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络道德养成教育论文

2022-04-29

[摘要]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使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革。网络这把“双刃剑”也引发了各种社会问题,特别是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频有发生。文章归纳了网络道德的含义,总结了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主要现象及成因,提出了网络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及具体措施。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大学生网络道德养成教育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学生网络道德养成教育论文 篇1:

基于技术接受模型的网络道德行为研究

[摘 要] 网络道德是大学生在网络社会中必须遵循的伦理规范,不同网络道德行为的体现需要网络技术的支撑。而掌握网络技术对于大学生个人来说又是一种技术接受的过程,因此从技术接受的角度研究大学生网络道德养成非常具有参考价值。本研究在分析大学生网络道德行为现状的基础上,以技术接受模型为基础,构建研究的理论框架,并提出研究假设,利用回归分析验证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最后对结果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技术接受模型; 网络道德; 养成教育

[作者简介] 张景生(1962—),男,山东泰安人。教授,主要从事教育信息化、网络教育研究。E-mail:478743207@qq.com。

引 言

网络应用的普及使得青少年的网络道德危机问题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在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的研究和实践中,社会、学校和家庭多关注于在学生中普及网络法律知识和有关规定,制定网络行为规范,对学生进行知识教育和心理辅导,加强对学生上网的管理和网络防火墙管理,净化网络环境,等等。[1]但是这些研究的着眼点在于网络道德知识的传授和习得,却忽略了养成教育才是德育的根基这样一个基本的前提。[2]从养成教育的角度来看,网络道德教育不仅要让学生知道这些基本的网络行为规范,更为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在这些行为规范的指导下养成良好的网络行为习惯,因此,学生网络道德行为的养成成为网络时代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很多学者基于理性行为理论(TRA)和计划行为(TPB)对网络道德行为在经验层面展开实证研究,[3]但是TRA和TPB模型虽然在预测行为意向和行为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功,但在信息技术的采用研究中却有很大的局限性,比如理论中提出的主观准则对采纳行为的影响还没有在实证研究中得到充分证实。[4]由于网络道德行为是主体在接受和使用网络技术的过程中产生的,而网络技术是一种具体的信息技术,这样基于TRA和TPB研究网络道德行为,其科学性就会受到影响。而戴维斯(Davis,1989)提出的技术接受模型(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简称TAM)是运用理性行为理论研究用户对信息系统接受时所提出的一个模型,是在理性行为理论的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很多人的研究都为该模型提供了实证支持。[5]因此,基于技术接受模型研究网络道德行为将有助于提高研究的科学性。本研究主要是基于技术接受模型揭示影响大学生网络道德行为的因素,构建影响因素模型。这对于提高网络道德教育的成效,促进网络技术的有效应用,丰富技术哲学的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研究的理论基础

技术接受模型的综合模型是本研究的主要理论依据。技术接受模型是运用理性行为理论研究用户对信息系统接受时所提出的一个模型。1989年,Davis提出了最早的技术接受模型,其最初目的是对计算机广泛接受的决定性因素作一个解释说明,用来预测和解释用户在面对新技术时的态度和行为。最早的技术接受模型指出,感知有用性(Perceived Usefulness)和感知易用性(Perceived Ease of Use)是影响用户接受技术的两个关键因素。其中感知有用性反映一个人认为使用一个具体的技术系统对他工作业绩提高的程度,感知易用性反映一个人认为容易使用一个具体的技术系统的程度。后期的研究对TAM模型不断丰富与修改,Venkatesh 和Bala 提出的技术接受和使用的综合模型便是其中之一。如图1所示,综合模型认为用户对系统的使用行为是由行为意向决定的,而行为意向由感知的有用性和易用性共同决定。感知有用性还受到感知易用性的影响,同时感知的有用性和感知的易用性受用户个人差异、系统特征、社群影响和便利条件等外部变量的影响。

二、研究模型的构建

对网络道德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是学界关注的一个重要议题。美国学者Leonard等人在理性行为理论和计划行为理论的基础上,用社会环境、信仰体系、个人价值观、个人环境、职业环境、法律环境、商业环境和后果等变量来解释主体的网络道德行为与态度,并用主体的感知行为控制、自我强度、控制信念、个人特征、感知重要性、组织道德氛围和情景等因素来解释网络道德行为意向,并构建出了网络道德行为的影响因素模型。[6]这项研究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借鉴,但是该研究把环境因素分得过细,而且模型所提出的信仰体系、职业环境、法律环境等因素更多的是影响道德行为的因素。而网络道德是信息时代的产物,是对人们通过网络而发生的社会行为进行规范的伦理准则,是调节网络主体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因此,网络道德行为影响因素模型的构建需要考虑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的差异性。基于这些考虑,本研究通过文献研究、理论反思和访谈,根据技术接受模型的综合模型得出如图2所示的网络道德行为影响因素模型。

从图2可以看出,这个模型的核心仍然是技术接受模型,即行为意向决定行为,而行为意向又受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的影响。根据技术接受模型的综合模型,感知的有用性和感知的易用性受用户个人差异、系统特征、社群影响和便利条件等外部变量的影响。本研究从性别、年级两个方面研究个人差异对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的影响,把便利条件具体化为上网条件,通过网络道德氛围研究社群影响。由于网络道德行为是主体在应用网络的过程中产生的,有很多学者已经指出网络自身的一些特性会影响到主体的网络道德行为,因此本研究在构建系统模型时,就没有考虑系统特征。

三、研究假设的形成

在形成研究假设之前需对相关概念作简单界定。本研究中的网络道德行为按照课题组前期成果徐恩芹《信息技术价值观与网络道德行为关系的实证研究》中界定的网络道德行为的结构框架,包括:网络信息公开与安全中的道德、网络知识产权中的道德、网络言论自由与责任中的道德和网络技术与情感中的道德。另外,关于图2研究模型中的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更多地侧重于各种网络道德行为发生的时候主体对这种行为的感知。对于感知有用性来说,更多指的是发生网络道德行为时主体感觉有用的程度,如方便链接到很多交友网站涉及的网络技术与情感中的道德行为;可以免费获得论文、软件等涉及的网络知识产权中的道德行为等。对于感知易用性来说,更多指的是发生网络道德行为时主体感觉容易使用的程度,如网络中更容易与人交流涉及的网络言论自由与责任中的道德行为等。

主体的网络道德行为是由网络道德行为意向决定的,而根据本研究的模型可以看出,网络道德行为意向由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共同决定,感知有用性还受到感知易用性的影响,同时感知的有用性和感知的易用性又同时受性别、年级、上网条件和网络道德氛围等外部变量的影响。根据这些分析,可以形成如下研究假设。

H1:性别因素对感知有用性有直接的影响;

H2:年级因素对感知有用性有直接的影响;

H3:网络道德氛围对感知有用性有直接的影响,并通过感知有用性影响网络道德行为意向;

H4:上网条件对感知的有用性有正向的显著影响,并通过感知有用性影响网络道德行为意向;

H5:性别因素对感知易用性有直接的影响;

H6:年级因素对感知易用性有直接的影响;

H7:网络道德氛围对感知的易用性有正向的显著影响,并通过感知易用性影响网络道德行为意向;

H8:上网条件对感知的易用性有正向的显著影响,并通过感知易用性影响网络道德行为意向。

四、实证分析

为了检验上述各研究假设是否成立,需要开展具体的实证研究。根据研究的具体过程,实证研究的过程包括调查问卷的编制、问卷发放与回收、数据统计与分析等三个阶段。

(一)调查问卷的编制

本研究确定以所选学校在校大学生为总体,从中抽取样本开展实证分析,所以,研究模型的构建过程中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的年级、家庭城乡分布和最早接触网络的时间等因素。徐恩芹(2012)的前期研究成果《信息技术价值观与网络道德养成的相关性研究》显示,学生的家庭城乡分布和最早接触网络的时间与网络道德行为无显著相关,而信息技术价值观会直接影响网络道德行为。因此问卷的设计充分考虑了这些实际情况。

为确保问卷的质量,课题组还对研究模型的理论构件进行操作化处理,即确定了每个层面的测量指标。本研究测量项目主要来自于自编项目,以相关理论为基础采用小组讨论方式进行确定。小组人员全部是本课题研究人员,为了保证题项的有效性和科学性,每次讨论都由主持人详细介绍每个层面,并对讨论内容进行记录整理,然后生成题项,最后再对题项进行修正反馈。

最后形成的问卷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个人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级、独生子女情况等;第二部分是技术接受模型的核心部分,其中感知有用性设计了3个题项,感知易用性4个题项,网络道德行为意向6个题项;第三部分主要是针对网络道德氛围和和上网条件两个外部变量,各设计了3个题项。问卷的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和第三部分采用Likert5分计分。

(二)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本阶段研究选择了山东、江苏、湖南等省6所高校的学生进行调查,其中包括1所教育部直属高校、3所省属高校、2所高职院校,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489份,有效问卷482份。

(三)数据统计与分析

1. 问卷效度和信度检验

对于全部有效问卷,所得数据利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首先进行项目分析,结果表明,所有题项决断值(CR)均达显著,具有一定的鉴别度。接下来对问卷的每部分变量进行了信度检验,本研究的信度分析采用Cronbach’s (α系数),各部分的信度分析如表1所示。根据统计学原理,只要α系数大于0.7就说明具有良好信度,本问卷各变量α系数都大于0.7,因此可以说具有良好的信度。

另外,从研究问卷题项的设计、发放一直到回收统计,访谈一直没有中断,其中包括课题组成员对校外专家和学生的集体访谈,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问卷的内容效度。

2.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问卷全部数据经过分析,结果显示本次调查的学生中,男生占38.9%,女生61.1%;一年级学生占27.4%,二年级学生占37.3%,三年级学生占24.2%,四年级学生占11.1%;56.7%的学生拥有个人电脑,43.3%的学生没有个人电脑。本次调查男女学生比例相差不大,各年级也都有分布,样本选取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较为合理。

另外,本研究五个部分的描述性统计如表2所示。

从表2可以看出,本次调查的大学生群体上网条件和网络道德氛围得分都较高,超过了4分,这说明目前大学生的上网条件和网络道德氛围处于较好的层次上。对于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来说,得分也超过了4分。只有网络道德行为意向得分稍低,为3.1934,而本次研究所设定的网络道德行为意向都是正向的,即良好的网络道德行为的意向。从五个部分的描述性统计来看,网络道德行为意向得分稍低,因此下一步利用回归分析来测定外部变量与网络道德行为意向的影响关系。

3. 回归分析

回归分析的目的是找出一个自变量的线性结合,以能简单说明一组预测变量与效标变量间的关系。本研究通过回归分析对变量的关系以及其密切程度进行考察,并通过各变量间回归线性的分析对提出的8个假设进行逐一验证。本研究假设模型需要通过多元回归分析预测法进行验证,多元回归分析是指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自变量与一个因变量的相关分析,并建立预测模型进行预测的方法。

(1)回归分析指标

本研究回归分析涉及的指标主要包括以下两个。

判定系数R:其系数值在0~1之间,数值越接近1表明变量间的线性关系越密切,反之,越接近0表示变量间的关系越不密切。

序列相关:是指不同编号的样本值之间存在相关关系。本研究借助Durbin-Watson来检验假设模型的序列关系。当DW越接近2时,表示相关系数越接近0,不存在序列相关现象;当DW越接近0时,表示相关系数越接近1,存在正相关的序列现象;当DW越接近4时,表示相关系数越接近-1,存在负相关的序列现象。

(2)回归分析

① 感知有用性的回归分析

以感知有用性为因变量,以性别、年级、网络道德氛围、上网条件为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得到表3和表4。

表3 感知有用性回归的模型概述(b)

a Predictors: (Constant),上网条件,性别,年级, 网络道德氛围

从表3可得DW值为1.966,非常接近于2,表明该回归中不存在序列相关问题。由表4可以看出,性别和年级与感知有用性的显著值分别为0.010和0.000,达到显著,说明性别与年级对感知有用性有直接影响,因此H1和H2成立。但是上网条件和网络道德氛围与感知有用性的显著值都大于0.05,说明上网条件和网络道德氛围对感知有用性没有显著影响,因此H3和H4部分不成立。

表4 感知有用性回归的系数矩阵(a)

a Dependent Variable:感知有用性

②感知易用性的回归分析

以感知易用性为因变量,以性别、年级、网络道德氛围、上网条件为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得到表5和表6。

表5 感知易用性回归的模型概述(b)

a Predictors: (Constant), 上网条件, 性别,年级, 网络道德氛围

从表5可得DW值为1.925,非常接近于2,表明该回归中不存在序列相关问题。从表6可以看出,性别与年级对感知易用性的显著值都大于0.05,说明不存在显著影响,因此H5和H6不成立。另外,上网条件和网络道德氛围对感知易用性的显著值分别为0.000和0.009,呈现显著,说明存在显著影响,因此H7和H8部分成立。

表6 感知易用性回归的系数矩阵 (a)

a Dependent Variable:感知易用性

③ 网络道德行为意向的回归分析

以网络道德行为意向为因变量,以性别、年级、网络道德氛围、上网条件为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得到表7和表8。

从表7可得DW值为1.950,非常接近于2,表明该回归中不存在序列相关问题。从表8中可以看出,性别与年级对网络道德行为意向的显著值都大于0.005,说明不呈现显著影响,因此性别与年级对网络道德行为意向没有显著影响。上网条件和网络道德氛围对价值行为意向的显著值分别为0.002和0.000,达显著,因此H3和H4部分成立。

表7 网络道德行为意向回归的模型概述(b)

a Predictors:(Constant), 上网条件,性别,年级,网络道德氛围

表8 网络道德行为意向回归的系数矩阵 (a)

a Dependent Variable:网络道德行为意向

④研究模型的修正

由技术接受模型的综合模型(见图1)及本研究的研究模型(见图2)可以看出,外部变量中的上网条件和网络道德氛围是通过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来影响网络道德行为意向的,但是通过研究假设的验证数据来看,这两者对网络道德行为意向有直接影响。另外,从图1和图2可以看出外部变量中性别和年级对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有显著影响,但是通过数据验证来看,性别和年级只对感知有用性有显著影响,对感知易用性没有显著影响。

图3 修正后的模型

通过以上分析,本研究构建的模型,需要修正的地方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外部变量上网条件和网络道德氛围会直接影响网络道德行为意向;

二是外部变量性别和年级只对感知有用性有显著影响,对感知易用性没有显著影响。

经过修正以后的模型如图3所示。

五、研究结论与思考

根据前面的分析,说明了本研究提出的各研究假设的成立与否,各研究假设的具体检验情况如表8所示。

表8 研究假设的检验情况

研究假设检验的具体分析如下。

(1)性别对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和网络道德行为意向的影响。

从数据的回归分析可以看出,不同性别仅与感知易用性有显著相关,与感知有用性、网络道德行为意向没有呈现显著相关。从实际情况来看,男女学生的技术素养有些差异,这种技术素养的差异体现在网络道德行为范畴中就会表现出对感知易用性的显著差异。与学生访谈中也发现在网络知识产权范畴内,男生会明显觉得更容易从网上搜寻合适的作品或者作业、搜寻合适的收费软件进行破解使用等;在网络言论与自由范畴内,男生也会更容易地进入论坛随意发表言论等。

(2)年级对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和网络道德行为意向的影响。

不同年级仅与感知易用性有显著相关,与感知有用性、网络道德行为意向没有呈现显著相关。这也很容易理解,随着年级的不断升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会进一步提高,因此对于网络道德行为范畴中所涉及的网络技术会更加熟练,使用起来也更加方便。

(3)网络道德氛围对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和网络道德行为意向的影响。

对于网络道德氛围来说,除了对感知有用性没有呈现显著差异之外,对于感知易用性和网络道德行为意向都呈现显著差异。本研究中的网络道德氛围包括学校网络道德规范、与网络道德相关的制度、行为准则等,从数据结果来看意味着良好的网络道德氛围会有利于感知易用性和价值行为意向,从而会促进学生网络行为中道德的养成。从访谈中也可以发现,网络道德规范整体氛围比较好的班级和网络道德制度准则相对完善的班级中,学生的网络道德行为会明显改善。

(4)上网条件对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和网络道德行为意向的影响。

对于上网条件来说,除了对感知有用性没有呈现显著差异之外,对于感知易用性和网络道德行为意向都呈现显著差异。本研究的上网条件包括学生拥有个人电脑、手机等上网工具,从访谈来看,拥有这些上网工具的学生有更多机会涉及网络道德行为范畴,也有更多的机会了解网络道德规范,因此良好的资源是利于促进学生网络行为中道德养成的基础。

(5)讨论

根据技术接受模型的思路,本研究列出研究的假设模型和框架,并对这些研究假设一一进行了验证,从结果分析可以看出,可以根据技术接受模型的思路对学生的网络道德行为养成进行培养,即通过培养学生对网络道德行为范畴所涉及的网络技术的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入手,并进一步改善其网络道德行为价值意向,就能够促进良好网络道德的养成。

根据课题前期研究成果,信息技术价值观从元结构上分为三个纬度,即价值判断、价值态度与价值行为,这与网络道德中价值行为意向培养的思路一致;另外影响信息技术价值观的外部因素与技术接受模型中的感知有用性与感知易用性的思路一致。这样后续的研究就非常明确地显示了出来,即个人信息技术价值观会影响到网络道德养成,从而课题的申报意图——信息技术价值观与网络道德的养成就顺理成章。因此在实践中进一步研究价值观视野下的网络道德教育养成成为课题组今后研究的重要课题,后续研究中将通过专题辅导、案例讲座等形式培养学生信息技术价值观,从个人技术接受的角度养成良好的网络道德。

[参考文献]

[1] 张茂聪,王培峰.网络交往伦理: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的新视域[J].教育研究,2007,(7):66~70.

[2] 关鸿羽.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养成教育[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3:7.

[3] 黄少华,刘赛,袁梦遥.国外网络道德行为研究[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7):72~79.

[4] 理性行为理论[DB/OL].http://baike.baidu.com/view/4204767.htm.

[5] 高芙蓉.信息技术接受模型研究的新进展[J].情报杂志,2010,(6):170~176.

[6] Leoanrd,L.N.K., Timothy,P.C. & Kreie,J.. What Influences IT Ethical Behavior Intentions——Planned Behavior,Reasoned Action, Perceived Importance,or Individual Characteristics?[J]. Information & Management,2004,(1):143~158.

[7] 闫秀红.基于价值选择视域的技术接受模型探析[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1,(10):33~37.

[8] 张景生.浅论教育技术价值观[J].电化教育研究,2004,(11):26~28.

[9] 崔志蕊.科学技术价值观研究综述[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S2):45~46.

作者:张景生 李娟 徐恩芹

大学生网络道德养成教育论文 篇2:

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路径探析

[摘 要]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使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革。网络这把“双刃剑”也引发了各种社会问题,特别是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频有发生。文章归纳了网络道德的含义,总结了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主要现象及成因,提出了网络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及具体措施。

[关键词] 大学生; 网络道德教育; 网络社会; 人际关系

[作者简介] 贾志斌(1970—),男,甘肃会宁人。副研究员,硕士,主要从事高教管理研究。E-mail:jiazb@nwnu.edu.cn。

现实社会是一种“熟人社会”,交往的对象大都是同事及亲朋好友,为了能给对方形成好的印象,或者受到传统伦理的影响,人们往往有强烈的道德意识,可以谨言慎行。而在网络世界,没有清晰的国界和地域限制,再加上交流身份的虚拟性和匿名性,每个人实际上被置于某种黑暗区域,虚拟化交流成为一种基本的生存事实。由于个体处于黑暗状态,处于监管的真空状态,处于现实道德难以关照的不可见状态,那是一个激发“本我”欲望的区域。因为黑暗为个体的行为提供了某种保护,“快乐原则”成为一个基本的欲望驱动力,现实生活中的规范和制度容易失去效力。网络道德因此成为一个亟待探讨的教育命题。

道德是一种关于是非善恶评价的问题,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社会现象,它是人类社会一定经济关系决定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以善恶为标准,依靠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来调整个人与他人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原则规范、心理意识和行为活动的总和。伦理学研究的正是道德问题,是为了让道德能够实现社会的整体利益而进行的一种研究,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规范、评价和引导社会道德。在伦理学研究中,首先考虑事实问题,其次也要考虑规范问题。如果将道德研究仅仅停留在规范层面,容易使道德问题走向抽象化。因此,任何一种道德问题的产生都具有社会土壤,这是关于伦理学的事实层面的问题,只有建立了事实这个基础,关于规范的讨论才有立足点。

一、网络语境下人际关系的戏剧化再造

大学生在高中阶段,由于学习压力和父母监管,在网络面前保持了极大的克制。但是升入大学之后,父母不在身边,老师不再严密跟踪,这让大学生感受到了一种过于自由的失重感。大学生的人际关系不再是以前的那种熟人关系,每个人都变得相对比较独立,这无形中催生了一种相对封闭的交流状态,彼此间的人际关系容易变得紧张。此时,网络的“出场”无疑提供了一种抚慰心灵的方式,让大学生可以从中得到某种心灵的满足,也能有效逃避人际的紧张感,个人在网络人际交流中可以为自己的现实人际困境寻找到借口。大学生在各种沟通方式(如即时通讯、社交网络、电子邮件等)中,其比例都明显高于其他学龄段和非在学青少年。[1]同时,在网络空间中,大学生能在某种程度上得到一定的成就感和满足感,比如各种技术手段的掌握、各种游戏竞争的胜负等,这种成就感和满足感甚至可以代替学习,因此获得某种替代性的认同(Alternative Identity)。

在网络世界,尤其是随着社会化媒体的发展,人际间不再是熟人的关系,陌生人之间也可以建立关系。传统的人际间的熟人关系对道德的持续性要求比较高,人往往需要通过一辈子的努力去获得道德口碑;而网络社会的陌生人关系要求没有那么高,其持续性也没有那么高,因为彼此的身份是虚拟的,因而其身份在违规之后可以消失,网络道德问题也就会在瞬间消解,可以说“网络使人际情感造成缺损”。[2]现在社会是一个身份社会,人们之间是靠身份来赢得尊重和获得社会地位的。但是在互联网中,人与人之间的身份存在某种程度的消解,人们面对的只是一个虚拟的符号对象,其背后那个真实的人可能随时会被抽空消失,身份变成了一个空无。即使是实名的微博,其主人也可以通过注销账户而随时消失,从而让那个微博的身份消失,这种身份的消失让人际的道德问题被消解,现实中照样可以心安理得。

虚拟化的人际交流对传统的人际关系提出了挑战,一个最直接的变化就是人际关系变得愈加离散、脆弱以及不稳定。尤其是对SNS、微博等社会化媒体而言,一个简单的“关注”、“跟随”、“转发”、“分享”等网络行为便可以建立社交关系,人们也可以很容易地终结这种社交关系而无需担负责任。在LBS(基于位置的服务)语境下,社会关系的搭建与终结变得更具戏剧性和偶然性,可能因为同处某个区域、同时发布信息,人们便可以建立对话关系。随着位置的移动,这种社会关系会处在一种动态的演变当中,微信、“陌陌”、“凯凯”等LBS服务打造了一个流动的、偶然的、戏剧性的人际关系生态。于是,社会关系被纳入到资本、经济、权力的话语框架中,成为生产线上的一个“产品”,它有生命周期,随时完成价值交换,而后老化或获得重生。

二、大学生网络生活中的道德问题

如上所述,道德问题是那些涉及善恶评判的问题,是有关社会规范的问题,也是一种价值层面的问题,因而在评判上往往会存在很大的争议。但是在特定的时代和文化中,某些道德评价标准仍然是相对稳定的,否则就会导致价值混乱和社会离散。就大学生来说,从文化的角度来看,在他们之中存在独特的文化形态,人们往往将其命名为“青年亚文化”。但是承认青年亚文化不等于就赞同这种文化的价值,因此从道德评判的角度去看,我们所采取的是当前主流社会的评判标准。从主流价值标准来看,大学生的网络生活存在大量的道德失范问题。

(一)虚拟与现实的界限模糊

人是生活在现实中还是生活在虚拟中,这个问题可以置换为人是物质性的存在还是一种精神性的存在,这是一个形而上的深刻的哲学命题。雅克·拉康认为自我是一种无意识的存在,这种无意识并不是某种性欲的结果,更不是“我思故我在”的理性后果,而是一种语言能指的过程。人的现实是不断地追逐自己的能指符号的过程。所谓的欲望也是对欲望的欲望,人从婴儿期的镜像阶段开始,就是不断地追逐符号的过程,而所谓的自我,一辈子可能也只是生活在“象征秩序”中而已。佛经里面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讲的也即是物质性与精神性的复杂关系;庄周梦蝶的典故也是说,庄周在梦中分不清蝴蝶是庄周还是庄周是蝴蝶,再进一步更不知道是在做梦还是在醒着。在哲学上,现实和虚拟之间的确混淆难分,但无论如何,现实中的人总是试图进行区分,以获得人生的确定位置。由此就涉及了道德的问题,否则就会呈现出精神分裂或身份错乱状态。比如现实中不可以重婚,但是某些网络游戏却极力地推崇“一夫多妻”理念;现实中不可以随便骂人,行为谨慎,但网络中却可以肆无忌惮……另外,网络的“人肉搜索”却是一种将网络虚拟变成现实行动的做法,将“有关的人”从虚拟变成具体的、现实的人,这往往给他们的实际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现实与虚拟的界限在哪里?再比如,网络上目前普遍泛滥的网络造句运动更是在不经意间对他人构成伤害。[3]总之,这些问题不仅仅是大学生的认识问题,也是全社会需要思考的问题,只不过是大学生在这个问题的把握上比较欠缺一些。

当虚拟与现实的界限变得愈加模糊,虚拟化生存成为一种基本的社交理念,原有的道德命题受到极大的挑战。比如,网络游戏在大学生群体中的流行引出一系列道德命题。研究显示,独生子女更容易网络成瘾。[4]网络游戏惊险、刺激,充满着暴力色彩,充斥着利益争夺。这里有着在现实生活中无法拥有的勇气、力量、武器装备,只要通过不断地升级或是网银购买装备,就能变身为网络游戏中的“英雄”铲奸除恶。很多迷恋网络游戏的大学生,平日里上课无精打采,但是一上网玩起游戏便处于亢奋状态,甚至能连续熬夜玩通宵。牺牲了学业,更付出了损害身体健康的代价。

(二)浅阅读时代的信息获取悖论

网络阅读是一种浅阅读,思想的深度在网络空间中可能很难获得关注。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首先,网络空间的信息丰富而庞杂,那里充斥着喧嚣与围观,人们很难集中精力接收深度的思想;其次,网络的阅读界面存在友好性缺乏的问题,面对电子屏幕的阅读对眼睛的刺激比较大,容易让人产生疲劳感;再次,这跟人们的阅读习惯密切相关,随着年轻一代的成长,网络深度阅读可能也会慢慢养成。另外从信息传播主体的角度来看,为了获得更多的关注以实现更大的利润,传播主体总是尽量让内容变得浅显易懂,便于接收,这就让那些深度思想的内容很难获得被传播的动力。现在大学生的阅读状态堪忧,他们很抗拒深度思想内容的阅读,仅仅局限在知识接收的层面而放弃了思想和思维的培养。这无形中让大学生觉得通过互联网能解决学习的问题,甚至对此产生严重的依赖。互联网上的信息内容非常庞杂,没有一定的思维指导很容易陷入信息的超载中而感受到极大的压力。约翰·奈斯比特就认为,“失去控制无组织的信息,在社会里不再构成资源,相反却构成信息污染和成为信息工作者的敌人”。[5]此外,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也与互联网密切相关,查阅资料更加方便了,但是在做作业中的弄虚作假也更加方便了,考试就直接拿着手机通过“百度”作弊,技术让人懒惰,也让违规更容易。

当互联网的浅阅读成为一种趋势,网络世界便源源不断地制造出致力于满足眼球指数和快感消费的信息,其中的不良信息也强势进入大学生的阅读世界。网络传播的广泛性使互联网上的数据和信息被人广为利用,然而,这也给黄色网站的存在提供了可趁之机,大学生很容易被其中的不良内容所误导。同时,有的大学生道德认知度不高、鉴别力较低还表现在容易受到西方反华势力的蛊惑,通过访问反动网站使自身的思想意识形态发生扭曲。网络的多元性,多种思想意识形态并存,成为各种反华、反社会主义的势力所利用的文化侵蚀手段。青年大学生自控能力弱,在中西方意识形态斗争的过程中很容易不能把握住自己,为西方资本主义所吸引,通过这些网站片面地了解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阴暗面,从而恶意攻击我国的民主政治制度和社会主义建设,这对大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极为不利,也影响他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

(三)技术违法与网络生态安全

北京网媒协会会长阂大洪在接受人民网访问时将扰乱和破坏互联网秩序的行为分为了五类:“第一类,制作或传播色情淫秽与低俗、庸俗、媚俗‘三俗’信息的;第二类,侵犯他人名誉权、肖像权、隐私权、知识产权等权利的;第三类,散布虚假信息,传播网上谣言的;第四类,与网络欺诈相类似的行为,它不仅是在网上发生,还会在现实中产生作用;第五,扰乱整个网络秩序的,比如盗窃他人的在线游戏账号或者虚拟财产,在网上进行黑客攻击,以及在论坛当中对他人实施的谩骂、侮辱等语言暴力的行为。”这常见的五类行为,不仅会扰乱互联网正常的传播秩序,有些还直接对现实社会造成了很大的影响。[6]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就是大学生的道德认知力不高,对一些基本的网络道德规范缺乏正确的认识。有一部分大学生在上网时认识不到道德的无形监管,认为注不注意道德无所谓,从而会产生大量的弄虚作假行为,逃避道德、法律的监控。[7]而这一切总是跟网络技术联系在一起,引发出一系列与道德相关的技术伦理命题。

网络中的很多技术都是充满创新性的,这与大学生活跃的思维和创新的意识密切相关。但如果技术超出了文化与道德的识别范畴,则会带来深刻的道德问题。网络黑客就是一个充满争议的话题,技术上讲这是一群电脑天才,但是道德上讲他们却从事着不道德的甚至是违法的事情。各种知识产权的成果在互联网上可能随时都面临被破解的危险,大学生群体在这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因此有关知识产权的所有者必须随时在技术上防范被破解,以维护自己的利益。再比如,网络上散布病毒对别人的计算机进行攻击,给别人的生活和工作造成恶劣影响(如病毒“熊猫烧香”就是武汉某高校学生李俊和雷磊所为)。对技术的炫耀不但属于道德问题,更是涉及了违法和犯罪,这些都给我们的网络道德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

三、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路径选择

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如何实施?回答这一问题的前提是要通过教育认识网络的特性。网络是一个新兴事物,到底怎样处理人与技术的关系,这是许多科幻片也在直接思考的现实命题。在网络空间中,人很容易被网络异化,从而沉浸于网络无法自拔,失去自我的主体性。因此,大学生要避免在网络时代失去自我,就必须通过不断的自我思考培养起自己的主体性,而不是任由互联网技术侵蚀自己的主体性。只有建立了主体性,充分认识到人与互联网的关系,才能避免各种网络道德问题的出现。道德问题包括事实层面和规范层面,只有深入研究事实层面的客观情况,才能对大学生的规范教育做到有的放矢。

(一)网络道德话语的微观转化

在底层话语视野中,道德依然是一个较为抽象的概念范畴。推动网络道德教育的有效实施,必须完成伦理话语与底层话语的积极对接,完成政治话语与生活话语的有效缝合,这必然涉及话语转化的问题。所谓话语转换,也就是要将抽象的、宏大的话语信息转化为普通大众能够理解的表述方式,使其进入公众的日常生活领域,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进而在日常生活领域完成对网络道德内涵的识别与认同。这便需要对信息进行必要的修辞处理,也就是通过一定的指标体系对其概括和总结。道德不是高在云端的抽象概念或革命修辞,而应该是一种微观的、鲜活的、流动的、可识别的生活内容和底层修辞。因此,唯有对道德话语进行必要的话语转化,才能真正内化为公众本能的、直接的价值取向和精神诉求。一个可供借鉴的话语转化策略就是围绕网络公共事件进行网络道德教育,这就是“在事件中学”的真谛所在,因为公共事件中往往包含着许多关于道德问题的讨论。比如,在“虐猫事件”中培养公众在网络暴力面前的公共理性,在“方舟子打假事件”中培养公众的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在“杨武事件”中培养公众对个人隐私的尊重与保护……网络公共事件具有极高的公共识别力,如何结合这些事件进行网络道德教育,公众唯有清晰地意识到这些政治或文化事件与自己日常生活的内在关系时,方可真正识别并领悟相关道德内容的内涵所在。

(二)营造健康的网络生存环境

建立健全网络德育管理机制。在校大学生使用的大多是局域网或校园网,管理好这个相对开放的网络社会,创建一个相对安全、纯洁的网络内部环境是从源头上遏制大学生网络失范行为发生的关键一环。一方面,宣传普及网络安全有关法规条例,建立校园网络安全使用规定。我国自1994 年开始与 Internet联网以来,已颁布实施了一系列有关计算机及国际互联网的法规、部门规章或条例,内容涵盖了国际互联网管理、信息安全、国际信道、域名注册、密码管理等多个方面。学校在做好国家有关网络安全法规条例宣传的同时,应结合学生网络使用不规范典型行为,制定具有实用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网络道德规则,并最终上升为普遍使用的准则,来规范约束大学生的网络行为。另一方面,加强网络安全监管,做好防范和危机处理工作。网络安全监管应遵行“堵”“导”结合,以“导”为主的原则。一是加强网络信息监控力度,建立和完善各种局域网管理制度,落实团体主页、个人主页及链接审查、实名注册登记等制度,让所有上网的大学生都用学校登记的 ID 和自己密码上校园网,明确规范网络服务提供者(ISP)、BBS 论坛站点主板负责人的责任范围,实行每天专人监控,及时清除思想垃圾和不良信息,规范网上行为。二是网络技术安全上做好防范工作。注重采用多种技术性的监控防范手段来处理应对快速发展的互联网中出现的各类社会与法律问题,并及时制定有关的技术性法律规则,以期做到法律把门、技术把关、明暗结合、各司其职。

(三)线下教育与线上教育相结合

网络道德教育应积极渗透进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渠道,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两课”教育体系中尽快开设网络道德课程;或是在“大学生思想品德修养”课中增加“遵守社会公德,建设网络文明”专题;或是在“法律基础”课中增加“依法使用网络,做文明守法网民”专题,开展网络道德和法制教育,增强广大学生的自律、自重意识,提高对假、丑、恶的分辨能力。同时,注重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的创新,在课堂教学中使用超文本结构的“两课”电子教材,充分利用现代电子技术,融文字、声音、图像于一体,使学生视觉、听觉均产生立体感,从而增强理论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此外,高校要紧跟形势,从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实际出发,培养德育教师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同时要求德育工作者具有创新意识,并尽可能地以适当方式参与校园信息的制作与控制,做到及时发现问题,迅速解决问题,有的放矢地开展网络道德教育工作。[8]

高校网络道德教育工作者还应积极主动“抢占”网络教育这一新阵地,充分利用校园网络的优势,把课堂上的网络德育教学与课下利用互联网教育引导结合起来,使互联网成为课堂教育的延伸。通过开设网络伦理网站、开发网络德育的精品课程建立学校网络德育信息资源库等途径,增大网络德育信息的供给量,丰富网络德育信息的供给形式,打造一个集德育性、知识性、交互性、仿真性、趣味性和生动性于一体的电子教学平台。如创办思想政治网站、“两课苑”网站,设置理论要览、教案参阅、资料查询、学者释疑、热点讨论和模拟测试等功能,实现资源共享,作为课堂理论教学的有效补充。同时,通过校园 BBS 论坛、QQ 群聊、MSN、邮件、博客、微博等网络载体,组织教师、专职党团干部和学生辅导员或者外聘专家和学者即时解答大学生们在生活、学习中遇到的有关网络道德方面的问题。通过抛出预先设计好的话题或校园内外的热点问题,开展网上互动式讨论与交流,使学生在评论和发表意见中掌握道德“批判的武器”,不断提高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的能力。

(四)融入高校党建、思想政治日常工作

目前高校党建及思想政治工作机构健全、制度规范、人员到位、考核评价体系及长效工作机制科学完善,确保了工作体系的科学高效,高校网络道德教育工作者应将网络德育工作融入到党建、思政工作中去。党校是高校进行学生德育工作的重要阵地,有条件的高校都实施网上教学和课堂教学相结合,可将网络德育内容融入其中。共青团组织大都建有专门网站,由于网站建立时间长、信息量较大、内容较丰富、贴近学生生活等特点,往往积累了不少的人气。如果在这样一个较成熟的共青团专门网站上开设一个有关普及网络德育内容的栏目,不仅能节约投入成本,还能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同时,也可以通过共青团网站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并参与到信息的监控和管理工作当中,及时与发帖人取得联系与沟通,在交流中让受教育者接受不健康上网的危害性的教育,增强网络道德自律、自重意识。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增长知识和才干的重要途径之一,网络道德教育工作者可通过组织学生深入社区、乡村开展青少年上网社会调查,帮助指导一些地方中、小学校制定网络安全使用、管理的相关规定,向社区居民、中小学生开展“健康上网、文明上网”辅导讲座,让学生在实践应用中增强网络道德自律意识和打造文明、健康、安全网络社会环境的社会责任感。社团组织是大学生最热衷和看重的学生组织,一群有共同兴趣爱好的学生在社团负责人的号召组织下开展各种社团活动,学生之间的交流广泛、联系紧密,有些问题容易沟通并达成一致认识。如果对社团负责人加以培训和引导,再由他们去宣传教育社团内的其他同学,往往可以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可见,这种通过共同兴趣爱好结合在一起的相互影响相互学习的养成教育是学校网络德育教育的极好补充,对学生来说又是最容易被接受的。[9]

总之,加强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需要政府管理部门、网络服务商、学校、家长等多方携手,综合运用法律、行政和科技的手段,创造促进大学生思想健康发展的网络环境,并正确引导大学生适应信息社会的需求,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网络道德教育才有可能收到实效,网络文明才能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2010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DB/OB]http://www.cnnic.net.cn/research/bgxz/qsnbg/201108/t20110819_22589.html.

[2] 杨泽泉,钟金雁.论大学生网络伦理道德认识与网络道德教育[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6):112~115.

[3] 刘涛.网络造句:公共议题构造的社会动员与公共修辞艺术[J].江淮论坛,2012,(1):186~190.

[4] 张志松,李福华.大学生网络成瘾现状调查[J].教师教育研究,2011,(2):44~48.

[5] 载黍.网络传播的特征、问题与对策[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4):8~13.

[6] 闵大洪.五类行为不文明 网上网下应言行一致.人民网[DB/OB]http://www.wenming.cn/xw_pd/201011/t20101101_2884.shtml.

[7] 高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网络道德教育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1.

[8] 刘羽平.高校网络道德教育的优化路径探讨[J].文学教育,2011,(3):144~146.

[9] 方敏.当前高校网络道德教育工作探究[J].教育理论研究,2011,(6):132~135.

作者:贾志斌

大学生网络道德养成教育论文 篇3:

《弟子规》在当代高校德育工作中的价值和应用

摘要:“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德”是一个国家兴盛之基石,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根本。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应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时期是身心、人格逐渐形成的关键期,如何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对大学生进行道德养成教育,培养具有完善人格、符合社会主义发展需要的时代新人,是高校一直探索的重大课题。本文将从当代大学生的成长环境和德育需求入手,探讨当代高校德育工作的得失,建议对《弟子规》蕴含的丰富德育资源进行重视、挖掘、应用,重点突破,以点带面,引领高校德育工作走向新境界。

关键词:弟子规;大学生;高校;德育

一、当代大学生成长环境和高校德育工作现状

当今中国,科技进步,资讯发达,物质繁荣。一方面,伴随科技的迅猛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大幅提升;另一方面,伴隨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尤其是网络文化的影响,人们的心理和道德发展也呈现新变化,在当代大学生身上表现尤为明显。

今天的大学生大都是00后出生,独生子女为主,是整个家庭的中心,“自我中心”倾向相对较严重。而作为网络使用比例最大的人群,复杂的网络文化对他们的影响更是广泛而深入。从积极方面看,网络改变了当代大学生获取资讯的方式,使他们的知识体系从之前的单一化向多元化发展;网络也改变了当代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方式,交友不再受制于地缘、人缘等因素,呈现交际范围扩大化、人际关系网络化的趋势。但网络内容复杂多样,暴力、色情、反动、迷信以及外来不良文化等信息同时存在,对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塑造期的大学生很容易产生干扰和误导,对他们的思想道德产生冲击。同时,其社交健康也因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过度沉迷,而导致和现实中的亲人、朋友交流越来越少,出现感情隔阂。又由于社会中存在急于求成等不良风气的影响,当代大学业生以自我为中心的功利主义思想比较明显,外在表现出来诸如自私冷漠、贪图安逸、情感脆弱、言行西化等。高校教育工作者要重视这些问题并预判其可能后果,找到符合大学生认知特点、行之有效的德育路径,确保大学生立德成才。

目前高校德育课程中的教材与教学内容是丰富的,开设了人际交往关系、心理咨询、职业道德等课程对学生进行教育,但由于高校培育人才更倾向于培养专业知识过硬的人才,在德育工作的开展中往往停留在抽象的道德理论教育层面,道德教育缺乏亲和力,没有从根本上渗透到学生意识当中,很难激起内心丰富、思想活跃、个性突出的新时代大学生的共鸣,道德教育效果大打折扣。而通过考试成绩和其他一些被量化的道德教育评价指标来判定学生道德教育水平高低,也造成大多数学生接受德育不是发自内心地接受并践行,而是为了获得更高的评定等级,道德教育效果可想而知。

道德教育是一个在实践中循环往复、周而复始、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这一过程所需要的时间是漫长的,需要许多量变的堆积才能够完成。高校德育工作还任重道远,道德教育发挥的作用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二、《弟子规》在当代的德育价值

2014年五四青年节,习近平在与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中说:“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今天,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1]习近平的讲话指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的价值和地位,指出高校德育工作必须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否则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失去活力。

在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中,蒙学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作为蒙学经典之一的《弟子规》,既体现了中国文化的传统美德,又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全人类的普适价值。在今天,《弟子规》所蕴含的文化内涵、道德理念与行为规范不仅与科技进步、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不冲突,而且还能够化解当代社会所出现的各种问题,促进科技、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2]。

从内容上看,《弟子规》从孝悌、谨信、仁爱和学文等方面对学子的道德修养作了全面、细致且富有哲理的规范与要求[3],其道德思想与当今“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个人层面的要求高度吻合。《弟子规》对子女与父母长辈的相处方式做出了事无巨细的规定,这种关于孝的教育,培养的正是人们的一种恩义、情义,而不是一种以利害为取舍的处事原则。爱人首先从爱父母做起,然后爱其亲朋、爱其民族、爱其国家,这是“孝”的深远内涵。《弟子规》强调“谨信”,培养的是一种勤奋、自律和诚信的品格,完全符合时代之需。《弟子规》中的“泛爱众”思想,是一种博爱的胸怀,弘扬的是中华民族友善、宽厚的传统美德,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之道,对于疗愈当今时代人情冷漠之伤、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都具有很高价值。《弟子规》对“学文”也作出了具体的指导,强调培育美德关键在“力行”,求学的目的是求“理真”,对于当今浮躁之学风正是对症下药。

从形式上看,《弟子规》没有采用枯燥的道德说教方式,而是选用了浅显易懂、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的民谣歌赋的生动形式,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引导,用真挚的感情触人心怀,用善恶、美丑的对比帮助学生做出道德判断,以实现对完美人格的塑造和优秀品德的培养,这对于当代高校收效甚微的德育工作本身就是很好的启示和纠偏。

在当今高校鼓励并倡行《弟子规》,既符合社会主义人才培养要求,又回应了新时代大学生普遍的情感和道德需求,对于高校当前面临的德育工作困局具有破冰作用。

三、《弟子规》在高校德育工作中的应用

就当前来说,《弟子规》已经深入社会的各个方面,从大众社区、师生学校到企事业团体,甚至在监狱等劳教场所,都或多或少有着她的身影。值得指出的是,从古到今它的流行主要由民间力量自发推动,是一种民间自发的选择,这是《弟子规》生命力的重要表现。

2004年奠基于安徽省合肥市庐山县汤池镇的庐江中华文化教育中心,次年招收了37位“种子老师”,他们在《弟子规》的引导下,对世道人心进行教化,用来恢复华夏民族传统的文明礼仪和道德观念,在他们的引导下,汤池镇的社会风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犯罪率、离婚率均下降明显,人民相处也日趋和谐。

《弟子规》以不同方式融入中山大学、中南大学等这样高等学府,也取得了不错的成果。

笔者结合自己的观察和思考,对《弟子规》在高校德育工作中的应用进行如下的总结和建议:

1.组建《弟子规》德育项目团队。组建一支具有深厚传统文化功底、勇于创新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以《弟子规》的学习为抓手,做传统美德示范者和传统文化引路人。学校可以从教职员工队伍中选拔自组团队,也可以聘请传统道德领域的专家学者加入。强调教师的个人修身和言传身教,使学生“亲其师,信其言,效其行”。

2.打造沉浸式德育课堂。道德教育联系是师生之间情感交融、心灵碰撞和相互呼应的过程,情感交流永远是道德教育最有效的方式。教师要明确自己在道德教育中的角色,将个人的真情实感与道德教育工作相结合,摒弃将教学当成工作任务的心态,发自内心地关爱学生。教师可通过开展戏剧营等体验式课堂活动,让学生表演一些有关“孝悌”“诚信”“仁爱”等方面的故事,提升学生的实践认知,也可以提供虚拟的道德事件让学生讨论,让学生设身处地思考,完成道德经验的积累,形成正确的道德价值判断。

3.突出《弟子规》教学的实践取向。目前学校对于学生的德育的主要方式是灌输式,它很重要的一个缺陷就是割裂了知德与行德,进而割裂了与生活的联系。[4]教师在传统伦理道德教育中必须让学生参与到过程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与学生就传统伦理道德内容存在的合理性进行论证。学生参与了、认同了,才会自觉地践行。[5]《弟子规》具有生活化的鲜明特征,涵盖了生活、学习、工作、为人、处世等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课堂本身就是《弟子规》的道德行为规范的实践场所,在课下或日常生活中,同样都是展现、力行其规范的德育之所。

4.发挥网络信息技术优势。新时代的大学生成长在网络高速发展之下,充分利用新媒体传播内容所具有的形象化、多样化等特点,制作與《弟子规》内容相关的一些视听产品,用一种更加适应当下青年学子接受的语态体系,使古老传统的内容以新颖、独特的方式呈现,进而激发他们对优秀传统道德的情感共鸣。

5.发挥纪念馆等教育基地的德育作用。《弟子规》不是死的道德上的条条框框,而是充满生命力的中华传统美德的延续和生长,它活在每一代中华民族儿女的身上,深藏在各种历史纪念物和场馆中。充分挖掘革命纪念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党史学习教育基地等德育内涵,在实物实景实地的现场感知中,升华大学生的道德情操。

需要注意的是,高校德育的过程应是一项系统工程,从组建团队到课堂实施、课外活动、生活实践等各个环节,都应是有机统一的,是互相衔接、彼此相通的,共同服务于立德树人的根本教育任务。

当代大学生的成长受到国内外多种因素的影响,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取向及世界观趋于复杂混乱,而高校的德育工作成效与时代需求仍存有较大差距。《弟子规》有着独特的人文价值,体现了中华民族仁、和的传统美德,传承了中华民族崇德向善的价值取向,高校以《弟子规》为抓手开展大学生德育工作,能使当代大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中华优秀传统美德的熏陶、滋养,心有所安、行有所矩,增进人际和谐,增强道德观念,成为有温暖、明是非、有底线的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J].中国高等教育,2014(10):4-7.

[2]曾海.试用《弟子规》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路径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14(10):104-106.

[3]方若石.《弟子规》的内蕴、特征及当代价值[J].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4,5(03):14-18.

[4]高亮.《弟子规》德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衡水学院学报,2018,20(03):77-81.

[5]沈艳艳.传统伦理道德教育的当代境遇及其超越——以《弟子规》为例[J].教师教育论坛,2018,31(02):8-11.

作者:易佳星

上一篇: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研究论文下一篇:变频技术下的煤矿机电工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