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音乐与高校教育论文

2022-04-22

[摘要]高校协同助力城市社区服务国际化具有政治优势、组织优势、人才优势、信息优势。高校之间的协同存在较大的改进空间,加强高校间联系和沟通,协同智力支持社区服务国际化,协同与社区开展项目共建,协同建设国际化社区教育基地,能够保证社区服务国际化有依托、有支点、有平台。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社区音乐与高校教育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社区音乐与高校教育论文 篇1:

地方高校公共服务型音乐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不同层次和类别的学校趋同化发展。这种趋同发展倾向直接影响着地方高校音乐专业的建设与发展,突出表现在地方高校音乐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自觉或不自觉地向音乐专业院校靠拢,以至于地方高校音乐教育教学不能适应社会特别是基层社会多样化的音乐人才需求。如何根据高等教育总体结构和布局,并结合地方高校办学实际,培养面向地方和基层就业的合格音乐人才,已经成为地方高校音乐专业科学发展的重大课题之一。隶属地方人民政府管理的高等院校占我国高校总数的绝大多数,其发展路径问题一直倍受学术界和实务界的关注。近年来,学界热烈探讨的“区别定位,特色发展”的办学理念在全国各地方高校中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实践回应。以学科和专业特色为基础,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方向,准确定位,努力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的发展模式已经成为地方高校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地方高校音乐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也应遵循“区别定位,特色发展”的理念,以服务地方文化事业发展为己任,努力培养面向地方、面向基层的公共服务型音乐人才。本文拟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教学方式方法创新以及教育实践途径拓展等四个方面探讨地方高校公共服务型音乐人才的培养模式问题。

一、坚持服务基础教育和基层文化事业发展的目标定位

基于天然的地缘联系,高校学科建设与专业发展必然要跟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隶属地方人民政府管理的高校尤为如此。“高校为地方发展聚集了人力、物力、财力,聚集了文化和创造力;地方为高校提供了生存与发展的物质生活场所条件以及基本的生源基础和学生的就业基础,地方发展不断产生的新问题、新矛盾,也是高校进行科技、文化创新的源泉,地方发展不断提出的对高校的新要求是促进高校自身发展的巨大推动力。”[1]地方与高校之间是一种彼此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高校特别是地方高校要把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作为自己的一项基本战略规划,积极搭建校地合作平台,主动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地方高校要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进一步明确并不断调整音乐专业发展的目标定位。一方面,地方高校音乐教育要继续坚持服务基础教育的目标定位,努力为中小学校、学前教育机构培养、输送合格的音乐师资,要根据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形势和要求,进一步明确基础教育机构尤其是本地基础教育机构音乐师资的市场需求和培养任务。“既要按照传统的音乐教师教育的理念和模式,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和教师技能的教育和培养,特别是要注意克服片面的技巧化倾向,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文化素质的教育,强化学生作为一名音乐教育工作者所必须具备的意识、能力和素养,又要十分关注中小学教育音乐课程改革的实践进程,让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及时地了解和掌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内涵和要求,熟悉新课程改革的内容体系和教学方法,增强学生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适应性。”[2]另一方面,地方高校音乐教育要适应基层社会发展的需要,努力培养能够满足乡村、社区文化建设发展要求的音乐人才,在过去单一的教师教育基础上拓展音乐人才的培养目标。近年来,许多地方高校在音乐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方面进行十分有益的探索,积极创设符合地方高校音乐教育教学发展规律的音乐专业新课程,大胆创新音乐教育教学方式方法,主动适应当今中国社会全方位、多规格的音乐人才市场需要。值此一提的是,地方高校音乐专业发展应充分挖掘自身优势,努力突出自己的办学品牌和特色,克服与音乐专业院校趋同化发展的弊端。在音乐人才市场不断细分的情形下,地方高校应找准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瞄准市场需求的一些空当,以服务地方文化事业发展为己任,努力培养面向地方、面向基层的公共服务型音乐人才。地方高校应按照遵循国家“创新基层文化发展模式,拓展基层文化服务渠道”的既定方针政策,紧贴城乡基层文化事业发展的现实需要,为乡村、社区文艺团体培养、输送用得上、用得好的音乐专业人才。

二、通过汲取民族民间音乐资源打造特色音乐课程体系

课程是推动专业发展和实现教学目的的载体,在教育活动中,影响学生发展的主要因素就是课程设计,社会变化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也主要是通过各门具体课程来实现。因此,课程的内容选择及其体系建构是决定音乐专业教育目标或教学效果能否实现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一直以来,地方高校音乐教育的培养目标就是为基础教育培养合格的音乐教师,即具有表演、教学、科研等综合能力的音乐教育工作者。“然而面对愈来愈广阔的社会市场需求,我们提供给学生教师教育方面的课程与教学服务,似乎少了一些多元的内涵以及发展的多元价值。”[3]我国目前实施的音乐专业课程体系的基本框架仍未摆脱苏联教学模式的窠臼,“面对音乐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这种以分科设置课程为主流的学科课程体系已经不能适用新时期通才教育、专才教育发展的需求。”[4]课程内容单调陈旧,课程体系建设滞后所造成的弊端和问题已经在许多地方院校音乐专业发展中不断凸显,比如学生兴趣单调,学习积极性不高,培养的音乐人才专业口径窄、专业基础差、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不强等。当前,国家高度重视文化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强调文化发展应当是城乡共同推进、协调发展的过程,文化繁荣应当是全面进步、普遍提高的过程。文化建设的根基在基层,基层文化得不到加强,就谈不上文化的整体进步,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需要“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社会多元化的文化表现和单一的音乐教学模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只有改变课程设置才能推动地方高校音乐专业的进步与发展。根据我们的调查和教育教学实践,地方院校音乐人才培养应面向基础教育和基层文化建设,确立以培育学生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为主的人才培养方案,在音乐专业课程设置上绝不能复制和模仿音乐专业院校的课程体系结构,要突出地方音乐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拓展民族民间音乐文化课程。

地方高校音乐教育应当服务于地方文化事业发展和基层(乡村、社区)文化建设,这是将地方音乐资源引入音乐教育教学的目的所在。地方高校音乐专业课程建设应理顺课程内容上的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应重视吸收民族民间音乐资源,选用具有地方性的典型曲目运用于教学当中。民族民间音乐是中国多元音乐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其植入到地方高校音乐专业课程体系中的意义重大。一方面,将民族民间音乐资源植入音乐专业课程体系当中,不仅可以保护和传承创新本地民族民间音乐,而且也能更好地推动地方高校音乐专业的改革与发展,为建立独具特色的地方音乐专业教育体系奠定良好基础;另一方面,音乐专业学生在学习植入了民族民间音乐的新课程时,会更加了解到本地、本民族的历史及风土人情等相关文化内容,必然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加学生对乡土的热爱之情,也为他们树立“毕业后为家乡服务”的理想与信念打下基础。广西师范大学在这方面进行了非常有益的尝试和探索,其成功经验值得学习和借鉴。据我们调查所知,广西师范大学音乐学专业专门设置了壮族音乐史、壮族婚俗与婚礼歌、广西彩调等民族性、地方性音乐课程,同时在教学方式方法方面大胆创新,不断地从当地少数民族和民间风俗礼仪、传统节庆中提取音乐元素,率先建立起了包括壮族、苗族、侗族民歌、地方戏剧在内的民族音乐教育体系,取得了培养特色音乐人才与传承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双赢效果。

三、以满足基层社会需求为导向创新音乐教学方式方法

“最好的教育是使学生得到最大发展的教育。”[5]地方高校音乐教育要继续坚持服务基础教育的目标定位,努力为中小学校、幼儿教育机构培养、输送合格的音乐师资,同时也要适应基层社会的现实需要,努力培养能够满足乡村和社区文化建设发展需要的音乐人才。因此,在音乐教学方式方法上要注意克服片面的技巧化教学倾向,加强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和钢琴即兴伴奏、合唱指挥等符合基层文化建设需要的实践能力培养。目前,地方高校音乐专业学生重技轻艺的现象比较普遍,在中小学教育实习中已经凸显出诸多弊端,大部分学生综合能力较差,不能满足基础教育的现实需要,学声乐的合唱指挥差,学钢琴的伴奏差,学民族乐器的声乐差。我们提倡地方高校音乐专业实行通才教育,以最大化占据音乐人才市场份额。

在日益激烈的高校竞争中,地方高校音乐专业发展的处境不容乐观。在既无专业优势有无品牌优势的情形下,地方高校只有着力开辟新的领地方能生存发展下去。地方高校音乐教育要强调对学生人文素质的综合教学,重视学生运用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努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首先,地方高校音乐专业教学应加强各类教学法的传授,为毕业后准备到基层教育行业工作的学生提供实用的技能培训,加强钢琴即兴伴奏、合唱指挥等符合基层文化建设需要的实践能力培养;其次,地方高校音乐教育应以诠释、传承和创新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为己任,增设民族民间音乐课程,为毕业后准备到基层群众艺术行业工作的学生提供更多选择。具体而言,一方面,地方高校音乐专业要根据本科音乐人才培养的规格和内涵,抓紧学生基本的音乐理论和技能的教育、培养,为学生毕业后能有长足的发展潜力和后劲打好基础。另一方面,地方高校要区分不同类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和要求,不断调整、充实教学内容,创新教学形式和方法:在基础教育师资培养方面,要进一步加强音乐教育理论的教学,增强学生的文化艺术修养,强化教师技能教育和教育实践环节,增强学生实施中小学音乐教育、幼儿音乐教育的教学能力,要及时向学生传递中小学音乐课程改革的前沿信息和动态,让学生尽早熟悉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方法,增强学生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适应性;在基层文艺人才培养方面,更要进行大胆的教学内容、模式和方法改革,比如地方戏曲表演人才的培养,就需要打破现有的教学体系和格局,甚至可以考虑引进传统戏曲表演人才“师徒传带”的培养模式,以实现培养合格地方戏曲表演人才的教学目标。

四、利用校地合作机制拓展音乐专业教育实践途径

地方与高校之间彼此依存、相互促进,地方高校要把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作为自己的一项基本战略规划,积极搭建校地合作平台,主动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地方高校唯有深刻认识到此一关系,积极打造教育品牌,突出办学特色,方能在日益激烈的高等教育竞争中立足,而不至于成为重点院校的蹩脚克隆版。地方高校与地方合作有“近水楼台”之优势,地方高校音乐专业教育教学服务地方文化事业发展的实践途径有着广阔的拓展空间。本文以广西贺州学院为例,简要描述地方高校拓展音乐专业教育实践途径的几种前景:

其一,联合基础教育机构、企事业单位共建教育教学实践基地,努力“走出去”。 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教育实习是从理论教学过渡到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在教育实习中显现出来的问题是推动高校音乐教学改革的重要切入点,最能保证教学改革紧贴基础教育的市场需求。贺州学院的具体做法是通过与中小学校共建教育实习基地,把学生送到教育教学实践的最前沿,让学生实际参与基础教育实践与教学改革,切身感受基础教育单位对音乐人才的具体需求,进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此外,贺州学院一个非常重要的音乐教育实习基地就是本地著名瑶乡——富川瑶族自治县,学院经常组织音乐专业师生到富川采风,认真学习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如瑶族民歌。通过田野采风获得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教育可以弥补课堂教学单一的不足,加强了学生对乡土风情和教师职业的热爱,坚定他们服务家乡,服务基层,献身教育的信念。

其二,增设民族民间音乐课程,聘请地方文艺团体、企事业单位中的高学历、高职称人才和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人员担任客座教授或兼职教师,定期来校为学生授课或开设讲座,积极“请进来”。教育实践不仅可以在校外进行,在校内也可以进行。贺州地处桂粤湘三省(区)交界处,是一个多族群聚集地区,客家音乐文化、瑶族音乐文化等民族民间音乐文化资源极其丰富。贺州学院为了突出自己的办学特色,十分重视汲取本地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资源,积极将本地特色民族民间音乐文化融入音乐专业课程体系,开设《客家歌曲演唱》、《瑶歌赏析》等特色课程,并在声乐、合唱指挥、音乐欣赏等课程教学中有意识地增加一些本地民族民间音乐素材。地方高校音乐教育引入本地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其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完善地方高校特色音乐人才培养体系,还可以为保护和传承地方音乐文化出策、出力,以实现地方音乐文化传承与地方高校特色音乐人才培养的共赢。

其三,加强与地方政府、文艺团体、民间组织的交流合作,联合开展地方特色文化艺术研究。音乐专业师生组织、参与地方文化艺术研究活动的过程也是进一步加深学习地方优秀音乐文化的过程,科研成果能够较好地运用到教育教学实践中去。以地方文化事业发展亟需解决的实际问题为导向组织开展相关研究工作,有利于增强高校音乐教学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高校与地方之间的联系。地方高校可以联合当地文化馆、群艺馆、剧团等文艺单位对本地优秀艺术作品或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开科学研究,挖掘整理地方音乐资源,传承地方音乐文化。贺州学院充分利用高校人文资源,与地方共建音乐文化研究机构,造就了一支在地方文艺史学研究、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瑶族民歌研究、客家民歌研究等方面造诣颇深的科研队伍,为传承与发展地方音乐艺术不遗余力,成效显著。

其四,主办、承办或参与各类文艺活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把学生送到社会实践的最前沿去,让他们参与各种文艺活动,亲身感受当前社会尤其是基层社会对音乐专业人才的需求,以明确他们的学习目标,增强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同时还能通过实践来检验教学的实效性,推进高校音乐教育改革。作为本地唯一的一所高等院校,贺州学院积极参与本地各项重大文化艺术事务,在两次“桂台客属联谊会”活动中,学院在人力、物力和智力上均给予了强有力的支持,在开幕式演出中承担了监制、舞美、歌舞乐器表演等工作,学生良好的形象和优秀的专业素质给嘉宾、游客留下了深刻印象。

注释:

[1] 翟安英、成建平:《应用型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思考》,《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

[2] 谈璐:《地方高师院校音乐教育改革两题》,《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5期。

[3] 黄鹰:《地方高校音乐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新思考》,《中国音乐》,2010年第2期。

[4] 常吾尚:《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新设想》,《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

[5] 叶澜:《课程改革与课程评价》,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2页。

* 本文系2011年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重点项目“CAFTA背景下广西地方院校大学生‘多元文化素质’培养模式创新的研究与实践”(编号:2011JGZ053)阶段性研究成果。

陈玲玲:贺州学院艺术系讲师

责任编辑:陈瑜

作者:陈玲玲

社区音乐与高校教育论文 篇2:

高校协同助力社区服务国际化的对策研究

[摘 要]高校协同助力城市社区服务国际化具有政治优势、组织优势、人才优势、信息优势。高校之间的协同存在较大的改进空间,加强高校间联系和沟通,协同智力支持社区服务国际化,协同与社区开展项目共建,协同建设国际化社区教育基地,能够保证社区服务国际化有依托、有支点、有平台。

[关键词]社区服务;国际化;高校协同;对策研究

[DOI]10.13980/j.cnki.xdjykx.2019.12.005

社区国际化是城市国际化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城市国际化推动着社区国际化,社区国际化则成为城市国际化建设的不可或缺的载体。国际化社区良好、有序的发展,为城市国际化奠定物质基础[1]。推进社区国际化需要开放的视野、专业的知识和创新思维支撑。高校是为这一创新行为计划提供智力支持不可或缺的主体力量。核心城市一般也是高等教育资源集聚度最高的城市,高校与社区良好的合作关系,在城市国际化发展大背景下,可以强化高校集群与城市社区全方位融合的共同利益基础、保障条件,如何构建基于共同利益的高校联盟与社区互动的协同发展机制、高校服务社区国际化的动力机制和实践模式,既是关系到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议题,也是影响社区国际化水平提升的重大课题。

一、高校服务社区国际化的功能定位和价值评估

城市国际化要形成与之契合的社区国际化。社区国际化是社区生活共同体能够包容各类文化和生活方式,使不同国家、种族、民族背景的人能够和谐共处。社区国际化的集中体现是建设国际化社区,即来自世界各地不同国籍的人们聚居或工作的社区,它是衡量社区国际化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先锋试验区[2]。社区的国际化有赖于社区治理中培育国际情怀,提升居民的国际意识,增强与国际社会的沟通能力,促进居民交往国际化、居住方式国际化、社区服务体系国际化[3]。推进城市国际化需要以知名高校、国际友城为平台,以项目为载体,在国际经济、社会、文化等各领域加强交流合作。引进包括社区治理方面的国际人才、技术和经营管理经验,加强“国际理解教育”,培育开放包容、多元共融的城市文化,提升城市社区文明程度。

高校是蕴含着丰富知识、聪慧才智、创新思想和人才资源的场所,它营造的精神文化氛围,提升着城市社区品位和居民文明素养。高校与城市社区的积极互动,无论是对高校自身发展,还是对社区服务国际化水平提升,都具有积极的建设性作用。浙江全省现有全日制普通高校109所(含独立学院),包括大学18所、学院21所、独立学院21所、高专高职学校49所。在校生数101.94万人[4]。其中,在杭普通高校40所(普通本科院校19所、高等专科学校1所、高等职业学校19所),全日制在校生(含研究生)49.6万人[5](见表1)。

高校丰富的人才、图书、医疗、体育场馆和信息化设备等教育资源,如果能够通过一定的机制合理配置和协同开发利用,发挥其资源优势,将对城市社区国际化建设和专业化管理发挥巨大引领作用,进而提升城市社区的国际化程度。

(一)物质生活层面

在物质生活改进层面,高校与城市社区互动激活高校所在区域的教育消费,促进社区的经济发展,为社区国际化建设奠定物质基础;同时减轻高校发展的后勤工作重负,降低高校生活管理成本。高校的生活和运行过程的消费,促进周边社区的经济发展。高校大规模的师生物质活动带动了社区的商业、服务業市场的繁荣与扩张。高校庞大的消费需求也依赖于社区商业、服务业的支撑。高校师生的基本生活需求越来越期待以周边社区提供的服务来满足,一定程度上完善了高校后勤服务的社会化,减轻了高校日常生活管理的重负。

高校对周围社区人员的聘用,为居民提供了就业机会。社区的许多项目在给大学带来利益的同时,也得到实实在在的物质利益。高校师生消费需求的满足,促动了周边社区的发展,社区的发展与完善更有利于减轻高校的负担与压力。

高校附近社区是大学生最便于利用的教育资源。社区是“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获得直接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的最好学习领域”。“丰富的社区资源,厚重的历史文化古迹,美丽的人文自然景观,可以让高校的教学资源得到进一步扩充”[6]。

(二)资源开发层面

资源开发利用层面,高校与社区的互动拓展高校的学术研究领域,丰富师生的学习和研究经验;解决社区国际化建设资源相对不足的现实困境。高校图书馆、实验室、研究院所、运动场馆等设施,成为其所在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些高校移动图书馆服务、微信服务[7]发挥着教育资源优势为城市社区国际化提供精神动力和人才支持,也拓展高校学术研究领域和学科建设内涵,促进学生学以致用及教师与社区相关主题的实践研究。

在兼顾教学和研究任务的基础上,高校的博物馆、阅览室、体育运动等设施设备面向所在地社区开放。高校筛选和汇总优秀课程资源,选择最贴近居民生活的主题,组成专家团队面向社区开展主题讲座,将最新科研成果和专业知识带到社区,加强高校文化与社区文化的和谐共建,这不仅坚持了学校服务社会的价值导向,发挥高校提供公共服务的职能,而且深化校地合作、构建产学合作载体,推进教育资源社会化、国际化和社会性资源、国际化社区资源的教育化。

(三)文化建设层面

文化建设层面,高校与社区的互动提高高校的社会服务能力和社会影响,引领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国际化进程,提升社区生活品质。高校是城市社区的一个重要社会单元。高校的教育国际化促进着社区国际化。2016上半年,在杭6所本科高校留学生就达9 933人[8]。29所高校分别接纳了来自10个以上国家或地区的留学生,其中5所高校接纳的留学生来自100多个国家或地区,浙江大学的留学生遍布全球140个国家或地区[9]。高校的国际化办学和国际文化的交流,为杭州城市社区国际化创造了有利条件,提供了经典范例。一些高校还通过开放学校文化资源,有组织的开展多元文化活动进社区以及国际留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极大地丰富社区文化内涵。

二、高校协同推进社区国际化建设的现状

高校规模扩大、布局调整、功能拓展和内涵建设的加强,推进城市社区建设及国际化的发展不断发生着阶段性的跨越。在杭高校与杭州城市社区的关系,比较典型的反映在两种模式和两种价值形式:

一是以“高教园区”模式扩大在杭高校与城市社区的融合面。社区与高校的互动发展,走过了高校布局调整拉动社区延伸和提升社区文化品质的历程。早在2000年前,杭州高校主要是拥挤在城市中心区,校园面积小、基础条件差,各高校规模发展和质量改进受到制约。浙江省人民政府实施了在杭高校的“高教园区”建设规划,分别在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西湖风景区和萧山经济开发区等地辟出数万亩土地,建造4大高教园区满足原有各高校发展的需求。

高校整体迁出中心城区并拓展学校规模,客观上扩大了高校与各新城社区的融合范围。位于杭州下沙高教园区有14所高校,目前成为浙江省规模最大的高教园区,占地10.91平方公里;杭州西湖区小和山高教园区,建有5所高校;滨江区高教园区有6所高校。萧山高教园区有4所高校。4个高教园区的建立,扩大了高校与社区的联系范围,为实现高教园区内高校之间的资源互补与共享创造有利的条件。高教园区内的大学科技园区、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建立,为校企合作以及加强高校与社会的联系奠定了物质技术基础。但庞大的高校集群与园区内外的城市社区,由于结构与功能的不同、预期能力的差别等,相当长的时期依然难以实现深层次的融合。各级各类办学主体创建的不同类型高校聚集在同一高教园区,要共同促进周边社区国际化能力的提升,还需要突破一系列主客观条件制约甚至制度、机制方面等阻力。

二是以“大学城”模式引领高校与社区的融合发展。面对社会发展的多元化需要,在杭高校日益呈现出多层次、多结构、多种形式发展的趋势。其中,高教园区向大学城的转型是一个创造性探索。大学城的理想内涵是指在一所大学的周围,各种与大学有关的生活、服务、设施和人口以及大学延伸的科研机构,逐渐汇聚起来而构成的一个以大学为中心的、具有相当规模的社区或城镇[10]。

规划5800多亩的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的建造,是浙大的第6个校园。浙大基本实现城在“大学”,大学在“城”的格局。坐落于杭州市西北的杭州师范大学,规划总面积216公顷,建设总投资 94亿元。在尊重既有自然生態环境的基础上,该校与所在区域形成一个新型社区,实现城校的共融,形成“以教学和研究为主体的教研体系、以学校和学生为主体的生活服务体系和以大学为依托形成的高科技产业体系”,通过10余个综合体,创新高校与城市社区的共融共享方式,实现教学、科研、商业、旅游、人居、体闲、创意等产学研的多功能复合。通过继续教育、开展技术推广和培训服务、开放图书馆、博物馆、实验室、音乐厅、体育设施等教育和信息资源,高校与社区共享文化资源。社区为大学提供各种生活服务,包括住房出租、饮食服务、购物环境、社会治安以及公共交通等方面。大学与社区的协调,达到相互依存、共同发展[11]。

高校与社区的良性互动,促进了高等教育国际化与社区国际化的融合发展。随着高校的国际合作交流的深化,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杭工作、生活、求学。统计显示,截至2016年7月底,主城区的364个社区中,有341个社区居住有国际人员,占社区总数的93.68%,居住人员的总数为6 171名。如白杨街道朗琴社区外籍人员就有305人,占常住人口的6%,分别来自英国、美国、德国以及非洲、拉丁美洲等涉及22个以上的国家和地区[12]。概括起来,在杭高校对社区国际化发展的推进主要有以下几种途径。

(一)开放教育资源支持社区建设的国际化

在杭高校利用学校文体设施、规模巨大的师资和学生队伍等教育资源,参与社区文化建设,通过开放学校的多媒体室、普通教室、会议室、报告厅等为社区居民外语培训、国际礼仪文化学习等提供场所。图书馆作为大学的灵魂,也是社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些院校把开放图书馆为社区服务纳入它的重要职能之一。图书馆设置农民书屋,开展走进部队、图书开放活动。社区居民入馆不需证件,所有书籍免费阅读租借[13],零门槛向社会开放。社区在参与高校专业人才培养中,利用学校人才资源、设备、专业知识强化社区的文化建设,提高了社区国际化服务质量。

(二)项目化支持社区国际化建设

近年来,每年230多万人次的“洋面孔”走进杭州,在这里学习、生活、工作、创业,成了“新杭州人”。杭州每周有超过400架次的国际航班起飞、穿梭、降落[14]。春江社区居住着23个国家和地区人士93户200余人。在杭各高校结合各自专业建设、项目研究、学科或课程建设、教师专业发展、学生社会实践等,有计划地走入社区开展专项服务,改进国际化社区人文环境和国际化创业环境,服务国际人才社区建设。在杭技术应用型高校多直接参与社区服务,如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为适应社区教育和居民创业技能培训需求,面向社区开设多种国际文化课程、外语课程和专业技术技能培训课程,“市民大学堂”在时间安排、服务管理等方面保持较强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为培养社区国际化专业人才和提高社区国际化服务能力发挥积极作用。在杭研究型高校通过为社区国际化提供重大项目研究、国际文化传播等,服务杭州社区国际化发展战略。

(三)高校与社区专题互动推进社区国际化进程

在核心高校、高教园区、国际学校周边,打造教育辐射型国际化社区,重点提升社区的文化品位与居民素质。在杭高校在扩大传统的社区服务领域同时,越来越多的通过创新性项目载体、公益服务、社会实践和教学基地等形式加强与社区的互动,提升自身的社区服务能力。结合专业优势,大学生实践小队走进社区和采访居住在杭外国友人,倾听他们对社区邻里关系、社区管理和环境方面的看法,为社区建设掌握一线的信息。“G20”期间,一些高校协同筹划,组织大学生公益讲师团,为杭州市数十个社区送去礼仪培训讲座,普及杭州文化内涵和国际范儿。大学生志愿者团队还把外语带进社区,带领居民快乐学英语,提高社区居民和外宾交流的能力。高校深入社区开展的主题宣讲,有效地提升了杭州国际形象和城市影响力。

三、高校协同推进社区国际化建设的现实问题

不同高校有不尽相同的办学定位、组织结构、资源优势和运行机理,在社区国际化中发挥着各自不同的作用。高校在协同推进社区国际化,协同发挥高校政治优势、组织优势、人才优势、信息优势,提升社区国际化水平等方面还存在较大的改进空间。

(一)协同推进社区国际化的动力不足

利益驱动、政令推动和价值认同是在杭高校协同推进社区国际化的基本动力类型。利益需求是在杭高校主体协同服务社区国际化的源动力。在现有投入体制和管理体制行业下,各级政府和行业主办的高校,其事业发展基本是依赖财政支持。为争取更多的财政项目,各高校主体之间为满足自身发展需要,一方面对来自政府投入的项目资源相互竞争相当激烈;另一方面各高校为获取政府考核的良好绩效评价,相互间也是竞争不断。因而,调动诸多高校共同参与社区国际化发展的自觉性、积极性,构建跨校际的协同机制,促进各高校活力释放,依然面临着重重阻力。

从各级政府的宏观政策体系看,尚未从理念到实践层面形成依靠高校、支持高校参与社区国际化发展的认识,没有形成高校设施和资源为社区服务的评价指标,更没有在财政项目投入上对开展社区国际化服务的高校给予必要的补偿机制。从高校自身发展条件看,受高校特性、评价体系、导向机制和自身发展需求的驱动,在办学理念和实践方面,尚未形成主动参与或为了社区国际化服务、融入学校所在社区、推进资源共享、引领社区创新发展的激情。

在政策倡导层面上,目前各级政府已制定了一系列规划或指导性意见,积极协调社区国际化目标与高校国际化价值追求的关系,并以强制力推动政策和指令的实施,一定程度上形成在杭高校参与社区国际化的外部秩序,但还不能实现高校共同体的有机团结和内在凝聚。在杭高校各平等主体的协同行动依然有赖于政府的顶层设计,以增进共识或达成一致认同。

(二)项目尚未聚焦城市国际化主题

在杭高校办学主体多样,类型不一,各高校对社区的服务内容、服务形式、实施项目等是丰富多样的,相互之间的社区服务重复交错、主题宽泛。各高校的诸多专业社区服务活动,或从学校专业建设需要出发、或立足于指导学生的社会认知、责任感教育,而针对社区国际化服务的供给能力、社区外籍人員生活工作需求等问题,或者说,围绕服务社区国际化建设的现实问题,在杭高校分散、重复、配置不均衡的社区服务供给与城市社区国际化发展需求之间还很不平衡、很不对称。高校如何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等信息技术,搭建与国际接轨的智慧化社区服务管理体系,如何能够在文化、资源、信息及人员等方面更有效地支持社区国际化建设,推进城市知名度整体提升等,迫切需要高校系统在一系列宏观政策引领下,聚焦城市国际化主题,强化社区服务的协同性、融通性,以提高高校对社区建设指导的实效性。

(三)高校与社区间有效协作机制亟待健全

在杭各高校间发展面临着诸多利益平衡、制度保障体系、技术支撑等现实问题,利益多元和协同目标的一致性之间差异显著。高校未形成与社区密切协作的激励约束机制,传统的高校评价制度又制约着高校形成内生的、制度化的为社区国际化服务的动力需求。高校与社区间的有机对接、资源共享、有效沟通和交流机制也没有真正形成,城市基层政府因势利导的搭建交流平台还需要加强。社区、地方政府对高校周边环境建设、统筹规划及主动服务仍存在巨大的探索和创新空间,高校人才与智力要素集聚效应和放大效应有待进一步发挥。

(四)高校服务社区国际化协同能力有待提升

随着城市国际化进程加快,社区国际化对各高校主体协同承担责任的依赖性越来越大,对高校激活各种教育资源,特别是人力资源和技术资源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然而,高校的社区服务方式还多是传统项目为主,如为社区提供维护交通安全、家教辅导、政策学习、文娱晚会、爱老敬老等活动。虽然这些活动也是需要的,但这与高校服务社区国际化发展的要求相去甚远。高校结合杭州特色和国际元素,提供具有国际化标准的杭州社区服务项目还很不够。高校协同承接政府购买服务,以项目形式推进社区国际化服务手段创新的能力亟待进一步提高。高校协同提升社区工作者的语言沟通能力、人文素养、专业素质,建设国际化的社区人才队伍,尤其需要制度的激励和规范。

四、高校协同提升城市社区国际化水平的路径

在各级政府的政策、制度规范和指导下,在杭高校需要加强联系和沟通,综合利用多种教育资源为社区服务搭建平台,协同为社区国际化建设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各高校要结合自身的办学定位、专业优势或学科特点,协同与城市社区开展共建项目,建立各高校协同运作的社区实践教育基地,使得社区国际化服务有依托、国际化建设有支点,努力实现在杭高校服务社区国际化活动网络化、基地化。

(一)协同突破融合发展的理念障碍

价值观是思想的根基和精神的支柱。要实现高校协同与社区一起融入国际社会,需要在发展理念方面与国际社会接轨。高校应积极主动营造更加开放、独立、自由、民主的学术氛围;城市社区要努力为高校提供更加和谐、良好的社会氛围,并借力高校国际化发展提升自身的国际化水平。

如何使不同高校主体对推进社区国际化达成理念认同并协同参与治理,依然期待高校间组织更广泛的讨论、协商甚至争辩,以构建有意义的价值观共识。城市社区国际化的发展理念及其使命的演变,需要在杭高校更多地参与社区的治理,在社区国际化发展中起到推动、引领和提升的作用。各级政府要从战略高度统筹、规划、指导和协调高校与社区的工作,通过问题导向,突破高校协同、公共政策设计、社区治理体制等工作难点,突破高校办学主体差异、类别差异、级别差异等制约相互协同的认识论困惑,倡导高校多元主体共担社会责任,合作共赢,协同参与社区国际化服务的发展理念,确保在杭高校能围绕城市国际化发展顺势而动。

(二)协同构建发展的政策体系

为提升城市国际化、社区国际化水平,杭州市委、市政府发布了一系列意见和行动计划。如《中共杭州市委关于全面提升杭州城市国际化水平的若干意见》《杭州市加快推進城市国际化行动纲要》《关于全面提升社区建设国际化水平的实施意见》《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杭州市推进教育国际化行动计划的通知》。特别是2018年,杭州市发布《国际化社区评价规范》地方标准,提出国际化社区在组织架构、国际化资源应用、服务设施、社区治理等10个方面指标及评价方法。一系列政策的落实,需要政府对在杭高校协同参与社区国际化的定位和方向予以制度明确,并完善相应的激励措施。如高校投入政策、社区服务评价制度等,以创造既有利于高校自身发展,又能够推进社区国际化的双赢制度环境,保障高校参与社区治理、服务社区国际化同时,也能够获得各种政策支持,以提升高校发展的能力,并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适时筹建在杭高校推进社区国际化的合作联盟。省、市两级教育、科技、财政、发改、城建、国资、工信、民政等相关政府部门统筹规划,与在杭高校联合组建“在杭高校协同推进社区国际化合作联盟”,制订《在杭高校协同推进社区国际化的合作联盟章程》,着力构建社区国际化的高校协同行动计划、高教资源整合机制、社区服务资金保障和高校人员参与机制。探索联盟联席会议制度,提升在杭高教资源的社区共享程度和利用效率,逐步建立载体共铸、资源共享、资本联姻、市场化运营的新机制,促进在杭高校服务社区国际化的战略、组织、人员和管理各环节的协同发展。

构建在杭高校服务社区国际化的激励机制。评价体系是高校一系列制度中最具指导力的一种。现有对高校的评价体系中强调社会服务的原则要求,但疏于对高校提升社区国际化水平的导向,给各高校办学主体造成社区国际化服务“可有可无”“不重要”的误解,进而影响在杭高校对社区国际化服务的参与意识和积极性。

建立在杭高校参与社区国际化建设的评估体系。强制要求接受财政资助的高校提供相应的社区国际化服务。省级财政主管部门设置一定比例的财政专项经费用于资助在杭大学生参加社区国际化服务,特别鼓励大学生在社区国际化服务中参与和自己专业有关的工作。设置社会实践奖学金,将社区服务情况作为优秀学生的评价标准。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内部要从教师评价体系改革和奖励制度着手,提高教师社区服务的热情。通过教学和科研成果转化成社区的实际需求,推动社区问题的解决和社区经济的发展。

(三)协同整合高校资源促进开放与共享

社会服务国际化过程,语言差异、文化差异的挑战对社区工作提出了新挑战。构建高校联盟,多维度整合高教资源,使其最大程度地为服务社区国际化助力。高校协同可以利用其优质的专业人才资源、硬件设备,通过项目或者课题合作,共同承接社区内企业的项目,与社区进行持续的互动。高校和社区还可以通过联合采购,以规模经济争取较大的议价空间,降低高校与社区的建设成本以节约资源,实现高校物质资源深度整合;向社区全面开放运动场馆、卫生保健、信息中心、实训室和实验室等等,实现高校设施、设备利用效率的最大化。

高校图书馆丰富的文献资源、信息资源,是社区信息资源供应站。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高等学校图书馆应尽可能向社会读者和社区读者开放。”高校联盟协同推动图书馆主动为社区服务,提高高校图书馆的社会利用率,提升高校在城市居民心中的形象。

(四)协同建立综合实践平台

社会实践基地建设是高校开展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社区恰能为大学生提供教育实践环境与平台。高校的社区教育参与,坚持本土化与国际化的统一,在传播国际意识、国际礼仪、国际文化的同时,传承社区服务的地方经验,构建社区内中外居民间交流、共商的机制和平台载体。针对社区国际化发展的重大问题,在社区协同建立高校联盟,共建实习、实训和实践教育基地,聚集高校间优质资源,引导外籍居民融入社区政治文化生活,强化社区国际化服务功能;开发创新型服务项目,丰富社区国际化服务内容,加强高校对社区国际化的实践影响,提升社区工作者业务能力;拓展社区居民的国际视野,形成各具特色、不同品牌的社区综合实践服务模式。高校利用社区教育基地使在校学生接触社会,增加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锻炼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15]。社区在国际化建设中,应将高校社会实践教育基地建设和社区教育、社区文化建设结合起来,让高校社会实践基地成为社区国际化服务的重要载体。

参考文献:

[1]毛庆学等.标准化视角下国际化社区发展对策研究[J].中国标准化,2019(7).

[2]樊鹏.国际化社区治理:专业化社会治理创新的中国方案[J].新视野,2018(2).

[3]程华民.国际化社区建设的杭州实践与思考[J].杭州.2016(4).

[4]2018年浙江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浙江省省教育厅[EB/OL].http://jyt.zj.gov.cn/art/2019/4/30/art_1543965_33938077.html.

[5]2018年杭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杭州市政府信息公开[EB/OL].http://www.hangzhou.gov.cn/art/2019/3/4/art_1256301_30593484.html.

[6][15]谭娟晖.地方高校参与学习型社区建设的模式研究——以杭州市为例[J].理论观察.2011(1).

[7]胡云霞.大数据背景下的高校移动图书馆服务探索——基于在杭高校的实证研究[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5(6).

[8]2016上半年浙江高校留学生人数前十位排名[EB/OL].http://www.zjedu.gov.cn/news/147738933560780172.html.

[9]浙江省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年度报告(2015年)[EB/OL]. http://www.zjedu.gov.cn/news/147729340165197096.html.

[10]潘慰元等.大学城的功能与模式[J].高等教育研究.2002(3).

[11]张卫良,胡悦晗.大学城:文化建设与区域社会发展——以杭州大学城与仓前镇为例[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

[12]张鹏.杭州将全面提升社区建设国际化水平[N].青年时报.2016-11-19.

[13]王婷,徐寒建.唤醒沉睡的图书——我省高校图书馆陆续向社会开放[N].浙江日报.2014-01-03.

[14]王力.国际化,面向未来的杭州之路——杭州推进城市国际化综述[N].杭州日报.2016-07-08.

(责任编辑:王岚)

作者:吴太胜

社区音乐与高校教育论文 篇3:

高校参与社区教育的着力点与实现路径

[摘要]高校是社区的一部分,也是社区教育和文化传播的重要场所。文章首先分析了高校参与社区教育的必要性,指出高校参与社区教育能够满足学习型社会的建设、高校自身发展以及提高学生就业率的需求;其次寻找高校参与社区教育的着力点,主要可以通过利用高校硬件、软件资源以及文化传承实现对社区教育的影响;最后总结高校参与社区教育的四条实现途径,即高校教学资源共享、创办社区学校、校企合作以及高校参与社区问题研究。

[关键词]高校  社区教育  学习型社会  实践  路径

[作者简介]敬鸿彬(1977- ),男,四川南部人,四川师范大学知识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为多元文化和职业教育。(四川 成都 610066)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社会变迁背景下藏区学校民族文化传承的多维互动机制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2XJC880004)

一、高校参与社区教育的必要性

1.高校参与社区教育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需要。学习型社会是美国学者罗伯特·哈钦斯(Robert Hutchins)于1968年首次提出的概念。所谓学习型社会,就是有相应的机制和手段促进和保障全民学习和终身学习的社会,其基本特征是善于不断学习,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自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建设学习型社会的理想目标开始,如何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问题开始搬上了中国教育改革的舞台。学习型社会主要有三个特征:教育机会应尽可能向大众开放;教育机会应延伸到社区,并融入社区事务与问题中;广泛运用各种教学资源。要满足以上特征,高校必须参与到社区教育中来。一方面,高校拥有教育教学中最高配置的资源,如图书馆、运动场、网络系统等,要定期向社区开放,会给社区居民提供终身学习的途径和机会。另一方面,高校作为社区的一部分,其文化和道德精神应与社区融为一体。高校参与社区教育成为一种趋势,为学习型社会的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2.高校参与社区教育能够促进高校的可持续发展。20世纪 90年代末以来,地方院校如雨后春笋般得到了迅速发展。加上政府鼓励民间资金投入高等教育事业,高校的自由竞争已达到白热化的地步。有竞争就有淘汰,在这样的形势下,如何保障高校的可持续发展成为高校管理者思考的重要问题。高校的创建需要经费、教师及学生。而高校的维持更重要的是靠生源和口碑,这一点在民办高校中显得尤为突出。高校毕竟只是作为学生走向社会的过渡环节和重要场所,最终的目的还是就业。这里的“就业”不仅仅指高校通过对毕业生签订三方协议的资料整理出来的数据所显示的结果,而是实实在在的学生进入社会、服务社会的现状。可以说,高校若能处理好每届学生的就业问题,就可以实现长期发展。要解决学生就业问题,必须先了解社会的需求。高校要在了解社区需求的基础上,合理地参与社区教育,将社区的需求和高校教育融为一体,既满足社区的需求,也维持自身的发展。

3.高校参与社区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在高校迅速扩张的社会背景下,学生就业困难成为当今高校面临的一大问题。“学生专业不对口”或“学生没有实际技能”是企业将高校毕业生拒之门外的惯用理由。其根本原因要归咎于高等教育本身。高校主要负责国家认可的学历颁布,但对学生的技能培训不如社区教育培训机构做得到位。若学生只参加社区教育机构的培训,而缺少学历认证,在当今社会的就业形势下也是不被看好的。因此,如何将学历教育和技能培训有机结合是高校一直在攻克的问题。只有满足“技能+学历”,才能让学生在兼顾学历教育的同时,拥有为社区服务的各项技能,被社区认同和接受,这样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才能得到提高。高校参与社区教育势在必行。

二、高校参与社区教育的着力点

1.高校参与社区教育所提供的硬件资源。国际图书馆协会与机构联合会明确提出“每1.5平方公里内,居民人数达到两万人就必须建立一座图书馆,每个人平均拥有的书籍应为2册。”如果以这样的标准来衡量,中国这个人口大国远远达不到标准。除高校外,也只有部分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存在社区图书馆。那么,这些仅有的图书馆如何发挥好教育的作用成为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高校图书馆作为丰富知识的来源应该得到高度重视、合理利用,为提高整个社区的教育质量和扩大社区居民的视野所服务。同时也对高校图书馆书目及时更新、图书借阅管理等问题提出了新的挑战。除高校的图书馆外,高校的教室、食堂、运动场、网络系统都是社区迫切需求的硬件资源。合理安排以上硬件设施的使用也会成为高校参与社区教育的一大重要途径。

2.高校参与社区教育所提供的软件资源。在国外,高等教育机构被分为应用型大学和研究型大学两大类。对应到中国,即高等专科学校和本科学校。硕士研究生毕业可以通过考试的方式进入专科学校当教师,为学生授课;只有博士研究生才有可能进入本科学校担任讲师。由于中国人口众多及各方面的社会问题,以硕士或博士研究生的身份进入高校担任教师的现象普遍被认可。然而在国外,硕士研究生阶段规定只有一年或一年半的时间,目的是为了考查学生是否有科研能力继续攻读博士。博士研究生一般要读三到五年,甚至更长。也因为如此,只有博士研究生毕业的学生才被认为具有科研的能力,有资格担任高校的教师。高校教师水平的不同成就了水平参差不齐的高校。教师是高校发展的核心人物,也是国家进步的栋梁之材。教师是高校的灵魂,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如果高校教师不仅限于高校教学和科研活动而是参与到社区服务中来,势必会给社区教育提供更好的软件资源,给全民教育、终身教育提出无限可能。

3.高校和社区教育的文化相互渗透。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可以分为显性和隐性两种。如果说实际传授的知识、技能是我们看得到、摸得着的教育内容,那么在教育过程中的教育思想、理念、方法本身也作为一种隐性的教育活动在开展着。不管是知识、技能还是思想、理念、方法等,都是中国文化的传承。社区教育也蕴含着社区文化的传承。如果把高校的教育活动视为当地文化传播的起点,那么当地文化也会影响到高校的教育教学活动,高校同时又是社区文化的接收点和整合点。总之,高校的文化和社区文化是相辅相成、相互渗透的。

三、高校参与社区教育的实现途径

1.高校部分教学资源共享。高校在教育教学上的丰富资源主要分为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两大类。这些资源是社区教育中远远达不到的。若能将这些资源运用到社区教育,为社区公民提供终身学习的机会,必定会提高整个社区的教学质量和水平。首先,是高校的硬件资源。运动场、图书馆、网络资源等都可以在特定的时间以免费或者付费的形式向社区开放。特别是在暑假和寒假,学校资源的使用显得并不拥挤,不能让资源白白浪费掉,选择这些时间资源共享最合适不过了。其次,高校可以利用雄厚的师资力量开办各种类型的教育讲座,如学前教育、青少年教育、家长教育等。为保证讲座的顺利开展,高校可以寻求社区相关部门的配合,邀请当地居民免费参加。同时高校可以建立咨询平台,提高家庭教育质量,减少家庭教育的误区。

2.利用高校资源创办社区学校。虽说学校是教育的主要场所,但家庭和社区中也存在一部分显性或隐性的教育行为。只有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区教育朝着同一方向、高度基本保持一致的情况下,才能保证教育的质量。为避免学生接受的家庭教育或社区教育与学校教育脱节,高校应利用自身的资源在社区开设各种家长培训班或公民培训课。此外,高校还可以利用自身专业的优势帮助社区建立不同类型的培训班。艺术学校可以建立美术班、音乐班、书法班,语言学校可以开设英语、日语、西班牙语等课程。至于义务培训课的教师,可以是高校的教师,也可以是具有一定实践经验的高校学生。但对义务教育教师的派遣,高校必须调整相应的评定体系,以激励高校教师和在校学生参与进来。如在高校教师考核评定中,添加“教师参加义务教育培训”或“参加社区服务”的分值;学生综合考评中增添“社区服务”或“社区实践”的加分方式。

3.校企合作解决学生就业问题。校企合作,是学校与企业建立的一种合作模式。当今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特提倡导校企合作主要是为了解决毕业生“专业不对口”“懂理论但动手能力差”等社会问题。要做好校企合作,一方面要求高校培养计划必须满足企业的需求;另一方面企业要在这个基础上参与到高校学生培养中来,配合高校接收学生就业。高校在校企合作中占主导作用,是企业和学生之间有效沟通的桥梁。要创造企业、学校和学生“三赢”的局面,高校肩负着巨大的责任。首先,高校在选择企业时要考察其资格,为校企合作中学生学习和工作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高校应与企业制定书面的联合培养计划书,并严格按照培养计划执行。一般情况下,高校可以将课程实践、项目实践和岗位实践放到企业中完成。课程实践是任意一门课程在学校修完理论课后的实践。项目实践是相关专业课程修完后,运用所学知识去完成项目的实践。岗位实践可以放到大二下学期(三年制)或大三下学期(四年制),具体指的是让学生深入企业进行学习。岗位实践结束后,企业必须向高校交回一份回执单,即学生的成绩单。只有拿到回执单的学生才可以顺利进入毕业,否则视为岗位实践不合格,必须回到企业继续实践,直到合格为止。若在岗位实践期间,学生的工作能力得到企业的认可,学生可留在企业实习,通过实习期可转正为企业正式员工;若任意一方对对方不满意,高校应该作为协调人出面帮助学生寻求新的合适的工作岗位进行实习,直到双方满意为止。一方面,学生经过在企业的课程实践、项目实践和岗位实践获得了实际操作的技能和就业机会。另一方面,企业在高校的带动下,在承担了一部分教育责任的同时,也为企业培养了一批合格的技术人员。这种“学历+技能”的培养模式是校企合作需要达到的目的之一。当然,这样的合作方式不适用于所有高校。一所综合性大学,学生上万人,学校就业办是没有办法安排所有学生都参与以上实践的。在中国人力资源供过于求的市场形态下,企业也不需要这么多的员工。但我们可以引导应用型高校继续教育学院或部分中高专职业技术学校朝着这样的方式与企业合作。

4.高校为解决社区问题做出相关研究。应用型高校通过校企合作,提高学生就业率,达成社区企业、学校和学生“三赢”的局面。研究型高校也能为解决社区各种社会问题提供服务,特别是人文社科类专业,探讨的问题都是社会问题,研究结果往往成为解决社区问题的参考意见。高校参与社区问题的研究是高校参与社区教育的一种重要途径。

高校参与社区教育能够满足社区、高校以及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高校利用自身的资源为社区教育提供各项技术支持;社区教育质量的提高间接影响着高校以及学生自身的发展。因此,寻求高校参与社区教育的着力点和实践途径尤为重要。合理利用高校教学资源、创办社区学校、实现校企合作是社区教育的有效途径,也是学习型社会建设、高校和学生发展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1]厉以贤.学习社会的理念和建设[J].高等教育研究,2000(5).

[2]蔡娟.地方高校服务社会论略[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

[3]柏燕,许鲁州.高校在社区教育中的参与作用[J].蒙自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2).

作者:敬鸿彬

上一篇:人事资源教育管理论文下一篇:技师学院档案信息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