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络法制教育论文

2022-04-15

[摘要]大学生网络法治教育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大学生网络法治教育,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网络法律素养,对于促进高校依法治校,推进大学生成长成才,实现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大学生网络法治教育的基本特征、必要性出发,探究新形势下大学生网络法治教育的新思路,从而为进一步做好高校大学生网络法治教育提供方法论的合理依据。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学生网络法制教育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学生网络法制教育论文 篇1:

大学生网络道德生态治理的实践性研究

摘要 大学生网络道德是关于网络生态治理中塑造网络主体良好行为的重要内容,也是确保网络生态治理长效性的关键性因素。在考察大学生网络道德现状的基础上,尝试分析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在网络主体、网络道德教育改革、网络空间生态治理法制化三方面的成因,进而提出大学生网络道德生态治理在网络道德教育特殊性、网络主体主观能动性、校园网络空间净化、凝聚网络生态治理合力四方面的有效路径。这对于提高大学生网络道德生态治理的实践效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道德;道德失范;生态治理

人类进入互联网时代,网络主体在网络空间生活中的自由、秩序、自主以及享受到的网络服务都与网络生态治理的程度密切关联。大学生是网络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截止到 2020 年 12 月,我国的网民规模庞大,高达 9.89 亿,学生群体占比更是达到了 21.0%[1]。大学生既是网络空间的参与者,也是网络空间的创造者。为了营造生态化的网络环境,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大学生正确使用网络的态度、能力和责任心至关重要。网络生态系统是由网络主体、主体行为、网络信息、网络政策法规、基础设施与技术应用等多种文明要素组成的[2]。其中,网络主体行为、网络信息的品质乃至网络政策法规的执行都与大学生密切关联,大学生的网络道德素养是制约网络生态治理长效性的重要因素。积极探索提升大学生的网络道德素养的实践性策略,分析防止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有效机制,对推进网络生态治理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一、大学生网络道德素养的现状

网络空间的虚拟性、开放性、隐匿性对大学生的道德素养具有空前的挑战性。分析大学生的网络生活现状,有利于发掘提升大学生网络道德素养的工作重点。从整体上看,大学生的网络生活呈健康向上的状态,能够文明健康使用网络,但是也存在一些具有普遍性的网络道德失范行为。

互联网为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为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正确使用网络是当代大学生基本的个人素养。在学习方面,互联网本身就是一个包罗万象的资源库,在给大学生带来了学习空间的同时,也为大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大学生借助互联网平台通过各大搜索引擎搜索相關学习资料,帮助自己更好地理解书本知识,完善结构框架。此外,互联网+融入课堂也为大学生带来了极大便利。近年来,出于疫情防控的需要,高校乃至全社会对网课的需求和接受极具增长。在此之前,出于方便、划算,不少大学生在考证、考研、考公等方面也选择购买网课进行学习。除了网课,互联网以其强大而丰富的信息资源库也为大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不少便利之处。网课学习成为大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网课学习是团体学习和共时学习,有利于个体发现远程的学习伙伴,参与学习竞赛,提高了大学生学习的便捷性和学习参与度。在生活方面,由于网络购物方便快捷、经济实惠,加之快递服务业发展迅速,使得大学生满足物质需要的时效性明显增强,无论是购买生活必需品,还是点外卖、假期旅游,互联网都大大提高了大学生个性化需求的满足程度。这激励起大学生参与网络生活的热情,提高了大学生对有序、高效的网络空间秩序的依从。大部分大学生能够按照网络信息内容服务使用的法规要求和用户协议约定,在通过留言、回复、发帖、弹幕、表情包等形式参与网络活动时,文明表达,理性互动。在社会交往方面,大学生之间的交流方式不再同往常一样,主要依靠传统的社交媒介,而是更多地依赖网络社交媒体[3]。QQ、微信等网络沟通媒介极大地降低了大学生离家期间的人际交往质量。在社交媒体平台提供的诸如“朋友圈”的功能里分享自己的生活、感悟,也通过朋友圈来了解身边同学、朋友的日常动态。此外,在传播网络信息、制造网络信息方面,大学生已经发展起辨识网络舆论的意识,调控日常网络行为的自律能力,弘扬网络舆论正能量的价值认同。可见,文明健康地使用网络信息成为当代大学生的重要特点,也反映了大学生的道德素养整体较好的发展趋势。

(一)网络道德生态治理的挑战

大学生网络道德的生态治理是基于大学生网络行为的系统化治理,也是着眼于促进网络空间生态治理的重要环节。

1、网络主体责任意识不强,盲信沉溺网络

大学生网络主体的责任应以符合公众期待、政府要求、法律法规、公序良俗为具体责任要求,以严格自律为主要履责方式。新时代大学生的责任,从大的方面讲,是指社会责任,就是个人对祖国,对民族,对人类的繁荣与进步所承担

的责任和义务;从小的方面讲,是指自我责任,就是自我对其人生、事业发展及生命所承担的主体责任。然而,当前部分大学生具有充足的自由支配时间,手机乃至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为大学生随时上网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低头族”成为当代部分大学生的代名词。手机、网络占据了大学生除上课时间以外的绝大部分时间,大学生接触网络视频、网络游戏的时间越长,被来自网络的多元价值观思潮的诱惑与冲击也就越大[4]。近两年,短视频和网络直播行业的兴起与发展,使得充满猎奇心理的大学生日渐沉迷其中,有人把譬如“抖音”的短视频比喻为“现代鸦片”,主要是指一旦打开APP就会一直被吸引,很难再放下手机,短视频里的时间流逝如白驹过隙,不知不觉几个小时就浪费掉了。显而易见,大学生沉溺网络的行为忽略了作为新时代大学生的主要责任担当,把本来用于学习的宝贵时间用于浏览网络中持续传播炒作的导向错误、低俗媚俗、甚至违法违规的视听节目内容,严重有悖于社会赋予大学生的时代责任。

2.网络法规法治意识淡薄 导致侵权行为

当前某些大学生网络法规法治意识淡薄,无论在学习方面,还是在社会生活交往方面,频频爆出侵权行为。在学习方面,互联网在给大学生学业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也给那些过分依赖网络,懒得动脑思考的大学生送来了唾手可得的“直接学习成果”。有部分大学生毫不动脑选择直接在网上买卖、代写毕业论文,侵犯他人的权利,助长不良学术风气。在社会生活交往方面,大学生过度追剧、刷短视频的单向网络活动,容易接触到一些与健康向上的社会主流思想相悖的视频,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诱导,形成错误的人生观。更有部分自我控制力低、约束力差的大学生为了获得现实世界中无法获得的理解或支持,盲目将心理需求转向网络,把大量精力放在了虚拟的网络游戏中,通过游戏的闯关或升级来获得渴望的快感、成就感,以至于荒废学业,甚至引发心理扭曲和身心疾病。总之,大学生网络法规法治意识淡薄极其不利于提高网络道德素养,发展良好的网络道德人格。

二、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成因分析

大学生的网络道德失范的成因是非常复杂的,既可能是大学生在个人生活、学校和社会生活方面的能力不足导致的,也可能是网络生活方面的原因导致。此外,大学生使用网络的数字能力发展不足也是不可忽略的因素。

(一)大学生网络主体方面的因素

大学时期是个体心智逐渐趋于定型的时期。这种不成熟的心智状态可能致使大学生辨识网络信息的能力不足。面对网络空间中各种繁杂信息,部分大学生可能接受各种不文明健康的网络信息,影响大学生思想道德的顺利发展。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不够成熟,应对诱惑的自控能力不强,在不文明健康、错误思潮的引导下可能误入歧途,影响其正常的心智发展,弱化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个人责任感。责任感不强,自律能力不强,就极易导致个人奋斗目标迷失,沉溺于低俗地满足网络平台提供的感官刺激。他们对自己的学习和发展定位不清楚,对四年大学生活缺乏深度思考,对如何实现自我价值缺乏规划,长时间处于一种孤独、空虚、无所事事的状态,急需一些活动来填补自己[5]。在这种情况下,互联网凭借其强大的储存资源、多样的应用软件吸引了大学生的兴趣,诱惑部分自律能力差的大学生进入网络世界,沉迷网络,甚至做出网络道德失范行为。

(二)网络道德教育改革不足

网络道德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互联网的发展日新月异,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网络道德教育改革相较于互联网的发展较为滞后,网络道德教育改革与时俱进不足。大学生很难从中找到同自身的生活成长相一致的契合点,无法把书本道德内化为自己的信念,外化为自己的行为,也就造成部分大学生明知网络行为规范、文明公约,却不时表现出网络空间道德失范行为。

(三)网络空间生态治理法治化不足

我国的网络法律及相关制度有待完善。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与发展,我国关于互联网领域的法律法规也在经历一个从无到有、由点及面的过程。相较于互联网的发展速度,网络立法还是带有滞后性的。互联网最大的特点是虚拟性,而正是这个虚拟性、匿名性的特点会让部分大学生存在侥幸心理,认为现实中的法律法规在虚拟的网络空间里不适用,网络空间存在着监管盲区,于是表现出自欺式网络妄为,忽略网络空间的规则,导致网络道德失范。此外,网络空间的虚拟性和开放性弱化了网络规范本身的道德约束力,使得部分大学生在复杂的网络社交过程中迷失自我,造成网络情感冷漠。而且在国际化发展的大背景下,各国之间仍然存在不可忽略的暗潮汹涌,不法分子可能通过网络途径诱惑大学生。这些不良的网络空间因素都可能导致部分大学生出现网络道德失范问题。

三、大学生网络道德生态治理的有效路径

大学生网络道德的生态治理模式是一种有效防止大学生道德社会化不一致的道德培育系统。大学生网络道德生态治理的有效实施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一)重视网络道德教育特殊性

在新时代的社会公共生活领域中,网络空间在人们公共生活中所占比重日益加大,已经成为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治理已经成为网络空间治理的重要手段。对大学生网络主体以及主体行为的生态治理中,促进个体网络道德的发展尤其重要。这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化过程,既包括网络道德价值建构、网络道德规范制定,也包括网络主体道德性的养成。这关系到社会生活方方面面中对现实社会道德教育和网络空间道德教育的双轨式道德教育改革。

(二)激发网络主体主观能动性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是好是坏取决于大学生们如何使用,当代大学生应自觉提高自身网络道德意识。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形成自己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积极主动提升自身地网络责任意识、法律意识,形成网络道德和法治思维,养成网络道德人格。

(三)促进校园网络空间净化

加强网络平台治理,净化虚拟网络环境,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包括政府、社会、企业、媒体、公众等全方位的共同努力。大学生是未来祖国建设的重要主力军,高校是高科技汇集的重要场所,可以适度采用高科技手段促进学校对校园网络环境的监督,加强学校对大学生网络行为的监管。学校加强对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法制教育,让大学生不仅知法懂法更要做到守法,树立规则意识,用现实中的道德标准规范自身的网络行为,做到“虚拟”与“现实”的统一。[6]高校要严格执行校纪校规中网络行为相关规定,若有发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依据校规校纪严厉处罚。网络平台企业要积极承担起社会责任,增强行业自律,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传播社会正能量。推进网络道德建设,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发展为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营造清朗网络空间,坚决抵制任何违反社会主旋律的网络行为。

(四)凝聚网络生态治理合力

人的发展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作为人的成长环境的家庭和学校并将为培育大学生良好的网络道德发挥引领作用。家庭和学校要合理引导大学生的网络行为倾向,培育大学生高尚的网络道德。在现实社会环境和虚拟网络空间中,加强包含正能量的道德教育。微博、微信等影响力较大的平台企业还要加大“四史”教育、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等活动的宣传力度,让这些红色教育活动深入人心,增强“爱国”“文明”“诚信”“友善”等主流价值观的渗透力[8]。各大媒体和知名公众人物也要积极投身网络文明建设,积极响应清朗行动,借其影响力发挥其带动作用,通过自己的网络文明言行,为大众树立榜样。而作为公众的大学生更应该义不容辞地积极参与其中,为净化虚拟网络环境做出自己的贡献。

结语

总之,网络道德的生态治理是促进大学生良好发展的重要保障。积极探索网络道德生态治理的理论和实践模式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至社会都要关注互联网带给大学生的影响,激发全社会力量,促使大学生正确使用网络,借助互联网的积极作用,获得高品质的发展。

参考文献

[1]2021年2月,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的第 47 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2102/P020210203334633480104.pdf

[2]网络生态环境治理的里程碑http://www.cac.gov.cn/2019-09/22/c_1570694218116068.htm

[3]杨茹,张楚乔.网络社交媒体运用与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8(02):73-80.

[4]黄艳,李佳玲,黄金岩.互联网接触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效果的影响研究——基于全国35所高校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J].高校教育管理,2021,15(06):13-24.

[5]周洪亮,史甲庆.大学生网络生活状况调查与分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23):30-31.

[6]李潮林,许益锋,何宇惠.移动互联网时代大学生网络生活方式及其引导[J].高教探索,2019(07):123-128.

[7]高如.警惕网络舆论生态泛娱乐化的负效应[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7(8).

[8]陈联俊.网络空间中主流价值认同的分化与重塑[J].中國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7(06):72-78.

作者:张瑞

大学生网络法制教育论文 篇2:

试论高校大学生网络法治教育的新思路

[摘 要]大学生网络法治教育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大学生网络法治教育,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网络法律素养,对于促进高校依法治校,推进大学生成长成才,实现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大学生网络法治教育的基本特征、必要性出发,探究新形势下大学生网络法治教育的新思路,从而为进一步做好高校大学生网络法治教育提供方法论的合理依据。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网络法治教育;新思路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新形势下,网络法治教育成为了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课题。一方面,网络为大学生提供了网络化、数字化、虚拟化的精神文化空间,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另一方面,网络这一虚拟的社会形态,不可避免地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造成了积极或消极的影响。现阶段高校应重视大学生网络法治教育,增强大学生网络法律素养,提高大学生网络法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现阶段高校大学生网络法治教育的基本特征

“法治教育是指通过对公民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依法治国方略的宣传和教育,培养和发展公民法治意识及其用法治意识指导自己行为的活动。”〔1〕加强大学生网络法治教育,旨在网络虚拟社会中,提升大学生这一网络主体的网络法律素养,明确网络法律法规,这也是实现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法治化的需要。现阶段高校大学生网络法治教育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基本特征:

网络法治教育环境的混杂性。首先,随着网络门户的打开,校内环境与校外社会日益形成了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大学校园与校外社会形成接轨,特别是在全球化的网络文化背景下,多种文化思潮比如个人主义,自由主义,享乐主义等传播到大学校园,冲击着校园本土主流价值观念。其次,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在互联网思维下,产生了互联网经济。由于市场经济具有趋利性的特点,大学生在网络购物过程中会出现商家欺诈、失信等行为,侵害了大学生的合法权益;再次,网络社会里,人人都是一件表达领袖,这种自觉的民主很容易产生“网络个人主义”行为,比如网络谩骂衍生的网络语言暴力、网络谣言滋生、网络新闻失真等等,在这种复杂环境下,削弱了大学生的自我判断意识。因此,加强大学生网络法治教育,进行网络法治维权,净化网络法治环境,显得尤为重要。

网络法治教育内容的多元性。在网络环境下,诸多思想信息以不同的形式充斥着网络空间,大学生在进行信息搜索和查阅时需要进行仔细的甄别、筛选和吸收,这就加大了大学生网络法治教育的复杂性。由于互联网打破了传统传播媒体单一封闭的界限,不同国家、地区或民族均有着不同的法律思想文化观念,使得网络承载着多样化的法治教育内容,这就需要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了解不同国家、区域或民族的法律文化背景。在这种情况下,高校需要规范大学生网络法治教育内容,选择贴近实际、接近学生、贴近生活的教育内容,激发大学生网络法治教育课堂或课外的吸引力、感召力和创造力。只有充分挖掘大学生网络法治教育的合理内容,才能为有效进行大学生网络法治教育提供可靠保障。

网络法治教育方法的多样性。网络法治教育具有区别于传统单一封闭教育的新特点。网络法治教育是以互联网为依托的一种集多种媒体为一体的交互教育形式,在网络教育场域里,教育者与教育对象是一种民主平等的教学关系,在数字化、立体化的多媒体课堂上,比如在QQ群、微信、微博、博客或专题网站等媒体平台,教育者可以发布分享诸如声、文、图、像等生动活泼的教育内容,这种教学法是传统教育法无法比拟的;除此之外,互联网具有及时性、交互性、共享性等特点,教育者可以及时跟踪教育对象的思想动态,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偏差,加强正确的舆论引导,从而提高大学生网络法治教育的针对性。互联网承载着丰富的教育共享资源,大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喜好,自由合理选择教育内容,增强网络法治教育的趣味性和有效性。

网络法治教育主体地位受到削弱。在互联网教育空间里,受教育者着可以民主、平等、自由的表达自己的思想,传统的教育者的“权威地位”被打破,不再是一种“填鸭式”的教育形式。但是,这种充分的民主教育和表达形式冲击着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导地位,网络虚拟距离的拉近,很容易造成网络情感的淡漠。在网络互动平台下,教育着与受教育者的沟通形式不再是面对面的思想沟通,而逐渐演化成为了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形式。在这种需要受教育者高度自觉的教育模式下,教育者应该提高自身网络文化与网络媒介素养,积极开发大学生网络教育新模式,提高大学生网络教育的实效性。

二、新形势下高校大学生网络法治教育的必要性

是推进高校依法治校稳定校园秩序的需要。依法治校是依法治教的重要表现形式。大学生作为网络法制教育的重要主体,对于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重要的作用。推进校园网络舆论主阵地建设,有利于维护校园秩序,构建稳定可靠的网络舆论生态环境。大学生网络法治教育,就是要针对危害社会、破坏风气、影响恶劣的事件或舆论进行主题教育,比如有些学生自我意识能力不强,利用所学网络本领,进行网络黑客攻击,诱发犯罪,给社会造成重大损失。特别是网络谣言传播,违背了道德底线,严重情况下扰乱了社会风气。

是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十四字方针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观。高校推进大学生网络法治教育,营造了大学生树立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氛围,弘扬了社会主旋律,推动了大学大学生法治意识的提高。大学生作为时代的青年群体,应在网络法制教育中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参与者、倡导者和践行者。通过实践的检验,培养了大学生的网络法治信仰。

是大学生完善自我提升精神境界的需要。加强高校大学生网络法治建设,培养了大学生的法律精神和法律素养,是大学生精神境界提升的需要。就是要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大学生的法治品质、法治人格、法治情操;在日常生活中,大学生就是要学法、懂法、知法和用法;在日常行为规范中,积极遵守法律法规,还应组织参加一些普法宣传活动,形成人人懂法,人人知法的良好态势。

是网络法治空间下实现社会和谐的需要。网络空间兼有虚拟性和公共性特征,因而网络社会不可能是纯粹意义上的虚拟社会。作为现实社会在网络空间的延伸,网络社会也应是法治社会,而非“法外之地”。加强大学生网络法治教育,正所谓无秩序则无自由,网络空间中的开放、自由也必须建立在秩序的基础上,也只有以秩序为基础,网民才能更充分享有参与、表达和监督的自由,网络社会才能得到良性、持续发展,信息网络技术也才能成为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助推器”。

三、 有效开展高校大学生网络法治教育的新思路

首先,树立大学生网络法治教育的新理念。“将法治理念引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目的是期望法治理念能够对思想政治教育在理念的更新和发展上有所启示和影响,以便从根本上改变当前思想政治教育观念不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问题”〔2〕树立大学生网络法治教育新理念,应该具备网络信息思维,了解网络信息,科学分析信息,甄别利弊,才会充分掌握网络意识形态主导权。网络信息资源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高校教育应充分发挥网络在线教育的新优势,整合网络教育资源,同时应具备全球化的眼光,借鉴和吸收国外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通过整合利用国际与国内的网络信息资源,为大学生网络法治教育提供有力的前提条件,从而不断提高大学生的网络文化素养。

其次,构建大学生网络法治教育的新队伍。“抓好法制宣传教育队伍建设,是保证‘六五’普法规划顺利实施的重要条件,建立一支富有法治精神的、专兼结合的、高素质的法治教育队伍是法治教育取得实效的保证”〔3〕高校推进依法治校,应纯洁教育队伍素质,应加强高校网络法治教育工作者的教育培训,培养高校教育者的网络法治教育思维,学会运用网络技能,特别是通过互联网信息技术,构建网络法治教育的文化空间,进一步改善高校大学生网络法治教育环境。除此之外,高校教育工作者可以开展高校网络法治教育的科研活动,促进网络法治教育理论成果的形成并有效进行学科转化,实现大学生网络法治教育队伍不断知识化、专业化、科学化。

再次,创新大学生网络法治教育的新载体。高校应积极构建大学还说呢过网络法治教育的新载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通过一定的载体进行。载体承载和传递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是联系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与客体的一种物质存在方式和外在表现形态。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不可能一成不变,必须与时俱进,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优化创新。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方面要注重传统载体的现代化,对其不断地更新,如继续巩固课堂教学载体、拓展社会实践载体、优化管理服务载体、健全校园文化载体等。另一方面要积极寻求新载体。根据科学文化发展的最新成果和大学生时尚流行的最新趋势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利用的新载体包括短信、博客、网络心里咨询等。

最后,构建大学生网络法治教育的新机制。新形势下,高校应建立网络法治教育的监督机制。高校德育部门或机构应在校园网络舆情监测中把好责任观,积极建立校园网络舆情监管的规章制度。特别是对于微博、微信、BBS、专题网站布网络法治教育平台的媒介平台进行有效地舆情监测和预警,了解大学生对网路法治教育的新认识。通过跟踪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发现一些问题,从而加强各相关单位通力合作,提供最优化的解决方案。高校要完善相关制度,强化对涉舆情部门的协调督导力度,设置专职人员进行舆情监督,定时检查网络舆情,并写作材料提交相关单位进行审核认定,并受学校责任部门的统一指导和部署,发现问题后要进行合理整改,在多方协同合作下,特别是应对网络法治教育的舆论危机时,应采取综合方式有效应对,从而不断提高高校大学生网络法治教育的实效性。

〔参 考 文 献〕

〔1〕石雁.法治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渗透〔J〕.思想教育研究,2013,(02):86

〔2〕周伟.试论法治理念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J〕.理论导刊,2013,(01):68

〔3〕马振清.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分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3,(06):28

〔责任编辑:侯庆海〕

作者:谭作强

大学生网络法制教育论文 篇3:

论数字校园中的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

摘要:数字校园在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带来新的空间和活力的同时,也使大学生陷入了认知与信仰的不稳定、个人心理与交际的狭隘、网络迷恋与自控能力下降、诚信与责任意识缺乏等方面的困境。对此,应积极主动地通过加大网络道德教育宣传、强化道德规范教育、增强自律意识、建立网络管理与监控体系等措施来优化网络道德教育环境,规范并约束大学生网络行为,提高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效果。

关键词:数字校园;网络道德教育;挑战;措施

随着我国高校相继进入数字校园的规划和建设之中,校园的数字化体现着素质教育与教育信息数字化、现代化的共同发展。当前,数字校园以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的实现对改变大学生的学习环境、学习模式、学习内容及学习手段产生巨大影响,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校园网络。网络作为一种技术、一种文化,正改变人们的生存方式,其数字化、全球化、个性化、开放性、交互性、虚拟性和超越时间与空间限制等特征受到大学生的欢迎,在开阔大学生视野、拓宽知识领域等方面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但负面影响也很突出,冲击着大学生的道德观,带来了网络道德教育的难度。

一、数字校园中的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面临的挑战

网络道德是“网络社会中的社会公德,是在虚拟的网络社会中,专门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特殊利益关系的道德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在数字校园中网络道德的主体是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就是围绕网络领域出现的道德问题而“利用信息技术,通过计算机网络交流平台开展的一系列的行为和道德规范教育活动”。当前,个体道德在从现实向虚拟网络世界拓展、交融与碰撞之中,网络中的各种信息使大学生的道德观念呈现出自主、开放、多元的特点,促使大学生网络道德面临着新的挑战。

首先、认知与信仰的不稳定性

当前,我国与西方国家在网络信息技术方面存在的差距带来了网络信息流量和流向的不平等,网络信息开放性使多元文化、多元价值观在网上交汇,西方国家利用网络优势对我国进行思想、文化、价值观的渗透,大肆宣扬资本主义的民主、自由等价值观,加剧了不同意识形态国体间道德、文化的冲突,使得我国数千年来形成的道德体系面临着网络的挑战,大学生尤其是西方国家渗透的重点。由于各种错误思潮的影响,致使大学生对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认识混淆,因网络的西化而受到冲击,造成自身认知的不稳定性;同时也造成一些大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迷失,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信仰动摇。

其次、个人心理与人际交往的狭隘性

马斯洛的观点认为“人的心理和安全需要得到满足以后,就要寻求归属和尊重的需要的满足,而这些需要的满足只有在与他人的社会交往中才能实现”,而网络交际和信息传递的虚拟性,导致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减少,相反人与计算机的接触却日益频繁,真正同他人面对面交流被削弱以致断绝,致使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感情疏远、淡漠,造成个性的孤僻、交往障碍、网络依赖等心理疾病。可见,网络在使人的主体性、创造性得到充分发展、自由平等得以充分体现的同时,人的劣根性、无约束性也随之增强,自由使人无拘无束以致无法无天,个性的无限张扬以致个人主义,这都导致了人格虚伪与欺骗、个人心理的孤独、人际交往的狭隘,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挑战和对现实生活中人际关系的逃避,以致现实中人际交往狭隘与心理沟通能力的下降。

第三、网络迷恋与自控的弱化性

当前,大学生上网成瘾已是高校十分突出的问题,已影响到大学生正常的学习与生活,就上网成瘾的根源来讲,这是现实和虚拟的行为冲突,人的现实存在使其生理、心理的需求更大程度上需在现实中获得满足;虚拟和现实未能充分磨合与协调时,就必然产生其间的分离和抵触,从而使网络迷恋症发病成为可能。因此,辨别能力不强与认知水平不高的大学生在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双面驱动下,往往沉溺于网络其中而不能自拔,在迷恋网络时弱化了自身的控制能力;同时,由于不同国家的文化传统、价值观和社会制度的差异与网络中黄色信息、黑色信息、西方文化的传播,对大学生的危害更严重,促使大学生对网络的自控由弱化转化为失控,以致犯罪。

第四、诚信与责任意识的缺乏性

网络的出现使传统道德的约束力、法律的权威性均被弱化,网络侵权与不良行为在大量重演,大学生以一个虚拟实体存在于网络之中,网络的虚幻性和隐匿性就易导致个人诚信与责任意识的淡化与缺乏,在现实生活中遵纪守法的大学生在网络中就有可能目无法纪,在网上发表不负责甚至有错误政治倾向的言论、宣扬反动、迷信、色情、发泄私愤等等,而传统道德中的社会舆论、修身教育、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对大学生的约束在此就形同虚设,如此不良行为既污染了网络环境,破坏了网络秩序,也使网络中的不良行为带入现实生活,导致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缺乏诚信和对社会与个人的责任意识。

二、数字校园中的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应采取的措施

在数字校园中,面对网络向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提出的挑战,高校应结合大学生网络道德的实际,分析并思考挑战的形成原因,采取措施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

首先、加大网络道德教育宣传,优化网络道德教育环境

网络的发展使传统的教育方式突破了时间与空间限制,这既为道德教育宣传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先进方法和手段,也为网络道德教育环境的形成创造了良好的客观条件。因此,高校应充分利用网络媒体进行道德教育宣传,优化网络道德教育环境,加强舆论引导和网络心理教育活动,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向大学生宣传党和政府的政策,传输先进的文化价值观及网络的法律法规知识,巩固大学生对党的认识与信仰,拓展交往范围,解决自身的心理与交往问题,规范网内外的行为,并以正确的舆论导向把握开放的网络世界,以丰富、健康的内容吸引大学生的注意力,以富有特色的民族道德文化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以营造文明上网的网络道德教育氛围和良好的育人环境,提高大学生的网络道德素质,帮助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其次、强化网络道德规范教育,实现网络道德教育与法律教育相结合

“网络道德规范是社会和学校对学生网上行为约束的根据和准则,为学生的行为提供一个具体的参照系和评价标准”]。虚拟的网络容易使大学生忘记自己的社会角色而做出一些平时不可能做出的违反道德的行为。对此,必须有针对性加强大学生自觉守法意识的培养,强化网络道德规范教育,并将网络道德教育与法律、法制教育结合起来,引导大学生遵守网络的法律和法规。既发挥道德的感召力,又强化法律的约束力,使“网络道德教育既要有网络意识、网络规范和网络行为准则的灌输,也要有网德情感和意志的培养”。此外,也可制定具体的规范准则来对大学生的网络行为起到约束和导向作用,引导大学生提高自我约束与自我控制能力,以规范与法律的“他律”来促进网络道德的“自律”。

第三、提高自我修养,增强自律意识与能力

网络是一个无中心的资源共享、多元价值共存的社会,在社会舆论、风俗习惯无法发挥作用的网络中,大学生自律意识培养尤显重要。目前,社会的整体网络道德水平参差不齐,大学生的道德自律意识也较为薄弱,对此,高校要培养大学生的自我修养和自律意识,提高个人诚信与责任意识,引导他们建立一种道德信念和道德内省机制,增强道德责任感和自觉遵守网络文明与秩序。同时,高校“在道德教育中要发挥教育对象的主体潜能,注意培养其自主发展、自主选择、自主评价、自我控制的能力”,提高大学生对是非、善恶、美丑的道德判断能力,激发大学生内在积极因素,最大限度地开发教育对象自我管理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变“他律”为“自律”,通过有效的监督、管理和引导,增强大学生主体的责任、权利、义务和意识。

第四、建立网络管理与监控体系,加强网络管理队伍建设

网络道德教育“要根据‘趋利避害’的精神和‘充分利用,积极建设,加强管理’的原则,牢牢掌握网络的主动权”,主动掌握和充分利用数字手段与媒介,加强对网络运行的过程管理,健全网络管理主动响应机制,制定科学的网管和监控制度,建立既有较高政治理论水平、又了解网络特点并掌握一定网络技术的教师网管队伍,从思想上引导学生,从方法上指导学生,从理论上研究网络,从技术上控制网络。一方面负责网络信息的监控与过滤工作,规范网络行为,为网络健康发展提供技术保证;另一方面负责收集网络信息,进行分析和监控,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问题,发布正确的引导信息,保证学生的健康成长。同时,还应加强网管队伍自身建设,创造条件让管理人员不断地掌握先进的网络技术,拓展知识领域,提高综合素质,更有针对性地做好网管工作,以完善网络学习与教育管理的互控体系。

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应在遵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重在建设的指导方针基础上,与社会、家庭、大众传媒共同努力形成合力,构造新的大学生道德教育模式,共同关注和思考“鼠标下的道德”,共同开展网络道德教育活动,给数字校园中的大学生注入更多的人文色彩与人文关怀,帮助大学生矫正价值导向,塑造健全的网络人格,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大学

参考文献:

[1]吴慧芳,郭庆琳.高校网络道德教育的对策研究[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82-84.

[2]时德生.对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思考[J].教育研究,2006,(5):115-116.

[3]龙文明.谈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原则与方法[J].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4,22(2):81-82.

[4]荣鸿利,隋凤波.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12(6):115-116.

[5]孙伟.网络时代大学伦理道德教育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3,(2):68-69.

[6]袁贵仁.切实加强和改进民办高校德育工作[M].德育为先----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3.

作者:王玉忠

上一篇:高校离退休人才管理论文下一篇:马克思主义真理伦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