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式毕业设计论文

2022-04-20

毕业设计是五年制高职人才培养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实践环节。抓好这一环节,处理好这一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对提高教学质量至关重要。笔者结合我校毕业设计实践,在分析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以工程项目或产品为背景组建团队毕业设计模式的对策,以体现五年制高职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项目式毕业设计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项目式毕业设计论文 篇1:

“团队项目式”校企联合指导机械专业毕业设计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摘 要:针对机械制造专业学生在毕业设计中存在的对项目研究的总体过程不了解,缺乏完整的工程概念,缺乏创新意识及教学资源紧缺等问题,提出了教学主体多元化、教学模式项目化、教学指导双师化、教学评价动态化的毕业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较大的提高。

关键词:校企联合 毕业设计 团队设计项目 实践

為培养创新型人才、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教育部提出了“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卓越计划”重点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战略服务[1]。毕业设计是培养工科大学生工程素质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是对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工程理论和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综合专业素质等方面的检验,是评价学校及和教师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因此,提高学校毕业设计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卓越计划”的要求,我校机械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环节中还存在着学生不了解项目研究过程缺乏完整的工程概念和创新意识及教学资源相对短缺等问题,为此该文提出了“团队项目式”校企联合指导机械专业毕业设计模式,即教学主体多元化、教学指导双师化、教学环境公司化、教学评价动态化教学改革并收到良好效果。

1 机械专业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相对卓越计划的要求,机械专业学生在毕业设计环节中存在以下不足。

1.1 学生不了解项目研究的总体过程

机械专业培养学生们在以后的技术工作中或科学研究中,都要解决一些工程技术问题,而解决这些工程实际问题的过程,也就是项目研究的总体过程。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但是,学生在这方面缺乏系统的培养,在进行毕业设计过程中不知道如何下手,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处于一种迷茫的状态。

1.2 缺乏完整的工程概念,实践能力得不到应有的提高

学生在毕业设计过程中,少有真正面向生产实际的机会,缺乏完整的工程概念。以为撰写一份毕业设计说明书、画几张设计图纸,就算完成设计工作了。而实际上,一个项目研究过程,包括收集资料、确定设计方案、总体结构设计、强度计算、详细设计、实验、加工制造、说明书的撰写等多个环节,而且各个环节相互影响,只有做好每一个环节,才能保证工程设计质量,保证项目顺利进行。

1.3 缺乏创新意识

在传统的毕业设计教学过程中,教师由于缺少企业工作经历,缺乏实际工程经验,缺乏对学生新知识、新方法的传授,学生则依据固定模式完成毕业设计工作,缺乏独立思考、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对老师的依赖性比较强,缺乏创新的意识。

1.4 学校教学资源相对紧缺

由于高校扩大招生使学生人数的激增, 高校在毕业论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学资源相对紧缺己成为比较严峻问题。包括硬件条件的短缺,如:实验仪器、实验设备、实验场所等勉强满足平时教学环节的需要,不能满足毕业设计教学环节的需求。师资力量紧缺,缺乏有企业工作经历和工程实践经验的高素质毕业设计指导教师。教学经费不足, 学生在做毕业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大量查阅资料和收集数据,有时还需要进行调查、实验等工作,这些都需要教学经费支持,而由于经济、社会、体制等多方面原因,高校大都面临着教学经费不足的困难[2]。

2 “团队项目式”校企联合指导机械专业毕业设计模式改革

团队项目式”校企联合指导机械专业毕业设计模式改革,具有教学主体多元化、教学模式项目化、教学指导双师化、教学环境公司化、教学评价动态化等特点。

2.1 教学主体多元化

教学主体是指能使教学模式发挥效力的各种因素,如: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3]。以项目式毕业设计需要结合生产实际,将学校、企业、科研院所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合力,才能使高校教师、研究人员和企业工程师以及学生共同成为毕业设计这一教学实践活动的主体,聘用企业中的有丰富工程经验、热心教育、工作负责的具有相应的职称或专业技术职务的技术人员担任厂方导师,使实践教学主体从单一型向复合型转变。

2.2 教学模式项目化

将企业已开发或在研的真实项目引入学校。教师指导团队模拟企业项目开发的运作模式指导学生设计团队进行“项目式”毕业设计。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本专业所学的理论和知识,解决科研项目或企业工程项目中的实际问题。企业项目的运作、设计过程主要包括计划、方案设计、技术设计、技术文件编制四个阶段。在毕业设计过程中可将上述过程划分为:教师指导团队提出设计任务书、项目设计团队方案设计、学生技术设计、撰写设计说明书四个阶段。

2.3 教学指导双师化

教师的水平直接影响学生的态度和毕业设计的效果。指导毕业设计的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有较多的实践知识,而且要有较强的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而青年教师大多是毕业后直接从事教学工作的从校门到校门的“双门型”教师,缺乏工程实践经验和企业工作经历。为加速青年教师从“双门型”向“双师型”转变,提出如下措施:(1)让青年教师与中老年教师相结合一起带毕业设计。(2)轮流派遣青年教师到合作企业去进修以学习企业工程知识和新技术、新方法,与企业教育资源结合,建立具有“双师”结构毕业设计指导教师队伍。

2.4 教学环境公司化

将企业的工作环境引入学校。学生在毕业设计过程中把自己定位成工程师,对学生日常考勤引进企业管理制度进行要求,让学生有工作的感觉,实现学习等于工作的教学目标。指导教师“项目经理化”。引进项目管理体系监控毕业设计全过程,通过“每日辅导→每周讨论会→学院中期检查→指导教师审查论文形式→预答辩→答辩”的教学工作流程,来提高学生毕业设计的质量。学生的毕业设计中的设计、做实验、编程序等过程在企业中完成,文献的查阅、论文的撰写、毕业答辩等在校内完成,论文的选题及开题、中期检查、成绩的评定由学校联合企业共同完成。毕业论文的题目由企业指导老师和共同校内指导老师确定,校内导师起到监督作用,把握论文的方向、难度和进度。在毕业论文的每一环节,两位导师都指导检查学生毕业设计情况、解决设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确保毕业论文按时完成。

2.5 教学评价动态化

校内外导师定期检查毕业设计的进度及质量。建立一套动态评价制度,从学生的工作态度、进展情况,设计方可行性以及毕业设计的具有的特色、创新性等几个方面进行动态综合评价,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重视毕业设计。充分参考校外导师意见给定学生毕业设计成绩,邀请具有丰富工程经验的企业导师参加毕业设计答辩工作。

3 “团队项目式”校企联合指导机械专业毕业设计实施效果

学生在参与企业工程项目设计实践过程中得到了企业工作方式、方法上的训练,在企业做毕业设计,学生能接触各种工程实际问题,企业中技术人员在项目设计和实施方式和做法使学生开阔了眼界拓宽了思路,这些从生产实践中总结经验和方法是学校导师无法给予学生的实践财富,通过对比毕业设计和现有工程的差异,强化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方案设计、论证和辩论,使学生进行毕业设计时考虑的因素和环节更齐全和完善,也实现了项目团队分工合作,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和创新能力。

校企联合指导毕业设计,加深了学校与企业的相互了解,既夯实了学生们所学的理论知识,又锻炼了学生们的实践能力。即解决了企业中遇到的某些技术问题,又提高了校内年轻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将企业的现代化经营理念、管理观念和先进技术教给学生,使产、学、研有机结合,提高了学校教学水平。巩固和发展了校企关系。

4 结论

通过对机械专业毕业设计进行教学主体多元化、教学模式项目化、教学指导双师化、教学评价动态化的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生的毕业设计重量稳步提高,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极大加强。

参考文献

[1] 王永生.高水平特色大学卓越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與实践[J].中国高等教育,2011(6):15-18.

[2] 王义康.校企联合指导毕业论文初探[J].技术监督教育学刊,2007(1):31-35.

[3] 张学洪,曾鸿鹄,朱宗强.基于科研及工程项目的毕业设计模式[J].中国高校科技,2012(6):35-36.

作者:孙学雁 李延斌 郑鹏

项目式毕业设计论文 篇2:

五年制高职“项目化团队式”毕业设计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毕业设计是五年制高职人才培养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实践环节。抓好这一环节,处理好这一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对提高教学质量至关重要。笔者结合我校毕业设计实践,在分析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以工程项目或产品为背景组建团队毕业设计模式的对策,以体现五年制高职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一、高职院校毕业设计的现状

毕业设计是五年制高职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实践能力的重要过程,它对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与普通高校本专科教育相比,五年制高职教育强调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而目前五年制高职教育毕业设计普遍存在以下问题:毕业设计题目类型单一,简单套用普通高校的毕业设计课题,选题与实际脱节;学生知识面偏窄,获取知识的手段单一,解决问题的能力偏低;教师对毕业设计普遍重视不够,投入毕业设计指导的时间较短,成果的含金量较低,学生收获不多;毕业设计考核方法不科学等。

针对五年制高职毕业设计现状,我校以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学生为突破口,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对如何充分凸显 “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高职毕业设计进行了一系列创新改革与实践,形成了“项目化团队式”毕业设计模式,在高职特色人才的培养上取得了一定成效。

二、“项目化团队式”毕业设计模式内容

“项目化团队式”毕业设计模式是师生共同围绕某一项目,组成项目团队,依靠项目组的团队力量,共同参与协作完成项目中的每一项任务,如某一个机电一体化产品的设计、元器件选购、工艺分析、零件制作、作品安装调试等,让学生“真刀真枪”地体验产品设计制作全过程,最终完成达到项目功能要求的作品及一份作品制作说明书(毕业设计论文)。在毕业设计的过程中,项目的任务分配、资源获取、信息获取、项目执行等由项目组长带领项目组成员共同完成。指导教师是项目的参与者和审核者,其在项目制作中的参与度作为最终学生成绩的考核指标之一,教师参与度越低,项目组考核成绩越高。这种模式不仅解决了单一毕业设计难以解决非所学专业方面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在团队协作、交流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创新能力,值得广泛推广实施。

1.项目确定

指导教师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自身去企业挂职、调研掌握的相关资料,研究确定毕业设计项目。一般以工程项目或与教学实际、工程实际、生活实际、企业生产贴近的、可用的机电一体化产品为对象。同时,在满足工程项目或产品的基础上,应紧跟时代发展潮流,发挥学生的想象力,真题真做,这样既能实现毕业设计目的,又能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在老师指导下,用所学专业知识实施具体项目,从而培养实践能力,积累实践经验。

2.组建团队

学生学习了“项目任务书”,然后根据项目所需的知识、技能要求,结合自身特长及对其他同学特长的了解,以有利于项目完成的原则双向选择,并有针对性地与相关指导教师双向选择,自主自愿组建毕业设计项目团队(原则上一位指导教师所带项目不得超过两个),每一团队设项目主持人一名。团队的自由组建,使项目任务的分配及工作的协调性在实施过程中可达到最优化。

3.项目分工

团队成员共同参与制订项目实施计划,指导教师审定;通过团队成员申领任务(每人根据自己的特点申领相应的任务,但各成员的工作量应基本接近),明确角色(采购、设计、操作工、装调工、绘图员、信息处理员、文书、摄影摄像员等),项目主持人协调并明确各成员的工作任务及职责。任务分配以“师生共同参与”为原则。一是师徒角色,一般“设计”类任务以指导教师(师傅)为主完成,指导教师在进行设计的同时,将自己所做的工作以授课的形式向学生(徒弟)传授,并让学生模仿。二是并行角色,绘图、工艺、加工等任务以学生完成为主,团队中每一成员充当一定角色。三是交融角色,装配、调试等工作由师生共同完成,师生充分融合,各自发挥所长。

4.项目实施

项目实施计划经指导教师审定,团队完善后开始实施。团队各成员根据预先分配的任务,走出教室,进入市场、图书馆、机房、实验室、工厂及实训车间,充当项目工程实施过程中各工作人员的角色,各司其职,完成资料信息收集、图纸设计、材料及元器件采购、制作零件、功能试验等工作。在完成这些工作的过程中,项目主持人定期组织团队成员相互交流、汇报,各成员检查自己的工作进度和质量。这样做,既督促各成员全力以赴参与到项目实施当中,又能使各成员的工作成果及时与其他成员分享,相互促进,也能集合众人的智慧解决工作过程中碰到的难题,发挥团队的作用,确保项目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在此过程中,指导老师相当于“总工程师”,对项目整体进度进行督促,对技术疑难问题进行具体指导;项目主持人相当于“项目经理”,全盘负责项目的实施和管理,保证项目的质量和实施效率,并承担核心的工作任务。

5.项目评价

此环节中,各项目组可充分发挥自身的本领,借助项目作品的功能演示,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向答辩专家组及其他项目组展示本组在项目完成上的主要方法。项目评价,主要是评价项目组的成绩,其次是各项目组成员的成绩;评价的重点是完成项目的过程,评价的抓手是项目作品的完美程度及制作说明书的完美程度,评价的参考是毕业设计终期汇报及答辩;评价的主体是学生,评价的主导是指导教师。

三、“项目化团队式”毕业设计模式主要成效

在“项目化团队式”毕业设计模式中,学生在学校最后阶段的学习不再是上网查资料、翻图书进行 “闭门造车”式的毕业设计,而是要分析问题、提出多种解决方案,并对性能、价格比较论证;是要走出校门跑市场,选购元器件;是要到实验、实训车间制作零件、调试作品;是要在遇到突发性问题时能找出原因,寻求解决措施,等等。可以说,这样的毕业设计模式,让毕业班的学生在学校的最后时光充实而丰富。

学生在“项目化团队式”毕业设计模式中,不是被动地学习模仿、纸上谈兵,而是真刀真枪地去做,通过自身努力在相互信任情况下共享知识、沟通观念。通过相互间的合作与协作圆满地完成毕业设计,培养的不是学生单一的某项能力,而是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为学生今后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项目化团队式”毕业设计模式还需进一步尝试与探索。通过这种形式,学生把各科专业知识联系起来,强化了专业知识,锻炼了综合应用专业知识的能力和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动手操作能力,增加了对本专业认识的深度和广度,提高了创新和实践能力。同时,可以解决部分学生主动性不够、投入精力不足的问题。

(责编 赵 河)

作者:范次猛

项目式毕业设计论文 篇3:

“项目化团队式”毕业设计的开题报告

【摘要】“项目化团队式”毕业设计模式是针对五年制高职的一种探讨,通过对实际生活中已经使用的项目,让学生让学生自己体验产品设计制作的全过程,最终完成1件达到项目功能要求的机电一体作品及1份作品制作说明书(毕业设计论文)。本文详细介绍了如何做好立体仓库的模型设计的开题报告。

【关键词】项目化团队式 五年制高职 开题报告 立体仓库

“项目化团队式”毕业设计模式的实质是师生共同围绕某一项目,所有任务分解到团队的每一成员,依靠项目组的团队力量,通过设计、元器件选购、工艺分析、零件制作、作品安装调试等机电一体化产品开发的主要流程,让学生自己体验产品设计制作的全过程,最终完成1件达到项目功能要求的机电一体作品及1份作品制作说明书(毕业设计论文)。五年制高职学生通过毕业设计是自己能够更加的贴近企业,适应企业,符合企业的用人要求。

开题报告是指开题者对毕业设计课题的一种文字说明通过他开题者可以把自己对课题的认识理解程度和准备工作情况加以整理、概括,以便使具体的研究目标、步骤、方法、措施、进度、条件等得到更明确的表达。也为评审者提供一种较为确切的开题依据。由于学生起点低、基础差,针对这一特殊的情况,我们要求选题的范围是已经在生产中使用,比较先进的产品或者是产品中的一部分。立体仓库的模型的设计成功,使学生对用PLC控制立体仓库的自动化运动,并达到仓库结构简单,控制灵活、方便有了深刻的了解。立体仓库的模型设计 的开题报告具体内容如下:

一、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本次设计目的是用PLC控制立体仓库的自动化运动,并达到仓库结构简单,控制灵活、方便。自动化立体仓库选定单立柱巷道式堆垛机,通过编写程序来实现PLC对堆垛机的控制,使其完成仓库中货物的物品的存、取及移库功能,从而达到货物可以先入先出,防止自然老化、变质和损坏;加快了运行和处理速度,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等目的。自动化立体仓库是物料搬运、仓储科学的一门综合科学技术工程。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趋势是全球化和市场化。集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于一身的物流配送中心,在全球化和市场化的时代里,进一步促进了世界经济与贸易的发展。在全球化和市场化的国际经济活动中,流通是联系生产和消费的纽带。只有通过商品流通才能体现出商品的价值及其使用价值,流通是国民经济运行的大动脉。自动化立体仓库加速了商品流通,减少了商品损坏,降低了流通成本,节约了土地面积、人力和财力。此外,它还提高了库存周转率,经营灵活性和工作效率。它以最快速度,最低价格和最佳服务来满足用户要求,从而获得最大利益。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自动化立体仓库必然会在各行各业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自动化立体仓库是现代物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

分,是一种多层存放货物的高架仓库系统,自动化立体仓库(AS/RS)是由立体货架、有轨巷道堆垛机、出入库托盘输送机系统、尺寸检测条码阅读系统、通讯系统、自动控制系统、计算机监控系统、计算机管理系统以及其他如电线电缆桥架配电柜、托盘、调节平台、钢结构平台等辅助设备组成的复杂的自动化系统。运用一流的集成化物流理念,采用先进的控制、总线、通讯和信息技术,通过以上设备的协调动作,按照用户的需要完成指定货物的自动有序、快速准确、高效的入库出库作业。

二、本课题的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自动化立体仓库它的产生和发展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生产和技术发展的结果。50年代初,美国出现了采用桥式堆垛起重机的立体仓库;50年代末60年代初出现了司机操作的巷道式堆垛起重机立体仓库;1963年美国率先在高架仓库中采用计算机控制技术,建立了第一座计算机控制的立体仓库。此后,自动化立体仓库在美国和欧洲得到迅速发展,并形成了专门的学科。60年代中期,日本开始兴建立体仓库,并且发展速度越来越快,成为当今世界上拥有自动化立体仓库最多的国家之一。我们国家对立体仓库及其物料搬运设备的研制开始并不晚,1963年研制成第一台桥式堆垛起重机(机械部北京起重运输机械研究所),1973年开始研制我国第一座由计算机控制的自动化立体仓库(高15米,机械部起重所负责),该库1980年投入运行。到2003年为止,我国自动化立体仓库数量已超过200座。如第二汽车制造厂立体库、天水长城开关厂FMS板材立体库、上海宝钢总厂备件立体库、国家863计划中CIMS实验工程立体库、济南第一机床厂中央立体库、株洲南方航空动力机械有限公司物流系统、仪征化纤股份公司涤纶长丝立体库、广东震德塑料机械厂有限公司零部件自动化立体库、浙江正泰电器集团立体仓库、伊利液态奶自动化立体仓库、蒙牛乳业自动化立体仓库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需、器材立体仓库等百座自动化仓库等等,这些自动化仓库都达到了当时的国内最高水平,有的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立体仓库由于具有很高的空间利用率、很强的入出库能力、采用计算机进行控制管理而利于企业实施现代化管理等特点,已成为企业物流和生产管理不可缺少的仓储技术,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在围绕自动化仓储系统开发的同时,还可以开发多种自动化系统硬件设备及软件产品,如:不同类型的库存管理软件、系统仿真软件、图形监控及调度软件、堆垛机输送机控制软件、条形码识别跟踪系统、搬运机器人、码垛机械手、自动运行小车、货物分选系统、堆垛机认址检测系统、堆垛机控制系统、货位探测器、高度检测器、输送系统、码垛系统、自动输送小车等产品。

三、本课题的研究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主要研究的内容是:单立柱有轨巷道式堆垛机。

主要问题解决:工作性能和安全性能问题。

第一:如何实现托盘上下左右移动;

第二:如何保证堆垛机的准确定位;

第三:如何取放物品;

第四:CAD制图、PLC编程;

第五:保证堆垛机在工作中安全运行。

四、本课题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通过网上收集资料并结合自己的方案,确定研究的思路和方法,主要分2个部分完成,机械和电气,研究的方法是:

第一:利用电动葫芦来实现堆垛机的上下左右移动。

第二:使用变频器控制堆垛机的运行速度,加上编码器使其准确定位。

第三:利用铲叉来实现物品的取放。

第四:使用压力传感器来实现堆垛机的过载保护。

五、本课题的预期效果

由PLC程序控制,按下启动按钮电动葫芦开始运作,堆垛机在轨道上开始运作,由钢丝绳牵引载货托盘上下左右移动,一旦运动到要求位置时托盘立即被制动定位,防止过载或突然断电使托盘坠落造成安全问题和货物损坏。托盘运动方式为上下左右同时运动,在轨道上运动到位时立柱方向上同时运动到位,取放货物,可省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六、本课题研究的进度安排

11月2日—11月8日:收集研究有关自动化立体仓库的资料,完成开题报告;

11月9日—11月15日:选择仓库类型及机械设备、PLC控制系统、电器柜等参数;

11月16日—11月22日:完成备料清单;

11月23日—11月29日:CAD制图;

11月30日—12月13日:实体制作;

12月14日—12月20日:PLC编程;

12月21日—1月17日:模拟调试;

1月18日—1月24日:整理论文;

1月25日—1月31日:论文答辩。

七、最后是毕业设计指导老师的评价及签字、专家组的签字和系领导的签字

结语:五年制高职学生通过开题报告的书写,知道自己在以后如何去进行目标研究、知道设计的步骤、方法、措施、进度、条件等。五年制高职学生通过毕业设计的锻炼,是自己能够更加的贴近企业,适应企业,符合企业的用人要求。

参考文献:

[1]胡志刚,杨君顺.自动化立体仓库的特点和构造, 西北轻工业学院学报.2001(19).

[2]胡思昌.全新概念的自动化立体仓库[J].制造业自动化.2002(7).

(作者单位: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盐城机电分院)

编辑/李文亮

作者:乐为

上一篇:中学生物理实验论文下一篇:一体化通信工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