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建设管理论文

2022-04-21

摘要:同步课堂作为一种通过信息化手段对农村教学点学生进行远程教学的手段,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农村教学点“开不齐课、开不好课”的现象,但在开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本研究聚焦于农村教学点设备维修机制中存在的问题,思考并尝试开发一种同步课堂设备维修系统,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应用策略,以期助力农村教学点教育信息化建设。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教育信息化建设管理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教育信息化建设管理论文 篇1:

信息化平台下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与教学管理的创新发展

摘 要: 信息化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高校教育要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加快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学管理的水平,进而促进高校教育更快更好的发展。本篇文章主要对信息化平台下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与教学管理的创新发展进行分析和探究,希望可以对高校信息化建设起到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教学管理;创新发展

引言:我国教育改革中对信息化做出了明确的规定,要求高校要重视信息化平台建设,加快信息化在教学管理上的应用,只有这样才能为高校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和平台。目前,我国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还存在着诸多问题,高校必须要认真分析和研究信息化建设与教学管理创新发展路径,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解决信息化平台建设的缺陷,进而建立完善的信息化教学管理平台,以便更好地促进高校的发展。

一、信息化平台下高校信息化建设和教学管理存在问题

目前,信息技术已经被广泛地应用到各个领域,并且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高校教育信息化是当下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符合我国教育改革的要求。从高校信息化建设的现状来看,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依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这就需要高校要认真的分析和研究信息化建设中遇到的问题和不足,有目的性地去解决这些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加快高校信息化建设的进程,提高教学管理的水平。

1、高校信息化建设中面临问题

随着信息技术地不断发展,高校认识到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大部分都加入到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队伍中,并且对高校的信息化建设做出了全方位的规划和布局,比如改善学生学习环境、改变教学方法、创新教学管理、师资队伍建设等,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要为信息化建设设立了专门的经费,这就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成果。但是,还有一部分高校对教育信息化的认识不够全面和深刻,在别的高校如火如荼地进行信息化建设的同时,这些高校却在思想上不重视信息化建设,没有抓住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机遇,这就导致了我国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不均衡的情况。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数据显示,有超过23%的高校没有对信息化建设做出统一的安排和规划,没有设立专门的信息化建设部门,还有一些高校着手信息化建设,但是却没有制定建设方案,严重的限制了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发展。

高校在教学资源分配上还面临着很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部分高校对教学

资源缺乏统一的规划,教学资源的分配出现了不平衡情况,对信息化建设资源分配比较少,这直接影响了信息化建设的水平,使得高校信息化建设出现了建设水平低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发展。部分高校信息化建设还出现了经费不足的情况,由于高校没有建立完善的信息化建设资金保障制度,使得高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还要考虑资金的问题,这对高校信息化建设产生了巨大的消极作用。从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实际情况来看,大部分高校在思想上比较重视教学基础设施建设,在教学资源建设上投入呈现出了逐年上升的趋势,可是很多的资金都是用于多媒体建设,还有就是近几年比较热门的数字化校园建设,对于信息化平台建设的投入远远不及这些教学资源建设,调查显示只有一半的高校配有教学资源数据库,这也说明高校信息化平台建设还有很远的路要走。

现阶段,部分高校信息化建设已经走入正轨,加大了对建设小组和建设资源的优化和整合,形成了一个专门的信息化建设指挥部门,这样就能对信息化建设进行统一管理,使得高校信息化建设朝着规范化和科学化发展。将信息化建设的技术人员整合在一起,就可以集思广益,提高信息化建设的整体水平,可是部分高校却不重视对技术人员的整合,对于他们的管理没有形成一个统一机制,技术人员都是各自为政,高校信息化建设是以技术人员来完成的,不能将他们协调统一起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高校信息化建设步伐。高校年轻教师基本都会应用信息技术,但是对信息技术了解知识停留在浅层,随着教学软件的不断更新,这些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是不足有应对的,还有一些教师的年龄比较大,只会简单的操作,教学信息资源获取的渠道比较窄,很难将一些好的教学信息资源运用到实际教学中。

2、教学管理中遇到问题

高校教学管理中运用信息技术不是很多,大部分高校还是采取的传统管理方法,例如在学生档案管理中还是实行的人工管理,管理效率比较低。此外,高校管理比较复杂,如果采用传统管理方法就要投入大量管理人员,这就会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

二、信息化平台下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与教学管理的创新发展

1、加大信息化建设的宣传力度

人的行为是受思想支配的,高校只有让全部教职工认识到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他们才会在工作中全力配合高校的信息化建设。所以,高校要加强信息化建设的宣传力度,让教职工全面认识到信息技术的作用和优势,这样他们就会转变教学理念,会主动学习信息技术的相关知识,在平时的教学和管理中会主动运用信息技术,这样就能全面推动高校信息化建设,提高教学管理的质量和效率。此外,高校领导树立信息化的意识,在管理高校事务的时候要融入信息技术,建立健全信息化管理机制,使得高校的信息化管理可以更快更好发展。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应用信息技术,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是信息技术的实际应用者,高校在教育信息化建设中要认真听取教职工对信息化建设的意见和看法,让他们参与到信息化建设中去,不但能够获取建设性的意见,还能起到推广信息技术的作用,进而使得高校信息化建设能够快速发展。

2、提高全体教职工信息技术水平

高校信息化建设是为了应用,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缺乏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高校的信息化建设将失去实际意义。因此,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和教学管理创新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要提高全体教职工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高校要加强对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计算机操作技能的培训,不仅要让他们能够熟练应用计算机,还要提高他们信息技术教学和管理的能力。教师对信息技术掌握情况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教学管理人员信息技术水平好坏决定着管理水平高低,所以高校必须要定期组织全体教职工学习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为了进一步增强他们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高校可以制定激励政策,必要的时候还要将信息技术水平纳入到教师和管理人员的绩效考核中去。高校要致力于研究教学管理和信息技术契合点,优化和完善信息化管理各项机制,实现高校教学管理的创新发展。

3、完善教学管理体系

高校要在思想上重视信息资源的开发,将其作为信息化建设的重中之重,并且要以最新的教育思想为指导,在建设中要确保教学数据和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这样就能提高信息资源分析和处理的效率。高校在构建信息化教学管理系统的时候,必须要结合高校管理的特点。同时还要满足高校教学管理的实际需要,保证信息化教学管理的成效。高校要设立专门小组,对信息化建设做出统一的规划,建立信息化建设资金保障体系,为信息化建设扫除障碍。高校信息化教学管理还要不断优化和更新,技术人员要根据教学管理实际需要对管理系统进行创新,使其能够更好的为教学管理服务。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信息化平台下高校的信息化建设和教学管理创新发展要实行统一的规划和布局,让信息技术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还能使得教学管理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参考文獻

[1] 蒋锦健.信息化平台下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与教学管理的创新发展[J].中国成人教育,2017(5):41-43.

[2] 陈伊人.谈信息化平台下高校教育教学管理的创新发展[J].才智,2018(8).

[3] 黄炎磊,叶青.谈实现高校教育管理的信息化[J].中国成人教育,2016(20):36-38.

作者:吴辰曦 李江

教育信息化建设管理论文 篇2:

“同步课堂设备维修管理系统”助力农村教学点教育信息化建设

摘要:同步课堂作为一种通过信息化手段对农村教学点学生进行远程教学的手段,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农村教学点“开不齐课、开不好课”的现象,但在开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本研究聚焦于农村教学点设备维修机制中存在的问题,思考并尝试开发一种同步课堂设备维修系统,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应用策略,以期助力农村教学点教育信息化建设。

关键词:同步课堂;设备维修;农村教学点;教育信息化

同步课堂是指县城中心学校教师采取信息化手段,通过远程教学的方式,打破空间的阻碍,让农村教学点的学生可以在同一时间在异地进行上课学习。同步课堂解决了农村教学点由于地处偏远、师资不足导致的“开不齐课,开不好课”的现象,缩小了城乡之间教育资源的差距,实现了优质均衡的义务教育这一教育现代化的发展目标。[1]

但同步课堂在开展过程中也涌现出一系列问题,如信息化教学设备维护维修不及时、部分辅助教师课堂参与度较低、部分主讲教师职业倦怠感较强等。其中,硬件设备问题居于首位,直接影响着师生的媒体使用体验以及课堂质量,甚至直接决定教学点学生是否能够参与到同步课堂中去,是影响同步课堂正常开展的最大的一只“拦路虎”。

● 同步课堂教学设备维修机制中的问题

在同步课堂开展的过程中,教学设备出现问题是难以避免的(如图1)。

以湖北省咸宁市崇阳县开展的同步专递课堂为例,由于崇阳县内教学点地处偏远,部分教学点甚至位于远离县城的山区,教学点数量较多且分布较为分散,分属不同的乡镇管理,加之维修人员数量较少,难以对每个教学点的地理位置以及教学点所拥有的设备资产种类及数量完全了解,所以维修人员之间无法合理分配隶属个人管理的教学点以及最优化安排自己的维修日程安排,维修效率相对较低。教学点设备维修周期也会随之延长,设备得不到及时的更新换代,进而导致教学设备无法正常运行,农村教学点的学生无法正常参与到同步课堂中去,享受不到应有的优质教育资源。

● 同步课堂设备维修管理系统架构

为了应对上述问题,提高维修人员的维修效率,使教学点的学生享受到应有的教育资源,本文提出开发一种同步课堂设备维修管理系统(以下简称“维修系统”),旨在为维修人员和农村教学点之间提供一个对接服务平台,维修系统如图2所示。在维修系统主界面,用户可以选择自己的身份(管理员、维修员、教学点),输入注册好的用户名和密码,进入相应的模块。

1.管理员模块

该模块包括教学点管理(增加或删除教学点、教学点基本信息以及设备信息的查看与修改)、维修员管理(增加或者删除维修员、维修员个人信息的查看与修改以及给维修员分配需要负责的教学点)、维修记录(设备维修的历史信息记录)、维修报表(以教学点为单位统计教学设备的维修次数)以及站点维护(基本的网站维护以及教学点设备常见问题手册)。

2.维修员模块

该模块包括个人信息(维修员个人信息的查看与修改)、分管设备(查看维修员自己所管理的教学点以及教学点的设备信息)、维修列表(查看维修员自己需要维修的设备的进度)。

3.教学点模块

该模块包括教学点信息(教学点基本信息的查看与修改)、设备管理(对本教学点的设备进行查看和修改以及设备报修报废)、维修记录(查看本教学点的历史维修记录以及未完成的维修事项)、常见问题(教学点设备常见问题手册,包括一些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案)。

● 同步课堂设备维修管理系统的应用策略

1.推广维修系统使用,助力教育信息化建设

教育信息化是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手段,是推进教育精准扶贫的一种有效的途径。[2]而计算机教学设备等硬件的建设与维护也是通过教育信息化的手段来缩小城乡教育差距的重要一环。同步课堂设备维修管理系统采用终端软件的形式,旨在为维修人员和农村教学点之间提供一个对接服务平台,在一定程度上便利教学点设备的维修维护和更新换代,可以为农村教学点教育信息化建设提供有效助力。因此,应该积极推广维修系统的使用,从而助力农村教育信息化建设,保障同步课堂的正常开展。

2.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完善系统内部信息

维修系统在投入正常使用之前,还需要完善系统内部的各类信息。教学点负责人应该上传本教学点的名字、地理位置,负责人姓名与联系方式,教学点所拥有的设备的种类、型号、编号、数量等信息。维修员上传个人姓名、联系方式等基本信息到数据库,还要协助管理员完成对教学点设备常见问题手册的编制。除此之外,管理员还需要通过数据库管理工具,对教学点和维修员的各种信息进行收集和整理,并对每个维修员负责的教学点以及设备进行合理划分。通过完成数据完善、整理的前期准备工作,保证维修系统能够有条不絮地正常使用。

3.参与三方各司其职,健全维修保障机制

维修系统的用户主要包括该县所有参与同步课堂的教学点、负责这些教学点设备维修的人员以及本系统的管理员。而原本的双向交流关系,也变成了三方互动关系。参与维修系统使用的三方用户都应该明确自己的职责范围,管理员在维修维护业务中的角色相当于“管理者”和“平台方”,不仅拥有分配用户账号和增删修改教学点、维修员个人信息的权限,还需要通过“分管设备”的方式来让维修员的任务更加明确具体,也需要根据可视化维修报表清单来调整人员分配和提醒教学点申请设备更新换代。本维修系统运行机制借鉴目前外卖接单流程,维修员在维修维护业务中充当“外卖员”的角色,需要根据设备损坏的教学点地理位置以及设备出现问题的难易程度,来合理分配自己的维修次序。同时,维修员也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维修进度,来确认修改维修设备的线上状态(待受理、待到达、待完成、已完成/已报废)。教学点在维修维护业务中承担“点餐员”的角色,需要给予维修员精确的位置与具体设备损坏信息,以便于维修员做出最优的综合路线规划。三方各司其职,加强沟通交流,共同健全农村教学点设备维修保障机制,保障同步课堂的正常开展,让教学点学生“同在蓝天下共享优质教育”。

4.培养自主学习意识,争做“一专多能”教师

该维修系统为教学点用户提供了一些简单设备问题的维修指南(教学点设备常见问题手册)。教学点负责人以及其他教师都可以根据图文教程来解决一些常见的设备问题,以便于更好地保障同步课堂的顺利开展。此外,教學点人员还应该培养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主动上网学习更多的设备维修知识,还可以成立合作学习小组,定期设置并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从而促使农村教学点教师群体的信息化设备维修技能以及信息技术素养的提高,使其逐步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优秀教师。

● 小结

笔者曾多次参与崇阳县某中心学校和农村教学点的真实课堂情境观察,在观察中发现了同步课堂存在的若干问题,设备问题是最常见的问题之一。同步课堂设备维修系统是笔者对以往教学点设备维修机制的一种反思与实践性开发成果,也是一种解决农村教学点设备问题的方案和助力农村教学点信息化建设的手段,可以尝试使用和推广。而同步课堂中存在的其他问题,如部分辅助教师课堂参与度较低、部分主讲教师职业倦怠感较强等,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EB\OL].http://www.moe.gov.cn/jyb_xwfb/gzdt_gzdt/201902/t20190223_370857.html.

[2]任友群,郑旭东,冯仰存.教育信息化:推进贫困县域教育精准扶贫的一种有效途径[J].中国远程教育,2017(05):51-56.

作者简介:王志向(1998.12—),男,河南安阳人,华中师范大学信息化与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教育信息化、教育技术理论与应用;廖莎(1994.03—),女,湖北咸宁人,华中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教学;高文静(1997.01—),女,河北秦皇岛人,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教育信息化。

作者:王志向 廖莎 高文静

教育信息化建设管理论文 篇3:

教育考试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分析

摘 要: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已经被引入到教育领域的各个工作环节。而在考试档案管理方面,同样应当加强信息化建设,以推动管理方式的发展。结合教育考试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意义,本文从制度建设、平台建立、信息查询等方面提出了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途径,并对考试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实践进行了探讨,为关注这一话题的人们提供参考。

关键词:教育考试;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

教育考试档案形成于教育考试各个工作过程,属于带有真实性、完整性、客观性的历史记录,包含考生信息、简报、机构信息等各种文件资料。推动教育考试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能够使档案管理工作高效开展,为教育部门考试管理和高校招生提供支持。因此,还应结合教育考试档案管理需求提出合理的信息化建设途径,从而推动教育考试事业的发展。

一、教育考试档案管理现状分析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教育管理工作开始向着信息化的方向发展。而在教育考试档案管理方面,同样应当引入信息技术对管理工作进行创新,在推动档案数字化建设的同时,确保档案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但就目前来看,许多教育档案依然以纸质资料形式进行保存,不仅占用了较多的空间,也给师生查阅资料带来了困难。按照传统管理模式,档案经过初步收集、整理后将被封存,在后期使用时无法确保资料一定完整、准确,使得档案未能得到真正有效管理。作为管理人员,也只负责自己工作范围的档案资料管理,以至于档案资料调取可能需要经多人查找,甚至难以找到负责人。受档案存储形式和以往管理思维的限制,教育考试档案在收集后大多未能得到利用,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而相关部门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也未能对考试档案给与足够重视,未能结合考试档案信息化管理需求引进相应的软硬件设施。此外,档案管理人员普遍缺乏信息素养,难以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考试档案管理,也给考试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带来了阻碍。

二、教育考试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意义

1.提高档案管理效率

过去在教育考试档案管理方面,依靠人为手工操作进行大量档案资料收集、整理等操作,将产生较大工作量,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容易发生人为误差,导致档案管理效率偏低。而推动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在档案资料收集、整理、统计等方面,可以依靠数据库、互联网等技术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促使档案管理效率得到提高。相较于传统工作模式,信息化操作能够简化管理流程,保证工作准确性,因此教育考试开始由纸质报名转变为计算机报名,最终发展为集报名、缴费、考务管理和成绩下发为一体的管理模式,为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奠定了基础。通过对纸质档案进行数字化处理,将全部信息转化为数字信息,能夠使信息的真实性、有效性得到保证,避免重复劳动发生,促使资料归档效率得到提高。

2.提供优质信息服务

采取传统档案管理模式,教育考试档案分散在各市区相关部门,难以得到有效集中,使得档案内容更新慢,给信息准确查询和使用管理带来了困难。而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采用电子档案形式进行档案信息存储,建设数字化档案管理系统可以满足信息查询和使用管理需求,能够提供优质信息服务。在教育招生方面,通过实现档案信息化管理,能够为远程网上录取工作开展提供信息服务,促使高校考试科目改革等相关政策内容得到及时传递,帮助相关部门与高校建立高效沟通途径。保证信息时效性,能够使部门与高校做好对接工作,促使考生录取工作有序开展,满足高校迅速录取人才的需求,也为地区招生管理提供强有力的信息支撑,在节约人力、物力的同时,促进考生录取工作得以公平、公正开展。

3.充分发挥档案价值

受纸质档案特性的限制,过去教育考试档案管理将重点放在档案资料收集、管理等方面,对档案资料的开发和利用程度不高。对于多数档案管理人员来讲,普遍存在“重收集、轻利用”的理念,造成档案价值难以得到有效发挥。而实现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可以快速、便捷的完成档案收集、整理等工作,使档案管理人员拥有更多精力进行档案资料利用和价值挖掘。作为最原始的信息资源,教育考试档案可以用于考试科研、教育部门学习政策制定、高校课程设计等各方面。但采取传统方式将面临档案资料查阅困难等问题,导致各项工作开展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进行资料查找。而通过信息化建设增强档案开放性,利用数据分析和挖掘等技术进行有价值信息的挖掘,能够为各项工作开展提供支持,继而使档案价值得到实现。

三、教育考试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途径

1.完善信息化建设制度

在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方面,涉及到档案收集、保存等多个环节。在数字化转化过程中,如果未能加强管理容易导致信息出现失真、丢失等问题。针对这一问题,还要对信息化建设制度进行完善,在加强档案收集、保存等各项工作划分的基础上,明确各项工作管理制度。首先在档案收集方面,需要明确档案管理范围,做好管理职责划分,保证人员能够及时进行考试档案信息的收集、录入,保证作业符合规范。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发现信息丢失、错漏等问题对管理人员进行追责,能够督促人员严格按照规范作业。在档案转化方面,需要制定软硬件设施建设标准,明确信息转化流程,为人员进行档案信息化处理提供指导,促使生成的电子档案质量合格。在档案保存管理方面,由于教育考试档案信息属于考生隐私,因此在信息化管理方面需要加强信息安全管理,避免档案出现丢失、损坏或信息泄漏等问题。建立保密制度,做好教育考试档案分类,设立相应的保密等级,可以进一步明确相关部门和人员的档案调阅权限,能够避免信息遭到随意泄漏。针对档案信息化管理设施,还应建立定期检修、养护制度,保证系统能够得到定期升级,为档案资料管理工作开展提供保障。通过建立与档案信息化管理配套的管理制度,能够保证各项工作得以科学开展,继而为档案信息管理提供制度保障。

2.建立信息化管理平台

对教育考试档案进行信息化管理,需要依靠基础设施支持。在实践工作中,还要建立信息化管理平台,完成相应软硬件设施的科学配置,促使档案得到高效管理。结合这一目标,需要结合教育考试档案信息化管理需求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软硬件设施采购,将落后的管理设施和软件淘汰,推动信息化管理基础设施的更新。为对大量档案数据进行存储和利用,还要完成档案信息数据库的建设。具体来讲,可以选用Microsoft Visual FoxPro等数据库应用软件,对身份证号、准考证号、考试科目、考试成绩等数据字段进行设计,完成数据分类存储的同时,使数据保持关联,为数据调取提供支持。考虑到信息的安全管理需求,还要完成安全审计系统、防篡改系统等各种系统设备的部署,促使平台安全防护能力得到提高。在平台建设过程中,可以在档案管理中引入办公自动化等技术,使档案数字化转化进程得到加快。利用系统对档案字段、属性进行动态管理,能够使平台自动进行相关数据的调取和更新。完成平台搜索引擎设计,能够使平台保持较高查询效率,为后台维护和更新提供便利。考虑到教育考试档案资料将得到不断积累,为保证数据得到高效存储和调取,还要利用云端进行数据存储,利用分布式计算机加强档案数据的分析和处理,促使平台维持高效运转,促使档案管理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3.实现档案信息化查阅

在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中,还应更新管理理念,從档案资源共享角度建设完善信息化管理体系,以便使相关管理工作有目的、有计划的开展。为加强档案资料的利用,还要实现档案信息化查阅管理。在信息化建设中,需要推行权限分级管理,对教育考试机构、高校和相关部门的档案更新和查询权限进行设定,保证人员及时完成档案资料上传,经过网上审查和批准后使信息录入到系统中,确保查阅的数据信息具有完整性和可靠性。在相关部门档案调阅权限得到明确的情况下,平台数据可以向有权限部门开放,促使档案资源在一定范围内得到共享。根据权限对平台数据进行调阅时,系统将对浏览用户进行层次分析,在保证档案资料开放和实现数据共享的同时,利用特定算法对重要档案信息进行加密。只有人员拥有密码,才能对重要信息进行查阅,因此能够避免重要信息泄露。此外,人员可以运用平台提供的大数据技术完成档案资料分析和处理,如对考生水平、文化程度、成绩等数据进行统计,掌握本届考生的考试情况,为相关工作开展提供依据。将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和共享当成是信息化建设目标,在加强权限管理基础上完成标准查询端口的配制,能够为各部门接入信息查询平台提供便利,使档案共享流程得到简化,促使档案资源共享和整合水平得到不断提升,继而为档案价值挖掘奠定扎实基础。

4.培养信息化管理团队

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开展需要由专业团队完成,才能保证教育考试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得到持续提升。结合信息化建设要求,需要聘请同时具备档案管理技能和信息素养的人员,负责对信息化建设工作进行科学规划,保证相关工作有序开展。在对教育考试档案管理队伍进行充实的同时,需要建立科学的人才培养体系,系统开展信息技术培训工作,要求人员掌握互联网、计算机等技术,能够利用信息技术展开相关工作,推动档案管理方式方法创新。在培训工作中,还要将档案资源利用和共享当成是培训重点,促使人员明确重点工作方向,能够运用学习到的知识探索档案资源开发应用问题。日常还应加强人员职业教育,提高人员责任心,使人员积极投身到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中,促使团队整体素质水平得到提升。为保证考试档案安全,还要加强人员安全意识培养,确保人员从计算机、网络等层面掌握系统可能发生的安全隐患,能够通过做好备份和设置防火墙等操作加强风险防控,以免档案信息遭到破坏或出现丢失问题。此外,为保证培训效果,需要加强人员考核管理,督促人员加强先进技术学习,适应时代发展需要,具备开展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的能力。凭借专业团队,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能够得到持续有效推进。

四、教育考试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实践

1.明确档案信息化建设需求

在教育考试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方面,需要结合管理工作需求合理开展信息化建设工作。以学生作弊档案管理为例,在学校学风建设工作中,需要做到严肃考纪,对考试程序进行规范。采取信息化手段加强学生考试作弊档案收集、整理和分析,能够为考试管理提供依据,推动工作的规范化发展,为学校良好考风建设提供信息数据支撑。按照学校考试管理规定,针对考试中出现违纪、作弊行为的学生,需要给与警告、取消学位、开除学籍等不同处分,而考试档案则是学校做出处分的依据。实际在考试档案管理方面,需要保证资料为原始真实资料,在从考试现场收集的同时,保证资料完整性,包含试卷、复习资料、载有考试信息字条、监考教师签字、手机信息、学生签字等。在按照学校考试管理规定作出处分后,需要对这些资料进行归档,并对相关管理规范、处分文件等进行整理、归档。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还要建立电子档案,完成索引目录的编制,为相关信息查询提供便利,促使考试档案管理工作得以高效开展。

2.加强档案资料电子化处理

结合上述需求,实践操作中还要做好档案资料电子化处理。具体来讲,就是在以纸质形式完成考试档案保存的同时,能够对档案资料进行数字化转化。在对学生考试作弊记录进行管理时,纸质载体属于原始凭证,在考试结束后将会得到收集,并提交至学校教务部门进行确认。经过会议评审后,以公文形式传递至学生管理处,生成相应处分文件。对相关档案资料进行收集后,为方便查询,需要统一录入到考试档案管理系统中,按照系统格式进行考试信息逐条添加,完成档案资料的数字化转化。在此期间,要求人员做到严肃对待,能够准确、认真完成信息录入,做到详细注明考试情形、违纪信息,如考试科目、时间、作弊学号等等。考虑到考试档案的特殊性,还要严格划分人员责任,保证人员具备较强的法律、保密和政治素养,严格按照各项管理规定开展进行电子档案建设,能够使考试档案管理工作经得起经验。

3.完成档案管理数据库建设

完成考试档案信息录入后,需要建设档案管理数据库对历年档案资料进行保存,为资料共享操作提供便利。实际在数据库建设中,在确保档案资料完整的同时,还应使档案信息能够快速累积、添加,为管理人员操作提供便利。利用数据库软件对数据字段名称进行编辑,可以取名称首字母缩写作为字段名。在教务处、系部、团委等多个与学生管理有关的部门之间,在设定查询和操作权限的基础上,可以对数据库资料进行共享。在对学生考试档案信息进行使用时,可以直接登录数据库进行信息调阅,无需分头到考试档案管理部门查询信息,因此能够使学校的办事效率得到提高。

结束语

在教育考试档案管理方面,采取信息化建设方案能够使过去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得到一一解决,在提高档案管理效率的同时,提供优质信息服务,促使档案价值充分发挥。围绕这些目标,还要通过完善制度建设推动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通过建立平台为档案信息收集、管理提供便利,并通过共享资源满足信息查询需求,依靠专业信息化管理团队提高档案信息化建设水平。在实践工作中,还要结合考试档案管理需求科学推动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确保相关工作得以高效开展。

参考文献:

[1]尹春玲.基于信息化背景下的教育考试档案管理工作探究[J].兰台内外,2020

[2]杨方忠.信息化背景下教育考试档案管理工作探讨[J].办公室业务,2020

(作者单位:1.青岛市招生考试院;2.青岛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作者:李大鹏 杨景慧

上一篇:大专语文个性化教学论文下一篇:学校新课程心理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