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监管体制研究论文

2022-04-19

摘要:当今时代,互联网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互联网与传统金融机构的结合,产生了一种新的业态,即互联网金融。互联网金融的出现,改变了传统银行机构所遵循的二八定律,使得普惠金融成为可能。互联网金融消费者信息被盗、P2P跑路、个人理财诈骗等事件凸显了互联网金融领域存在的风险。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金融监管体制研究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金融监管体制研究论文 篇1:

新时代地方金融监管体制问题研究

摘 要:建国以来,我国的金融监管经历了从探索阶段到中央集权阶段再到中央和地方双层监管阶段的过程。地方金融监管也经历了从无到有,从中央防止地方干预到鼓励地方监管的过程。十九大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并提出深化地方金融管理体制改革的新课题,各地方纷纷设立金融监管部门以配合中央同步进入严监管时代。但由于地方政府金融管理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阶段,没有形成一个统一完善的规范体系,导致地方金融监管存在许多问题。针对现今地方金融监管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几点建议,目的在于加强金融监管协调,促进我国金融市场向健康、良性方向发展。

关键词:金融监管;系统性金融风险;高质量发展

一、金融监管相关理论

(一)金融监管的概念

金融监管是政府通过指定的机构对金融交易行为主体的某种限定,本质是一种政府规制行为。金融监管是金融监督和金融管理的总称,并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金融监管指的是央行或其他监管当局依法对金融业整体实行监督管理。广义金融监管在狭义内容的基础上还包括金融机构内部控制和稽核、同业自律性组织和社会中介组织的监管等[1]。市场经济体制一旦在某一国家施行,政府对金融体系的管制就会随之而来。

(二)金融监管的目的和内容

金融监管的目的有六方面内容。一是维持金融业秩序,促进其健康发展,竭力减小银行业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保障存款和投资对象的利益。二是保证贷款发放的有效性和公平性,谨防乱拨乱划资金、欺诈、转嫁风险等行为的发生和发展。三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贷款在某一行业或领域的发放过分集中,使社会资源分配不均。四是促使金融服务大力发展,从而提高社会福利。五是确保银行货币政策由上到下传导的顺利实现。六是通过掌握交易账户信息及时为金融市场发送违约风险信号。

金融监管秉持着六大原则,即依法原则,公开、公正原则,效率原则,独立性原则,协调性原则对传统的国内银行业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以及新型的、与银行业务性质相似的准金融机构进行监管。包括对金融机构设立和其资产负债业务的监管;对金融市场如市场准入、市场融资、市场利率等的监管;对外汇外债、黄金产业链的监管;对证券业、保险业、信托业,尤其是商业银行的监管等等。

二、地方金融监管发展历程和现状

建国初期的金融体系是在统一解放区银行、没收官僚资本银行、改造私立银行及钱庄等方式的基础上建立的“大一统”金融体制。1948年,中国人民银行在河北省成立,1950年,中国人民银行设立专项检查处,主要负责督查国家资金运用。这是我国金融监管的雏形。1949—1952年是一段整顿期,中国人民银行主要任务是治理通货膨胀、打击金融投机,以恢复基本金融秩序。计划经济期间,金融体系趋于高度集中和高度垄断。“一五”计划时期到60年代初期,中国人民银行几乎集央行和商业银行全部业务职能于一身,在后来的十年里又全部归政府财政部管辖,金融监管也属于自己管自己,不是真正意义的金融监管。

1979年,改革开放大幕拉开,之后近十年里,经济体制由计划向市场转轨,是央行统一集中监管时期。这一阶段中国的金融机构组织体系得到了完善和发展,全国性股份制银行逐步打破国有专业银行的金融垄断,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农村信用合作社、城市信用社等相继恢复或建立。1981年,恢复发行国债。1984年,一些地方国营企业开始发行企业债券。同年,中国人民银行开始独立履行中央银行职能,作为金融业主要监管者和信用资金主要调控者,通过信贷资金管理办法控制社会信用规模,开始依靠行政手段实施对其他各金融机构的监管。

1992年,中国证监会成立,依法行使對证券市场的监管职能,这也是我国开始构建金融分业监管体系的重要标志。1998年,中国保监会成立,集中监督管理保险业,并在隔年确立了财险与寿险的分业经营,监管对象更加细化。2003年,中国银监会正是成立。自此,我国以一行三会为监管主体的中央垂直监管格局正式形成。其中,一行指人民银行,负责制定政策宏观调控和管理金融市场的任务;三会指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担负着对三大领域的分业监管重担。在这种单一监管模式下,地方金融监管并没有受重视[2]。

2004年至今,随着金融业务交叉化、多元化,影子银行体系日益庞大,互联网金融发展迅速,金融环境日趋复杂。在国内经济金融领域的深化改革过程中,民间金融活动越来越活跃,大批地方性金融机构如小额贷款公司、地方资产管理公司、融资担保公司等纷纷出现。即使这些金融活动有利于满足地方经济主体的投资、融资需求并拉动地方经济增长,其带来的隐形的金融风险也不容忽视。中央将难以直接监管到位的地方金融活动交由地方政府负责,各级地方政府纷纷设立金融办或金融局对地方金融进行监管,并逐步赋予其更多职权。这些意味着地方金融管理雏形初现,但仍处于探索状态,没有形成全国统一的规范体系。

三、地方金融监管存在的问题

(一)中央和地方监管目标不协调统一

中央监管部门将防范风险视为重要目标,地方政府则以拉动当地GDP为首要目标,用招商引资等方式拉动经济以获得短期经济利益,但在追求融资规模和成绩绩效的过程中往往忽略其带来的金融风险。这种目标上的不协调统一使方针政策制定存在差异,也为地方性金融风险的发生设置了不定时炸弹。

(二)法律法规不完善和监管界限不清晰

我国的金融监管体制正从中央单一监管向双层监管模式过过渡,但现行法律法规不够健全,没有形成统一规划下的指导意见和官方约束,也没有明晰中央和地方金融监管的界限。监管界限不清晰会导致监管重叠和监管真空二者并存。如农信社的改革,一边由国务院交给地方政府管理,一边其自身的存款类金融机构身份又受银监会监管,这就造成了管理重叠,影响了金融监管的质量和效率[3]。

(三)地方监管意识的缺乏和能力的不足

地方金融机构和金融活动发展迅速固然是好事,但如果不及时建设配套的监管系统,就不能及时识别和处置金融风险,就会阻碍未来的高质量发展。现今的地方监管能力不足多体现在监管理念的落后、专业知识的匮乏、人员配置的不合理、责任主体的分散、监管权力和手段的缺失等。比如,省级监管部门通常人员配备较为充裕,而市级及以下的监管单位难以配备足够的工作人员,且其工作人员也多缺乏金融管理的相关专业知识和经验。再如,地方金融监管单位不重视监管对象的日常经营,只看重事前的行政审批、日常的公文处理等。

(四)监管模式和监管手段相对滞后

一方面,现今资本市场与其他金融领域的交叉越来越多,不同市场间联动越来越紧密,同时以互联网金融为代表的新金融业态发展迅速,这些无疑对分业经营的监管模式提出了巨大挑战,也验证着混业经营是金融发展的必然趋势[5]。另一方面,地方监管手段相对滞后。目前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新技术广泛应用于新金融业的发展,与之相适应的监管平台却并没有建立,而且目前我国没有全国统一的金融监管综合信息共享平台和风险监测预警平台。这些都体现出当前金融监管从理念到手段的落后,很难形成对新金融业的高效监管。

四、完善地方金融监管的建议

(一)构建中央和地方协调统一监管体制

一方面,要将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划入中央金融委框架之下,实现地方金融统一归口管理,并且要求地方定期向上级汇报金融发展和金融监管工作状况,及时传递监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漏洞。这有利于加强监管的统筹协调,保障中央得到充分的、多维度的信息数据,甚至可以消除中央和地方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另一方面,建立中央与地方之间、地方与地方之间的协作机制,促进双方的信息沟通和经验共享。这样,中央和地方监管部门能够发挥各自的优势及时发现问题,中央监管部门也能根据地方金融发展的实际状况更精准地实施较为合理的方针政策[4]。

(二)建设权责和界限分明金融监管制度

要推动地方金融监管法制建设,确定中央和地方金融监管的职责分工,避免两头都管的资源浪费和两头都不管的监管缺失问题。同时,明晰地方金融监管部门的监管对象、法律地位、权责范围,整合分散于多个职能部门的金融管理职责,保证地方金融监管权责分明。中央应出台地方金融监管指导意见、地方金融监管条例等明文法律法规,形成全国统一的法制监管体系,增强监管的可操作性和权威性。

(三)加强监管问责机制和奖励机制建设

一方面,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应对监管工作者进行定期的培训和考核,并且制定出惩奖机制,用以提升监管人员能力和水平,强化基层监管力量。另一方面,中央要建立层层传递的地方金融管理单位的问责机制,由省政府定期对省级金融监管部门展开考核评估,由省级监管部门对市级金融监管单位进行考核评估。依此类推,将考核结果逐级上报,对履职不力、失职渎职的相关部门及责任人要进行严格问责,以此进一步强化地方监管部门成员的责任意识[5]。

(四)创新金融监管手段和方式

金融监管和金融创新应是相辅相成的,金融创新探索新的领域,金融监管应随之拓宽边界。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应用于金融发展,金融创新愈加活跃,并不断推动实体经济的发展。金融监管应创新理念和方式,提高监管水平,推进新金融规范发展。一要通过学习和调研深入了解新金融业态,提升捕捉未來金融市场发展方向的敏锐度,充分利用区块链技术去中心化、分布式记账等方式降低金融监管成本,提高效率。二要合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实时、系统、全方位筛查、甄别、预警可疑金融数据和金融行为,及时高效地防控金融风险。

参考文献:

[1]  黄达.货币银行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247-254.

[2]  牛广轩.中国金融监管体制分权架构研究[D].昆明:云南大学,2016.

[3]  李瑶.推进金融监管体制改革[J].中国金融,2018,(3).

[4]  曾刚,贾晓雯.重构地方金融监管模式[J].中国金融,2018,(3).

作者:金子懿

金融监管体制研究论文 篇2:

分业监管体制下互联网金融风险的研究

摘 要:当今时代,互联网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互联网与传统金融机构的结合,产生了一种新的业态,即互联网金融。互联网金融的出现,改变了传统银行机构所遵循的二八定律,使得普惠金融成为可能。互联网金融消费者信息被盗、P2P跑路、个人理财诈骗等事件凸显了互联网金融领域存在的风险。而目前中国实行分业监管体制,由于互联网金融业态的边界模糊性与交叉性,使得该领域存在着监管重复、监管套利和监管真空的状态。为此,就分业监管体制下互联网金融风险进行研究。

关键词:分业监管;互联网;金融风险;层次分析法

引言

目前,我国对金融行业监管从整体上看实行的是分业监管模式。在互联网金融出现之前,分业监管体制打下了我国金融监管制度的基础,初步搭建了分别适用于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的金融监管组织框架与制度框架,并且其本身也促进了市场细分。作为金融创新的活跃的之一,中国出现了移动支付、P2P贷款、股权众筹、个人网上理财等金融领域新的发展业态,并且《数字中国建设发展报告(2017)》中提到中国移动支付超过200万亿元,居世界第一。但是,由于金融创新和金融综合业务发展,金融业务边界模糊不清,而现有的分业监管模式会导致该领域出现监管重叠、监管真空和监管套利。互聯网金融是市场主体对当前分业监管进行监管套利的结果,其基本游离于现行金融法规制之外。面对金融领域出现的这种监管漏洞,如果不妥善处理,可能会发生金融性系统风险。互联网金融领域会出现和传统金融领域相同的风险,诸如流动性风险、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等。但是,互联网金融企业拥有其自身所特有的金融风险,即安全风险,电脑程序与软件系统的安全与否直接影响到互联网金融的运行。若遭到黑客入侵、电脑病毒侵袭、网络金融诈骗等情况,极易导致金融系统瘫痪、客户资料泄露、资金丢失、支付不安全等问题,且影响迅速而广泛。再者,工作人员的疏忽和技术上的不熟练带来操作不当同样会产生相应的风险。接下来,本文将带大家一起探讨近些年对互联网金融行业影响较大的三个风险: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安全风险。进而探索分业监管下,这三个风险对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影响大小,以及相应的解决措施。

一、研究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安全风险的原因

目前,互联网金融领域的综合经营和金融创新现象屡见不鲜,但是由于金融监管体制跟不上互联网金融业务变化的步伐,导致金融领域出现一系列危机和风险。虽然传统金融领域也会出现这样一些风险,但是目前的监管机构和相应的制度会对其进行相应的规范。而在分业监管制下,一些小的事件极易放大了金融风险发生的概率。笔者认为,分业监管制下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安全风险最具有研究意义。

第一,三大风险之间的联系紧密度较强。首先,一旦由于互联网技术支撑的平台体系发生崩溃,以及其带来的客户和其他利益相关者数据泄露等事件,即发生所谓的安全风险。投资者将会对这家企业产生不信任的态度,进而要求其返还投资。若该企业没有足够的留存收益和相应的资本,将会发生像银行一般的“挤兑事件”,即会发生流动性风险。此外,由于互联网金融交易的机制是陌生人交易,容易出现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一旦安全风险出现,极易导致互联网金融企业法人和相关负责人的跑路行为,即出现信用风险。其次,资本充足率未达标、公司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宏观大环境变化会导致互联网金融企业出现流动性风险。一方面,公司管理人为了弥补流动性风险,会挪用投资者的资产,极易发生违约,出现信用风险。另一方面,流动性风险出现意味着公司没有足够的资金用于日常经营,更谈不上会用大量资金用于互联网后台体系的维护和开发,极易发生安全风险。最后,互联网金融的特性就是普惠金融,主要关注于传统银行不关注的长尾领域。因此,其参与者(企业和客户)鱼龙混杂,容易发生客户找不到,贷款产生坏账和企业跑路现象。

第二,近年来,互联网领域出现的危机事件绝大部分与这三类风险有关。如前些年,备受关注的互联网金融网络贷款P2P跑路事件,就是信用风险产生的危机,从而导致了债权人发生严重损失,以及全社会公众对网络贷款行业失去信任度。此外,由于互联网领域法律法规的缺失、互联网交易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存在,第三方支付与网络贷款在为人们的经济活动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突出的安全风险,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它们的健康发展和社会认可度。同时虚拟货币模式还存在着一些网络安全风险。客户信息泄露事件时有发生,手机、计算机面临着遭遇病毒和黑客的入侵风险等,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新兴金融模式的发展。互联网金融企业资本储备是否充足,是一个企业应对各类风险和抵御外部不确定因素的必备条件。当今社会不确定因素太多,企业应当预防流动性风险,增强自身生存的底气。

第三,这三类风险对分业监管体制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分业监管下,各个行业监管标准不同。那么对于金融控股公司和综合经营来说,可能会存在着监管的空白。如在监管实践中对于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最重要的指标是净资本,反映的是公司的资本充足率和流动性状况。这与银行资本充足率有所不同,银行资本充足率是资本与风险资产的比例,而∑净资本=(资产余额×折扣比例)-负债总额-或有负债。行业性质不同和各个监管部门要求不同,会导致出现监管灰色地带的发生。对于互联网综合经营来说,一个小的漏洞将会引发严重的流动性风险。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大数据、云技术的出现为当前的跨境、跨业跨市场的金融活动提供了可能。但当人们对金融创新带来的便利和成果欢呼雀跃时,金融综合经营在分业监管下所隐藏的风险由于一个小概率事件的发生而暴露出来。客户数据维护、后台IT系统支撑、企业与客户之间的信用等互联网金融本身所拥有的特性,造成监管难度加大,易于发生安全风险和信用风险,对分业监管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二、层次分析法(AHP)下三大风险的分析

近年来,互联网金融领域出现了许多危机事件,引发了人们对改领域相关行业的担忧与再思考。其中有些事件的发生,不乏是监管不到位导致的。分业监管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金融业和实体经济发展做出了不可估量的巨大贡献。但随着互联网技术发展,互联网金融出现,使得跨境、跨业、跨市的互联网金融业务成为可能。针对传统金融机构的分业监管,已经越来越不适应金融创新和综合经营所带来的复杂问题。其中,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安全风险对于分业监管体制的挑战最大。下面,利用AHP从定性和定量角度研究分业监管下互联网金融极易发生哪种风险。

(一)层次分析法介绍

首先,建立层次分析模型,根据指标体系的基本关系对其进行分层,然后构造判断矩阵。判断矩阵所表示的是对于上一层次的因素,本层次与之有关的各因素相关性或相对重要性。层次分析法通常按用1—9标度方法进行比较,对于不同情况的评比给出数量标度(见表1和表2)。

对判断矩阵的每一列元素做归一化处理:

■ij=bij/∑bij (i,j=1,2,3...n)

将每一列经归一化处理后的判断矩阵按行相加为:

■i=■bij (i=1,2...n)

对向量■=(■1■2...■n)T归一化处理:

Wi= ■i/■wj

接着判断矩阵一致性指标CI(consistency index)为:

?姿max =■(Bwj/nwi)(?姿max為矩阵最大特征根)

在层次分析法中引入判断矩阵A的最大特征值?姿max和n之差与n-1的比作为度量判断矩阵偏离一致性指标,即用CI来检查决策者判断思维的一致性。

CI=(?姿max-n)/(n-1)

一致性指标CI的值越大,表明判断矩阵偏离完全一致性的程度越大,CI的值越小,表明判断矩阵越接近完全一致性。一般判断矩阵的阶数n越大,人为造成的偏离完全一致性CI值便越大;n越小,人为造成的偏离完全一致性指标CI的值越小。

最后,进行权重赋予:W=(w1,w2,...,wn)T为所求向量即指标权重。

为了度量不同阶数的判断矩阵是否具有满意的一致性,需要引入相对一致性RI的概念。考虑到1阶和2阶判断矩阵具有完全一致性,其RI自然应为0(见表3)。

当阶数大于2时,判断矩阵一致性指标CI和同阶随机一致性指标RI之比称为随机一致性比率,记为CR,即:

CR=CI/RI

当CR在10%左右时,一般认为判断矩阵具有满意的一致性,在某些情况下可以放宽到20%。但超过比值后,我们就必须调整判断矩阵,使之具有满意的一致性。

(二)分业监管下互联网金融风险层次结构模型

分业监管下互联网金融风险层次结构模型主要有三个层级:目标层、准则层、方案层。其中,目标层为分业监管下互联网金融风险;准则层包括资本充足程度、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利率汇率等宏观大环境的波动、信息不对称、IT技术的后台支撑体系、公众信任度以及数据泄露。最后,方案层有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以及安全风险。

(三)构造判断矩阵

根据上述建立的分业监管下互联网金融风险(A)层次模型,包括7个准则层,分别是:C1为资本充足程度,C2为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完善程度,C3为宏观大环境波动,C4为信息不对称,C5为IT技术后台支撑,C6为公众信任度,C7为数据泄露。而相应的方案层是:P1为流动性风险,P2为信用风险,P3为安全风险(见表4)。

对于判断矩阵中各项指标进行赋值,使用1—9标度法,通过专家决策对指标进行定量。构造A—C的判断矩阵,其中各因素两两比较(如表5所示)。

A=■

通过判断矩阵分业监管下互联网金融风险A,求出对应的权重向量和特征值为:

WA=(0.1455,0.2942,0.0548,0.1892,0.0877,0.0542,0.1744)T

?姿max=7.6258   CI=?姿max-n/n-1=(7.6258-7)/6=0.1403

CR=CI/RI(7)=0.1403/1.32=0.0790<0.1

因此,A判断矩阵不一致性在容许范围之内,通过一致性检验。

判断矩阵资本充足程度(C1),判断矩阵宏观大环境波动(C3),判断矩阵信息不对称(C4),判断矩阵IT后台支撑(C5),判断矩阵数据泄露(C7),由于都是一阶,都满足了一致性。

判断矩阵公司内部控制制度(C2)是由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安全风险构成的两两判断矩阵(如下页表6所示)。

C4=■

通过上述判断矩阵公司内部控制制度C2,求出对应的权重和特征值如下:

WA=(0.6586,0.1562,0.1852)T

?姿max=3.0291  CI=?姿max-n/(n-1)=(3.0291-3)/2=0.01455

CR=CI/RI(3)=0.01455/0.58=0.0251<0.1

所以,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判断矩阵C2不一致性在可接受范围之内,通过了一致性检验。

最后,判断矩阵公众信任度C6是由流动性风险和安全风险构成(如表7所示)。

C6=■

通过上述判断矩阵公众信任度C6,求出对应的权重和特征值如下:

WA=(0.5000,0.5000)T

?姿max=2.0000           CI=?姿max-n/(n-1)=0/1=0

CR=CI/RI(2)=0<0.1

所以,判断矩阵公众信任度C6完全一致性,通过了一致性检验。

可以看出,通过层次分析法(AHP)对定性指标进行量化赋值构建对应的两两判断矩阵,然后计算其对应的权向量,进一步进行一致性校验,若CI<0.1时,就可以认定该判断矩阵通过了一致性检验。

(四)综合评判结果分析

从表8可以看出,分业监管下互联网金融风险之三大风险权重比例,流动性风险(P1)为0.4212,信用风险(P2)为0.2351,安全风险(P3)为0.3437。而准则层的权重比例,资本充足程度(C1)为0.1455,公司内部控制制度(C2)为0.2942,宏观大环境波动(C3)为0.0548,信息不对称(C4)为0.1892,IT技术后台支撑(C5)为0.0877,公众信任度(C6)为0.0542,数据泄露(C7)为0.1744。分析可以得出,近些年来,在分业监管制下,互联网金融领域最易发生流动性风险,其次是安全风险,最后是信用风险。

三、分业监管下互联网金融风险的对策建议

1998年建立的分业监管框架,由于近几年金融综合经营和金融创新的发展,而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同时,监管当局也清醒地认识到,随着时代的发展,需要对我国监管体制做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就如2018年3月21日宣布成立银保监会有关事项,它的成立意味着银监会和保监会的合并。至此,“一行两会“取代了“一行三会”。这是监管当局对监管体制改革的探索,由于行业业务具有相似性,可以并在一起,统一制定监管标准,减少监管重叠,打破监管真空。金融创新的步伐不会停止,因此,应该在创新与监管之间寻求平衡。正如量子金服创始人刘亚非表示:“在监管方面,监管是一把‘双刃剑’,不仅需要与时俱进,更关键的是如何鼓励创新和控制风险间取得平衡。”结合上述实证分析以及监管当局所做的努力,笔者提出以下几条建议仅供参考。

第一,根据互联网金融企业规模大小,确定相应的资本留用比例。由于互联网和金融业的特性,互联网金融企业需留足资金来应对突发事件。相关监管部门应强制性制定相应的限制留用资本比例的规范性文件,以此来防止互联网金融企业为减少机会成本、追求更大利润,而持有过少的流动资金。监管机构间信息共享,统一制定对某一类企业留用资金比例,防止出现监管的混乱。为此,监管机构也做出了不少努力,就如资管新规谈到,“坚持宏观审慎管理与微观审慎监管相结合、机构监管与功能监管相结合的监管理念,实现对各类机构开展资产管理业务的全面、统一覆盖,采取有效监管措施,加强金融消费者保护。”

第二,建设政府主导、企业推动、行业治理互联网金融征信体系。政府加强对互联网金融行业的监督和管理,充分发挥中央银行在征信体系中的主导作用;对于互联网金融征信企业进行合理定位,通过征信产品和服务创新激发其参与征信体系建设的积极性;依托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的专业优势,引导形成互联网金融行业征信标准,要注重完善互联网金融征信体系的法律法规,规范信息的采集规则,明确信息采集权限,在保护征信对象隐私权的基础上,实现对征信对象较为全面的信用评价;明确信用信息的适用范围和使用权限,建立追责机制,依法追究侵犯征信对象隐私权的责任;普及信用知识,提高征信权益保护意识,保护征信对象的隐私权和互联网金融企业的财产权,建立科学的互联网征信体系。

第三,促进互联网金融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国家应强制性规定该行业企业建立一套内部控制系统,避免由于内部控制胡乱导致的金融风险。考虑到我国制度背景以及注册会计师内部控制审计披露的基础上,建立反映企业内部控制综合状况和水平的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结果指标,由政府监管部门或外部非营利性机构实施对我国企业内部控制整体状况和各企业内部控制水平的评价十分必要。

参考文献:

[1]  王兆星.后危机时代中国金融监管改革探索[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5.

[2]  刘新宪,朱道立.选择与判断——AHP层次分析法决策[M].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1990.

[3]  王占霞,高长玲.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及监管[J].经济学研究,2016,(10):12-16.

[4]  杨东.互联网金融风险规则路径[J].中国法学,2015,(3):1003-1707.

[5]  朴铭实.互联网金融风险与防范[J].税务与经济,2017,(3):96-109.

[6]  蔡奕,程红星.《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重大修订条款解析[Z/OL].道客巴巴,2006-02-26.

[7]  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Z].2018.

[8]  侯国帅.中国互联网金融征信体系建设研究[D].北京:中国中央党校,2016.

[9]  张先治,戴文涛.中国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系统研究[J].审计研究,2011,(1):69-78.

Research on Internet Financial Risk under Separate Supervision System

WEI Zi-hua

(University of Shanghai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Shanghai 200093,China)

Key words:division supervision;internet;financial risk;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責任编辑 吴明宇]

作者:魏子华

金融监管体制研究论文 篇3:

金融危机背景下德国金融监管体制对我国的启示

【摘要】金融监管体制是一国金融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全球混业经营的趋势以及金融危机的发生对各国的金融监管体制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文章总结德国在金融监管体制方面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深入分析我国现有金融监管体制中存在的缺陷,探求提高金融监管效率和水平的方法。

【关键词】金融监管体制 混业经营 内部监管

2008年开始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使得各个国家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金融监管体制。目前全球普遍存在的金融监管框架无外乎三种,一是统一监管模式,对于不同的金融机构和金融业务都由一个机构负责监管;二是牵头监管模式,指定一家监管机构负责金融混业经营机构的整体监管;三是分业监管模式,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有相应的独立监管机构,没有指定的牵头监管人,只是在不同的监管机构之间采用谅解备忘录等形式相互合作。三种模式在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之前都各自有存在的道理,但在金融危机爆发后,使得人们重新来研究金融监管模式的优劣。从目前的金融形势来看,德国的金融监管模式不仅在过去使得德国的金融业稳步发展,而且在全球发生金融危机时也保持了相对的稳定。

一、德国金融监管体制的特点

德国是西方国家中银行监管制度较完善、监管效果较理想的国家之一。德国一直坚持混业经营的制度,即使是在30年代的世界性经济大危机中,德国的银行业倍受冲击的情况下,德国也没有实施分业经营制度,反而更加注重全国性、统一性的金融监管。这种金融监管制度使德国银行业在二次大战之后一直运行平稳,并在1974年夏德国银行业出现了清偿力不足事件,特别是赫尔斯塔特(Herstatt)银行被迫倒闭,引发了国际性金融危机以及1997年6月开始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以及随后而来的全球性金融动荡中充分发挥了作用,面对危机,面对批评,德国政府没有放弃混业经营,而是通过完善立法,加强中央银行对银行体系的监督,并采取保障的措施,进一步完善全能制经营模式,最大限度保证其正面绩效的发挥。

德国的金融监管机构主要有联邦银行、银行业监管局、有价证券交易监管局和保险监管局。其金融监管的突出特点:一是内部监管(即自我监管)与外部监管(即社会监管与联邦银行、联邦金融监管局监管)相结合。自我监管以建立金融机构的内部治理结构为基础,建立股东大会、理事会、监事会之间的相互制约和制衡机制。社会监管则通过一些银行设立独立的审计机构,对银行资产营运做出结论,并将其审计报告报送联邦金融监管局。二是对大银行分支机构实行“并账管理”。所谓“大银行”即是在国内外设有众多的分支机构,资产总额巨大,对德国经济金融产生重大影响的银行。德国中央银行和联邦金融监管局除要求各大银行必须建立内部自我约束机制和内部监控体系以防范风险外,还必需将国内外各分支机构及银行集团的资本、资产及负债进行汇总,从整体上对资本充足率、资产质量、抵御风险的能力、债务清偿能力、资产的流动性等进行定期的分析评价。三是完备、严格的金融法律制度体系是加强金融监管的前提和保障。德国制定一套严格而缜密的金融法律制度体系,把全部金融活动都纳入法律范畴。帝国银行法从1934年生效后,经过多次修改,对金融监管的各个方面做出了详细的规定,是金融监管的重要法律依据。德国金融监管系统是一个法律法规相当完备,自我监管、社会监管和政府监管相结合,法律裁决作为终审判决的有机整体。

二、我国目前分业监管的金融监管模式面临的问题

1、金融系统风险的评价困难加大

混业经营源于金融创新的需要,在增强竞争力的同时也加剧了金融风险。国内金融机构的金融创新和事实混业经营,突出表现为银行业、信托业、证券业、保险业之间的业务划分日益模糊,传统的分业经营相当于在银行、证券、保险等不同金融行业之间设立了强制性的外部防火墙,从根本上规避了金融风险的蔓延。但在混业经营的状况下,某一行业的风险受其他行业的影响很大,而且各种风险相互传染,现行监管体制对金融系统风险的评估机制难以做出准确的评价。

2、金融监管部门之间信息共享机制尚未建立,监管泛滥和监管真空并存

金融业创新的发展使得各金融机构和金融业务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很难区分它们究竟属于何种类型机构以及何种类型业务,各金融机构往往利用监管盲区逃避监管责任,不利于监管机构明确监管职责,形成监管真空,同时一些大型金融集团可以利用由不同监管机构监管从事不同业务的监管差异, 通过内部业务转化,进行“监管套利”,从而全部或部分地规避金融管制,造成整体风险的提高。

3、金融监管的协调性差,重复监管,增加监管成本

在混业经营趋势下,各金融监管机构彼此之间的不协调和监管效率低下导致监管成本过高的问题日益突出,多个监管机构会增加机构设立的行政成本与相互协调合作信息成本,不利于实现规模经济,导致金融机构受到重复和交叉监管,而金融机构要遵循多套监管规则,接受多轮监督和管理的成本支出。这会降低金融业的效率,也降低社会整体福利。

4、阻碍金融创新的发展

创新是金融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监管的有效性衡量标准之一便是能否有利于金融创新。传统监管模式无法对跨行业的金融创新产品实施有效监管,各监管机构为减小监管压力以及规避自身风险,不得不通过行政手段来限制交叉业务和混业经营,而金融创新往往萌芽于业务交叉领域。金融创新水平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一个国家的金融业发展水平,限制金融创新也意味着阻碍了中国金融业发展的推动力,这种“监控保护”将会带来更大的风险和危机。

三、借鉴德国的经验,建立适应混业经营趋势的监管机制

1、完善金融法律制度体系的建设

德国的监管经验提示我们,健全的法律制度体系,是提高监管效率的根本保证。我国虽然初步形成了以《商业银行法》、《证券法》、《保险法》等为代表的金融法律体系,但是与金融混业经营配套的系列法律法规还没有制定,要进一步细化相关办法和实施细则,建立以条例实施细则为主的制度体系,对不同法律之间的模糊、真空地带进行严格的把握并做出相应的措施以规范市场,保证既有利于金融创新的发展有对各类金融控股公司能够实行有效的监管,控制金融风险的发生和蔓延,建立一个适合金融混业经营发展趋势的法律环境,防范各种潜在的法律风险和制度风险。

2、加强金融机构内部监管,提高风险自我控制能力

金融机构内部管理控制制度是防范金融风险与危机的基础性制度,外部监管手段只是作为金融机构内控不足的补充,控制风险的根本措施还要靠内控制度。德国的银行体系内部完善的控制制度,明确的自我监控的意识和能力,是德国金融监管的突出特点。我国现行金融机构公司治理结构导致金融机构在内部风险控制方面还无法满足金融混业经营发展趋势的内在要求,因此,各金融机构为有效控制新一轮的金融风险,应强化健全内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和内控制度。一是建立科学的风险管理流程,将全面风险管理覆盖业务流程的每一个环节;二是建立良好的信息披露制度。根据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要求,对信息披露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三是加强对自身各分支机构、各职能部门以及经营决策者约束,从制度上控制风险发生的概率。

3、发挥行业自律的作用,处理正规监管与行业自律的关系

金融行业自律是金融业自我管理、自我规范、自我约束的一种方式。从德国的经验看,金融机构行业自律机制作为增强金融业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在金融监管体系中发挥着监督作用。在混业经营的全球趋势下,正规监管与行业自律并重,是提高金融监管效率的重要途径。充分发挥行业自律组织在金融监管领域的作用,避免各主体之间的不正当竞争,促进协调协作, 与正规金融监管机构一起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与安全。

4、强化社会监督

从去年的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各国都充分意识到金融风险监管难度大大增强,单纯依靠监管当局很难完全胜任,因此,加强社会中介服务机构的社会性监管功能,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对金融机构运营状况的进行监管,增强金融机构透明度和民众风险意识,形成有效的社会监督体系,与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行业自律一起,共同形成强大的金融监管网络,提高金融监管的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 周莉:混业经营趋势下我国金融监管模式的选择与构建[J].福建金融,2007(10).

[2] 梁艳:谈我国混业经营趋势下的金融监管[J].北方经济,2007(12).

[3] 赵雪:适应混业经营发展的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建议[J].金融与经济,2008(2).

[4] 鹿小楠:混业经营下金融监管体制发展趋势与选择[J].商业时代,2007(2).

作者:刘绮涛

上一篇:金融支持旅游产业论文下一篇:银行监管目标定位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