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介组织概念名实分析论文

2022-04-26

进入到21世纪,品牌和名牌越来越成为中国经济生活主旋律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上个世纪谈品牌和名牌不同的是,本世纪更加强调从世界经济全球化的高度来看品牌问题。于是,人们提出了向世界名牌进军的口号。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中介组织概念名实分析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介组织概念名实分析论文 篇1:

关于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思考

[摘要]十八大提出“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论断,是对马克思关于“扩大社会再生产,,理论的运用和发展,是党中央深刻分析国内外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准确把握高等教育发展规律,为实现建设人才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的宏伟目标而做出的重大决策。当前,要优化调整高校的布局和定位,努力提升创新人才培养水平,加强高校的学科专业建设、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把吉林省高等教育推向以提升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新轨道。

[关键词]高等教育

质量

内涵式发展

[文献标识码]A

在党的第十八次代表大会上,中央明确提出了要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其中一个重要的指标,就是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进入人才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行列,教育现代化基本实现。赋予高等学校的重要任务,就是坚持走以提升质量为核心的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正确道路,推动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就业能力的提升。

一、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概念

第一,“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是对马克思“扩大社会再生产”理论的发展和运用。“内涵”和“外延”是一对逻辑学概念,人们通常用它来定义一个概念的本质属性和数量范围。马克思首次将它们用于政治经济学领域,用来描述扩大社会再生产的两种基本形式。在《资本论》(第二卷)中,马克思深刻指出:“如果生产场所扩大了,就是在外延上扩大;如果生产资料效率提高了,就是在内涵上扩大。”不难推出,不论外延上的扩大还是内涵上的增加,对于社会生产来说都是一种增长、成长和发展。所不同的是,外延式发展主要依靠增加人力、增加投资、增加材料、扩大生产场所来实现,是一种粗放型发展模式;而内涵式发展强调的是依靠技术进步、依靠提高劳动者素质和生产效益,是一种集约型发展模式。这两种发展方式本无所谓优劣,它们的存在都有其历史的必然性。一般来说,一个国家在其工业化初期,外延式扩大再生产是其必然的选择;但当工业化达到一定水平、经济规模充分扩张、资源约束到难以为继的时候,就必须转向内涵式扩大再生产。

第二,党中央关于“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论断,是针对传统上我国高等教育以扩大规模为核心的外延式发展方式提出来的。它坚持以提高质量为核心,重视高等教育内部潜力的发掘、结构的优化和素质的提高,发展的动力主要来自于高等教育自身的需求。这种发展方式有三个特点:一是比以往更加注重质量的发展。高等教育只有量的扩张而没有质的提升,是粗放的和缺乏竞争力的;只有提升了质,量的发展才会更加具有效益。二是更加彰显实力加特色的发展。如果一所学校没有特色,它就难以准确定位,在它发展的每一个阶段就难以形成重点,也就难以取得关键性突破。三是强调不急功近利,注重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美国著名教育学家克拉克·科尔曾做过一个统计,在1520年前西方国家建立的机构中,目前仍名实俱存的尚有85个,其中70个是大学,其余15个是教会或议会。这充分说明,高等学校的生命力具有超越社会制度的稳定性。任何追求眼前利益、局部利益的短期行为,都不能保证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推动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就是要实现发展方式的三个转变。一是在发展动力上,由主要依靠办学经费的增加、国家政策的推动,向主要依靠国民旺盛的求学意愿、高等学校内在发展需求的拉动转变;二是在发展途径上,从主要依靠学校数量的增加和招生规模的扩大,向主要依靠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及高等职业教育的协调发展转变;三是在办学要素的配置上,由主要依靠物质条件的改善,向主要依靠教师素质的提高、教育内容和手段的优化、教育管理体制机制的创新转变。只有明确了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含义、特点和实现途径,才能增强我们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自觉性和能动性。

二、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意义

首先,转变发展方式,是各国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后面临的共同问题,提高质量是当前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总趋势。“二战”以后,特别是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规模扩张是各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主旋律。在这个阶段,许多国家都采用增加投入的方式来扩大高等教育规模,以满足经济发展和人民文化水平提高的需求。但在80年代以后,世界各主要国家都进入了以提高质量为中心目标的时代。1999年,欧洲29个国家在意大利博洛尼亚共同提出“博洛尼亚进程”(Bologna Process),从而在欧美掀起了新一轮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浪潮。今年年初,欧盟委员会又公布了“全民伊拉斯谟”(Erasmus for All)计划。这是一项涉及教育、培训、青年和体育领域的全新计划,其内容包括“欧洲透明度工具”(学分转换积累制度、学位学历资格框架等)、跨国研究、高等教育领域的“博洛尼亚进程”和职业教育与培训领域的“哥本哈根进程”等,旨在推动欧盟范围内的学生流动、项目合作和政策改革,强化项目之间的系统性影响,发挥教育对经济与就业的促进作用。这些动向应当引起我们的关注。目前,我国正处在世界公认的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同样也面临着转变发展方式、提高教育质量的艰巨任务。只有立足我国实际,认真吸取发达国家发展高等教育的经验和教训,坚持不懈地走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才能避免掉入质量下滑的所谓“高等教育大众化陷阱”,避免重蹈他国的覆辙,维护高等教育健康、持续发展的态势。

其次,转变发展方式,是建设有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强国的现实要求。十八大提出建成人才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的重要依据,就是要在2012年全面建成高等教育强国。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成就了高等教育大国的百年梦想,迈出了由人口大国转向人力资源强国的关键性一步。而我国继实施高等教育“211工程”、“985工程”之后,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得到加强,缩小了与世界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差距。但是,从总体上看,与高等教育强国相比,我们还有很大差距。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决不是个别指标的突破,也不是个别高校的一枝独秀,而是办学水平的全面提高。具体说,就是要通过近10年的努力,在我国形成一个布局、层次、类型和学科结构优化,高等职业教育、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协调发展,各类高校相互促进、各具特色的发展格局,拥有一批重点学科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具有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批国际知名的高水平大学,建设好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教学科研队伍,从而形成一个多样化、多层次、多类型、开放式的高等教育体系。而要达到这一目标,核心是提高质量,基本途径是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对此,《教育规划纲要》指出:“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去年出台的《高教质量三十条》也明确要求:提高质量,必须树立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转变高等教育发展方式,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我们只有在这样总要求、总目标下谋划本地区、本部门的发展战略,协调自己的行动步骤,才能将我们的工作纳入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正确轨道。

第三,转变发展方式,是解决我国高等教育所面临突出问题的根本措施。在世纪之交,我国持续扩大高等教育招生规模,在不长的时间里一举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但是,随着形势的发展,这种依靠扩大规模发展高等教育的方式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其所带来的学校债务沉重、贫困生增多、办学同质化现象严重等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特别是这几年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上升为一个公众普遍关注的严重社会问题,不断曝光的考生“弃考”现象说明,一些学生和家长对大学的兴趣和热情已经减退。教育质量下滑的问题一再受到公众的质疑和诟病,大学的形象和公信力在人们心目中已经下降到一个危险的境地。当然,把这些全部归因于“扩招”是不客观、不科学的,但传统的外延式发展模式导致我国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失衡、质量标准混乱则是不争的事实。一些国家重点高校除完成各种国家重点建设任务之外,常出于各种原因而涉足一般的职业教育和成人学历教育,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术声望;一批地方高校在某些不适当的指标甚至政府“政绩工程”的引导下,盲目追求所谓“世界一流”、“国内领先”,把研究生学位授予点的获得与建设作为主要目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本科生培养;而一批高等职业学校鄙薄职业技术教育,盲目追求本科教育层次,热衷于学校的提格和“升本”,失去了存在的根据和发展的方向。这些现象的存在,导致高等教育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培养层次和质量标准的模糊不清和严重趋同化。解决这些问题,关键在于优化高等教育结构,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推动高等学校在不同层次上办出特色、办出水平。

三、推动我省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设想

就我省来说,应当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要优化调整高校的布局和定位。根据我省实际,今后原则上不应再上新的高校,而要立足于办好现有的每一所高校。按照研究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应用型大学、高等职业学院等不同类型,完善高校分类管理体系,帮助高校进一步明确办学定位,做好中长期发展规划,引导高校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办出水平。我省的“985”高校、“211”高校和省重点建设高校,应当致力于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退出职业技术教育领域;其他本科院校也要调整办学结构,扩大应用型本科教育规模;高职高专院校则要坚持职业教育特色,不单纯追求升格“升本”,而要在打造特色,搭建打通高职教育与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的“立交桥”方面下功夫。

二要加强高校的学科专业建设。今年教育部颁布的《本科专业目录》及其《设置管理规定》,对指导我省高校优化调整本科专业结构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要以落实新专业目录和专业设置管理规定为契机,组织我省高校对现有的本科专业点进行对照整理,推动学科专业结构的优化调整。要通过这次学科专业的优化调整,淘汰一批严重重复设置、招生困难和就业前景较差的专业,重点建设一批特色优势重点学科群和省级优势特色重点学科,超前部署一批与我省支柱产业、新兴产业及与社会建设和民生发展相关的学科专业,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和新兴学科的培育与成长,增强高校学科专业结构与我省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的契合性。同时,要创新学科专业建设模式,成立学科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推动相关部门、行业、企业的专家参与咨询和论证,逐步克服高校在专业学科设置上的盲目性和滞后性。

三要提升创新人才培养水平。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和我省教育规划纲要,落实全国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工作会议、“高教质量三十条”和“2011计划”等一系列政策文件精神,建立和完善我省及各高校的配套措施,形成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国家、省、高校三级政策体系。坚持以推行“本科教学工程”项目建设为引领,支持本科专业综合改革、精品视频公开课和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加强大学生创业示范校或创业基地建设,资助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训练,努力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要加强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推动我省所有本科院校向社会发布教学质量年度报告,重点公布教授为本科生授课、本科教学经费投入、实验实习和招生就业等方面情况。建立和完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状态数据采集方案,接受社会监督,探索建立行业企业、用人单位、教师、学生、家长和中介组织多方参与的评价制度。政府主导的本科教学评估工作,要体现高校的质量主体意识,体现注重内涵导向,体现分类评估要求,体现评价主体多元化。

五要切实加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切实落实“人才强校”战略,推行高端人才资助计划,资助“吉林振兴学者”等高端人才改善工作和生活条件;开展优秀人才海外研修工作,有计划地选派高校优势学科带头人和中青年骨干教师到海外高水平大学、研究机构研修学习,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能够参与国际合作研究、懂得国际规则的优秀学科带头人。通过评选表彰高等教育国家级、省级教学成果奖,推出一批优秀教学成果和拔尖创新人才;通过评选省级“教学名师”和“优秀教学团队”,培养一批高职院校的骨干带头人和专业骨干教师。切实改善教师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完善高校分配制度,向教学一线教师倾斜;加强师德建设,在我省高校中树立风清气正、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良好风气,凝聚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共识和正能量。

作者:卢连大

中介组织概念名实分析论文 篇2:

品牌,让中国更受尊敬

进入到21世纪,品牌和名牌越来越成为中国经济生活主旋律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上个世纪谈品牌和名牌不同的是,本世纪更加强调从世界经济全球化的高度来看品牌问题。于是,人们提出了向世界名牌进军的口号。那么什么是世界名牌?我国为什么要提出“向世界名牌进军”的战略口号以及如何向世界名牌进军?带着一系列问题,本刊记者采访了中国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名牌培育委员会主任、品牌中国产业联盟主席艾丰先生。

记者:请问艾主任,“向世界名牌进军”的战略口号是什么时候提出来的?

艾丰:最早明确提出“世界名牌”的是江泽民总书记。1994年他在视察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的时候,在著名的桦林橡胶厂题词,就写道:“立民族志气,创世界名牌”。

在这前后,中国的一些名牌企业已经把争创世界名牌作为自己的努力方向。1995年在合肥召开的全国名牌大会上,长虹集团的代表就以“做中国人,创世界名牌”为题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和呼声。海尔集团进入90年代中期把创“国际名牌”和“国际化名牌”作为自己的战略目标。

2001年国务院批准成立了中国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我国工业界的前辈林宗棠担任主任。他提出了“让中国名牌响遍全世界”的口号。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在2002年成立了中国名牌培育委员会。2002年9月1日~2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了“2002中国名牌论坛”,在这次活动中特别评选出了16家“具有国际竞争力、向世界名牌进军”的优秀企业,并把“向世界名牌进军”作为中国名牌战略新阶段的口号明确地提出来。全国16家向世界名牌进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名牌企业在介绍了他们的经验之后,共同发表了《向世界名牌进军》的宣言。

随后于2002年9月召开的党的十六次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形成一批有实力的跨国企业和著名品牌”。这是在党的最高的文件中第一次明确提出名牌战略问题。这里的“著名品牌”也主要是指世界名牌。

2005年,中国名牌战略委员会第一次评出“中国世界名牌产品”,海尔的冰箱、洗衣机,华为的程控交换机人选。

记者:我国为什么提出“向世界名牌进军”的战略口号?

艾丰:这个问题,我从三方面来回答。

第一,向世界名牌进军是中国经济更好地融入世界经济全球化的需要。

加入WTO之后,中国经济将进一步融入世界经济。中国经济的优势和劣势可以用这样一句话来概括:中国是一个“制造大国”,同时又是一个“品牌小国”。这是一个国家经济成长的必然历程,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角度看,又是我国经济面临的主要矛盾,不解决这个矛盾,我们当前经济效益低下的问题不能很好地解决,对外贸易的顺利发展和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问题,都不能很好地解决。有的外国人讽刺中国说,现在中国在国际市场上买到什么东西,什么东西就贵,卖什么东西,什么东西就便宜。我们不要以简单化的反感来对待,而应该加以深思。

第二,向世界名牌进军是我国经济转变增长模式的需要。

我国经济的增长模式现在还是“三高二低”的粗放增长模式。所谓“三高”,就是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所谓“两低”,是低产出、低效益。提出向世界名牌进军的口号,就明确地提出要把我国宏观经济管理和微观企业管理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线上。有助于新的视野下调整国民经济结构和企业结构,有助于在全世界的范围内整合资源。实施名牌战略,可以促进物质性资源(硬资源)的节约利用和循环利用,也可以促进信息性资源(软资源)的充分利用。

第三,向世界名牌进军是我国经济发展已经具备了这个条件。

新中国建立以后近60年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26年的发展,中国已经由一个“贫困中国”变成了一个“温饱中国”,而且已经由一个“落后中国”变成了一个“制造中国”。经济总量达到世界第四位,外贸总量达到世界第三位,已经有170多种中国制造产品占据世界第一位,“中国制造”已经成为世界关注的“大品牌”。同时,中国名牌事业迅猛发展,已经出现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就是说,无论从宏观看,还是从微观看,中国都具备了提出“向世界名牌进军”口号的基础条件。

记者:“世界名牌”的标准是什么?

艾丰:名牌是一个弹性很大的概念。我们可以像围棋手那样,把它们分成不同的段位。

以产品的销售覆盖和知名度覆盖来考察,可以把品牌分为九段:

一段:合格品牌。

二段:当地(地区级)品牌。

三段:准省级名牌。

四段:省级名牌(有的被评为“驰名商标”)。

五段:准国家名牌。

六段:国家名牌(有的被评为“驰名商标”)。

七段:准世界名牌(在世界一定的地区范围内)。

八段:世界名牌。

九段:顶级名牌(世界最有价值的品牌)。

我们说的“世界名牌”应该包括七、八、九这三个段位的名牌。

所谓“准世界名牌”也可以称为“国际名牌”,它覆盖一个或几个地区的若干国家,但并没有能够覆盖全世界,所以称为准世界名牌。

所谓“世界名牌”就是产品和名声覆盖世界主要国家的名牌。

所谓“顶级名牌”又是世界名牌中的佼佼者,在世界名牌中排前百名或前十名的品牌,它们享有最高声望,同时具有最高品牌价值,所以称为顶级名牌。

之所以用产品覆盖和知名度覆盖这样两个角度考察,是采取了名实结合的标准。“红塔山”在我国曾经是最具品牌价值的代表。1998年我访问英国的时候,曾经问英美烟草公司总裁,红塔山是不是世界名牌?他回答说:不是。虽然当时红塔山烟厂的设备、管理、产品都很好,但它的产品覆盖面还只限于中国范围之内,所以很难谈上世界名牌。青岛啤酒有一百年的历史,在世界上名气不小,但产品的规模方面存在不足——太小。海尔发展的比较快,但年代还比较短,段位需要有一个巩固的时间。我们宁可把自己的段位评价得低一点,这样我们更可以看到自己生长的空间。

但国外有的评价机构也不用这样的覆盖来衡量,而是用经济指标来衡量。例如:《金融时报》2006年发布的英国评价结果,世界十大强势品牌,中国的“中国移动”排到第四位。按照产品和服务覆盖,中国移动主要在中国,但它认为,中国移动的用户有3亿之多,是世界上其他任何移动通讯公司难以比拟的,所以把它的价值排在十强之中,而且仅次于“微软”、“通用”、“可口可乐”,居于第四位。

这也说明,名牌是一个模糊的概念,有不同的评价方法和标准。但总要有特别突出的地方才能成为名牌。世界名牌更是如此。

记者:要向世界名牌进军,企业应该具备怎样的“心理素质”?

艾丰:向世界名牌进军,企业要具备“三心”:决心、信心、耐心。

决心,就是要充分认识到实施名牌战略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简单地说,中国要强大起来,实施名牌战略不

是可以实行可以不实行的问题,而是必走之路。

信心,就是要充分认识到我国创造世界名牌的各种优势和有利条件。既然我国可以成为“制造大国”,就有可以成为“品牌大国”。

耐心,就是要有做长期努力的精神准备,不浮躁,不急躁,做切实的、韧性的、持之以恒的努力。

目前,很多企业在这“三心”方面都有不足之处。一部分人决心不够,一部分人信心不够,一部分人耐心不够。三心少一心,都不能达到我们预期的目标。

记者:您认为企业打造世界名牌可以通过哪些方式和途径?

艾丰:打造世界名牌,不可能是一种模式,一种方法,应该是多种多样的。不要简单地肯定一种方式或模式,否定另一种方式或模式,不要用自己的方式否定别人的方式,更不要从眼前一时的得失论英雄。应该提倡认准方向,大胆探索,允许在实践中失败,重要的是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把局部经验变成大家的财富。从目前已经有的实践中,大体有这样一些方式和途径。

1 把握全局,选准方向,抓住机遇,当仁不让。中集集团之所以成为集装箱产业的世界绝对冠军,就是因为这个企业的经营者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就全面地分析了世界集装箱市场,他们发现,这个产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适合中国人来做,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需要大量的集装箱,而且由于出口和进口的货物类型不同,造成了集装箱进出的不平衡,出的多,进的少,这就需要在中国本土制造大量的集装箱。这两条就决定了集装箱生产基地不可避免地要向中国转移。所以他们制定的战略不仅是世界领先战略,而且是“世界行业主导战略”。后来的实践证明了这个战略的正确性,“中集”也成了这个行业的世界级大品牌。

2 利用本国优势养大鱼,大鱼才能进大海。首先利用我国的本土市场优势和成本优势,把企业做大,然后再进入国际市场参与竞争。家电业在改革开放初期并不是我国的优势产业,那时日本的家用电器在中国畅行无阻。但为什么中国家电业现在发达起来了,成了世界上第一家电大国?就是充分利用了“本土市场优势”。80年代中期之后,中国兴起了家电消费的热潮,如此巨大的消费浪潮,必然会托起中国的家电产业,那些优秀的企业也就必然崛起。海尔就是这样的典型事例。

这有一个基本策略问题,不要一提世界名牌,国际化战略就一门心思地想到国际市场,要知道,中国市场已经充分国际化了,在国内先成长起来,也有国际竞争的意义。如果有优势的本土市场没有站稳,就急于到国际市场上去,常常会导致国外没有成功,国内已经失败,这是很失策的。

3 建立自己的经销渠道“走出去”。温州康奈皮鞋集团,在外国建立了许多自己的专卖店,专门销售自己的商品。也有些中国企业和外国经销商合作,专门销售自己的商品,康佳曾经和澳大利亚一家华人公司合作,专门销售中国品牌的彩电获得了成功。

销售渠道是我国企业走向世界的一大难点。应该努力在这方面实现突破。

4 在外国建立自己的生产基地“走出去”。海尔的国际化战略提出三个1/3的目标:1/3国内生产国内销售,1/3国内生产国外销售,1/3国外生产国外销售。它在国外包括美国建立了十多个生产基地。因为可以解决就业问题,受到了当地的欢迎。

5 收购外国品牌,开拓国际市场。用自己原有的品牌打出去,是一种方式;收购外国品牌,把外国品牌变成自主品牌再打出去,也是一种方式。例如:杉杉服装,就收购了一些外国名牌,再利用这些外国名牌出口。

6 收购外国的品牌、相关业务或企业。例如:TCL收购法国“汤姆逊”的彩电业务,联想收购IBM的个人电脑业务,都加快了走向国际化的步伐。这样做当然也会有风险和困难,但应该说方向并没有错误。

7 善于整合,实现优势对接。我国企业大量的引进技术是优势对接,关键是要消化吸收。浙江省横店集团生产的节能灯泡在美国销售政府是给予补助的。它的模式就是优势对接,经验概括为“高加低”,美国的高技术加中国的低成本。对美国市场它有优势,因为是低成本,对中国的市场它有优势,因为是高技术,“高加低”就是优势对接。

海尔在国内的销售和服务网络是最好的,这是它的优势。海尔和跨国公司实现了优势对接,与日本三洋合作,三洋在中国利用海尔的销售渠道,海尔在日本利用三洋的渠道。

国际竞争中,在注意到优势对抗的同时,更要注意实现优势对接,这是打造中国世界名牌的重要途径。

8 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建立自己的核心技术。核心技术我们是弱项,但不等于无所作为。只要我们认清自主创新的重要并且切实的努力,这方面同样是可以有所作为的。例如:青岛金王集团,专门生产蜡烛,并且使用了我国发明的新型材料,燃烧时间长,污染低,它生产的西方用圣诞节蜡烛数量居世界第一位。

9 向世界名牌进军,要注意发挥集散效应。我国大企业少,中小企业比较多,就要注意进行团体比赛。我国许多地方已经形成了规模很大的产业集群,要发挥这些产业集群的作用,用载体品牌托出企业品牌。

浙江的义乌是小商品集散地,不仅国内驰名,国际也驰名,这就是集聚效应。“义乌”成了当地产业集群的载体品牌。福建晋江的运动鞋、旅游鞋产业集群,温州的皮鞋和低压电器也是同样的事例。

我国这样的地方很多,一定要想办法把产业集群品牌化。其中有两个关键性环节,一个是首先建立良好的企业生态,当地企业之间减少恶性竞争;二是选择恰当的品牌联盟方式,把众多的小品牌联合起来,共同打造大品牌。

10 发挥多种品牌的合力作用。商标和商号是企业专有品牌,共用品牌、借用品牌和载体品牌是合用品牌。在鼓励企业打造自己专有品牌的同时,也不要忽略了建立和发展共用品牌,共用品牌的主体是中介组织,借用品牌和载体品牌靠政府和企业共同操作。要发挥三种主体的协作力量,形成品牌合力。

记者:您曾多次讲过,实施名牌战略是一个多方协同的“总体战”,为什么这样说?

艾丰:就名牌战略的内容来说,它应该包括:创造名牌、宣传名牌、保护名牌、发展名牌。

就名牌战略的工作方面来说,它应该包括:品牌意识的确立、品牌理论的研究、品牌法制的建立、名牌战略的制定和名牌战略的实施。

就新品牌的种类来说,它应该包括:商标、商号、共用品牌、借用品牌、载体品牌等多种品牌。

就实施名牌战略的主体来说,它应该包括:政府、中介机构、企业。政府又有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其实还应该包括立法和司法机构。

中国是一个赶超型的国家,要在不长的时间内走完人家在几十年甚至几百年走过的道路,这就必须要实行多主体多方面互相协同的战略,大家在实施名牌战略上形成合力。

最简要的分工合作模式应该是:政府全面协调名牌战略的实施,并主要着眼于创造名牌在国内外市场上成长和发展的良好法制、政策和社会条件,同时,要在创造借用品牌和载体品牌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企业是创造名牌的主体和母体,也是实施名牌战略的主角。名牌战略的出发点和落实点都在企业身上。

中介机构,包括各种协会、社团、媒介、咨询策划机构等,要在政府和企业的中介层次上发挥作用,要在市场活动层面充分发挥作用,要在品牌和消费者的联系方面充分发挥作用。

实施总体战,就要克服部门观点、垄断思维、把政府的行政思维逻辑和轨道与企业的经营思维和轨道,与中介机构的社会思维和轨道这三种思维和轨道衔接起来,不仅让它并行不悖,而且做到相得益彰,为了中国名牌事业有机地联动起来,这样我国名牌战略的实施,就能够获得更好的效果。

作者:苏景玲

中介组织概念名实分析论文 篇3:

张大千不是一流艺术家等

何怀硕在2012年2月23日的《东方早报》中撰文称,我认为张大干不是一流艺术家。以前有人反驳这一看法,我说:你们错了,我只是说张大干不是第一流的艺术家,我不是说他画的技巧差。要论画的技术之广,除了张大千,唐宋元明清以来找不到第二人。要讲匠,他是最大的画匠。就像讲话,一个人能讲北京话、广东话、英文、法文,他是一个天才,他的嘴巴什么话都可以学到一模一样。艺术家不是口才、技术好,艺术家是反映了一种独一无二的艺术,这个艺术建立了独特的世界,增加了另外一种价值。张大千晚年的泼墨,大家认为是他独自创造的。他画王蒙,画石涛,画八大,画敦煌,什么都会,如果没有张大干,那些东西本来也就有了,但是现在日本人印五代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或者是宋朝范宽的《溪山行旅图》,那逼真的程度更高。张大千是有本事,我们不能抹杀,但这不是艺术最高的价值,这是艺术的技术部分,在艺术的传承方面,这是难得的,他更适合去做美术学院的老师,他对各家各派评说,马上就可以说用笔怎么样,示范给人看。在这一方面,齐白石没办法跟他比,拿一张宋朝的画,请几个大画家一起来临摹比赛,张大干可能是第一名。评价有各种不同层次,在技巧之高、对传统了解之广方面,他是一流,但是要说第一流的艺术家,他不是。

画家与官员

林木在2012年2月20日的《人民美术网》中撰文说,外国的画家与官员打交道的不多,至少不普遍,而中国的画家似乎注定要与官员打交道。所谓打交道,—方面指热衷于认识官员,联系官员,巴结和讨好官员,另一方面干脆自己去当官。在贪腐较流行而画又能换钱的今天,不送钱而送画开始成了时尚,送画既风雅又安全,这与炒股票洗钱异曲同工。现在政府要发展文化,对于作为文化人的艺术家又是机会,其中亦大有商机,这也得与官员打交道。与此相关之另一个极为普遍的现象就是,画家办展览,几无例外地都得请官员参加开幕式,而且,来的官员级别愈高,展览似乎就愈成功。有的画家干脆自己当官。中国画家当官,偏偏是中国文化一个重要的传统。早至汉代的蔡邕、东晋的顾恺之,再到唐代的王维……古代画家当官数量多得数不过来。当然,这与古代官员都是文人分不开,而古代的文人又必须琴棋书画门门懂,所以古代与其说是画家当官,不如说是当官的大多能画而已。现如今,在当官才有好处、有地位、有保障、有一切的官本位的中国,又有几个人才抵御得住当官的诱惑!这又可算是“具中国特色”自废武功的自残。中国老是出不了诺贝尔奖获奖者一类学者或罗丹、毕加索一类大艺术家,院士、学者、艺术家老与官员纠缠不清,肯定也是一个原因。艺坛“名人、名家、名作”现象小议

周安庆在2012年2月13日的《美术报》中撰文指出,当前社会,各类艺术品展览活动日益活跃,投资收藏交易行为此起彼伏,市场上的一些艺术品拍卖交易价格屡创新高,大众、专业媒体以及出版物中的“名人、名家、名作”现象,更给人们以纷繁杂乱之感。以书画界为例,当今以不同方式称谓“大师”的人至少有百余位,而“名家”则更有成千上万,但从学术角度来看,真正名实相符、且能站得住脚的名家大师究竟又有多少?试问那些自封或他称的“名家大师”,有谁来评判分类?从现代人才学角度看,能否成为一个真正有所成就的艺术名家,至少应具备以下条件:思想学识精深渊博、艺术功底深厚扎实、作品技法风格鲜明、人品德行值得赞誉,此外必须经历一定时期的历史检验。当今艺坛和艺术品市场中令人眼花缭乱的“名人、名家、名作”,多是因为功利、道德、人情等原因所致。说句老实话,谁不希望我们这个时代能产生更多的社会名人?谁不希望艺术家们能够创作出更多无愧于时代、影响流传久远的精构佳作?但关键问题在于,艺术家的成长和创作均需要生活土壤滋养。作为艺术家情感心灵的真实再现,艺术名作何时能够产生,通常总会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积累过程,名家大师的出现同样也必须遵循客观规律,绝不可能是靠拔苗助长或人为催生出来的。

失败的赢家——观范曾官司有感

林木在2012年2月17日的《美术报》中撰文称,2010年5月26日,郭庆祥在《文汇报》发表“艺术家还是要凭作品说话”一文,批评某画家流水作画、妄谈国学和自评大师的行为。文章并没点名,但范曾认定文章说的是自己,一纸诉状将其告上法庭。今天看来,范曾似乎赢了这场官司。范曾与郭庆祥的官司关键在于民间作坊式流水作业批量生产。郭庆祥亲自看到过范曾的流水作业式绘画生产,还弄到范曾正在流水线上作画的照片,这就算铁证如山了!一个著名画家用这种民间作坊的生产方式来批量生产绘画作品,本就是件彻底毁弃自己名声的最丢脸的事,怎么还可以丢人现眼地去与人打官司!但是“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范曾居然打赢了这场官司!也就是说,范曾一方并未对郭庆祥所指出的流水作业的“创作方式”予以否认,而改以贬损人格的角度去逼郭庆祥就范。以我看来,似乎赢了这场官司的范曾却输了个精光!因为范曾回避了流水作业的事实。这也就解答了范曾绘画中人物形象何以太相似,用线何以太千篇一律程式化,笔墨何以太简单而无变化,他的书法用笔何以太板滞而生硬的问题。艺术所以感人,正因为那种纯真心灵与精神的共鸣,范曾这种作坊式批量生产,恰恰在这个艺术所以为艺术的最为关键的问题上输了!——尽管他似乎赢了这个官司。

网络艺术中的无厘头

书翼健在2012年第1期的《文艺评论》中撰文说,当网络成为人们生活中交流和交往的主要平台时,网络艺术已经呈现出巨大的影响力。它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已经存在的艺术作品通过数字化技术处理在互联网上原样态的呈现,另一类是指在互联网上发表的或者主要用于互联网传播的原创艺术作品。可以说第二类才是真正的网络艺术。同以往的媒介所产生的艺术有所不同,当前网络艺术呈现出明显的无厘头倾向,表达出一种荒诞、随意、无中心、无目的的特征。无厘头网络文学首先体现在无厘头网络小说中,较为典型的就是恶搞四大名著的无厘头作品,这些小说颠覆了以往经典文学作品中的角色和语言,对原有作品的主题做了解构;网络中大量的无厘头篡改歌曲,人们耳熟能详的经典歌曲被戏谑,网民创作者保持原有歌曲的曲,却将歌词改得面目全非;网络中的无厘头图片有照片有卡通,突出表现是拼贴和篡改等等。那么无厘头网络的传播动机是什么?首先,无厘头网络艺术符合网民的娱乐性和感官快感的需要。其次,无厘头网络艺术满足了网民对现实的一种表达和宣泄。最重要的是当代人们缺少价值信仰,加上生活节奏加快,人们的精神世界孤独而贫乏,在商业社会中失去了方向。无厘头网络艺术也明显反应出这种人的状态,表达出一种混乱的情感困惑。

对高科技电影美术的思考

张文燕在2012年第2期的《美术观察》中撰文称,电影是以试听为主要表现手段的艺术,在“视”这一层面中,电影美术又是电影造型的主体,所以在电影艺术的诸要素中,电影美术有着重要的位置,甚至可以说没有电影美术就没有电影的视听根本。传统的电影美术造型语言中,形语、色语、光语、图语等要素都是在传统美术框架下的真实描绘,是所谓“物质现实的复原”,造型材料、人物和空间均是现实存在,但高科技的电影美术造型则不然,其大部分的造型材料、人物和空间并非传统美术造型呈现,而是利用计算机生成技术完成的,是一种虚拟造型,用于真实发生但实际创作过程中又无法直接表现的场景,例如《泰坦尼克号》《龙卷风》等。以武侠、功夫类型为主的中国动作片的动作场面,也是此类高科技电影美术营造出的“真实再现”,其中《英雄》最具代表性。以上这些造型大都不是现实世界的真实材料所能表现的,更不是现实场景。这样的空间造型没有现实生活的摹本,没有一个物质层面的现实与之比较、对应,它不是一条向着我们的直观感知现实无限接近的渐近线,而是一个在想象现实中肆意漂浮、随意游走的虚空轨迹。高科技为电影创作带来了无限空间,而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更赋创意的造型,是电影美术在新机遇下面临的新挑战。美术史“边缘化"表象的背后

吴燕武在2012年第2期的《美术观察》中撰文称,当前美术史研究、美术史学科已经被边缘化了,反观近年来美术史学科现状,与此判断相反的证据似乎也正在积累。首先,在国内高校中,美术专业的博士、硕士授予点越来越多,不但美术类院校,而且综合类大学和相关科研机构开始大量招收美术史专业的研究生。其次,美术史学科作为一种通识,已经越来越多地走向综合性大学,以北京大学为例,不论是文科生还是理科生,每个学生必须选修2学分的艺术类课程。可以说,美术史作为一个学科,目前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可是从表象来看,似乎也的确有“美术史边缘化”这一实情的存在。这种情形主要是来自两方面:一是美术史之外的其他学科的质疑和挑战。二是美术史学科内部分化。主要是美术策划展览、艺术管理等新兴专业蓬勃发展,冲击着传统的美术史论研究,大有后来居上的气势。当然,美术史之外的其他学科渗入到美术史的研究中来,一方面丰富了美术史研究的阵营和视野,提高了美术史学科的地位,也产生了另外的问题。因此,如果真的存在“美术史学科边缘化”这一状况的话,我认为那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最近很多的美术史研究并非解决美术的问题,忽视了美术史研究的核心一图像本身的研究。

架上绘画价值思考

乔木在2012年2月6日的《美术报》中撰文称,相当长~段时间以来,美术界流行着一种否定架上绘画创作存在价值的思潮。有人认为,架上绘画将被实验艺术、影像艺术等新的视觉样式所取代;有人以为,新的观念、装置艺术已经把架上绘画推上绝路,架上绘画已再无生存的空间;甚至有人质问架上绘画还有存在的必要吗?网络信息时代,科技的迅猛发展在改进我们生活质量的同时,也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习性、时空概念、思维路向。装置、新媒体等鲜活的艺术样式已掩盖了传统架上绘画原来所具有的光芒,架上绘画面临前所未有的生存挑战。不可否认,新型的艺术门类不仅满足了人们的审美需求,而且还把各种艺术手段和科学手段相结合,在表现语言上有异常的灵活性。传统架上绘画与其相比并无任何优势可言,但我们应该知道不同的艺术形式有其存在的艺术价值,不存在谁削弱谁或谁替代谁,它们都有各自的特点,而且相互联系共同发展。绘画不会消失,作为绘画的一种——架上绘画图式语言也不会消失,它是人类表达情感、行为以及反映其生活境界最得力的艺术语言之一,是我们情感最深沉的共鸣与最契合的表达方式,其具有不可估量的社会价值和美学价值。不管是过去、现在、或将来,架上绘画都是人类文明史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从版画的小众怪圈说起

厉亦平在2012年2月11日的《美术报》中撰文称,2月8日上午,全国第三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在中国美术学院南山校区美术馆开幕。展出的作品,涵盖了绘画、书法、篆刻、工艺设计等多种形式,但是不难看出,版画占据了所有绘画作品中极小的一部分。开展第一天,当我正在一幅丝网版画前驻足观看时,旁边几个人的话语,让我深有触动,他们认为这是一幅油画。殊不知版画可以做出水彩、国画、蜡笔画等效果,或许是没注意到画的底部边缘有画家的签名、创作时间及作品张数等信息,他们甚至不了解版画的这种签名方式。难道版画艺术这么小众吗?曾经,版画是最为大众的艺术形式,但是,也应该看到,在当代,只谈版画教学与版画语言,容易局限在学院内部,成为圈子里的话题,也容易陷入“孤芳自赏”的泥淖。美术学院的版画系科专业,似乎着重培养了学生的版画专业技能,而在如何提高整个版画的欣赏水平方面显得欠缺和不足。版画界也缺乏专业性的批评家、综合性的公共艺术教育、专业性的版画画廊,这些都制约了版画在当代社会中的整体发展。以长远的目光来看,培养整个社会对版画的认识与欣赏习惯,培养版画的基本观众和收藏群体,已然是很迫切的问题。期待在不久的将来,这种尴尬现象能减少甚至不再出现。“行为艺术”让男女平等失去了天平

郭喜林在2012年2月15日的《郑州晚报》中撰文说,2月8日,武汉光谷街头,正举行一场名为“举起你道德的皮鞭”的行为艺术,现场有一位女子用铁链牵着在地上爬的三位男士。据悉,这四位都是青年艺术工作者,活动灵感来自李阳家暴事件,目的是为了呼吁男女平等。平心而论,李阳家暴是违法行为,理应受到舆论谴责和反对。然而,令人大跌眼镜的是,作为青年艺术工作者却错误地运用了艺术这一特殊的教育方式,用所谓的“行为艺术”在大庭广众之下玷污了男女平等的真实含义。作为具有教化人们思想转变的艺术,不管是“行为艺术”还是其他什么艺术形式,可以用其夸张的手法表现出具有深刻思想内涵的主题,以期达到教育和感化人们思想与心灵的目的,但是,决不能反其道而行之,采取人们通常所说的“以毒攻毒”的方法来表达不满的情绪或思想上的认识,更不能以艺术的名义对艺术教育人、感化人的本质进行曲解与利用。作为青年艺术工作者,应当受到过相应专业知识的教育,对艺术理应给予正确的运用。如果说对艺术的本质是什么不甚理解,就不应该只凭想象给艺术随意贴上“行为艺术”的标签,更不应当草率地把本不成熟的作品公之于众,如果表达的方式错了,最终的结果将会适得其反,劳而无功,并且遭到人们的质疑和反对。

打保护旗号拆除文物的背后

舒圣阳在2012年2月16日的《广州日报》中撰文指出,梁思成、林徽因故居被“维修性拆除”余声未了,网友爆料重庆的蒋介石行营也被拆了,当地文管部门回应称,这是“保护性拆除”,将在原址原貌复建行营。毋庸讳言,梁、林故居被突击拆毁的“榜样价值”已经显现:既然你可以“维修性拆除”,那么我当然可以“保护性拆除”。开发商和地方文保部门从梁、林故居被强拆的事实中,无疑受到了巨大启发,他们一定为此兴奋不已并豁然开朗:想不到困扰多年的如何在建筑文物上动土的难题,解决起来竟只是玩个文字游戏那么简单。我国《文物法》明确规定:对不可移动文物进行修缮、保养、迁移,必须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显然,无论是“维修性拆除”还是“保护性拆除”,都是典型的执法犯法。此外,《文物法》还规定:不可移动文物已经全部毁坏的,应当实施遗址保护,不得在原址重建。所以,现在这种拆了重建的做法更是严重违法行为。面对昔日文物已成一片废墟,文保部门半点惋惜都没有,他们扮演的角色就是代开发商出面玩弄拙劣的文字游戏。这不得不让人怀疑,文保部门也是“××性拆除”的既得利益者。打着保护文物的旗号大肆拆除建筑文物,明目张胆地玩拆除文物的文字游戏,谁来查查这背后可能存在的腐败交易?

林风眠旧居开情趣用品店城市的文化价值何在?

林明杰在2012年2月23日的《新民晚报》中撰文称,日前,媒体曝光南昌路林风眠旧居开了一家“情趣用品”店,当地工商管理机构已依法取缔了这家无证经营的店铺。不知道,法国巴黎这么有情趣的地方,是否会允许“情趣用品”店开到莫奈、凡·高、毕加索等的故居。在中国美术史上,林风眠与刘海粟、徐悲鸿等都是推动中国美术史从传统进入现代的重要人物。上海有幸成为中国现代美术的发祥地,自然也留下了一些那个重要历史时期艺术大师的旧居。这是这座城市的骄傲,如果规划、设计和管理得当,必为上海增添魅力,但如今,一些艺术大师的旧居虽然挂了牌,然而里面早已“换了人间”,难以窥见昔日风采,更遑论追寻艺术精神了。很多事情关键在于是否认识到其价值,认识到位了,其他措施自然逐步会到位的。到上海来看什么?不仅仅是看高楼大厦,还可以看到她曾经对中国文明史的推动,这才是这座城市真正的价值和情趣所在。对一座城市文化历史的保护,政府部门有首要责任,但是,作为市民也同样要有此意识和责任感。如果市民有这样的意识,那“情趣”店是断然不会出现在林风眠旧居的,纵然它是有证经营。如果我们自己都认识不到这座城市的文化价值,也不爱护它,那就不要埋怨别人不重视我们了。

故宫不防记者是应有的文化气度

2012年2月17日的《华商报》中载文称,失窃门、错字门、会所门、哥窑门、瞒报门……面对故宫“十重门”,公众对故宫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拷问:故宫深深深几许?面对信任危机,故宫如何关闭内部漏洞之门?日前,故宫新掌门人单霁翔召开上任后的首次媒体座谈会,他强调,“防火、防盗、防踩踏、防突发事件,但没有防记者这一条,欢迎每一位记者。”事实一再证明,文物的真正保护者,其实是公众,文物保护,离不开公众的全程监督。在这个时代,因为难以抵御的利益诱惑,在许多地方,文物保护多少变了味,有关部门绞尽脑汁开发文物、消费文物,而丧失了文物保护的道德和法律底线,无视文物保护单位公共属性的做法,使得“防记者”的同时,也将公众监督排除在外。故宫是这个时代我们所拥有的一处精神和文化的栖所,它的公共属性,也决定了对它的保护必须是透明、开放的。如果我们认识到了这一点,那么,就能够理解,所谓“防火防盗不防记者”的表态正是这种文化气度的体现,对于记者的开放,即是对公众的开放。那么,如何创造这种监督条件?那就是开放和公开,如果没有这两点,故宫的公共属性将大打折扣,那么,故宫就只能是“他们”的故宫,关键就在于,“我们”其实无法置身事外,因为公众对于故宫文化遗产保护享有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和受益权。

用真诚的雕塑艺术打造城市文化亮点2012年2月21日的《中国日报网》中载文称,雕塑艺术,是造型艺术的一种,它利用各种可塑材料或可雕、可刻的硬质材料,创造出具有一定空间的可视、可触的艺术形象,借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艺术家的审美感受、审美情感、审美理想。人们喜欢雕塑艺术,是因为它是一种“时间与空间的艺术”,它是立体可感的形象,可以给人以强烈的艺术震撼;同时雕塑反映的又是一定时间的内容,人们欣赏雕塑艺术,仿佛能够穿越时间的长河,阅读岁月的注解。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生活的丰富和繁荣,我们惊喜地发现,在广场、公园,甚至在街角、门前,那些主题鲜明的大型雕塑正大量地涌现。它们装点城市的文化氛围,打破钢筋混凝土造成的呆板和沉闷。可以说,有了雕塑的城市,才是有思想的城市,有文化的城市,有活力的城市。以湖南将品雕塑景观艺术有限公司为例,“雕刻不需要独创,但一定要有生命”,罗丹的话就是对它最好的注解。雕塑艺术的感人之处,不光是他外在的形体之美,更在于它的内涵精髓,它能够感动观赏者,而这种感动,需要的是艺术家对生命的感悟,对真善美的歌颂,对人类内心灵魂的阐述。将品雕塑在自己的发展历程中,没有去刻意地模仿别人,因为将品的艺术家明白,随波逐流只能使自己的作品沦为平庸,而真诚的艺术表现形式,才是他们不懈的追求!

艺术授权使艺术变得触手可及

王雨蒙在2012年2月7日的《中国艺术报》中撰文说,艺术授权正在西方国家如火如荼地进行,然而在中国刚刚拉开序幕。国际授权业协会主席查尔斯·利奥多分析指出:“在中国,授权产业正处于起步阶段,各方面还比较混乱。首先,授权这个概念在中国的接受度还不是很高,很多人并不理解这个产业。其次,中国的零售业市场比较分散,这给授权产业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另外,中国市场上的假冒伪劣产品也比较多,给授权市场发展带来阻碍。”业内人士认为,尽管中国艺术授权的现状不尽人意,但是前景良好。相信北京奥运会正将中国带入授权经济时代,预计在未来5年内,中国授权产业将出现强劲增长,迈入腾飞阶段。但是,毕竟艺术授权在中国还是个较新的产业,面临诸多挑战,如知识产权的保护不足、中介组织的不完整和产业分工的不细致等。如果艺术家创作出来的作品由于著作权保护不足而被随意使用,那艺术家创作的动力自然降低,就不会有好作品出现,而好的创作又是艺术授权的前提。“而今,文化授权产业在中国的兴起,正值中国经济转型、制造业处于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当高附加值的差异化竞争能够赢得优势,各行各业也就有了知识产权保护的动力,而艺术授权产业无论在经济上还是文化上都将逐步实现它的价值。”

上一篇:机械基础教学能力分析论文下一篇:不良事件监测医疗器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