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情感教育管理论文

2022-04-19

【摘要】随着现代素质教育理念以及核心语文教育诉求的不断深入与拓展,小学语文教育面临新的教学环境与机遇。对此,如何立足于学生的语文学习实际与学习需求,结合语文教学任务与教学目标,利用语文情感教育为契机,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语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以及学习参与性。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作文情感教育管理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作文情感教育管理论文 篇1:

撑起一片爱的天空

摘 要: 情感教育是学生认知活动的基础,语文学科的特点和性质决定了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具有必要性。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教师以情感人是基础,学生进行情感体验是关键,塑造学生高尚的人格是目标。

关键词: 语文教学 情感教育 以情感人 情感体验

情感是人们复杂心理活动的一种反映,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适合个人需要和社会需求而产生的态度体验。进行情感教育就是教师以情感人,依据一定的教育教学要求,通过相应的教育教学活动,促使学生情感领域发生积极的变化。这里教师的以情感人是情感教育的基础,引导学生情感体验是情感教学的关键,促使学生形成正确道德感、理智感和高尚人格情操是进行情感教育的目标。

一、再谈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就播在这个土壤上。”现代认知理论认为:情感对学生的认知过程有积极影响,是促成学生智力和非智力发展的原动力。任何认知过程的完成都离不开认知过程的情绪、情感,否则认知活动就无法进行。现代教学论强调,情感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同时它更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1]。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两大特点决定了在语文教学中,不仅要教授一定的汉语文学知识,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而且要塑造学生的美好心灵和高尚情操。我们很难想象,语文教学如果只是教授字词、分解段落和归纳主题的话,教育培养出的人将是什么样的人。因此,情感教育是学生认知活动的基础,是教育教学的目的之一,在语文教学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既然情感教育有如此重要的意义,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情感教育呢?

二、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情感教育

1.教师的情感投入是首要也是最好的情感教育方法

只有教师情感投入了,学生才会乐学,学生乐学,教师才能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情感传递,最终培养学生的良好情操和高尚人格,情感教育目标甚至整个教育目标才能达成。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的技巧,全部奥秘就在于热爱每一个学生。”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曾指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的课堂气氛。”因此,教师的情感投入是教师进行情感教育的基础和前提,只有在以教师的爱为基础的融洽师生关系中,学生才能感受到教师的和蔼可亲和环境的轻松、愉快,才能调动全身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积极参与学习,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古人云:“亲其师而安其学,疾其师而隐其学。”强调了良好师生关系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因此,进行情感教育首先要有教师的情感投入,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教师的情感投入最基本的是对学生的爱,这个爱可以通过三个途径传递给学生:一是宽容,二是沟通,三是赏识。[2]宽容不仅是一种“海量”,而且是一种修养和智慧。教师的宽容是对学生的不足、缺点甚至错误的包容、理解和原谅,是对学生发展缓慢的一种等待、期待,是学生自信心的保护伞,是学生发展的一种源源动力。沟通是人与人相互取得联系的一个最主要渠道,没有沟通,人与人就不能建立联系。教师和学生沟通的主要方式有:言语沟通、身体语言沟通、文字沟通等。进行情感教育就应该争取一切机会跟学生进行有质量的沟通,比如在言语沟通中更注意说话的亲切度、目光的柔和度和学生共同语言的发掘;在进行身体语言沟通时更注意一些柔和动作的使用,比如教师发现学生在课堂上开小差,可以看似随意地走到他身边,轻轻摸一下他的头、拍拍他的肩膀,然后若无其事地走开,既让学生感觉到老师注意他,又不影响课堂教学;相反,如果老师刻意停下课来提醒这个学生,或是用眼睛瞪他一眼,学生就容易对教师产生疏离感,进而影响语文学习兴趣。文字沟通也有多种形式,比如作文的批语、日记、周记,以及让学生带给家长的白条,等等[3]。在文字沟通中应该更多采用鼓励性语言。古有“士为知已者死”,教师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充分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就会产生期望效应。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长,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强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智力,只要教师善于发现,就能找到。教师找到学生的优势智力后就应该给予更多的鼓励和期望。所谓期望效应即教师把希望出现的特征赋予对方,不断传递给他积极的期望,对方就会朝着你期望的方向不断发展,简单说就是:“说你行,你就行”。

2.在教学过程中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是进行情感教育的重点

(1)创设情境,为学生情感体验做好准备。

白居易曾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师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让学生进入学习前的准备活动状态,更有利于学生与教材中的丰富情感产生共鸣。创设情境有四种方法:第一,用好教学导语,教师再现与情感教学有关的情境,为整一堂课奠定良好的情感气氛,有利于调动学生全身心地参与学习;第二,借助音乐、教师适合情境的导读等烘托气氛,让学生感受作者细致、丰富的心理活动;第三,运用音影资料——音乐欣赏、课件展示等,让学生在观赏和聆听中感受诗词类文章所折射出的美,体会作者的情感。[4]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天似穹庐,笼盖四野”,这些诗句就可以通过影视形象去表现,更有利于学生领会诗句本身的音韵美、形式美和意境美。

(2)以声言情,运用朗读和教学语言来感染学生的情感。

朗读是教师经常使用的诱发学生情感的一种手段,叶圣陶先生说:“吟咏的时侯,对研讨所得,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性成为读者的东西了,这是一种可贵的境界。”教师融情的范读,景随声出,便可以唤起课文中美的形象。同时,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体会作者字里行里透露出的情绪、情感,也有利于他们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丰富情感。

(3)提纲挈领,启迪学生思维,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

古人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所蕴藏的各种情感因素,比如诗歌的意境美,散文的语言美,小说的情节美,戏剧的冲突美等,让学生去认识,在认识过程中感受真、善、美的情感。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可以抓住关键词语,引导学生分析玩味,以便学生准确地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挖掘出作品的深层内涵,领悟作者的艺术匠心,同时也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受到感情的熏陶。

(4)移情于笔,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情感教育。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不仅要让学生有情感体验,而且要把这种体验诉诸笔端,用文字展现出来,这是情感教育的一大飞跃。比如在教过台湾女作家琦君的《泪珠与珍珠》后,让学生以“眼泪的味道”为题写一篇文章,把自己对眼泪的真实体验表达出来。

3.塑造学生高尚的人格是情感教育的目标

教师的工作应该是塑造人格的工作,高尚人格的塑造既是情感教育的目标,又是语文教学的最终目标,因此,情感教育应该与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塑造人格相结合。通过教师与学生产生情感共鸣,让学生愿学、乐学,这是过程,情感教育应该为整个大的教育目的服务,即通过与教师共鸣,进入教师创设的情感氛围,在愉快、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过程中真正感受什么是“自然之美,社会之美,艺术之美,道德之美,人生之美”,从而进一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个人信仰和高雅的审美情趣。如教学《荷塘月色》时,用低沉舒缓的情调来渲染孤寂的氛围是那么的恰当,让人感受到作者“淡淡的哀愁”中透露出的忧国伤民、落寞彷徨的情感,进而让学生思考前人尚且那么爱国,自己又有哪些爱国行为,从而形成高尚的人格和情操。

事实上,任何语文教师都在有意无意地渗透着情感教育,完全没有情感教育的语言课客观上是不存在的,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进一步增强语文教师的情感教育意识,努力做到有心、有序、有效地真正确立起情感教育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地位。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时,应把情感教育贯穿在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中,无论是阅读教学还是写作教学,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课外写作,都不能忽视学生情感教育的参与。[5]具体应从整套教材到每一册每一单元的每篇文章都有一个完整而具体的情感教育目标和计划。在每一项基础知识与能力的训练中也要渗透情感教育,如在揣摩词章、分析课文、评价结构、体会技巧等基本能力训练中让学生同时产生情感共鸣,“进入角色”,获得情感体验。

参考文献:

[1]孙博.语文教学的情感教育初探.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2003,12.

[2]张广芹.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04,2.

[3]赵艳萍.把情感教育融入语文教学的尝试.语文教学与研究,2007,2.

[4]袁春玲.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策略.教学与管理,2005,8.

[5]黄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语文教学与研究,2005,2.

作者:曾春妹 郭芳

作文情感教育管理论文 篇2: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探索

【摘要】随着现代素质教育理念以及核心语文教育诉求的不断深入与拓展,小学语文教育面临新的教学环境与机遇。对此,如何立足于学生的语文学习实际与学习需求,结合语文教学任务与教学目标,利用语文情感教育为契机,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语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以及学习参与性。让学生更好地融入到小学语文教学情境中,才能真正做好小学语文情感教育,提升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与学生学习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 情感教育 教学创设 创新教育

一、小学语文教育过程中情感教育的主要作用

1.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社会价值观念,正确引导学生的情绪与情感,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就是要帮助学生形成语文思维能力以及思维习惯,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社会价值观念,对真善美、假恶丑的社会现象有一个正确积极评判体系,使得学生可以更好地管理与发泄自身情绪,引导学生对情感因素与情感表达等方面形成完善的认知与理解,进而优化学生的情感体系。

2.拓展小学语文教学形式,丰富小学语文教学内容。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掌握语文基础知识,熟悉语文表达方式,熟练语文认知技巧是其主要的教学目标。而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情感教育,可以有效的丰富语文课堂教学内容,同时可以从情感方面加深对语文教学内容的理解与拓展,让学生将语文学习过程与自身的情感认知分析过程结合起来,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

3.开展对学生心理素质的教学活动,完善学生的身心素质。情绪情感是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体现,开展语文情感教育是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形式,也是提高教师对学生心理状态管理与引导的主要方式,对培养学生健康的身心素質具有积极作用。对此,将语文教学内容与情感教育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了解情感、表达情感、交流情感、管理情感,优化学生的综合心理素质。

二、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情感教育的主要目标

1.帮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念,优化学生的价值取向。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融入情感教育可以培养学生乐观积极的价值观念,引导学生建立起正面完善的价值取向,尤其是在情感认同与交流过程中,使得学生的个人价值体系得到充分的拓展与健全,进而实现学生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对情感因素以及情感意识的深入学习与重点掌握,凸显学生的语文综合思维能力以及认知技巧。

2.实现对学生共情能力的提升,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的主要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共情能力,尤其是对文字情绪与思想情感的把握与延伸能力,是将语文教学内容中的情感与自身情感认知经验结合起来,发挥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与情绪融合能力,实现学生对情感内容的细致化、精准化、联动化认知与把控,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

3.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实现学生对个人情感的表达与交流。语文情感教学过程中,情感的载体往往都是文字形式,学生必须要透过文字信息来了解与熟悉文字背后的情感倾向与情绪特点。因此,在情感教育过程中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对汉字语言的组织能力,让学生在掌握文章情绪表达效果与表达技巧的同时,将这些情感组织方式与自身的情感表达与交流结合起来,优化学生对自身情绪的认知与管理能力。

4.掌握情感分析方法,进一步增强学生的阅读与交流理解能力。在情感教育的过程中,还需要培养学生的情感分析能力,尤其是通过语言环境、情境意象、词语选择与使用等方面来进行对语文教学内容的情感内核进行分析与拓展,让学生明确语文表达中所蕴含的语文情感内容,进而优化学生阅读与交流理解能力,实现学生对语文情感因素的细致化与准确化把控,提升学生的情境实践分析能力。

三、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提高学生的语文情感素质

1.转变语文教学理念,将情感教育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情境出发点。为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提高情感教育的教学质量,老师首先必须要转变语文教学理念,将情感教育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同时,在语文教学情境设计与教学活动安排都与小学语文情感教育结合起来,促使情感教育成为语文课堂教学的出发点与落脚点,进而优化小学语文教学形式。

2.优化教学内容的分析与理解,提升对语文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向的掌握。语文情感教育应该和语文教学内容之间形成良好的联动关系,实现语文教学内容与情感教育目标有机融合在一起。同时,保证情感教育不是单纯的情感引导,而是与具体的语文教学内容相结合的,促使教师对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的深度理解与分析,优化语文教学内容的教学重点与教学方向,实现教师对语文教学活动的管理与控制。

3.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与主导性。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是保证小学语文教学成功的关键,因此在进行小学语文情感教育时,老师还应该主动构建新型师生关系,尤其是应该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小学语文情感教学过程中来,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与观点、及时反馈自身的问题与困惑、积极参与到语文教学情境中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学习主导性。

4.采用多媒体教学方法,帮助学生进行立体化的语文学习过程。立体化、形象化、直观化的语文教学形式可以更加高效的帮助学生完成对语文教学内容的理解与掌握,尤其是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活动,对此老师可以主动采用多媒体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认知效率。比如,老师在进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教学时,老师可以利用视频、图片等资源对当时中国面貌与社会情况的展示,并对周总理的伟大理想与魅力人格的细化分析与拓展,提高学生对周总理的个人追求的认同与共鸣,进而提高小学语文情感教育的教学效果。

5.利用舞台剧的形式来组织小学语文教学活动,让学生表演过程中提高情感理解与表达能力。学生对人物情绪与心理的全方位认知与感受将对提高学生的共情能力具有引导与拓展作用,因此,老师在进行小学语文情感教育时可以主动采用舞台剧的形式进行小学语文教学创新,提高学生在语文情感教育过程中的参与深度与广度。比如,老师在进行《晏子使楚》的教学时,老师可以组织学习进行该文章的表演或者是分角色朗读,让学生体会与掌握人物的个性、心理、人物状态与事件脉络,进而让学生在充分体会文字情感的过程中掌握语文教学内容,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效果。

6.及时了解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状态,优化语文情感教育的侧重点与方向。为了优化小学语文情感教学的教学方向以及教学侧重点,老师还应该及时掌握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状态与学习需求,结合学生的语文学习现状与心理实际来灵活调整小学语文情感教学的活动形式与教学方式,促使学生可以更好地融入到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来,同时提高小学语文情感教学的有效性、针对性与辅导性。

四、结束语

情感教育是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重点,老师应该重视对学生情感与情绪的教学与引导,结合语文教学内容中的情感因素与学生的情感学习需求,开展形式多样的语文教学活动,促使学生更加准确的掌握情感教育任务,提升自身对情感因素的分析与理解能力,掌握情感的组织与表达、交流与分享、管理与引导的语言技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好小学语文教学活动,实现情感教育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李红霞.探索情感教育理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1,(40):42.

[2]邹丹.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理念与实践[J].新课程,2016,(3).

[3]程昌丽.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探索[J].读书文摘,2016,(22).

[4]黄凤珍.情感化春雨 润物细无声——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初探[J].作文教育研究,2013,(4):115.

作者:商兰君

作文情感教育管理论文 篇3:

论情感教育

【摘要】情感作为非智力因素之一,对人才的培养具有多方面的影响,重视对学生的情感教育,有利于学生良好学习动机的形成和健全人格的塑造,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着情感教育不被重视的现象。因此,在教学的理论与实践中,必须重视情感因素的作用,重视学生情感的培养。

【关键词】教育;情感教育

教育是发展人的。人的发展是按照认知、情感两个维度进行的,并且是两者的平衡发展,互相作用,否则其发展势必受到影响,但是现代社会过度强调物质的发展,教育也随之高度关注人的认知世界,由此引发的问题日益显现。如现在的学生普遍感到压力大、活得太累,这本不该是他们应该有的感受,却已成为学校教育面临的一大难题。为什么我们的教育不能让他们过得愉快、轻松。为什么我们的教育如此发展却没有给他们带来欢乐。为此许多学者提出21世纪的人类文明建设的核心就是进行人类情感世界的重建。

一、情感教育对人才培养的意义

情感教育就是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教育,它对学生的全面成长,尤其是健全人格的形成具有非凡的价值。需要指出的是情感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倡导情感教育是要呼唤教育的情感回归,是要实现教育关怀人的本质。

1、情感教育是教育本质的体现

教育活动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活动,在人类走向文明的漫长过程中,教育担负着健全人的心智、培养人的精神的责任。情感教育能使学生更好、更健康地从自然人向社会人发展,这样的人能有一个健康、快乐的情感;这样的人能友善地与人相处,能理解、宽容他人;这样的人能对生活、学习、工作充满热情,勇于克服困难;这样的人能热爱生命、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人类。因此有人说情感教育就是幸福教育、愉快教育,这是当下教育所应追求的。笔者认为只有加强情感教育才能回归教育培养“人”的本义,也才符合培养人才的教育目的。

2、情感教育是学生学习动机形成的基础

培养人才的前提,是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动机,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对于情感在学习中的作用,我国的孔子就曾认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乐之者”才会对学习有极大的热情,好学不倦,积极主动地探求新知,因此只有重视对学生的情感教育,才能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才能促使学生良好学习动机的形成。

3、情感教育是良好人际关系形成的保障

随着社会经济活动领域里全球化的趋势,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之间的交流、合作成为彼此的必需,正因如此,与人协作、与人交往的能力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取得成功的一半保证。在人际交往中,情感具有“心理监控器”的作用,能帮助个体正确认识自我、控制情绪,同时了解他人感受、增强理解。因而有助于人们通过情感表达和交流,进行人际沟通。消除彼此间因文化、认知、性格等差异而产生的误会、隔阂,使合作活动顺利进行。

4、情感教育是塑造学生健全人格的手段

情感因素影响个性倾向,影响着人的心理健康。在愉悦的情绪、情感状态下,学生的思维敏捷,有利于接受新知识和解决难题。道德智慧的形成、情感体验的升华、人格健全的程度、社会适应性的高低等都与情感的发展密切相连,所以,重视情感教育能够在发展学生智力因素的同时。注重和发展他们的非智力因素,帮助学生学会自我控制情绪。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有利于健全人格的形成。

二、当前情感教育的问题

当前情感教育并未能很好地体现教育的宗旨“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主要表现有以下几方面:

1、情感教育不受重视

在教学过程中情感教育被看成是促进知识掌握的辅助手段,而不是教育的本身。正如叶澜教授所说“不少教学论著作也强调教育过程中要注意调动学生的情感,对情感的重视,实际上只是把它作为服务于学习的手段”。我们在现实中也会发现,许多教育工作者从方法、手段上探讨情感教育的应用问题,但这些研究还是着眼于情感的服务角色,仅是对情感的表现形式与认知关系的分析,而没有从情感本质意义上去探讨情感的内涵。而情感自身就是所要教育的内容。

2、情感教育理解错误

把情感教育简单地理解为关爱学生、满足学生的需要,表面看这并没有错,问题是关爱学生什么、满足学生哪方面需求。现实是教育者往往根据学生的表面现象按自己的理解去判断、选择关爱的内容和学生的需求,结果往往是事与愿违。教师关爱的不是学生真正需求的,没有触动学生的情感和心灵,甚至成为负担,也就难以达到应有效果。

3、情感教育实施方式不当

在教学实践中,不少教师把情感过程等同于认知过程,重视情感的驯化,忽视情感的提升和发展,重视行为的规范,忽视心理的感受和发育。把学生当作教化的对象,不是从人的需要发展考虑,而是从社会管理和规范出发,过于强调对他人、对社会的情感,忽视学生自身情感的体验。这种说教式的方式会引起学生心理的排斥反应,教育结果适得其反。

三、情感教育实施的基本途径

情感教育的实质就是关爱人的心灵,发展人性的教育,教育应立足于对“人”的培养。根据情感形成过程研究以及学生情感特点和学校教育特点,笔者认为情感教育应从四方面人手:

1、学会关心赏识学生

作为教师。无须去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只需在学生感到失意时,能愿意倾听他们的诉说;在学生感到无助时,能愿意伸出热情的双手;在学生感到无望时,蹲下身去,用温暖的话语抚慰他们的心。教师一次真诚的赞扬、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个亲呢的动作、一个赞许的微笑,足以让一个屡遭失败的学生兴奋许久,甚至影响他的整个人生。所以教师要拿出爱心与诚心,学会赏识每一个孩子,教师对待学生不能把爱仅停留在概念化、表面化、空洞的话语交流和情感驯化上,教师要有包容的心态、谅解的胸怀,尊重、接纳和关爱学生,形成双方交互式的、平等的、真诚的沟通。我国一位学者曾说“做教师不是仅有知识、能力就行,还必须对孩子有爱心”。爱心是作为教师的基本前提。

2、创设宽松的课堂氛围

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双向交流活动,要实施情感教育,促使学生情感发生积极变化,产生教师所希望的情感品质,要培养学生具有高尚的情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应该创设一种宽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处于一种无拘无束、自由畅达的空间,这样他们才会“自由表达、自由参与”。处于压抑、紧张的课堂气氛中,要激活他们的思维力、创造力,唤起他们积极的情感体验,只能是一句空话。

3、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问题是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核心问题之一,师生关系和谐了,校园才能处处充满人文阳光。学生情感具有不稳定性和直觉性,他们往往凭直觉而不是经过理性的分析来感知事物。如果他们觉得外界事物不符合自己的愿望,就会不感兴趣,甚至产生逆反心理。因此教师应充分意识到协调好师生关系的重要性。教师要以真诚、热情、民主、信任的态度对待学生,并与学生进行对话、交流,使学生在这种平等的师生关系中获得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情感体验。学生一旦得到老师的尊重与信任,他们就会感到温暖,尤其是后进生,就会产生强烈的学好这门课的愿望,反之,如果学生不喜欢哪位老师,那么对他所教的学科也往往产生厌烦情绪。可见,教师要想在教学上获得成功,就必须注意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4、改变学生认知方式

情感是个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需要的一种态度的体验。而客观事物是否满足需要最终受个人已有认知方式的影响,同样的事物会因不同的认知产生不同的情感。认知方式既与个人的认知态度、思维方法有关,也受外界影响,个人的生活环境、父母、教师、同学的思想、行为都左右着个体的认知方式。教师对学生的认知方式有更大影响,因此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及时调整学生的认知,调节学生的内部需要,调整学生对诱发事件的认识和评价,从理性角度认识事物,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正确认识他人,客观看待社会,建立有利于学生健康情感形成的认知方式。

【参考文献】

[1] 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J].教育研究,1997,(9).

[2] 陈平,陆卫平.情感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J].石油教育,2003,(6).

[3] 邵军.情感的培养与激发——让学生作文驶如快车道[J].学科教学探索,2004,(1).

[4] 吴志华,邹翠霞.情感教育——新的课程标准[J].教育科学研究,2006,(4).

[5] 张铭.实施课程标准注重学生情感的培养[J].成才,2002,(6). ’

[6] 金钧,陈秉初.课堂教学中学生情感伤害的反思[J].生物学通报,2006,(4).

[7] 朱小蔓.教育的问题与挑战——思想的回应[J].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8] 郭淼托学生情感培养探讨[J].江西社会科学,1999,(10).

作者:朱俊梅

上一篇:学生专业酒店管理论文下一篇:大学语文阅读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