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经济发展交通运输论文提纲

2022-11-15

论文题目:中国山地城镇化的发展路径研究 ——以西南地区为例

摘要: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山地国家,山地面积约占陆地国土面积的74.8%,山区人口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45%,山区GDP仅为全国的30%左右。山地资源环境的开发是影响全国社会经济持续发展总体走向的重要因素,决定着全国区域发展基本格局的根本改善。自工业化以来,中国的区域发展始终面临着山地资源环境开发方式与合理空间组织的挑战。但是,在地理开发条件的限制下,山地资源环境开发效益的改善和提升极为迟缓,以致我国西部内陆山区与东部沿海地区发展差距不断扩大。发展理念和城镇化路径的转变成为山地可持续发展亟待破解的难题。从经济学视角来看,由于地理环境差异而造成的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从美国“锈带(Rust Belt)”的治理到中国西部内陆地区的开发和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均反映出同样的现实需求:怎样依据“效率和公平”有机结合的原则,突破地理开发条件的制约,从而实现国家经济持续发展环境的根本改善。这一问题不仅是现代经济学发展亟待解决的一项重大课题,而且更是现代国家治理必须直面的一项重大挑战。本文以我国西南地区为研究对象,研究资源环境基础、地理开发条件和社会发展需求三者对山地城镇化发育的影响,评价山地资源环境开发条件对人口、经济要素集聚及城镇空间发育的作用机制,揭示影响山地城镇经济运行效益最大化的关键制约要素,为探索山地城镇化合理的发展路径、化解我国现代区域协调发展面临的矛盾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论文的研究成果表明:第一,山地城镇化是西部地区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建国以来,我国山地现代城镇化起步较晚,与东部地区相比,一方面由于以传统二三产业为主的经济城镇化发育明显快于人口城镇化发育;另一方面由于城镇自身产业结构演进失衡,社会生产创新能力不足,结果导致山地城镇化发育水平长期滞后。只有通过山地工业化和城镇化两者演进的有序和良性互动,建立适宜当地资源环境开发的城镇集聚经济活动空间组织体系,才是解决区域之间及区域内部多层次的发展不平衡问题,实现西部山区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有效手段和基本途径。第二,山地的特殊地理开发条件是实现当地资源环境大规模工业化开发效益最大化的一个关键制约因素。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山地资源环境的开发广度和深度持续扩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地区生产要素流动和经济增长的相对贡献越来越突出。但因人口过快增长和开发方式粗放,山区的人地关系已进入相对紧张阶段,资源环境约束日趋强化。在地理开发条件的限制作用下,居高不下的资本投入和运行维护成本使得交通基础设施无法承受传统资源性产品社会生产及其空间集聚活动的增长压力,以致赶超式大一统开发模式难以为继。第三,低运价比和绿色环保的社会商品生产体系建设是改善和提升山地城镇经济运行效率的有效路径。在改善山区劣势的地理环境方面,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作用不可或缺,但是要实现山地资源开发价值最大化还需通过经济内外在发展要素的有效联动。换言之,西部山区转型发展亟需从山地工业化、运输化和城镇化三大系统的合理时空协调中寻求出路。坚持产业生态化,建立以特色终端产品制造为中心的社会生产体系,培育多功能支撑、多元化推进的城镇化发展模式,以此满足日益多样化的资源开发与市场发育需求,实现山地经济发展有效性和持续性的全面提升。第四,政府主导的长期“输血型”发展模式不能解决山区发展潜能激活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实证研究及案例分析表明,现代山地城镇化发展的关键在于从山地资源环境开发的实际条件出发寻求地域环境有别、发展方式多样化的发展战略。只有选对山地城镇化的合理路径,才有可能超越社会生产投入成本(运输和环境成本)的约束,改变生活方式进而改变生产方式,从而形成市场主导的内生式发展机制,真正实现效益与公平有机结合原则下国家区域协调发展从“被动输血”方式向“主动造血”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本文的创新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构建“自然地形、交通运输与山地城镇化作用机制”的理论框架,基于资源环境基础与地理开发条件综合评价,分析复杂地理环境下交通运输对山地城镇经济运行的影响,进而揭示山地工业化、运输化与城镇化三者的相互关系及其演变规律,以此把握决定西部山区人地关系的内在协调机理,为山地城镇化路径选择提供相应的理论支撑;二是依据我国西南地区山地城镇化的资源环境基础及其压力的测算,确定山地资源环境的开发利用强度及总体特征,以此判断未来区域资源环境保障体系建设的基本走向与生态文明发展的目标选择;三是改进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验证了地理环境对山地城镇化的影响,揭示出西部内陆山区社会生产投入成本居高不下的成因,从而确定城镇化发展模式个性化选择的必然;四是基于我国山地工业化时期的人地关系特征,探讨“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修改的合理性,提出了适合山地城镇化的路径及对策建议。

关键词:效率与公平;资源环境基础;山地工业化;山地运输化;山地城镇化;路径选择

学科专业:应用经济学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1.2.1 问题的提出

1.2.2 研究意义

1.3 基本概念与研究范畴

1.3.1 基本概念

1.3.2 研究范围

1.3.3 研究对象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2 地理环境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及研究综述

2.1 相关理论

2.1.1 区位理论与集聚经济

2.1.2 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理论

2.1.3 新经济地理空间集聚理论

2.1.4 比较优势理论

2.2 相关研究

2.2.1 地理环境与区域经济发展

2.2.2 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

2.2.3 促进山区发展的对策研究

2.2.4 研究述评

2.3 本章小结

3 自然地形、交通运输与山地城镇化作用机制

3.1 经济基础与山地城镇化的关系

3.1.1 区域经济发展对山地城镇化的影响

3.1.2 区域发展战略对山地城镇化的影响

3.2 自然地形与山地城镇化的关系

3.2.1 山地地理环境的主要特征

3.2.2 自然地形对山地城镇化的影响

3.3 交通运输与城镇化相互作用机制

3.3.1 交通运输对城镇化的影响

3.3.2 城镇化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3.4 工业化、运输化与城镇化作用机制

3.4.1 工业化、运输化与城镇化关系

3.4.2 工业化、运输化与城镇化关系演变

3.5 本章小结

4 西南地区经济基础与山地城镇化发育特征分析

4.1 经济基础综合测度

4.1.1 经济发展历程

4.1.2 工业化发展阶段

4.1.3 竞争能力测度

4.1.4 影响因素分析

4.2 城镇化水平综合测度

4.2.1 人口城镇化

4.2.2 经济城镇化

4.2.3 整体城镇化

4.2.4 城镇空间拓展

4.3 城镇等级结构变化分析

4.3.1 人口规模等级结构

4.3.2 城市经济等级结构

4.3.3 城市空间等级结构

4.3.4 城市消费等级结构

4.3.5 城市职能和类型多样化

4.4 本章小结

5 西南地区山地城镇化的资源环境基础及压力评价

5.1 资源环境要素构成及特征

5.1.1 资源环境要素构成

5.1.2 资源环境本底特征

5.2 资源环境要素供需状态评价

5.2.1 土地资源

5.2.2 淡水资源

5.2.3 矿产与能源

5.2.4 森林与草地资源

5.2.5 资源开发压力评价

5.3 资源环境开发对城镇化影响评价

5.3.1 “地—地”关系评价

5.3.2 “人—地”关系评价

5.3.3 资源开发的负面效应

5.4 本章小结

6 交通运输对西南地区山地城镇化影响的实证检验

6.1 交通运输主要特征

6.1.1 运输网络发展

6.1.2 专业化程度

6.1.3 运输距离

6.1.4 运输成本

6.1.5 运输能耗

6.2 工业化、运输化与城镇化关系的测度

6.2.1 研究方法与研究对象

6.2.2 平稳性及协整检验

6.2.3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6.2.4 VAR模型的估计及脉冲分析

6.3 交通运输对山地城镇化影响的实证分析

6.3.1 实证模型选择

6.3.2 数据来源与数据处理

6.3.3 实证过程及实证结果

6.3.4 基于实证结果的分析

6.4 本章小结

7 我国山地城镇化的路径选择与对策建议

7.1 山地城镇化发展的现实困境

7.1.1 对区域发展差异与不平衡问题的再认识

7.1.2 对效率与公平抉择问题的再认识

7.2 国内外典型案例研究

7.2.1 瑞士山地城镇化发展模式

7.2.2 贵州山地城镇化发展模式

7.3 山地城镇化发展思路与措施

7.3.1 总体发展思路

7.3.2 发展路径选择

7.3.3 主要措施及建议

7.4 本章小结

8 结论

8.1 主要结论

8.2 主要创新点

8.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上一篇:乡村旅游业低碳经济论文提纲下一篇:一枝黄花化学成分研究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