡库区移民中推广。三峡库区是国家连片贫困区,由于库区经济发展整体水平不高,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矛盾突出,尤其是库区产业支撑力不强、就业困难、部分移民收入和生活水平下降,已经成为影响三峡库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

因此,通过移民培训提升移民素质和劳动技能,解决因移民素质差、思想保守落后、意识不到位而无法适应现代社会需要和有效融入当地社会的问题;解决因移民劳动技能缺乏而就业困难、收入低、生活水平低的问题;解决因移民生产技术落后、劳动效益低下而贫穷落后的问题;解决因库区产业空虚、移民就业压力大、失业率高而导致的一系列危及三峡库区政治经济和社会稳定的问题,这对进一步完善三峡移民的社会保障等均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3、强化家庭在三峡库区社会保险中的作用,并设立养老、医疗保险家庭账户。现行社会保险制度的筹资机制中强调经济发展水平,强调个人的缴费,特别是更强调个人自我经济保障的缴费责任是对的,完全符合保险机制原理。我国国情决定了要突出家庭纵向平衡的功能构造。注重家庭功能的发挥一直是我国的传统,可以说,家庭是我国社会最有价值的资产,重建或巩固家庭功能,在我国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

由于三峡库区落后的经济条件,很多青壮年外出打工,留在库区的基本是一些留守儿童和老年人,给三峡库区社会保障增加了难度。留守儿童的父母双方或一方长期在外务工,不能与这些儿童共同生活,这将给这些儿童的生活安全保障、心理情感培养等带来种种不利的影响。留守的老年人也有类似的问题,尤其是其养老问题和因病需要照顾的时候,更加显示家庭的重要性。可见,通过家庭账户的建立,实现一人投保全家受益,尤其是在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方面可以发挥巨大的作用。在江苏镇江的实践证明,初步解决了账户积累性不够、有积累的发生较高费用后一次性被释放的问题,提高了个人对账户的实际支配权,还使积累额高的参保人员,优先享受社会医疗保险的互助保障(邹萃,2009),显示了医疗保险家庭账户的重要意义,在三峡库区也应该采用家庭账户,完善养老和医疗的社会保险。

三、结语

胡锦涛提出三峡移民工作要“努力使库区群众基本生活有保障、劳动就业有着落、脱贫致富有盼头,同心同德建设和谐稳定的新库区”。因此,完善三峡库区移民社会保险就显得尤为重要。综上所述,在三峡库区通过生态补偿的方式筹措资金,能提高三峡库区移民的安全保障,同时体现了温家宝所强调的要解决三峡库区生态环境、地质灾害防治和移民安稳致富三个重大问题,为构建和谐稳定的三峡库区提供了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包智明.关于生态移民的定义、分类及若干问题[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27-31.

[2]财政部社会保障司.“稳定器”、“减震器”、“调节器”——回顾三十年来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与财政的支持[J].预算管理与会计,2008,(6):16-19.

[3]胡继明.三峡库区移民安置现状与后期产业扶持的必要性[J].重庆社会科学,2005,(9):121—128.

[4]柳文宗.生态补偿的三大经济学理论依据[J].中国林业,2007,(1):10-11.

[5]李玉生.重庆市三峡库区若干重大地质灾害隐患[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10,(1):133-135.

[6]乔治·E·雷吉达.社会保险和经济保障(第六版)[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7-9.

[7]王金南,庄国泰.生态补偿机制与政策设计[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3-6.

[8]邹萃.从个人账户到家庭账户——镇江探路医保个人账户改革[J].中国社会保障,2009,(12):74-76.

[9]左玉辉.环境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96—99.

作者:程燕 王顺克

上一篇:煤矿企业环保管理论文下一篇:民办学校会计核算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