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财务管理研究管理论文

2022-04-16

[摘要]我国的中小企业生存环境和企业融资的问题是事关国家长治久安的经济与政治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体制转型的深化,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动以及加入WTO后国际竞争的加剧,我国的中小企业进一步发展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资金短缺,融资困难是制约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之一。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企业财务管理研究管理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企业财务管理研究管理论文 篇1:

企业财务管理与企业融资渠道问题研究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调整与经济体制转变的重要阶段,企业财务管理模式和财务管理水平与企业融资问题受到各行各业广泛的关注。企业领导人员必须提高对企业财务管理和融资渠道开发重要性的认识,优化财务管理方式,不断拓宽融资渠道,从而有效解决融资难的问题。本文笔者将对企业财务管理与企业融资渠道之间的关系进行详细分析,并对企业经营管理中面对的财务管理与融资渠道的相关问题加以研究,最后提高企业财务水平,拓宽企业渠道的对应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企业财务管理;融资渠道;关系;问题研究;措施

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为了保证自己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被淘汰,依然保持独特的优势,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稳步增长,必须不断加强企业自身内部控制,提高财务管理水平,拓宽企业融资渠道,扩大融资规模,尽可能降低再投资和经营管理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经济风险,以此来不断提高企业资金使用率,保障企业资金良好运转。但是就目前而言,企业融资问题是我国大部分企业主要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必须结合现实的市场环境,以及企业实际经营状况选择最佳的方式拓宽融资渠道,时间融资。

一、企业财务管理与企业融资之间的关系

在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企业财务管理与企业融资是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融资是企业发展的重要环节,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企业完成融资之后,企业会有充足的资金支持企业各项经济业务的开展,促进企业正常稳定运行,而企业财务管理是对企业融资集资、投资等各项资金进行管理,将这些资金加以分配,让资金到各个运营项目中或各个岗位中能够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利润。在现阶段市场经济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企业只有不断扩大经营规模才能实现盈利,而扩大经营规模的前提,首先企业是应加强融资,扩大融资渠道,保证有更多的资金来源和资金能够支撑企业在未来扩大经营的过程中有充足的后勤资金保障。

二、企业财务管理与企业融资渠道相关问题研究

(一)企业缺乏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制度

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企业财务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所有项目运营的基础,只有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才能保证所有的企业其它所有部门正常运行,保证所有运营项目顺利稳定的开展。但是在实际经营管理中,财务管理内容非常复杂,工作量非常大。截止到目前为止,我国并没有针对财务管理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和相应的条文制约,因此必须是企业自身根据自身发展行业的市场前景以及企业实际经济效益和运营情况,制定适合企业自身经济发展的财务管理制度。但是由于我国部分企业管理人员对于财务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并没有及时制定相应的财务管理制度。

(二)企业内部财务管理权责不清,会计制度有待完善

由于我国大部分企业的管理人员对于内部控制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没有制定详细的内部控制制度,对工作人员的工作内容和职责没有加以详细划分,在企业财务管理中容易出现权责不清的状况,尤其是企业领导人员将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工作加以详细区分,但是又没有制定适合企业发展的会计制度,企业领导人员还要将财务相关数据和管理方式牢牢抓在自己的手中,加强领导的集权,对各项财务管理工作内容都加以干预和影响。导致企业领导很多时候并没有结合市场实际情况以及企业经济效益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无法将借助财务信息提高自身竞争力完成企业融资,影响企业经济效益正常运转。

(三)企业尚未建立健全的融资渠道

在企业经营管理中,企业融资规模和融资渠道对于企业经营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企业融资规模大,融资渠道多,有利于促进企业不断提高财务管理水平,有利于扩大企业经营规模,为企业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但是从目前的市场行情来说,我国企业财务管理在融资方面依然存在着问题。企业财务管理尚未建立健全融资渠道,融资困难,融资渠道过于狭窄。尤其是中小型企业很难实现融资吸引更多的资金注入。自身在经营管理过程中生产的产品缺少市场竞争力,缺乏专利技术加持,无法吸引投资人和银行的青睐,甚至还存在部分企业空手套白狼的现象,利用融到的资金开展生产,实现企业经济效益。这样的企业不具备偿还贷款的能力,对于投资企业来说存在较大的风险。为此,企业尤其中小型企业很难实现融资。

(四)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素养低,管理水平低下

目前依然还有绝大多数企业在经营管理中,领导人员委派自己的亲朋好友到财务管理部门任职,认为财务管理工作任务轻,工资稳定、工作体面,让自己的亲戚参与财务管理工作不仅为亲戚增长面子,也为企业领导人员增长面子。没有充分认识到企业财务管理对于企业经营发展的重要性,导致选来的亲戚朋友都是不具备专业能力素养的财务人员,只能从事记账、跑腿类工作,将整个企业财务部门工作人员专业能力素养拉低,导致企业财务管理水平降低,不利于企业各个部门之间经济项目的稳定运行,不利于企业充分对市场进行调研,作出相应的战略计划,无法充分对企业现有资金进行调配,形成数据真实的财务报表,导致企业在各项融资活动中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困难。

三、提高财务管理水平,拓宽企业融资渠道的措施

(一)建立完善的財务管理制度

一个企业的发展情况是由企业的财务管理来决定的,企业财务管理水平高,有着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制度,能够促进企业财务管理各项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提高财务管理效率,促进企业各部门之间经济有效运转制定,结合市场行情变化以及企业实际经营状况制定相关财务数据报表,为企业领导人员作出正确的战略决策提供数据支持,让企业发展更加顺利。为了促进企业健康稳定发展,企业管理人员首先应建立健全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严格控制企业各项运营资金的支出,提高资金使用率,降低经济风险。从而保障经济的安全性,顺利实现企业融资。

(二)明确划分权责,完善会计管理制度

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为了实现企业融资,扩大企业融资渠道,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企业领导人员应提高对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和会计核算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加强企业内部控制,明确企业各个部门管理人员以及领导人员的权责范围,将工作内容划分清晰,保证各部门之间工作有条不紊的运行,同时制定完善的会计管理制度,将会计工作加以流程化,科学化处理。建立相应的财务监督部门对企业财务工作人员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以及企业资金支出明细加以监督,保障资金的安全性,减少挪用公款、贪污腐败等现象的出现。

(三)丰富和拓展融资渠道

截止到目前为止,经过大数据调查发现我国很多企业在融资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融资渠道过于狭窄,过于单调。企业在实现融资时,只能根据企业发展行业和相关专业寻找融资渠道使得融资渠道面小,无法快速实现融资,归根结底也是因为企业发展战略和企业自身经营状况中存在的问题,企业制定的战略错误无法实现企业和融资企业利益双收。为此企业应充分正视这个问题,在经营管理中正视企业自身财务管理水平制定相应的数据报表,确保数据的真实性,优化管理方式,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和经营管理水平,丰富和拓宽就业渠道和融资渠道。

(四)提高财务管理工作人员专业能力素养

企业财务管理对于企业经济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对于企业融资水平和融资数额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促进企业顺利实现融资,企业管理人员应提高对于财务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提高财务管理工作人员专业能力素养,加大培训,招揽更多专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人员,提高财务管理工作水平,强化财务管理理念。以便在后期企業顺利融资之后能够以更加科学合理的方式将资金分配到各项经营项目中,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实现融资资金利益利润最大化,降低资金存在的风险,确保企业健康稳定运行。

四、总结

综上所述,通过对企业财务管理与企业融资渠道之间的关系进行详细分析,并对企业经营管理中面对的财务管理与融资渠道的相关问题加以研究,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企业领导人员必须不断提高财务管理意识,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建立完善的企业财务管理制度,明确财务管理的各项权责,完善会计管理制度,提高财务管理工作人员专业能力素养,从而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效率和水平,提高企业竞争力,促进企业丰富和拓展融资渠道,促进企业健康稳定发展,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孙晓彬.企业财务管理与企业融资渠道的问题研究[J].今日中国论坛,2013(21):85+87.

[2]李文清.企业财务管理与企业融资渠道问题研究[J].现代商业,2015(15):184-185.

[3]胡慧,崔劲松.企业财务问题和企业融资渠道问题分析[J].财经界,2015(36):266.

[4]隋玉明,王雪玲.企业财务管理与企业融资渠道问题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0,13(12):43-47.

作者:伍彩华

企业财务管理研究管理论文 篇2:

企业财务管理与企业融资渠道问题研究

[摘 要] 我国的中小企业生存环境和企业融资的问题是事关国家长治久安的经济与政治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体制转型的深化,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动以及加入WTO后国际竞争的加剧,我国的中小企业进一步发展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资金短缺,融资困难是制约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之一。我国中小企业由于经营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差,再加上融资过程中存在着融资结构不合理、信息不对称以及融资成本高等问题,使得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狭窄,建设资金短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一套完整的、稳定的融资支持体系和运作机制对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实现我国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企业融资;融资渠道;渠道拓展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0 . 12. 018

一、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融资理论

融资是资金融通的简称,是指资金从剩余(超额储蓄)部门流向不足(超额投资)部门,是一种购买力转移现象。企业融资理论的研究,从研究方式来划分,大体可以分为3个体系:一是以杜兰特(Durand,1952)为主的早期企业融资理论学派。二是以MM理论为中心的现代企业融资理论学派,此学派往前承接了杜兰特等人的观点,往后主要形成两个分支:一支是以法拉(Farrar,1967)、塞尔文(Shavell,1966)、贝南(Brennan,1978)等为代表的税差学派,主要研究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和资本利得税之间的税差与企业融资结构的关系;另一支是以巴特克(Betker,1978)、阿特曼(Altman,1968)等人为主的破产成本学派,主要研究企业破产成本对企业融资结构的影响问题,这两个分支最后再归结形成以罗比切克(Robichek,1967)、梅耶斯(Mayers,1984)、斯科特(Scott,1976)等人为代表的平衡理论,主要研究企业最优融资结构取决于各种税收收益与破产成本之间的平衡。第三个体系就是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非对称信息理论研究的发展,诸多学者开始从不对称信息的角度对企业融资问题进行研究,其中包括新优序理论、代理成本理论、控制权理论、信号理论等。

1.MM理论

MM理论是由美国学者莫迪利亚尼和米勒(Modigliani and Miller,1958)在《美国经济评论》上发表的著名论文《资本成本、公司财务与投资理论》中提出的,该理论是现代企业融资理论的开端。MM理论是在对早期净营业收益理论作了进一步的发展的基础上提出,通过严格的数学推导,证明了在一定条件下,企业的价值与所采取的融资方式(发行债券或发行股票)无关的理论。该理论又称资本结构无关论,莫迪利亚尼和米勒对MM理论进行了修正,把企业所得税的影响引入原有的分析框架,认为在资本市场不完善的条件下,企业价值和资金成本随着资本结构的变化而变化,负债会因利息的避税作用而增加企业的价值,因此企业负债越大越好。当负债达到100%时,企业价值最大。企业最佳的资金战略就是尽量增加企业的财务杠杆。由于MM理论的结论与实际情况的背离,学术界对该理论进行了扩展,形成了平衡理论。平衡理论是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形成的,“在负债的税收收益与破产成本现值之间进行平衡”而得到的一个最优融资结构的理论。平衡理论又可分为平衡理论和后平衡理论。平衡理论的代表人物包括罗比切克(Robichek,1967)、梅耶斯(Mayers,1984)、考斯(Kraus,1973)、鲁宾斯坦(Rubinmstein,1973)、斯科特(Scott,1976)等人,他们的模型引自于MM理论的修正模型。他们把MM定理看成只是在完全和完美的市场条件下才成立的理论,而认为现实市场是不完全的和不完美的,而税收制度和破产惩罚制度就是市场不完全与不完美的重要体现。梅耶斯、斯科特平衡理论认为,制约企业无限追求免税优惠或负债的最大值的关键因素是由债务上升而形成的企业风险和费用。企业债务增加使企业陷入财务危机甚至破产的可能性也增加。随着企业债务增加而提高的风险和各种费用会增加企业的额外成本,从而降低其市场价值。因此,企业最佳融资结构应当是在负债价值最大化和债务上升带来的财务危机成本以及代理成本之间选择最适点。换言之,正是这些约束条件(其中最重要的是破产机制)致使企业不可能实现100%的债权融资结构,理想的债务与股权比率就是税前付息的好处与破产成本和代理成本之间的平衡。相对于早期企业融资理论的描述性方法,平衡理论的数学推导更为清楚和严谨,但平衡理论的结论却与早期融资理论的平衡观点极为相似,当然也存在一定的差别。早期平衡理论认为市场的不完美(如税收和破产制度)会妨碍MM理论所说的套利过程的进行。而平衡理论认为,即使MM理论所说的套利过程可以完美地运作,市场的不完美性也是客观存在的。后平衡理论的西方现代企业融资理论述评的代表人物是迪安吉罗(1984)、梅耶斯(Mayers,1984)等人,他们一方面将负债的成本从破产成本进一步扩展到代理成本、财务困境成本和非负债税收利益损失等方面;另一方面,又将税收收益从原来所单纯讨论的负债税收收益引申到非负债税收收益方面。其实际上是扩大了成本和利益所包含的内容,把企业融资结构看成在税收收益与各类负债相关成本之间的平衡。平衡理论比较真实地反映了企业融资的实际。

2. 新优序融资理论

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对信息不对称现象的研究逐渐渗透到各个经济学研究分支领域。信息经济学、博弈论、委托代理理论等不对称信息研究理论得到重大发展和突破。众多学者也开始从不对称信息的角度来研究企业融资结构问题,并发表了一系列有代表性的文章,把企业融资理论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梅耶斯最早系统地将不对称信息引入企业融资理论研究。梅耶斯采用了另一位经济学者唐纳森(Townsend,1978)早期提出的“优序融资”的概念。其理论基本点是: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① 企业将以各种借口避免发行普通股或其他风险证券来取得对投资项目的融资;② 为使内部融资能满足达到正常权益投资收益率的投资需要,企业必须要确定一个目标股利比率;③ 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企业才会计划通过向外部融资以解决其部分融资需要,而且会从发行风险较低的证券开始。通过考察不对称信息对融资成本的影响,发现这种信息会促使企业尽可能地少用股票融资,因为企业通过发行股票融资时,会被市场误解,认为其前景不佳,由此新股发行总会使股价下跌。因此,梅耶斯的优序融资理论的中心思想是:偏好内部融资;如果需要外部融资,则偏好债券融资。另一位优序融资学派学者纳拉亚南(Narayanan,1978)用一种略为不同的方法得出了与梅耶斯—迈基里夫模型相类似的结论。梅耶斯等人的优序融资理论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贡献就是将企业融资问题通过信号的传递与证券市场的反应直接联系起来,回避了以前理论中必须通过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才能间接联系的效果,从而使得企业融资问题通过证券市场得到大量的实证分析。

3. 代理成本学说

该学说的创始人是詹森和麦克林(Jensen and Meckling,1976)。他们认为代理成本说是以代理理论、企业理论和财产所有权理论来系统地分析和解释信息不对称下的企业融资结构问题的学说。代理成本学说认为企业的融资结构与代理成本有直接的关系。其中股权代理成本产生于经理人没有拥有公司100%的股权;当经理人工作时,他承担了全部努力的成本,却只能获得他努力工作所增加的企业价值增值的一部分;而当他增加在职消费时,他可获得全部好处,却只承担部分成本。因此在现代股份制企业中,由于经营权与所有权的分离,会产生股权代理成本,即企业价值小于经营权与所有权完全合一的企业价值。债权代理成本产生于债权人与股东之间的冲突,当公司进行债权融资时会倾向于投资高风险的项目。投资成功时股东可以获取高额收益,债权人却只能得到固定回报;而投资失败时债权人会承担全部损失。由于债权人是理性的,当他借债时会根据企业的原有负债率与风险相应增加借债成本,这就是债权融资的代理成本,这一成本将由股东承担。当债务融资的比例上升时,债权代理成本将增加,股权代理成本将减少。最优的资本结构必须通过股权代理成本与债务代理成本的权衡得到。

4. 控制权理论

该理论研究学派基本上沿续了詹森和麦克林的研究思路。代表成就主要包括哈里斯-雷斯夫(Harris and Raviv,1990)模型以及阿洪-伯尔顿(Aghion and Bolton,1992)模型等,其理论根源主要是企业融资结构在决定企业收入分配的同时,也决定了企业控制权的分配。哈里斯-雷斯夫模型主要探讨了詹森和麦克林所提出的股东与管理者之间利益冲突所引发的代理成本问题。他们分别用静态和动态两个模型说明了管理者在通常情况下是不会从股东的最大利益出发,因此他们必须要被监督和戒律,而债务正是作为这种惩戒工具。债务使股东具有法律上的权利强制管理者提供有关企业各方面的信息,从而通过对信息的分析决定是否继续经营或进行清偿,所以“最优的负债数量取决于在信息和惩戒管理者机会的价值与发生调查成本的概率之间的平衡”。阿洪与伯尔顿在交易成本和合约不完全的基础上提出一种与财产控制权非常相关的企业融资理论。在阿洪和伯尔顿的模型中有3种情况:① 如果融资方式是发行普通股(有投票权的股票),那么投资者掌握剩余控制权;② 如果融资方式是发行优先股(无投票权的股票),那么企业家拥有剩余控制权;③ 如果融资方式是发行债券,那么在企业家能按期偿还债务的前提下,拥有剩余控制权,否则剩余控制权将由企业家转移到投资者手中,即企业破产。在阿洪和伯尔顿的理论中,产生了剩余控制权,而不完全合约是剩余控制权的前提。

总体而言,现代西方企业融资理论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比较成熟的理论,并在西方各国的企业融资行为中起到了理论指导作用。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理论体系对中小企业融资问题进行完整的解释,以上各个理论学派也仅仅是从某个特定角度对企业融资问题进行研究。在我国,随着经济高速发展以及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加强对企业融资问题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西方融资结构理论对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启示

西方企业融资结构理论建立在发达的商品经济基础上,并主要服务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私人企业,曾对西方国家不同时代的企业融资行为产生过明显的影响。从这一理论本身的发展轨迹审视,其对于企业融资结构所带来的企业市场价值的最大化的假定条件也在不断完善和放宽,从而也使其更贴合实际。因此,这些理论的一些思想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也具有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1. MM理论的启示

首先,负债筹资是成本最低的筹资方式。由于债务资金的利息在企业所得税前支付,而且债务人比投资者承担的风险更小,要求的报酬率较低,因而债务资金的成本通常是最低的。其次,成本最低的筹资方式未必是最优的筹资方式。由于财务拮据成本的存在和代理成本的作用和影响,过度负债会抵消减税增加的收益。再次,最优资本结构是一种客观存在。负债筹资的资本成本虽然低于其他筹资方式,但不能用单项资本成本的高低作为衡量的标准,只有在企业的总资本成本最低时的负债水平才是较为合理的。因此,企业在筹资决策中,要通过不断优化资本结构使其趋于合理,直到到达企业综合资本成本最低的资本结构,才能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早期的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狭窄、资本结构单一、产权结构不明晰、管理不科学,再加上中小行业自身的弱质性,在进入市场经济发展阶段以后,它们迫切要求优化资本结构。对于公有制的中小企业必须进行股份制改造,改革产权组织形式,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法人治理结构,从而减少随意性。如果金融市场发达,交易成本低,中小企业就可以通过不同的融资渠道取得资金,适度负债,不断调整融资结构,进而寻找到最优的资本结构。此外,借助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小企业应充分利用国外中长期贷款、融资租赁、开展国际合作等形式来优化资本结构。中小企业的发展也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因此政府应在立法、财政援助和税收优惠等方面进行支持,提高中小企业的内部积累,扩大内源性资金比重,以进一步优化资本结构。

2.新优序融资理论的启示

新优序融资理论是中小企业比较适用的资本结构理论之一,被修正后的新优序融资理论,常常被一些经济学家作为研究企业融资结构问题的理论框架。但新优序融资理论也存在重大缺陷:它属于解释在特定的制约约束条件下企业对增量资金的融资行为的理论,由于短期性,无法揭示在企业成长过程中资本结构的动态变化规律。我国中小企业以国家财政拨款为主要资金来源,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企业融资能力的增强,借贷资金(包括银行信贷和民间信贷)也将成为重要的融资方式。根据融资结构理论,负债、股权和债权融资可以使企业价值达到最大化。然而在我国资本市场不发达的情况下,中小企业只能以内源融资为主。在外源融资中,银行贷款是主要方式。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我国中小企业目前的融资次序为:内源融资、银行贷款、民间借贷、股权融资、债券融资和国际融资。

3.代理成本学说及控制理论的启示

据梅耶斯的理论,由于中小企业面临典型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因此中小企业并不是按照传统的以最优资本结构为目标的方式进行融资,而是倾向于那些能将企业控制权干预程度最小化的融资方式。另一方面,民间金融与民间经济有着一种天然的内在联系,它原本就是由民间经济内生出来的,因此,规范与发展民间金融有利于削弱中小企业融资能力的所有制差异,而这种所有制差异是阻碍我国中小企业从银行及资本市场渠道融资的重要原因。

总之,西方融资结构理论对分析研究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但是在我国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企业的主体地位尚不稳固,市场体系还不健全,市场机制还不完善,国外成熟的融资理论还缺乏正常发挥作用的基础。国外成熟的融资理论是以资金来源充足和供应稳定作为前提条件来建立的,而我国由于市场经济体制尚处于建立过程中,资金短缺将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态势。中小企业融资中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如何获得充足和稳定的资金来源,其次才考虑如何使融资成本率降低。因此,在研究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时不能简单套用国外成熟的融资理论,必须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做出具体的分析判断。

三、我国中小企业目前主要的融资渠道和融资方式

融资渠道,是指企业筹集资本来源的方向和通道,体现着资本的源泉和流量。融资渠道主要是由社会资本的提供者及数量分布所决定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融资渠道和融资方式是非常丰富的。

从抽象的理论上说,对企业融资方式,较为流行的是从融资主体角度进行3个层次的划分:第一层次为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从资金性质上来说,也叫自有资金和借入资金;第二层次将外源融资划分为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第三层次则是对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再作进一步细分,如直接融资包括股票融资、债券融资等,间接融资包括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贷款、融资租赁等。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我们需要建立多种方式并存的融资体系和融资结构,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融资新体制。由于融资方式的传统分类只划为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不能全面反映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融资体制的要求,所以有必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新理论,进行融资方式的分类创新。正是在这一大的体制背景和经济发展要求下,在归纳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从资金来源和融资对象划分的融资方式,即财政融资方式、银行融资方式、商业融资方式、证券融资方式和国际融资方式。5种融资方式并列发展的格局是市场经济经济体制的发展方向和内在要求,也是从机制上克服过去畸轻畸重的财政、银行融资制度所造成的严重弊端的重要条件。这种融资方式分类方法,引进了全社会资金来源的概念,使得融资方式的视角更为广阔。

1.财政融资方式

财政融资是以政府意志为基础的,是国家信用在市场中的初级阶段,通过货币信用制度平台,应用国家信用和财政收支来配置资源,实现国家的财政政策目标,并推动市场信用、企业信用和个人信用的发展。财政融资是直接融资的初级形态,公众参与度低,不讲资产安全,具有无偿性。在我国,财政融资主要是指筹集融通的各种保险基金、邮政储蓄存款、政府担保债务和发行的各种政府债券等。它是政府先将资金提供给政策性金融机构,然后再由这些政策性金融机构向急需发展的国民经济基础性部门提供资金。财政融资方式是以贷款和认购有价证券为主,其具体方式从融入的角度包括向银行借款和发行国库券,其中国库券包括国家重点建设债券、财政债券、国家建设债券、特种国债、保值公债、定向国债和基本建设债券等国家代理机构债券;从融出的角度可以分为预算内拨款、财政贷款、通过授权机构的国有资产投资、政策性银行贷款、预算外专项建设基金和财政补贴。

2.银行融资方式

银行融资是指企业通过商业银行达到资金的融通。银行融资也是最为传统和普遍的外部融资渠道,银行贷款的取得需要以信用、抵押、担保等为基础。银行融资的具体方式有以下几种。从银行的角度目前广泛存在的融资工具有:企业存款、财政性存款、居民储蓄存款、外汇存款、金融债券、银行同业拆借、大额可转让定单存款、国债回购业务、商业票据的转让和再贴现、央行的再贷款或再贴现。随着我国融资工具的不断发展,银行融资工具还将包括可转换债券存款单,可自动转换存款债券,累进利率债券,贴水利率债券,银行储蓄存款证,医疗、失业、住房基金保险单,浮动利率票据。从企业的角度,银行融资方式包括信用贷款、抵押贷款、贴现贷款、融资租赁和证券投资。

3. 商业融资方式

商业融资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商业融资是指企业或消费者从企业以商业信用或消费信用等形式取得的资金。狭义的商业融资是指工商企业之间以延期支付或其他方式提供的信用融资。商业融资的前提和基础是商业信用,商业信用的产生也就意味着商业融资的形成。企业之间的商业融资方式包括延期支付、赊销、应付票据、应收账款、分期付款、资金借贷、补偿贸易、加工装配贸易以及企业间的寄库代销和委托代销等其他融资方式。应收账款融资是最为普遍的商业信用融资方式。

4.证券融资方式

证券融资由公众广泛直接参与,受公众及市场风险的广泛约束,需要高度发达的社会信用体系支持,是市场经济融资的直接方式。目前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证券融资方式主要分为两大模式:一种是以英美为代表的证券融资方式为主的模式,证券融资占企业外部融资的55%以上:另一种是以日德为代表的银行融资方式为主的模式,银行融资占企业外部融资的80%以上。证券融资方式包括发行股票、企业债券和设立投资基金。股票主要分为普通股和优先股,其中,普通股又分为记名股票和不记名股票、有面值股票和无面值股票、有表决权股票和无表决权股票。债券融资主要是指资金需求者通过发行债券融通资金的行为。投资基金是一种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集合投资方式。通过发行基金的单位,可以集中投资者的资金,由基金托管人托管,由基金管理人管理和运用资金,从事证券和实业投资,以获得投资收益和资本增值。常见的投资基金有产业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和证券投资基金等。

5.国际融资方式

国际融资方式是指资金需求者向国外的政府、企业以一切形式,包括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借贷、发行股票和债券、BOT等项目融资取得的资金。国际融资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式:①外国政府贷款;②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贷款、世界银行集团贷款、国际开发协会贷款、国际金融公司贷款、国际农业发展基金会贷款、亚洲开发银行贷款;③国外商业银行贷款:短期贷款、中期贷款、长期贷款;④出口信贷:买方信贷、卖方信贷;⑤国际债券;⑥国际股票:人民币特种股票(B股)、在香港上市的H股、在香港上市的红筹股、在美国上市的N股、在英国上市的L股、在新加坡上市的S股和海外基金;⑦外国直接投资:中外合资经营、中外合作经营、外商独资经营;⑧“三来一补”:来料加工、来件装配、来样制作、补偿贸易;⑨国际融资租赁:直接租赁、转租赁、回租租赁、综合租赁;⑩国际贸易租赁:国际贸易短期租赁、国际贸易中长期租赁(承购应收账款方式和福费廷方式);[11] 项目融资:产品支付方式、远期购买方式、BOT方式、TOT方式和ABS方式。

四、结束语

在实践中,我们更倾向于根据资金来源和融资对象,将企业融资方式分为财政融资、银行融资、商业融资、证券融资和国际融资5种方式。两种融资方式分类标准有很大的不同:前者仅从银行等金融中介机构的角度来划分,融资方式分类是单一的和线性的;后者是从全社会五大经济部门的资金来源或资金供给的角度来划分,融资方式分类是全方位多层次的,也是开放型的。应该说,后者的内涵更丰富具体,更能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下融资制度的需要。

主要参考文献

[1]王雪玲,包红芳,隋玉明.振兴龙江经济与黑龙江省外语外贸人才国际化水平培养研究[J]. 黑龙江对外经贸,2009(2).

[2]姜春碧,隋玉明,吕海东. 东北老工业基地企业应收账款的风险防范[J]. 商业经济,2007(5).

[3]隋玉明,张万全,姜春碧.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资本运营效益研究[J]. 经济研究导刊,2007(2).

[4]隋玉明.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管理[J]. 北方经贸,2006(10).

作者:隋玉明 王雪玲

企业财务管理研究管理论文 篇3:

对加强企业财务管理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研究

摘 要:企业的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近些年来我国经济实力的迅速增长,以及我国市场经济制度的不断改革,我国传统的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已经不再适应现今的企业管理的要求,因此有必要对正在实行的企业财务管理制度作出调整,从员工,管理,经营等几方面进行改革,使之能够适应当下企业的发展要求。加强企业的财务管理,能够显著的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财务管理是否有效,可以直观的从企业经济效益上看出来。因此,要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必须要改善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

关键词:财务管理;经济效益;财务管理制度;

前言:企业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贯穿于企业的整个生产经营过程中。企业财务管理决定着企业在一个项目上的投资,要求以最小的风险获得最大的利润,这项工作是企业运营的核心工作。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的大部分企业都获得了更好的发展机会,但是企业财务管理制度过于制约企业的发展,因此一定要做出改变,深化企业财务管理改革,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在市场竞争中抢占先机。

1、我国企业财务管理面临的问题

1.1、投资项目资金管理不到位

企业资金管理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重中之重,而资金短缺也是大部分企业在进行项目投资时面临的最大的问题。在这之中的多数企业其实并不是因为资金总量不够,而是因为自身的资金管理工作混乱,致使在有些项目上资金越用越多,以至于不能及时将资金抽出用于新的投资项目,从而陷入恶性循环。有些企业则提前将部分资金抽出,以备不时之需,但是这样的做法并不合理,相反还会使得已经运行的投资项目不能正常运作,影响到企业日常的资金运转。还有一些企业在投资阶段做的非常好,却在投资后只注重商品的销售,不注重资金的回笼,使得企业在开始新的投资项目的时候没有足够的资金。这些都是企业在投资项目的资金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上的失误,这样的情况对于企业自身发展是十分不利的,不仅拖慢了企业的投资项目进度,还影响到了企业经济利益的实现。

1.2、部分投资项目缺少科学依据

企业投资项目是企业盈利的关键手段,有些大型企业在一年内会投资多个项目,中小型企业也会投资不少的项目。但是有一大部分的企业在投资项目之前,并不对项目进行科学合理的预估,只是看到了其中蕴藏的巨大利益,这样,由于在投资之前对于投资风险和收益的依存关系预判不足,再加上对自身的企业实力,国家政策调整估计不充分,这样的项目在投资之后往往会因为企业无法有效控制而使得企业的投资风险加大,最终造成企业损失。除此之外,有些企业在进行投资之后忽视了对项目的控制和管理,使得项目在运行一段时间后无法按照预期的结果发展,最终造成企业的损失。对企业投资项目作出预估和评价也是财务管理部门的工作,但是有些企业并不重视,盲目的投资项目或对某一项目加大投入,往往使得企业越陷越深,最终无法正常运营下去。

1.3、缺少具有专业能力的财务管理人员

财务管理工作是企业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在人员配置上一定要选用最为专业,业务能力最强的工作人员,但是这样的工作人员毕竟是少数,有些企业就因此不再挖掘专业的财务管理人员,使得企业的财务管理部门内部鱼龙混杂,业务能力始终无法得到提高。这样将会导致财务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在记账、算账、报表以及对投资项目进行评估的过程中出现很大的失误,产生不实的财务信息,对企业的决策者产生误导,最终使的企业的投资计划流产甚至对企业造成损失。除此之外,由于财务管理部门的工作需要深入到企业各个部门,他们甚至能够对决策者的决策提出质疑,这会影响到企业管理层的管理力度,而管理层并不希望出现这种情况,所以企业自身对于财务管理人员的重视程度就会自然而然的下降,也不会想方设法的寻找专业的财务管理人员。

2、加强企业财务管理的具体措施

2.1、完善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制度

完善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制度是较强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第一步。当前正在实行的财务管理制度已经不适用于大部分企业的发展要求,必须要作出改变。企业需要有一套适合自身的财务管理制度,从而为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提供制度保障。首先企业应当健全内部的组织结构,明确各个部门应当履行的职责和相应的权利,只有理清这一点,各个部门的工作才能够有条不紊,财务管理工作才能正常开展。其次,企业需要完善企业内部的财务会计制度,严格人员配置,既要有工作者,又要有监督者;由财务会计负责完善财务报销制度、资产统计工作等相关的工作。除此之外,企业还需要注重项目资金回笼,并为此建立专门的制度,这项工作也应当下发给财务管理部门,以便于其及时对企业可用资金 和可用资产做出判断,并为接下来的企业投资计划做出计划。

2.2、让财务管理人员参与到投资项目的决策中

在企业的运营过程中,让财务管理人员参与到投资项目的决策中是十分有必要的,这已经成为了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这种做法不仅是让财务管理人员了解企业资金流动的去向,也能在决策过程中及时为管理者提出合适的意见。从长期来看,企业财务管理部门有着比其他部门更多的企业内部资料以及经营数据信息,他们在投资项目中提出的建议和措施比起其他部门和决策者来说要更具有说服力,对于降低该项投资项目的风险有很大的帮助。除此之外,在财务管理部门全程参与,各个部门各司其职的情况下,各个部门的工作效率会有显著的提升,再加上正确的项目目标的建立,企业内部会形成一种向上的凝聚力,这样的凝聚力会激活企业的活力,在短期内高效的推动企业的快速发展,与此同时,企业在这期间做出的各项决策也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2.3、加强员工培训,挖掘专业的财务管理人员

当前社会上的竞争,说穿了都是人才的竞争,掌握了人才,你就掌握了崛起的希望。因此,企业必须要十分重视员工素质的培养以及新人才的发掘。首先,企业应当聘请专业的财务管理人员对企业的财务管理部门的员工进行培训,以提高他们的工作素质,降低在记账、报表以及对企业投资项目评估中的失误,还要让他们认识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性,从而让他们在工作过程中时刻保持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除此之外,企业还需要从社会上挖掘专业学习财务管理工作的专门型人才,这种人才由于一直学習财务管理,对该项工作的认识以及重要性有更多的了解,责任心也更强,工作会更加仔细认真,犯的错误也会相应的减少很多,这对于企业的发展是十分有利的。

结语:企业经济效益是企业经营的核心所在,而企业财务管理则是企业经营过程中的重点工作,企业需要进行合适的财务管理,才能够有效的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为企业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本文分析了当前大部分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面临的各项问题,并根据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通用的解决措施,但是这只是一方面。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全面管理企业资金投入,让财务管理参与到决策中去,创建一条适合自身的财务管理道路,降低企业投资项目的风险,为提高企业效益做出努力。

参考文献:

[1]王志芳,传统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财会研究,2000(12).

[2]徐晓春,关于企业加强财务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探讨[J]中国城市经济,2010(09).

作者:唐春琛

上一篇:工厂供电系统节能技术论文下一篇: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