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中学教师城镇化发展论文

2022-04-28

摘要:柴达木盆地是中国地势最高的内陆盆地,依托农业现代化开发柴达木盆地丰富的农牧业资源,是支撑和促进柴达木盆地新型城镇化、提高人口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的必然选择。在实地调研柴达木盆地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建立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职业中学教师城镇化发展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职业中学教师城镇化发展论文 篇1:

协同促进教师专业生态化发展初探

【摘要】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对于学校的发展、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具有重要意义。教师专业生态化发展因其职业特点及外部因素面临诸多困难,协同政府、高校、基金会、学校“四位一体”的协同促进发展模式,可以促进教师专业生态化发展,进而推动学校和学生的生态化发展。

【关键词】协同;促进;专业;生态化;发展

一、教师专业生态化发展的重要意义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承担着神圣使命。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对于学校的发展、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具有重要意义。国务院前副总理刘延东在出席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及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时强调,教育兴則国兴,教师强则教育强,教师是立教之本。

目前,有些教师素质能力难以适应新时代人才培养需要,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水平需要提升,专业化水平需要提高,教师培养培训质量仍不能完全满足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的需要。我们亟需振兴教师教育,培育未来的教师,培训现有的教师,全面提高教师素质,培养造就一支适应进行现代化建设、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教师队伍。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强基固本的系统工程来抓,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系统的生态发展过程,“从教师发展的专业自我中心向更加广阔的个体——群体——教育社会系统发展进化的历史超越。”目前,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都非常重视教师的发展,许多专家对教师专业生态化发展都进行了积极探索。

二、教师专业生态化发展面临的现实困境及原因探析

关于教师幸福感调查数据显示,教龄在10年以下的教师往往会在教师的付出与回报上难以找到平衡点,而教龄15年以上的教师则认为学生成才带来的欣慰感是作为教师幸福感的一个来源。因此有人说,教师的幸福感主要来自于教师职业的强烈隐喻意义和驱动性。现实中,一些教师满足于现有状况,自主学习、自我更新方面没有主动性,一部分教师主动更新教育理念、积极钻研教学技能,没有注重自身专业的生态发展。这是制约教师专业生态化发展的主要因素,显然是适应不了不断发展的教育形势。以我校为例,学校地处城郊,无法享受农村岗位津贴,教师积极性变低。教师主要由原实验学校、城新中学、城镇中学三所学校教师组合而成,大部分教师对专业生态化发展缺乏深刻、全面、科学与理性的认识,对自己的专业生态化发展很少关注。如何因地制宜地选择切合我校教师专业生态化发展途径,是摆在我校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从职业特性因素分析,教师承受着不同于其他职业的种种压力:超强度的教育管理压力使教师忙于事务;职业评价体系存在的不足,增添了教师的额外压力;提升学历、学位等紧逼教师;媒体又时时刻刻关注、监督着教师和教育,等等。这些压力是客观存在的,而一旦教师陷入生存的“陷阱”,为生存所拖累的时候,理想的天平也便失去了平衡和最初的真义;当教师为了更好的生存而采取非常规手段的时候,而且挫败感与日俱增的时候,教育对职业与人生的叩问也就失去了意义,教师的生态成长也便无从谈起。

三、协同促进对教师专业生态化发展的重要意义

我校有幸被田家炳基金会和嘉应学院定为广东客家区域中小学教师培训导师高级研修班的实验学校,因此得到了嘉应学院的大力支持和各学科组培训导师的悉心指导,在促进教师专业生态化发展方面做了积极的探索。在嘉应学院的指导下,我们确立了协同促进教师专业生态化发展的理念,即学校在地方政府的领导下,在嘉应学院的专家团队指导下,在田家炳基金会的支持下,利用嘉应学院的优质教育资源,学校采取众多举措协同促进教师专业生态化发展。

从生态学视角看,个体要在动态中保持动态优势,不仅要重视内部的动力性发展问题,还要保持与外部环境(社会)间的友好协调、内外平衡、和谐生存,通过遵循生态学规律,达到个体成长与社会发展间的良性循环,从而实现共同的发展目标。根据生态学的核心思想,笔者认为教师的生态成长主要指教师个体和群体通过树立平衡和谐意识、合理调整内外关系、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等实现自身完成性成长的过程。教师的专业生态化发展在学校层面首先要抓好本校的各种培训工作,促进教师的业务水平不断提高。但这远远不够,还必须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为教师的专业生态化发展提供更多的平台,创造更多的途径。政府、高校、社会(如基金会)、学校“四位一体”的协同促进发展模式,对于当前的中学教师专业生态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协同促进”是教师发展中心发展的强大动力。协同就是工作要有开放意识和胸怀。在校内生态系统中,中心工作必须与办公室、政务处、教务处协同开展工作,对外要与政府等教育部门、高校教师发展中心、各种教育基金会协同,只有这样才能集聚和激活各种教师发展的资源和力量,进行良性的能量、信息交流,借鉴其他发展中心的经验,产生巨大的改革动力,不断创新。

四、不断探索实践,协同促进教师专业生态化发展

1.完善我校教育规划,促进教师专业生态化发展

作为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重大举措,振兴教师教育已列入国家政府重要议事日程。据教育部网站消息,日前,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以下简称《计划》),《计划》要求发展改革、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编制部门要密切配合、主动履职尽责,共同为教师教育振兴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和政策环境。《计划》重申,教师培训经费要列入财政预算,幼儿园、中小学和中等职业学校按照年度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5%安排教师培训经费。加大教师教育财政经费投入力度,提升教师教育保障水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要加强教师教育体系建设,加大对师范院校的支持力度,找准教师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寻求深化教师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和着力点,不断提高教师培养培训质量。”

从国家层面到地方政府,都出台了关于教师发展的相关规划及法规,这对于不断提升教师素质,促进教师专业生态化发展,有积极作用。对于教师的继续教育培训,我县相关教育部门制定了文件法规,这既是对教师的硬性要求(如职评要求),也是对全县教师素质的促进。我校是新办学校,积极按照上级教育部门的布置,及时在全校教职工会上传达文件精神,给予教师专业生态化发展更多的“外部”动力。

此外,我校还积极争取政府部门对我校的帮扶和支持,学校创办以来,省市县领导、县人大代表、县政协代表多次莅临我校指导工作。他们充分肯定我校的开局工作,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师生工作学习热情,让我们不断努力去取得新成绩。

2.高校指导,促进教师专业生态化发展

嘉应学院主动组织学科组导师多次亲临我校,与学科组教师一起研究实验方案,讨论实施的具体细节,解决具体问题,让我校教师能在导师的理论指导下接地气地进行研究。嘉应学院的杜徳栎教授和刘红梅教授多次到我校指导如何创建专业生态化发展的教师团队,2017年8月嘉应学院的范远波教授为我校教师召开了《教师专业发展与成长》的专题讲座,这使我们的探索从一开始便能较快地进入实践阶段,并在研究过程中不断修正、完善,在较短时间便展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2018年4月25日,嘉应学院教授带领卓越教师班成员到我校指导交流。我校将在原有的基础上继续邀请嘉应学院等专家到我校指导,为我校教师的专业生态化发展不断提供促进动力,为本课题组实验研究予理论、方法的指导。

3.基金会资助,促进教师专业生态化发展

基金会资助教师提升教研能力,我校是广东客家区域中小学教师培训导师高级研修班的实验学校,在过去近两年的时间里,在教育教学上,共立项市级课题15项。从事课题研究可以引领教师开展教育科研,把教师引导到研究的幸福道路上来。无论从教育实践的内涵上来讲,还是从教师从事教育研究较为理想的方式来讲,研究和实践是“两位一体”的。其实,教师是最具权威的教育科研研究者,他们掌握了诸多第一手素材,可以说,一线的教师进行研究是最具价值的,在教书育人的同时,进行教研活动也是由“教书匠”成长为“教育家”的必经之路。可见,“教师成为研究者”已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同义词,课题研究能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进步的阶梯,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也已成为人们的共识。

田家炳基金会资助参与课题实验的教师多次到高校聆听教授专家讲座,2016年11月,本人有幸与我校郑越红、缪运福等老师在田家炳基金会资助下到嘉应学院聆听了生态体验理论主要创始人刘惊铎教授所作的《生态体验,悦享师德艺境》主题报告;田家炳基金会还资助我校骨干教师杨永昌、陈菲菲等老师到香港进行实地参观考察学习,观摩教学课堂,让他们有机会与当地教师交流,扩宽了参访老师的教育视野,更新了教育理念,从而了提高教师的幸福指数。受助老师返校后及时反思推广,惠及全校教师,为我校教师专业生态化发展提供不断的原动力。

4.学校积极创设平台,促进教师专业生态化发展

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提升教师业务水平,建设一支团结、拼搏、高效的教师团队,我校始终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原则,积极创造与省内外名校的交流机会,促进学校发展。我校与深圳红岭中学、深圳第二外国语学校结成友好学校关系,实现了资源共享;我们还邀请深圳第二外国语学校的老师来校进行教研活动,其中数学科和英语科教师“同课异构”活动更是异彩纷呈;2017年3、4月,我们还分批派出教师到外省名校进行交流、学习。派出学习的老师返校后必须上交学习心得体会,并第一时间在科研组会上交流。同时要求那些参加了学习的老师上全校性的示范课,让学习所得惠及更多教师,从而促进更多教师的专业成长。学校创办以来,我校结合实际,在促进专业生态化发展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已取得不错成效。

(1)开特色课程,促教师协同发展

新课程改革的根本目标,就是要实现五个转变,即课程内容的转变、课程结构的转变、课程实施方式的转变、课程评价的转变和课程管理的转变。因而,它要求学校除了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外,还可以充分挖掘本校课程资源,编写校本教材,开发校本课程。在这一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教师的作用,因为教师本身就是重要的资源,同时他们本身还是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我们开设了八大生活学堂。我们利用每周二、三、四下午的课外活动课时间,采用导师制推行双向选课的方式,要求教师互相探讨、利用专业特长全员开课,要求学生根据兴趣爱好全员选课。通过实践,我们摸索出了较为规范、系统的教学体系,让有特长的教师得到充分的展示,生生、生师、师师协同发展,得到了家长、学生和教师的点赞。这一特色课程已成为我校的校本课程,同时促进了教师专业生态化发展。现在,我校八大生活课堂的开设更加成熟,我们将继续做好八大生活课堂跟进研究工作。我们将新课程的功能定位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促进学校特色的形成。“八大生活课堂”课程的实施,促进了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形成优良的个性特长,同时实现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水平的提升。

(2)优化教学生态,服务教师专业生态化发展

我们在教学活动中,优化教学生态,积极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活动和各种比赛,让广大教师积极参与学校的建设。如学校发展论坛、校长有约、教师师徒结对、元旦教师拔河比赛、三八妇女节女篮比赛、说课比赛、优质课比赛、最美教师的评比、慰问教师……这些活动既促进了教师的自主发展,又提升了教师在学生中的影响力,从而促进教师专业生态化发展。

我们还利用学校的资源,与社会联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我们聘请家长担任义务监督员,邀请社会各界专业人士来校讲学,与社区共享运动场馆等资源,邀请家长参加学校的各种大型活动,这些做法在社会上获得广泛好评,也帮助教师专业生态化发展走上了快车道。

(3)重视学校文化建设,促进教师卓越教学

我校致力于打造儒家文化和客家文化有机结合的学校文化——“球魂文化”。在我们的校园里,每一处景观及每一扇墙都蕴藏着文化育人的哲理:从校训“崇德尚学?臻于至爱”,到校风“志存高远?追求真善”,皆来源于国学经典;从根据《论语?术而》“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而命名“立礼楼、志道楼、崇德楼、仁爱楼”的教学楼,再到客家名人墙、树种文化、思源河、记史道……现在我校已着力打造“一花一世界,一树一精神,一人一花树”的校园文化。我们通过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文化氛围,促进快乐工作的团队文化、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教风,从而推动教师卓越教学,促进教师专业生态化发展。

通过政府、嘉应学院、田家炳基金会、学校“四位一体”协同促进教师专业生态化发展,带动学校和学生的生态化发展。以“首席教师”“骨干教师”“教坛新星”等名师效应,使全校教师能在“和谐”的生态里自觉进行各项素养的更新,并且能长期坚持有更高层面的文化、精神追求,培育更多的优秀人才,真正达到促进教师生态化发展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杜德栎,邱国锋.生态化模式:教师专业发展的新探索[N].中国教育报,2015-7-6(9).

[2]邱國锋.生态化模式:地方高校教师专业生态化发展的理念与实践探索[N].嘉应学院学报,2015.

[3]刘红梅.地方高校教学团队生态化发展的困境与策略[N].嘉应学院学报,2015.

[4]朱宛霞.教师生态化管理的理论及现实困境解析[N].教学与管理,2015(1).

作者:钟声辉

职业中学教师城镇化发展论文 篇2:

柴达木盆地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协调度分析

摘要: 柴达木盆地是中国地势最高的内陆盆地,依托农业现代化开发柴达木盆地丰富的农牧业资源,是支撑和促进柴达木盆地新型城镇化、提高人口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的必然选择。在实地调研柴达木盆地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建立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因子分析法分别对柴达木盆地农业现代化、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动态评价,并计算西部大开发以来柴达木盆地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发展的相关性与协调程度。结果表明,柴达木盆地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发展呈显著正相关,2000—2005年农业现代化水平低于城镇化水平,农业现代化发展滞后制约城镇化发展;2006—2012年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升明显促进城镇化发展,协调程度明显改善。最后,分析并提出柴达木盆地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动态评价;协调度分析;发展对策建议;绿州生态农牧业

柴达木盆地是中国地势最高的内陆盆地,盆地内有河流70余条、宜农土地36.63万hm2,光热能源丰富,昼夜温差大,有较大的开发潜力[1]。农业现代化是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手段,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表征,是中国“四化”同步发展的重要内容。我国地区间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差异大[2-8],对不同地区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发展相互关系的实证研究表明,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提高能够有效促进区域城镇化发展[9-13]。依托农业现代化开发柴达木盆地丰富的农牧业资源,是支撑和促进新型城镇化、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更是提高柴达木盆地人口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的必然选择,有利于推动青海藏区实现绿色发展和长治久安[14-16]。通过定量分析柴达木盆地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发展质量的动态变化,评价其相关性和协调度,有助于柴达木盆地“聚宝盆”资源永续利用和城乡一体化发展,这也是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和研究价值所在。

1 研究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西部大开发以来,有“聚宝盆”美称的柴达木盆地工矿业发展迅速,借助2005年批准建设国家级“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盆地已经形成第二产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同时也以国营农场为依托实施了大规模的绿洲农业开发,促进生态农牧业发展。2012年柴达木盆地GDP为570.3亿元,约占青海省总量的30.26%。人均GDP达到11.49万元,是同期青海省平均水平的3.4倍,详见表1、图1。

1.1 柴达木盆地农业现代化现状

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础,西部大开发以来柴达木盆地农业机械化水平提升较快。农机总动力在2000年为 25.30万kW,2012年达到37.75万kW,增加了49%;农村用电量从2000年的832万kW增长至2012年的2 157.95万kW,增加了1.59倍;联合收割机在2000年为86辆,2012年达到164辆,增加了90.70%。农业产业化经营是现代农业的产业组织形式,西部大开发以来柴达木盆地农业现代化水平有较快发展。2000年至2012年,第一产业增加值从28 997.7万元增至175 913万元,增加了5.07倍;农作物播种面积从31 885.0 hm2增加至44 655.4 hm2,增加了 0.40 倍;粮食和肉类产量从96 637 t增至119 051 t,增加了0.23倍。在农业生产技术科学化方面,2000年柴达木盆地农

林水务支出为814万元,2012年达到175 161万元,增加了214.19倍;农业科技人员从174人增加到197人,增加0.13倍。柴达木盆地农村信息化发展水平明显提升,2000年通电话、有线电视的村所占比例分别为60.7%、31.0%,2012年分别达到89.2%、56.0%。

1.2 柴达木盆地城镇化发展现状

城镇化是农业人口非农化、农业用地非农化的过程,城镇化发展质量包含着区域经济发展、居民生活质量改善以及区域科技教育水平提升等。与2000年相比,2012年柴达木盆地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从28.25亿元增至401.59亿元,增长了13.22倍;财政总收入从28 906万元增至303 589万元,增长了9.5倍;社会销售品零售总额达到303 589万元,增长了2.53倍。生活质量提高是城镇化发展的重要目的,柴达木盆地医院、卫生院床位数从1 531个增至2 242个,增长了0.46倍;城镇在岗职工工资总额达到566 000万元,增长了4.43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7 744.7元,增加了6.87倍。2000年至2012年柴达木盆地科教文化发展迅速,科技支出从31万元增加到975万元;教育支出从4 037万元增至30 688万元;专业技术人员从4 102人增加到7 012人,普通中学生在校人数2000年为17 830人,2012年达到21 289人。

2 柴达木盆地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动态评价

2.1 评价方法

为了揭示柴达木盆地农业现代化與城镇化发展的关系,并评价其协调性,本研究分别建立柴达木盆地农业现代化、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选用多元统计中的因子分析法,以保证涉及多变量的综合评价中信息损失少、评价结论可靠[15]。

根据农业现代化的含义,结合柴达木地区实际情况和数据资料可获得性,建立19个具体指标构成的柴达木盆地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表2)。根据城镇化的内涵,建立包含3个具体指标的柴达木盆地城镇化发展综合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表3)。

2.2 评价结果

2.2.1 柴达木盆地农业现代化水平评价结果 利用SPSS软件19.0进行因子分析,首先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以特征值>1和累计方差贡献率>85%为原则,提取了5个主因子,方差贡献率分别是56.834%、11.767%、7.898%、7.094%、5.712%,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9.304%。根据因子载荷矩阵(略)的信息,F1在X1、X4、X5、X9、X10、X11有较大载荷,将其命名为农业机械化与产业化发展因子;F2在X13、X14、X16、X17、X18有较大载荷,将其命名为农业科技水平与信息化因子;F3在X2、X12、X15、X16有较大载荷,将其命名为农业投资潜力因子;其余因子信息量较小,故不命名。通过计算各因子得分F1、F2、F3、F4、F5,并以各因子方差贡献率/总方差贡献率为其权重,f1=0.63,f2=0.13,f3=0.09,f4=0.08,f5=0.07,农业现代化水平总得分计算公式为:F=F1×f1+F2×f2+F3×f3+F4×f4+F5×f5,计算结果见表4。

从表4可以看出,柴达木盆地农业现代化综合水平在2008年以前增长较为缓慢,得分为负数。从2008年开始农业现代化水平得分转为正数,并且增长迅速,2012年达到 12.781 分。从总得分构成来看,农业机械化与产业化发展因子F1是农业现代化的最主要影响因子,农业科技水平与信息化因子F2的贡献先上升后下降,农业投资潜力因子F3的得分先下降后上升。

2.2.2 柴达木盆地城镇化发展综合水平评价结果 根据表3柴达木盆地城镇化发展综合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作因子分析,通过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以特征值>1和累计方差贡献率>85%为原则,提取了3个主因子,方差贡献率分别是58.275%、18.362%、8.723%,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5.361%。利用SPSS软件19.0计算各因子得分F1*、F2*、F3*,计算各因子权重f1=0.68、f2=0.22、f3=0.10,根据公式F*=F1*×f1+F2*×f2+F3*×f3计算出柴达木盆地城镇化综合发展各年因子总得分F*(表4)。从表4看出,柴达木盆地城镇化发展综合水平在稳步上升中,从2000年的-4.055上升到2012年的13.752,2008年以来发展速度明显加快,说明“十一五”以来在各项政策的支持下,柴达木盆地城镇化发展态势良好。

3 柴达木盆地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发展的相关性与协调度分析 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发展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越高,越能推动城镇化发展;反之,则制约区域城镇化的进程。

3.1 柴达木盆地农业现代化发展对城镇化的支撑作用分析

以农业现代化综合评价得分为自变量x,城镇化综合评价得分为因变量y,用回归的方法分析柴达木盆地农业现代化发展对城镇化的支撑作用。分析结果如下:

Y=0.001+0.699x;

(1)

(0.001) (8.092)

r2=0.856,F=65.482。

拟合优度检验r2=0.856,说明回归方程的解释能力为85.6%,即柴达木盆地农业现代化对城镇化发展的85.6%作出解释,回归方程的拟合度较好。从式(1)可以看出:2000—2012年期间,柴达木盆地农业现代化综合得分每增加1分,城镇化发展综合得分增加0.699分,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发展有显著正相关关系,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对城镇化发展有显著促进作用。

3.2 柴达木盆地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的协调度分析

将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发展协调度定义为:

C=(A+B)/(A2+B2)1/2。

式中:A代表农业现代化水平得分;B代表城镇化水平得分;C为二者发展的协调度,C由变量A、B决定,协调度指数得分越高越协调[14]。根据协调度公式计算柴达木盆地西部大开发以来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发展协调度,详见表5。

从表5、图2观察柴达木盆地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发展的协调度更为直观,2000—2005年,农业现代化综合得分与城镇化水平综合得分均为负值,且农业现代化水平低于城镇化水平,农业现代化滞后制约城镇化发展,二者低度协调;2006—2011年农业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带动城镇化水平提升,二者表现出协调发展态势,但是协调度得分值趋于下降,应当警惕。

4 结论与对策

新型城镇化以城乡统筹、产城互动、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其核心是以保护农业和粮食生产、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实现城乡一体化和可持续发展。农业现代化是整个社会现代化的基础,要保障柴达木盆地实现新型城镇化,必需提高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为此,本研究提出柴达木盆地农业现代化促进新型城镇化發展的对策如下。

4.1 以工补农,促进柴达木盆地农业机械化与产业化发展

从因子分析结果可以清楚看出,农业机械化与产业化发展水平是柴达木盆地农业现代化的最主要影响因素。柴达木盆地依托资源开发,已经形成资源型工业体系。2012年盆地第二产业增加值达到4 602 738万元,比2000年增长16.15倍,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高达84.1%,具备反哺农业的条件。应当积极实施以工补农的措施,通过盆地工业结构调整,延伸产业链,扶持农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和农业园区发展。建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培育一支掌握现代经营管理理念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完善农业经营机制,提高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机械化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健全农牧业服务体系,加强农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促进柴达木盆地农牧业走向规模化、市场化,进而实现农工一体化发展。

4.2 招商引资,提升柴达木盆地农业科技与信息化水平

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农业实质是用现代科技武装农业,农业科技、信息和政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持因素。柴达木盆地在争取政府科技支农资金投入的同时,要善于招商引资,提升农牧业科技水平。首先是政府要设立农业科技服务专项资金,支持农业科研机构、农业科技推广等部门的科技创新工作。其次是制定农村金融惠农政策,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贷款向农村合作组织及农民自发组建的农业科技服务组织倾斜。再次,可依托柴达木盆地黑枸杞等特色农畜产品资源开发进行招商引资,支持企业投资农牧业科技开发。此外,柴达木盆地地理位置偏僻,区域面积大,经济活动空间集聚性差,迫切要求提升信息化水平。既包括建立农牧业科技信息、市场信息平台,又包括农业企业信息化建设和农牧民信息能力培训。使企业和农牧民树立信息意识,在互联网时代的市场竞争中寻找商业机会,推广产品,获取经济效益。

4.3 加大投入,改善柴达木盆地农村基础设施水平

柴达木盆地境内2012年通公路和铁路里程数仅 0.039km/万km2,是区域发展的瓶颈因素。加强盆地农牧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农牧区交通、电力和农田水利等基础建设投入,能够创造巨大的投资空间,也能切实提升区域农业现代化水平。政府应加大财政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提高农村牧区物质装备水平,加快开发盆地光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为农业现代化提供新能源动力。通过舍饲、围拦、封育等措施,改良建设草地;建立天然草地生态监测系统,实施退化、沙化、盐渍化草地生态治理工程,确保高寒草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16] 。

4.4 调整结构,发展绿洲生态农牧业

柴达木盆地干旱指数在7.58~121.80之间,属干旱半荒漠、荒漠区,生态极其脆弱。近些年盆地在经济开发的同时重视生态环境保护,2012年森林面积达到687 297 hm2,比2000年增长0.46倍。柴达木盆地必须结合区情,继续突出地域优势,走绿洲特色农牧业循环经济为主导的劳动、技术密集型农业现代化道路。在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环境,实现资源永续利用前提下,挖掘生物多样性潜力,加大农牧业产业化开发力度,重视优质特色、绿色无污染的高附加值农畜产品加工和市场开发。要调整盆地农牧业生产结构与空间布局,扩大畜牧养殖、林果蔬等优势产业规模,形成产业化基地。重视旱作节水农牧业发展,促进农牧业循环经济水平提升。还可以利用柴达木盆地独特的自然与人文资源,结合“美丽城镇、美丽乡村”建设,适度发展休闲、观光农牧业,增加农牧民收入。

4.5 重视教育,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人力资本

劳动者素质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农业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农牧业发展的竞争实质上是科技竞争,迫切要求农牧民掌握相关生产经营科学技术。柴达木盆地自2000年以来,科技投入增长31.45倍,但是科技人员数量很少,2012年农业科技人员仅197人。盆地教育支出增长7.6倍,但2012年普通中学教师1 282人,比2000年减少25%;小学教师 1 990人,比2000年减少12%。盆地人才流失状况比较严重,制约经济可持续发展。因此,应当加强高层次科技人才的引进,同时重视提高现有各类人才的待遇水平,改善生活质量,使人才留得住,干得好。柴达木盆地第一产业就业比重高达4229%,必须重视中等教育和职业教育,提升农牧民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提高区域人力资本存量,一方面有助于城镇化进程中第一产业从业人员转向非农就业,避免成为城市贫民;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农牧民掌握新技术,满足现代农牧业发展需要,有助于支撑盆地农牧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贾福宏.柴达木盆地绿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探讨[J].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1999(4):24-25,28.

[2]辛 岭,蒋和平.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和测算[J]. 农业现代化研究,2010,31(6):646-650.

[3]龙冬平,李同昇,苗园园,等. 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空间分异及类型[J]. 地理学报,2014,69(2):213-226.

[4]韩长赋. 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 努力实现“三化”同步发展[J]. 农业经济问题,2011(19):39-42.

[5]曹俊杰,刘丽娟.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J]. 经济纵横,2014(10):12-15.

[6]刘 玉.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研究[J]. 城市发展研究,2007,14(6):37-40.

[7]徐维祥,舒季君,唐根年.中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测度[J]. 经济地理,2014,34(9):1-6.

[8]杨爱君.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互动发展研究[J]. 学术论坛,2012(6):110-114.

[9]王 贝.中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关系实证研究[J]. 城市问题,2011(9):21-25.

[10]曾福生,高 鸣.中国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和城镇化协调发展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现代农业视角[J]. 中国农村经济,2013(1):24-39.

[11]張勇民,梁世夫,郭超然.民族地区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研究[J]. 农业经济问题,2014(10):87-94.

[12]王琴梅,杨军鸽.农业现代化推动新型城镇化的效应分析——以陕西省为例[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3(5):140-147.

[13]赵宏海.安徽省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研究[D]. 合肥:安徽大学,2013.

[14]杨明洪.论柴达木盆地的包容性可持续发展方式[J]. 民族学刊,2013(1):12-16.

[15]甘佩娟,丁生喜,霍海勇,等. 柴达木盆地经济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4,35(3):59-65.

[16]唐玉萍.浅议柴达木盆地生态环境与治理[J]. 青海草业,2012,21(3):28-30.

作者:丁生喜 王晓鹏

职业中学教师城镇化发展论文 篇3: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河北省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对策研究

摘 要: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文章就学校数及学生情况、师资力量、教育经费、办学条件等方面构建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河北省义务教育资源配置中存在的差异,并给出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河北省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 资源配置 对策

一、新型城镇化发展对河北省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影响

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三位一体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

对于各市随着河北省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农村人口向城镇大量转移导致大量农民工子女流入城镇学校,使城乡义务教育均衡配置面临的复杂难题。2013年,河北省城镇人口达3528.45万人,比2012年增加117.92万人;城镇化率为48.12%。一方面,大量农民工子女涌入城镇使城镇教育资源供给严重短缺,同时农民工大量进城接受义务教育也进一步加剧了择校风、大班额现象。另一方面,由于城镇化的发展,大量农民工子女进城就读,使农村中小学生源严重不足,造成不同年龄阶段合班上课,以及有的班级甚至只有2名学生,造成教师资源浪费。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对于河北省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既是机遇,同时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城镇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数量逐年增加,比例大幅提高。大量随迁子女进城使城镇基础教育不堪重负,城镇基础教育发展必须与城镇化进程同步,才能满足随迁子女对义务教育的需求。新型城镇化不但使农村义务教育更趋于公平,也使农村学生义务教育权利进一步得到保护;同时也整合、优化了农村义务教育资源。

二、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河北省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差异分析

本文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对河北省城乡教育资源配置的现状进行比较分析。(1)学校数及学生情况;(2)师资力量:专任教师的数量、各地区专任教师学历状况;(3)教育经费:生均教育经费、生均公用经费;(4)办学条件:运动场面积达标率、绿化用地面积达标率、生均校舍建筑面积、生均计算机台数、生均图书册数、网络多媒体教室数。

(一)学校数及学生情况

从表1、表2(见下页)中我们可以看出,2010-2014年河北省农村小学和初中的学校数量都是下降的趋势;而河北省城镇小学和初中的学校数是上升的趋势。特别是2011年上升速度甚快,2011年城镇小学数4662所,2010年城镇小学数2479所,增加了2183所,将近是上一年的一倍。一方面由于前几年河北省农村人口在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下,数量一直呈下降趋势,导致农村小学学龄儿童的数量在2010-2014年下降了不少。另一方面很多进城农民工子女跟随其父母进城就读,。由于以上两方面的原因所引起的学生数量的变化,也就自然导致城镇和农村中小学学校数目的变化。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农村中小学布局得以有所调整。2010-2014年间,河北省农村小学数减少3343所,初中校数减少534所。

截至2014年,河北省共有小学12529所,比2012年减少369所;招生98.98万人,比上年减少0.63万人,比2012年减少7.31万人;在校生564.29万人,比上年增加18.08万人;毕业生82.04万人,比上年减少1.97万人。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达到99.81%,小学毕业生升学率99.06%。共有初中学校2391所,比2012年减少44所。招生81.27万人,比上年增加2.91万人;在校生228.82万人,比上年增加了19.97万人;毕业生60.25万人,比上年减少6.53万人。初中阶段毛入学率99.5%,初中毕业生升学率92.5%。

(二)教育经费情况

近几年,河北省各级政府对教育越来越重视,对农村义务教育的经费投入呈逐年上涨的趋势,但是,由于受政策制度和经济发展各方面的制约,就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来说,农村与城镇相比还是存在不小的差距。虽然城镇和农村的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都比往年有所增长,但是就中小学的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来说,农村与城镇相比相差甚远,以至于城镇和农村的孩子在享受教育发展的成果上还是不平等。

教师是教育质量的关键,优秀的教师队伍是高教育水平的基础和保证。长期以来,城镇在工资待遇、专业培训等方面城市都优于农村,导致农村地区的老师开始向城镇转移,造成教师质量不高的现象。基于此河北省大力开展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使农村教师素质得到提高。加大城镇教师到农村支教力度,实施了城镇教师“万人支教计划”,创造了选派高校学生到农村学校顶岗实习的成功经验。

根据河北省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提供的数据:2014 年河北省各地区在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方面均较上年有所增长,教育经费投入254.6亿元,比上年增长23.5%,但地区间教育财政性投入很不均衡。比如说衡水市人均可用财力比唐山市人均可用财力相差约400元。各地区教育经费投入力度的大小,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速度与规模。

(三)师资情况

在河北省一系列教育政策的影响下,城乡中小学教师队伍专任教师逐年增加,但是城乡学校师资水平仍然存在很大差距,农村中小学专任教师的职称构成情况与城镇相比差距,不利于农村教师素质的提升和城乡教育不公平现象的消除。就2010-2014年,小学专任教师数和初中专任教师数变化并不是太大;2014年小学专任教师数31.63万人,比上年增长了1.26万人,与2012年减少0.07万人,初中专任教师数16.72万人,比上年增加0.65万人,比2012年减少0.06万人。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99.88%,比上年提高0.05个百分点。

一个学校的师资水平对学校教育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一般而言,高学历的教师队伍构成往往具备高质量的教育水平,只有具备了高学历的教师队伍,一个学校的教育水平才能提高上去。石家庄小学教师中研究生学历比例0.71%,与之相比而定州市仅仅0.067%;邯郸市本科学历的教师占45.55%,却是辛集市相同学历教师人数的22倍;中学教师里面石家庄教师队伍中研究生学历占3.24%,秦皇岛市约为1.32%,衡水市只有0.19%。经过其他调查发现河北小学和初中的城镇教师以专科及以上学历为主,而农村教师仍以专科及以下学历为主。农村学校的老师在学历水平及构成上,整体不如城镇学校。教师的学历水平也成为了一个制约农村教育发展的因素。

(四)办学条件

河北省城乡中小学在教育发展上的不平衡不仅体现在教育经费和师资水平上配置不均衡外,也反映在办学条件上,在教育设施配备上也存在很大差距。城镇学校几乎在所有指标上都优于农村学校。完善的办学条件、齐备的教育设施不仅有助于教学活动的顺利展开,而且对于促进学生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调查走访发现城镇中小学器材配备和一些实验器材的配备都要高于农村。

河北省各地区办学条件方面也有一些不均衡现象,根据河北省教育厅提供的数据:2015年小学占地面积达到15099.70万平方米,绿化用地面积1482.52万平方米,运动场地面积5036.04万平方米,其中占地面积最小的是辛集市112.17万平方米,与占地面积最大的邯郸市2223.05万平方米相差2110.88万平方米。图书量14518.23万册,图书量最小的是辛集市93.15万册,与拥有图书量最大的邯郸市2607.32万册相差2514.17万册。计算机数63.12万台,拥有计算机最多的是邯郸市10.62万台,与最少的辛集市4844台相比多10.14万台。固定资产总值3687346.069万元,其中实验设备153146.3929万元,保定市实验设备23813.81956万元,约是辛集市实验设备经费的25倍。

河北省中学占地面积达到7502.72万平方米,运动场地面积2334.11万平方米,绿化用地面积893.29万平方米,其中占地面积最小的是辛集市66.21万平方米,与占地面积最大的邯郸市991.27万平方米相差925.06万平方米。图书量8671.94万册,图书量最小的是定州市102.77万册,与拥有图书量最大的邯郸市1470.02万册相差1367.25万册。计算机数29.47万台,拥有计算机最多的是邯郸市4.45万台,与最少的定州市2769台相比多4.17万台。固定资产总值2550779.046万元,其中实验设备115580.8649万元。

三、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河北省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对策建议

在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就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出以下几点对策建议。

(一)实现更灵活的配置教育资源

城镇化的核心是人口的流动和集聚,这造成资源配置的巨大困难。尝试在县城或者条件较好的集镇修建教育园区和寄宿制学校,一方面可以把人口流动造成的留守儿童的中学教育问题更好地解决;另一方面,优秀的大学生在此任教。在提高河北省教育经费使用效率和效益的同时,可以鼓励民资教育的投入,使得义务教育有多种供给结构。这样既可以缓解河北省财政压力,又可以发挥社会各种力量,以便于提高义务教育的供给能力和质量。

(二)对农村基础教育继续加大投入,改善教育分配不均衡问题

农村地区教育水平的不足,严重制约了城乡地区人民思想的进步,造成城市与农村居民“起跑线”的不平等。而改善这些不足,最直接、最快的方式就是将教育经费适当地向农村倾斜,特别是可以增加对教育基础相对薄弱学校的资金投入,做到专款专用,使基础设施得到均衡发展,以便于提高农村的教育质量。

通过对教育资源的优化整合,来缩小城乡之间的教育差距,并最终达到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目的。一方面,政府要加大对该资金不足家庭的帮助,以支持贫困学子完成学业;另一方面,提高乡村和偏远县区教师的薪资和补贴,老师留下来了,该地区的教育质量才会有所提高;第三方面,并不是说增大了教育支出就会达到想要的目的,一些教育水平落后的地区,教师素质令人担忧。所以政府还应把严教师资格的关卡,让“适合的”人去从事教师职业,这一点非常有必要。

(三)与省内高等教育师范院校相结合,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培训质量

随着河北省城镇化的推进,加大培训力度,切实提高农村在职教师整体素质,充分利用“国培”培训,以及结合河北省师范类高校“顶岗支教”实习形式,一方面,可以满足学校的教师资源,另一方面,也解决了高等师范学校的实习问题。实现“共赢”的结果。虽然河北省在这些方面已经做了不少的工作,但是还加大力度开展实习支教和置换培训,鼓励引导高校师范生深入薄弱学校和农村中小学,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大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力度,加大农村师资队伍建设,完善以农村学校为重点的教师补充机制。

(四)利用“互联网+”缓解义务教育阶段优质教育资源紧缺的现状

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发优质教育实践资源,组织偏远地区中小学教师参加远程教育实践观摩与交流研讨,增强师资培训,实现传统教室的网络化改造,将信息化技术应用在新教室的设计中,使其在信息技术背景下的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更加方便实用。培训渠道多样化、培训时间人性化,使其更有效地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采取区域化推进,选用多种方式促进义务教育发展的均衡化,不断缩小城乡以及学校之间的差距,逐步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杨银付.均衡发展是我国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N].中国教育报,2010.3.8(3)

[2]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课题组.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教育状况调研报告.

[3] 秦玉友.农村义务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机制问题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10(10)

[4] 房艳梅.农村义务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河南省安阳市为例[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5

[5] 张雷,张茂聪.城乡义务教育师资配置不合理诱因及破解策略——以山东省为例[J].中国教育学刊,2010(1)

[6] 李淑玲,胡松瀛.城镇化进程中教育资源配置的前瞻性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3(1)

(作者单位:邯郸学院数理学院 河北邯郸 056004)

(责编:贾伟)

作者:郝英 张艳霞 石立叶

上一篇:高校教育改革下人才市场论文下一篇:车辆购置税征管现状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