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工业企业危机管理论文

2022-04-24

摘要:危机对社会整体和历史过程而言是一种常态,其引发的原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自然产生和人类行为。伴随现代化的进程,诱发社会公共危机的可能性因素日趋增多,公共危机蔓延的可能性和蝴蝶效应更趋严重,应对社会公共危机的能力已成为衡量政府管理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汽车工业企业危机管理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汽车工业企业危机管理论文 篇1:

构建汽车工业企业危机管理策略体系

摘要: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加深以及加入W T O,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与危机。面对国际汽车市场的激烈竞争,特别是汽车进口配额管理取消,关税进一步降低,我国汽车工业企业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危机,为此,建立一套中国汽车工业危机管理攻防策略体系,以确保汽车工业健康持续发展,变得尤为必要和迫切。

关键词:危机管理;汽车企业危机;危机管理策略

一、我国汽车工业企业中存在的危机

(1)技术危机。当前,中国在汽车技术开发方面面临着两难的抉择。一方面,基础研究、基础储备特别是缺乏技术开发带头人,边际成本大大高于国际汽车工业企业;另一方面,即使产品开发出来了,又将面临市场问题,开发高成本形成的产品高价格难以同国际产品相抗衡。

(2)品牌危机。中国的汽车工业企业在发展中,重视产品的生产,轻产品的开发,自主品牌不仅数量极少,而且竞争力很弱。世界汽车百年的历史已经培育出了福特、通用、奔驰、本田等世界性品牌,在这些品牌后面,蕴藏着巨大的无形资产。2006年轿车产销量突破600万辆,其中多数是别人的品牌,不经许可,中国人不能改动。奇瑞、吉利、哈飞、中华等自主品牌产品不到1/5,更不用说富有竞争力的品牌。

(3)服务危机。中国汽车服务贸易是比汽车生产更加幼稚的行业,加入W T O后,中国开始在汽车销售、售后服务、汽车保险、融资和消费信贷等领域逐步开放。汽车服务贸易的开放,最直接的表现是汽车市场竞争格局将发生变化。原来中国汽车市场以国内整车生产企业为主、国内汽车进出口公司为辅的主体格局,将转变为国内整车企业(包括合资企业)、国内汽车贸易企业和以纯贸易方式进入中国的独资汽车贸易公司并存的格局,外商贸易企业建立销售网络,以新的销售方式直接威胁中国汽车行业已有的销售网络。

(4)人才危机。中国汽车工业企业除自主开发能力低下外,还有关键的一点就是缺乏人才。以一汽为例,一汽的技术开发人员约为2600人,仅占公司职工总数的2.6%,而日本丰田公司的职工总数与一汽相似,但技术开发人员近万人,占职工总数的9.8%。更为严重的是,中国汽车高级科技人才流失现象比较严重。

(5)能源危机。如果中国的汽车人均拥有量达到每10人一辆的世界平均水平,全世界的石油出口量也不能满足要求;如果中国的轿车发展达到美国那样的水平,全世界的石油产量也不够使用。因此,石油紧缺已经成为中国一个十分重要的战略问题。与此同时,油价的持续上涨更进一步突出了能源的紧缺,中国对于开发新能源汽车的需要越来越紧迫。

二、我国汽车工业企业危机管理防守策略体系的构建

(1)汽车工业企业危机管理准备。危机管理的一个重要特征是预防性,预防与控制则是成本最低而收效最好的方法。一是树立危机意识。在企业经营形势不好的时候,人们容易看到企业危机的存在,但在企业如日中天的时候,能够居安思危则并非易事,然而危机往往会在不经意的时候到来。尤其是在中国汽车工业即将与国际汽车市场全面接轨之际,中国汽车工业企业面临的内外经营环境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其中既孕育着机会,也蕴藏着危机。所以,汽车行业进行危机管理,首先应牢固树立危机意识,造成一种“危机氛围”,使汽车工业企业经营者及所有员工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充满危机感,用危机理念来激发员工的忧患意识和奋斗精神。二是做好危机管理准备工作。目前,我国汽车工业企业多为合资企业,虽然规模小、无自主技术和自主品牌,但仍可以获得丰厚的利润。因此,汽车工业企业的管理者主要考虑的是当前的汽车市场压力,很少有精力和能力考虑将来可能发生的危机。然而,中国的汽车工业在加入WT O之后,意味着机会与危机如影随行,汽车工业企业的危机管理不仅在于处理已发生的危机,优秀的危机管理者应该懂得如何做好危机爆发前的预防管 理。

(2)汽车工业企业危机预防。危机预防是汽车工业企业危机管理的首要任务,防患于未然是危机管理的核心。①组建汽车工业企业危机管理小组。危机管理小组应由汽车工业企业中职位较高的管理人员和各专业部门的负责人组成,以增加它的权威性和快速应变能力。其主要任务就是全面掌握汽车工业企业危机管理方面的情报:汽车技术研发信息、新旧汽车更新换代、国际国内汽车市场最新动态、汽车销售服务质量信息等,及时预测、预报危机的发生;根据危机发生的可能性,事先拟订出防范和处理危机的行动计划,协同有关部门制定有效的处理危机措施,超前决策,在危机发生时,及时组织处理各种突发事件。②对汽车工业企业全体员工进行危机管理教育。要进行汽车工业企业危机管理的模拟训练,以强化职工的危机意识,提高危机管理机构的快速应变能力。检查汽车危机管理计划是否周密、切实可行,以便对汽车危机管理计划进行及时修改与完善;在汽车产品质量上要精益求精,在售后服务上,要随时随地处理顾客的意见和问题,要使自己的汽车产品从质量、价格到服务都优于竞争对手;针对危机本身,也要有一定的防范措施,要像消防部门在各单位进行的“消防演习”一样,汽车工业企业应针对各种不同的危机进行演习,以求在危机到来时人人能沉着应战。③建立汽车工业企业危机预警系统。汽车行业要将预警与防范危机纳入企业管理的战略管理与日常管理中,切实做到有备无患,建立起汽车工业企业危机预警系统,一是建立汽车消费者访问制度。二是要定期或不定期开展汽车工业企业自我诊断,分析汽车经营状况,客观评价企业形象,把握汽车产品开发、制造和营销中的薄弱环节,对症采取整改措施。

(3)汽车工业企业危机处理。危机处理是在危机爆发之后,企业被迫采取的紧急措施,及时妥善处理危机带来的影响。①尽快确认危机,快速启动危机处理计划。汽车工业企业在控制住危机蔓延的基础上,要立即着手进行调查,找出突发事件发生的原因,产生的后果及影响的范围,积极地开展危机处理工作。汽车工业企业的各种危机具有连锁性,如果汽车在使用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往往与汽车的研发技术和制造技术或汽车售后服务有关,而技术又与汽车工业企业投入的资金多寡、人才质量的高低有直接关系,这些危机的产生又将影响企业汽车产品在市场上的品牌形象,从而影响此汽车品牌在市场上的市场占有率。②在处理汽车工业企业危机时,注意处理好以下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要坚持处理危机的首要原则,这就是以顾客利益和社会利益为最高利益的原则,尤其是一些人命关天的突发事件,处理起来更要慎之又慎。另一方面,要收集危机材料,澄清事实真相。

(4)汽车工业企业危机总结。危机总结首先是进行整顿,总结经验,找出不足,制订一个更切实可行的危机管理计划。①重塑企业良好形象。汽车工业企业通过成功化解危机,企业不仅能弥补部分损失和纠正混乱,扭转危机产生的危害,而且有可能增强汽车工业企业内部的凝聚力,树立自己良好的形象,扩大自身的影响力,进而获得公众

更大的支持。②消除媒体造成的不利影响。当汽车工业企业发生突发事件时,可能会由于媒体报道失实而给汽车工业企业带来危机,此时,汽车工业企业应及时调查研究,澄清事实真相,消除误解造成的不利影响。平时,汽车工业企业应主动、客观并经常不断地向新闻界提供有关本企业的信息,邀请新闻界人士参与企业的各项重大活动,与他们保持长期良好的关系。③改变危机带来的人心涣散。汽车工业企业应及时解决因管理失调、激励不当而引发的内部危机,尽一切可能为员工排忧解难,妥善协调员工们与企业之间的利益关系,努力创造出一个能充分交流、沟通与信任的内部环境。

三、汽车工业企业危机管理进攻策略体系的构建

汽车工业企业应充分认识所处的环境中的有利和不利因素,通过卓有成效的危机管理活动,制定有效、合理的危机管理对策,降低危机带来的损失和危害,获取危机中的商机,激发汽车工业企业更大的活力。

(1)战略创新。加入W T O后,中国汽车工业企业要更好地迎接汽车工业全球化的挑战和竞争,就必须进行战略性重组,发挥大集团的骨干作用。在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辅以必要的政府政策引导的前提下,以国内大的汽车集团为基础进行重组,在此基础上推进与国外大型汽车集团的合作与重组,向国际大型汽车集团的实力靠近,缩小与外国汽车制造企业的差距。

(2)自主发展。最近几年,中国汽车制造业发展迅猛,但在当前阶段,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不能仅仅停留在引进国外制造技术,仿制国外同类产品的层次,中国的汽车工业企业要在国际上立足,就必须拥有自主的知识产权和品牌,拥有自主研发的能力,应当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提高自身的研发能力。

(3)人才策略。汽车工业企业在实施人才战略时,要突出四个重点:一是适应新时期汽车发展趋势的需要,把培养领导人才特别是优秀年轻领导人才作为重点;二是适应汽车信息化、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把培养高新技术人才作为重点;三是适应由传统汽车向现代汽车、传统技术与高新技术嫁接的需要,把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现代管理专业等紧缺人才作为重点;四是适应科技创新和进步的需要,把培养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才特别是创新型青年人才作为重点。

(4)发展电动汽车。从治理环境污染和调整能源结构的角度出发,中国发展电动汽车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从长远来看,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应是我们研究的重点方向。因为燃料电池电动汽车不再依靠石油资源,而且可以实现真正的零排放。燃料电池车的研究重点是燃料电池技术,并应取得较大突破,为实现商用化和批量投产做好准备。

作者单位: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1]刘金诺.汽车企业人才流失危机的预警管理[J].汽车工业研究,2007,(9):78-80.

[2]汤向东.汽车企业的危机管理[J].技术与创新管理.2006,(4):67-69.

[3]天泽.进言中国汽车工业[J].汽车工业研究,2004,(5):28-30.

作者:岑蜀娟 李 波

汽车工业企业危机管理论文 篇2:

中国政府应对公共危机的透视

摘 要: 危机对社会整体和历史过程而言是一种常态,其引发的原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自然产生和人类行为。伴随现代化的进程,诱发社会公共危机的可能性因素日趋增多,公共危机蔓延的可能性和蝴蝶效应更趋严重,应对社会公共危机的能力已成为衡量政府管理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以无锡太湖蓝藻爆发事件为例,透视分析了我国政府的公共危机应对能力,并提出了应将社会公共危机应对置于社会发展目标、社会法制进程、政府职能建设、政府政策协同等四点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公共危机;应对能力;中国政府;无锡太湖;太湖蓝藻爆发事件

由于人为污染和全球气候变化等多重因素的叠加,环境灾害的发生正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国家环保总局2007年调查数据显示,自2005年底松花江污染事件以来,我国共发生过140多起水污染事故,平均每两三天便发生一起与水有关的污染事故。在国家环保总局发布的2006年全国十大环境事件中,有7起与水环境污染有关,其中有4起直接影响到附近居民的饮水安全。[1]

2007年5月29日,一场突如其来的饮用水危机发生在江苏省无锡市,其罪魁祸首就是太湖蓝藻。2007年5月28日下午5时,太湖无锡水域水体大面积发黑、发臭,溶解氧从2.2下降到0(正常情况下大于4),氨氮从1.98上升到12.7,超标25倍。 从5月29日开始,江苏省无锡市大批城区居民家中的自来水水质骤然恶化,气味难闻,无法正常饮用。 针对蓝藻给无锡市带来的这场公共饮用水危机,5月29日晚,无锡市政府紧急召开专门会议,听取有关专家对消除蓝藻危害的建议,很快启动公共危机应对机制。 无锡市政府采取了诸如调水、人工打捞、拦藻、关闭入湖闸口、人工增雨、对自来水强化处理等一系列强有力措施,加上此期间连续降雨以及除藻技术取得了突破,到2007年6月3日下午,无锡市出厂自来水的水质已经基本合格,蓝藻污染导致的嗅味基本清除。无锡市民除饮用和做饭仍依赖纯净水外,其他生活用水已经正常。

2007年太湖无锡蓝藻爆发导致的饮用水公共危机再次提醒我们:人类只有切实保护环境,建立公共危机管理机制,才能保护人类自己的进步与发展。

一、对太湖蓝藻爆发引发的公共危机认识

美国著名政治家汉密尔顿所说:“意外事件有时会在一切社会里产生,无论这些社会是怎样组成的。”危机对社会整体和历史过程而言是一种常态,总是伴随着人类社会。公共危机特指那些导致社会系统的基本价值和行为准则趋于动摇或崩溃,或在较大范围内和程度上影响人们生命和财产安全,引起社会恐慌,影响社会正常秩序和运转机制的突发事件。近年对全球有影响的公共危机事件如2001年美国遭遇的“9•11”事件、2002年中国遭遇的“非典”、2004年的印度洋大海啸、2005年的第13号“泰利”台风等;区域性的、阶段性的公共危机事件也影响较大,如四川2004年3月的沱江河水污染事件、2005年松花江污染事件等。

社会公共危机的发生,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自然产生的,如地震、洪水、雪崩等;二是人类行为引起的,如恐怖事件、经济过度波动等。人类的行为也会引发自然危机,如大量排放工业废水污染河流导致生态恶化;大量砍伐森林导致植被破坏形成洪水或干旱;乱吃野生动物引起流行疾病等等。有人这样认为,自然危机是天灾,具有不可抗拒性。由于人类对自然危机的认识、研究相对较早且深入,对自然危机的管理机制也比较成熟。因此,人类基本能够比较准确地预测自然危机,提前采取措施,开展有效的救治行动。比如地震、洪水、台风等天灾的预警和救治,可以把自然危机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从一定意义上讲,只要人类掌握和拥有足够的技术,自然危机是可以避免的。人为危机是人祸,更具偶然性,其危害也更大。人类对人为危机的感性认识是充分的,但理性认识、责任意识和预防意识是很不够,对人为危机的预警、干预、救治的研究也更多的从理论层面进行,实践的经验总结研究相对较少。这是当前人类社会危机管理的薄弱环节。

天灾人祸的社会公共危机,从其发生根源以及一定意义看,社会公共危机的发生都是人类自身行为的一定期限内聚集反应的结果。无锡太湖蓝藻爆发事件也是如此。

2007年5月28日,由于太湖爆发的蓝藻事件使得无锡市自来水短时间内不能恢复水质,无锡市出现了众多市民抢购纯净水现象。2007年5月29日晚,无锡市绝大部分超市的纯净水已经断货,饮用水一度成为无锡市面上最为抢手的商品。截止到5月30日下午,买不到纯净水的市民开始购买果汁饮料。同时,街头的桶装纯净水价格也由原来的每桶8元涨到了每桶15元。

目前,太湖蓝藻事件与影响渐渐远去,无锡市的市民生活也恢复了正常,但这场生态灾难给人们留下的阴影却仍挥之不去。地跨苏、浙、沪、皖三省一市、总面积36 895平方公里的太湖流域是中国经济较发达的地区之一,也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而太湖却日益成为工业文明的牺牲品。1998年12月,国务院发起了太湖水污染治理“零点行动”,拉开了太湖水污染治理的序幕。但9年来,投资虽然已过百亿元,太湖水质并未明显改善。工业污染、农业污染和城市生活污水控制没有达到预期目的,太湖水质污染甚至有加重趋势。 太湖蓝藻爆发引发的公共危机值得深思。

首先是危机是否可以避免。引发太湖蓝藻爆发的种种诱因,如超标准排污、围湖造田、网箱养殖、生活污水无节制排放,不是一天存在或者短期存在的现象,太湖蓝藻爆发不可能是一、两天污染就能引发的,而是环境污染长期积累导致生态破坏的结果。如果环太湖地区的经济与社会发展能始终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太湖蓝藻爆发事件应该是可以避免的。可惜环太湖地区在经济发展中没有重视发达国家工业化的成功经验,如“环保是让企业飞得更高的逆风”,“环境力是企业活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日本环境文明研究所所长加藤三郎),而是重走了 “先发展、后环保”这一本该吸取教训之路。

另外,在环境保护观念日益深入人心的今天,太湖周边地区,特别是无锡地区对蓝藻爆发之前竟然没有发现丝毫的先兆、相关部门也没有发布任何的预警提示,这不免让人们疑惑:究竟是相关公共危机应急制度没有建立,还是制度建立起来没有得到贯彻执行?这是世人追问的又一重大问题。

其次是太湖蓝藻爆发谁应负责任。太湖遭污,非常清楚。但太湖被污染的责任,却十分模糊。太湖四周和太湖流域方方面面似乎都有责任,又似乎都没有责任。在太湖蓝藻事件爆发后,各方分析太湖污染原因,总结自己是如何重视太湖治污的,如何控制排污的,都讲得头头是道。却没有人去分析太湖污染的责任在谁,因为太湖是跨界湖泊,管湖的部门也是多头管理,该谁负责任似乎很难说清楚。

太湖蓝藻爆发反映的是“湖”污染,而根源是“河”污染。流入太湖的有170多条河流,工业污染、城市生活污染和农业面源污染都是通过这些河网进入太湖的。河流流经地的政府应负起什么样的责任,更是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于是,太湖蓝藻爆发后,欲追究责任人,却面临着“板子不知道打谁屁股”的尴尬局面。正因为这种责任不清的太湖治理现状,导致了“太湖治理年年做,污染一年重一年”的局面。[2]

2007年太湖蓝藻爆发事件引发的“环保风暴”,导致了无锡市下辖的宜兴市5位政府官员因在对相关企业违法排污上“工作不到位”或“监管失责”,分别受到责任追究与处分。受处分的5位政府官员中职务最高的是宜兴市周铁镇镇长和环保局副局长,最低职的官员是环保局下属监察大队的副中队长。对轰动全国的太湖蓝藻污染事件,难道就这几名镇级以下官员有责任吗?如果仅这5位官员的失职就能造成太湖如此严重的污染,那么太湖未来的水质安全实为令人堪忧。

最后是当下对太湖蓝藻再次爆发是否已实施足够的预防措施。据报道无锡政府对治理太湖污染实施了一系列措施,一是全面提高太湖水流域的环保标准,比如污染排放标准、污水处理厂的处理标准、城市污水处理率标准、企业排放标准等。二是继续开展打捞太湖蓝藻作业,分片包干,长期坚持,减少湖体污染负荷。三是加强对水源地的环境监测预警,健全应急处置预案和管理制度,密切关注水源地水质变化。四是做好供水安全保障工作,严格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和管理,完善自来水深度处理措施。五是进一步做好调水引流工作,引清释污,增强水体自净能力。六是切实整治重点污染源,分步取消太湖围网养殖,大力整治周边严重污染企业,尽快减少入湖污染。

据进一步了解,当下太湖流域凡有氮、磷排放到太湖的项目将一律停止审批,已上马的项目将进行技术改造,严格控制氮磷的排放,彻底治理的目标和分步实施的战略均已确立,治污的效果令人期待。遗憾的是没看到分步战略实施时间表,治污的过程可能是非常漫长,很可能是因考虑某些经济利益而人为地延长。“太湖这种浅水湖泊的生态修复,即使在资金充裕、管理严格、技术条件优越的情况下,几十年治理往往也难竟其功。”现在最为紧迫的,是如何有效协调各方利益,立即采取有效措施,遏制太湖生态进一步恶化。

二、透视太湖蓝藻爆发的公共危机

太湖总面积2 338平方公里,是我国第三大淡水湖,沿岸为江苏、浙江、安徽和上海市,是我国工农业经济最发达地区之一。近年来,沿湖地区工农业生产有了迅速发展,旅游休闲、度假业的开发又使大量生活污水进入湖体,从而造成水体营养物质含量明显上升,浮游植物量大幅度提高,致使太湖营养化趋势加剧,有机污染也有上升的趋势,太湖的水质污染与生态环境成了社会关注的突出问题。但为什么无锡却成为环湖城市中受污染最重,以及每年蓝藻侵扰与危害的常客,有专家从无锡地理位置、湖湾特点、城市与太湖间距离等因素予以分析解释。解释认为,无锡马山半岛原是个岛屿,与无锡大环境形成一个水畅其流的太湖湾,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围湖造田”之后,马山岛被围成了一个山不转水也不转的半岛,原有的湖流被隔断,成了一个装湖湾,年年月月的污水进得来出不去,无锡水域成了太湖污染物的堆积池。

先从一个独立机构——太湖管理局的调查结果看,2005年6-9月期间,太湖管理局曾经做了一个‘谁在污染太湖’的5篇系列调查。结果是“梁溪河、直湖港、武进港、太滆运河、漕桥河、殷村港、南溪等入湖支流水污染较为严重”;“2005年6月入太湖水功能区水质监测显示,江苏省境内6条主要入湖河流水质污染严重,水质类别均劣于V类,主要污染项目为氨氮;浙江省境内4条主要入湖河流,东、西苕溪、合溪新港水质较好,为III类,而长兴港水质较差,劣于V类”;“根据1998-2003年太湖污染负荷量逐年计算和分析,上游地区中高锰酸盐指数(CODMn)、总磷(TP)和总氮(TN)年平均入湖量分别为5.30万吨、0.14万吨、3.57万吨,均以无锡地区为最大,其次为常州地区,湖州地区最少。无锡、常州、湖州地区高锰酸盐指数(CODMn)年平均入湖量分别占上游地区入湖总量的47%、34%和19%;总磷(TP)分别占47%、35%和18%;总氮(TN)分别占52%、31%和17%。每年通过河流进入太湖的污染负荷量中,无锡地区所占比例最大,基本占入湖总量的一半左右,常州地区次之”。从太湖管理局这个独立于环湖城市区域管理的机构调查看,无锡对太湖的污染影响最大,太湖污染对无锡的反作用也最大。

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的研究认为,太湖的外部污染源主要有工业污染、农业污染和城市生活污染三大类。工业污染主要集中在纺织印染业、化工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等领域。其中纺织印染业的COD(化学需氧量)排放量最大,占重点工业企业COD排放量的61%,总磷排放量占重点工业企业总磷排放量的41%。太湖流域则是江苏省印染产业集中区域。在江苏省960多家重点印染企业中,有570多家坐落在太湖流域,占全省印染企业的60%;印染废水排放量和COD排放量分别占全省印染行业的75.3%和72.3%。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太湖蓝藻频频爆发决不可能是一夜形成。从环湖城市无锡、常州、苏州、湖州的区域社会经济状况看,“谁在污染太湖”、“谁在保护太湖”的论断将更有说服力。

无锡市。目前,无锡已建成以纺织、电子、机械、化工、医药为主,门类比较齐全,配套协作能力较强的工业体系。2006年国家统计局高新技术产业的统计表明,无锡市高新技术产业中有五大支柱产业,即精密机械及汽车配套业、电子信息及高档家电业、精细化工及生物医药业、特色冶金及金属制品业、高档纺织及服装加工业。截至2007年7月,无锡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 376户,有2 955家各类化工生产企业,规模以上企业1 001家,其中具有中等规模的纺织印染业的有159家。2007年5月29日,江苏省环保厅公布全省严重污染企业黑名单,全部(22家公司)位于无锡市,行业包括皮革、钢铁、纺织、医疗器械生产等,无锡市水污染的严重程度可窥一豹而知全身。[3]

常州市。目前,常州已建成了以机械、冶金、电子、纺工、化工等加工制造业为主的工业体系,拥有各类工业企业近1.5万家。据2006年常州工业经济统计表明,机械制造工业:规模以上机械企业995家,占全市规模以上企业总数的40.22%。冶金工业:规模以上冶金企业102家,占全市规模以上企业总数的4.12%。纺织服装工业:规模以上纺织服装企业473家,占全市规模以上企业总数的19.1%。化学工业:规模以上化工企业297家,占全市规模以上企业总数的12.0%。医药工业:规模以上医药企业38家,占全市规模以上企业总数的1.54%。建材塑料工业:规模以上建材、塑料企业216家,占全市规模以上企业总数的8.72%。[4]

苏州市。目前,苏州已形成了丝绸、纺织、轻工、机械、电子、化工、医药、冶金、建材、工艺、食品等门类较多的现代工业体系。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纺织工业、 通用、专用、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工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业、 化纤、橡胶、塑料工业等是其支柱产业。据2006年苏州工业经济统计表明,规模以上机械企业占全市规模以上企业总数的48.12%;规模以上冶金企业占全市规模以上企业总数的3.17%;规模以上纺织服装企业占全市规模以上企业总数的11.1%;规模以上化工企业占全市规模以上企业总数的7.6%;规模以上医药企业占全市规模以上企业总数的0.44%;规模以上建材、塑料企业占全市规模以上企业总数的5.89%。[5]

湖州市。湖州市已建成以纺织、建材为工业支柱,金属工业、电子电器工业、轻工工业、医药化工工业为主体的工业体系。据2006年湖州工业经济统计表明,规模以上机械企业占全市规模以上企业总数的46.54%;规模以上冶金企业占全市规模以上企业总数的5.74%;规模以上纺织服装企业占全市规模以上企业总数的13.6%;规模以上化工企业占全市规模以上企业总数的5.2%;规模以上医药企业占全市规模以上企业总数的0.62%;规模以上建材、塑料企业占全市规模以上企业总数的6.73%。[6]

通过比较,可以得到这么一个推论:环太湖流域的无锡、常州、苏州、湖州工业体系中纺织业、医药、化工是其共同具有且重要的支柱产业,这些企业对水污染产生的影响最大,影响途径也最为直接。而无锡工业体系中,纺织业、医药、化工,无论其企业家数、企业规模、企业效益等方面,在环湖四城市中都是第一位的,谁在污染太湖,谁对太湖的污染影响最大,据此可作出“无锡对太湖污染影响最大”的定论。

无锡市现有的太湖岸线,都属于下辖的原无锡县。20世纪80年代以来,该县作为以乡镇工业为特色的“苏南模式”的发源地,有着“神州第一县”之美誉。早在20世纪30年代,无锡的工业产值仅次于上海和广州,为国内第三大工业城市。一直到抗日战争爆发后,无锡工业才迅速衰落。但是,无锡县的乡镇工业,承继以前的技术,在20世纪50年代就已小有规模。“文革”期间,来自无锡市区和上海市的无锡籍技工,不少转入乡镇企业谋取生计。“文革”结束后,无锡的乡镇企业更是获得大发展。也就是早期的这些乡镇企业中,有相当数量是污染很重、经济效益很高的印染和化工企业,几无任何污水处理设备,逐步为太湖的富营养化扎下了“根源”。

及至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无锡城市的扩容,大量污染企业转入下辖县级市宜兴,这一转移,给这个以山光水色物产丰饶著称的古城带来了沉重的生态危机:其西部与常州相邻的湖,目前已成为整个江苏污染最严重的湖泊;其东部流入太湖的河流,多为劣V类。与城市扩容相伴的,是城市人口的增加。无锡市在90年前仅80余万人,2004年城区人口达330万;到2010年,无锡城区人口将达390万左右。到2010年,生活污水的排放可能达到20世纪90年的15倍以上。仅仅这些,就足以让本已不堪重负的太湖难掩其累,更何况无锡对太湖的污染远非惟一。

三、应对社会公共危机的探索与建议

无锡城市自来水水源时常受蓝藻季节性爆发的影响众人皆知,可无锡地方政府何以没有建立常态的预防机制?既然“早在2007年5月7日太湖蓝藻第一次大爆发时,无锡市自来水公司就停用了一处水源”,政府何以没有及时制订应对措施?以上现象与事实表明,无锡地方政府应对蓝藻爆发危机的效率值得追问。另外,太湖蓝藻爆发后,无锡当地民众在网络论坛里,对“臭因”的各种猜测满天飞,他们对于“蓝藻爆发”的准官方说法大多持怀疑态度,而力陈工业污染的可能性——政府对太湖周边那些向湖里排污的工厂整治不力。无锡太湖蓝藻爆发的事件,具备了发展成为社会公共危机的倾向。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和谐社会建设方向,和谐社会的目标指向首先是以人为本,安定有序。和谐的目标指向要求政府必须积极防范公共危机,“在经济全球化、社会复杂化和自然环境不断恶化的时代背景下,社会公共危机已由非常态化的偶发转变为常态化的频发,成为社会管理中不可回避的重大挑战。应对社会公共危机的能力已成为衡量政府管理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如何建立一套比较完善的公共危机管理机制,形成有效的政府制度安排,及时有效地处理危机,已成为党和国家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课题”。另外,伴随着现代化的进程,人类社会的相互依存度越来越高,关联性越来越强,复杂性越来越大;系统越复杂则其可靠性越差,诱发社会公共危机的可能性更大,公共危机蔓延的可能性和蝴蝶效应更趋严重。而且,在现代化进程中,细化的社会分工和密切的社会联系,也使公共危机在社会事务领域产生“规模危机”,并因此增大了社会风险成本与应对公共危机管理的难度。[7]

科学、及时、妥善地应对公共危机已不单纯是政府应尽的社会管理职责,公共危机的应对考验着“服务型政府”、建设“和谐社会”的政府执政能力,考验着政府“民生”、“人本”理念的社会执政声誉。本文以无锡太湖蓝藻爆发引发的公共危机处理为例,探索社会公共危机处理的政府应对机制。

置应对社会公共危机的理念于社会和谐、经济可持续的发展目标之中。“严格地说,一切危机和灾难都是人为的,是人类不理智、不合理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的结果。因此,危机管理的一个重要政策选择在于把危机管理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在经济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尽量减少那些可能引发灾难和危机的因素”。突发性社会公共危机具有不可预见、突然性、复杂性、突发性、链锁性、并发性、衍生性和滞延性等特点,突发性公共危机事件的应对机制通常是在危机发生后迅速启动社会公共危机应对机制,根据公共危机发生事件的性质、特点、规模、规律等进行事后应对。但对周期性社会公共危机,引发周期性公共危机事件的根源往往是长期的、累积的、显性的,周期性公共危机的发生也往往是可预见的,甚至是可预测的。因此,周期性社会公共危机的应对应该是超前的、可预防的,整合危机于社会和谐、经济可持续的发展目标,周期性社会公共危机应是可预防的、可减少的,可避免的。另外,政府的周期性社会公共危机的预防与应对行为,更能体现政府的执政能力与执政声誉。

无锡太湖蓝藻周期性爆发已不是偶然的突发性事件,而是片面追求区域经济和地方发展长期积累的效果,特别进入20世纪90年代的无锡发展模式曾经就是区域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经典模式,然而如今太湖蓝藻的频频爆发,则说明其发展模式(重GDP增长,忽视经济可持续发展,忽视社会和谐发展要求)积累的环境成本到了临界点,已经超出了其环境的承载能力,已严重威胁着社会和谐发展,已成为引发、诱发社会公共危机的根源之一。

因此,社会公共危机的应对、预防及其根治,其关键是置应对社会公共危机的理念于社会和谐、经济可持续的发展目标之中。

置应对社会公共危机的行为于依法行政、法治社会的建设进程之中。针对无锡太湖蓝藻爆发引发社会公共危机的事件,有专家学者从引发该事件的历史、现实的角度进行评述,最后往往归根到政府的“问责制度”的落实,希望能处分几个官员,从而一方面平息社会公众的怒气与指责,另一方面追究“官员”责任,大快人心。其实,无锡太湖蓝藻爆发事件的发生,甚至周期性社会公共危机这类事件的屡屡发生就已昭示,政府在依法应对社会公共危机方面所做出的努力是不称职的。

以治理引发无锡太湖蓝藻爆发的企业排污行为为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对企业排污进行了规范与要求。可为什么有些企业就是敢置国家法律法规于不顾,敢以身践踏呢?依笔者看,这主要是企业经营者的法制意识淡薄与法制心理不健全所致。非法排污、超标排污是违法事件,这是任何一个企业都了解的法律知识,但不是每个企业经营者都具有这个法制观念。其主要原因可能存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认为能侥幸逃脱法律的追究;二是认为能对抗法制的权威,法律无法追究其责任。三是由于体制和地方保护主义,导致政府在企业生产项目环保上的“不作为”,在当地政府的保护伞下逍遥法外。笔者认为,无锡太湖周边的企业经营者敢如此胆大妄为并屡禁不止地违法排污、超标排污,政府在地方保护主义与“GDP”政绩驱使下,对排污依法治理上的“不作为”是根源。即使是当下,无锡太湖周边企业的违法排污、超标排污行为是否得以彻底制止、全面禁止,从无锡市政府仍在太湖治理规划预定的方案进程推进的新闻就可以透析,违法排污、超标排污依然存在。既然是违法行为,那就应当且必须立即制止,可为什么违法排污行为依然存在,为什么政府还允许或默许违法排污行为的存在,政府也许可以找出很多理由,但从法治层面看,这只是政府的借口,试图掩盖其依法治理上的“不作为”,这与政府的依法行政、法治社会的建设目标相悖。

提高政府应对社会公共危机的法治能力,不仅是应对社会公共危机自身的需要,也是政府推进“依法行政”和“法治政府”的需要。

置应对社会公共危机事件的信息建设于社会公共产品、公共服务的政府职能之中。社会公共危机事件信息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斥性特征,即社会公众对社会公共危机事件信息的拥有受益不影响社会他人,社会公共危机事件信息是社会公众普遍需要的。公共产品理论说明政府更适宜于且更应该承担起公共产品的供给与配置,社会公共危机信息是政府的福利性供给,是政府实现社会公正以及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职能。因此,在应对社会公共危机机制中,至关重要的是政府向社会公众提供客观、真实、准确、全面反映事实真相的公共危机事件信息。社会公共危机事件信息公开化、处理透明化,是政府在处理公共危机事件时最好也是最有效的危机公关途径。在现代传播手段和媒体发达的今天,任何遮遮掩掩的企图都冒着被彻底曝光的危险,也很可能彻底失去公众的信任。事实证明,发达的现代媒体已经使得隐瞒信息的企图有可能加快信息的传播。因此,信息建设在应对社会公共危机中将起至关重要的作用,提高社会公共危机的信息建设度,不仅有利于政府预防社会公共危机,而且有利于政府全民动员,群防群控,缩短应对危机周期。

与气象部门及时公布各地气温、气候的状况以及气候变化趋势一样,主动、广泛收集可能诱发社会公共危机的信息,准确分析、及时公开报道社会公共危机的相关信息是政府有关部门的职责,比如环境监测部门应主动监测、检测有关环保对象,分析各种监测、检测数据,并将监测、检测数据信息及时向社会公布。当社会公共危机发生时,有关部门应以科学的精神,公开、客观、科学地报道社会公共危机的相关信息。否则,这就是有关政府部门的“失职”,一方面将影响政府的“公信力”和形象,另一方面还将直接影响社会公众应对危机的心态,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危机的应对与处置进程。[8]

以《无锡日报》对太湖蓝藻爆发引发的饮用水公共危机的报道为例。

2007年5月7日太湖蓝藻第一次大爆发时,无锡市自来水公司就停用了一处水源,但地方政府既没有及时制订应对措施,也没有及时公告这一信息,以警示与提醒社会公众做好应对可能因此而引发的饮用水危机。

5月30日,《无锡日报》刊登了《太湖自来水水源地受蓝藻影响》,虽实事求是地报道了无锡自来水出现了问题,但却将原因归结为天灾,强调不可抗力,其实并未真实报道引发事件的根源真相。

5月31日,《无锡日报》刊登了《面对水质异常 我们在行动》的综合报道,对政府的行动、水源地取水口、超市供应、水质监测等危机中市民最为关心的问题进行详细报道,告诉市民:贡湖、锡东饮用水源地的水质监测项目由原来的29项增至109项,市区20多家主要超市、卖场已紧急调运20万箱纯净水,货源充足。但其实超市、商店矿泉水、饮用水被抢购一空,并非货源充足。虽有安抚社会公众危机情绪、控制事态发展的需要,但报道信息仍失偏颇。

6月1日,《无锡日报》刊登了《水质昨现转机 措施连续跟进》。6月2日,《无锡日报》刊登了《恢复正常供水目标初步实现》。6月3日,《无锡日报》刊登了《无锡市区自来水厂水质达到饮用水标准》。6月5日,《无锡日报》刊登了《无锡市人民政府关于自来水出厂水质达标的通告》,告知市民“经卫生监督部门连续监测,我市自来水出厂水质达到国家饮用水标准,实现正常供水。”但市民的反映是自来水异味并未根除。因此,社会公共危机的信息建设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或决定了社会公共危机的处理进程及其成效。

置应对社会公共危机的政策协同于政府部门能力建设、效能建设的绩效考核之中。社会公共危机不仅是对一个政府管理制度和应变能力的考验,应对公共危机的政策协同更是对政府各部门能力建设、效能建设的考验,各部门之间的政策协同能力是政府应对公共危机的一个关键因素。因此,无论公共危机事件多么严重,只要政府采取有力的措施消除事件的危害和影响,特别是在危机中协同各部门和各种力量,共同应对危机,应该可以很快消除影响。

无锡太湖蓝藻爆发后,无锡环保部门、水利部门、卫生部门、市政部门、经贸部门、旅游部门、交通部门等政府职能部门均在无锡市委、市政府的统一指挥下,协作应对因蓝藻爆发的社会危机。无锡太湖蓝藻得以暂时缓解后,在国务院的统一协调下,国家环保总局、财政部、税务部门协同作战,试图通过财政和税收杠杆调节太湖区域的产业布局,协同推进太湖治理。因此,提高政府各部门应对公共危机的政策协同能力建设,不仅是提高政府行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对“民生”、“人本”政府形象的重大考验。

2007年因太湖蓝藻爆发引发的无锡水危机已逐渐淡出了公众的视野。什么时候将会发生社会公共危机,将会发生什么社会公共危机,这是一个难以掌握的命题。但是政府和社会公众可以做的,就是在从现在起将危机应对主动置于社会和谐、经济持续发展的目标下,建立起科学的社会公共危机应对机制,主动地采取预防措施;在危机发生后,采取正确的方法和态度去应对,在政府各部门有力政策协同推进下,就能提高政府应对社会公共危机的能力和处理成效。

参考文献:

[1]詹文都,戴健林,唐昊,等.和谐社会呼唤建立健全公共危机应急管理机制[N].南方日报,2005-11-30(6) .

[2] 郭奔胜,顾瑞珍,孙闻.新华视点:难道仅仅是蓝藻之过?[EB/OL]. http://news.xinhuanet.com.

[3] 无锡市统计局.2000—2006年无锡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http://www.wuxi.gov.cn.

[4] 苏州市统计局.2000—2006年苏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 http://www.suzhou.gov.cn.

[5] 常州市统计局.2000—2006年常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 http://www.cztjj.gov.cn.

[6] 湖州市统计局.2000—2006年湖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 http://www.hustats.gov.cn.

[7] 刘卫.我国公共危机管理机制探索[J].湖北社会科学,2005(8):39-40.

[8] 房桂芝,董礼刚.建立和完善政府危机管理的预防机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4):69-72.

作者:李金林 胡昱东 章贝贝

汽车工业企业危机管理论文 篇3:

企业战略管理浅论

何谓企业的战略管理,它的重要性何在?中国的企业直到目前仍然忽视或不能正确恰当地认识和把握这个问题。一些企业家认为战略管理就是制定企业的发展规划,而他们编制出来的东西往往脱离现实,没有任何科学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最终沦为一个仅为向政府汇报的美妙的梦想。一些企业家认为战略管理就是企业具体运营的战术,这也失之片面。一些企业家已经认识到了战略管理的重要之处,提出在推动企业发展上规划先行,战略先行,并且根据企业外部环境变化和企业自身发展需要,适时调整发展战略,使企业发展与时俱进,但这也只是抓住了战略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而已。通过在中央党校系统学习经济学理论、现代管理理论,组织行为学理论、权势经济学说等前沿的专业知识,以及自己在本职工作岗位上的一些实践、思考和感悟,使我认识到企业发展必须极其重视战略管理,而企业的战略管理必须延伸到产业及主营业务发展战略的研究制定,团队及执行力管理、风险管理和危机管理等重要方面,才能有效指引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正如小阿瑟·A·汤姆森在其著作《战略管理》中所描述的,制定、实施和执行战略管理的任务是公司管理的核心与灵魂所在。公司战略是公司管理层所制定的策略计划,包括一系列的竞争性活动和业务方法的组合,管理者以此来吸引客户,成功地参与竞争,并确保组织目标的实现。他把战略管理定性为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事件,提出“制定公司的战略愿景,建立目标体系,制定战略,战略的实施和执行,评价业绩、监测新的发展情况,采取矫正性调整措施”等五项任务。我不完全同意他的理论,原因是这些理论对于企业战略管理的实施和收效还远远不够。小阿瑟只阐述了一些基本的评价方法,而未从本质上解决战略管理的前瞻性问题。

我个人认为,企业战略管理尤其是中国国有大中型企业,企业集团的战略管理,就是用科学的方法明确企业发展的战略体系、目标体系,研究适合企业主导产业、主营业务发展的具体战略或阶段性商业模式,调动整个组织、团队和员工的积极性,有效控制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风险,及时化解企业发展中面临或凸现的重大危机,推动企业发展进入良性循环。

一、战略先行,规划先行——制定企业发展愿景和目标体系

虽然我们的企业家已经认识到战略的重要并且开始提倡战略管理,但目前把企业发展规划编制完成就以为战略管理已经实现的看法极其普遍。编制规划本身,或者说就目前国内企业发展规划的编制水平来看,只能解决企业中短期产业发展的基本目标、方向和可预见规模,而解决不了企业长期发展和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

编制规划是企业制定愿景、研究主导产业和主营业务发展出路、建立发展目标体系的关键,也是企业战略管理的重要内容。在计划经济年代和改革开放初期,工业企业的规划编制较为粗陋,仅仅是按照上级文件制定的具体生产计划和项目建设计划而已,数据不准确,没有竞争力分析和产业技术经济发展趋势和市场趋势分析,没有战略体系和目标体系的设置,没有把企业发展放在国际大环境下进行衡量,甚至把项目建设的图纸放在规划文本中作为规划内容,发展目标假大空,发展路径和措施似是而非,从而使规划变成了擂砘敝,变成了挂在墙上的一幅宣传画,这种规划的编制毫无意义。

应赋予企业发展规划编制内容的科学性。企业要发展,必须规划先行、战略先行,必须认真编制规划,而且在战略规划的实现上必须依靠全面预算管理等科学有效的路径和手段作为支撑,作为实现规划的具体保障措施。国资委要求中央企业编制发展规划,在内容上提出五个方面的要求。一要明确企业发展现状和发展环境,包括企业基本情况、企业发展环境分析和企业竞争力分析。二是研究制定企业发展战略和指导思想,包括明确企业发展战略定位,总体战略描述与归纳,实施原则和指导思想。三是制定企业中长期发展目标,包括远景规划目标、近期发展目标和产业发展目标分解及分析。四是制定企业中长期发展调整重点和实施计划。五是研究落实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和规划目标实现的主要路径。按照这一系统化的原则,基本上保证了企业发展规划内容的科学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规划编制的各项内容都应与行业专家共同研究,不能在缺乏根据、缺乏论证的条件下贸然提出战略和目标,否则规划难以实现。

编制企业整体发展规划要做到程序和内容的统一。在财务专家眼里,企业必须在规划中制定总体及各业务单元未来三年的战略发展目标,以及量化的财务目标和资源需求预测,企业管理层通过对各业务单元战略规划的严格质询,指导各业务单元的战略发展方向。确定战略规划的程序流程为:战略议题分析及解决,制定和确认总体战略,业务单元制定各自发展战略,质询、批准,公布战略规划。战略规划是企业发展宏图的体现和细化,是对将来的展望。在业务单元规划内容上,应包括如下方面:业务单元发展宏图及三年战略目标描述,宏观经济环境及行业发展分析、对业务单元的影响分析,本业务单元现状分析,面临的主要竞争对手分析,三年战略,三年财务目标预测,配合公司战略的主要资源需求预测,与前一年战略规划的差异及总结。

建立目标体系的重点是战略目标和财务目标两个体系。建立目标体系的目的是为了将公司的战略展望和业务使命转换成明确具体的业绩目标,即组织力图达到的目标和目的。如果使目标体系建设完备,一方面,各个业务单元必须有一个具体的、可测度的业绩目标;另一方面。需要建立两种类型的业绩标准与战略业绩有关的标准和与财务业绩有关的标准。同时,要建立长期目标体系和短期目标体系。长期目标体系的建立,主要是促使企业管理者考虑现在就应该采取什么行动,如何才能使企业的经营活动在相当长的时期得以完善。短期目标体系主要是集中精力提高企业的短期经营业绩和经营结果。在企业经营中,应该优先考虑长期目标。

应思考企业发展战略的文化定位。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在超前谋划企业愿景过程中,大部分企业家往往重视财务目标的增长性筹划,而忽视了企业战略的文化描述和企业品牌的超前培植。这样做的结果是,企业扩大了产业规模,但仍然缺乏行业感召力,市场影响力,积累不了无形资产。从文化高度谋划战略应该如中国化工集团公司那样,从组建伊始就确立“老化工,新材料”的战略定位,就有“进入世界500强”的愿景,就超前的CIS策划和设计,其在发展过程中文化内涵逐渐厚重,从而在国内外同行业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因此,文化定位及探索应该成为企业实施战略管理的重要内容,应该成为企业素质提升的阶梯。

二、具体战略选择和商业模式选择——在竞争中谋求发展的法宝

明茨伯格对企业战略管理的认知存在如下判断:“我们对战略的认识就如盲人摸象,每个人都紧紧抓住战略的某一部分,而对认识不到的其余部分一无所知”。小阿瑟在其《战略管理》中探讨了提供竞争优势

的五种战略:低成本供应商战略、差别化战略,最优成本供应商战略,聚焦战略和小市场战略。也具体介绍了合作战略,兼并收购战略、垂直一体化战略,业务分类与外包战略以及攻击型战略,防御型战略。我认为,这些战略实际上都是一些具体的战术,战略一旦付诸于实施就变成了战术,这些战术是否有效,还必须与企业选择的商业模式是否匹配一并考虑,否则则为纸上谈兵。就大中型企业,企业集团的持续发展内在要求来看,应该注重考虑如下战略的研究和使用,以及科学选择使企业快速发展的商业模式。

1 跨国竞争和全球生存战略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企业应该在更大空间谋求发展,同时应该考虑在国际竞争中保持生存能力。中国的企业仅仅拥有了跨国竞争的一定产业基础和技术基础,但在实力上还远远没有达到全球竞争的水平。因此,跨国竞争、全球生存是一个现实的选择。

以集团集约优势拓展国际市场。现在国内企业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中,存在如下突出问题:企业各自为战,集团内各业务单元各自为战,甚至互挖墙角;单纯出口产品而不是产品,技术、工程配套出口:实物贸易量偏大,技术服务贸易偏小等等。若要在国际竞争中实现企业发展,应该研究新的竞争战略及战术。一是争取国家集约,善于集团集约,形成集约优势。国家集约,就是借助国家在国际经济,政治舞台上的影响和地位,团结国内同行业,以国家的名义获取国际市场话语权,扩大国际市场的共同份额,实施同盟化协作。集团化集约就是借助集团总部品牌和实力,内部互动协作,形成集团各成员单位的共同合力。二是提高配套出口和技术、工程出口能力,提高出口盈利水平。中国的产品出口大多以低廉的价格获取市场份额,因而被称为“制造大国”,我们处于价值链的末端。为此,要把技术贸易,工程承揽,技术和设备配套出口与实物产品贸易结合起来,在单纯产品出口的基础上以较大的附加值进行上述贸易。这样也可反过来促使国内企业改进技术,装备以及工程服务水平。三是研究探索服务业国际贸易。不能仅限于单纯的劳务输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应把出口结构向信息业、金融业、物流业等重要服务业转移,使中国工业企业在出口产品,技术的同时出口业务流程,服务模式和其他增值服务。

2 技术创新战略

科技创新已经成为我国的国家战略,当然也是企业发展战略的关键所在。科技的发展带来数次工业经济的重大变革,科学技术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我们企业应在国家战略实施中提高自身创新能力,尤其是技术创新能力。一是要提高认识,自觉把企业自身转换成技术创新的主体。在这个方面,许多企业仍弱辉瞪碓诖松街祗,没有把自己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去认识和实践,没有在技术创新工作上投入更大的精力和财力。企业应在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上下功夫,同时加大消化吸收引进先进技术的投入。日本作为发达国家,其经济是在消化吸收引进技术、为我所用,不断改进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这方面的投入是我国企业的数十倍,这个经验很值得中国企业借鉴。

3 产业发展的势力经济发展战略和差别化发展战略

中央党校经济学部张玉杰教授创立的“势力经济”学说,给了我们启发。在“势力经济”学说中,他认为势力经济的生存能力远远大于规模经济,企业不应只是追求产业规模的扩张和膨胀,而应追求类似于权势的行业或市场地位。对于我们工业企业,应把追求势力经济和追求规模经济结合起来,统一起来,以追求势力经济为主要目的,以发展规模经济来获取势力经济的政策,资源和资本。在化工企业,产能的经济规模自有科学的评测,产能太小或太大都不利于利润最大化;而业务多元化的企业集团,其整体产业规模却是形成势力经济的坚实基础。跨国公司是势力经济的典型代表,也是中国企业战略发展的方向。借鉴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的发展经验,为我们所用,也是中国企业战略发展的必修课目。

差别化战略的实施,使许多企业在发展上找到了蹊径和捷径。这种为了满足客户偏好,从而根据客户偏好而设计产品、改进产品性能及服务的市场竞争战略,具有科学性和实效性。实际上,差别化战略可以应用到企业产业发展的各个方面,其本质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导向,带来工厂产品、技术、管理和客户服务的持续改进甚至持续变革。在这个战略指导下,企业产业发展的市场趋势才能在我们心中更加清晰。

4 人才战略

当今世界,人才资源已经成为第一资源,人才是生产力构成中最重要,最活跃的因素。综观发达国家尤其美国的发展和崛起,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人才的聚集。人才培养和使用、人才队伍建设,团队建设越来越重要,专家治企、精英治企的说法一点也不为过。

在人才选拔和使用上要提高标准,放开眼界,为能太过于求全责备。在企业发展中,要科学研究人才结构,用国际化标准遴选和使用人才,提高员工的专业素质和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员工的责任感,使命感和驾驭市场的能力,提高员工的组织协作能力。现在的企业在选人用人还存在一种求全责备弊端,即只盯住人的缺点和个性,而不用人之长,只考虑人的政治素质,使人才因为自身缺点瑕疵而受到冷遇。当然还有许多见不得阳光的潜规则。在新的时代,企业必须在人才选拔使用上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用科学、客观的方法评价和使用人才。

5 品牌战略

培植和创造企业品牌,已经是企业家们的重要共识,在实现企业战略发展目标的同时,许多企业品牌的大厦也已经矗立起来了。在这里,我想重点探讨的是如何超前筹划和创造企业品牌,并且以较低的商业成本叫响品牌。“蒙牛”企业品牌是采取了“搭车”战略,在发展初期,巧妙地利用某一奶制品知名企业的品牌效应宣传自己,扩大知名度,然后再抓住时机使自己的品牌独立起来、丰满起来,获得了成功。

创造品牌的文化内涵,就是体现和反映企业的社会责任。许多成功的企业家,往往善于把握经济发展的脉搏,把社会责任的履行与其产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统一起来。把报效国家、社会的愿望与其产业发展融为一体,使企业品牌成为一种政治志向和善良理想的标志和象征,市场和社会欢迎这种品牌。例如致力于振兴民族工业的企业,致力于为社会提供清洁能源的企业,致力于消除环境污染恶化的企业,致力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企业等等。

在体现企业核心技术,创新能力和产业核心竞争力框架之上设计和培植品牌。这种思想往往更适合于大型工业制造企业,其产品和商标在市场上具有较好的信誉及影响,生产工艺和产品性能都有其独到之处。而能够引领某一领域或行业技术革命、实现技术飞跃的企业,更加有资格利用其技术、产品或产业,在较短的时间里叫响企业品牌,从而形成企业的无形资产。

6 企业兼并收购战略

抓住时机进行以兼并收购企业为主要目的的资本运营,是企业得以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许多实施这

一战略的企业集团,在较短时期内扩大了企业规模和产业规模。在发展战略中,要把握好政策、时机、成本,技巧、法律等重要环节。

同盟心理需求收购。在产业发展上,企业经营者往往同时具有两种潜在的意识,一方面是在竞争中把对手击败,往往不择手段;另一方面又需要与对手结成同盟,以某种形式的团结来抗击市场竞争压力。尤其在企业发展乏力、货币资本短缺的时候,企业更加需要伙伴,需要一种外力来帮助自己发展或度过难关。抓住具有强烈同盟者需求心理的企业,进行适当形式的产权联合,往往很容易达到兼并收购的预期目标。

反周期收购。在目前美国金融危机的蔓延导致经济新一轮萧条的大环境中,许多企业感到冬天的来临。同时消费品市场的萎缩导致资源、原材料价格的大幅下滑,以及一些企业由于经营不善这个时候根本难以长期支撑,这样的机会就是反周期,这时实施反周期收购则是成本最低、法律障碍最少的时候。因此,许多具有较强资本实力的企业正在加紧研究兼并收购,从而导致一些产业领域重新洗牌。

7 商业模式

在企业实施战略管理过程中,一些企业往往只研究具体战略的选择和应用,而忽视了商业模式的研究和选择,造成战略失灵的后果。商业模式代表了企业产品与用户之间最短的心理路径和产品营销方法,代表了用户接受哪种服务和交易成本的高低。因此,商业模式的选择和探索,应是战略管理的一项不可或缺的内容。

如果我们把丰田汽车的商业模式与安利公司的直销模式作一下对比,就会发现每一种性能不同的产品或主营业务,都会对应一种相应的商业模式,反之企业运营效率尤其是产品销售效率就会极低。这启示我们,必须正确判断产品与消费者之间的各种关系及规律特征,选择正确的商业模式,创新商业模式,才能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和销售效率最大化。

三、实施风险管理——确保企业发展安全平稳

企业风险是指未来的不确定性对企业实现其经营目标的影响。一般可分为战略风险、财务风险、市场风险。运营风险、法律风险等;也可分为纯粹风险和机会风险。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任何时候都面临风险,但关键是否重视风险管理,通过预测风险,降低风险、防范风险,使企业得以持续发展。国资委在中央企业提出实行全面风险管理,使企业围绕总体经营目标,通过在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和经营过程中执行风险管理的基本流程,培育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建立健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从而为实现风险管理的总体目标提供保障。就国内许多企业现状而言,风险管理体系尚没有建立起来,管理者没有风险管理意识,甚至不顾风险进行决策和运营的企业仍不在少数。

我认为,应该把风险管理纳入企业战略管理体系,作为战略管理的重要内容、重要环节,重要措施、重要工作来抓,认识到位、组织机构到位,人员责任到位,才能及时化解企业发展中的各种风险。

实施风险管理,企业应注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1 建立和加强企业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体系的建立应与加强企业管理、提升管理水平,提倡管理创新密不可分。企业在建立相应组织机构的同时,必须把风险管理纳入正常的管理体系,重点建立完善几个机制。一是风险信息源搜寻机制。弄清楚企业在运营和发展过程中主要风险来源,全面掌握和分析风险信息,对风险信息实行动态管理和定性、定量分析。二是风险评估机制。采用科学的方法对各类风险进行评估。三是风险预警和处置机制。应该像企业进行安全生产管理一样进行风险预警和预案设置,把指标预警和趋势预警作为企业经营决策的主要依据,采用适当的程序和方法处置风险。

2 重点监控企业决策风险及战略风险,财务风险、法律风险和市场交易风险

在企业决策上提高科学化、民主化程度,善于依靠团队,专家队伍和职工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进行决策。强调决策纪律,提倡公开透明,加强决策过程监督。在减少企业财务风险上,加强指标预警,采取总会计师独立意见、审计师独立意见等有效形式,指导企业的生产经营。在降低企业法律风险方面,建立法律顾问制度,重大决策,重大交易合同等要从法律角度反复衡量。在防范市场交易风险方面,注意从资金安全、汇率安全,营销人员管理上进行监督和控制,使企业经营活动有序进行。

3 加强风险管理策略研究

在这一方面,跨国公司和发达国家的优秀企业都进行过多年的探索,积累了许多成熟的经验及做法。一方面,要加强风险评估及分析预测的方法研究,探索直观简便的科学方法。另一方面,要加强制度建设和法律防范措施的研究。同时,借鉴保险、期货、对冲等金融手段,进行企业运营活动、贸易活动中的风险控制也会有较好的效果。

四、实施危机管理——避免企业战略发展毁于一旦

危机比风险更加可怕。三鹿集团因三聚氰胺事件造成破产:当年新疆德龙集团在一夜之间轰然塌坍;吉化集团因为事故下水污染松花江事件造成负面影响,企业领导被就地免职,政府也承受了很大压力。因危机突发而使企业前途毁于一旦的例子比比皆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应把危机管理及时纳入战略管理之中,未雨绸缪,超前应对,才能避免企业发展遭受较大的挫折。

造成企业发展出现较大危机的原因,不外乎天灾人祸。天灾方面:战争,不可抗拒的较大自然灾害等。人祸方面,财务危机、重大安全生产事故,重大产品质量事件、重大环境污染事件,重大违规项目建设事件,重大违法乱纪事件等等。

因此,树立企业危机管理意识,一方面是要防患于未然,更重要的另一方面,就是在危机出现之后如何应急、应对、化解及转危为安。在这个方面,许多企业都没有很好地进行研究。

在企业危机管理上,尤其在危机出现之后的处理上,应着重解决好如下问题:第一时间的舆论和应对措施最为关键。以守为攻。稳定企业内外部形势,积极主动地处置。不欺上瞒下,不欺骗客户和消费者,最大限度地取得同情心。依靠政府和法律,也会为企业发展提供安全保障。总之,企业战略管理是企业发展及健康运营的重要课题,有待于我们认真探索和研究。

作者:赵 颉

上一篇:学生阅读需求图书管理论文下一篇:公职人员败德研究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