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需求管理对策论文

2022-04-17

摘要:近年来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越来越快,城市货运交通需求也不断提升,对此,本文在国内外研究管理现状经验的基础上,针对国内城市区域产业结构现状与建设规划,提出了货运交通管理优化的思路,并根据优化方法与思路,针对性提出相应的货运交通组织管理优化对策。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交通需求管理对策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交通需求管理对策论文 篇1:

针对物流的交通需求管理研究探讨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国内外交通需求管理的研究状况,阐述了在物流领域实施交通需求管理的意义和特征,提出了一些针对物流的交通需求管理策略,对我国在物流领域实施交通需求管理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物流;交通需求管理;策略

Key words: logistics; Transportation Demand Management(TDM); strategy

1概述

我国解决大城市交通问题的主要方法有:拓宽、改造旧路,提高通行能力;新建道路,完善交通网络;引进先进的交通管理模式等。而且很多城市在这些方面都作了大量的工作。然而,这种以满足交通需求为目的的解决方法在实践中有一定的局限性,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交通拥堵问题;另一方面,由于道路容量的增加,诱导了交通需求的增长和出行距离的延长,由此加剧了城市的环境污染。如北京市2000年道路总长度已达到1.2万多公里,其中高速道路190km,修建了四条城市环线道路,道路密度为0.75km/km2,居中国各大城市之首[1]。但大的改造后交通状况明显改善仅维持半年时间,即再次出现拥挤堵塞,城市环境污染不断加剧;上海市20世纪90年代,道路容量不断扩大,但到2000年中心城区氮氧化物日平均浓度比1995年上升了23%,更为严重的是中心城区主要干道的氮氧化物浓度超过国家标准2~5倍,机动车尾气污染成为影响城市大气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2]。

交通需求管理(Transportation Demand Management,TDM)这种新的交通规划与管理思想与传统的、根据需求来调整供给的思想是两种绝然不同的方法。TDM是以均衡交通需求、缓解交通拥堵、改善交通环境为目标,对于交通需求进行管理,其基本思想是从交通问题产生的根源上采取措施,一方面防止目前问题的进一步恶化,另一方面采取措施解决目前问题,使交通系统进入良性循环。交通需求大体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由人的出行而引起的客运交通需求,另一类是由物的出行而引起的货运交通需求。目前,国内外针对客运的交通需求管理研究较多,而针对物流的交通需求管理较少。本文主要研究针对物流的交通需求管理,提出一些针对物流的TDM措施。

2国内外研究现状

西方发达国家将TDM作为一种减少城市交通拥挤和保护城市环境的新方法,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实施。从国外20多年来对TDM的研究和实施情况分析,TDM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四个部分的内容:(1)TDM在引导城市的交通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在美国实施的很多法规中采用了TDM计划来限制因新项目或商业开发产生的新出行,交通缩减条件(TROS)也要求所有新上大项目都要考虑采取TDM措施[4]。在欧洲许多国家实施了通行性管理(Mobieity Management)战略[3],旨在通过鼓励部分团体或个人的行为改变而减少道路交通量。在日本通过减少产生出行的活动减少出行总量,通过改变交通方式和有效使用机动车来减少车辆交通,将交通量在时空上重新进行分配。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引导人们的出行行为。(2)TDM计划在城市交通管理中显示了巨大威力。它有利于缓解城市交通拥挤、减少交叉口延误、平息交通高峰等,在西方发达国家采取一系列的交通管理措施,如弹性工作制、高乘载率汽车(High Occupancy Vehicle, HOV)、公共交通、在城市内部对卡车通行限时限路线限实载率等。(3)“市场机制”作为TDM的重要研究内容[8-10],如拥挤收费、道路价格等,用经济杠杆调节城市交通需求与供给的关系,这些在西方与新加坡都有成功的实例。(4)在交通领域中应用先进科学技术是TDM研究的不可缺少部分。在这方面国外已进行了大量的工作,西方发达国家不惜耗费巨资进行智能交通系统(ITS)的研究与建设,以提高道路运输效率,缓解城市交通紧张状况[6-7]。

国外针对物流的TDM研究主要集中在减少物流的发生源及货运车辆路线的变更、通行时间限制、实载率控制等方面。而国内在TDM方面的研究较少,有一些针对客运交通需求管理方面的研究,而针对物流的交通需求管理研究就更少,这与我国现代物流体系的发展有直接的关系。随着现代物流系统的发展和完善,针对物流的TDM研究也会不断增加,但在现实的很多城市交通管理中都体现了针对物流的交通需求管理,如在城市内部,某区域(或路线)、某时段禁止卡车通行等措施。本文将针对物流的TDM措施进行系统性的讨论,以便探讨一些适应我国国情的针对物流的交通需求管理方法,既有利于我国现代物流产业的发展,又有利于交通系统的管理,使有限的交通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

3针对物流的交通需求管理特征

针对物流的交通需求管理是根据货物出行产生的内在因素、货物流动过程中所表现的时空消耗特性,通过各种政策、法规、合理开发使用土地、现代信息技术、先进管理技术等手段对货物出行所产生的交通需求进行管理、控制、限制、诱导,减少不合理的货物出行,降低货物出行过程中时空消耗,缓解交通拥挤,减少交通对城市环境的污染。针对物流的TDM的目的,并不是为了限制货物的出行,而是减少不合理的货物出行,并且利用有限的交通资源,使货物在出行过程中以尽可能小的时空消耗完成出行目的,从而减少货物出行给交通网络和环境带来的影响。

对于交通需求进行管理,其实施的背景在于:在具有一定规模的交通基础设施条件下,相对于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增加道路基础设施的供给难以同步进行,而需求中时间段及路线等具有可调整的余地,通过交通需求管理使其合理化,使有限的交通资源发挥最大效应。

在物流领域实施交通需求管理,有不同于客运交通需求管理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1)在物流领域中,货物运输公司会有多辆卡车或多种运输设备,能够将货物集中进行运行管理,如共同配送、共同运输,以提高车辆的实载率,比较客运车辆更加容易取得效果;(2)由于物流活动(货物的出行)属于企业经济活动,企业主要考虑的是经济效益,它难以接受对企业经济效益不利的相关策略,因此,针对物流的TDM战略实施更需要政府相关政策、法规的支持;(3)物流活动涉及各种产业各个行业,货物的出行主要在各个企业间进行,相比客运交通需求来说,对主要货物的出行在宏观上更容易把握;(4)由于我国的现代物流系统还不够完善,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会在很多方面限制了交通需求管理战略在物流领域的实施。

4针对物流的交通需求管理措施

4.1针对物流发生源的对策

货物交通出行的产生有其内在的动力,它与社会活动系统、经济活动系统和交通系统密切联系在一起,这里主要讨论在满足正常的社会及经济活动条件下,利用现有的交通资源,如何减少不合理的货物出行。下面就物流的发生源方面所采取交通需求管理对策进行讨论。

(1)产业空间布局的优化

产业的空间布局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活动,而企业经济活动是产生货物出行的主要发生源,因此,对发生源的源头产业空间布局进行优化将对减少不合理的货物出行产生积极的作用。产业空间布局与货物出行的交通需求的关系如图1所示。

由图1可以看出,产业的空间布局、企业经济活动、货物出行与交通系统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产业空间布局的优化将有利于企业开展经济活动,降低企业的经济活动成本,减少货物的出行或缩短货物的出行距离,节约了交通资源。因此,政府部门在对产业(特别是支柱产业)进行空间布局时,要考虑它所引起的物流发生源及其对交通系统的影响。如在发展冶炼行业时,要考虑将它建设在矿山或具有大运量交通枢纽附近,同时,要考虑建设相应的配套设施及冶炼行业的深加工基地,这样可以减少大量矿石的不合理出行,缩短半成品的出行距离;同样,在发展化工、汽车等行业时,都应该考虑在这些基地的周边地区建设配套生产基地。

(2)科学合理地建设物流枢纽等物流基础设施

物流基础设施包括物流枢纽、集疏运交通网络、货运通道及配送网络,物流枢纽包括港口、机场、场站(铁路、公路)、物流园区、物流中心及配送中心等。这里主要讨论物流园区、物流中心的建设对货物出行所产生的影响。科学合理地建设物流园区(中心),就是在建设这些物流枢纽的过程中,要对它的选址、规模及功能定位作科学的论证,充分考虑它所产生的货物出行给城市交通系统带来的负荷。

在城市周边地区科学合理建设物流园区(中心)可以减少大型货运车辆进出城市内部。现代物流系统要求在城市之间的干线运输采用大运量的大型运输车辆,在城市内部采用小型车辆进行市域配送,干线运输与市域配送在城市周边地区的物流枢纽进行转换。运作模式如图2所示。

由图2的运作模式看出,如果在城市周边地区适当的位置建立适当规模的物流枢纽(园区、中心),城市(区域)间的运输在物流枢纽进行集散,干线运输采用大运量的交通运输工具,在城市内部使用小型集配车辆,这样有利于运输物流企业在物流枢纽将货物集中进行运行管理,提高车辆的实载率,在干线运输中,减少空载或低装载率的大型车辆的出行,在市域配送中,可以减少大型车辆进入城市内部。

由于物流枢纽(园区、中心)是货运车辆出行的发生源,因此,对各个物流枢纽的功能定位、选址、规模等要进行科学规划。物流枢纽的功能定位决定了它的物流服务领域,要分析物流枢纽主要服务的物流类型是国际物流还是区域物流,是针对哪种交通枢纽而建设的,这些都会影响物流枢纽的选址、规模。物流枢纽的选址要尽量选在靠近交通枢纽的位置,如港口、机场、铁路货站、公路货运枢纽等附近地区,还应该考虑货运通道与市域配送道路网络的衔接,这些有利于货运车辆的不合理出行及缩短货运车辆的出行路程。物流枢纽的规模是影响货运车辆出行的主要因素之一,适当的规模有利于货运车辆的出行。规模过大,会引发大量的货运车辆出行,还会引起一些不合理的货物流动,增加货运车辆的出行距离,给货运通道及城市内部交通网络带来过大的交通负荷;规模太小,不能发挥物流枢纽的作用。因此,物流枢纽规模的不合理性会使交通网络不能发挥最佳效应,不利于减少货运车辆的出行。

(3)多阶段流通过程的简约化

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商品并不是由生产制造商直接销售给最终用户,而是经过了商品的分销、批发等多阶段流通渠道,最后到达消费者,商品在多阶段流通过程中往往伴随着物的流动,物的流动就会产生货物出行,从而就会产生货运交通需求。商品多阶段流通与货物流动示意图如图3。

由图3看出,商品的多阶段流通往往会带来货物的多次转运,同一货物的多次转运将会产生货物的多次交通出行,给交通网络增加交通负荷。而在很多情况下,商品的多阶段流通并不一定需要货物的多次出行,可以缩短物流的流程,减少货物的出行次数。如在同一城市内部,商品的多阶段流通照样进行,商品的所有权发生变化,但货物在某一仓库(如一级批发商仓库、或物流中心)不动,直到商品的所有权到最终用户时,再将此商品从仓库直接配送到最终用户。商流与物流的结构模式如图4所示。

图4中的一次货物出行代替了图3中的多次货物出行,由此缩短物的流程,即让物流短路的方法减少货物的出行次数,此方法还可以减少货物的装卸次数,降低商品流通过程中的成本。经过多阶段流通过程的商品都可以采用物流短路的方法减少货物的出行,但需要有相应的物流基础设施(如仓库、物流中心等)来支撑。通过现代物流系统的建设来实现商品多阶段流通过程的简约化,减少货物的不合理出行。

4.2针对减少货物出行时空消耗的对策

货物的任何交通出行都需要占用交通资源,有它时空消耗的特征。时空消耗得越大,对交通资源占有的就越多。同样货物的交通出行,不同的交通方式、不同的出行时间、不同的出行路线、不同的车辆装载率等都会有不同的时空消耗。下面就针对减少货物出行时空消耗所应采取的措施进行讨论。

(1)变更交通方式

在我国城市内部的货物出行绝大部分都是道路运输方式,这种单一的运输方式给城市的道路交通网络带来过大的交通压力,加重了道路的拥挤状况,加剧了城市环境污染。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在城市内部的货物运输也可以采用多种运输方式,如城市铁路、水运等。在我国很多城市由于城市范围的扩大,原有的国有铁路已被城市所包围,成为城市内部铁路,在我国的南方很多城市都有内河水运体系,如果能够利用这些城市铁路、水路开展货物运输,特别是集装箱货物运输更有利于开展多种方式的联合运输,将会分担道路运输的货物量,减少货运车辆的出行,节约道路资源。

利用城市铁路、水路开展货物运输有多个优点:一是减少货运车辆在城市的出行,减轻城市交通网络的压力,缓解交通拥挤;二是充分利用城市的各种交通资源,在很多城市原有的城市铁路、水路都没有很好利用,有的已成为废弃的铁路,水路没有开发,如果能够通过对这些交通资源的开发利用,开展货物的联合运输,将是一项很好的交通需求管理措施;再是起到对城市环境保护的作用,由于铁路、水路有运量大污染小的特点,与铁路运输和水路运输相比,卡车出行的单位货物排放物要大得多,因此,减少货运卡车的出行或缩短出行距离对保护城市环境起到积极作用。

从经济效益上考虑,利用铁路、水路开展的联合运输适应于长距离的货物运输,而在城市内部并不经济,由于很多物流活动(货物出行)都是企业行为,企业就要考虑经济效益。因此,要使企业在城市内部开展利用铁路、水路的联合运输就比较困难,在我国的现阶段要推行此项措施就需要有政府的宏观调控和政策引导,从社会效益和环境保护方面考虑,鼓励企业开展多种方式的货物运输,如对采取多种运输方式的企业实行环境保护补贴、减免环境保护税,对使用单一道路运输方式、运量大、环境污染重的企业征收环境保护税等,通过政府强有力的调控手段,逐步培养人们使用多种运输方式、保护环境的意识。

(2)变更出行时间段

由于交通流量有时间分布的特征,交通量随时间的变化而动态变化,有高峰时段和平峰时段,在高峰时段的出行会增加交通延误,延长出行时间,在平峰时段出行会减少交通延误,缩短出行时间。因此,货物的出行应尽量撇开高峰时段,选择平峰时段进行货物运输,在很多城市都有在某路段某时段禁止货运卡车通行的规定,这些都是实施交通需求管理的措施。

在城市内部进行货物配送时,除出行时间的限制外,还必须对在路边停车装卸货物的时间进行管制,缩短高峰期的装卸时间,在平峰期的装卸时间可以适当延长,引导企业除紧急情况外,尽量不要在交通高峰时段配送货物,以减少交通资源的占有。

(3)变更出行路线

变更车辆的出行路线是根据交通量在交通网络上的空间分布特征而做出的。由于交通网络上各路段的交通流量分布不均匀,有的路段交通量很大,如城市中心地区的主要路段,而有的路段交通量较小,如城市的周边地区的路段,如果能够通过交通管理的手段将流量大的路段上的车辆引导到流量小的路段上,就可使交通网络发挥更大的效应。

针对卡车出行路线要进行管制,限制它的出行路线,如在城市中心地区禁止卡车通行,在流量大的路段上禁止卡车通行等,在有些路段上设置卡车专用通道,以提高卡车通行速度。这些措施都是为了均衡交通流量,减少卡车的出行对城市交通拥挤地区的影响,降低卡车出行的时空消耗。

(4)提高物流车辆使用效率

提高物流车辆使用效率是减少货运车辆出行及出行时空消耗的有效措施之一。提高物流车辆使用效率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如城市内部物流配送的共同化,由一个物流公司承担多家企业的物流配送业务,物流公司对货物进行统一配送管理,有利于提高物流公司配送车辆的使用效率,提高车辆装载率,减少配送车辆出行次数;提高货运车辆实载率,低实载率及空载车辆的出行浪费了大量的交通资源,因此,要对货运车辆实载率进行限制,特别在城市内部交通资源紧张的地区,只允许高实载率(如70%、80%等)的货运车辆通行,对于低实载率的车辆禁止通行;利用信息系统提高配车配送计划的有效性,利用运输交易信息系统沟通企业与物流公司的供需信息,达到提高物流车辆使用效率,减少货运车辆出行和缩短出行时空消耗的目的。

(5)其它综合措施

针对物流实施交通需求管理的其它综合措施包括ITS技术应用、不停车收费、道路拥挤收费、优化货运车辆结构、设立物流运输协会等。

5结论

本文通过对在物流领域实施交通需求管理方面的研究,系统探讨了针对物流的交通需求管理措施,这些措施对我国的交通管理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虽然有些措施在许多城市或地区已经实施,但有待于进一步的完善,以便取得更好的效果;但有些措施的实施需要政府的宏观调控和政策引导及物流基础设施的支撑,因此,在物流领域实施交通需求管理,政府需要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同时,要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现代物流技术水平。

在物流领域实施交通需求管理,不仅对缓解城市交通拥挤、保护城市环境起到积极的作用,而且对加强社会物流系统建设、提高物流企业经济效益、改善企业供应链管理都有重要的意义。由于不同的城市(地区)有不同交通状况,因此,在实施交通需求管理时,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制定相应的交通管理策略。

参考文献:

[1] 魏后凯. 中国大城市交通问题及其发展政策[J]. 城市交通,2001,8(2):27-32.

[2] 上海市人民政府. 上海市城市交通白皮书[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3] Ruth Bradshaw, Reter Jones. TDM Trend in Europe[J]. IATSS Research, 1998,22(1):14-24.

[4] C. Keneth Orski. TDM Trend in the United states[J]. IATSS Research, 1998,22(1):25-32.

[5] Schrank, D and Comax, T. Unban Roadway Congestion Annual Report 1998[R]. Texas Transportation Institute, College Station, Texas, 1998.

[6] Ferrari, P. Road pricing and network equilibrium[J].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B, 1995,29(5):357-372.

[7]Adler, J L. Investigating the Learning Effeets of Route Guidance and Traffic Advisories on Route Choice Behaviour[J].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C, 2001(1):14.

[8] Adler, J L, Blue, V J. Toward the design of intelligent traveler information systems[J].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C, 1998(6):157-172.

[9] Adler, J C, Mecit, C. A direct redistribution model of congestion pricing[J].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B, 2001,35:447-460.

[10] Litman, T. Using road pricing revenue, economic efficiency and equity considerations[R].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Record, 1996,1558:24-28.

作者:石小法

交通需求管理对策论文 篇2:

城市货运交通管理对策研究

摘要:近年来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越来越快,城市货运交通需求也不断提升,对此,本文在国内外研究管理现状经验的基础上,针对国内城市区域产业结构现状与建设规划,提出了货运交通管理优化的思路,并根据优化方法与思路,针对性提出相应的货运交通组织管理优化对策。

关键词:城市;货运交通管理;对策

引言

城市货运交通是城市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区域的产业结构布局不断调整,交通需求也增长迅猛,客、货运交通的矛盾日益突出,不仅给城市交通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同时也加剧了城市拥挤和环境污染。由于客货车自身车辆特性的差异,货运车重量大,行驶速度慢,占用道路资源多,与其他车辆行驶速度存在明显速度差,不仅降低道路通行效率,更是极易引发交通事故,严重影响道路的通行环境。因此,在城市机动车保有量持续增长的背景下,如何合理安排货运交通,既支持城市经济发展,又保持城市交通运行良好,提升市民出行体验值得探讨和研究。

一、城市货运交通管理问题

(一)缺乏科学的货运通道规划。许多城市受到总体规划布局限制,城市快速路和重要主干道运输能力紧张,道路超负荷运行。目前,部分城市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货运通道,既不能保证客运优先,也使货物流通受到较大影响,亟需建设打通南北、协调东西的高、快速路作为过境货运通道,同时合理规划区内到发和过境货运交通路线,实现货运交通与客运交通相对分离,提高区域路网运行效率的总体目标。

(二)货运节点分布不合理。很多城市货运场站由多年以来逐渐形成,大量货运场站集中在中心城区或居民区周边,货运企业与居民区毗邻,导致客货混行现象突出,交通事故高发,安全隐患突出,严重影响城市交通运行及居民生活出行。

(三)城市配送物流体系不完善。城市配送的有效实施需要比较完善的城市配送物流节点体系作为支撑,当前乌鲁木齐市正在规划建设五大物流园,而城市的配送中心多由市场自发形成,比较散乱。

(四)城市货运交通管理较粗放。中心城区内部货运车辆利用率低,致使运输成本高、效率低下,大量货运车辆存在交叉配送、单点配送的现象,限制了道路货运发展,运管部门、企业、货主之间均未采用现代化的通信和计算机手段进行管理,资源不能共享,大幅增加了城区货车的空驶率,降低道路通行效率。

(五)货运交通组织措施有待加强

部分城市目前采用了货车限行措施、客货分离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市拥堵,保障居民出行安全,但从实际通行情况来看,夜间配送客户方需求较少,时段限行的政策通行效果并不理想。同时,受到货运禁限行措施的影响,出现了客载货经营的现象,客车载货人员擅自改变车辆用途,影响车辆安全性能,存在严重的交通事故隐患。

二、国内外货运交通管理模式

(一)国内货运交通管理现状

1. 北京市。目前,北京市规定每天 6 点到23 点五环路主路禁止8吨(含)以上货车通行,对于达不到国标准的汽油车和柴油车,全天禁止在六环路(含)以内道路和远郊区县城关镇主要道路通行。该措施的优点是规范货运车辆标准,以源头控制货运车辆排放标准,降低其对环境的污染,有利于重污染车辆的淘汰,但需加强对车辆的监管和审核。

2. 重庆市。重庆市从2014年4月1日起,对主城区运行的货车实施通行证管理制度,对内环江南—东环—北环—西环—二郎—“四横线”及以内的主城核心区道路实施限行的管理措施,限行时段为每日7时至21时,对注册登记在主城区的三轴以下货车按照“民生优先、分类管理、按需保障”的原则,分类核发通行证,实行精细化分类管理,引导货车错峰出行、夜间出行、择道出行。

3. 深圳市。为满足口岸功能和货运交通组织的需要,深圳市规划确立了货运交通“三分离”的发展目标:客运通道与货运通道相分离;过境、疏港交通与城市交通相分离;不同流向的货运交通相分离,对部分路段禁行货运车。通过明确口岸交通功能定位与合理组织,实现过境交通的“东进东出、中进中出”,交通流向与行驶路線相协调。

(二)国外货运交通管理现状

在国外许多发达地区,城市货运交通带来的问题同样困扰着当地政府。因此当地政府采取了相应措施来解决货运交通给城市客运车辆带来的各种不利影响。

1. 美国纽约。美国许多州及当地政府对货运采取限制措施,以减少对当地的不利影响。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限制交付时间(市区和居民区内);指定货车路线;指定商用装卸区或实施停车限制;设置装卸港湾和路外装卸区等。例如纽约。 作为美国的金融经济中心、最大城市和港口,对于进入城区的货车设置专用的货车路线(Truck Routes),在此基础上,又分为过境货车路线(Through Truck Route)和本地货车路线(Local Truck Route)。

2. 英国伦敦。伦敦有大约30%的货车在高峰时期行驶,为加强货运车辆通行管理,出台了对货车的相关限制,称之为伦敦货车控制计划——London Lorry Control Scheme(LLCS)。该计划通过禁止重型货车在夜间和周末的通行,以减少货运车在休息时间内带来的噪音影响。主要限制区域范围包括整个大伦敦地区,包括南北环道等通往伦敦市中心的主要道路,以保证市民正常的生活与经济活动。

3. 意大利罗马。罗马为减小交通对文化历史老城区的影响,设置了严格的交通限制区域(Limited Traffic Zone,LTZ),不允许未经特许的任何车辆进入。此外,还设置了低排放区,分别为比市中心稍大的区域、铁路环线和环保区域。在环保区域(Green zone)内,有专门针对货车的通行限制措施。

三、货运交通管理对策建议

(一)合理布局货运场站、规划货运通道

根据城市货运交通特征,结合城市道路网络,为不同区域货流确定不同层次的货运通道网络,等级结构分别为:区域货运主要通道、市域货运主要通道和主要生产性配送道路,设立过境货运交通和对外货运交通,主要利用高速公路及其它对外主干道进行疏港,内部联系货运通道主要联系各对外出入货运通道和规划货运站场、重要货运节点,推进形成“物流园区一配送中心一末端配送节点”的城市配送体系。

(二)完善法律法規体系

一是从组织措施入手,建议完善货车交通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改革城市物流体系,规范城市物流用车,通过加强执法减少货车违规行为,并通过经济手段对货车进行管理,建议制定政府优惠扶持政策,对达到标准的城市货运企业给予一定的财税优惠;建议外环高速降低收费标准或纳入年票制,吸引货车分流,减少内环快速路的交通压力。二是立足城市发展需要,加大对城市配送的支持力度,着力解决城市配送车辆“通行难、停靠难、装卸难”和物流发展滞后、效率效益不高等问题。

(三)建立货车交通管理信息平台。

在技术层面上,提供及时、准确的交通管理信息,完善交通诱导标志和交通控制设施,加强货车管理信息化水平;参照客运车辆管理模式,对货车加装车载式记录仪,加强对货车的监管。

(四)推进实施夜间货运的配送方式

面对着白天城市交通的严重堵塞,通过削峰填谷的方式,避开白天城市人流、车辆的高峰期,有利于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合理分配道路资源,减少车辆行驶及等候时间,进一步降低能源消耗,减轻汽车尾气对环境的污染。推进夜间配送模式应根据地区实际情况调整,对于居民区周边的地区进行夜间配送时,应优化调整通行路线。

参考文献

[1] 王京元,葛宏伟,张彬.深圳市过境与疏港货运交通组织规划[J].规划设计,2011,(03).

[2] 赖文亮,广州市黄浦区货运交通组织优化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

[3] 杨文锐,邵毅明.重庆主城区货车限行总体方案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3,35(10).

[4] 王满.乌鲁木齐市中心城区货运交通现状问题及对策[J].交通企业管理,2020.

[5] 史新峰,洪增林.城市货运交通管理政策的评估、反思和重构[J] .生产力研究,2015(4):89-92.

全部作者名: 1. 林涵哲

作者一 姓名:林涵哲 ;性别:男 ; 出生年月: 1991年8月    ;籍贯(具体到市):         上海市 民族:汉族   ;最高学历:大学本科  ;目前职称:无   ;研究方向:交通管理

作者:林涵哲

交通需求管理对策论文 篇3: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问题分析

摘要:近年来社会经济迅猛发展,并且科学技术取得巨大进步,以此不断推动城市化进程,日益增大城市交通需求,从而带来各种交通问题。目前,一大热点问题为利用何种手段和方法有效实现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因此,文章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存在的问题,比如运营管理制度不健全、运营管理缺乏统一标准、管理需求多样等,针对这部分问题提出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对策,包括实现良性竞争、加强安全运营管理、做好科学定价等,以期为相关学者带来一定参考。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

前言:基于新形势下,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具有较强复杂性,在实际开展运营管理工作时需要确保其畅通性,同时提供质量更高的服务,逐步减少事轨道交通事故发生次数,从整体上促进城市轨道交通领域可持续发展。

1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存在的问题

1.1运营管理制度不健全

在现阶段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过程中,存在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即运营管理制度不够健全。特别是轻轨与地铁出现大量运营管理问题之后,相关公司才进行补救,缺乏科学完善的管理条例,以此造成人们不满意处理结果的局面,进而阻碍轨道交通发展[1]。

1.2运营管理缺乏统一标准

因为我国城市数量非常多,不同城市之间缺乏交流,由此导致它们在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方面缺乏统一标准,严重浪费运营管理资源,大幅降低运营管理效率。

1.3资源严重不足

因为国内起步比较晚,许多方面都存在严重缺乏人力资源的问题,大大阻碍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的转换,极大欠缺科研投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减缓项目进度,降低资源利用率。

1.4管理需求模式多样

当开展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工作时,因为城市与城市之间存在一定差异,所以不利于贯彻落实跨城市轨道运营管理模式,由于该模式较为独特,政府难以进行管理,阻碍运营管理一体化发展。

2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对策

2.1实现良性竞争

在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过程中,之所以出现制度不够健全这一问题,主要是因为行业竞争缺乏,存在极大垄断现象,为提升运营管理效率与质量,促使轨道朝着规范化以及协调化的方向发展,应当加强应用良性竞争机制,从而优化升级规划管理,增强其统一性以及针对性,改进与完善当前的轨道交通发展状况。另外,给予人们合理引导,共同建设轨道交通。所以,对于如今的行业公司而言,需要强化自身紧迫意识,不断增强自身能力,有力转变目前的垄断局面,逐步进入良性竞争状态。加大对现有资源的应用,在更大限度上获取经济效益,大力引进人力资本,提供今后发展所需资金[2]。

2.2科学规划交通

在城市化进程日益推进的过程中,需要注重城市远景规划,通常长远发展设计城市各个方面,可以展示出城市面貌,应该综合考虑各项因素,而一大重点为轨道交通规划。近年来城市飞速发展,在城市经济发展方面,轨道交通路线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常情况下,在两个位置布设线路,一个是郊区,另一个是城乡结合部。通过分析以往城市发展建设情况可以发现,地铁沿线位置经济逐渐发展,大量郊区发展成商贸发达之处。但是若没有选定合适的线路终点,那么附近配套設施难以发展,导致大量烂尾楼出现,由实例可证明,一味依靠交通很难促进经济发展。所以在线路设计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全盘兼顾这一原则,以城市短期计划与长期计划为依据,制定最佳交通规划。

2.3加强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营管理

为实现城市与城市之间的交流互动,需要依靠轨道交通,然而其封闭性突出,只要发生安全事故,既会造成严重的财产损失与人员伤亡,也会产生极大社会影响。现如今,大部分城市均已开通地铁,以此增强出行便捷性,缩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加强相互之间的沟通,然而也导致线路承受很大客流压力,急剧增加大型城市的客流量,针对该状况必须采取限流方式缓解压力[3]。所以,结合长远规划来看,一定要将企业责任落到实处,提高线路运营安全性。以新开通线路为对象,在积极有效把关的同时贯彻落实验收流程,为其质量提供重要保障。针对处于运行状态的线路而言,需要优化工作人员服务,不断提升其质量与水平,面向突发事故日益增强应急处理能力,逐渐规范安全评估流程,将安全运营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2.4做好科学定价

2.4.1计程收费

现阶段,大多数城市轨道交通仍旧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全面构建起各个城市之间的网络,有待提高服务质量,严重缺乏运营管理经验。同时,人们对轨道交通的依赖度比较低。所以,在票价制定过程中需要考虑方方面面的因素,注重各方利益与乘客支付能力,限制客流量,确保定价合理性,从而促进城市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结合当下实际情况来看,人们青睐的一种方式为计程收费,以热门线路为对象,适当增加票价,而对于冷门线路,需要选择某些时段采用打折促销的方式,以此促进线路发展,提高销售量,从各个方面出发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2.4.2分时间收费

在线路趋于稳定的条件下,客流量方面始终存在一种规律,即在出行高峰期大幅增加客流量,而在其他时段客流量非常少,针对该情况,可采用分时段收费的方式。某些时段人流量过多,对此应该合理提高价格,以此分散客流,缓解线路压力,并在更大限度上获取经济效益,另外还可以增强人们出行的便捷性,提高服务质量与水平,带给人们更好体验。但是某些时段人流量较少,此时可以合理降低票价,由此便于对时间没有要求的民众出行,从而分散客流,提高出行便捷性。通过采用分时间收费的方式,能够让线路保持常态,为人们出行提供多样化选择。

结束语:

综上所述,近年来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基于该背景下不断扩大城市轨道交通数量与规模,同时日益提高轨道交通运营要求,所以当开展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工作时,一定要增强管理能力,从整体上提升安全管理水平,由此全力促进轨道交通管理,进一步推动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桂靛蓝.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问题分析及对策[J].国际公关,2020,No.98(02):231-231.

[2]索继光.简述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问题分析及对策[J].信息周刊,2019(8):0434-0434.

[3]陈凯.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J].数码设计,2019(3):74-75.

作者:吕萍

上一篇:干部交流工作分析论文下一篇:数学思维教学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