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阅读需求图书管理论文

2022-04-24

摘要:大众阅读是图书管理工作的必然要求和职能所在,浅析图书馆与读者的接近性,图书资源的开发与有效利用,以及影响读者阅读心理的诸多要素,从而提出引导读者的捷径,有效发挥图书管理作用,服务广大读者。关键词:阅读现状;阅读心理;图书馆管理在知识爆炸的时代,图书馆已成为信息中心。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学生阅读需求图书管理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学生阅读需求图书管理论文 篇1:

浅论九年一贯制学校图书馆馆藏优化

摘  要:本文基于九年一贯制学校图书馆建设现状,针对图书馆服务、图书资源以及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从学校发展以及学生阅读需求等多方面入手,探讨如何实现学校图书馆藏书的优化处理,为师生提供个性化、针对化服务,实现资源优化整合。

关键词:九年一贯制;学校图书馆;藏书优化处理

九年一贯制学校图书馆的服务对象是小学到初中整体师生,图书馆资源需要进一步科学规划,从整体需求以及个体需求入手,完善图书馆藏书资源以及藏书结构分类以及空间划分,确保全体师生能够在图书馆中满足自身的阅读需求以及馆藏利用率,实现图书资源的优势互补以及工作效率。现阶段九年一贯制学校办学模式中,中小学图书馆藏书合并以及馆藏文献数量增多,实现图书馆藏用的协调发展,优化馆藏,需要根据师生的阅读心理以及需求进一步完善藏书结构、藏书剔除以及文献收集。

一、九年一贯制学校图书馆发展现状

各级学校愈加重视图书馆建设,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维护图书馆的日常工作以及服务质量,不断拓展馆藏书量以及类别,以满足师生阅读及发展的需求。比对中学、小学图书馆发生变化,不是简单地将图书进行合并就能够满足师生需求,现阶段九年一贯制图书馆发展面临以下三个挑战:

馆藏书籍易积压  不同于之前两个学校的各自独立的图书馆,九年一贯制图书馆只有一个,要将两个图书馆的藏书合并以及为全体师生服务,不仅空间狭小难以满足所有师生阅读需求,更加难以实现图书馆的正常运作。再者每个学校都具有上万册的图书,不同中小学的图书管理方式不一样,九年一贯制学校图书馆的合并与教学资源共享不同,很多藏书之间重复、大量等等都需要进一步处理,但是新校成立期间对图书馆工作并不重视,后续发展中才会逐步完善图书馆馆藏以及结构的调整,但是伴随着时间的变化,学生阅读书籍以及馆藏文献等都会更新,这就会导致藏书进一步积压以及处理困难。

藏书质量偏低  多数中小学图书馆藏书质量普遍偏低,尤其是农村中小学虽然有数百至万册的藏书,但多数藏书都是“普九”时配置引进的,旧书占据多数新书数量较少,结构不合理,复本数量较多。九年一贯制学校将中小学合并之后,中学藏书与小学藏书结构以及内容上差异较大,但多数藏书质量较低,其实用价值以及藏书价值不高。由于大量藏书的堆积以及新藏书的引进,很多九年一贯制学校不得不剔除了阅读空间,直接让学生借书回家看,将所有图书馆的面积用于藏书,但是图书查找以及归位工作任务较重,不利于学生阅读积极性以及师生馆藏图书资源的有效利用。

经费来源不足  九年一贯制图书馆馆藏书籍陈旧大多原因在于经费缺乏,图书馆没有固定的经费来源,都是出现问题再进行经费申请,因而多数院校的图书馆结构较为陈旧,馆舍落后,有独立支配图书经费权的图书馆更是少之又少,多数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图书馆面积较小,能够提供的阅读区域较少,更没有相应的网络藏书提供,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并没有纳入教育教学发展进程中,学校对于图书馆的藏书需求仅局限于书本以及文献资料,没有根据师生需求开通网络图书馆通道,导致图书借阅以及图书使用效率较低,由于学校图书馆管理人员的缺失,阅读活动以及图书馆整改等等难以满足师生对图书馆的要求。

二、新时期九年一贯制学校图书馆藏书优化处理意义

九年一贯制图书馆是中小学图书馆中特殊的类型,中小学图书馆是学校文献资源的中心以及学校文化建设以及课程资源建设的重要载体,但九年一贯学校图书馆的作用及意义与一般中小学图书馆不同,考虑到读者跨年龄跨学科的特点,合理规划图书馆的功能分区,举办各种阅读活动,以达到满足师生的阅读需求。无论是割裂中小学还是完全混合中小学图书资源,都需要根据中小学学生的阅读心理以及阅读行为入手,实现阅读空间以及阅读仓藏的优化配置,因此正視不同图书馆结构的优劣:

割裂式九年一贯制图书馆,是将中小学图书馆藏书以及借阅工作分开,避免中小学藏书资源的混乱,中小学完全分开是根据中小学阅读能力,人为地将适合中学生的藏书资源划分到中学生库室,适合小学生的划分到小学生库室,由于场所不互用,也可以直接将中小学图书资源进行馆内合并,降低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藏书处理压抑以及文献资源的混杂,使得中小学可以高效寻找到自身所需的图书,根据年龄段进行查找。但很多图书室没有年龄限制以及明显界限,无法区分的情况下由于图书馆空间既藏书有限。

混合式九年一贯制图书馆藏书的处理是,按照图法将书籍混合在一个库室中,报刊以及书籍都不会进行年级段的区分,中小学生可以全部借阅实现场所与文献资源的共享与混合,这样的安排可以不用考虑中小学的分类,简化报刊排列以及书籍上架工作,开放和管理更为方便,学生可以自助找书借书,但是学生寻找阅读资源的耗时时间过长,选择的文献资源不合理,再者中小学学生借阅场所的装饰布置难以统筹协调中小学心理需求,导致学生难以有效利用图书馆,中小学生对图书的筛选能力不足,很可能会打击学生的阅读自信心。

根据两种结构的优劣结果分析而言,九年一贯制学校图书馆藏书以及服务管理结构,应该实现优势资源互补,资源需要相对独立且共同分享,服务以整体为需求分段实施,实现九年一贯制学校图书馆的“一贯”,优化图书馆馆藏资源配置以及划分,图书馆场所以及图书资源根据中小学生需求相对区分,摈除对不同阅读库室的禁锢,便于学生在不同库室之间的流动以及书籍阅读,提高资源的有效利用效率;强化图书推广活动,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推荐相应的书籍以及阅读活动,逐渐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以及阅读习惯,所以九年一贯制学校需要强化管理队伍,增加专业的管理员,并重视管理员的培训与素养提升。

三、藏书优化处理工作的有效措施

藏书优化处理从读者需求角度而言一共包括三方面,一是藏书的剔除,二是藏书的更新,三是藏书结构的优化,实现藏书质量以及图书馆服务的提升。九年一贯制学校图书馆的优化处理主要集中在藏书的剔除以及更新上,藏书结构在图书馆服务以及空间划分中会考虑进入,基于实现九年一贯制学校图书馆的“一贯”需求藏书结构会根据学生心理以及学校图书馆大小、图法将书籍进行排列。

1.藏书的剔除。藏书的剔除主要是根据空间需求将日益增多的图书按照价值以及阅读需求进行划分,将闲置的藏书以及质量较低的藏书进行优化处理,避免书库架位爆架、乱架、堆积等等现象,解决图书馆藏书与使用的矛盾。

实现图书馆藏书的优化处理,强化图书馆文献资源的配置,应该将藏书剔除工作制度化,定期进行图书馆藏书价值的整体评价以及使用效率分析,根据藏书的收藏价值、使用效率以及文献时效性进行整体化评价,将出书年代较早、内容陈旧过时、长期无人问津、破损严重无法修复使用的图书剔除到图书馆正常运转的书架中,根据图书馆的信息化系统,实现网络备份后,在新书进库时立即将这些图书剔除,确保新书以及旧书的平衡,稳定图书馆的藏书质量,网络备份后根据需要可以发送到师生的邮箱中,这样一来也兼顾的师生的阅读需求。

再者根据馆藏资源的利用效率,以读者瓦解以及阅读馆馆藏的总百分比,将利用率较高的图书留在开架书库中,便于读者查阅,将过时、利用效率较低的藏書分批次进行信息录入后封存图书馆中,便于工作人员与读者进行藏书借阅以及书籍维护,优化馆藏结构,在不断增加新书的同时,要剔除旧书,形成风格各异的馆藏资源,确保科学藏书体系的形成。

2.藏书的更新。九年一贯制学校图书馆每年根据中小学人数会有一定的经费用于文献资料的采购,根据中小学生阅读心理以及阅读需求的不同,中学生应该是以诗歌、散文以及戏剧为主,根据政策规定的课外阅读需求以及课本资源为主,购买符合中学生身心发展的书籍,为了提高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可以通过阅读推广活动进行中小学生阅读需求调查,筛选出学生较为感兴趣的书籍以及文献资料,教师的阅读需求也一样,小学生主要以绘本、故事、童话为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图书节约率等专门在图书馆空间中开辟小角落,以学生社团以及班级等为主进行管理与维护,提高藏书结构配置以及更新效率。

九年一贯制图书馆与一般的图书馆一样,都是以读者工作为图书馆工作的核心,满足读者的实际需求、实现科学统筹以及有效的读者工作,才能够在学校教育教学中发挥自身的作用,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九年一贯制学校图书馆的服务对象的全体师生,从小学生涵盖到初中生,从职员、领导、教师等所有中小学人群,在这样的背景下图书馆服务需要满足整体性、个性化以及针对化的需求,针对群体的多样性以及学校生活的全天性,实现各层次读者阅读需求,调动师生阅读兴趣,解决阅读问题,实现各项工作的管理以及最大服务效益。藏书管理与服务工作的主体——阅读推广活动,在九年一贯制学校图书馆中没有得到落实,多数学校都是让学生去图书馆借阅书籍,没有主动出击培养学生优良的阅读习惯,阅读推广活动没有实现图书馆与师生群体的互动,九年一贯制图书馆的阅读推广对象是中小学生及教师,这是培养学生阅读习惯、阅读兴趣以及阅读能力的重要年龄段,根据学生可塑性强、学习吸收快、知识接受层面限制低等特点,学校图书馆若是抓住时机可以有效营造阅读环境,促进学生的阅读习惯的培养。

四、结语

综上所述伴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图书馆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九年一贯制学校图书馆书集小学图书馆以及中学图书馆为一体,实现藏书的优化处理与空间结科学配置,才能够让图书馆在九年一贯制办学背景下实现创新融合,实现藏书资源和教育改革的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张翠芝.让九年一贯制学校图书馆真正“一贯”起来[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6(12):108-109+112.

[2]欧丽清.浅谈学校图书馆藏书剔除工作——以广西团校为例[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4,24(10):89-91.

作者简介:林志玲(1986-),女,汉族,籍贯:福建厦门,本科,初级馆员,研究方向:学校图书馆。

作者:林志玲

学生阅读需求图书管理论文 篇2:

吸引眼球 抓心有术

摘 要:大众阅读是图书管理工作的必然要求和职能所在,浅析图书馆与读者的接近性,图书资源的开发与有效利用,以及影响读者阅读心理的诸多要素,从而提出引导读者的捷径,有效发挥图书管理作用,服务广大读者。

关键词:阅读现状;阅读心理;图书馆管理

在知识爆炸的时代,图书馆已成为信息中心。引导读者,开展读书活动,是图书馆进行继续教育的一大职能。我们通过网络传播信息,吸引大众到图书馆阅读,引导和辅助大众阅读便成为图书馆义不容辞的责任。何以引导?通过对大众的阅读心理、阅读动机、阅读兴趣的分析,找出其吸引读者眼球的关键点或接近读者心理需求的接近点,已成为对图书管理人员的客观要求。

一、大众阅读现状

1.阅读心理分析

客观地讲,对于阅读心理的认知,是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了解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所反映的各种心理状态和心理现象。它是通过对文献上的文字、信息或符号,如:感觉、表象、思维、知觉等一系列生理和心理活动进行感知,通过感知对文献中所包含的知识及信息进行汲取。因此,读者的阅读意向活动都是受其先天特性和社会条件影响的,个人的阅读动机、阅读兴趣、阅读情绪均带有较强的个人心理色彩和特殊的阅读心理需求。

2.不可忽视的阅读动机

动机是激励人们从事某项活动的出发点或满足好奇心的一种驱动,也是个体行为的内在动力。情绪则是动机满足与否所带来的行为反应。阅读的动机即是推动读者阅读的一种内部动力,它直接影响读者的阅读倾向和阅读效果。因此,阅读动机也就是阅读的目的。动机决定行动方向,开创阅读先河。

3.培养阅读兴趣至关重要

教育学家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由此可见,兴趣是求知获艺的先导,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兴趣犹如磁石,无论是开阔视野、释疑解惑,还是求证索源、养性怡情,都能助推我们间接汲取人类活动的一切宝贵经验与财富。书屋虽小,却能容纳一个城市乃至全球的文明。阅读能够丰富人生,注入新鲜血液,带来生命的充实与愉悦。当然,并非每一个人都热爱阅读,阅读可分为主动阅读与被动阅读。至此,我们不难看出培养阅读兴趣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主动阅读是指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懂得阅读的意义,想读,阅读的过程是一个探究过程,读者总是处于亢奋状态。与此相反,被动阅读是被外界驱使,被拖着走的一种阅读,不懂阅读的重要性,不想读,甚至厌读。被动阅读是对于还没养成阅读习惯的青少年来说,无法回避考试竞争的严酷现实,出于应试目的的青少年读者,消极阅读,不肯深读,更不会品读,阅读便成了压力与负担。对于正在转变角色的大众来说,受自身文化的限制,以及阅读知识、阅读方法的欠缺,却又不得不用阅读来适应角色的转变、社会的发展,被动阅读的压力、不知所措的行为,直接影响着人们的阅读效果和阅读需求。所以,图书管理应着重培养阅读兴趣,化被动为主动。

二、引导大众阅读

阅读引导对于读者获取信息、掌握和理解相关内容,并进行充分利用显得十分重要。要想充分发挥图书馆的“宝藏”作用,就必须做好对读者阅读的引导、启智、辅导。

曾有作家坦言:热爱读书并能懂得如何读书,对于学子来说真是一笔很大的财富。一本书宛如一艘远航的巨轮,能将读者带到遥远的乐土,这是一些家长可望而不可即的。

有调查显示,多数青少年还是喜欢阅读的。但是,目前国内孩子阅读量并不高,其主要原因是应试教育下自由阅读课程安排少,加之众多学生找不到兴趣点。说穿了,是一种应对一系列考试的被动阅读,在被动中寻求主动,那就是环境所限,引导不力。

时下,高考教育改革加大语文分数比重,无疑是应试教育改革的一大起步,引导青少年阅读显得尤为重要。有针对性地引导青少年学会阅读,让他们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自主阅读,畅游知识海洋,从而提升其阅读、思考能力,成为教育工作者和图书管理人员的光荣义务。

培养青少年的阅读能力和习惯,是全社会值得关心的问题,是我们图书馆界当前应着重解决的课题之一。近年来,党和政府也不断倡导全民阅读,提高综合素质。应着重解决的是引导青少年喜欢读书,首先是给青少年营造读书的环境气氛。图书馆的环境和设施,应符合和适应各类读者的需求,使其在赏心悦目的环境里享受阅读。图书馆应该根据青少年的心理特点,选择适合青少年的图书,引导他们读一些感兴趣的书籍,最好是图书馆与青少年读者能够建立互动,采取多样的方式来激发青少年的阅读兴趣:

——推荐故事书。故事充满离奇性,可以满足孩子的好奇心,最容易被青少年接受。

——巧设“疑问”,激发读书欲望。阅读前、阅读时,可以设置一些疑问,激发求知欲和读书的冲动。

——用表演的形式来理解阅读内容,这样既锻炼了他们的表演能力,也促使他们认真阅读理解书中人物的动作、表情、形象,从而让他们有阅读的冲动,感受阅读成功的快乐,再次激发阅读兴趣,诱导他们为寻找乐趣而自觉自愿地去读书。

——以故事会或阅读比赛的形式来激发阅读兴趣。可以通过办板报宣传栏开辟阅读天地,有计划、有目标地推荐优秀书目。还可以以“提要题”的形式,画龙点睛,标明书目特点,吸引学生眼球。

——有意识地引导、帮助青少年选择性地阅读。青少年阅读辅导工作,既要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帮其掌握查找相关资料的技能,触类旁通地解决诸多问题,使青少年不再被动地阅读。

除青少年阅读外,我们还应重视全民性大众阅读。图书馆是大众阅读的主阵地,大众阅读是指在全社会营造一种学习氛围,鼓励国民借助图书馆这一阅读平台积极阅读。它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阅读,它是一种阅读理念的创新。图书馆人应把倡导、培养大众阅读兴趣当作一项使命来完成,创造一套大众化阅读的范式,引导和规范读者阅读,推陈出新,提升大众阅读兴趣。中国图书馆学会曾以研究图书馆与阅读文化、研究图书馆与全民阅读的关系为基础,提出以爱读书、读好书为宗旨,全面推动全民阅读活动的开展,全力建设书香阅读社会,让全民阅读活动能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可持续地进行。

图书馆是社会阅读的重要平台,为适应时代的发展,开展了多种形式的阅读。数字图书馆工程,以满足大众网络阅读的需求,它在社会阅读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既能确保大众阅读的连续性,又能滿足读者的不同需求。为了吸引更多的人走进图书馆,近年来兴起了社区图书馆,它在大众阅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所以,图书馆开展社会阅读活动,也是自身发展的需要。阅读不仅是图书馆事业赖以生存的基础,阅读也在改变着图书馆的服务方式,催生着管理和服务形式的提升。

图书馆推动社会阅读活动的意义在于改变传统的旧式服务模式,提高读者的阅读能力和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变读者自己到图书馆来为吸引读者到图书馆来。大众阅读还可采取开办讲座、新书评介、编制导读板报等形式引导读者阅读。同时,通过引导读者到图书馆阅读,扩大图书馆的社会影响,拓展图书馆生存与发展空间。公共图书馆潜力无限,益处多多,有待于我们进一步探讨、挖掘,提高公共图书馆对大众阅读的吸引力首当其冲。

参考文献:

翟红宇.浅析公共图书馆对大众阅读的影响[J].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4).

编辑 温雪莲

作者:白红梅

学生阅读需求图书管理论文 篇3:

高校图书馆开设茶艺室的意义及可行性分析

摘要:我国的茶叶文化具有悠久历史,其文化内涵也十分丰富,在全球内都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图书馆承载着知识传播以及信息交流的重要功能,为了实现图书馆进一步发展,满足学生学习需求,需要对图书馆进行改革。经过茶艺室建设,可以促进图书馆改革和发展,可以传播茶叶文化,除了可以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也能够提升图书馆的内涵,使图书馆营造较好的文化氛围,让学生在茶艺室中受到良好的熏陶,健全学生的道德品质,也对我国茶文化进行传承。本文对茶文化与茶道精神进行了概述,阐述了高校图书馆设置茶艺室的意义,并且分析了茶艺室的可行性。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茶艺室;意义;可行性

对于当今社会的高校大学生,学习茶道精神十分必要,这对学生的人文修养以及道德品质的健全都具有深远的影响。为了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高校需要重视茶艺室建设工作,通过将茶艺室建设在图书馆中,能够进一步传播文化知识,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也丰富了图书馆了功能,使得图书馆可以为学生提供优质服务。在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还可以在茶艺室中放松自我,提升了学生的精神境界,当学生在学习茶文化后,可以对茶道思想进行传播,使我国茶文化得到了继承和发展,所以,在高校图书馆中建立茶叶是具有重要的意义,也具有较强的可行性。

1茶文化与茶道精神的概述

我国的茶文化主要起源于唐朝,在茶文化的不断发展中,逐渐融入了我国的传统文化,并且吸收了佛教、儒家以及道教等诸多文化思想,经过不断吸收各方面的思想文化,逐渐形成了茶文化。在茶文化中,包含了“礼”、“真”、“和”、“静”的茶道精神,比如说,在茶文化中,提倡天人合一,这种思想与茶叶的自身属性具有一定的共性。不仅如此,茶文化也注重修身养性,这些特点十分符合儒家以及佛家的思想理念。对于我国茶文化而言,主要可以分为三个层面,一是茶叶的讲究,茶叶注重“得味”。二是在饮茶环境、礼仪以及茶艺等方面比较有讲究,注重“德运”。三是在思想以及修行方面比较讲究,注重“得到”。通过这三方面的内容,都能够体现出茶文化的文化底蕴,充分体现了我国茶文化的独特性,有助于引导广大品尝饮茶人员形成积极乐观的人生观念,健全他们的道德品质。

在我国古代,对茶叶的韵味就十分讲究,从茶叶的采摘,再到茶叶的烘焙等都具有严格地要求,每一个环节严格的工艺流程。不仅如此,在饮茶的时候,对茶水、茶具也具有独特的要求,这些物品将会直接关系着茶味。在我国唐朝的时候,自从编写了查询以后,广大饮茶爱好者对饮茶文化进行了深入研究,逐渐总结出了一套比较成熟的茶文化体系。总的来说,就是茶叶需要经过多方面考核后才可以入口,第一,对茶叶进行采摘的时候,要注重采摘的时间,以及采摘的方法;第二,对茶叶的颜色味道以及香气等都有严格要求;第三,茶具制作需要应用鼎炉。第四,在烧火时,所选用的柴火不能够还有油脂;第五,在煎茶时,使用的水具有严格要求;第六,对茶饼进行烘烤的时候,需要对工艺进行严格要求;第七,对茶饼进行碾磨时,需要控制颜色以及形状等方面的因素;第八,对茶叶进行手工艺蒸煮时,需要按照一定的程序来执行;第九,在饮茶方面需要持之以恒,充分体会到茶文化的精神,这些要求能够充分展现我国古人对饮茶文化的重视,也体现了精益求精的精神。

对于茶叶的德运,我国也具有特殊的讲究,主要在环境以及茶艺等方面十分注重。对于饮茶环境而言,不能够庸俗,也不能够随意,需要充分重视饮茶者的品位。通常情况下,可以将饮茶环境划分为三种,第一,大自然环境,也就是说在山水树林等环境中进行饮茶,使饮茶者可以感受到青山绿水的自然环境,从而体会天人合一的茶道精神。第二,专门的茶馆,可以使品茶者在室内进行饮茶,通常,室内采用古香古色的装饰风格,饮茶者可以一边聊天,一边饮茶;第三,在庭院里,这种庭院经过了特殊的装饰,一般使用奇花异草、奇石名木,又或者是长亭走廊等,以此营造出清新淡雅的饮茶环境。通过饮茶环境,可以体现出饮茶者的品位以及文化内涵等。

对于茶文化来说,“得道”的追求是茶文化的精髓,也體现了茶道精神。当饮茶者进行品茶时,能够使自己的灵魂和茶水形成统一的一体,并且与周围的环境进行有效融入,使得饮茶者达到一种境界,不仅可以保持内心平静,也能够不去理会世俗,进而达到无欲无求的精神境界。饮茶者在看待事物时,能够站在另一个角度去分析,让他们忘却烦恼,实现修身养性的目标,进而获得相应的人生感悟。除此之外,在茶文化中,包含了我国儒家思想,也就是中庸和谐,从而使饮茶者“得到”。在这种儒家思想中,十分注重得到不注重信条。不管是在饮茶的时候,又或者是在敬茶的时候都十分重视口感、温度等,体现了饮茶人员的教养。另外,在茶室环境方面,注重简朴,这样能够充分体会儒家思想等的宽厚和节约,也就是说,通过饮茶者进行茶事活动,让他们体会到不同的文化思想,修炼自身的高雅品德,健全他们的人格等。

2高校图书馆成立茶艺室的意义

2.1增强图书馆的文化氛围

在高校图书馆中,之所以要开设茶艺室,对图书馆的氛围具有重要的积极影响。对于高校图书馆来说,自身的功能就是对文化进行传播,为学生提供学习的场所,这方面的功能与茶艺室具有一定的相同之处。图书馆包含着大量的知识文化,而我国茶文化也具有深厚的文化历史,包含着优秀的思想理念,这些都与图书馆的文化思想不谋而合,在图书馆中,学生可以对知识文化进行交流,满足大学生的学习需求,所以图书馆要有良好的学习氛围,其中,在环境方面需要保持绝对得安静,进而让学生可以静下心来学习。茶艺室的环境也十分安静,能够使饮茶者静下心来去思考,从而获得相应的感悟,从这个角度来看,图书馆的氛围与茶艺室的氛围十分契合,因此,在我国高校图书馆中,开设茶艺室具有现实意义。通过茶艺室的开设,除了能够对图书馆的内涵进行进一步丰富,还可以使图书馆的自身服务质量得到有效提升,为图书馆增添了良好的文化氛围,有助于图书馆进一步实现自身的文化功能等。

2.2培养学生的人文修养

在图书馆中通过茶艺室的建设,除了能够丰富图书馆自身的文化内涵,也可以使学生自身的人文修养得到有效提升,图书馆是各学科知识的集中营,也是学生另一个重要的学习场所。在图书馆中,学生们能够对文化知识、思想理念等,进行充分交流,有效培养了学生的人文精神。在我国茶文化中,通过学生学习茶道思想,可以丰富学生的人文精神、健全学生的品格,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等,可见,在高校中茶艺室的开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茶文化的熏陶下,能够使学生明确自己的人生发展方向,比如说,通过学生学习礼仪方面的茶道文化思想,可以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中国的传统礼节,不断健全学生的品性、品德等,在生活中和学习中能够懂礼貌,谦虚做人等。学生在学习谦和文化之后,可以让学生宽以待人,包容他人的不足。当学生学习“真”文化后,可以让学生养成真性情,使学生的内心保持一份纯真,在学生学习静之后,学生可以静下心来对待事情可以平静地解决,由此可见,我国茶道思想对高校大学生具有重要的影响,可以培养他们的人文精神,也能够对学生的德育品质进行有效培养。除此之外,在高校中,如果设立了茶艺室,还能够吸引更多的学生,让学生在特定的环境中进行思想交流,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图书馆中,如果学生学习累了的情况下可以在茶艺室中放松自我,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服务,也使得图书馆内涵得到了丰富,形成了特色的文化风景线。

3高校图书馆中开设茶艺室的可行性

3.1进一步利用图书馆中的资源

在高校图书馆中,对茶艺室进行建设的时候,需要对图书馆的资源进行高效利用,对茶艺史的可行性进行深入分析,确保实现图书馆自身的文化功能。在传统的图书馆中,主要是利用图书方面的书籍来丰富图书馆资源,在内容方面比较单一,还不能够提升图书馆的境界。通过茶艺室的设立,可以使图书馆的文化境界得到提升,不过,对于高校图书馆中的茶艺师而言,与外界存在很大的差异性,不仅要具有相应的茶艺物品,还应该对图书馆中的各项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尤其要增设与茶文化相关的书籍等,使茶具等设施得到科学设置。在茶艺室中,学生不仅能够品尝,还可以进一步学习我国的茶文化等。除此之外,在茶艺室的造型方面,也应与图书馆整体形象保持高度匹配,图书馆中的相关设备应该高效利用,进而在茶艺室中能够顺利展开一些文化交流活动等,比如说,在茶艺室中,可以进行相关知识讲座,又或者是茶文化交流活动等,高校也可以邀请相关的茶艺专家进行宣讲,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的文化传播功能,使学生可以进一步学习茶文化,体会我国的茶道思想,丰富学生的人文精神。

3.2加大力度宣传图书馆茶艺室

在我国图書馆中,通过茶艺室的开设,可以使图书馆实现新的发展,也使得高校教育得到新的发展。在高校图书馆中,对于茶艺室来说,属于一项重要的建设工程,所以需要对高校图书馆中的茶艺室进行重点宣传,让学生能够积极走进茶艺室进行学习和活动,通过品茶饮茶等,充分发挥其积极影响。在高校中,可以利用广播、宣传栏等加大茶艺室的宣传力度,并且,在茶艺室中定期举办相应的活动,使学生精神世界得到有效丰富。不仅如此,学校还可以与当地的电视台、网站等进行合作,进一步来宣传茶艺室活动,让更多学生能够参与到茶艺室活动中,这样可以提升茶艺室的社会知名度,也能够让更多的书屋书馆建设茶艺室。值得注意的是,在茶艺室设立之后,需要做好相应的管理工作,确保茶艺室得到高效应用,学校可以聘请相关的管理人员来管理茶艺室,并且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为茶艺室的正常使用培养一支高素质管理队伍,所选择的茶艺师需要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了解我国茶文化,并且要具有较好的文字功底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等,可以在茶艺室中进行茶文化讲解。另外,学校也可以聘请一些兼职人员,使学生进一步学习到茶艺,从而让更多的学生能够了解茶文化,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十分深厚,在文化组成方面,茶文化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一直以来,对茶文化情有独钟,在饮茶的时候,也十分讲究,茶友们进行饮茶交流时,通过饮茶可以起到较好的辅助作用,有助于人们的进一步交流。在高校图书馆中,通过茶艺室的建设,可以对我国茶文化进行进一步传承和发展,学生可以在学习之余进入茶艺室,不仅能够让学生放松精神,还可以让学生进一步学习我国的茶文化,充分体现了我国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不仅如此,在高校中,经过茶艺室的增设,可以丰富图书馆的功能和内涵,提升图书馆服务质量,也营造了良好的图书馆文化氛围,有利于实现图书馆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高校图书馆开设茶艺室的意义及可行性分析[J]. 惠青,赵茜.福建茶叶.2016(06)

[2]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模式与理论探讨[J]. 胡胜男,敬卿,邱雪兰.高校图书馆工作.2016(01)

[3]高校图书馆用户服务的创新发展趋势研究[J]. 刘雅琼,肖珑.图书情报工作.2015(20)

[4]高校图书馆开展大学生网络生活教育的实践及思考[J]. 陈昌蓉,杨平.情报探索.2015(04)

作者简介:肖楚乔(1993.12-),女,湖南衡阳人,本科,助理馆员,图书管理员,主要研究方向:阅览室图书管理。

作者:肖楚乔

上一篇:国内公路工程现场管理论文下一篇:汽车工业企业危机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