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下的中学语文论文

2022-04-23

中学语文课程的备课一般分为:研究教材、走近学生、设计教学方案和设计教学计划这四个层次,也被称为“三备一教案”,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独立。但在信息技术参与下的备课在这四个层次上是有所不同的。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信息技术下的中学语文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信息技术下的中学语文论文 篇1:

探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中学语文教学实践工作

摘要:伴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不仅对人類的生产方式产生巨大的影响甚至是对人类的沟通交流方式以及思维方式都产生一定的影响。中学语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是最基础的学科不仅培养着人们的交流沟通的能力,在传承人类的文明上也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基于信息技术的背景条件下,如何更好的开展中学语文的教学工作是所有教育工作者都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关键词:信息技术;中学语文;教学工作;现状分析;解决措施

现代的信息技术可以将语言以及文字、图像等进行有效的结合。通过技术支撑为学生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这种教学模式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它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还能通过一定的互动,开拓学生的视野,进而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1]。本文主要对信息技术环境下,我国中学语文的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并且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有效的改进措施,进而更好的促进我国中学语文教学活动的开展。

一、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我国中学语文的教学现状

不可否认,信息技术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改进了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得我国的中学语文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但是我们在认识到其带来效果的同时,还要关注到信息技术的发展给教学带来的负面影响。这种负面影响是多方面的,比如,教师多媒体的应用能力不高使得信息技术的优势没能得到充分的发挥等。下文主要就信息技术环境下我国中学语文的教学现状进行分析。

1.多媒体技术应用不娴熟影响课堂效果

并不是所有的教师都能接受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很多教师在信息技术这一方面缺乏一定的认识,再加上思想上的抵触使得他们很难有效地使用多媒体进行中学语文的教学。即使有些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时,往往也会因为电脑的卡机以及画面的突然放不出来而不知所措。一旦发生这些现象,课堂教学就必须终止,修理也不是一时的工夫,这样就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的进程,甚至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使得学生丧失对学习的兴趣。

2.过分使用多媒体教学疏远了师生之间的关系

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学的效率,但是却在某种程度上疏远了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教师在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过分关注如何进行操作,对于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以及学生信息的反馈没有倾注太多的心思。对于学生而言,更多的也是对画面的关注,甚至将教师看成是多媒体的操作者,没有与教师进行一定的思想交流。在教学的过程中,缺乏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是不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的。

3.在教学的过程中过于依赖多媒体教学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积极地应用信息技术,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感官刺激,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进行独立的思考。但是在对信息技术进行应用时也要把握一定的度。不可过于依赖多媒体教学,如果教师一味地追求教学中的音效就很容易让学生忽略对内容的关注。比如,教师在讲述《岳阳楼记》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其创作背景,可以适当播放一些岳阳楼的画面甚至可以在播放画面的时候,适当地播放一些舒缓的背景音乐。但是这些音乐与画面不可以太过冗杂,否则会严重影响课堂的教学效果。

二、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提升中學语文教学实践工作的有效途径

1.强化教师对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的过程中,因为教师信息技术操作能力不强,直接影响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想要更好的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加大对教师的培训,通过一定程度的培训,让教师能够熟练的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包括对Flash、PowerPoint等的应用。另外,还要培养教师对多媒体教学设备的使用技能,让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熟练的使用教学设备进行教学,进而保障教学工作能够顺利的开展。

2.转变教学观念,实现对教师角色的转换

伴随着信息技术在现代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对中学语文教师的角色的转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现代语文教学过程中,如果缺乏教师的角色转换,就无法实现对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当今的社会是信息化的学习型的社会,语文学科作为各门学科的基础,对学生的未来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教师必须要关注语文学科的新思想以及新的发展动态。要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接触比较新的思想。教师也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通过不断的培训自己、锻炼自己来转变自己的思想观念,进而实现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

结语

当今社会是信息化的技术社会,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对于人类社会的影响是深远的。在教育界,信息技术自然也发挥着其应有的作用。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通过使用信息技术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在某种程度上拓展学生的视野,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赵海艳.将“美育”融入语文教学之中的当代价值——韦志成语文教育思想研究[J].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3:104-108.

[2]李长吉,李朝艳. 语文教师知识研究综述[J].当代教师教育,2014,01:19-26.

[3]江锡晨,焦立新,张换,武利珍.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教学的整合现状与分析[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4,15:27-31.

[4]陈虹,赵会艳,冯彦玲,冯江平.国内外中学语文教师能力素质模型研究综述[J].基础教育,2012,05:109-114.

作者:谢增菊

信息技术下的中学语文论文 篇2:

信息技术参与下的中学语文备课策略

中学语文课程的备课一般分为:研究教材、走近学生、设计教学方案和设计教学计划这四个层次,也被称为“三备一教案”,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独立。但在信息技术参与下的备课在这四个层次上是有所不同的。

一、备教材

备教材在传统意义上分为研究教材、课程计划、教学方案、掌握教学的内容和教材的范围,在信息技术参与的情况下,还添加了对教材内容进行扩充的部分。在信息技术的参与下,语文教材更有特色,内容也更加丰富,而且信息技术能够为我们提供网络资源,我们可以拥有很多新颖的语文素材和课外资料,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获取网上的教学资源,进而为学生扩展课外知识,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增强学生对学习的热情。

学习《荷塘月色》,教师在备课时,就可以通过收集朱自清的其他作品和相关文章如《哪里走》和《一封信》,进而分析《荷塘月色》的写作背景,还可以为学生提供课外知识,增强其学习兴趣。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站在作者的角度去分析文章、感受文章,进而明白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思想,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每一篇文章。

二、备学生

教学的基础是学生对学科的认知情况。教师在教学前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习惯、学习态度以及性格特点是教学能够顺利进行的关键。因此,教师应当在教学之前充分做好针对学生的准备工作,并且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制订不同的学习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指导,提高教学的质量。以前教师很难在一段时间内掌握学生的情况,如今在信息技术的影响下,能够方便快捷地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而更好地针对不同类别的学生进行教学。

如学习《赤壁赋》这篇课文,教师可以在备课过程中利用信息技术建立班级网络平台,及时了解学生的预习状况。让学生利用班级讨论组系统,将不会的问题和遇到的难题以及没有解决的相关知识点都反映在讨论组里面,教师就可以据此对赤壁之战进行评价和定位。其中赤壁之战可以有三大范围的定位:广义的赤壁之战发生在建安十三年的夏季,由曹操发起,目的在于夺取荆州;标准的赤壁之战也是由曹操发起的,在建安十三年冬季,目的是东进江夏,标准的赤壁之战是大众普遍认可的定义;狭义的赤壁之战是指曹操在建安十三年冬季东进江夏,在赤壁和乌林与周瑜两次战斗失败,并返回了江陵的部分作战。诸如以上关于赤壁的介绍,教师可以在备课时选择一二进行阐述,梳理学生对赤壁的理解,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

三、备方法

教学设计应当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满足学生对知识的需要,还应当研究教师运用怎样的方式去表达和体现。教学中用到的文本资料、图片图形、声音视频等都是教师需要提前考虑和构思的问题。教师对教材的研究和探索还有对学生需求、性格的了解和学习态度的掌握等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很多年轻的教师都会在教学中面临一个难题:该用怎样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授课才能让教学效果发挥到最好。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年轻教师的困扰逐渐被解决。年轻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和其他教师在网络平台上相互交流和讨论,优秀经验得以共享,在借鉴其他教师优秀成果的同时,改进自己的不足,改变传统教学单一和死板的问题。

新媒体的加入使教学方式和课堂更有活力,教学手段变得多元化,丰富了教学方案的设计,让学生对语文学习更有兴趣。教师也能够根据学生的年龄段,设计出更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方案,让学生的兴趣得以提高,更好地学习和吸收知识。

四、写教案

写教案是在研究教材和了解学生以及设计教学方案的前提下进行的,是对课堂内容更深层次的分析和准备。教学内容、学生的类型和教学方法都处于变化之中,即便是教学经验十分丰富的教师也难以做到,然而如今的信息技术发展水平,类似的问题已经得以解决。

第一,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教师的备课方式从之前的手写逐渐转变为电脑输入,从人脑备课转化为人机互动备课;从独自备课转化为多人合作备课,从实物备课转化为意象备课,进而让教师从双手工作转化为人机结合。教师能够利用电脑进行编辑和操作,大大减轻了工作压力,也提升了工作质量和效率,还能够通过多媒体的介入使原本死板的课堂变得气氛活跃。

第二,通过信息技术能够让死板的教案变得更有魅力。网络使教案能够相互共享,完善每一位教师的教案。在新的教学方式下,教案也能够随身携带,无论在时间上还是在空间上,与之前相比都有了新的突破。这样,教案能够跟着学生的进度而时时更新,更好地配合教学的进行,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以及学生的知识水平。

作者单位:山东省淄博市第六中学(255000)

作者:卢绪启

信息技术下的中学语文论文 篇3:

新课程背景下中学语文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对策探究

摘 要: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迅速融入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并为各行各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教学中,现代的网络技术也在不断融入教学过程中,不仅革新了传统的教学方式,也使得教学模式变得多元化,这是现代教学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这种教学方式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丰富了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因此被广泛推广。本文将从高中的语文教学和信息技术整合的内涵出发,探索高中语文教学和信息技术进行有效整合的策略。

关键词:新课程;语文;课程整合

现代社会的信息化,信息技术快速地融入社会的各个方面,它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的工具,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到实际教学中,成为现代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当前,在高中的课堂上,信息技术与各个学科进行着积极的整合,试图用一种最佳的组合方式,提高教学的效率,而能否将其合理地运用到教学中,决定着它是否对课堂的教学起到促进的作用。

一、 语文教学和信息技术整合的涵义

传统的语文课堂上,更多的是教师以传授语文的基础知识,包括字词句、段篇章等语法、词汇知识为主,并对学生的解题能力不断地通过做训练题来培养,这种教学方式虽然能够在短时间内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语文知识,但是却不利于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养成。进入到新时代,新课标对学生提出语文素养的要求,不仅包括学生运用语文的能力,还包括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及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要实现学生语文素养的养成,一个有效的途径就是将信息技术和语文教学进行有效的整合,将信息技术手段应用到语文教学上,丰富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模式,为语文课堂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二、 遵循新课程理念,注重学生的创新成果

部分教师比较保守,古板,缺乏童心,把儿童的病句语言当作病句来对待,这不仅不尊重学生的劳动成果,它还杀死了刚刚出土的一些新鲜芽。每个孩子都渴望成功,渴望与老师分享他们成功的快乐。每次修改作文时,我会把习作中发现的精彩句子、片段或整篇文章,制作成课件,放在白板上展示,然后让他们品尝、欣赏、引导学生评论,引发学生的自豪感,提高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在纠正学生习作时,用画笑脸的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每当发作文本时,学生就争先恐后地翻开作文,看看自己得几个笑脸。我喜欢用天真无邪的方式和孩子们交流。一个学生在日记中写道:“我最喜欢白色,那是纯净的,不加修饰的色彩。老师,你会嘲笑我吗?”面对孩子真诚的话语,我好像看到了一双渴望理解的眼睛。我立即写下这样的话语:“你有独到的见解,艺术是没有标准的,有人欣赏它,它是艺术,空白也是一门艺术,在中国画中就有‘留白’。老师相信你的欣赏,你以后会成为一名优秀的艺术家。老师相信,用你的努力,总有一天你的梦想会实现。”

三、 语文教学和信息技术整合的策略

将语文课程和信息技术进行整合的时候,一定要将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和教学的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将它们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而不是生搬硬套,做“面子工程”,否则,它的作用就难以发挥出来,同时也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一) 分析教学目标

为了更好地将信息技术和语文课程整合起来,实现教学目的,在整合之前就要分析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既是教学的起点,也是教学终点,明确了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应该达到的教学标准,教师将应教授的知识有效的传授,学生将应学的知识掌握。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所讲述的内容会涉及多个知识点,在这些内容里,哪些知识是要学生掌握的,哪些只需要了解,哪些是重点,哪些是难点,教学目标都有明确的要求,因此,在整合前,要以教学目标为导向,实现对语文课程和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

(二) 创设情境

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就是要让学生在一个形象的、近似真实的环境里,学习知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从而提升教学效果。情境的创设就是教师将教学内容信息化的过程,是语文课程和信息技术实现整合的一部分。在语文教学中,有很多内容都需要相应的情境将课文内容呈现出来,通过创设与真实情境相似的学习环境,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和热情,让学生更好地融入教學活动中。在创设情境时,就需要教师仔细分析教学内容,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以及学生乐于接受的形式,设置出相应的情境。通过信息技术将该情境展示出来,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样就会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创设情境时,还要仔细地分析教学对象,即学生,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他们的具体情况,来确定情境创设的形式。如我在教授白居易的《琵琶行》时,让学生听一段琵琶曲《十面埋伏》,让学生感受琵琶曲中蕴含的内容,这样就会有助于学生理解本文教学中的一个学习重点——音乐描写。

(三) 分析教学活动

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因此,在教学期间,教师要在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因此,教师设计教学时,要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开发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教学资源,重点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动手能力,对学生获取、分析信息和解决问题以及创新能力进行培养,调动起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此外,教师还要借助信息技术,在课堂上和课后学习中,进行交流和探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使得学生受到合作意识的启发,认识到合作的意义,为学生的后期学习和成长起到促进作用。如在教授《林黛玉进贾府》一文时,分析人物形象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电视剧《红楼梦》中的片段和插曲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进而达到教学目的;分析文中的环境描写时,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有关图片,让学生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来找出贾府各处的环境描写,进而分析文中环境描写的特点及方法。

(四) 科学作业布置

课后作业在语文课程和信息技术的整合中,课后作业的布置也是其中的一部分。学生对作业的完成情况,可以直接将他们的学习情况反馈出来,同时在作业的完成过程中,也是实现学生自主性和创造性的过程,因此,教师对这一环节的教学设计也必须高度重视起来。

将信息技术应用到语文教学中,教师借助多媒体手段,创造出对学生学习起到帮助作用的情境,发挥多媒体的音视频和图片、动画作用,用多种多样的形式将教学内容呈现出来,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帮助学生更为直观地从情境中感受和领悟知识,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去探究和思考,对教学内容形成更为深刻的理解,从而使他们的思维能力得到锻炼,使他们提出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以提升。并且在整合后的课程中,学生的合作能力也能得到培养。因此,教师要高度重视信息技术和语文课程的整合,从教学目标、教学活动、情境创设以及课后作业各个阶段,做好分析和设计,将信息技术应用其中,发挥它应有的作用,最终达到提升语文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苟世晗.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初探[J].文理导航旬刊,2015(10):21.

[2]邱月明.如何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5):69.

[3]于红梅.刍议如何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J].中国校外教育,2018(2):134.

作者简介:

杨永泉,甘肃省定西市,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东方红中学。

作者:杨永泉

上一篇:少数民族地方法学教育论文下一篇:现代教育理论工艺美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