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城镇化发展论文

2022-04-18

摘要:随着旅游业的深入发展,旅游业的带动作用得到彰显。现代城镇化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开始被旅游业的发展所引导和影响。本文关注国内外专家学者对旅游引导的城镇化发展的相关研究,主要通过提炼、评述其主要观点,来对其进行深入剖析,力图为我国旅游城镇化发展,尤其是旅游引导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国内城镇化发展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国内城镇化发展论文 篇1:

国内外城镇化进程中发展高端服务业的典型案例和启示

摘 要:随着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区域经济结构的形成,服务业尤其高端服务业出现了向大城市或城市群集聚发展的趋势,特大型城市和区域性中心城市成为高端服务业发展的主要载体,国内外高端服务业发展有许多成功的案例并给我们很大的启示。高端服务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发展高端服务业可以加快产业链的重构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发展高端服务业的集聚效应会深化细化社会分工,增加就业岗位,形成人口城镇化,同时也促进了中等收入群体快速形成。

关键词:城镇化 高端服务业 案例 启示

文献标识码:A

国内外城镇化发展的经验表明,成功的城镇化进程,首先要有就业,而且是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的就业。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区域经济结构的形成,服务业尤其高端服务业出现了向大城市或城市群集聚发展的趋势,特大型城市和区域性中心城市成为高端服务业发展的主要载体,国内外高端服务业发展有许多成功的案例并给我们很大的启示。高端服务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发展高端服务业可以加快产业链的重构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发展高端服务业的集聚效应会深化细化社会分工,增加就业岗位,形成人口城镇化,同时也促进了中等收入群体快速形成。

一、城镇化进程中国内外发展高端服务业的成功案例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世界各国都经历了城镇化的过程。城镇化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必然伴随着大力发展高端服务业,国内外在此方面有许多典型案例和成功的经验。从国内来讲,深圳在城镇化方面走在全国前列,深圳已消灭了农村人口,所属行政区域人口全部市民化。同时,深圳高新技术的引领、高端服务业的发展,极大加快了高端人才的就业。2010—2015年,五年来累计新增就业人口47.38万人,应届毕业生就业率92%以上,城市等级失业率控制在2.5%以内。五年来,深圳累计认定高层次专业人才4620人,累计引进留学人员6万人,建立了24个留学人员创业园,设立创新实践基地228家。全市技能人才在总量已达269万人。同时,深圳这座一向被认为缺少大学的城市,将在未来几年内发展成为全国范围内中外合作大学数量最多、水平最高、世界级的高等教育集聚区。计划筹建十所世界级顶尖大学,数万名学生入学,以国内外著名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为举办主体,以生物、互联网、新能源、新材料、文化创意、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为重点领域,形成一个国际大学园。这里有深圳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北理工莫斯科大学、深圳吉大昆士兰大学等,还将引进美国麻省大学医学院、国际太空学院、华盛顿大学、墨尔本大学、华南师大分校、同济大学分校、暨南大学分校。同时,还将与哈工大、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等合作办学。深圳在城市化过程中,以“高端引领”为目标、以“创新发展”为驱动,积极发展高等教育,走出一条转型升级、跨越发展之路。

国外城镇化进程中,大力发展高端服务业,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也有很多典型做法。国外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高端服务业快速发展。在全球国家统计的GDP中,2006年,高端服务业已占全球GDP的35%,2011年已经达到40%,其中发达国家则达到45%。高端产业为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和就业发挥了重要作用。以德国为例可见一斑,德国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鲁尔产业经济由低端向中高端转型对我国就有很大的启示。德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对鲁尔工业区实施“结构转型”的地区经济调整。主要是将钢铁工厂进行联合兼并,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钢铁公司,发展具有德国特色的机械设备业、自动控制技术以及环保型工业,并鼓励服务行业的大力发展。在产业结构调整中,鲁尔区在欧盟、德联邦及州政府的基金援助下,产业结构向多样化方向发展,其中高中端服务业主要以贸易、银行、保险为主,且比重持续增长。到1993年,服务部门的从业人口已经上升了55.5%,其中大部分服务业从业者受过高等教育或专业培训,这又为鲁尔区的可持续发展积淀了人才优势。截止2011年11月,德国的青年失业率为8.1%,为全欧盟最低水平。

国内许多城市在产业转型、吸纳人才方面也取得了宝贵的经验。如:北京市一直致力于建立国际大都市,着力发展高端制造业,延伸制造业产业链,促进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增强产业配套能力和集群发展水平。吸引国内外大型总部或分支机构落户北京,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促进研发、制造、总部一体化发展。天津围绕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地位,即坚持以建设先进制造业聚集地为目标,延伸产业链,实现集群发展。发展金融、航运、物流、总部经济、服务外包等现代服务业。2013年,应届毕业生就业率最高的十大城市中,天津为91%、深圳为92%,分别高于全国其他省市地区。《2014年应届生就业研究报告》显示,2014年,应届毕业生十大就业城市分别为:广州、北京、成都、深圳、上海、郑州、重庆、杭州、南京、西安。因此,发达省市城镇化发展中,产业结构的优化,产生了人才的漏斗效应。北京市将建立“未就业高校毕业生信息库”,对入库者,凡是需要就业信息服务的,至少提供三次基本符合其条件的就业信息。

城镇化进程中高端服务业的发展,对吸纳大学生就业也有着巨大的作用。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以及我国江浙粤地区的城镇化进程也表明,以智能化、资本化、专业化为核心的高端服务业发展,诸如:媒介、信息、设计、会展、咨询、休闲旅游、医疗保健、文化娱乐,可以带动高素质、高水准人才充分就业。以美国纽约为例,纽约是一个服务业特别是高端服务业占优势的城市,不仅高于中国服务业发展水平,也高于美国其他城市的水平。纽约高端服务业发展的特点是:大力发展总部经济。2010年美国《财富》杂志公布的世界500强企业中,有42家总部在纽约。纽约是国际金融贸易中心。2009年,就是在金融危机在之后,金融与保险业产值还达到占GDP的15%。仅纽约证券交易所按交易金额和市值总值这两项在世界排名为第一和第二的交易所。纽约还是重要的文化创意中心,不仅有众多的大学和研究机构,也拥有发达的教育、新闻、影视和出版业。日本,高端服务业虽然落后于欧美,但也有一定的特色。目前,日本第三产业占日本GDP的63%以上。日本东京更是形成现代服务业“一核”独大的格局。东京GDP占日本GDP的30%左右,日本近一半的上市公司集聚于此;信息发布占全国的1/3以上;网络服务的集中高度为80%;同时,也是世界第三大金融和管理中心。东京服务业总收入不但在日本城市中排名第一,服务业就业人数为全日本的16.87%,劳动力报酬总额为日本全国的22.13%,薪酬水平达到全国服务业平均值的1.31倍。

高端服务业的发展又能为城镇化构建起高水准的全产业链,提升城镇化的水平和质量。广东省2015年将制定《云计算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应用指南》,支持建设云计算资源门户网站,大力发展高技术类型的高端服务业。到2015年,云计算相关产业规模力争比2012年翻一番,达到1000亿元。其中,面向生产管理信息消费领域,支持建设工业、交通、物流、政务等云计算服务平台;而对于生活信息消费领域,则实施社会保障、医疗、教育、文化、娱乐等云计算应用服务示范工程。同时,还要开展粤港云计算产业合作,实施粤港信息科技共享计划。

二、城镇化进程中国内外发展高端服务业的启示

高端服务业是当代各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是现代服务业的龙头。高端服务业一般表现为智力化、资本化、专业化和效率化,其研究领域和分支可以细分到上百种甚至更多:如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再就业教育、总部经济、金融、物流、休闲、旅游、医疗、保健、文化、娱乐、媒介、咨询、信息、创意、设计、节庆、展览、会议、资讯、订单、商务采购、高级商务活动、企业咨询、专业中介等等。高端服务业在发达国家已经进入快速发展期,已经成为人才聚集、人才吸纳的重要领域,同时,高端服务业正带动第一、第二产业与普通商业在量与质上有一个大的提升。

发展高端服务业可以加快产业链的重构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高端服务业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对其他产业的带动是呈几何级数变化的。如果广东的高端服务业在GDP中再增长15个百分点,即使在现有资源基础上,也能提升效益30%以上。再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特大城市,不仅能够通过高端服务业的发展重构产业链,跻身世界级城市,同时也可以通过高端服务业带动辐射周边城市圈的发展。同时,我国有些内陆城市多年来经济发展较缓慢,其根本的原因也是没有找到拉动经济的顶层设计,没有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高端服务业。所以,以高端服务业引领关键是可以全面改变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城镇构建形态、产业结构、地缘经济质量,尤其可以推动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迈上一个新台阶,可以使促我国经济从目前的区域化和比较普遍的粗放化、低效率、高耗能转变到“未来发展型”城镇化上来。

发展高端服务业的集聚效应会深化细化社会分工,增加就业岗位,形成人口城镇化,同时也会促进中等收入群体快速形成。发展高端服务业的规律说明,高端服务业的发展必然会促进社会分工的深化和细化,从而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增加大量就业岗位。目前,我国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已形成地区间的专业分工,一个镇一个产业环节,多个镇共同形成地区产业链,既促进了产业发展,又带动了就业增长。人口城镇化必然拉动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带来中等收入群体的快速增长、尤其是白领阶层的快速增加。

实践证明,世界发达国家以及我国发达省份,随着由工业主导向服务业主导的经济转型,高端从业人员的规模直线上升,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综合素养大为提高。例如,美国高端从业人员从20世纪40年代的1000万左右上升到20世纪70年代的5000万,30年间扩大了5倍。1980年高端从业人员已占全部劳动力的50%以上。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及研究生是高端从业人员的重要来源。2013年,中国大学毕业生为690万人左右,到2020年累计新增大学毕业生将接近4000万人。当前,大学生就业难,并很难成为中等收入者,主要原因是服务业发展滞后。2011年,中国服务业比重为43.1%,服务业就业占比为35.7%,就业人口仅为2.7亿左右。如果消费主导的经济转型明显加快,未来5年,服务业比重有望提高到50%左右,未来10年,服务业比重有望达到60%左右。按照这个预测,到2020年全国劳动就业人口大约为9.3亿,其中在服务业就业的人口将不少于4.5亿。服务业尤其是高端服务业就业人口规模的扩大,将明显拉动中等收入者比重的提高,是城镇化过程中促进快速发展的必由之路。

[基金项目:2012年山西省科技厅软科学资助项目《山西市域城镇化与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编号:2012041044-03;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2009年度课题《山西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省规办字[2009]8号]

参考文献:

[1] 邱灵.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国际经验.中国经济导刊,2014(21)

[2] 何骏.以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加快我国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城市,2008(4)

[3] 杨亚琴,王丹.国际大都市现代服务业集群发展的比较研究——以纽约、伦敦、东京为例的分析.世界经济研究,2005(1)

[4] 白惠峰,陈建成,李玉轩.太原市产业转型与升级的空间战略分析.经济问题,2012(11)

[5] 迟福林.形成6亿中等收入群体的转型与改革.现代人才,2012(12)

(作者单位:太原师范学院思政部 山西太原 030012)

(作者简介:张伟,教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思想政治教育。)

(责编:贾伟)

作者:张伟

国内城镇化发展论文 篇2:

旅游引导的城镇化发展国内外研究述评

摘要:随着旅游业的深入发展,旅游业的带动作用得到彰显。现代城镇化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开始被旅游业的发展所引导和影响。本文关注国内外专家学者对旅游引导的城镇化发展的相关研究,主要通过提炼、评述其主要观点,来对其进行深入剖析,力图为我国旅游城镇化发展,尤其是旅游引导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旅游引导;城镇化;研究述评

旅游城镇化(Tourism Urbanization)的概念最早由澳大利亚学者帕特里克·马林斯(Patrick Mullins)在1991年研究澳大利亚黄金海岸和阳光海岸两个城市的旅游发展和城市化发展过程中提出[1]。该理念的提出促使人们开始认识到旅游对城市发展以及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随着中国旅游业的发展以及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国内的学者,如古诗韵,保继刚(1999)[2],彭华(2000)[3]等旅游业界学者也开始对我国旅游城镇化的相关领域进行研究。

一、国外研究述评

帕特里克·马林斯(Patrick Mullins,1991)提出的旅游城镇化是一种基于后现代主义消费观和城市发展观的一种城市形态,是建立在当时西方人对于享乐的基础上的一种城市化演变发展模式[1]。实质上,通过系统分析和研究国外学者对于旅游城镇化的相关观点和研究结果,可以发现国外对于旅游城镇化,尤其是旅游引导的小城镇发展,的研究范围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旅游与城镇之间的关系认识,如姆林斯和佩吉(Mullins&Page)指出,随着后工业社会到来,城市化过程的演替,城市综合实力和综合环境质量得到提高,旅游开始“城市化”,城市成为现代旅游的支撑点[4];

(二)旅游与城镇经济发展研究,如德罗伊(Dernoi)、布莱尼、高兰(Blaine&Golan,1993)认为,无论是对于经济发达还是欠发达的农村地区,发展城镇旅游,对当地发展有明显的推动作用[5];

(三)城镇旅游管理研究,如瑞查德·沙普雷(Richard Sharpley)分析了城镇旅游经营中面临的问题,包括缺少支持、缺少训练、旅游设施和旅游吸引物缺乏、淡旺季明显导致利用率不高、营销效率低下等几个方面[6];

(四)政府、社区与旅游的关系四大方面,如马德里加尔(Madrigal,1995)认为,城镇旅游发展带有显著的政府意愿,同时,只有在发展过程中充分尊重当地社区利益尽可能提高社区参与度,才有可能实现可持续的旅游发展[7]。

二、国内研究述评

黄震方、吴江、候国林等三位学者(2000)基于城市化的考虑,并结合长三角都市圈的发展、演变过程,提出旅游城镇化即:以旅游区为核心,以旅游为推动力,促使旅游区非城市人口向城市转移和聚聚,从而导致旅游城市数量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的现象[8]。此外,黄震方等三位学者(2000)还提出旅游城镇化的形成机制应该包括:一、城市化进程的劳动;二、城市的载体作用;三、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选择;四、政策机制;五、旅游交通设施完善等五个主要方面[8]。

王冬萍、阎顺两位学者(2003)从城市化发展动力的角度来考虑旅游城镇化,通过关注吐鲁番市近几年城市在发展旅游后的不断发展变化,该两位学者提出旅游城镇化是旅游的发展促进人口、资本、物质、资源等生产力要素向旅游依托地区积聚,从而带动城市周边地区不断发展的过程[9]。此外,该两位学者的研究表明旅游城市化推动了吐鲁番城市化进程,也促进了吐鲁番城市功能的多元化和城市特征的鲜明化[9]。

学者陆林、葛敬炳(2006)更多的从旅游者需求角度着手,提出旅游城市化是指为满足人们由传统型消费向现代享乐型消费的转移,从而全面提升城市整体功能的过程。该两位学者结合对丽江近几年的发展变化过程对其所提出的观点进行论证[10]。李鹏(2004)通过对我国大量旅游城市的发展、演变过程进行系统研究和比对后,对我国的旅游城市化模式进行了分析,该学者认为“黄山模式”、“曲阜模式”、“武陵模式”是我国旅游城镇化发展的典型代表[11]。

国内学者林峰(2013)从旅游规划的角度入手,对旅游城镇化进行剖析,该学者认为旅游引导的新型城镇化就是以旅游业为主导,以旅游业的带动下的旅游产业集群为基础,有与旅游直接或间接相关的消费集聚效应推动城镇化发展的过程[12]。

结论

本文对国内外学者关于旅游引导的城镇化发展相关研究进行了系统评书,研究发现国外学者对旅游城镇化的研究主要关注理论问题,如:发展模式、发展机制等方面。且国外研究以具体小尺度案例为主,大规范的研究相对较少。相对与国外研究,国内关于旅游城镇化的研究相对之后,研究多通过关注案例来论证与旅游城镇化相关的理论,对与旅游城镇化的整体研究有待进一步加强。(作者单位:广西百色学院经济管理系)

基金项目:本文由广西高校人文社科项目“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引导的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以桂西地区为例”(项目编号:YB2014400)资助。

参考文献:

[1]Patrick Mullins,Tourism Urbanizatio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1991,15(3):326-342.

[2]古诗韵,保继刚,城市旅游研究进展[J].旅游学刊,1999,14(2):15-20.

[3]彭华关于城市旅游發展驱动机制的初步思考[J].人文地理,2000,15(1):1-5.

[4]Yu Sheng,Tourism and Recreation of City[M].Shanghai:Eastern Normal University Press,2003,15.

[5]Parlett G,Fleteher J,Cooper C,The impact of tourism on the old town of Edinburgh[J].Tourism Management,1995,16(5):355-360.

[6]Fu Derong,The situation and trends of external rural tourism[J/OL].http://all.zeom.Com/mag2/shehuikexue/jingi/29624/200607/14002199/.2010-04-20.

[7]Madrigal R.Residents perceptions and the role of government[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95,22(1):86-102.

[8]黄震方,吴江,候国林,关于旅游城市化问题的初步探讨—以长江三角洲都市连绵区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0,9(2):160-165.

[9]王冬萍,阎顺.旅游城市化现象初探—以新疆吐鲁番市为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3,17(5):118-122.

[10]陆林,葛敬炳.旅游城市化研究进展及启示[J].地理研究,2006,25(4):741-750.

[11]李鹏.旅游城市化的模式及其规制研究[J].社会科学家,2004,(4):97-100.

[12]林峰,旅游引导的新型城镇化[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13.

作者:张文杰

国内城镇化发展论文 篇3:

用新理念、新机制推动我国城镇化健康发展

摘 要: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和城镇化发展进入新常态,用新理念、新机制推动城镇化健康发展任务十分紧迫。城镇化发展的前提是树立五大发展新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保障是按新理念建立新标准;实现途径是破旧立新:打破要素和投资驱动旧机制,建立创新驱动新机制。必须打破无序失衡旧机制,建立城镇化协调发展新机制;打破高耗高污旧机制,建立城镇化绿色发展新机制;打破内向分割极化发展旧机制,建立城镇化开放共享新机制。

关键词:新理念;新机制;城镇化;健康发展

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和城镇化发展进入了新常态,持续健康发展是主调。党的十八大报告重点点兵城镇化健康发展。但总体来看,城镇化健康发展理念及其体制机制转变仍很慢!《“十三五”规划建议》进一步把健康发展理念完善为五大发展新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那么,如何用五大发展新理念及新机制加快推动我国城镇化健康发展就成为了十分紧迫的任务。

一、我国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前提——树立五大发展新理念

(一)树立创新是引领城镇化健康发展的第一动力理念

1.人类社会发展史证明“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进步的灵魂与不竭动力”

综观人类社会发展史,正是一次次创新,尤其是一次次理论和技术革命及由此带来的制度和文化等各方面的创新推动着社会经济和城镇化不断向前。

2.我国经济新阶段、新常态客观上要求且也有可能使创新成为第一驱动力

首先,我国经过30多年高强度开发消耗的传统要素和投资驱动模式已难以为继。与此同时,我国科技水平的整体跃升又使技术创新驱动成为可能。其次,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到中高速增长阶段向中高端产业结构迈进的新常态,也客观上要求文化制度及体制机制各方面都要创新,要更加重视发挥创新的引领作用。

(二)树立协调是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理念

1.协调是城镇化主导推动力——产业技术升级推动规律的内在要求

首先,城镇化产业各部门之间内在要求必须协调;其次,产业技术升级也要求城乡区域产业依次依序协调发展。健康的城镇化产业,本应是以城镇产业技术升级为主导的城乡区域产业协调发展。

2.协调是城镇化空间动力——城镇集聚扩散规律与集群化规律的内在要求

首先,城镇集聚扩散规律内在要求城乡间及各区域间城镇布局要协调发展;其次,城镇集群化规律要求大城市要和周边中小城镇分工合作协调发展。健康的城镇化空间,本应是单个城镇空间内在集聚规模逐步扩大和功能逐步完善与城镇群体数量规模逐步扩大和集群逐步加强的城乡区域空间互动协调发展。

3.协调是城镇化本质动力——人的城镇化及S型曲线阶段规律的内在要求

首先,人的城镇化,不仅要求城镇化人口数量与质量要协调,而且要求城乡人口及其内部各类人口结构也要协调;其次,城镇化人口发展水平的S型曲线阶段规律,不仅要求城乡区域各阶段的城镇化人口发展要协调,而且要求城镇化水平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也要协调。健康的的城镇化本应是以人为本的、以城镇人口数质提高并存为主与农民人口比重逐步降低及职业身份逐步转变的城乡人口就业全面协调发展,且城镇化人口水平呈初期缓慢、中期30%以上加速、终期60%以上缓慢至80%停滞的S型曲线阶段变化。

(三)树立绿色是实现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理念

1.绿色是社会经济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当今世界城镇化的主流

不仅绿色发展理念最早萌芽是缘于传统城市化对城镇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而且欧美国家从20世纪90年代起广泛掀起的以绿色城镇建设为主调的绿色发展运动,使绿色城镇化成为了当今世界城市化的主流。中国政府也及时顺应了这一发展趋势,早在“十二五”规划中就明确了绿色发展方向,如今是再次强调其重要性。

2.绿色是实现健康中国和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基本保障

首先,只有实施绿色城镇化生产发展战略,严格生产环节的环境保护与加快发展绿色产业结合,才能保障阳光、空气和水等人们基本生存环境的健康和生产发展环境及其产品的健康;其次,只有实施和倡导安全、节俭、环保和文明的绿色城镇化生活方式,并配套相应制度,才有可能使人民在追求美好生活时保障其身心的绿色健康,并减少消费环节对环境的污染。可见,绿色发展是一场事关生产和生活方式各方面重大变革的转变城镇化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

(四)树立开放是我国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理念

1.开放是我国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和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

首先,开放是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不仅要对国外开放,而且更应对内实施城乡开放、城城开放。只有城乡相互开放,城镇化才会更快更好更协调;只有城城开放,才能发挥城镇集群团队作用。其次,世界经济发展史和我国改革开放实践都证明,开放是国家和区域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

2.开放是城市及城镇化的本质要求和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

首先,城市是从乡村中分离出来的,是以非农业产业和非农业人口集聚形成的较大居民点,其本质是开放的。没有开放,就没有城市和城市经济的发展。其次,城镇化是由产业技术革命推动的非农产业及其非农人口向城镇集聚发展的社会转变过程,其本质也是开放的。没有开放,就没有城镇化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五)树立共享是我国城镇化健康发展的根本目的与必然趋势理念

1.共享是实现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根本目的

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要通过发展生产力,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而实现共同富裕的方式唯有共享。即只有让发展的成果普惠到每一个中国人,让每个人“都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都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都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同成长进步的机会”,最终才可共同富裕。

2.共享是城镇化最终目标——城乡一体化与城镇集群化趋势的必然要求

首先,城镇化的最终目标是城乡一体融合共享。而目前我国整体城镇化率已接近进入60%的高级阶段,城乡一体化共享要求越来越紧迫。其次,城镇化发展到较高阶段后的城镇集群化趋势也客观上要求城城共享发展,加快城镇集群和城镇化发展步伐。

二、我国城镇化健康发展的保障——按新理念建立新标准

(一)城镇化健康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发展的标准

创新是指以现有的知识和物质,在特定环境中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并能获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为。因此,在新常态下,创新发展的基本标准是:获得适应新常态及与之相应的新形势与新结构等新环境的一定有益效果的行为。

1.作为创新突破前提和先导的理论创新发展标准——是否适应新常态

理论创新是人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对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作新的理性分析和理性解答。而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正是出现了很多新情况,概括为新常态。其主要特点有:(1)“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2)“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3)“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2.作为一切创新保障的制度创新发展标准——是否适应新形势及新机遇

制度创新是人们在一定的生产和生活环境条件下,通过创设新的、更能有效激励人们行为的制度、规范体系来实现社会持续发展和变革的创新。而当前的生产生活环境条件就是新常态下面临的一系列新形势及新机遇。诸如,经济增速虽然放缓但实际增量依然可观、经济增长更趋平稳与增长动力更为多元、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与发展前景更加稳定等。

3.作为城镇化经济发展直接动力的技术创新发展标准——是否适应新结构

技术创新是人们在日常工作生活中通过总结发现的促进社会进步的新产品和新工艺方法等方面的创新。市场经济条件下技术创新的一般标准是是否适应市场需求及其发展趋势,而其发展趋势主要取决于国家或区域的社会经济与技术发展水平及世界技术革命的方向。因此,在当前我国重大经济结构转型期与世界第四次绿色技术革命爆发期,技术创新必须与我国重大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及世界技术革命潮流下的新经济结构相适应。

(二)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协调发展的标准

协调的本意是配合得当、和谐一致。城镇化协调发展就是要正确处理城镇化过程中的产业、空间、人口等各种关系使其和谐,促进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因此,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基本标准是城镇化各种关系和谐可持续发展。

1.城镇化产业协调发展标准——技术升级主导下的产业结构有序优化升级

首先,以技术升级为主导是前提。因为,城镇化产业发展的主导动力是技术升级带来的产业革命。纵观城镇化发展史,人类社会已先后发生了由三次技术革命主导推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三次产业革命浪潮。其次,产业结构有序优化升级是关键。因为,产业是支撑城镇化的关键,而产业结构有序优化升级是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相统一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关键任务。世界产业结构升级的一般规律是由第一产业占优势比重逐级向二、三产业占优势比重演进。但在开放条件下,某些特定小区域可根据自身情况遵循比较优势原则通过引进技术而跳过某个产业阶段。如湖南张家界有旅游资源比较优势,可跳过第二产业发展,直接通过引进先进技术,专门发展以旅游文化服务为龙头的第三产业。

2.城镇化空间协调发展标准——城镇个体布局合理基础上的多极集群发展

首先,城镇个体空间布局合理是基础。因为,只有在个体布局合理的基础上,才可能有整体空间的协调。其次,城镇多极集群发展是城镇化空间协调发展的高级模式。不仅因为城市群是随区域生产力及城市化与工业化发展到较高阶段的产物,而且由于城市往往是在某个区或某几个点优先发展起来的增长极,像我国这样领土辽阔的大国,有多个不同的区域,就会产生多极集群发展趋势。

3.城镇化人口协调发展标准——城镇人口双非农和双提高的城乡全面协调

首先,城镇人口形成的职业身份双非农化是前提。因为,城镇化本质上是由非农产业带来的人口向城镇聚集的非农化过程。不仅没有职业非农化的身份非农化城镇人口是伪城镇人口,而且,没有身份的非农化职业非农化农民工,充其量只是一只脚踏进城市而另一只脚还在农村的两栖半城镇化人口。其次,城镇人口数量和质量双提高是主导。因为,城镇化最直接的表现就是乡村人口不断走向城市从事非农产业并接受城市文明洗礼。即只有进城人口数量增加与质量提高相适应,才是有质量的健康城镇化。再次,城乡人口就业全面协调发展是最终目标。因为,城镇化的最高阶段或最终目标是城乡一体融合协调发展。那也就包含城乡人口就业发展的全面一体融合协调发展。

(三)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绿色发展的标准

绿色发展是建立在生态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力约束条件下,将环境和资源保护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重要支柱的一种注重和谐、效率和可持续的新型发展模式。其内涵是从单一的绿色经济不断向城镇化的绿色建筑、能源、交通、制造、服务、消费和社会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深化。因此,城镇化绿色发展基本标准是城镇化各方面的全面绿色化。

1.城镇化生态绿色发展标准——人与自然和谐、经济与社会环境效益兼容

首先,人与自然和谐是基本目标。因为,自然是人类发展的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不仅人类发展始于与自然界分离,而且,由于自然是人类生存的衣食父母,人类发展最终也要落脚于与自然和谐共存进化。其次,经济效益与社会环境效益兼容是基本原则。其理由是:城镇化是一把双刃剑,在带来高速经济增长的同时可能破坏人类生存环境和激化社会矛盾。因此,尽管经济效益是城镇化的首要任务,但保障社会环境效益是基本前提;同时,城镇化实质上是由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逐渐转变的过程,即社会效益才是城镇化的根本。

2.城镇化生产绿色发展标准——严控两高、严管双降、做好四节与两安全

首先,严控两高(高耗、高污)与严管双降(降耗、降污)是生产绿色发展的前提。因为,只有行业准入源头严控和生产过程的严管相结合,才有绿色生产的可能。过去上10年节能减排效果甚微的原因是这两方面都不严。其次,做好四节(节能、节地、节材、节水)新技术与两安全(生产和品质)管理是生产绿色发展的关键。因为,不仅四节新技术的发展是绿色生产的希望所在,而且做好两安全管理是保障绿色生产的底线。

3.城镇化消费绿色发展标准——健康化、公共产品绿色化与区域特色化

首先,建立自然、文明、低碳和节约的私人消费健康化基本标准和示范是基础。因为,私人消费是整个社会消费的基础,不仅内容上要从人们身体健康和精神健康两方面定标准,而且方式上要从国家绿色消费政策法规与政府机关及国家干部率先垂范定标准。其次,建立公共产品绿色化标准及管理体系是强制促进途径。不仅要制定城镇阳光、空气、水、绿地等基本生存环境公共产品的自然和谐、环保健康供给标准,而且要制定城镇公共交通、能源、文教卫体娱和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事业服务的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等绿色化供给标准。再次,建立区域特色化绿色消费健康标准是保障落实,这是因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及人民的生活习俗有差异。

(四)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开放发展的标准

开放发展就是对区域内外组织和个人解除各种限制和封闭的发展模式。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对外开放政策。城镇化过程中的开放发展不仅仅是指对国外开放,还应当包括国内城乡开放、城城开放在内的全面开放,其基本标准是对外开放与国家保持一致的城城竞合互惠发展与城乡一体化开放。

1.城镇化对外开放发展标准——与国家对外开放政策保持一致

首先,各城镇地方政府必须充分利用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积极走出去、引进来,开展国际间城镇化人才、产业、文化、技术等各方面的交流。其次,各地在实施城镇化对外开放政策的时候,只能遵循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而不能超越。

2.城城开放发展标准——不低于国家对外开放标准的城城竞合互惠发展

首先,各地必须实施城城相互开放发展政策,且最低开放范围标准不得低于国家的对外开放标准。即国家对外能开放的,国内城城更能开放,而且城城开放可以有更多更广更深的开放内容。其次,城城开放发展应以市场竞合互惠双赢、多赢为根本标准,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

3.城乡开放发展标准——城乡一体化开放

首先,城镇要在国家政策法规范围内向所依赖的乡村及其村民全面开放。即对乡村进城的人财物等国家没有允许限制的,一律取消限制;少数要设部分限制的必经国务院批准。其次,乡村要向城镇开放。即城镇人财物等生产要素进乡村也应是自由畅通没有限制的。为此,要加快户籍、农村土地和金融等改革进程。

(五)城镇化健康发展的根本目的——共享发展的标准

共享发展,就是大家共同分享资源共同发展,成果也共同分享。但由于人的利己本性和生产力发展不够充分,共享发展必须要有一定制度安排。当前我国共享发展总原则是: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使人民在共建共享中有更多获得感。为此,城镇化共享发展的基本标准是各级政府对城镇化过程中的城乡、城城及全民等要作共享制度安排,使辖区内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

1.城乡共享发展标准——城乡资源和成果的一体化共享

首先,实施城乡资源自由流动的一体化共享制是前提。因为,资源既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获取发展成果收入的重要渠道。其次,实现公共成果城乡一体化共享是重要方面。这不仅是由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本质目的和城乡一体化的终极目标决定的,而且还是由城镇化公共成果的创造和参与者决定的。因为,在城镇化过程中,城乡居民及其资源都参与其中。

2.城城共享发展标准——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的大中小城市和小镇协调发展

首先,以大城市为中心的大中小城市集群发展是城城共享发展的主体形态。因为,相邻城市共同利益较多,尤其是大城市与接受其辐射影响最大最快且依存关系较强的周边中小城市最易达成共享。其次,全国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是城城共享发展的重要补充形式。因为,国家层面的城城共享并不仅仅指大城市与周边城市的共享,而应当是指全国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全面协调共享发展。

3.全民共享发展标准——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同步与全球竞合共赢

首先,只有国内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了,才意味着百姓基本同步共享了城镇化发展成果。其次,在全球开放的社会,共享也应当是全球的,其方式是全球竞合共赢。

三、中国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实现途径——破除旧机制、创立新机制

(一)打破城镇化要素和投资驱动旧机制,建立创新驱动新机制

1.打破城镇化要素和投资驱动旧指挥棒,建立创新驱动新指挥棒

首先要坚决破除要素和投资驱动旧指挥棒——政绩考核第一指标GDP增长率及排名;其次要尽快建立创新驱动新指挥棒——创新贡献率第一的区域差异化综合排名。一要把创新贡献率作为第一位的考核指标,确立创新是第一动力的标杆地位。二要建立科学的区域特色差异化综合考核体系,扭转目前各地陆续取消GDP第一政绩指标后的五花八门考核状态。

2.打破城镇化要素和投资驱动旧体制,建立创新驱动新体制

首先要打破要素和投资驱动旧体制。一要破除城乡二元体制对要素驱动的支持;二要破除城乡二元金融结构和正规与民间二元金融市场的双二元金融体制对资本要素驱动的强化。其次要建立创新驱动新体制。一要建立发挥大城市创新孵化器功能和调动民营企业创新积极性的一系列财政、金融和政府管理服务体系;二要建立促进万众创新的一系列创新成果发现、保护、评价、转化等机制。

3.打破城镇化要素和投资驱动旧文化,建立创新驱动新文化

首先要打破要素和投资驱动旧文化——各种要素红利说。因为,早些年的人口红利、土地红利和资源丰富等多种要素优势,目前不仅均已消失,而且有的还变为了负利!很显然,传统要素红利文化不再适合新形势。其次要尽快建立创新驱动新文化。一要确立和大力宣传创新第一动力说及改革红利与后发优势理论,形成增强创新信心和崇尚创新的新文化氛围;二要努力形成创新发展才是可持续的、健康的发展理念;三要培育敢于探索、容忍失败的创新文化。

(二)打破城镇化发展的无序失衡旧机制,建立协调发展新机制

1.打破城镇化产业失衡旧机制,建立产业协调发展新机制

首先要打破产业失衡旧机制。一要打破产业发展规划的单一政府部门制订制度;二要打破政府和国有企业主导产业发展的旧格局。其次要建立产业协调发展新机制。一要确立技术进步主导前提,建立产业规划的技术进步可行性分析论证制及城镇化水平与工业化或产业化水平协调性指标的监测与应对互促协调新机制;二要建立发挥市场主导新机制,即加快国企退出竞争性行业的改革步伐,建立股份制企业和民营企业扶持壮大及参与产业规划制订的新机制;三要建立政府对产业结构有序优化升级的监测与调控应对新机制。

2.打破城镇化空间发展失衡旧机制,建立个体布局合理的集群发展新机制

首先要打破城镇化空间发展失衡旧机制。一要打破摊大饼的城镇规划失控旧机制;二要打破为摊大饼提供行政支持的市管县行政管理体制;三要打破强化极化效应的城市文教卫公共资源的金字塔式高度集聚布局体制。其次要建立个体布局合理的集群发展新机制。一要建立城镇个体空间布局科学化指导规则和评估制度;二要建立特大城市和大城市与周边中小城市及小城镇的协调发展战略体系;三要建立城市集群竞合战略和基本准则及市长论坛年会制等集群发展机制。

3.打破城镇化人口失衡旧机制,建立双非农和双提高的全面协调新机制

首先要打破城镇化人口失衡旧机制。一要打破人户分离的单一职业非农化农民工制度;二要打破行政划分式的单一户籍城镇化制度;三要打破造成失地农民职户缺接的单一征地制度;四要打破较高级人才流动落户限制。其次要建立双非农和双提高的全面协调新机制。一要建立农民工职业与身份相配套的双非农配套制度;二要建立行政划分式户籍城镇化人口的职业非农化培训转化及其市民素养培训的双提高配套制度;三要建立给失地农民提供城市身份并培训成可以从事城市非农职业的市民化配套制度;四要建立高校毕业生、技术工人、留学归国人员等自由落户配套制度,增强市场人口的流动性协调。

(三)打破城镇化高耗高污旧机制,建立绿色发展机制

1.打破城镇化高耗高污旧生态机制,建立绿色和谐新生态机制

首先是打破高耗高污旧生态机制。一要打破低保护力的旧环保法规及环评与环保执法的地方化等制度体系;二要打破先污染后治理和唯GDP论英雄等旧文化观念;三要打破重经济增长轻环保和重经济效益轻社会效益的旧经济增长体制。其次是建立绿色和谐新生态机制。一要建立重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自然环境保护新法规制度体系及文化;二要建立重环保的经济与社会环境效益兼容的新战略与制度。不仅要建立重环保的经济发展新体制,而且要建立经济与社会环境效益兼容的新经济创新和推广制度,诸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等。

2.打破城镇化高耗高污旧生产体制,建立绿色生产新体制

首先是打破高耗高污旧生产体制。一要打破高耗高污项目建设的政府单一决策体制;二要打破重GDP贡献的投融资管理体制;三要打破节能减排“双降”( 降耗降污)的低目标、软约束体制。其次是建立绿色生产新体制。一要建立严格的高耗高污项目建设环评制度与民意征集制,严格审批和监管与发挥广大群众监管作用相结合;二要建立绿色投融资体制,加大“四节”和“两安全”项目的投融资支持力度;三要调高“双降”目标与实施一票否决等硬约束制相结合。

3.打破城镇化高耗高污旧消费模式,建立绿色消费新模式

首先要打破高耗高污旧消费模式。一要打破政府和国企高管高耗高污公款消费体制及负面示范;二要打破城镇公共基础设施高耗高污的高大尚供给和低效消费管理体制;三要打破高耗高污的一味追求名、贵、奇的高档奢糜旧消费文化观念,及与之相应的媚外、炫富、攀比等文化氛围。其次要建立绿色消费新模式。一要按健康化法规和标准建立绿色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新体制及政府和国企高管的率先示范制度;二要按公共产品绿色化标准建立公共交通、生态、文化等公共产品的绿色化改造和供给与消费管理体制;三要按健康化标准与区域特色化标准相结合建立区域绿色消费文化培育和推广制度,包括按国家绿色健康标准培育健康、节约、实用等基本的消费文化观念并制定相应文化制度,以及按区域特色化标准建立区域特色消费文化和推广制度等。

(四)打破城镇化内向分割极化发展旧机制,建立城镇化开放共享新机制

1.打破传统城镇化的内向化发展旧机制,建立全球开放竞合共享新机制

首先要打破内向化旧机制。一要打破眼睛只盯国内甚至只盯城镇内部的内向化战略思维旧习惯;二要打破内向化的粗放型城镇规划体制与趋同型产业恶性竞争和技术低层次竞争体制。其次要建立全球开放竞合共享新机制。一要建立全球开放竞合共享新文化观念制度,努力实现战略高度的全球化与战术方法的竞合多赢化与多样化。二要建立全球开放竞合共享制度体系:其一是引进制度上,不仅要扩大开放引进范围,重视外国城镇规划和建设方面的人才和先进理念技术等方面的引进,而且还要改变单纯竞争型的拼价格引进,更加重视合作型的多种共享互惠式引进;其二是输出制度上,不仅要扩大出口范围,尤其要建立鼓励出国学习、投资以及文化输出等制度,而且还要改变单纯竞争型的拼价格式商品出口,重视合作型的多种共享互惠式资本、人才、技术及文化的输出。

2.打破户籍和资源的城乡分割极化旧机制,建立城乡一体开放共享新机制

首先要打破户籍和资源的城乡分割极化旧机制。一要打破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及附着的教育、就业、基本养老医疗和住房保障等公共服务的二元制;二要打破劳动力异地就业的户籍分割性流动障碍旧体制;三要打破城乡土地、金融资本等资源流转体制的城乡二元化及由此带来的城乡土地资本价值和投融资环境的巨大差异导致的两极分化机制。其次要建立城乡一体开放共享新机制。一要有序建立城乡统一的居民户口登记制度及基本公共产品城乡一体化供给制度,让广大农民更多分享改革发展成果;二要有序建立以居住证为基础的外来常住人口户口迁移登记制度及相适应的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机制,使其共享城镇化发展成果;三要有序建立农村宅基地确权流转制度及统一的城乡建设用地市场和金融市场,让农民更多分享土地城镇化发展成果和参与正规金融的投融资收益分配。

3.打破城城分割竞争与两极化旧机制,建立城城竞合多嬴开放共享新机制

首先要打破城城分割竞争与两极化旧机制。一要打破城城行政分割在招商引资和产业发展等方面的恶性竞争旧机制;二要打破大城市与周边中小城市两极分化以及特大城市与全国其他城市两极分化的旧机制。其次要建立城城竞合多嬴开放共享新机制。一要建立杜绝城市政府在招商引资和产业发展等方面恶性竞争的规范约束机制;二要建立城市集群竞合共享的分工合作新机制;三要建立区域城市公共资源的相对均衡共享发展机制。

参考文献:

[1] 埃比尼泽·霍华德.明日的田园城市[M].金经元,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2] 魏后凯,成艾华.城镇化的绿色选择[EB/OL].中国环境网.中国环境报,2013-05-07.

[3] 邓德胜,尹少华.对湖南绿色城市发展战略的探讨[J].经济地理,2004,(4):499-501.

[4] 汪涛.竞争的演进:从对抗的竞争到合作的竞争[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5] 布兰登博格Adam M. Brandenburger,奈勒波夫Barry J. Nalebuff(1997).竞合策略[M].许恩得,译.台北:台湾培生教育,2004.

作者:杨晓优

上一篇:国际法本质特点论文下一篇:湖文化生态旅游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