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下的中学语文论文

2022-04-23

在人们的日常的言语交流中,语境对于人们表达自我有着重要意义。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话语的表达含义会因此有所不同。一般情况下,人们在离开语境这一特定的表达环境下,语言的沟通往往不能够准确地传达到听话人一方。因此,在人际交往中,要想准确理解言语表达所要传递的最准确的信息含义,必须根据具体的语境对言语形式进行推导,仔细推敲言语沟通交往之中的“言外之意”。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民俗文化下的中学语文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民俗文化下的中学语文论文 篇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语文课堂教学实践研究

摘  要:在当前的情况下,伴随着我们国家新课程标准的贯彻和落实,老师在给学生们进行授课的时候,也应该更加有效的融合和渗透进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此来让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水平实现最大限度的提高。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身所具有的实际特点,可以将其称为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导致其具备极强的审美价值和艺术感染力。在这样的情况下,将传统文化和现代语文课堂进行必要的融合,就成为了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所需要关注的重点内容。基于上述的原因,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语文课堂教学实践研究进行了分析和思考,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观点,通过和各位进行分享,希望能够给各位带来一些指导和帮助,进而有效的提升相关领域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实践

Research on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Modern Chinese Classroom Teaching Practice

YU Xia  (Donggang Experimental School,Rizhao City,Shandong Province,China)

  所谓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顾名思义就是指在中华民族历史发展过程之中形成的,存在着十分积极的历史作用,并且在目前这个时代依旧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的思想文化。在现如今这个时期,伴随着我们国家民族复兴步伐的不断加快,我们国家的民族自信心已经被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在这样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意识到中华文化遗产是民族尊严之本和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动力源泉。从长远的目标来看,对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行弘扬,一方面,关系着我们国家綜合实力的不断强化,另一方面,对于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也会带来至关重要的积极影响。正是因为其所具有的重要价值,才导致在现代语文课堂之中

渗透进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缺失

在当前,教育部颁布施行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在这份文件之中,强调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语文课程进行巧妙的融合。比如,对于学生来说,要采取合理的措施,来强化学生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进而让学生对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保持必要的认可。尽管其提出的目标十分的具体,但是在实际的贯彻和落实过程之中,依旧存在着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导致所取得的效果并不是特别的令人满意。首先,基于人文教育的缺失和精神危机的凸显,在这样的情况下,不可避免的导致学生对于本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热情不是特别的高涨,在实际的教学环节,许多学生因为能够在日常生活之中熟练流利的说出几句英语而沾沾自喜,却把文言文视为天书。其次,还有一部分学生存在道德缺失的情况,他们不懂道德为何物,在日常的生活过程之中,也对道德问题视而不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基在他们身上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人文教育的作用并没有被社会广泛的认可和重视。

2.语文课堂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

(1) 为优秀传统文化“生长”提供动力

老师在日常的语文教学活动中,渗透和融合进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为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扬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和支撑。在某种程度上,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民族成员精神连接在一起的纽带,在这样的情况下,若是想要真正的把全体中华儿女的力量汇集在一起,这种文化的作用是十分有力的。然而,“任何一种文化只有通过教育完成从储存形态到实现活跃形态的转化,才能够在人类的现实生活之中展现出其顽强的生命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为发展提供动力和深层次原因就在于它契合了时代发展的需要。在新的历史背景之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方面要“活起来”,使其成长为全体青少年行为价值的根本活动准则。另一方面还应当合理的“生长”起来,使其获得创新性转化和飞跃性的发展,只有这样,才是符合历史发展的目标和要求的。

(2) 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过来”注入能量

通过在小学语文课堂之中讲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帮助其更加有效的活过来。在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中,体现着本民族深厚的价值观念,正是这些价值观念,才能够推动着中华民族不断实现全新的发展。在当前,我们国家民族复兴的速度呈现出十分迅猛的发展趋势,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意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人生所起到的重要价值。在教育界同样也不例外。而当务之急是让优秀传统文化在教育教学中受到重视,让学生一代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成为优秀文化的继承人和建设者,这是语文教师乃至每个教育者都应尽的义务。

(3) 影响学生价值观和人格的形成

在语文课堂之中,涉及到圣贤君子思想的内容十分丰富,“克己以复礼”,文雅礼貌的言行体现了一个人基本的素养,“人无信而不立” 教导我们以谦卑的胸怀和忠信的态度去交友,才能获得真挚的友情;“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启示学生修身养性,对人生始终抱有上进的态度等等。通过把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在语文课堂之中对学生进行灌输,对学生未来价值观念的养成,能够带来十分积极的作用和影响。对于语文老师来说,不能够轻易的评价学生心态浮躁,而是应该从传统文化之中的经典案例去探求为人处世的具体标准,并且将他们和社会的各种现象进行密切的联系。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让他们直接或者间接的获得辨别是非的能力,对于某些情况可以客观准确的做出评价,最终让自己的人生体验得到极大的丰富。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中学语文课堂融合的方法

(1) 在阅读中了解传统文化

在阅读之中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给学生们的心灵带来极强的震撼作用。比如,为了能够让学生对我们国家优秀的民俗文化产生更加强烈的共鸣,老师可以让学生们阅读某些描写节日或者风俗习惯以及民间轶事的文章,这些文章交杂在一起,给我们绘声绘色的描绘出了一副生动的民俗场景。为了能够让教学的效果更加顯著,老师可以搜集必要的资料,制作成课件,在上课的时候为学生进行播放。通过学生进行认真的观看,对于许多道理就能够理解的更加深刻。

(2) 从古诗词入手加强传统文化的熏陶

古诗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藏,也可以将其称为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之中的璀璨明珠,面对这样的情况,为了能够让学生的审美情趣得到必要的飞跃,给学生进行古诗词的讲解,具有十分关键的价值。再具体的教学过程之中,老师可以采取下面几种方式:第一,古诗配画法。此种方式为老师再让学生阅读完毕以后,根据自己对诗的理解用直观的画面表现诗的内容。对于许多学生来说,他们的绘画能力十分出色,在这样的情况下,若是能够将他们的绘画能力和语文学习进行融合,势必会取得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第二,吟唱法同样也很关键,有些传世佳篇已经被谱成曲,如白居易的《忆江南》 等。教师可以通过师生一起聆听、 一起吟唱的方法感受诗歌的音乐美,借助优美的旋律完成对诗歌意境的多角度审美。第三,通过使用配乐诵读的方式,也能够获得十分令人满意的效果。给予古诗词自身所具有的独特特性,其所具有的音韵美能够通过学生们进行抑扬顿挫的朗读完全的展现出来。面对这样的情况,老师一方面可以使用朗读音频资料的方式,另一方面也可以用自身的朗读魅力去对学生们进行吸引。让学生们能够不由自主的跟着教师进行有效的朗诵。通过进行朗诵,可以让学生沉浸在古诗词所描绘的美妙场景当中,对古诗词的意境之美感受和领悟的更加深刻和彻底。老师在给学生们进行授课的时候,通过采取多种教学模式相互交融的手段,可以让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被完全的激发出来,使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得到充分的保障,并以此为基础,养成自主学习以及自愿学习的良好习惯。通过老师的系统引导和帮助,学生们的审美能力和素养势必会实现最大限度的提升,在不知不觉的过程之中,让自己的文化底蕴得到了有效的升华。

(3) 在课内教学中把中国的传统文化贯穿始终

我们国家是一个历史和文明十分悠久的古国,其文化内涵和文化资源十分丰富。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之中,传统文化得到了十分厚重的积累和沉淀。在语文课堂之中,许多内容都与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产生十分密切的联系,比如,各种文学经典名著、民间工艺、艺术以及各种风俗习惯等等。这些内容可以说是饱含中国的优秀文化传统。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了能够让学生们在课堂之上对这些内容做到足够的熟知和掌握,就给老师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待,老师在日常的教学环节之中,要精心的对各种资料进行查找和分析,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和内涵做到足够的掌握,只有这样,在后续的教学环节之中才能够更加得心应手,让学生们对相关内容的掌握和理解变得更加深刻。

4.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当前的情况下,语文教材之中的许多内容都和优秀的传统文化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联,为了能够让学生们获得更加良好的学习效果,进而不断的对自身的文化素养和文化水准进行提高和完善,老师应该不断的对教学方式进行改革,从多个方面来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充分的激发,让学生们的学习模式呈现出更加多元化的趋势,只有这样,才可以让学生获得更加优异的学习感受和学习体验,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学生产生更加深远的影响,让学生获得全面发展的目标由理念转化成为现实。

参考文献

[1]王金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语文课堂的传承[J].教育艺术,2017(08)

[2]王莉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课堂的传承和发展[J].基础教育参考,2019(12):53-54

[3]范翠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践研究[J].亚太教育,2019(03):67

[4]冯雪.浅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融合[J].文渊(高中版),2019(07):454

[5]李宏.新课改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渗透方法[J].新课程(教研版),2019(05):229

[6]夏康全.传统文化,临汾寻根再出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语文课堂教学实践研究"课题年会观感[J].教育艺术,2018(09):12-13

[7]蔡韩春.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形成学生语文素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语文课堂教学结合思考[J].新课程,2019(01)

[8]彭筱萍.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滴朝露,拾现代语文课堂教学几缕浅思—我对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点滴想法[J].速读旬刊,2017(06)

作者:于霞

民俗文化下的中学语文论文 篇2:

语境理论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在人们的日常的言语交流中,语境对于人们表达自我有着重要意义。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话语的表达含义会因此有所不同。一般情况下,人们在离开语境这一特定的表达环境下,语言的沟通往往不能够准确地传达到听话人一方。因此,在人际交往中,要想准确理解言语表达所要传递的最准确的信息含义,必须根据具体的语境对言语形式进行推导,仔细推敲言语沟通交往之中的“言外之意”。在这一基础上,语境的研究就显得十分重要。

以语用学的角度来说,所谓语文阅读教学是指通过他人在固定特指的语境之中利用书面语言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与思想,借此提高学生对于语言文字的理解与使用能力的课堂教学活动。有名人曾说:“从根本上来说,所谓语文教学是指要让学生充分了解语言的使用与特定的语境的关系。”

基于此,阅读教学的作用就体现了出来,通过语文阅读教学,学生应当对语境中的语用主体的表达形式、蕴含内容、延伸效果等进行逐层递进的分析,通过这种方式丰富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领略语言的魅力、对语言学习进行积累,从而达成语文阅读教学的目的,即提高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

在学术界中,人们从不同角度对语境进行了分门别类,通过结合实际阅读教学课堂,对语境的教学进行了科学地编著。在索振羽编著的《语用学教程》中,大致将语境的教学分为了三个类别,分别是上下文语境、情境语境、民族文化传统语境。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在语境理论的基础上对学生授课,培养学生的语境意识,提高学生对于文段语句语篇的整体的领悟理解力,引导学生探索发现课本中作者在文章中的语用规律,能够提升学生的语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将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对语境理论如何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落到实处进行探讨,以索振羽编著的《语用学教程》的三个类别为线索进行阐述。

一、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语境理论的作用

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要想真正走进文本,最为主要的则是让语言进入语境,多角度分析与研究,深入分析与探究,感受到文章的魅力所在,感悟作者的思想情感。对于语境理论的作用可以将其划分为以下几点:

(一)上下文语境——避免理解上出现偏差

从理论上分析,所谓的上下文语境主要是指文本内部之间的影响与制约,在上下文语境中最为主要的是要关注词义与句法、修辞等等,且在文章中,受到上文的限制下文语境会发生一定的变化,这个时候,语文教师则需要做到以人为本。其中,语文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对上下文语境中所出现的词义、句法等语言知识进行分析,对某一个词语的含义加以分析,需要格外注意的一点是,如果按照词典中所规范的意义,很多时候容易脱离语境,而且还会产生偏差。比如在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中有关“好”的词语有着不同的表达意思,比如当阿Q与小D打架的时候人们说的“好了”有劝架的意思;阿Q醉酒之后大喊的“好”则有兴奋的含义,在对这几个“好”字的分析下,可以深刻的了解到在当时社会背景下人们精神状态与思想所存在的误差,同时也能够体会到作者极高的文学素养。另外,在上下文语境教学中需要采取相关的训练方式让学生掌握语法、词义之间所存在的关系。

(二)情景语境——感悟心理与情感

严格意义上分析,情景语境与语言表达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所构成的语境包括了时间、地点等。在文本解读中情景语境是十分重要的依据,甚至大多数作者往往在表达情感的时候会选择情景语境,不仅可以将客观环境加以折射,而且也能够对作者的心理情感进行反映。在阅读教学中要充分认识情景语境的作用,然后让学生对情景语境的作用加以了解。比如在学习《孔乙己》的时候,孔乙己对自己偷书的行为称之为窃书,但是偷与窃的含义相同,偷属于口头语,所以如果说自己偷书不符合自己读书人的身份,而窃书则看似高雅,其含义却相同。在结合情景语境下可以明确的认识到孔乙己不愿意舍弃自己当做文化人的尊严,由此也能够了解到这是封建社会的摧残。

(三)社会文化语境——加强理解

社会文化语境是支配言语行为的社会习俗,主要是潜在背景知识下所产生的一种语境,从某一个角度分析,假如离开了社会文化语境,则会导致阅读教学受到影响,因此在语文学习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有非常多的文学作品都以社会文化常识与历史文化背景作为基础,这样可以便于学生真正理解。同时,丰富的文化背景知识是现阶段实现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利器,将文化背景与阅读相互结合是基础,也是教学理论之一,需要充分发挥出社会文化语境理论的作用,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加以理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

二、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语境理论的应用

在新课改下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所面临的困难比较多,其中有的学生只理解了文章的字义或者句义,但是没有从语境角度出发深层次理解,这样一来则会导致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失去了探索的价值。为从本质上改善这一缺陷与不足,则需要将语境理论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然而需要格外注意的一点则是,语文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将语境知识积极贯穿到具体的文本分析之中,而并非是传授具体的语境理论。从其他角度分析,语文教师还需要掌握语用学素养,应用多个理论开发教学内容。

(一)聯系上下文语境,提升语篇理解能力

语文阅读教学的目的之一在于培养学生文本理解能力。在这里提到的文本理解能力不单纯局限于对文本表面信息的理解,更深层次的在于学生能够在文本已知信息上解读出未知信息。所谓的未知信息并不是凭空想象而来的,而是结合上下文语境对文本深层次的内涵进行挖掘分析。徐通铿先生曾说,已知的信息统帅、驾驭未知的信息,在语言中的表现形式大体上是“前管后”“上管下”。在这一论断中,主要体现了若想深入了解文本想要表达的内涵,就要对文本上下文进行联系,掌握语义网络,达到分析文本深层次内涵的目的。

以鲁迅先生著名散文《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为例,其第一段中写道“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在我们正常的理解看来,“似乎”与“确凿”是正正好背离的两个词语,在连用的情况下会导致自相矛盾的语义出现,在这时就要联系上下文,对文本所给出的语境进行理解探讨:

鲁迅先生在下文对百草园进行了强调“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这一文段充分说明了作者对于百草园的印象十分之深刻,能够体会到作者儿时对于百草园的喜爱之情。顺着文本阅读我们能够发现,作者能够对儿时的百草园的光景一一道来,诸如:魅力的景色、带有神秘色彩的传说、欢乐的捕鸟记忆等,也从正面印证了作者对百草园有着十分深刻的记忆,这些快乐的童年记忆与他往后40年所经历的颠沛流离的生活形成鲜明对比,在两者同时占据他内心的情况下,他仍然对百草园的记忆犹新,并且能够通过文本描述内心活动,是值得师生共同探究的内容。作者在开头通过“似乎”“确凿”两个自相矛盾的词语恰恰表明了,在别人眼中,百草园确实只有一些杂草,但是对于作者而言,这里的杂草封印的是他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象征着童年的自由与欢乐,二者的结合更能够体现作者内心难以言语的失落与伤感之情。后文所提到的《西游记》、《荡寇志》的绣像,因缺钱卖给了有钱的同窗,并借此表达“这东西早已没有了吧”的失落情感,从这里也能够感受到作者的无奈、伤感、失落的感情。通过联系上下文语境,我们能够分析作者隐藏在文本中的深层次的情感内涵,感受散文永恒的感受失落的主题。

(二)运用情景语境,解读课本语段語用规律

相较于上下文语境具有文本符号特质的内容的理解,情境语境探究更加倾向于语篇的背后蕴含的客观与主观因素。在情境语境的理解中,探究的基本方向为文本语段所产生的时段、确切地点、发生的场合、周遭具体情况、场景发生现场的参与者的身份背景、三观价值、职业素养、心理活动等。在这些要素中,客观存在的时段、地点、场合、周遭情况等为情境语境发生的客观因素,相对的,参与者的个人身份背景、思想价值、心理活动状态等构成了情境语境发生的主观性因素。一般情况下,在引导学生进行语文阅读教学中,情景语境的材料补充是必要的,在充分了解情境语境发生背景的情况下,能够帮助学生充分理解、掌握不同对话发生背景、不同参与者的话语交流形式对文本内容解读的规律性办法。

以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为例,课本中所出现的景物,例如:“小山”“小雪”“小村庄”等,所具有的共性是每个具体的景象前都有一个“小”字,在无形之中给读者带来一种济南的冬天具有亲切、可人的情感,也在文本之中表达了作者内心对济南的冬天的怜爱之意。除此之外,老舍先生在文本之中还运用了比喻、拟人等的修辞手法将济南的冬天描述成了母亲、少女等温婉可人的形象,侧面表达了作者对济南的冬天具有无比的喜爱和赞美的情感。

通过对文本进行了疏通,我们可以对文本背后的现实情境进行资料补充,通过查阅资料可以了解,老舍笔下的济南具有温暖、可人、可亲的情感,但是现实生活中的济南在冬天却是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一下,低于 -10℃的严寒日数 98%集中在冬季,作者如何能够在如此寒冷的地方写出这么温暖的文字呢?通过老舍这一时间段的背景资料的探究可以了解到,作者此时在山东度过的时间是他从婚后到抗战爆发所经历的最自由最温暖最安定的部分,因此在这种情绪环境的影响下,作者所写出来的位置也必然是温暖、富有感染力的。

(三)利用民族文化传统语境,培养学生深入研读文段能力

探究文本背后所出现的内容我们可以大致了解到,从语境学本身出发所了解到的文化平台即民族文化传统语境。文本的出现可以是在历史的各个阶段、民族所特有的文化精神内涵能够影响到文本内容的深层次精神内涵的表达。因此,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必须注重对文本背后的民族文化传统语境进行分析,培养学生利用民族文化历史来分析文本语段的能力。

例如,在《曹刿论战》一文中,学生会联系到学习实际将《曹刿论战》与《三国》的内容进行对比:在《三国》一文中,杨修因为言行不当而遭受到砍头之祸,反之在《战国策》中邹忌通过诸多途径才能够向国君建言献策,但是曹刿仅仅作为一个平民百姓,为什么能够与邹忌获得同等的权利?并且在朝堂之上对国君进行如此严厉地评判行为?而庄公又为何能够信任他?为了解决此类疑问,就必须联系到我国当时的民族文化传统语境。众所周知,《曹刿论战》选自《左传》,而《左传》作为一本在我国鲜有的能够记录春秋时期“百家争鸣”的活跃的思想竞争阶段的书籍,它的记录过程就是我国历史上思想进步的过程。在这一记录过程中,作者表达了自己的“民本思想”,注重将“神民”重视人事对于治理政治的作用,对“天道”的盲目崇拜不复从前,作者意识到了人在社会进步中的作用,看到了民心向背的力量。又如《祝福》是具有民俗色彩的作品,所涉及到的内容众多,其中鲁镇则是极具民俗文化的重要体系,正因为如此才将祥林嫂桎梏在了封建社会之中,在阅读教学中,假如没有结合当时的社会文化语境进行探究,那么则无法对细节加以了解,无法明白祥林嫂为什么这样失助,也无法对鲁迅所表达的祥林嫂的悲剧加以了解。

由此可见,联系民族文化传统语境解读文本具有重要作用,它一方面能够丰富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另一方面也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感受到语境对文本解读的重要作用。

总之,语文教师作为教学中的主导者,在阅读教学中需要从本质上出发,对文本加以理解,不断拓宽知识面,然后合理安排背景知识,将知识之间关系加以串联,将教材中所隐含的意义加以明确,真正的读透教材,为接下来的阅读教学而奠定基础。在语境理论下,语文教师不仅要把握语境理论的现实意义,还需要从学生掌握知识的现状出发,多方面分析与研究,结合以上三点语境,为学生创造情景。

三、结语

综上所述,学生对于文本的理解离不开特定的语境。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应当理清教学思路、确定阅读教学中的着眼点,明确“什么人、什么情况、对谁、通过什么方式、做了什么、希望收到什么效果……”这样的问题思路来分析文本内容,指引学生如何在语境中正确、合理地开展语言实践活动。在上下文语境、情景语境、民族文化传统语境的三大类别的语境理论分析下,学生能够在语文阅读课堂上对文本语段有更为深入了解,是培养学生综合语文素养必不可少的部分。

(责任编辑  袁 霜)

作者:刘永东

民俗文化下的中学语文论文 篇3:

寻求经典作品中的文学价值与教学价值

摘 要:经典作品是历经时代的变迁遗留的明珠,作为中学生接受并探寻经典作品的文学之美是必经之路,而统编教材九下语文课本中的《溜索》正是一篇独具文学价值,需要学生去感受所蕴含的民族大美、品味民族之魂的课文,从环境美、象征美、生命美、民族美四个角度出发挖掘文本价值,探索教学趣味,进而再实现具有创新意义的教学设计。

关键词:文学价值 教学价值 《溜索》 民族

20世纪80年代中期,有一批以韩少功、阿城为代表的作家开始了一种新的创作模式,他们注重对传统文化、民族心理的探寻,这些人的作品,后来被称为“寻根文学”。“寻根派”着力探索着一条如何将民族文化融入文学创作的道路,着眼当代,“寻根文学”已然是唤醒中国人心中的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的一条途径,是故也是这一批人寻求民族立身之本的缘由。将阿城的《溜索》置身于当代文化背景下,其文学价值与教学价值也就不难窥见了。《溜索》是统编教材九下第二单元的一篇自读小说,主要讲述了位于少数民族地区的马帮汉子面对艰险的怒江,利用溜索度过大峡谷的经历。阿城在创作中以“溜索”作为小说的重点,结合多个创作的要点,将环境的描述与渲染、物象的把握、人物的反差对比等糅杂其中,让马帮汉子的阳刚之美得以展现,其情节的构造、人物的塑造、叙事的风格皆独具一格,展现了独具民族特色的生命美与民族美。

一、环境之美

环境描写是小说创作三要素之一,在小说创作中,作者会有意识地在情节的开始或中间或结尾加入环境描写,看似无心,实则却起到了推动故事情节发展、达到烘托人物心情的目的,间接地起到了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将人物设置在特定的环境中,构思人物在该环境下的言行举止,也是推动小说三要素中人物塑造的目标。鲁迅的《故乡》中,故事的开始是“冒了严寒”回去,这一描写实则已经奠定了“我”回乡的心绪,也就是呐喊的缘由,置身于特定的环境下才得以实现。

课文《溜索》开头便描绘了浪涛滚滚的怒江,一句“不信这声音就是怒江”衬托了怒江的奇丽和险恶,虽然笔调轻盈,但接着又写到“山不高,口极狭,仅容得一个半牛过去”,简练而又干脆的文字将读者不以为然的心绪一下子感染和抓紧。对无路可走的绝境,文中写道:“万丈绝壁飞快垂下去”,“怒江自西北天际亮亮而来,深远似涓涓细流,隐隐喧声腾上来,着一派生气”,俯视脚下是滚滚江水,阴森恐怖,虽是明亮,却尤添人心中的惧意。当这种环境达到一种前所未有的高潮时,首领兀然出现,使人从心底获得震撼。此情此境,震撼人心,宏大壮观的大环境下的人物设置,以艰险的特殊环境来映衬人物,实属巧妙至极。

王国维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在中学阶段环境描写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大知识点,从“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到“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景色的描绘、环境的构造,是诗歌、小说、散文最常出现的要素,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景色自古以来就是作家诗人言情的一种寄托对象。教授环境描写,不仅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在阅读品味名作经典时更加准确地把握情感主旨,更是帮助学生在基础学习阶段打好阐述情感的基础,培养良好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象征之美

“情以物迁,辞以情发”是刘勰的一句解说事物与情感关系的话。情感的反映离不开事物本体,而言语辞藻正是描绘事物表现情感最佳的方式。客观的事物本身具有它独特的意义,而选取适当的客观事物来象征作者的情感是作家在创作中较为常用的方法。象征手法在古代诗歌中较为常用,现已衍化入小说创作,读者在阅读中可以明显发现独特的事物会带给人或优美或恐怖阴暗的感觉,实则是作者在创作中隐晦地抒发自我情感、抽象表达思想的一种外在体现。具有特殊意義的物象,即蕴含作者情感的事物,在一定程度上会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增加情节的曲折波澜,让小说的构架从平面变得立体和多元。

《溜索》中的环境之美固然是其一大特色,但是在设置环境以及构造故事情节过程中,相关物象的设置更是加深了与环境的关联与糅合,推动故事更加流畅且曲折式的发展。在《溜索》中最突出的物象是“鹰”,“鹰”在全文的多处角落都有出现,“一只大鹰旋了半圈,忽然一歪身,扎进山那侧的声音里”。在如此险恶的环境下,鹰却以从容不迫、优雅矫健的姿态面对,使得环境之险与鹰之从容形成强烈反差,给读者以视觉冲击。而与此同时,大鹰的出现又或隐或显地给马帮的汉子们带来了过江的勇气和力量;过溜索时,大鹰伴随着马帮的汉子,这一次也如守护神一般带给这群汉子以勇气和智慧;渡过怒江,大鹰的形象再一次出现,似与之告别。在民族文化中鹰作为一种图腾流传在传统的宗教文化之中,它被认为是神鸟,代表着勇敢、智慧和坚强。而在《溜索》中所出现的“鹰”物象在这一特殊的环境中,展示出的是一种博大非凡、气势宏大的精神势场。阿城通过鹰来传达自己的精神底色,并将自身所要展示的思想反映到这群汉子身上,进而达到物象与人物形象的高度糅合与塑造。

鹰是《溜索》中的一个物象,与之相对的还有“牛”。面对怒江这一天险,牛所展现的是胆怯、退缩、畏惧,溜索考验的正是勇气和胆量,牛儿们的确是不属于这样的场景,它们一个个默不出声,甚至跪在地上难以行走。在中华民族的千年文化中,牛一直都是喻示着勤劳奉献、甘愿付出的形象。但是正如《溜索》中的牛一样,离开了耕地的牛像是失去了生命,在面对艰险的环境时,勤劳与刻苦已然难以使其渡过难关,还需要的是勇气和智慧。鹰与牛的两个物象的塑造,让特殊环境下的物象具有了相互反衬的作用,这种象征之美已经扎根于小说的深处。

象征手法是诗歌、散文最常用的创作手法,象征的本质实则是托物言“志”,通过具体的事物阐释该事物中所蕴含的深刻哲理或品质精神,进而融入作品的相关描写中,帮助作者更好地抒发情志。而教授象征手法是帮助基础阶段的学生理解文章内涵、体味作品哲理的重要方式,而在习得象征手法基础上,更重要的是学会象征手法的运用,语文课程的设置,一大重要作用是让学生学会知识迁移,在写作中理解并运用象征手法,这才是教学的落脚点。

三、生命之美

“自我实现的人生,就是在有限的生命历程中,把个体生命的存在价值发挥、张扬到极致”。这是潘新和教授在其一本书中的见解,确然,生命的本质究竟为何?实际上用最精练的语言概括就是“实现自我价值的最大化”,每个人的一生不过百年而已,如何让自我的人生充满乐趣,让自我的人生价值得以实现?这是千百年来人们所思考的问题。在小说中塑造具有英雄色彩的人物,作家必然要给予他们人生最大的价值体现,现实中的人物特质在小说人物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首领稳稳坐在马上,笑一笑”,艰险的峡谷,万丈的沟壑面前,首领宠辱不惊,淡然从容的本色一览无余。“战战兢兢跨上角框,首领吼一声:‘往下看不得,命在天上!’”作为首领,光有勇气是难以服众,带领团队,还需极强的判断力和团队凝聚力。短短一句话所表现出的不仅是首领的智慧,更投射出哲思。文中对于“瘦小汉子”的塑造,也是溜索英雄中的一个,这个汉子的出现像极了古代江湖中的侠客,身手矫健,作为团队中的先锋,他起到榜样的作用。“首领”“汉子”等的称呼让整篇小说的字里行间透露着传统美、野性美,与英雄的生命之美彼此相间,流露着作家对于生命之美的赞颂。

鉴赏作品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点是要由浅入深,而《溜索》的生命之美已然是较深层次的内涵,学会在习得环境与象征手法的作用后,要以二者为基础,从深度上挖掘小说所要表达的情感主旨,小说本身即是折射社会现实,教师在教学中不仅教授学生相关阅读知识,还可适当拓展,让学生了解寻根文学,这也更容易把握文章主题,体会生命之美。

四、民族之美

寻根文学的立足點是中国传统文化,其目的无非是弘扬本民族文化,在美学的角度对民族文化进行重新思考和定位,从而深挖其中所蕴含的积极文化内涵。寻根文学作家们以现当代的视角去感受和领略传统之美,在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去寻找生命的真谛。《溜索》中阿城以“溜索”作为载体,以新颖的视角挖掘存在其中的文化内涵和美学意义。在中国,生活在金沙江、怒江一代的少数民族常用的过桥方式便是使用溜索,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桥梁取代了溜索,而溜索所独具的少数民族与自然抗争的象征意义不容忽视,是他们不畏艰险,勇敢智慧的体现。《溜索》创作的出发点依旧是寻求民族之美,以此为基础来展现溜索的马帮汉子的刚强无畏,又体现了物象的蓬勃之美。这些美在特殊环境的设置中被映衬得相得益彰,民俗气息、民族文化、传统美一览无余,勾画了一幅动人心弦的画面。

阿城的代表作《棋王》所要表达的是道家哲学,而“溜索”所极力展现的是环境之艰险,力图以此强调人在自然面前的积极表现,这一主题与《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等故事有相同之处,这种主题的积极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中华民族的立足点正是这些绵延不绝的精神特质。主题是一篇小说的灵魂所在,一篇小说的意义最重要的是与国家与民族相联结,如鲁迅先生之《狂人日记》,揭露旧中国人吃人之本质,而带领学生领悟一篇小说的意义,也是让学生接受思想教育的过程。《溜索》是独具民族特色的小说,学生在教师带领下能够感受少数民族之美,同时也是增强民族自信心的一种方式。

参考文献:

[1] 杨群.以《溜索》为例谈自读课文教学方法[J].语文天地,2020(23).

[2] 黄鑫.谈谈《溜索》的艺术特色及教学定位[J].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上旬),2019(5).

[3] 杨代清.民俗文化解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9.

[4] 林海云.统编教材九年级下册《溜索》教学设计[J].七彩语文(中学语文论坛),2020(2).

作 者: 丁川,浙江海洋大学东海科学技术学院汉语言文学本科生;居文豪,浙江海洋大学东海科学技术学院助教,中教二级教师,研究方向:中国语言文学、基础教育。

编 辑: 康慧 E-mail: kanghuixx@sina.com

作者:丁川 居文豪

上一篇:高校德育课程建设研究论文下一篇:语法教学现代中学语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