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审前程序分析论文

2022-04-27

摘要:近年来,在新的司法理念的影响下,各国诉讼制度的发展呈现出新的动向,其中较为突出的是日益重视对审前程序的改革与完善。而我国《民事诉讼法》虽然规定了"审理前的准备",但尚未形成独立的审前程序。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民事诉讼审前程序分析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民事诉讼审前程序分析论文 篇1:

我国民事审前程序中ADR的引入分析

摘要:世界上多数国家面临司法资源不足,为解决诉讼“爆炸”的压力,多数国家都对民事审前程序做了完善,并将ADR即非诉讼解决机制引入审前程序中。在我国的民事审前程序中也可引入ADR制度,在ADR制度引入时要结合我国现有诉讼制度特色,需要从坚持法院调解原则、完善和解制度、建立法院委托调解制度、督促程序纳入审前程序四个方面进行实施,从而完善我国诉讼制度。

关键词:民事审前程序 ADR 调解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上多数国家面临诉讼压力,现有司法资源不足以满足现实需要,为解决诉讼“爆炸”的压力,大多数国家都对民事审前程序做了修正、完善,如美国设置了独立的审前程序,而且将ADR即非诉讼解决机制引入审前程序中。美国法院受理案件以后,在独立的审前程序,通过证据开示、确定争点,可以解决很多民事案件,最多可以解决98%的民事案件,一般情况下可以解决95%的民事案件,以此缓解其诉讼爆炸的现状。

一、民事审前程序与ADR的关系分析

审前程序是民事诉讼程序中的一部分,是和开庭审理并列的独立程序,具体是指民事案件在法院正式开庭审理之前,以固定证据和确定当事人的争议焦点为主要内容,使案件以非判决的方式解决,或者达到适合审判的条件,所经历的一系列诉讼活动的总和。民事审前程序最早在英美法系国家产生,由于这个程序能够实现“公正、效率”,在整个诉讼程序中的作用明显,现在有不少国家如,英国、美国、德国、法国、日本都在其民事诉讼法中设置了此程序。

民事诉讼审前程序在我国的民事诉讼法立法和司法实践中也存在,通常称之为审理前的准备或审前准备阶段,是指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到开庭审理之前,为保证诉讼的顺利进行所做的一系列的准备活动。在我国,审前准备阶段实际上并不是一个独立的诉讼程序,从其被称为审前“准备”阶段来看,它只是审判程序中的一个阶段,是开庭审理的准备环节,需要继续完善,充分发挥其作用。

美国的审前程序制定科学、完善,其中一个突出表现是,美国设置了“独立”的审前程序,而且将ADR引入审前程序中。美国法院受理案件以后,通过审前程序中的证据开示、确定争点,利用ADR即非法院判决方式可以消化很多民事案件,最多可以解决98%的民事案件,一般情况下可以解决95%的民事案件,以此缓解其“诉讼爆炸”的现状。而且它的司法ADR方式非常灵活,可以聘请退休法官、资深律师来主持ADR,圆满地解决了大部分的民事案件,保障司法公正的同时减轻了法院负担。从当事人角度来看节约了大量的时间、精力等。实现了诉讼经济和效率。

美国审前程序的成功做法值得我们借鉴,我们要建立完善的审前程序需要把ADR引入诉讼程序中,不仅在审前程序中运用ADR,在诉讼过程中也运用ADR,这样就把很多民事案件分流出去,实现诉讼分流的功能。

二、ADR的含义分析

ADR(Alternative Dispute Resolution)是一种矛盾争议的解决方式,起源于美国,意思为“解决争议的替代方式”,或者翻译为“非诉讼纠纷解决程序”。司法ADR是一种以法院为主持机构,但与诉讼程序截然不同的诉讼外纠纷解决制度。

其具体做法是在法院主导下或者在法院委托、指派人员的主导下进行的,以仲裁、调解、和解等非法院裁判方式解决纠纷的活动。由于这种解决纠纷方式没有复杂的程序,且不伤当事人之间的合作关系,被很多西方国家采用。在ADR发展最迅猛、成效最显著的美国,司法ADR不仅被用来替代诉讼程序,更在审前程序阶段被用来替代正式的开庭审理。充分利用法庭内外的各种ADR方式解决纠纷是美国审前程序的一个突出功能。有95%以上的案件是在审前通过ADR结案的。审前已不再是审判的附属,相反,它被设定为一个无须审判即可化解纠纷、结束案件的有效途径。

个人认为审前程序适用阶段是进行调解或者劝当事人和解的最恰当的时机。因为在审前程序中证据整理和争点固定后,虽然审判结果尚未由法院做出,但基本案情已经明了,双方当事人可以根据自身证据情况,清楚、准确的估计诉讼主张的法律认可度,从而对诉讼结果做出较合理的预测。如果在这个阶段能够达成和解终结案件就可以省略正式的庭审程序,从当事人角度看减轻讼累,从法院角度看节约司法资源。因此,在审前准备程序中引入ADR意义深远。

现在流行的几种主要ADR方式有:和解、调解、调停、微型听审、聘请一名法官或称专家裁定、在法院协助下的ADR。在我国的审前程序要引入的ADR纠纷解决方式,主要是指和解、调解,即提倡在审前程序中使用和解、调解的方式结案。

三、ADR引入我国民事审前程序的具体方式

(一)坚持法院调解原则

在民事审前程序中引入美国诉讼中的ADR制度,通过和解、调解等非判决的方式将一些无争议的、简单的案件及时解决,复杂的案件才进入开庭审理程序。ADR制度在审前的应用主要是和解和法院调解,我们认为在我国应以法院调解为主。

民事诉讼法第9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根据自愿和合法的原则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判决。”法院调解原则是我国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法院调解是我国民事诉讼工作中的成功经验和优良传统,被西方国家誉为“东方经验”并加以借鉴学习。并且现有法律规定调解贯穿诉讼全过程,所以在民事审前程序中也要坚持法院调解原则,充分发挥我国法院调解的优势,对民事案件在自愿、合法的情况下盡量调解结案。

在我们前边的论述中,我们认为“法院调解为主”应当作为“审前程序”的原则来看待。即在我国的审前程序要引入的ADR纠纷解决方式,其中应以法院调解为主要方式。因为法院调解是法院主持下双方当事人的妥协,是法院审判权与当事人的处分权的结合,恰恰体现了我们所主张的“当事人主义和职权主义相结合”的审前程序模式。并且,在我国公民普遍的法律知识并不丰富的情况下,法院主持当事人达成的协议,比单纯的当事人自行和解达成的协议更符合法律规定。另外,法院调解达成的协议权威性强于和解协议,当事人反悔的可能性小。

原则上,所有民事纠纷在审前程序都可以进行调解,当事人在审前程序中任何时候都可以申请调解。调解成功,双方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的,经法院确认制作调解书,则产生与生效判决同样的效力。如果调解不成,案件则进入开庭审理程序。在开庭审理中法院调解可以继续进行。

(二)完善和解制度

其他国家的民事审前程序设计上多坚持和解优先理念,鼓励双方当事人进行和解。这是因为国外的民事诉讼中没有法院调解的规定。而我国的法院调解已经相当成熟。通过前边对我国法院调解的分析,考虑我国民事诉讼法的原则、当事人的法律素质、和解的效力,我们在这个问题上不可照搬“和解优先理念”。

在法院调解、诉讼和解、审判等几种纠纷解决方式中,诉讼和解的成本最低。和解结案也是一种快捷、经济的结案方式。所以在民事审前程序中可以鼓励双方当事人在平等、自愿、协商合意的基础上进行和解。

完善我国的和解制度,关键问题就是要解决和解协议效力低的问题。这里还是需要借助我国的法院调解,即只要和解的内容不违背法律、社会公共利益和第三人的合法权益的,法院应当予以认可,并制作民事调解书。这样和解向法院调解转化,赋予和解协议足够的法律权威,增强其可执行性。

(三)建立法院委托调解制度

所谓“法院委托调解”是指法院将已经受理的案件委托附设的人民调解室进行调解的一种调解制度。

“人民调解室”是人民调解委员会的派出机构,可以驻法院、检察院。“人民调解室” 的设立是我国人民调解工作的新进展,具体是法院提供场地、司法行政部门聘请专职人民调解员成立“人民调解工作室”,实现人民调解与民事诉讼的衔接联动,既节省了司法成本和社会综合成本,又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人民调解室”的做法最早发生在2007年4月,设置在长沙市雨花区法院,现在已经在我国各地兴起。实践证明,法院附设的调解易为当事人接受,效果最好。

完善我国民事审前程序可以将“法院委托调解”做制度化规定。这种程序的启动以当事人自愿为前提,在立案阶段法院对于简单的民事案件,在征得当事人同意后,将案件委托给法院附设的调解室,达成调解协议后,法院依法应予以确认,当事人申请制作调解书的,由人民法院审查后制作调解书,并具有强制执行力。

(四)督促程序纳入审前程序

督促程序是专门解决债权债务纠纷的程序,是指人民法院根据债权人的申请,不经开庭审理向债务人发出附有条件的支付令,要求债务人在限期内清偿债务,若债务人逾期不提出书面异议,又不履行支付令确定的义务时,即可依据债权人的申请强制执行的一种特殊审判程序。督促程序解决纠纷只作形式审查,没有答辩、调查、开庭、宣判等环节,也属于非判决的解决纠纷方式。

我国现有民事诉讼法典将督促程序作为单独的一章设置在“第二编审判程序”中,但如果在民事诉讼法典中专设审前程序的位置,将督促程序放到审前程序中更为合理。所以,完善我国审前程序需要在审前激活督促程序,充分发挥支付令作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对于事实清楚,证据充足的债权债务纠纷案件,可向被告发出支付令,被告提出异议的,案件可进入调解或者审理程序。若判决结果与支付令一致的,应当由被告承担拖延诉讼的法律后果。□

作者:赵建敏

民事诉讼审前程序分析论文 篇2:

重构我国民事诉讼审前程序

摘 要:近年来,在新的司法理念的影响下,各国诉讼制度的发展呈现出新的动向,其中较为突出的是日益重视对审前程序的改革与完善。而我国《民事诉讼法》虽然规定了"审理前的准备",但尚未形成独立的审前程序。

关键词:审前程序;本土司法现状;改革困境;程序指挥权;释明权;"三部曲"

一、审前程序的正确定位与价值目标

自80年代中期以来,在我国法院系统开展了自上而下的民事审判方式改革运动,其中便包括法学界有人主张的"一步到庭",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一步到庭"的弊端也开始显现,主要表现为证据突袭、庭审效率低、重复开庭、职权主义过盛、当事人主体资格缺失等,于是审前准备程序这一概念重新进入人们的研究范围,而探求民事审前程序制度构建的首要前提是要对这一程序进行正确的定位。因此,将"审前准备阶段"改革为"审前程序",从而将"审前程序"独立出来已成为民事诉讼程序的改革目标。

二、美国民事审前程序的立法设计与司法经验

美国的庭前准备程序主要包括诉答程序、发现程序和审前会议三个内容:1、诉答程序。诉答程序是指当事人双方通过交换证据和答辩状来确定争执的焦点的程序。诉答程序的作用仅限于向对方发出通知并提醒其抗辩,基本上变成了纯粹程序性的事项。[1]2、发现程序。也译为"开示程序"是当事人双方从对方及第三者处获得有关案情的信息和收集证据的程序。其方法主要有庭外的证人证言笔录、质问书、提出书面及物品的要求、精神及身体状态检查以及自认的要求等。[2]3、审前会议。法官一般在发现程序结束后、开庭审理前二、三周内召集审前会议,以将开庭时审理的争点和将要提交的证据固定下来。一般而言,至少召开两次:包括诉讼开始不久为制定诉讼日程而召开的初步审前会议,和临开庭审理之前为了法庭审理而召开的最后一次审前会议。

三、借鉴美国审前程序预期存在的困难及阻力

首先,是当事人观念上不理解。就当事人而言,其在思想上无法接受将自己的证据完全展示给对方。其次,我国律师资源的匮乏。一般而言当事人并不十分通晓法律的具体规定和相关诉讼程序,他们需要通过律师的帮助才能完成这一任务,很显然在我国律师数量并不能满足这一现实要求。再次,立法对法官释明权及程序指挥权规定的模糊。最后,我国与美国诉讼程序的构造不同。在美国,庭前程序已完全深入人心,成为美国诉讼制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制度。但,我国目前的庭审模式及法治发展水平并不同于美国,因此不具备移植美国审前程序的前提。

四、构建适应本土司法现状的审前程序

(一)配合庭审模式的特点、弥补庭审模式的不足

设立审前程序并不是一个孤立的问题,设置什么样的审前程序,其基本作用和主要目的都是为了庭审目标的实现,其与庭审模式具有直接的关系。我国不同于英美的对抗式交叉询问庭审模式,这就决定了我国民事审前程序不可能全面移植美国的审前程序的模式。因此,我国法院在进行审前程序改革时,必须充分考虑本土庭审模式的特点,保证两者之间的协调关系:其一,我国民事审前程序的设置应当让当事人之间了解彼此所拥有的证据材料,防止证据突袭,保障庭审的顺利推进;其二,审前程序的设置应当明确案件的争点,使双方当事人及法官可以理清庭审的主线,提高庭审效率;其三,审前程序的设置应当注重维护当事人的诉讼主体地位,使当事人可以主动为自己的诉讼权利争取机会。

(二)平衡法官的诉讼指挥权与当事人的诉讼权利

重塑我国民事审前程序,实际上就是重新认识法院与当事人在此阶段各自应有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重新配置法院与当事人之间的诉讼权利。首先,在为保障审前程序的进展而由法官指挥的程序性事项中法官应当是程序的指挥着。所谓审前准备的程序性事项,是指除当事人之间彼此知悉对方的诉讼主张和证据材料之外的其他必要的审前准备活动,包括诉讼文书的送达、法院依法调查收集证据、组织鉴定或勘验、组织交换证据材料、组织整理争点、促成和解、排期开庭以及处理审前的其他诉讼事项。[3]其次,使当事人的诉讼主体地位在审前程序中得以充分的体现。在审前程序中当事人是主导者,法院通常只起着督导者和辅助者的作用。为此,立法上应当赋予当事人足够的诉讼权利和行使诉讼权利足够的时间。

(三)借鉴美国审前程序,构建符合本土司法现状的"三部曲"

首先,完善本土的"诉答程序",赋予当事人相关的"动议"权利。"动议权"[4]具体包括:1、请求驳回起诉的动议。2、基于诉答状提出要求对方修改、删除不当内容的动议。3、提出要求对方当事人进行更加明确陈述的动议。"动议权"可以充分实现当事人的诉讼权利,调动双方当事人参与诉讼的积极性,当事人对抗主义的发展也可以促使案件高效解决。其次,落实"证据开示程序",明确证据失权制度。2001年我国《民事证据规定》进行了变革,第33条规定:"举证期限可以由人民法院指定,或由当事人协商一致,并经人民法院认可"。第34条规定:"当事人应当在举证期限内向人民法院提交证据材料,当事人在举证期限内不提交的,视为放弃举证权利。对于当事人逾期提交的证据材料,人民法院审理时不组织质证。"同时,《民事证据规定》第41条通过限缩性解释的方式对《民事诉讼法》第125条规定的"新的证据"范围作出严格界定。最后,在立法规定的证据提交期满后,组织"初步审查程序",对进行案件分流。初步审查与开庭审理的关系,在结构上自可视为"准备+审理"关系。从程序法理角度看,是对传统的审理内容重新调整,即将现行法庭调查、法庭辩论中的争点和证据整理的内容前置于审前,这也是审前程序中最为重要的阶段。

五、结语

任何改革都不可能一蹴而就,对审前程序的改革亦是如此。民事诉讼程序是一个完整的链条,任何一个环节的重构都需要其他部分的配合,审前程序的重构也必然会引起其他相关制度的改革,其完善亦有赖于司法工作人员司法理念的转变、公民法治意识的跟进和相关配套制度的支持。

参考文献:

[1]白绿铉.美国民事诉讼法[M].经济日报出版社,1998:42.

[2]凌霄.国外民事诉讼庭前准备程序与我国的借鉴--以美国、德国为例的分析[J].青海社会科学,2001,(4).

[3]张晋红.完善民事诉讼审前程序与几个基本关系的定位[J].广东商学院学报,2003,(5).

[4]王琦,邓和军.民事诉讼审前程序研究[M].法律出版社:148.

[5]齐树洁.论我国民事审前程序之构建[J].法治研究,2010,(4).

[6]齐树洁,李辉东.中国、美国、德国民事审前程序比较研究[EB/OL]. http://www.civillaw.com.cn/Article/default.asp?id=9493,[2002-12-09].

作者简介:张莹(1988-),女,陕西渭南人,华东政法大学诉讼法专业硕士研究生,民事诉讼法方向。

作者:张莹

民事诉讼审前程序分析论文 篇3:

我国民事审前程序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民事审前程序是法院对案件进行实质审理的开端,对司法公正和效率价值的实现有着重要的意义。我国民事诉讼虽然在第一审普通程序中对庭审前的准备有所规定,但由于其较为粗略,并未建立起独立且完善的民事诉讼审前程序。我国应主要从赋予审前程序独立性,实现审前程序制度功能多样化几个角度进行审前程序的改革,立足我国立法司法现状,通过建立完善的证据交换和庭前调解制度,分离庭前准备法官与审理案件法官等具体方面改革我国的审前程序。

[关键词]民事诉讼;审前程序;制度完善

一、民事诉讼审前程序的概念

民事诉讼审前程序是民事诉讼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我国司法改革的重点内容之一。由于对民事诉讼审前程序的内容、特点等认识不同,因此对民事诉讼审前程序的概念界定也存在许多差异。单是命名就存在多种说法,如“审前程序”、“民事审前准备程序”、“审前准备程序”等。纷繁复杂的命名易使人产生混乱之感,也影响了学者对其的研究方向。对于民事诉讼审前程序的研究,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侧重点,但从整体上看,其研究所针对的时间段都是相同的,也即从法院受理案件后到法院正式开庭审理前这一固定时段内所进行的相关诉讼活动来进行讨论的。因此,能否明确在这段时间内所要进行诉讼活动的内容就成为定义民事诉讼审前程序的关键之所在。民事诉讼审前程序具有固定证据、整理争点、促进和解、提高效率等功能。

二、我国民事诉讼审前程序的现状分析

我国现行的民事审前准备程序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独立的民事审前准备程序缺失

我国民事诉讼中,审前准备程序只是一审程序几个阶段中的一个,完全依附于一审程序,其功能受到限制,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审理前的准备的仅仅着眼于送达文书、安排庭时间等事务性工作,不完全具有整理及固定争点、终结诉讼的独特功能,缺乏独立的价值意义。

2、主持主体不分存在弊端

在我国民事审判中,主持审判的主体不分是一个较为突出的现象,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根本性缺乏独立的审前准备程序,二是没有对审前法官与庭审法官进行明确的区别。正是由于审前法官与庭审法官的区分不明,导致庭审前的准备工作只能由主审法官承担,在这种前提下许多问题和矛盾便应运而生。

3、诉答程序缺乏有效制约机制

答辩状需在法定限期内提出不然被告将答辩失权,这是美国和德国民事诉讼法的一个显著特征。而我国民诉法中,答辩被视作被告的一项诉讼权利而非义务,被告不提出答辩状对人民法院审理并无影响。于是在司法实践中,本意是为了保证审理的顺利进行的答辩权却被被当事人恶意利用。为了取得诉讼的胜利,被告不提出或不按期提出答辩状,在审理时进行诉讼突袭,使原告的知情权被剥夺,完全陷入被动;同时也会使法官对案件信息的了解过于片面,难以在审前准备阶段确定争点。法庭被迫只能休庭,导致诉讼质量的下降及诉讼资源的浪费。

4、证据交换制度设置不完善

证据交换制度是指在诉讼答辩期届满之后到正式开庭审理前的这段时间里,经人民法院主持,当事人之间相互明示其持有证据的行为或过程。对于审前准备中的证据交换问题,我国民事诉讼法缺乏相关规定。可能是已经认识到这一点,在随后制定的《证据规定》第37条对之进行补充,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民事诉讼法的不足。但通过对《证据规定》第37条详加辨析便可以发现,第37条本身也存在一定的缺陷。

三、我国民事审前程序的完善

(一)立法上确立审前程序独立化

在我国《民事诉讼法》及相关法条上,民事审前程序都只是被一言带过而且非常模糊,这直接导致了审前程序在案件的实际审理中操作性差,易被司法人员轻视,造成理论与实践的脱节。为改变这一现势,须以明确的法律条款对民事审前程序加以规定,明确其对于民事诉讼程序的意义及其所具有的独立的程序地位。

(二)增设审前准备法官制度

为保证司法中立,独立的审前程序必然要求专门的司法工作人员对案件进行管理和指导。通过设置审前准备法官,一方面有利于庭审法官与审前程序相分离,防止当事人私下与法官接触可能导致的司法腐败,也防止法官形成“先定后审”的主观预断,从而实现实体公正;另一方面可以合理配置司法资源,减少当事人付出的诉讼成本。

(三)建立强制答辩制度

强制答辩制度亦称答辩失权制度。通常是规定一具体的期间,要求被告必须在这一期间内就原告的诉讼请求及依据的事实阐述答辩意见,否则法院就可依申请给予制裁或作出不应诉判决。因实际情况确实未能如期答辩的,被告要举证证明其不能答辩的理由,根据其申请法院可以同意其逾期进行答辩。对确不履行答辩义务的被告,可以要求其负担因诉讼拖延所产生的诉讼成本。从答辩失权的角度,强化答辩状的提出,立法应明确规定答辩状的提出时间及其违反答辩义务的法律后果。当然,针对某些情况的例外条款也是在建立强制答辩制度时应当考虑的。

(四)完善证据交換制度

证据交换是诉讼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程序,具体而言就是在法院正式开庭审理案件前,在审判人员召集下,双方事人将收集的与案件有关的事实、文件以及其他相关材料在规定期限内提交人民法院,并组织双方当事人交换证据副本的一种规定流程。通过交换证据,可以起到支持当事人自己的主张、明确当事人之间真正争点的作用:一方面,通过不断互相交换证据,使当事人对案件事实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当事人可以根据已出示证据所反映的情况,采取进一步补充证据等手段更好的实现诉讼的目的。另一方面,在组织双方当事人证据交换的同时法官也全程参与,能够对双方当事人的观点及支持观点的证据有了清晰的认识,也更能准确的把握当事人之间的争议焦点。

(五)建立审前会议制度

为了保证就当事人之间的争点进行开庭审理的连贯性,人民法院可以在开庭审理前向双方当事人说明在开庭时具体要调查哪些种类的证据以及这些证据以何种顺序出示。考虑到调查证据的方法、数量等都会直接影响到最终的判决,因此,仅仅由法院制定审理计划是有所不妥的。为了最终公平正义的实现,尽可能消除在庭审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纰漏,应当征求当事人的意见,或者直接与当事人共同制定审理计划。根据各国的立法情况,审前会议即承当了此功能。具体操作中,审前会议的实际参与者由预审法官、双方当事人以及诉讼代理人组成,一般不公开进行。在审前会议上主要进行争点整理、修改诉状和答辩状、自认对方诉讼请求等议程,也可以与双方当事人议定开庭审理的诉讼请求包括哪些内容、有哪些证人要出庭作证、是否可以和解等。

参考文献

[1]阮友利.民事诉讼审前程序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11

[2]袁艳青.论民事诉讼审前程序[D].大连:大连海事大学,2011

[3]刘一星.论我国民事诉讼审前程序的构建[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3

[4]马子荀.浅议我国民事诉讼审前准备程序[J].中国市场,2013(01)

作者简介

童静,1979年生,宁夏石嘴山市人,研究方向:诉讼法方向,工作单位:宁夏石嘴山市纪委,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安政治学院2013级在职法硕研究生。

作者:童静

上一篇:马克思主义生命力分析论文下一篇:小型水利工程与农田水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