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业监管体制研究论文提纲

2022-11-15

论文题目:对上海股票市场弱式有效性的实证研究 ——基于对移动平均线交易策略预测能力和盈利能力的分析

摘要:自1990年以来,经过22年的探索、改革和创新,我国股票市场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截止2011年12月,我国股票市场有2342家上市公司,1.3亿多户投资者,106家证券公司,股票总发行股本达到36095.52亿股,股票总市值达到214758.1亿元并位居全球第二。我国股票市场成功推进了股权分置改革、证券公司综合治理、上市公司规范运作、内幕交易综合防控等一系列综合改革,推出了创业板、股指期货、融资融券、股票发行体制等重大创新。22年来,我国股票市场在拓宽企业融资渠道、促进国民储蓄向投资转化和资本形成、优化资源配置、分散市场风险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有力推动了我国实体经济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随着我国股票市场的不断发展、股票市场投资者队伍的不断壮大、股票市场上市公司数量的不断增长、股票市场法规与制度的不断完善、股票市场金融产品的不断丰富、股票市场运行机制的不断创新以及股票市场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作用的不断提高,受到股票市场投资者、融资者(上市公司)、证券监管部门、政府宏观调控部门以及关注股票市场的国内外社会公众越来越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是:我国股票市场的效率(有效性)是不是也在不断提高? 自从尤金·法玛(Eugene Fama)在1970年系统提出有效市场假说(Efficient Markets Hypothesis, EMH)以来,出现了大量研究股票市场效率或者有效性的研究和文献。不同研究和文献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以及得出的关于股票市场有效性的结论各不相同,即使是对同一个股票市场进行研究,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也可能会得出迥然不同的结论。对我国股票市场效率(有效性)的研究和文献也有很多,并且大多数文献都是研究我国股票市场的弱式有效性,但是由于选取的样本数据、使用的研究方法不同,得出的关于我国股票市场是否已经达到弱式有效的结论也大相径庭。 本文通过对移动平均线交易策略在上证指数上的预测能力和盈利能力进行考察和分析,研究我国上海股票市场的弱式有效性,总体来说,具有理论上、实践上、政策上三个方面的意义。 在理论意义上,本文采用最新最充足的数据以及较为新颖合理的研究技术和方法对上海股票市场的弱式有效性进行研究和考察,对于丰富我国股票市场有效性领域的研究文献具有重要的充实作用,对于认识和探究我国股票市场是否达到弱式有效也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在实践意义上,本文通过采用MATLAB软件编程实现自动化运算和处理,对大量参数不同的移动平均线交易策略在上证指数上的预测能力和盈利能力进行了考察,发现了一些预测能力和盈利能力比较显著和稳健的移动平均线交易策略。这对于我国股票市场的投资者,尤其是认同股票技术分析、对股票技术分析感兴趣的股票投资者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在政策意义上,本文基于我国上海股票市场还没有达到弱式有效的结论,对如何有效提高我国股票市场的信息效率提出了一定的看法和见解,为我国政府相关决策部门和监管部门制定旨在提高我国股票市场信息效率,促进我国股票市场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法规提供了一定的政策建议。 本文通过分析和考察移动平均线交易策略在我国上海股票市场的预测能力和盈利能力,研究上海股票市场的弱式有效性,主要内容和结论如下 首先,通过采用MATLAB软件编程实现自动化运算和处理,对大量参数不同的移动平均线交易策略在1992年5月22日至2012年1月31日期间上证指数上的预测能力和盈利能力进行了考察,我们发现了在样本期间平均收益率最高的移动平均线交易策略是以30日均线为长期移动平均线的持有期可变移动平均线交易策略VMA (S,30,0), S=1,2,3,4,5.通过综合采用了均值、t统计量(t检验)、夏普比率等技术方法和指标,对持有期可变移动平均线交易策略VMA (S,30,0), S=1,2,3,4,5的预测能力、盈利能力和夏普比率进行分析,我们发现持有期可变的移动平均线交易策略VMA (S,30,0), S=1,2,3,4,5在样本期间确实表现出显著优于买入并持有交易策略的预测能力、盈利能力和夏普比率,从而可以在不增加投资风险的前提下获得超额收益率。 其次,为了分析股票市场收益率偏离正态分布的特征是否会影响检验统计量的分布以及统计分析与假设检验的准确性和可靠行,同时为了减缓和克服样本数据可能存在的数据透视偏差(data snooping bias)问题,本文采用了自助法检验(bootstrap test)进行深入分析,考察了在自回归模型AR(n)广义自回归条件异方差模型AR (n)-GARCH(p,q)以及指数广义自回归条件异方差模型AR (n)-EGARCH(p,q)等收益生成过程下移动平均线交易策略的预测能力和盈利能力,发现移动平均线交易策略在样本期间体现出的显著预测能力和盈利能力,并不能被这三种替代模型假设的上证指数收益率具有自回归、时变均值、时变方差等非正态特征所解释;在考虑样本数据可能存在的数据透视偏差以及股票市场收益率偏离正态分布的特征后,移动平均线交易策略在样本期间仍然表现出显著的预测能力和盈利能力。 再次,为了分析我国股票市场实际存在的交易成本对移动平均线交易策略净收益率的影响,本文同时采用了投资者类型敏感性分析和盈亏平衡点交易成本分析两种方法,并得出一致且稳健的结论:在考虑交易成本后,移动平均线交易策略仍具有显著且稳健的盈利能力。 最后,基于对移动平均线交易策略在我国上海股票市场预测能力和盈利能力的实证分析及其结果,根据尤金·法玛的弱式有效市场假说,本文得出结论:我国上海股票市场还没有达到弱式有效市场。 虽然我国股票市场自1990年以来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投资者队伍、上市公司数量和质量、股票发行股本、股票市值、金融产品和融资工具、市场结构、监管制度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重要进展,但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我国上海股票市场还没有达到弱式有效市场,我国股票市场整体的有效性还有待提高。尤金·法玛的弱式有效市场假说界定的市场效率指的是市场的信息效率,也就是市场价格反映市场信息的效率。股票市场信息效率的高低取决于股票的市场价格能否及时、准确和充分地反映市场信息。许多研究和文献都表明:市场信息效率的提高对于促进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如何提高我国股票市场的信息效率提出以下几点政策建议: 首先,完善我国股票市场的信息披露制度。通过制定并有效实施公开、严格、完善的法律法规,促使股票市场的信息披露主体即上市公司积极、全面、充分的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在制定股票市场信息披露法律法规时,应该按照激励和约束相统一的原则,对于积极、全面、充分履行信息披露义务的上市公司,可以通过公告等形式给予鼓励和认可;对于未能积极、全面、充分履行信息披露义务的上市公司,通过有效措施给以处罚,并将处罚结果进行公告。另外,可以建立一个上市公司履行信息披露义务的数据库和公示系统,将上市公司自上市以来履行信息披露义务的历史情况进行综合、持续的反映,并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评级,评级的结果不仅可供监管部门、股票投资者、上市公司的管理层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参考,这样就建立了一种对上市公司履行信息披露义务的激励约束机制。 其次,促进股票市场信息中介机构的健康发展。股票市场的信息中介机构包括资信评估公司、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它们为上市公司、股票投资者等提供信息中介服务。由于股票市场信息繁杂,并且具有一定的专业性,股票市场的投资者由于资质、能力、时间、精力等各方面的原因并不能对上市公司披露的信息进行有效的利用和反馈,股票市场的信息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信息中介机构。信息中介机构对于缓解股票市场存在的信息不充分、信息不对称问题有重要作用,同时还能起到引导、教育投资者的功能。但这些信息中间机构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有一定的前提条件,就是必须规范、有序、公正的运作和经营。这就需要证券监管部门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法规来加以引导、规范和监管。 再次,提高我国股票市场投资者的信息辨别、分析、认知能力。股票市场的信息效率归根结底取决于股票市场投资者对市场信息进行辨别、分析和认知能力,因为股票市场价格取决于股票市场投资者的交易行为,而股票投资者的交易行为取决于他们对市场信息的辨别、分析和认知能力。而提高我国股票投资者的信息辨别、分析、认知能力是一项系统工程,在这个系统工程里面,股票投资者、证券业经营机构、信息中介机构、证券业监管部门都可以发挥作用。监管部门既可以通过宣传、教育等方式直接引导投资者,又可以通过引导、监督证券业经营机构、信息中介机构规范有序的经营和发展间接提高股票投资者的信息辨别、分析、认知能力。

关键词:上海股票市场;弱式有效性;移动平均线交易策略;预测能力;盈利能力

学科专业:金融学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工具与方法

1.3 主要创新点

1.4 论文思路与结构

1.4.1 论文思路

1.4.2 论文结构

2. 文献综述

2.1 有效市场假说概述

2.1.1 弱式有效市场假说

2.1.2 半强式有效市场假说

2.1.3 强式有效市场假说

2.2 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

2.2.1 国内相关研究概述

2.2.2 国外相关研究概述

3. 移动平均线交易策略简介

3.1 持有期可变的移动平均线交易策略

3.2 持有期固定的移动平均线交易策略

4. 数据、交易策略和研究方法

4.1 数据分析

4.2 交易策略分析

4.3 研究方法

4.3.1 交易策略预测能力分析

4.3.2 交易策略盈利能力分析

4.3.3 交易策略夏普比率分析

4.3.4 交易策略自助法检验分析

4.3.5 交易策略的交易成本分析

5. 实证分析

5.1 移动平均线交易策略的预测能力分析

5.1.1 持有期可变移动平均线交易策略的预测能力分析

5.1.2 持有期固定移动平均线交易策略的预测能力分析

5.1.3 移动平均线交易策略的预测能力分析小结

5.2 移动平均线交易策略的盈利能力分析

5.3 移动平均线交易策略的夏普比率分析

5.4 移动平均线交易策略的自助法检验分析

5.4.1 替代模型的估计

5.4.2 自助法检验分析

5.5 移动平均线交易策略的交易成本分析

5.5.1 我国股票市场的交易费用概况

5.5.2 交易成本对移动平均线交易策略净收益率的影响分析

6. 总结和政策建议

6.1 总结

6.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上一篇:大学生政治价值观论文提纲下一篇:地理测绘下信息科学的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