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田径教学训练量与训练强度分析

2023-02-08

1 引言

从当前的教育教学体系来看, 体育教学的存在对学生的发展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不仅对其教学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更是对学生的全面培养起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近几年, 我国高校体育教育发展迅猛向前, 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是在其发展的过程中, 依然存在着一些影响因素与问题, 像是田径教学中训练量不足和训练强度控制不好等, 如何有效解决这些因素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训练量和训练强度在高校体育田径教学中如何控制和安排, 对传统的高校体育田径教学方式进行了改变, 田径教学不仅仅是要关注到运动员的训练量和训练强度, 更要关心学生们的身体状态和心理情况, 根据运动员身心的具体情况合理安排训练和教学, 本文就以高校体育田径为主, 着重探讨其发展影响因素与对策研究。

2 传统高校田径教学在训练量和训练强度上存在的弊端

2.1 田径教学运动功能的弱化

高校体育田径教学与其他学科的教学存在着很大的区别, 在学生的一般认知里都普遍认为只有专业的运动员才会需要参加田径教学及训练, 普通的学生参与到田径教学中是毫无作用的, 所以会把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到其他的专业课上面, 从而就忽视了田径教学和训练, 自己的运动强度也就达不到标准。实际上, 高校的体育田径教学正是帮助学生们增强体质, 提高身体素质, 以此来希望学生们能够更好地投入到文化课的学习中去。学生们在初高中由于升学的压力过大, 必定没有太多的时间参与到体育锻炼中, 而高校相对于初高中来说学习压力较小,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安排田径训练, 也是希望能够弥补学生们在之前缺失的体育运动。另外, 很多学生都认为田径运动相对于其他体育运动来说更为简单, 只需要自己多加练习就可以有质的飞跃, 没有教学的必要。实际上, 田径运动看似简单, 其中也有很多细节问题, 如果训练不当, 很容易出现错误, 造成身体上的一些问题。学生们在什么阶段需要多少训练量达到什么训练强度都是需要老师合理的指导的, 田径运动不仅仅是一个人的运动, 更要考虑到整个团队的协作能力, 所以高校体育的田径教学十分有必要。

2.2 高校体育田径教学地位低下

不仅仅是学生, 包括父母及一些社会舆论都普遍缺乏对高校体育田径教学的正确认识, 甚至不理解田径教学对于高校学生的深刻意义。我们一般观看关于体育的新闻赛事, 也会发现, 新闻舆论永远关注的都是比赛结果、奖牌领取情况, 对于运动员的日常训练基本上是避而不谈。另外, 虽然高校体育开设了田径教学的相关课程, 但是由于学校的不重视, 没有对相关的教学老师进行定期的培训和指导, 老师们也只能凭借自身既有的经验和理解来进行教学, 缺乏一定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学生们得到的指导和训练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不专业的, 学生们日常的训练量和训练强度也不符合相关的规定, 在训练上也没有严格的要求, 所以我国大部分的高校体育田径教学都停留在自主摸索的状态中。除此之外, 家庭对于学生们的田径训练的了解更是少之又少, 很多家庭对于田径教学基本上处于零认知, 大多数都是在孩子们在文化课的学习上一直无法取得理想的成绩, 转而攻破田径运动时才开始了解田径教学, 但因为之前毫无了解, 群所以, 在学生的田径训练上也基本做不了什么指导。由于家庭、学校以及社会舆论等等对于高校体育田径教学的忽视, 导致了整个高校体育田径教学的无法取得实质性的进步和发展, 严重影响了对于学生们的培养和训练, 因此高校体育田径教学也陷入一种怪圈, 也就是田径教学越是得不到社会的关注, 越是无法获得发展, 越是无法获得发展, 也越是无法得到社会的关注。整个社会对于高校体育田径教学的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提高社会对田径运动的训练强度和训练量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2.3 教练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学生的田径训练量与训练强度、训练质量都与教练的教学和指导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是从当前我国各大高校体育田径教学的现状来看, 我国田径教学的教练主要起到的是陪练作用, 并没有根据学生的身体状态和心理情况做出合适的训练调整。实际上, 学生或者是运动员对于教练的依赖程度是很高的, 学生们若是无法得到教练专业的指导, 那么在田径运动上是很难实现突破和进步的。尽管大部分学生都是非专业的运动员, 但是得到专业的指导, 进行与他们身心情况相符的训练量和训练强度, 才是高校体育田径教学的真正目标, 才能实现高校体育田径教学设置的目的。很多教练在田径教学上采取的都是让学生们自主训练, 对于学生们的训练量和训练强度缺乏合理的安排, 这不仅仅严重耽误学生们的训练时间, 还会影响学生们的体育天赋, 也致使学生们无法真正地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和体育能力。

3 提高高校体育田径教学训练量和训练强度的策略

3.1 完善高校体育田径教学训练体系

要想真正提高学生们的身体素质, 增强学生的体育能力, 合理的训练量和训练强度是必不可少的, 必须要建立完善的高校体育田径教学训练体系, 将学生们的田径训练制度化。在严格合理科学的田径训练制度下, 对学生们进行训练。训练的体系不仅要结合学生们日常的专业课文化课来设置, 还需要考虑到学生们的身心状况和发展。以往的田径教学都是教练根据自身的经验和理解进行教学和训练, 现在在完善的田径教学体系下, 教练需要在制度下观察好每一个学生或者是运动员的身心状态和训练成果, 根据不同的学生的具体情况给予相应的调整和指导, 调整好每一个学生训练时间、训练量和训练强度的关系, 帮助每一个学生真正地提高身体素质和体育能力。

3.2 强化训练与专项训练相结合

日常的田径训练除了要注意学生们量的积累和质的飞跃之外, 还要根据学生们的训练情况合理安排适量的强化训练和专项练习, 将二者结合对学生们进行训练。专项训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激发学生没在的身体潜力的作用, 而强化训练则能够保证学生们的身体体质, 保证学生们的身体机能一直处于一个紧张的状态更好地适应比赛。但是专项训练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够太专或者是说太泛, 否则则会引起学生们身体肌肉发展的不平衡, 也不利于开发学生的全方位的机能。另外, 在进行了专项练习之后一定要进行强化练习, 二者结合才能更好地促进身体机能的激发, 巩固专项练习的效果,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3 科学调控训练恢复

很多高校体育的田径教学都进行得合理科学, 但是往往忽略了学生训练之后的身体恢复阶段。一味地加强学生或者是运动员的训练量和训练强度是不行的, 一定要注意训练之后的身体恢复阶段, 只有在训练之后注意好身体的恢复, 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潜在素质和能力, 通常学生们在进行了高强度的训练之后, 肌肉会一直处于一个紧绷的状态, 这并不是最理想的状态, 身体同样需要劳逸结合, 才能更好地提高训练效率和训练质量。

3.4 合理安排田径教学训练时间和强度

在以往的高校体育田径教学中, 教练或者老师都是将训练时间集中安排在某一个时间段来指导学生。在平时的田径训练中主要是培养学生们对于速度的提高和体质的增强, 只有在比赛前才会突击训练一段时间以此希望能够提高运动员的比赛成绩。实际上, 这样的教学方式并不适合高校的学生们, 这样的训练容易致使学生的肌肉在平时过于松懈或者是肌肉疲惫, 然后就会对后期的训练有严重的影响。赛前突击使运动员的肌肉突然过于紧张, 没有修复的时间, 也并不会取得好的成绩。所以在平时就不能放松警惕, 要从平时就练好比赛的状态, 时刻保持着一个稳定的状态, 将平时比赛化, 将比赛平时化, 运动员才能在比赛中发挥出最好的状态和成绩。

4 结语

综上所述, 高校的体育田径教学质量的提高不仅仅需要老师或者是教练合理调控和安排训练强度和训练量的关系, 还需要结合专业的指导, 科学的理论, 以及学生们的身心健康状态, 更需要整个社会的重视和关心。家庭、高校和社会对于高校体育田径运动教学的关心, 是田径教学进步和发展的不竭动力, 会为田径教学注入更多的能量。当然了, 现如今的田径教学一定要注意摆脱传统教学中的种种弊端, 不断创新和发展, 全方位地建立合理的田径教学体系, 为我国的田径事业贡献力量。

摘要:随着教育的快速发展, 新时期高校体育田径教学也面临许多现实的困境, 了解这些困境对高校体育的发展和成长至关重要。本文从训练量和训练强度对当前高校体育田径教学困境进行思考与研究, 找寻最佳的解决途径与出路, 帮助我国高校体育田径教学获得新的发展。

关键词:高校体育,田径教学,训练量,训练强度

参考文献

[1] 吴捷.初中体育教学中田径训练强度及训练量的有效策略[J].当代体育科技, 2017 (16) .

[2] 陈刚.高校体育田径教学训练量与训练强度分析[J].运动, 2016 (15) .

[3] 李勇, 王立平.高校体育田径教学训练量与训练强度分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15 (5) .

[4] 于楼成.江苏省普通高校高水平田径运动员培养现状及对策研究[D].苏州大学, 2006.

上一篇:浅谈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下一篇:基于新生代农民工思政教育的有效途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