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急状态概念分析论文

2022-04-20

摘要:电力系统是一个结构复杂的大系统。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对于保障国民经济的安全运营意义重大。本文首先分析了电力系统稳定性的重要性,研究了电力系统运行的基本状态,最后结合电力系统稳定性的基本概念分析了电力系统稳定性的研究方法。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紧急状态概念分析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紧急状态概念分析论文 篇1:

金融应急管理的法律规制

摘 要:金融产业是具有较高风险性的产业,并且一旦发生风险损失不可估量,传统应对金融风险的方法主要是通过金融单位的自救和市场调节,但是在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这种调节已经远远满足不了金融企业的需求,需要从法律角度对风险进行全新解读,以最大限度的减少金融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本文对金融应急管理的法律机制进行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金融;应急机制;法律规制

法律规制主要是从法制观念出发,利用法律的强制手段对金融行为进行控制。在金融应急管理的法制规制中,需要对金融企业的基本运行状态和金融理论进行学习,参照其他企业或者国外金融企业的先进应急管理经验,结合自身的金融管理模式建立起具有独特风格的金融应急管理法律机制。

一、金融应急管理法律规制的概念分析

1.金融应急管理的含义

金融应急管理是针对金融突发事件而言的。所谓金融突发事件是指在金融领域突然发生的具有一定危害性,并且影响到了金融行业的正常运行的事件。在突发事件发生时或发生后,为了降低金融风险的发生,要采取金融应急管理措施。金融行业比较常见的突发事件有金融机构的破产倒闭、汇率的突然下滑、股市的暴跌等等,在使用应急管理措施时,需要对紧急事件的严重性进行分析,然后采取强有力的手段,对事态进行平息,恢复金融机构的正常运行。金融事件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并且一点发生,破坏力极大,会给社会和公民都造成极大影响。例如,2008年亚洲发生金融危机,全球也发生金融危机。对金融事件进行有效的处理就是金融应急管理。随着金融业的发展,可能出现的金融事件越来越多,针对这种情况需要对金融应急管理投入更多的关注力度,构建起金融应急管理方面的完善措施。

2.金融应急管理法律规制的含义

金融应急管理和法律规制是两个不同层面的概念。法律规制是运用法律的原理和概念对市场主体活动进行约束,使市场行为符合法律要求,凸显出法律在市场运行中的作用。这种法律规制所起到的作用必须以有法可依为前提,不能是国家或者企业意志力的随意使用。金融应急管理规制是在法律范围内,通过法律监督和法律约束等手段对金融机构、投资者、管理者进行管理。金融应急管理法律规制主要包含法治环境和市场经济两个方面,针对政府管理中存在的缺陷进行法律层面的补充,避免因政府单方面的管理存在过多漏洞使金融市场的管理处于失控局面。法律规制在金融应急事件管理中相对于其他方式有一定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法律規制对全部金融行为进行控制,它不是针对某一机构或者某一团体,它能让人们认识到这是一种规则,引导金融市场形成规范的秩序。其次。法律规制是一种制度形式,并不会引起金融市场的动荡,相反是对政治手段的补充,给予政治生活一种固定的框架。最后,法律规制其实质是全力对权利的控制,法律的强制性必须建立在权利基础上,然后让这种权利之间的限制延续下去,成为国家社会生活的一种规范和框架。

二、金融应急管理法律规制的基本原则

1.依法处理的原则

依法处理原则主要是金融紧急事件的处理、权利的行使、监督的落实都必须按照现有的金融法律法规进行,维护法律的权威性。国务院下发过关于国家金融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这一预案中提出了对突发事件的依法处理原则。依法处理的原则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首先,若管理中涉及到了公民的基本权利,没有法律的授权,政府或者行政机关不能对其实施强制性的管理。其次,立法者在制定法律过程中需要代表人民的意愿,这样的法律才具有崇高性,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应。最后,行政机关或者金融机构的所有行为都必须与法律规范相适应,若出现违背就不能进行使用。

2.公开透明原则

金融应急管理的公开透明原则主要包括应急决定的公开透明,也就是说任何涉及到金融应急管理的内容和项目都需要进行公开透明,金融应急管理过程也需要公开透明,若在条件有限的情况下,金融应急管理的行政部要对某一类特定的人群进行管理时需要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参与到整个管理过程中。另外金融应急管理透明性原则还包括金融信息的公开性,但一些需要保密的信息文件除外。金融应急管理中中的透明性原则对突发事件的应对有特别意义,主要表现信息公开透明有利于紧急事件中相关权利的顺利行驶,以防止发生滥用私权的现象发生。信息和处理事件的方式公开透明有利于人民群众对紧急事件处理行为的监督,另外公开透明也是消除谣言最有利的工具,以免发生社会恐慌。

3.保障投资人和存款人的原则

保障投资人和存款人的利益,主要发挥了金融应急管理主体的行政权利,在行使权利的过程中对投资人和存款人进行了权利的保护。金融突发事件会对投资人和存款人的利益造成一定的伤害和影响,另外有时政府发出的应急管理行为可能也会给投资人和存款人的利益造成伤害,因为政府应急管理中可以对公民的基本财产权利进行限制,但是政府却不能对投资人和存款人的利益带来伤害,保护公民的权益是政府的职责。在应急管理的状态下,要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就要保障投资人和存款人的利益。为了避免金融突发事件给投资人和存款人造成过大的影响就要对应急法律规制进行原则的建立。在保障投资人存款人这一原则下,应急管理措施需要设定保护目标,并对金融应急管理权利进行重新确认,减少权利的任性发展,以防危害到投资人和存款人的利益。

三、金融应急管理法律规制模式及构成

1.对金融应急管理的主要发展模式探析

金融应急管理主题模式主要是指金融管理主体的组织结构以及它的构成特征。这种模式关系到应急管理工作实行的效率,金融应急管理的不同模式使主权职责的分配也不同。应急主体可能会存在多个应急管理目标,这些目标之间也会有不兼容现象的出现,而这种现象会影响到金融应急事件管理的工作效率。金融应急管理的法律规制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分别是相对单一的监督管理机构;对多种金融机构进行监管和一种金融机构进行管理的双峰模式;对不同种类的金融机构进行分业管理的模式。这三种模式都是国内外常见的金融应急管理模式,它们对金融机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进行风险的预测和监督。以美国为例,在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以前使用的金融应急管理模式使传统的机构型模式,这种模式采取的是联邦政府和各州政府相结合的体制。在随之发生的金融危机后暴露了机构型模式的弊端,这种体制的缺陷是对资本的流动性在要求方面呈现比较低的态势,金融监理单位没有对金融机构的倒闭进行可能性的分析,这样一旦金融机构发生变故,就会引起大规模的系统性风险问题。而政府或其他主管单位对金融机构的监督和管理有时会存在权力真空的状况,降低监理工作的效率。在金融危机发生以后,美国对金融监管体制进行了重新构想,将机构监管的模式逐步替换成目标监管模式。目标监管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分别是金融稳定、对金融机构进行冒险的防范以及对金融消费者进行保护。在这种模式下,金融应急管理的工作责任便落实到三家机构的肩上,分别是美联储作为金融监管的宏观调控者,主要对金融风险进行维护和稳定;微观审慎金融作为监管者需要对存款客户的保险体系进行维护,这样可以防止政府和金融机构之间因担保所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在这种模式下,还会成立消费者监督组织,以此来保障消费者的权益。美国在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以后,对自己的金融应急管理模式进行了全新的审视,并且在原有模式的弊端基础上进行改革和创新,才得以度过金融危机这一突发性事件。

2.对金融应急管理构成的分析

金融应急管理权力在金融应急管理体制中处于重要地位。行政机关若要对金融应急事件进行全面的管理和监督就要享有足够充分的应急措施,同时被政府机关赋予足够多的应急管理权力。只有这样才能在金融紧急事件发生时进行处理。每一个国家对金融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方式都不同,但是综合起来,常见的方法有接管、重构、撤销等等。金融安全网的存在主要是对金融风险起到预防的作用,把一些突发性事件规避起来,如果在预防方面还存在问题,发生金融风险,就需要对金融机构进行重组、关闭或者整顿等等。金融应急权力的构成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主要是行政救助权力、行政指导权力和宏观调控应急权力等等。这些权力都具有一定的法律属性。

四、我国金融应急管理法律规制的完善措施

1.我国金融应急管理法制规制理念的更新

我国在金融应急管理法律方面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对一些突发事件很难做出有利的回应。金融突发事件对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基本生活都会带来困难,对财产权、就业权等也带来巨大挑战,这种金融风险的存在,需要更加完善的金融管理法律规制来应对。要想进行规范的工作,必须要有先进的理念做支撑。我国在金融应急管理法制规制理念方面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树立对风险的预防理念。金融突发事件的发生一般是因为经济状态失衡引起的,或者是由于金融机构在运营管理上的失误引起的。为了对这些事件进行预防,要积极的树立起预防的管理理念,将风险打压在萌芽中,降低风险发生的几率。预防理念离不开风险意识的培养,离不开紧急事件预警机制的支持,离不开金融突发事件预警系统的完善,另外还要确定金融紧急事件的预防程序以及在处理金融问题方面的有关细则,一旦金融紧急事件发生需要按照已有的程序法则对事件的性质、危险程度等进行确定,然后按照预防事件的程序细则进行危机转化,由大变小,由重变轻。除了预防的理念,还要樹立权利制约的理念,权利制约能够让拥有权利和行使权利的机构进行相互监督、相互制约。以前,曾经发生过在紧急情况下权力失控的现象,发生这种问题的原因是法律制度不健全,权力滥用现象比较严重,因此对权力进行制约是势在必行的,也是完善金融法律规制和应急管理的要求。

2.我国金融应急管理立法模式的改革

金融立法模式主要是在金融突发事件发生时,应急管理法律制度的形式。传统的金融应急立法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金融发展的要求,所以,要对金融应急管理立法模式进行变革。首先,集中立法。集中立法有一定的优势,主要表现为形式比较统一、规范,能够集中的对事件进行分析然后采取一定的方法进行解决,但是它也存在弊端,主要是不能面对全部种类的金融事件,这样在使用过程中便有一定的局限性。其次,分散立法。分案立法这种模式的优点正弥补了集中立法的不足,它有较强的针对性,能对不同案件进行具体特点的分析,然后按照实际情况涉及出不同的解决方案,对不同的金融主体设置不同的紧急权,但是分散立法的缺点是使用多种分散的法律条款,因此在形式上难以统一,缺少程序性。最后,折衷式立法,这种立法集合了集中立法和分散立法的优点,利用折衷立法形成了《金融应急管理法》,在这部法律中,对应急管理的措施、条件、紧急权利、原则规范等都做了明确规定,另外,对金融应急管理的行政程序和管理监督与事后救济都进行了完整的说明,所以按现阶段的金融机构发展情况,我国采取折衷立法的方式比较适宜,这样能够从金融问题发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以防止紧急权的滥用和不合理处理方法的出现。

3.我国金融应急管理法内容的完善

我国金融应急管理法在内容上需要对紧急突发事件进行概念的划分和分级标准的定位。金融应急管理法要对金融突发事件对金融业产生的危害以及风险程度做细致的划分,另外还要把金融分线进行危险级别的划分,对金融紧急事件的性质进行规定,以能够让金融单位清楚事件是否属于金融突发事件的范围,该采取何种措施加以应对。金融突发事件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界定,首先是具有突发事件存在的危险异常性;其次是时间的紧迫性;再次,金融突发事件会对社会生活和产生一定的影响,并且这种影响具有广泛性;最后金融突发事件的秩序具有非正常性,这种非正常性也就是说金融突发事件发生以后会对金融机构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而导致金融机构不能进行正常的交易活动,影响存款人的正常生活,同时金融机构也不能很好的发挥自己的职能作用。基于以上这些,金融管理法在内容上加以完善,对事件性质确定以后,还要对采取何种解决措施加以分析,制定金融应急管理程序。程序上主要包含对事件的定性、宣布,然后金融管理机构公开的表明自己的身份,以及对事件进行处理的措施,确定法律责任主体和法律处理办法,完成金融突发事件的法律监督。

五、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对金融突发事件和金融突发事件的法律规制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对法律的行使范围,法律发生的效应以及法律规制的完善提出了看法,希望我国金融机构在遇到突发事件时,能够运用金融突发事件管理法予以应对,减少金融风险的发生概率。

参考文献:

[1]张立先. 金融应急管理的法律规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2(2)35:50.

[2]葛德平. 论我国企业环境法律责任制度的完善[D].浙江农林大学,2014(15)15:70.

[3]韩洋. 危机以来国际金融监管制度的法律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4.(6)12:40.

[4]谭朝思. 紧急状态下政府权力行使的法律规制[D].河北师范大学,2013(2)45:50.

作者简介:叶缅(1976-5-4), 女 ,河北,本科,经济法 。

作者:叶缅

紧急状态概念分析论文 篇2:

电力系统稳定性分析研究

摘 要:电力系统是一个结构复杂的大系统。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对于保障国民经济的安全运营意义重大。本文首先分析了电力系统稳定性的重要性,研究了电力系统运行的基本状态,最后结合电力系统稳定性的基本概念分析了电力系统稳定性的研究方法。

关键词:电力系统 静态稳定 暂态稳定

电力系统中各同步电机间保持同步是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如果不能保持各发电机之间的同步,或者暂时失去同步后不能恢复同步运行,这就使得电力系统失去稳定。电力系统稳定的破坏,往往会导致系统的解列和崩溃,造成大面积的停电。所以,保证电力系统稳定是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必要条件。

1 电力系统稳定性的重要性

电力建设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环节,是各行业发展的命脉,是国民经济增长的基础。预计“十二五”时期,我国电力需求增速预计在10%左右,近些年大规模联合电力系统的出现,系统的结构和运行方式越来越复杂,特别是很多远距离大功率输电线路和系统间弱现象的出现,增加了发生系统性事故和导致大面积停电的概率,给居民用电、安全生产带来较大损失。在现代化电力系统中,保证电力系统稳定性成为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首要问题。

2 电力系统运行的基本状态

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是电力系统发出的总的有功和无功功率应随时随刻与电力系统中随机变化着的总的有功和无功负荷相等,可以用下列数学公式表示:

(1)

(2)

式中:、为发电机或其他电源设备发出的有功和无功功率;

、为各种有功和无功负荷;

、为电力系统中各种有功和无功功率的损耗。

电力运行的状态主要包括以下四种。

(1)正常状态:电力系统能以质量(电压和频率)合格的电能满足负荷的用电需求。

(2)警戒状态:电力系统在正常运行状态下往往可能受到一系列大小不等的干扰,这些干扰的积累效应,使电力系统总的安全水平逐步降低而进入警戒状态。

(3)紧急状态:电力系统在遭受一个足够严重的干扰后,运行参数将严重偏离正常运行状态,某些不等式约束条件已不能满足,电力系统进入紧急状态。

(4)恢复状态:在紧急状态之后,如能借助继电保护或自动装置,或者人工干预,使故障隔离,事故停止扩大,电力系统大体可以稳定下来。

3 电力系统稳定性的基本概念

电力系统中各同步发电机只有在同步运行状态下,其送出的电功率为定值,同时在电力系统中各节点的电压及支路的功率潮流也都是定值,这就是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状态。反之,如果电力系统中各发电机之间不能保持同步,则发电机送出的电功率和全系统各节点的电压及支路将发生很大幅度的波动。如果不能使电力系统中各发电机间恢复同步运行,电力系统将失去稳定的状态。

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包含以下几种。

(1)电力系统的静态稳定:这是指电力系统在某一运行方式下受到微小干扰的稳定性问题。假如电力系统中有一瞬时性小干扰,在扰动消失后,系统能回复到原始运行状态;而在一个永久性的小干扰作用下,系统经历一个暂态过程后,能达到一个新的稳态运行状态,则这一状态是静态稳定状态。

(2)电力系统的暂态稳定:电力系统在某一运行方式下,受到外界大干扰后,经过一个机电暂态过程,能够回复到原始稳态运行方式或达到一个新的稳态运行方式,则认为电力系统在这一运行方式下是暂态稳定的。

(3)电力系统的动态稳定:在大规模互联电力系统中,一个干扰的全部影响有时要在它发生几秒钟甚至更长时间后才能反映出来,它们对全电力系统的稳定性的影响是事先难以预料的,这就需要电力系统的动态稳定。

4 电力系统稳定性的研究方法

根据不同的电力系统稳定性问题及其特点,可以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目前主要的方法有以下几点。

(1)对于小干扰下的电力系统稳定性问题,可以将电力系统的数学模型进行线性化处理,所以一般采用频域法,即计算电力系统参数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可以用来确定动态和动态稳定性。

(2)对于大干扰下的稳定性研究,由于要求解非线性方程组,目前几乎没有例外的采用时域法,即用各种数值积分的方法。时域法的优点是不管电力系统多么复杂,都能求解,并给出各变量的时间解。

从能量上来讲,一个动力学系统的总能量随着时间的变化率是负数时,是一个能耗系统,它最后总是回到它的最小储能位置上,而最小储能位置是这个系统稳定性的量度。一个电力系统的动力学系统可以用下列微分方程组来表述:

(3)

如果系统是线性定常的,即

f(x,t)=AX=0 (4)

式中A为一个常数矩阵。如果A为非奇异矩阵,则系统只有一个平衡状态,也就是稳定状态。如果f为非线性函数,则可以有多个解,也就有多个平衡状态。将电力系统的稳定性转化为非线性系统,可以比较方便的利用数学方法求解电力系统的稳定性。

5 结语

本文首先分析了电力系统稳定性的重要性,然后研究了电力系统运行的基本状态和电力系统稳定性的基本概念,最后重点介绍了将电力系统稳定性问题转化为非线性系统求解非线性微分方程的数学求解方法,对于电力系统稳定性的分析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妍,王治,周宁.对于电力系统暂态稳定分析的几点认识[J].江西电力,2011(4):18~20.

[2] 刘宪林,丁超杰,王子琦,等.电力系统小扰动稳定的直接法分析[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1(7):1~4.

[3] 张振川,盛四清.如何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稳定性[J].科技资讯,2011(19):158.

作者:浦挺

紧急状态概念分析论文 篇3:

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概念探析

【摘 要】接受问题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领域中一个重要的热点问题。接受问题研究表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式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与调整,以主体的具体接受活动为研究目的,从受教育者的角度展开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过程。本文正是采用概念分析的方式,从理性与非理性两个层面进一步挖掘接受概念的内涵,从正反两个维度分析接受问题的相关内容。

【关 键 词】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探析

接受问题是目前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和前沿问题,受到学界普遍关注。其原因在于:从大背景上来看,我国社会历史已从革命战争年代转向和平建设状态,以往囿于战争和紧急状态所采取的强制、命令、灌输等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目前看来已明显不符合时代的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的“软性”、“柔性”、“隐性”、“美性”、“可接受性”,日益成为思想政治教育采取的重要方式。从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模式来看,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单向式教学模式严重扼杀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造成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对立、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佳的状况。从思想政治教育所承载的思想政治理论方面来看,理论陈旧、晦涩、抽象等,也导致了受教育者不愿意接受。所以,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可接受性,已成为当前破解思想政治教育困境的一个重要突破口。但是,综观学界关于接受问题的研究,始终存在着一个本体论的问题,即究竟什么是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接受,到底如何界定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中接受的原本规定是什么,学术界还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只有全面准确界定思想政治教育中接受的概念,才能建构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理论,指导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一、目前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中接受概念的界定

目前,学术界普遍认可的接受概念是:“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是指发生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内的接受活动,它反映了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客体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接受主体出于自身需要,在环境作用影响下通过某些中介对接受客体进行反映、选择、整合、内化、外化等多环节构成的、联结的、完整的活动过程。通过有效的接受社会和社会群体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念,道德规范,就可以被内化为接受主体的品德思想,并外化为品德行为。”[1]此概念,具有全面、细致、深刻的特点,较充分地概括了接受的内涵。以这一概念为基础,形成了一定的理论体系,为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活动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但是,此概念仍有进一步挖掘的余地:如把接受概念界定为“内化为接受主体的品德思想,并外化为品德行为”,这确实是一种以过程的形式界定接受的概念。任何事物都是以过程的形式存在的,但是这一过程并不是一个完整的接受过程,而只是接受过程的一个阶段。在内化为思想品德,外化为品德行为之后,看似一个接受周期结束了,其实不然,还会继续发生着接受活动。因此,这一定义给人一种割裂感,接受活动是一个反复循环、无限延伸的过程。同时,这一定义也不能反映接受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螺旋式上升、不断升华、不断跃进的过程。在内化阶段,受教育者对接受客体“反映、选择、整合、内化”,这显然是受教育者的接受,无可厚非。而“外化为品德行为”实质是内化的一种外显效果,或者说是内化的目的,在受教育者外化的过程中,仍然包含着接受——“反映、选择、整合、内化”,而且这种接受是在前一阶段(内化)的基础上更为高级的接受,是向着更高层次的接受。这并不是否定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的外化阶段,而是突出外化阶段更高层次的接受。突出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提升、不断跃进的过程,并且接受过程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提升、不断跃进的过程,真正表征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入性和有效性。

二、对思想政治教育中接受概念的深入理解

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受教育者的接受活动是一个复杂系统,包含丰富的内容,必须从多维度予以界定。

(一)接受的非理性维度

接受的非理性维度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不论主体接受的具体状况如何,其接受行为最初一定是一种非理性行为,凭着感觉、感受、兴趣、偏好等,人们做出最直接的反映。即便主体接受到一定程度,其间也掺杂着大量的非理性因素。这些非理性因素始终起着重要的调节、控制作用。所以,非理性因素是接受不可忽略的重要维度。“实际上,人作为认识的主体是一个有意志、有情感并有认知能力的统一整体,人的任何心理因素包括非理性因素必然会参与到认识活动中,对认识的形成与发展发生作用。”[2]

接受的非理性维度主要体现为正反两方面。就其消极方面来看,受教育者没有感觉、没有兴趣、消极、懈怠、偏执、主观等,都会影响受教育者的接受。教育者的教育方法、形式以致内容等不当,极容易导致受教育者在最初感觉上就不予以接受。就其积极方面,受教育者积极健康的态度、情绪、兴趣、意志等,是接受活动的重要支撑因素。无论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形式,还是对思想政治理论本身,这些非理性因素都是促使学生接受的重要支撑。

受教育者的接受活动中掺杂着大量的非理性因素,大部分学生停留于这些非理性中,这是思想政治教育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所以,不可忽略接受的非理性阶段,从而促使学生进入理性阶段。

(二)接受的理性维度

本质上说,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活动是一种理性的行为,只有达到理性的程度,才标志主体的真正接受,才能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对于主体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理性维度,同样包含正反两个方面:

第一,怀疑、批判、否定,即不接受或者说接受的反面状态。不接受也是接受的一种状态,只不过是反面状态。要真正揭示接受的本真状态,离开其反面是不可能的。一个重要的方法论根据就是,要想真正界定一概念的本质规定,离开该概念的反面状态,直接界定该概念的内涵,是得不出真正有效的界定的。怀疑、批判、否定等正是其反面状态的主要表现。

首先,怀疑。怀疑是人类对获得真理的可能性、对已有信念或判断的正当性、对人类一定时期所获得知识根据的质疑。怀疑并非对知识的简单否定,而是通过怀疑对熟知事物的进一步探究。正如笛卡尔所说:“凡是我没有明确地认识到的东西,我决不把它当成真的接受。也就是说,要小心避免轻率的判断和先入之见,除了清楚分明地呈现在我心里、使我根本无法怀疑的东西以外,不要多放一点别的东西到我的判断里。” [3]所以,怀疑体现了在主客体之间,主体有意地把自身与客体区分开来,在主客体之间设一条“警戒线”。对所接触的客体,要经过警戒的盘问。在确证无误的条件下,客体才能进入主体,主体才能予以接受,是主体增强自身,而不是主体客体化。

对待思想政治理论这一客体,人们存在怀疑是正常的。对于思想性的客体,人们要想接受它,总是要把其和自己原有的思想进行比对,凡是有不一致、有偏差的地方,都会出现怀疑的心理。怀疑其是否过时、是否正确、是否有用等等。关键的问题有两个层次:第一是对于初学者或者接受到一定程度的主体来说,要尽快消除其怀疑,破解其怀疑的依据,打破其设定的“警戒线”,为其顺利和持续接受铺平道路;第二是接受了思想政治理论的主体,则要以思想政治理论为核心,对思想政治理论所倡导的核心意识形态以外的思想、意识等持怀疑态度,划清界限。这是坚持和发展思想政治理论的必要条件。

其次,批判。批判是主体对客体的一种否定,是从暂时性的角度去审视客体存在的一种方式,意味着主体对客体不满,客体与主体的期待有一定距离。批判的前提是主体对客体有一个理想的预期,希望所批判的客体朝着自己的预期状态转化。批判源于主体对自身的肯定与提升。经过对客体的批判,使之改变和完善,主体才能予以接受,才能把客体主体化,带来主体的扩充与发展。

批判分为两个层次:一是直接批判,批判客体存在的缺陷,披露客体存在的谬误,找出客体存在的不足。通过直接的批判,祛除客体不良的成分,使客体获得新的发展,主体才予以接受。二是间接批判对客体的有关认识,即打破对客体的传统认识,消除对客体的错误认识,树立对客体的正确认识。通过间接批判,形成对客体良好的认识氛围,创造有利于主体接受的环境条件。所以,批判是促使主体接受的重要动力,是主体深度接受的重要支撑。

再次,否定。否定是主体对客体强烈的排斥和对立,主体对客体不予接纳甚至二者之间出现一种敌对的关系,以消灭对方为己任。否定是不接受的极端表现,也是接受的直接对立面。否定的实质是主客体之间在质上的对立,主体质的规定性与客体质的规定性截然相反,二者在性质上完全不同,无法达到沟通和协调。主体不接受某事物,意味着主体接受了该事物的反面,这是造成主体与客体矛盾的根源。对于否定,我们还应看到其积极方面,即否定之否定,辩证的否定。主体接受客体,要经历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发展,主体才能真正接受客体,使主体自身获得发展。

对待思想政治理论,否定是必然存在的。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等日益多样化,人们对待思想政治教育也会呈现多样的看法。一方面,针对来自各方面的反面看法,要针锋相对,否定其错误和用心,以自身的真理性去说服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4]另一方面,针对来自思想政治理论内部的否定观点,则要坚持辩证的否定观,以否定之否定为动力,促使思想政治理论自身丰富和完善,以发展了的理论吸引受众。

总之,应正视不接受的各种表现,承认接受的反面情况,这是我们研究接受不可忽视的重要前提,也是我们研究接受的重要意义所在。

第二,反思、信仰、践行,即接受的肯定状态。接受概念本身是侧重于肯定状态而反思、信仰、践行是肯定状态的主要关节点。

首先,反思。反思是思想以自身为对象反过来而思之,是对思想进行再思想,对认识进行再认识,借用黑格尔的话,是“以思想的本身为内容,力求思想自觉其为思想”[5]。反思内在包含了主体对客体的反映、选择、整合、内化等环节,是理解概念、形成判断、构成推理的过程。为什么说接受思想政治理论首先要表现为反思呢?这主要是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自身最大的特征就是思想性,即是一种理性的思想政治理论。对于这样一种高度抽象、理性的思想政治理论,唯有反思,对其进行再认识、再思考,才能真正深入思想政治理论的内在精髓。所以,反思是接受思想政治理论的基础。

反思同样包括两个方面:首先,反思思想政治理论内在的思想、逻辑、指向,并且进一步揭示构成思想政治理论的前提、根据,构筑思想政治理论逻辑支点,促使思想政治理论变革和发展。其次,对主体自身的内在思想进行反思,反思自身思想的不足,反思自身思想的层次,反思自身思想进一步发展的根据。这是主体思想高度的自省与觉解。通过自我反思,主体会对思想政治理论做深一步的接受。

其次,信仰。接受不仅在于反思,更重要是信仰,把所接受的客体作为自己相信、信赖的对象,并以之为求索奋斗的目标。当接受从反思阶段进入信仰阶段,意味着接受已转化为主体内在的精神动力,指引主体不断自觉、不懈追求、奋发图强。此时接受已是一种从一般的理解上升为执著的信念,已把所接受之物视为价值目标,并可以排除种种困难甚至做出巨大的牺牲,为所追求之目标持之以恒、永不懈怠。所以,信仰是主体高度自觉的表现,是主体认定所追求之目标是高尚的、是神圣的、是可以付出全部心血去实现的。一旦主体形成坚定的信仰,就会成为主体一生的永恒追求,无论艰难险阻,主体都会为之奋斗终生。

主体接受思想政治理论,是以思想政治理论为信仰,为指引人生的精神动力。我国思想政治理论的核心内容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值得信仰的科学理论。“科学信仰的情形是:将得到科学证明的真理性认识转化为实践活动信仰和信念。坚持相信已被证实的科学真理,将之内化为自己的信仰,并用它指导自己的行动,力图在实践中进一步检验其真理性,使理论真理变成现实。马克思主义就是如此。”[6]正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执著的信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广大劳动群众在艰难困苦的革命战争中取得了伟大的胜利。可见,信仰对人们、对历史的重大作用。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信仰,是接受的最高境界。

再次,接受是一种践行。践行是一种身体力行、躬身实践。在践行中,主体将内化的理论外化为实际的行为效果,并在行为效果中验证所接受的理论是否正确,是否有效。所以,践行是接受由心理状态转化为实践状态的桥梁,也是主体实现由理论状态转化为物质状态的质的飞跃,在实践活动中主体的接受获得了物质根基,在实践效果中主体的接受找到了最终的归宿。践行是接受最后的落脚点,一系列的怀疑、批判、否定、反思、信仰都要最终落实到践行中,在实践的效果中验证主体接受行为的一系列过程。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那样:“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7]也正是由于践行,思想政治教育获得了存在的根据。

主体思想上内化思想政治理论,并在践行中将其外化,是主体接受过程不可分割的两个阶段。人就是以实践的方式把握客观对象的,实践本身既是精神性地把握客观对象,也是实体性地改造客观对象。在精神性地把握客观对象的过程中,是以实体性的活动为根基;在实体性地改造客观对象的过程中,是以精神性地把握客观对象为前提,但最终是要在实践中改造客观对象,达到预期的价值理想。所以,主体接受思想政治理论,最终是要回归到实践中去的,实践是主体接受行为的最后落脚点和最终归宿。马克思说:“哲学家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8]思想政治教育并不是使受教育者掌握理论,更在于指导受教育者的实践活动,以达到改造客观世界的目的。

(三)接受的美学维度

审美是主体审视客体时所产生的一种愉悦感,亦即客体的某些特征、属性作用于主体的感官系统,在主体的体验中感受到了一种享受、快乐。一般来说,美首先是直接的,是客体刺激主体的感官系统所带来的直接美感。但是,更为深刻的美是内在的,是主体内心的体验和感受,只有当主体从心里往外感受到某一个客体美时,美才在主体的内心世界中打下了深刻的烙印。主体对任何客体都是存在审美需求的,对于能带来美感的客体,主体也乐于接受。而对于不能带来美感的客体,主体就会产生一种厌恶感,进而会远离客体,对客体采取拒斥的态度。

主体在接受思想政治理论的过程中,美感如何体现呢?可以肯定的是,思想政治理论带给主体的绝不是外在美、直接美,而是内在美、间接美。正如恩格斯所言:“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是“思维着的精神”[9]。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专门的思想工作,它给予人的是能够正确、深刻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它是抽象美,以内在的逻辑给人以严谨、缜密;不是小美,而是大美,以最宏大的视域给人以广阔、深邃;不是单一美,而是复合美,以有机的理论体系构筑了思维的殿堂。所以,当我们领略思想政治理论的博大精深,成功运用思想政治理论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达到预期的效果时,我们会由衷体验到思想政治理论的美感。

结语

综上,接受是一个复杂而丰富的系统,不仅包括初始的非理性阶段,也包括理性阶段;不仅包括接受的反面状态,也包括接受的肯定状态;不仅包括反思、信仰等内化阶段,也包括践行等外化阶段;不仅是一个反映、选择、整合、内化、外化的接受周期,而且是螺旋式上升、不断升华、不断发展、无限至上的过程。对接受问题的研究与重视真正代表了以受教育者为中心,发挥受教育者的主体性教育目的,决定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效果。

注 释:

[1]张耀灿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91.

[2]李秀林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270.

[3]笛卡尔著.王太庆译.谈谈方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16.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

[5]黑格尔.小逻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38.

[6]刘建军.马克思主义信仰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85.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6.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9.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379.

作者:关巍 于泉蛟

上一篇:城市广场景观设计论文下一篇:信用等级提升竞争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