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师情感管理论文

2022-04-18

作者简介:李聪睿(1962—),男,湛江师范学院基础教育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数学教育、应用数学、教师教育;陈彩玲(1977—),女,教育学硕士,湛江师范学院基础教育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教师教育、基础教育。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数学教师情感管理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数学教师情感管理论文 篇1:

在和谐中奋进

2001年,彭锻华被任命为深圳市宝安中学校长。上任后不久,他就在这所名师荟萃的学校里,感受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挑战。

当时,宝安中学有200多名教师,近一半是中学高级教师,其中大多是作为人才从各地引进的全国模范教师、特级教师、省学科带头人以及一批优秀校长。一所学校,强手云集,本应是一件让校长感到高兴的事,但彭锻华却为此皱紧了眉头。教育教学工作需要协调用力,教师群体需要和谐共处,然而在这里,却几乎成了一个难题。来自全国各地的教师,因为各怀“绝技”而各自为战。同时,与内地相比,特区物质生活条件优越,使得一些人产生了贪图安逸享受的念头,觉得人生目标已经“差不多了”,奋斗的热情开始减弱。

学校要发展,教师是关键。一所学校,如果教师自我发展的内动力不足,合作精神不够,那学校怎能向更高水平发展?

如何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成就动机?如何形成学校发展所需的团队精神和凝聚力?成为摆在彭锻华面前难以回避的问题。事实上,同样的问题也曾一度困扰过前任校长、现宝安区教育局局长郑映通。早在2000年,他就为此提出了“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

彭锻华也从“和谐”二字中寻找到了破解难题的奥妙。6年来,他坚持以“和谐发展”理念精心打造和谐育人的团队,引领宝中教师向更高境界的专业方向发展。当地人说:“屡屡为深圳教育创造奇迹的宝安中学,没有出现过‘高原现象’,而是高歌猛进!”

情感管理+制度管理=和谐

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校情,不同的校长有各自不同的管理理念。宝安中学当初的实际情况是,如果论“单兵作战”,教师的业务素质都较强,个个是能手。这样的师资,校长管理得好,就会有“1+1>2”的效果;相反,教师群体就会相互排斥,缺乏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继而走向平庸。

“校长要成为教师队伍的引领者,而不是教师身后的驱赶者。”对有的学校“严”字当头,上班打卡,校长站在校门口监督的做法,彭锻华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在一所制度尚不完善的新建学校,这样的管理可能会奏效;而在宝安中学这样一所起点比较高的学校,这种管理方式可能会适得其反。”

“‘管’更多的是约束,‘理’则是疏导,要和谐发展,必须实现情感管理和制度管理的最佳结合。”彭锻华给记者讲述了一件他刚到宝中不久发生的事情。

2002年举行的世界杯足球赛,中国国家足球队首次打入决赛圈,第一次“冲出亚洲”,举国关注。

第一场比赛是对阵哥斯达黎加队,时间是周二15点30分。一周前,学生会、团委、德育处都向学校打报告,提出要收看这场比赛。彭锻华没有简单地回绝“民意”,而是专门为此召开了校长办公会。办公会商议决定,把全校各班周一下午的班会课调到周二下午,也就是比赛当日。这次班会,所有班级同一个主题———观看中国队比赛。在彭锻华看来,这是一次最好的爱国主义和培养民族自豪感的教育。

得知这样的决定,校园里顿时沸腾起来!师生们谁也没有料到,新来的校长会作出这样“顺民心”的决定。

平时,学校下午14点30分上课。比赛那天下午,彭锻华要求师生13时到学校,提前上课,到比赛开始后,师生再一起看球赛。

“回过头来看,我们当时的决策是明智的。”那天,有的学校坚持照常上课,结果师生心气浮躁,课堂完全没了生气;有的学校停课“放了羊”,学生们起着哄跑到酒吧看球赛,耽误了课程。

世界杯比赛要持续一个多月时间,学校当时面临的最紧迫任务是高考,决不能因此而耽误了正常上课。第一场球赛后,彭锻华就加强了学校制度的约束,因为师生们理解了校长的用心,执行起来自然是心甘情愿。彭锻华以民主管理和人性化管理赢得了师生的认可,学校教育教学秩序得到了应有的保障。

在学校管理中,彭锻华以发展的眼光看待结果,追求过程管理和目标管理的最佳结合。比如,教学管理,学校要跟蹤教师教学过程,看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那种加班加点,打“疲劳战”、“消耗战”的做法,即便考出了“成绩”,在宝中也不会得到认可。

“多激励,少批评”,这是彭锻华激发教师成就动机的一个策略。在学校大大小小的会议上,他非常注重对优秀教师的表扬和鼓励;每年教师节,学校的校报、橱窗都要开设专栏,宣传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从2002年起,学校每年都在学生中开展“我最喜欢的老师”评选活动;2005年启动“宝中名师工程”;2006年评选出“首届宝中名师”,继而还推出一批“宝中教育教学带头人”、“宝中骨干教师”、“宝中教坛新秀”。

“正气要树立起来,这样大家才会奋发向上,教师才会有成就的动机,整个团队才会有创造的活力。”宝中很多的教师来自内地名牌学校,都已卓有成就。但彭锻华提出,“过去的辉煌已经画上句号,你真有本事,就用最快的速度干出成绩来,以此来证明你的实力。”这就是他说的“创新评价”———不看已有成绩,不看“固有的能力”,而看“输出的能力”,看你当下对学校作出的贡献。

学校每年都调进一批新教师。每隔一段时间,彭锻华都要亲自主持教师座谈会,鼓励新教师以独特的眼光审视宝安中学:宝安中学与你原来学校相比,长处何在?你家乡学校的哪些方面值得宝中学习?学校制定发展规划,全校教师要参与讨论和修改,这让老师们从心底感觉到自己是学校的主人。彭锻华说:“我不仅在乎他们提的意见的价值,更重要的是要让他们感觉到这个大家庭的发展,与每个人都利益攸关。”

在刚柔并济的和谐管理下,在逐渐形成的和谐文化氛围中,宝中的教师专业发展逐渐跨入了“轨道”。彭锻华皱着的眉头渐渐舒展了。

只有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陈礼林,一位2005年从内地应聘到宝安中学的代课教师。之前,她在内地已经工作了9年。谈起专业成长,已近中年的陈老师显得有些激动:“过去9年的专业发展,比不上我在宝中一年半时间所获得的专业提升速度。”

2005年10月,宝安区要求宝中初中部上一节全区数学公开课,学校商定让陈礼林上,“因为要推出新人”。这让她这个代课教师感到“受宠若惊”。毕竟,她到宝中才刚两个月,学校又人才济济。

陈老师精心准备了一番。上公开课之前,她先后在备课组和数学科组里上了3次课。从整体“谋篇布局”到每一个细微的设计,同事们毫无保留地提了各种建议。科组长还要求陈老师每次要针对大家提的意见重新设计、修改,写出“教学反思”笔记。“对我来说,最关键的改进就是这个过程,我逐渐学会了如何在课堂上落实新课程理念。”

陈礼林的公开课获得了成功。不久,她又荣获教育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组织的第四届NOC中小学教师教学能力竞赛一等奖。成绩面前,陈礼林内心充满感激:“我取得的每项成绩都是宝中老师集体智慧的结晶。”因为“背后有很多老师在默默无闻地支持我。比如,我的比赛需要课件,是信息科组的老师指导、帮助我做出很漂亮的课件。整个学校从上到下都是一种团结的氛围、和谐的氛围,我正是在这样的氛围中获得了快速成长。”

彭锻华向记者介绍,这种氛围的“魂”是学校着力打造的“宝中精神”,即善于合作的团队精神,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追求卓越的拼搏精神和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团队精神。因为,“内动力源于凝聚力,凝聚力源于团队精神”,彭校长总结说。

怎样打造团队精神呢?组织集体活动是一项成功的举措。

每个学期,学校都要举办各种体育比赛,包括羽毛球赛、篮球赛、排球赛……这些比赛都是以科组或级组为单位进行的。在奖项设计方面,不只设有团体奖、个人奖,拉拉队也有份儿。副校长方炯球深有体会地说:“这样的活动就使得学校所有教师都有参与活动的热情,大家能够真切地体会到‘众人划桨行大船’的乐趣和成就感。”

在教育教学管理上,彭锻华提出“一个脊梁,两个翅膀”的管理模式。“一个脊梁”,就是学校教学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确定目标、方向,制定整体策略。“两个翅膀”,一个是德育处、年级组、班主任一条线的学生管理工作,另一个是以教学处、科组长、备课组长一条线的教育质量保证体系。“一个脊梁,两个翅膀”,和谐互动才能展翅飞翔。所以,“我们的评价,主要就是看整个班子打集体战的能力怎样;作为校长,我最看重的是整体效果”。

广东省是全国最早实行高中新课程的4个试点省份之一。2007年将面临实施新课改后的第一次高考,实行“3+文科基础(理科基础)+X(代表专业方向)”考试模式。文科基础课和理科基础课也就是所谓的综合课,它由6个学科组成,包括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高考的“指挥棒”强调让每个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得到均衡发展,所有考生6个科目都要考,只是分值各有侧重。比如,文科基础学生综合科目总分150分,政治、历史、地理占108分,物理、化学、生物占42分。

因为囊括6个科目,综合课备课组人员比较多一些,也复杂一些。在这里,更需要团队精神和合作精神,合作往往比竞争更为重要。

然而从本质上说,教师工作的独立作业性比较强,都顾及自己的学科,容易缺乏团队意识。怎样才能形成一种合力?彭锻华亲自参与了综合学科组的教学定位讨论。最后,大家一致认可了“大家好才是真的好”的定位。意思是,综合课追求的是总体成绩,而非单科成绩。

李跃是高三综合备课组组长,他介绍,在6个学科里,如果只是某一单科的成绩比较突出,不仅不提倡,该学科的老师还要被提醒“注意整体配合”,让学生合理分配时间和精力;平均分整体进步了,你的单科也进步了,该学科的老师才会得到表扬,“目的是让6个学科实现整体、协调用力的态势。”

高三阶段的每一次考试,当成绩统计出来后,如果发现某科成绩有异常,备课组长和班主任都要和该学科的教师进行充分沟通,一起分析原因,找出对策。这种评价机制做到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最能激发教师的团队合作精神,真正把教师的力量凝聚在了一起。

在宝中,科组长是促進教师专业成长的第一责任人。化学科组长孟丽莎老师介绍,该科组有博士,有国际奥赛金牌教练,还有两名化学特级教师,可谓“群英荟萃”。孟老师琢磨,怎么把科组的人力资源充分利用起来,让这些名师带动全科组的老师共同成长呢?

学校组织的师徒“结对子”活动,让进入宝中的每一位年轻教师得以快速成长。在有经验的老师传、帮、带下,年轻教师逐渐走向成熟,成为宝中师资的中坚力量。

有一位老师大学毕业刚到学校时,因缺乏经验,教学组织能力显得不足,于是他从课堂被调整到了实验室。但该老师踏实,肯钻研,学校安排他在实验室工作,他也始终兢兢业业。在干好实验室工作的同时,跟着科组长孟老师听课学习,琢磨课堂教学艺术,还在国家级刊物上连续发表多篇学术文章。在孟老师和科组的整体带动下,他的教学业务水平快速提升。学校始终注重以人为本,以发展的眼光评价、任用教师,不久,让这位青年教师重返一线课堂。现在,他已经成为宝中的教学骨干。

老教师毫无保留地传、帮、带,青年教师好学上进,正是这种团队精神下的“协同作战”,使宝中近年来的教育教学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高考成绩由过去不被人关注,到现在连续多年稳居深圳市前列,成为当地老百姓一致认可的名校。每到招生季节,人们便从四面八方纷至沓来……

一个案例就是一个课题

在整洁、质朴而又不失庄重的宝安中学校门口,几个熠熠生辉的大字赫然入目:成人、成才、成功。这就是宝安中学的校训。彭锻华风趣地告诉记者,很多人都不会读宝中的校训!因为宝中校门的棱角是倾斜的,校训6个大字也顺势而上,应该自下而上读:成人—成才—成功。寓意做人是基础,学生在宝安中学首先要学做人。但不少人自上而下读成了:成功—成才—成人。

“这个校训激励着宝中的学生,也激励着我们的老师。”彭锻华介绍说,“成人”,要求老师也必须先学会做人,要做师德楷模,因为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太大了;“成才”,学校要为教师营造一个“干事、创业”的和谐环境,鼓励、支持教师从合格教师,到骨干教师,到学科带头人,再到专家型教师,在宝中这块沃土上顺利成长;“成功”,要求教师以身立教,成功不论大小,但一定要以自己的作为向学生诠释成功的含义。

二十多年来,深圳人以拓荒牛的精神,只争朝夕,创造了经济发展的奇迹。在特区,学生的家庭经济条件大都比较好,很少有因为物质缺乏而产生的窘迫。但特区的孩子也有其自身的成长特点。这里的孩子,父母工作都是快节奏,很少有精力顾及他们,家庭的交流沟通比较缺乏。另外,单亲家庭、隔代教育的情况比较多。不少父母,由于在情感上不能满足孩子,于是就在物质方面给予补偿……种种原因,使这里的孩子面临别样的成长烦恼。

“和谐发展,最根本的是心灵的成长。”彭锻华说,“学生不仅要学好知识,要有很棒的身体,更重要的是要有健康心理与和谐心灵。”宝中的心理咨询室,每个学年都要对入学新生进行心理测试,建立心理档案,并进行跟踪,一旦发现问题,及时进行疏导。

为把学校德育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落到实处,彭锻华提出要“全员参与,面向全体,全方位育人(社会、家庭、学校相结合),全程管理(初中要了解学生小学情况,高中要了解学生初中的情况),全面发展”。这是一个“捆绑机制”。一个学生出了问题,班主任和任课老师“评优”、“评先”一票否决。这样,每位教师都会关注自己的每一个学生。

在宝中,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每一个老师都必须关注、呵护学生的成长。对于比较复杂的情况,彭锻华有他独到的举措,即“一个个案就是一个课题。”

初二女生萌萌(化名)是从外校转学过来的。最初,是语文老师况敏从萌萌的周记中发现了一些异样的情况。在她的周记中,有一些特别情绪化的内容,色调忧郁、灰暗,比如,她“喜欢在雨中一个人走,不想回家……”在课堂上,萌萌情绪也比较低落;课间和同学也不是很合群。

况敏老师先把情况和班主任刘老师作了沟通。不久,细心的刘老师也发现,孩子的手腕上有利器划过的痕迹,神情也有些恍惚。刘老师想从学校心理辅导老师漆鸣那里寻求一些帮助,悄悄带着孩子找到了漆老师。经过耐心疏导,才知道了事情的一些原委。

原来,萌萌老家在农村,从小就过继给亲戚家,到上学的时候,父母才又把她接回来。孩子从小离家,和父母的沟通不好,感情不够融洽。同样是上学,弟弟是父亲开车接送,而萌萌却是自己踩单车。到初二的时候,孩子越来越觉得自己不被父母看重,成了家庭的一个“累赘”,出现比较严重的自伤倾向。

漆老师随即向校长和班主任老师反映了情况。彭锻华要求班主任和任课老师,要多留意孩子的情绪反映,在学习和生活方面给予更多的关心和鼓励,确保孩子“成人”、“成才”。有很长一段时间,孩子的所有任课老师每周都要碰头,交流孩子学习等各方面的情况,一起研究对策。

学校方面还多次和家长进行沟通。孩子的父亲看到学校的老师对自己的孩子这么重视,对待孩子的态度、观念也逐渐发生改变。在老师的悉心呵护之下,孩子冰冻的心田渐渐消融了,变得开朗、自信起来。初中毕业时,萌萌以优异成绩考入了高中。

“一个个案就是一个课题”,彭锻华引领教师走上了一条基于问题解决的科研道路。宝中的老师,没有像有的学校热衷于寻找一些什么“子课题”、“孙课题”,而是从教育教学实践中聚焦、寻找、提炼有价值的问题进行课题研究,着眼于解决实际问题。麦国志副校长经常利用数字化校园平台与教师沟通,及时了解、探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的新现象、新问题。

2003年,第一届世界课程大会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宝安中学科研处刘晓晴老师就校本课程《学会生存》的开发在分会场作了演讲,得到包括来自中国、美国、加拿大、日本等20多个国家的专家学者的高度肯定:“没有想到一所中学能够开发出这么有灵性的校本课程!”

彭锻华向记者介绍,《学会生存》课程开发和设计的出发点就是,立足特区实际,从宝中学生的需要出发,让他们真正学会高质量地生存、发展,培养他们成为具有国家意識、国际视野,能持续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由于课程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学生非常欢迎。教师去上课,有时刚走到教室门口,学生就鼓掌欢迎;教师偶尔有什么事情请了假,学生会强烈要求把这节课补上!

校本课程也为宝中教师创设了一个很好的专业发展平台,很多中青年教师都参与到课程的开发中来。在不断改编、不断充实校本教材的过程中,他们的科研意识和科研水平得到了切实的提高。

教师要变“讲师”为“导师”

“我经常对学生讲,要学会思考。自己的头脑不能成为别人思想的跑马场。”在全国模范教师杨军的语文课堂上,他常会讲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新闻事件或社会事件,让大家共同分析和评论。有时为一个不同观点或看法,杨老师会和学生在课堂上唇枪舌剑,你来我往,把问题引向深入,甚至争得面红耳赤,但他始终乐此不疲。“教师首先要有人格魅力、学识魅力,这样学生才会喜欢你的为人,才会喜欢你这门科目,进而喜欢和你探讨问题。这样的课堂教学才有‘含金量’,才能真正调动并激发学生思维的潜能和知识的储备。”在杨老师看来,不同的教学方法,尽管考试成绩可能不相上下,但课堂的“含金量”大有差别,因而学生的收获也会大不一样。

在宝安中学,“乐教善导”的教风已成为所有教师自觉的追求。

彭锻华向记者介绍,所谓“乐教”,就是作为教师,必须要热爱自己的事业,热爱自己的学生,热爱自己的学校,能做到乐在其中,把教育作为一种基于信念的事业来对待。

“善导”,就是要教师变“讲师”为“导师”。教学要“导”,做人也要“导”。“我曾做过教研室主任,在教育过程中,发现不少教师还是用传统的方法,空洞说教,絮絮叨叨讲一堆大道理,对学生却没什么实际作用。”彭锻华有感而发:“我们到风景名胜观光,不是光听导游讲解如何山清水秀、风景如画,而是要身临其境,亲自感受。老师要把学生带到一种情境中,让他亲身感受知识的奥妙,感悟其中的道理……”

“我们的目标是:宝中的教师站出来个个响当当。”彭锻华说,“要有团队精神,也要有自己的教学个性;要有良好师德,也要有自己的教学思想和教学风格。”

2004年,唐云波硕士毕业来到宝中。短短3年时间,在宝中的良好氛围中,她已在高中历史教学领域开辟了一片天地。她的历史课教学设计多次获得省、市一等奖,并多次承担省内外高中新课程教师培训任务。“作为教师,思想不能缺席,一定要做一个有思想的老师”。唐老师对这一点感受最深。

“作为一名从教3年的年轻老师,在教学设计时,我反复思考的问题是,我为什么教?为什么这样教?”对每一个教学设计,唐云波都要花费很大的精力,有时候要连续熬几个通宵,付出很多的心血。一位西方哲人说,“教育就是对创造物的爱,是一种超越自身的爱。”酷爱读书的唐云波最初看到这句话时,内心有一种无以名状的感动。

“之所以这样,正是出于我对学生的爱,我希望把知识教给学生,并能对他们终身有益。我还想告诉他们这些知识是怎么获得的,让学生学会触类旁通……虽然课本上没有这些,但我有义务教给学生。”唐老师说。

一堂四十几分钟的课,时间毕竟有限。唐老师常向学生推荐一些书目,还组织沙龙和学生“品茶论道”,探讨历史、社会话题……她也会把一些教学感悟、细节以及学生发给她的短信、邮件,都记录在自己的博客上。善于思考的唐云波,于细微之中感悟着职业的意义和价值,“我越来越清楚自己为什么要这样对待教育,对待学生,那就是基于一种爱和信念”。

古晓菲,从教22年,21年做班主任,2006年被评为“深圳市优秀班主任”。她的成功“秘诀”朴实无华:“第一,小孩子,只要你打心里对他好,他就能感受到;第二,作为班主任,是不是有威望,课上得好不好很重要。”

2005年,古老师带上了初三(6)班,這个班缺乏凝聚力、向心力,“活跃分子”比较多,较之其他班纪律上比较松散,学生不懂得感恩。“起初,我心里也有些畏难,头一回接这样的班。第一次进教室,我先在门口探看一下,说真的,当时心里真没底。”

古老师在教室门口站了大半天,学生却好像没什么感觉,“换了一位新老师,他们难道也没什么反应?我又在讲台上站了一会儿”。班里还是没静下来。

因为是开学第一天,古老师安排学生搞卫生。“五十多个学生,却只有四五个学生和我一起打扫,累得我满头大汗,但我对其他不干的人并没有说什么……”古老师用无声的行动引导学生。

勤奋的古老师每天6点多到教室,全身心投入。她常常抓住一些很细微的教育契机,让温情在班里流动、蔓延。任课老师们也劝诫学生:“古老师对你们这么好,经常连早餐都顾不上吃,你们可要对得起她啊!”渐渐地,学生们被感动了,悟出了老师的一片真爱。

他们以自己的方式回报老师。班风班貌出现好转。讲桌上常常出现学生给古老师带来的早餐,有时会堆好几个饭盒。“我感受到了来自学生的那纯真淳朴的爱。”古老师动情地讲述着。

一个班级,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都有自己独特的内心世界。古老师说,“只要是我们班的学生,我都很爱他,为他们创造一个和谐的、适合他们成长进步的环境。”爱的种子,在不知不觉中撒进一个个美好的日子里,撒入一颗颗纯洁的心灵中。

考虑到古老师班学生超额,为保障教学质量,学校有意把初三(6)班分班。古老师刚在班上宣布学校这个“意向”时,教室里出奇地寂静了,孩子们都怔怔地看着古老师,继而又是一片喧哗。面对这些曾让多少老师感到有些头疼的学生,这时的古老师有了难舍难分的感情,“内心别提多别扭了”。古老师当时有些哽咽:“你们吵吧,分班后就再也吵不到一块儿了。”这句话,像一个火星点燃了孩子们真挚的情感,全班学生竟然哇哇大哭起来,“老师,我们不分班!我们不分班……”

紧接着,家长们也纷纷来到学校反映,孩子回到家里一个劲儿地伤心落泪,他们离不开古老师了,请学校“另作考虑”。经过研究,学校尊重了学生和家长的意见,分成两个班,但都由古老师当班主任,两个班再各配一名副班主任,协助古老师工作。

没有爱的教育,就像池塘里没有水一样。古老师深信,“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她用心深爱着每一个学生,她用师爱凝聚着全班同学。现在,这一届学生已经升入高中,假期里,他们还相约来到古老师家里,和老师畅谈自己高中的学习和生活……回味着经历的点点滴滴,古老师的欣慰和幸福溢于言表:“这种发自心底的幸福感,只有身为教师的人才能深切地体会得到!”

创建教师发展的大舞台

采访期间,恰逢深圳申办2011年世界大学生运动会获得成功,记者感受到了鹏城“申大”成功的热烈景象。宝中体育教师林明伟为此作出了特殊的贡献。作为民间志愿者,带着“深圳,和世界零距离”的“申大”口号,两年多来,他骑着单车,历经30多个国家,行程数万公里,为“申大”摇旗呐喊,立下了汗马功劳。

“你现在成功了,天高地广,宝中的体育场对你来说还够大吗?”记者问。

“在宝中,我上每一堂课感觉都很快乐!我开了足球选修课,学生上课非常投入。通过我的课,学生们强健了体魄,对体育也有了新的认识。许多学生表示:下学期还选林老师的体育课。这就是对我莫大的鼓励。宝中的课堂空间无限,精彩无限。”林老师回答。

不止是林明伟。在宝中“宽领域、多层次、高品质”的教师专业化发展模式下,学校为教师发展提供了各种各样的舞台,人人都有机会。经过数年潜心打造,宝安中学形成了一个和谐、奋进的优秀教师团队。

学校鼓励教师外出参加各种各样的培训活动,有国外培训,也有国内培训;有在大学的培训,也有在国内知名中学的挂职培训。彭锻华说:“教师发展到一定阶段,不走出去,不和名家接触,发展就缓慢。”尤其是对于已具有较高水准的教师,“要进步,必须接触、领悟更高水平的教育实践。”

“作为英语教师,不走出国门,对语言就不会有最直接的感受。”高中英语科组长廖如波深有体会。作为宝安区的骨干教师,他参加了宝安区教育局组织的赴澳培训。“因为是第一次出国培训,心情很激动、很兴奋,这回可以把自己的湖南味英语好好提高一下。”

“见识比知识更重要。英语教师如果对国外实际情况一无所知,是很尴尬的事情,教学中也会很窘迫。”廖老师说。在澳大利亚培训3个月,廖老师不仅英语水平提升了,还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

廖老师和全校教师分享了自己的经历和感受,“英语教学,语言只是工具,文化才是内涵。”比如,西方人对环境的重视简直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廖老师的Home-stay(住守家庭)后院种着一棵树,主人想把它移到前院,他首先要给当地政府打报告,征得同意后,还要请专业人员来化验土壤,看是否适合树的生长……“这只是西方文化的一个小侧面,如果不是置身其中,是难以真正感受到不同文化的内涵和魅力的。”

从2002年开始,宝中每年都要由教师带队,组织学生海外英语夏令营,澳大利亚、英国、美国、加拿大……都有宝中师生的足迹。起初,学校里对组织这样的活动有不同的声音,怕出意外。但彭锻华支持,“师生都需要开阔视野,增长见识”。迄今,寶中英语组52名教师中,已先后有40多位老师出过国,并有300多名学生参加过夏令营活动。“必须先让教师提升,才能提升学生。我们提升教师的终极目的还是要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廖老师说。

2004年,年轻的数学教师赖海燕赴美国加州参加了为期3个月的培训。“感受最深的是,在课堂上,那里的教师会想很多的方法,创造出很多的策略,生成智慧……”因为有英语优势,赖老师常从互联网上浏览数学教学问题,同样的教学内容,英国同行、美国同行、香港同行是怎么上的?赖老师要进行比较和借鉴,“这是我出国培训后才有的意识和能力。”

赖海燕还在代数公式教学上尝试了新的课堂组织形式——youhear,yousay(你听,你说)。他把全班60个人分成10个小组,每个小组6个人,一个人一张卡片,上面写有老师精心编制的题目。第一个学生念题目,第二个学生回答,第三个学生对答案。这样的课堂,可以保证每个学生都有事做,调动每一个孩子学习新知识的热情。而教师的作用,则体现在“引导”上,让学生在思维发展的“关节点”上得到教师的支持和辅导。

作为初中数学备课组组长,赖老师认为,“教师不能只教给学生课本上的知识,还有比课本知识更重要的东西。比如组织能力、协作能力、社会责任感……教师应该经常反思:很多没有课本的重要课程,你教得怎么样?你组织得怎么样?”他经常和数学备课组的老师们一起探讨这样的问题。

“宝中教师的专业发展已渐入佳境!人们对学校发展的信心越来越足、满意度越来越高。”宝安区教育局局长郑映通欣慰地说。彭锻华校长、方炯球副校长、唐云波老师、陈焕新老师、李跃老师、林明伟老师等闪光的名字,常常活跃在全国讲坛上,教育界同仁纷纷前来探询“宝中现象”,争相延请宝中老师传授新课程真经。2006年10月,宝安中学因在教师专业发展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努力和探索,顺利通过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师教育教席联席学校”评审,被接纳为该组织成员。由华东师范大学教授组成的专家评审组的意见是,宝安中学“以教师专业发展为学校内涵式发展的核心力量,积极倡导教师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努力探索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如今的宝安中学,教师专业发展拥有了一个更为广阔的视野和舞台。

清新的早晨,年轻的城市还氤氲在静谧的氛围中,宝中的体育场上已开始活跃起来,欢腾起来,健康向上的老师,朝气蓬勃的学生,晨练的师生欣然而至。新的一天开始了,他们精神饱满地迎接新一天的新成长……

作者:任国平

数学教师情感管理论文 篇2:

数学教师课堂情绪工作及正向情绪工作素养研究

作者简介:李聪睿(1962—),男,湛江师范学院基础教育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数学教育、应用数学、教师教育;

陈彩玲(1977—),女,教育学硕士,湛江师范学院基础教育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教师教育、基础教育。摘要: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需进行高情绪工作,如果他们长期不能较好地进行情绪工作或长期处于内心感受和情绪表达的冲突状态,那他们就会产生不可小觑的负面情绪。数学教师正向情绪工作素养的养成需要数学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培养,更需要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数学教师自主自觉的努力。

关键词:数学教师;课堂教学;情绪工作;正向情绪工作素养

情绪工作是数学教师课堂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的不当情绪工作极易给数学教师身心健康和工作生活带来负面影响。近年来国内对数学教师情绪工作的研究开始起步,如何促进这些素养的养成还没有看到比较详尽而深入的研究。鉴于此,本文在对课堂教学中数学教师情绪工作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并阐释数学教师正向情绪工作素养的新概念。

一、课堂教学中数学教师的情绪工作课堂教学中数学教师的情绪工作与课堂教学中数学教师的情绪不同,后者是指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自然而然发生的情绪,它不受课堂教学要求控制,而前者是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工作本身的一部分,根据课堂教学要求的情绪规则(“正向情绪”),去感受自己情绪和表达所需情绪的过程。它主要包括三个组成部分:①数学教师感受到也表达出“正向情绪”,称为真实情绪表达;②数学教师没有感受到但使自己表达出“正向情绪”,称为假装情绪表达;③数学教师感受到“负向情绪”,但没有表达,称为负向情绪压抑表达。

1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情绪工作的主要策略

(1)表面行为。表面行为是指当数学教师内心感受的情绪与“正向情绪”不一致时,通过调节情绪的可见方面,如手势、声音和面部表情等,使情绪行为按照“正向情绪”的要求表达出来,但是,此时数学教师的内部情绪感受并不发生改变。

(2)主动深层行为。主动深层行为是指当数学教师的内心感受的情绪与“正向情绪”不一致时,数学教师通过积极思考、想象和记忆等内部心理过程,通过行为体现出来。当数学教师运用这种情绪工作策略时,数学教师的内部感受和外在行为都发生改变。

(3)被动深层行为。被动深层行为是指当数学教师内心感受的情绪与“正向情绪”恰好一致时,数学教师表现出与表达规则相一致的情绪行为。

2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情绪工作对自身的影响

情绪工作为数学教师的自我表达提供了舞台,当数学教师这一需求得以满足时,数学教师通常会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但是当数学教师内部感受和需要表达的情绪不一致时,就容易产生情绪不协调,导致情绪矛盾与情绪压力等不良结果。

数学教师情绪工作的表层行为和深层行为表达策略都与情绪耗竭和身体不适相关,对长期结果而言,表层行为比深层行为带来的负面影响更大。因为表层行为要求隐藏或抑制自身真实感受,以及不断监控自身的行为表达来伪装课堂教学所要求的“正向情绪”,所以表层行为引起数学教师外在表达与内心体验更大的不一致,耗费了更多的心理资源。但表层行为将内在感受和外在表达调节为与课堂教学期望相一致,从而降低了情绪失调程度,而降低的多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正向情绪”的认识、理解、认同和转化的程度。

数学教师的表层行为和主动深层行为的过程不仅需要付出努力,而且由于这种要持续保持表达“正向情绪”所付出的努力和不愉快,很有可能导致教师情绪耗竭和心理压力倍增。

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维持被动深层行为,同样需要付出努力,但由于此时数学教师原有的内心感受和表达情绪是一致的,所以它需要付出的努力要少一些,引发的负向效应也要小。因而,从对数学教师身心影响而言,数学教师具有较强的正向情绪工作能力,有利于降低情绪工作给数学教师的负面影响。

二、数学教师正向情绪工作素养的内涵与意义1数学教师正向情绪工作素养的内涵

从操作层面界定,数学教师正向情绪工作素养是指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较好地感受和表达“正向情绪”的素养。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涵:一方面是数学教师本身具有与“正向情绪”相一致的内在情感,并能在课堂教学工作中根据需要恰当表达这种正向的情绪感受的素养;另一方面是在课堂教学情境中,数学教师的内心感受与“正向情绪”不一致时,数学教师能及时调控自己的情绪感受,使其与“正向情绪”相一致,从而在课堂教学中恰当表达情绪的素养。

在此暂且假定课堂教学要求的“正向情绪”是正确的、合理的、可行的,那么,一位具有正向情绪工作素养的数学教师至少需要以下三方面的素养:

(1)知识方面。教师清楚“正向情绪”的各种规则要求,熟悉各种调控情绪感受和表达情绪的方法策略等,这方面的素养能解决数学教师“知不知”的问题。

(2)能力方面。教师能够根据“正向情绪”的各种规则要求,在实际课堂教学中较好调控自己的情绪感受,熟练应用各种方法策略表达所需情绪的能力,这方面的素养能解决数学教师“能不能”的问题。

(3)观念、信念、情感方面。数学教师由于具有正确的价值观、人才观、教学观、师生观以及坚定的教育信念,较容易生发或理解、认同“正向情绪”的内心情感,对遵循课堂教学情绪规则要求保持着积极的态度。这方面的素养能解决数学教师“愿不愿意”的问题。

2数学教师正向情绪工作素养的意义

具有良好的正向情绪工作素养的数学教师,往往具有正确的观念、坚定的信念、正向的内心情感,能掌握“正向情绪”要求,熟练情绪工作方法策略、技能技巧。当其遇到内心感受与“正向情绪”不一致时,又善于通过正确观念的指引,激发正向情绪或消解负向情绪。这些素养使他们在课堂教学中避免更多的表层行为,让他们表达真实情绪,这就能够较好地完成主动深层行为,这也有利于降低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情绪工作负荷,对提高他们教学生活质量有很大的积极意义。

三、努力促进数学教师正向情绪工作素养的养成数学教师正向情绪工作素养,包含着知识、能力、观念、信念、情感方面的素养,即促进数学教师正向情绪工作素养的养成,要解决数学教师“知不知”“能不能”的问题。而过去在对于数学教师发展问题上,更多地关注促进数学教师的“知不知”“能不能”方面发展,而较少注意数学教师的“愿不愿意”,而后者的解决,需要营造有利于数学教师正向情绪工作素养养成的良好环境以及数学教师自主自觉的努力。

1营建有利于数学教师正向情绪工作素养养成的良好环境

(1)数学教师教育应正视数学教师情绪工作,注重数学教师正向情绪工作素养的培养。情绪工作是数学教师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数学教师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中要正视数学教师情绪工作,注重数学教师正向情绪工作素养的培养,这些应当成为数学教师教育的共识。

(2)政府、社会应为数学教师正向情感的涵养创建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数学教师是一个社会角色,受到社会的期待,也同时受到社会的评价与奖赏,这些是数学教师赖以生存的条件,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数学教师对于课堂教学的观念、信念与态度,进而建构他们关于数学教师这一职业的假设、信念与情感。

当前,一方面,泛滥着扭曲数学教师形象、贬低数学教师职业的社会文化,使“师”为“世范”的数学教师职业理想遭遇现实的尴尬;另一方面,又存在着将数学教师“神化”的现象,这种过高的社会期待既不公平,也难以实现。因而,政府应完善并确实落实保障数学教师权益的政策法规,导引正确的社会舆论,为数学教师正向情感的涵养创建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

(3)学校领导应为数学教师正向情感的涵养发挥强而有力的促进作用。学校领导作为权力符号,有着对数学教师的聘任、职称晋升、评价等权力,而这些权力又与数学教师的生存密切相关,数学教师为了满足需要,更多时候要向这些权力妥协,或者说向代表着这些权力的学校领导妥协。由此可见,学校领导是直接影响数学教师正向情感的关键人物。因此,首先,学校领导要怀有并善于充分表达对数学教师的包容、接纳和喜爱之情,数学教师则从这种被包容、接纳和喜爱的感受中,不断增强自尊感,以赢得更高水平的自尊,进而扩充有所归属的感情。而所获得的自尊又不断生成自信感,强化对工作任务目标的追求和投入,使情绪工作获得更强的动力。其次,学校制定的各项规范制度,包括所谓的课堂教学中的“正向情绪”要求,要具有人文性,充分体恤数学教师情感。最后,注重营建好的学校文化。好的学校文化一定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是一种能引导所有学校成员向上的信念与追求,这样的学校文化必然会孕育与催化数学教师的正向情感。

2数学教师个体应自主自觉修炼自身的正向情绪工作素养

关于数学教师发展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表明,外在的数学教师自我的工具性和受他人规约的被动式开展的数学教师教育,是很难真正促进数学教师素养的提高。因而,促进数学教师正向情绪工作素养的养成,不可或缺数学教师主体在其中的自主、自觉作用。

(1)主动学习是数学教师修炼正向情绪工作素养的前提条件。数学教师应主动学习先进教育教学理念,用正确观念与思想武装自己,坚定教育信念,保持积极乐观的教育教学态度。

(2)数学教师正确认识与对待课堂教学的“正向情绪”要求是数学教师修炼正向情绪工作素养的重要保障。尽管规则要求是基于教学管理目标定位,较少考虑数学教师的感受,但也应认识到这些规则是数学教师从事数学教师职业,处理好师生关系应该遵守的规范要求。这样不但有利于课堂教学工作绩效目标的达成,也有利于数学教师较好地掌控自我形象,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同时也减少了情绪工作带来的负效应,提高工作生活质量。

(3)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交往应是数学教师修炼正向情绪工作素养的主要途径。数学教师情绪工作的对象是学生,实现场合是在数学教师自己与学生交往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没有两者之间直接关联的行为,就无所谓数学教师是否有情绪工作素养。通过师生接触、了解和不断交流之后,教师产生的发自内心深处的一种对学生的依恋与悦纳的内心体验,是心甘情愿的付出,是一种想到自己学生的存在就产生的愉悦或关切。

作者:李聪睿 陈彩玲

数学教师情感管理论文 篇3:

KAM视阈下的高校数学教师专业素质要求与养成

【摘 要】一名合格的高校数学教师必须具备知识、能力和道德三个方面的素质。为此,应该从加强教育培训,加强自我学习,加强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加强思想教育,勇于创新等几个方面去养成。

【关键词】KAM 高校数学教师 养成途径

在高校中,数学教师在数学教育和学习过程中扮演着一个重要而又特殊的角色,他们不仅承担着教学、科研的重任,而且肩负着哺育人才、传承文化的崇高职责。数学教师自身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高校教学质量的好坏及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因此,提升高校数学教师的专业素质不但必要而且必需。笔者认为,作为一名称职、合格的高校数学教师,必须具备三方面的素质,即知识(Knowledge)、能力(Ability)和道德(Morality)素质,简称KAM素质。

一 高校数学教师的专业素质要求

1.知识素质

第一,精深的数学学科专业知识。精,就是要求高校数学教师全面、系统、准确地掌握数学的学科知识,了解数学学科知识和整个知识体系的联系,能够在教学过程中举一反三、融会贯通。深,就是要求高校数学教师在专业知识方面要远远超出其在课堂上讲述的内容,即我们经常说的,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必须要有一桶水。学科知识是指各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高校数学教师必须具有精深的数学学科知识,切实掌握其基本原理和理论体系,对基本定理、公式和概念能运用自如,能正确把握重点、难点,综合运用学科知识解决问题。高校数学教师还要特别注意本学科的发展动向,不断汲取本学科的新知识、新成果,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此外,高校数学教师还应具备相应的数学史、数学方法论、数学建模、数学实验等方面的知识。

第二,深厚的数学教育教学知识。高校数学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技能、技巧,还要教会大学生数学思维方式,把数学的学术形态转换为教育形态。高校数学教师要改善和丰富自己的教与学的方式,针对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比如,对统计内容的教学,可以较多地采用教师指导、学生收集资料、调查研究、实践探究的方式;对于高数中的一些核心概念和基本思想如函数、向量、导数、极限概念、空间概念等的教学,要注重让学生在丰富的背景下、在认知冲突中、在知识的形成和发展中展开学习,通过观察、操作、归纳、反思等活动,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发展思维能力。所有这些数学教学活动的实施与完成都要求高校数学教师具有相应的数学教学知识。数学教学知识把“数学内容”和“教学”融合在一起,使数学知识具有“可教性”。

第三,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科学文化知识包括文学、哲学、政治、经济、艺术、历史、物理、生物、化学、美术、体育等。科学文化知识有助于陶冶人的情操、丰富人的文化底蕴,使人性更加完满。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高校的专业设置已初步实现了文理渗透、方向交叉、突出素质等目标。培养创新型人才,高校数学教师仅靠走上工作岗位前的知识积累是不够的,必须有广博的学识,具有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所要求的拓展性知识。一个优秀的高校数学教师既要学有专长,又要广泛涉猎;既有教师专业的知识,也要有非教师专业的知识。高校数学教师只有树立“大学科”的意识,注重汲取其他学科知识的营养,才能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2.能力素质

第一,教学表达能力。所谓教学表达能力是数学教师借助语言、教具和非语言手段传授数学知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教学表达能力包括语言表达能力和非语言表达能力。数学知识基本上是在课堂上传授的,数学教师是通过口头语言表达和板书表达来传授知识的,这种活动是数学教师的逻辑思维、组织与处理教材能力的综合体现。数学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特殊的表达方式:符号语言、几何语言,这使得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高语言感染力的问题,成了数学教师的一大难题。若解决好这一问题,搞活课堂气氛,就能大大提高教学效果。板书是简便、有效、直观的教学形式,好的板书是一种艺术,可以有效地辅助教学。数学教学有其特殊性,如果单凭语言讲授而只字不写,学生一定会不知所云。因为通过声音来表达的语言,停留的时间比较短暂,可能有的学生还没有反应过来就已经消失了。板书是用文字来表达内容的,只要不擦掉,它便一直呈现在那里,学生通过直觉在脑子里有充分的回旋余地,因而可以弥补语言讲授的不足。好的板书能使学生明确教材的重点、难点,有利于学生掌握老师讲授的内容,能启发学生思维,巩固所学的知识;好的板书是学生解题的样板,是用数学语言表达数学问题的典范;好的板书是一篇好的讲稿,它有利于学生做听课笔记,为课后复习提供方便。因此,板书时,数学教师应一丝不苟,计算准确、迅速、合理,作图清晰、规范,论证严谨。

第二,数学教学能力。数学教学能力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是教学设计方面,主要包括数学教学设计能力、数学教学情境创设能力、数学教材分析能力、出考卷与批卷能力、数学教育评价能力、优化选择和改编数学题能力;其二是教学实施方面,包括数学教学的组织与决策能力、灵活运用数学教学方法的能力、数学案例分析能力、数学分层次教学的能力;其三是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方面,主要是指制作数学课件、运用现代化的教学媒体的能力;其四是合作交流方面,包括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差异的能力、领会和实施新课程能力、引导学生数学建模和开展研究的能力;其五是科研能力,高校数学教师在搞好教学的同时,还必须积极投身科学研究,通过科研促进教学;其六是创新能力,因为我国现阶段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这就要求高等数学教师首先要有创新能力,要善于从教育理论中吸取知识来指导自身的教学实践,并在教学实践中归纳好的经验、体会,以创造出新的理论来指导自己的后续数学教育教学活动。

第三,教学管理能力。对于刚刚摆脱高考压力的大学生,在课堂上很容易出现涣散、松懈的状态,这就需要高校教师具有较高的教学管理艺术。高校数学教师可以利用数学语言简洁明了的特点,在教学中把一些叙述性的表达转换过来。高校数学是思维性极强的学科,教师主要是传授基本知识和培养学生学习思维,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因材施管”,即根据学生不同的情况,施行不同的管理方法。比如,不统一要求每个学生都要上课听讲,可以允许个别的学生采取自学法,有不懂的地方再问。因为教师的讲课是针对大多数学生,而有些学生理解力较强,那些简单的地方他们一看就懂,没有再听的必要。教师要承认学生的理解力和创造力,把学习主动性还给学生。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形式自主研究、讨论、总结、归纳。但是,教师应该先对教学内容全面掌握,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基础,对课堂上可能会出现的各种情况有较全面的估计,要有放得开、收得回的课堂驾驭能力。

3.师德素质

第一,敬业精神。对教师而言,敬业精神就是热爱教育事业,愿意为教育事业付出时间和精力,把基础工作做好,坚持良好的教学风气,形成和谐、正常、良好的教学秩序。数学是一门抽象而又枯燥的学科,高校数学教师应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钻研教材、教法,认真备好课,上好每堂课。高校数学理论知识多、逻辑严密、思维性强,教师要能静下心来,好好研究、琢磨,发现它的美,创造出好的教法,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在熟练掌握内容、灵活运用解题方法的同时,形成数学思维。总之,要以爱心、责任心为主旋律,把教书育人放在首位,不放任自流,不得过且过。高校数学教师严于律己、无私奉献、以身作则的崇高师德和敬业精神不仅会影响大学生的心灵,而且对大学生的性格、品质的形成有很强的感召力和示范作用。

第二,专业理想。数学教师的专业理想是数学教师成为一个成熟的教育教学的专业工作者的向往与追求,投入与献身,它为数学教师提供了奋斗的目标,是推动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巨大动力。高校数学教师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既要教书,更要育人,教师的师德言行、敬业精神必将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学生。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和技能、技巧的教授者,而且是道德的体现者、引导者,思想的启迪者,心灵世界的开拓者,情感意志信念的塑造者,理想的示范者;学生常常会借助教师的言行来审视社会和人生,来确立自己的道德观、人生观、世界观。因此,高校数学教师一定要有理想,以自己的理想来影响学生。

第三,专业情操。高校数学教师的专业情操是数学教师对教育教学工作带有理智性的价值评价的情感体验,它是构成数学教师价值观的基础,是构成优秀数学教师个性的重要因素,也是高校数学教师专业情意发展成熟的标志。高校数学教师的专业情操包括:理智的情操(光荣感与自豪感)和道德的情操(责任与义务感)。教学工作的专业性是指教师成功从事教学工作所应具有的人格特征,或者说适合教学工作的个性倾向。对于教学工作来说,教师的专业与自我成长是教师个体对自我从事教学工作的感受,接纳和肯定的心理倾向,这种倾向将显著地影响到数学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教学工作效果。因此,高校数学教师必须具有专业情操,对自己的专业和职业真诚地接纳并有发自内心的自豪感。

二 高校数学教师专业素质的养成途径

1.加强教育培训,不断丰富知识、提升能力

高校要鼓励、安排教师参加校内外各种学术交流活动和培训班,还可以请其他高校的名师到本校开展专业性较强的讲座。社会也要为教师创造良好的学习机会,帮助教师不断丰富专业知识,努力提高自身的知识层次和业务水平。可以采取“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办法,对高校数学教师进行培训。“走出去”就是派数学教师去进修或实践,并且要求教师扩展进修科目,特别要进修数学应用性强的课程。这样才能切实更新观念,增强数学应用意识。走产学研相结合的路子,鼓励数学教师深入实训基地、厂矿企业等参加合作项目,进行社会实践。“请进来”就是请专家进校做报告,进行学术交流。来自各行各业的专家有丰富的专业背景,他们的报告或讲座能反映数学知识在科技前沿上的广泛应用。通过听报告和参加座谈,教师会了解当今社会数学学科的发展动向,领略数学应用的广阔前景,进而能更深刻地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2.加强自我学习,丰富知识、提升能力

自我学习是指教师首先要分析自己的理论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结构,制订一个自我发展规划,并有计划地展开学习活动。高校数学教师应注意选择性和实效性,要处理好学习、工作和家庭等多方面的因素。自我学习是一个长期、艰难的过程,它需要教师首先坚定自己的学习信念,能够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其次要找准适合自己的方向,通过大量的阅读与交流形成对某领域知识的掌握,并选择适合自己的教研方法拓展自我的知识结构。其中合作式的教学探究是一种有效的提高知识与能力的方式。它是指教师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同事、同行间合作交流、资源共享。自我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方式,它是教学主体借助于行动研究,主动地、创造性地不断探究与解决自身素质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问题,它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教学实践更加合理,使自己的能力不断提升。教师在个人反思或集体反思的过程中,可拓宽专业视野,不断激发追求超越的动机并逐步走向成熟。

3.加强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提升教学能力

高校数学教师要树立“科研先导”“科研兴教”的观念,主动参与科研,善于运用科学方法探索数学科学的本质和规律,把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与教育科研结合起来,不断丰富和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大学数学教学集知识的传播、创造与应用三大功能于一体,学术研究是教师教学能力的一部分,包括教学研究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教学研究是教学改革的需要,是提高教师自身业务的途径,高校数学教师不仅要能够驾驭所授数学学科内容,还要直接参与重点课程建设,选择学科发展的核心问题,设计研究程序,收集整理信息,撰写研究论文,从而通过自己的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推动数学教学的发展。

4.加强思想教育,增强责任意识

为了使数学教师能安心工作,高校和院系领导要结合高校数学教师的思想实际,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教育工作,在生活、工作、学习等方面关心和帮助他们。在教学工作方面,高校要加强数学教师在敬业、爱岗、勤奋、团结等方面的教育,大力倡导敬业和奉献精神,增强其作为人民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做学问方面,高校要时常提醒和告诫数学教师要甘于清贫,耐得住寂寞,要努力倡导严谨求实,厚积薄发的治学精神,要努力克服少数高校数学教师急功近利的浮躁心理,使其踏踏实实,埋头苦干,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5.勇于创新,完善知识结构

培养创新素质是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也是21世纪中国教育的目标之一。高校数学教师需要不断充实自己,需要时刻更新自己将要老化的知识结构,需要及时补充最新的数学

研究成果,这样才能使自己的知识处在时代的最前沿。高校数学教师必须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通过各种有效的学习途径,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从而适应创新教育和高校数学教学的需要。21世纪呼唤具有创新意识的创新型人才,高校数学教师必须在理论与实践中有所创新、有所发现。高校教师要主动了解学科的前沿知识、国内外教育改革状况;在条件性知识方面,要主动学习创造学、创造心理学、创造技法、科技方法论、创新教育、人才学等知识;在实践性知识方面,要进行创新思维训练、创造技法训练,开展教材教法研究,不断调整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参考文献

[1]唐玉光.新世纪的教师教育、理论、制度、政策[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1(5)

[2]王林全.数学教师职业发展需要调查研究[J].数学教育学报,2005(1)

[3]余承海、姚本先.论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结构及其优化[J].高等农业教育,2005(12)

[4]耿秀荣.高校数学教师素质浅探[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02)

[5]林穗华、黄月兰.探讨21世纪高校数学教师的知识结构[J].教育与职业,2006(27)

[6]池志伟.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中应重点解决的五大问题[J].理工高教研究,2007(1)

[7]李美贞、李巨光.高职数学教育的现状分析及建议[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12)

[8]黄力民.50年大学工科数学教育之检讨[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2(1)

〔责任编辑:王以富〕

作者:吴振光

上一篇:银行竞争客户研究论文下一篇:体育新闻传播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