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信息素质教育管理论文

2022-04-22

摘要:信息素质教育是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我国高校开展信息素质教育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取得了显著效果,但还存在着信息意识、观念淡薄,教材和师资队伍滞后,理论与实践联系不紧密等问题和不足。立足现实,推进高校信息素质教育,应当从建立信息素质教育机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进教学方法,营造良好的信息环境等方面入手,以有效提高大学生的信息素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图书馆信息素质教育管理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图书馆信息素质教育管理论文 篇1:

对高校信息素质教育不足的思考

摘要:本文分析归纳了高校实施信息素质教育过程中的不足问题,针对高校实施信息素质教育过程中的不足问题提出了应采取的对策。

关键词:高校;信息素质;教育;不足

美国高校的信息素质教育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特别是近年来,美国高校十分重视信息素质教育,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加强对学生信息素质和信息能力的培养,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我国在“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指引下,教育部门开始意识到信息素质教育的重要性。1984年,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在高等学校开设〈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的意见》的通知,奏响了我国信息素质教育的新篇章。随着教育部1985年《关于改进和发展文献课教学的几点意见》及1992年《文献检索课教学基本要求》等一系列政策法规的颁布,文献检索课在我国高校开始广泛普及,并成为二十多年来我国高校信息素质教育的主要手段。

一、 高校信息素质教育存在的不足

多年来,高校实施信息素质教育虽然对提高学生的信息素质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存在的不足是不容人们忽视的。

1. 信息素质教育在全国高校的实施缺乏统一规划

美国信息素质教育之所以能顺利实施,主要得益于权威机构的统筹规划和协调管理。而我国目前还没有一个全国性的组织出面对信息素质教育作一个统一的规划和部署,这使我国信息素质教育的开展陷于一种无序迷茫的状态。

2. 高校的教育职能部门对信息素质教育管理缺乏力度

我国高校信息素质教育往往陷于图书馆孤军奋战的尴尬境地,得不到教学管理部门以及院系相关部门的理解和支持。在高校教学改革的活动中,许多学校的文献检索课教学工作不但没有得到加强,教学任务反而被严重削减,因此文献检索课备受冷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信息素质教育重视不够。第一,将信息素质教育等同于信息技术的具体应用;第二,将信息素质教育片面认为是专业技能教育;第三,将信息素质教育认为是提高学习效率的辅助手段。这些观念深深地影响着学校教育模式,制约着信息素质教育在我国高校的开展及教育的效果。

(2)信息素质教育手段落后。目前,多数高校仍然以文献检索课作为唯一的学生信息素质的培养方式。模式是老三套:新生入学教育、讲座式教育、文献检索课教学。课程设置大部分为选修课,课时设置多的为一个学期,少的仅仅为几节讲座,而且课程内容陈旧、落后。虽然增加了计算机检索内容,但大部分仍局限于数据库如何检索等检索技能方面的应用,与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方法等基本不沾边,缺少系统化的信息意识、信息需求、信息能力、信息道德等综合信息素质的培养。

3. 信息素质教育的主干课程涵盖面窄

教育部“四个文件”的下发,在我国高校素质教育的发展史上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说,没有这四个文件,就不会有文献检索课今天的成就与辉煌,现在的信息素质教育也就无从谈起。但也必须看到,现代社会是信息化的社会,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瞬息万变,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作为信息素质和信息技术应用技能培养与教育的课程,显然原文件的有关内容,特别是[1992]44号文件《教学基本要求》已经不适应新世纪对大学生信息素质培养与教育的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材内容滞后。信息素质教育应该包括信息意识教育、信息知识教育、信息技能教育和信息道德教育。高校现用教材是以国家教育委员会[1992] 44号文件《关于印发文献检索教学基本要求的通知》为依据编的,内容主要是信息技能教育,部分涉及信息意识教育、信息知识和信息道德教育,内容陈旧又不全面,对学生信息素质的要求也不高,因此不适应新世纪对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的要求。

(2)教学层次不分。学生年龄不同,程度不同,信息素质教育的课程也应不同,对不同的学生应因材施教。目前高校信息素质教育专科、本科和研究生大多共用一套教材,教学层次不分。因此,实施本科、专科、研究生的分段教学也势在必行。

4. 信息素质教育的理念陈旧、学生信息意识淡薄

信息素质教育的理念,是指人所具有的对信息进行识别、获取、加工、利用、创新、管理的知识等各方面基本品质的总和。其中,信息知识是人们在利用信息技术工具、拓展信息传播途径、提高信息交流效率中所积累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它是构成信息素质的基础。信息能力是人成功地进行信息活动所必须具有的个性心理特征,它是构成信息素质的核心。

(1)信息素质教育理念陈旧。信息素质包括信息知识素质、信息意识素质、信息能力素质、信息道德素质。它们四者是一个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统一体。信息知识素质是基础,信息意识素质是核心,信息能力素质、信息道德素质是准则与保证。而我们许多院校把信息素质的培养仅仅理解为文献检索课教育,只着重于信息技能教育,忽视了理念教育,只重视手段应用,忽略了观念更新。

(2)学生信息意识淡薄。根据我们日常工作的观察和对部分学生的调查,发现大学生对信息的吸收程度有很大差别,他们所表现出来的思路一般不是很开阔,往往局限在与自己所喜爱的某种信息接收上,主动捕捉相关信息的意识不够浓厚。另外学生的信息能力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对信息的分析鉴别能力较差、语言较贫乏、缺乏信息创新能力,不善于积累信息。

二、高校信息素质教育针对不足应采取的对策

做好高校信息素质教育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们要针对当前我国高校实施信息素质教育所存在的问题采取以下相应对策。

1. 强调信息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创造政策支持的环境

知识经济社会飞速发展,信息的价值成为价值实体中的独立构成部分,信息资源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首要资源,对信息资源的掌握和应用能力,已成为衡量21世纪人才素质的重要标准。很多发达的国家对信息素质教育非常重视,把信息素质教育看成是提高全民素质、增强综合国力的一项系统工程,并认为信息素质教育是高校教育的一项关键性的成果。吁请教育界权威机构和各级领导要充分认识信息素质教育在知识经济社会的重要性,要为信息素质教育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支持,为各部门人员的合作创造条件,并统一部署和规划,制定出具体实施准则和方案及符合我国国情的信息素质评估标准。为高校推行信息素质教育提供强有力的依据,促使信息素质教育在全国范围内有目的、有计划地实施。

2. 制定科学的信息素质教育规划和切合实际的信息素质教育目标体系

各高校要以国家教育部门的有关政策为依据并结合本院校的实际情况,指定出切实可行的信息素质教育规划。规划制定人应有校长、主管教学的领导、图书馆员、各院系老师和其他相关人员。规划内容应包括以下几点:

(1)信息素质教育的对象和范围。是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信息素质教育还是选择某个年级或院系为试点,条件成熟时再全面推广,要根据各院校的实际情况。因为教育对象和范围不同,要采取的措施也不一样。

(2)确定信息素质教育的目标。信息素质教育的目标就是要求学生应达到的信息素质能力和细则。高校信息素质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培养学生具有丰富的信息知识、较强的信息能力和信息意识、较高的信息道德水平,其中特别要加强对大学生信息检索、判断、评价和利用信息的素质和能力的培养。

(3)指定达到上述能力的课程方案,并分层次、分阶段、分步骤实施。信息素质教育是终身教育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不可能仅仅依靠一两门课程、几次培训讲座来实施完成。应该根据信息素质教育的内涵和培养目标,针对不同年级的本科生、研究生制定系统的信息素质教育实施方案,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措施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信息素质教育。

A.对刚入学一年级学生进行图书馆知识及图书馆利用的教育和培训,讲授图书分类法及图书馆对图书、期刊等的加工和管理、图书馆馆藏查询的使用方法。使新生了解图书馆,增强信息意识,培养学生从网上获取信息的意识和能力,并为以后学习专业数据库打下良好的基础。

B.对二三年级的学生应注重信息能力的培养,开设信息基础理论课程,同时进行检索专业数据库技能的培养。在专业课教学中,插入专业信息及信息资源的介绍,培养学生发现、分析、重组和挖掘信息的能力,为全面学习中外文的专业信息检索与利用做好充分的准备。

C.对四年级的学生应注重专业信息收集、获取与利用能力的培养。全面讲授中外文专业数据库的检索与利用,重点在于明确表达检索需求,精确而有效地构建检索策略;介绍专利文献、标准文献的检索与获取;培养学生论文写作的能力,全面、系统地掌握信息理论和技能知识,并能熟练运用到毕业论文的写作过程中。

(4)确定信息素质教育的评估体系。信息素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各级各类学生应接受不同程度的信息素质教育,也应达到不同程度的标准。目前我国暂未颁布信息素质教育方面的准则,各高校可参照美国《高等教育信息素质能力标准》,也可通过社会需求的考察来制定出一套科学的、符合我国国情和各院校情况的信息素质教育评估体系。该评估体系既能作为信息素质教育的指南,又可为信息素质能力的评价提供有力的依据。

A.在信息需求和获取方面。信息素质教育的评估体系要与学生信息需求的能力相协调,强调不同类型和形式的、现有的和潜在的信息资源的利用,而且还要注重所获信息的成本与收益。

B.在信息选择与评估方面。信息素质教育的评估体系要与学生对信息的增值性、信息的矛盾性等性质的认识相一致。要求学生不仅对信息及信息的来源做到批判性评估,而且对所需信息能够进行有效而又高效率地评估。

C.在信息检索与应用方面。信息素质教育的评估体系要与学生利用各种方法检索各种载体形式的信息相联系,并不断完善检索策略;在信息利用方面,能够将精选的信息纳入到自身的知识体系中去;能够利用信息完成特殊的研究;能够遵守关于信息资源的获取和利用的法律、规定、政策以及礼节。

D.在信息交流方面。要求学生通过与他人、与学科专家和从事实践工作的专家的交流,来不断地修整自己对信息的理解和解释。

3. 高校图书馆要加强与学校其他教育职能部门的协作与联系

信息素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它的推行需要在全校性的信息素质教育整体规划的前提下进行,学校教学行政管理部门、图书馆和院系要相互配合、明确分工,同时还需要信息素质教育教师与各院系的领导及专业教师、学校网络中心、电教中心等相关机构密切合作。合作是高校开展信息素质的重要基础。作为实施信息素质教育主干机构的图书馆,要争取学校主管领导的支持,注意加强与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和院系教学管理机构的横向联系与协作,制定一套完整的信息素质教育机制和教育评价体系,把信息素质教育贯穿并融入学校整个教学体系中,形成全校上下齐抓共学的良好局面。具体方法如下:

(1)图书馆参与学校教学规划的制定,承担图书馆知识、图书馆利用方法、信息基础理论、信息检索与利用等课程的教学工作。

(2)图书馆与专业教师合作,在实现信息素质教育同时深入到专业课教学中,介绍某专业的信息资源与信息检索技巧。并对学生提供像电子阅览室、网络教室这样的实践场所,并能给予辅导和咨询。

(3)积极与网络中心、电教中心等机构合作,开发网络教学平台。图书馆可以对平台的功能、建设模式提出要求,在此平台上进行教学内容建设,并积极开展教学实践。

总之,信息素质教育是一项长期的、持久的、系统的工程,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要经过长期的学习、教育和熏陶。为了使信息素质教育在我们高校之间顺利实施,高校之间要建立信息素质教育经验交流机制,定期总结交流经验,互通有无,取长补短,不断改进,使高校信息素质教育再上新的台阶,开创新的局面。

参考文献:

[1]樊宏利.高校信息素质教育的现状与思考[J].河北科技图苑,2005(2).

[2]王玲,康美娟.高校图书馆信息素质教育的内容与实施策略[J].科技文献信息管理,2004(1).

[3]黄晓斌.美国高校的信息素质教育及其启示[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1(4).

(郑州高等师范专科学校)

作者:李文玲

图书馆信息素质教育管理论文 篇2:

我国普通高校信息素质教育存在的不足及改进策略

摘 要:信息素质教育是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我国高校开展信息素质教育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取得了显著效果,但还存在着信息意识、观念淡薄,教材和师资队伍滞后,理论与实践联系不紧密等问题和不足。立足现实,推进高校信息素质教育,应当从建立信息素质教育机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进教学方法,营造良好的信息环境等方面入手,以有效提高大学生的信息素质。

关键词:普通高校;信息素质教育;存在问题;改进策略

信息素质教育是近年来引起我国高校尤其是图书馆学界广泛关注的问题,相关理论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对于高校开展信息素质教育的总体研究还不够深入,特别是对于普通高校信息素质教育的深刻意义、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等涉及较少。本文拟对此做些探讨,以期有助于相关研究的深化拓展。

一、推进信息素质教育是高校教学改革与发展的重要任务

“素质”是指“人或事物在某些方面的本来特点和原有基础。”[1] “信息”是情报和知识的载体,是一种对事件和事物的抽象反映,是客观事物存在和运动状态的描述。[2] “信息素质”是伴随着信息产业的形成和发展而出现的一个名词术语,这一概念是从图书馆素质和文献检索技能发展演变而来的,指的是信息社会中个体所具备的各种信息品质和能够发现信息需求、查寻、分析判断、加工、筛选、综合利用、创造信息的各方面能力的总和,是信息意识、信息道德、信息观念、信息潜能、信息知识、信息能力等多项基本素质的有机组合。[3]其中,信息意识是前提,是指人们对于信息敏锐程度,包括对信息的识别与获取能力,对信息的分析、判断以及对信息的利用和评价素养;信息知识是基础,是指一切与信息有关的各个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信息能力是保证,是指收集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开发及再生信息、传递信息和提供信息的能力以及利用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信息道德是准则,是指人们在信息活动中应当遵守的伦理道德规范的总和。[4]

1.开展信息素质教育是高校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信息素质在发达国家被公认为个人、企事业单位,乃至国家和民族在信息社会求生存、谋发展的基本素质和能力。信息素质教育被看作是国家兴衰存亡的一个重要方面,并在许多发达国家各个教育阶段全面开展。在当今全球的竞争环境中,军事、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竞争,最终都体现为人的素质的竞争,国家的综合实力取决于人口素质的高低。在我国现今阶段,以通信技术、计算机和信息处理技术的进步为主要内容的信息技术革命,正使人们走向一个更加高速化、智能化、多样化的世界。信息素质已成为最宝贵的资源和动力,从一定意义上说,信息素质就是力量,就是财富,这已成为各行各业不变的真理。作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校,重视和培养大学生的信息素质,通过信息素质教育,使受教育者成为具有终身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竞争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是社会信息化对高校的要求,是迎接新时代挑战的需要,是深化高校教育改革的要求,也是高等教育顺应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2.开展信息素质教育是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信息素质已成为创新人才所必备的基本素质。信息素质教育以培养大学生的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为宗旨。相对于培养知识传承、积累技术为主的传统教育或应试教育,信息素质教育重在培养大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其主动开发潜能。美国图书馆协会和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在其出版的《信息力量:创建学习的伙伴》一书中指出:“具有信息素养的学生能够有效地、高效地获取信息;具有信息素养的学生能够精确地、创造地使用信息;具有信息素养的学生能够熟练地、批判地评价信息。”只有加强高校信息素质教育,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创新人才。使得他们在学习有限的知识外,通过自身的学习去获得更广播的信息,并获得收集、鉴别和使用信息的能力,从而在以后的职业生涯中应用信息能力来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和社会适应性。美国管理学家彼得·圣吉在曾说:在未来:信息素质是你拥有的“唯一持久的竞争优势,或许是具备比你的竞争对手学习的更快的能力”。[5]

3.开展信息素质教育是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在科技迅速发展和信息资源急剧扩张的情况下,知识老化周期加快,大学生在校学习的专业知识,在若干年后就会碰到相对应用领域专业知识过时的问题。根据美国工程教育协会统计:大学毕业的科技人员所有的知识,只有12.5%是在大学阶段获得的,而87.5%则来自工作实践中不断的学习和积累。[6]高等教育主要以开发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从学校教育转向终身教育。大学不在局限于传授知识,而成为集知识的传播、加工、应用和创造为一体的基地。开展信息素质教育有助于树立新的教育观、知识观和学习观。18世纪英国大文豪S.Johnson说过:“知识有两类:一类是我们自己掌握的关于某一学科主题的知识,另一类是我们知道可以在哪找到知识。”信息素质教育正是对应着第二类知识的传授,是树立“教是为了不教”的观念,倡导学生独立学习,学会学习,培养学生进行“基于资源的学习”。实现以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自主建立自己的知识结构和学科体系,从而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不仅能改善课内学习效果,更强化了课外多渠道学习,有利于学生间交流与合作,更好地培养团队精神。

二、我国普通高校信息素质教育存在的不足

我国高校开展信息素质教育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1984年教育部下达的《关于在高等学校开设<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的意见》,奏响了我国高校开展信息素质教育的新篇章。随后,信息素质教育得到我国各界人士的普遍重视和认可,并取得了显著效果。根据2008年CNNIC统计公布,学历在本科以上的网民中,搜索引擎使用率已超过93%。[7]但我国高校信息化进程及信息素质教育仍处于初级阶段,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1.缺乏信息意识、信息观念。许多高校领导和主管部门对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重要性缺乏足够认识。据2005年某课题组调查显示,在被调查的355所高校中,开设文献检索课的院校占42.8%,将其作为选修课的占93.54%,授课对象为本科生的90.2%。[8]很多高校仍未开设信息检索课程,或者信息专业课设置名存实亡,有的则根本未纳入教学日程和教务计划当中。大学生缺乏足够的信息意识和信息观念,其信息能力处于一个较低水平层次上。只注重专业课学习,对文献检索的相关知识缺乏系统深入的学习和了解,不善于概括整理和积累信息。很多同学平时利用图书馆也只是借阅文学期刊、小说,当需要某种信息知识时,通常抱着完成任务的应急心理,匆匆忙忙、手忙脚乱地四处查找,由于时间紧迫,又不掌握查询规律和检索方法,所查找、收集的资料非常有限,加之缺乏对信息的分析鉴别能力,撰写毕业论文和完成毕业设计就显得慌乱甚至无从入手。

2. 信息素质教材和师资队伍建设滞后。随着高校教育事业近几年的快速发展和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许多旧的文献检索和信息基础理论教材已不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但由于高校差异较大、层次迥异、专业繁多,不可能规定统一教材,因此有许多高校自编教材,或沿用陈旧的、已不符合我国特色的信息素质课程体系的教材。“大学者,乃有大师之谓也,非大楼之谓也。”高校虽然比较重视师资队伍建设,但文献检索课毕竟是只有二十几年历史的一个新学科,有许多高校缺乏情报学、信息管理类的专职教师,任课教师大多是图书馆员、档案馆员或其他专业毕业的硕士生兼任,文献信息检索研究的理论基础不够扎实,教学经验欠缺。

3.信息课程教学与实践联系不够紧密。2002年国家教育部新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中明确规定:开展信息素质教育,培养读者的信息意识和获取、利用文献信息的能力是高校图书馆的一项主要任务;图书馆应通过开设文献信息检索与利用课程以及其他多种手段,进行信息素质教育。但我国有许多高校,特别是规模偏小或地方院校,对图书馆的重视程度不够,理论上承认“图书馆是学校的图书资料情报中心,是为教学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研究机构”,但在实践中常把图书馆等同于后勤、保卫,信息课程的开设与图书馆严重脱节,任课教师教授内容仅限于课本理论,不能结合图书馆文献检索实践展开教学。甚至在新生的入学教育上也少了如何利用图书馆这一重要内容,因此有许多以前没有接触过大学图书馆的学生,不会利用图书馆,对图书目录查询、工具书的使用、计算机检索等都不熟悉,缺乏甚至没有利用计算机网络获取信息的意识。他们进入图书馆没有目的,盲目地到处乱窜乱翻,逮住什么看什么,逮住什么借什么,人云亦云,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

4.教学环境及软件设施落后。几近年高校的教学评估、图书馆评估使得高校的教学和图书馆设施发生了很大改观,虽然硬件建设力度在逐年加大,但软件环境与管理却一直跟不上,教育管理与教学软件和学校实际应用联系不紧密,软件开发与利用的水平依然很低,许多高校的软件设施还不能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文献检索课是操作性很强的课程,强调实践环节,如果教师上课照本宣科,固守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教学效果肯定不会好,学生也没有多大兴趣。检索课教学应该在多媒体教室或图书馆的电子阅览室进行,教学方法应灵活多样。但一些高校多媒体教室除了正常上课时间,教师结合课件进行演示讲授外,其余时间则大门紧锁,不对学生开放,不利于学生信息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校园网的开通、资源共享也很有限,有的高校只对院系办公室、教室开通,学生在宿舍或其它地方就不能利用图书馆的电子文献进行检索查询;缺乏文献检索方面的软件和课件制作,使教学不能结合具体数据库的检索实例进行。

三、加快推进我国普通高校信息素质教育的对策建言

如前所述,信息素质教育是人才的基础教育,高校开展信息素质教育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和迫切的现实意义,应把其置于重要的发展地位。立足实际,加快推进我国普通高校信息素质教育,应注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1.建立健全信息素质教育机制。“信息素质是终身学习的一种基本人权”,“信息素质是有力地投身信息社会的一个先决条件”。[9] 信息素质教育是一种促进个性全面发展的教育,高校领导决策层要树立新观念、新意识,从人才可持续发展和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创新人才的高度来认识信息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与迫切性。要把信息素质教育纳入到教育计划当中,有计划、分层次、有重点推进,规范文献检索课教学活动,实现文献检索课的制度化和考评标准。充分发挥图书馆、情报所、信息网络中心及个教学部门的作用,构建信息素质教育支撑体系。

2.加强教材和师资队伍建设。教材是教育的根本,一本好的教材可以使师生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针对文献检索课教材陈旧、出版杂而多的状况,各高校应根据专业性质和实际情况选用或编写适合自己教材。同时,好的教材应有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来实现教学,邓小平同志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10]师资是推进信息素质教育之根本,高校应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立专业教师、兼职教师与学科馆员相结合的师资队伍。鼓励年轻教师考取图书馆学和信息类专业的研究生和博士生,提高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积极组织青年教师参加各种培训学习和学术交流活动,开阔眼界以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和教学水平。教师不仅要掌握专业知识,还应具备熟练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和一定的外语水平,并注意学习与信息检索相关的教育学、心理学、传播学等理论知识,以适应现代信息化社会的教学需要。

3.结合实践进行多元化教学。信息检索课是培养大学生信息素质的一门主干课,包括文献信息的组织方法、检索语言、检索途径、获取方式及各类检索工具、检索系统的检索利用方法等,因此在教学中必须改变传统的灌输式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方式,拓宽教学内容,改善教学环境,应用现代化教育技术,采用更多专业信息知识,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管理体系,注重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和检索评价利用信息能力。任课教师可在校园网或个人主页上建立网络教学平台,为学生提供课程大纲、参考书目、相关网站及网页。学生可在教学平台上制作课件、建立个人主页,并进行交流互动、更新维护和个性化服务。根据有关资料显示,在美国,1995年就有28%的大学提供网上课程,1998年已猛增到60%,大学有8%的课程利用了光盘教学,12%的课程在教学中采用了多媒体技术,15%在课程在教学中使用了计算机模拟和演练,25%的课程在教学中使用了电子邮件。[11]在教学中结合科研,以模拟科研题目研究的形式组织教学或选一些比较简单的科研题目组织实际教学。学生根据教师给定的题目,对课题进行分析,在学科馆员专业指导下,通过利用图书、期刊论文、光盘数据库、联网数据库、互联网等信息资源来探索概念和问题,查找并阅读必需的信息资料,写出课题设计方案,经教师批准后每人写出一篇模拟科研题目研究的学术论文。这种模拟科研课题的实验教学不仅有助于学生的综合操作能力、检索阅读能力、科技写作能力的提高,而且有助于教师科研水平的提高。

4.营造良好的信息素质教育环境。信息素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大学生信息素质的培养,除了领导的重视、图书馆的支持、文献检索课的学习,还需要得到高校内多个部门的有力支持和配合,为大学生提供良好信息环境和在线学习机会。要从思想、制度、组织上给予重视和关怀,从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给予大力关注、扶持,营造良好的信息素质教育环境。教育学家认为:“人的整体素质的培养与发展是由正式课程和潜在课程共同完成的。”因此,信息素质教育应注重优化教育环境,加强校园网建设,增加多媒体教室,在校园网上开展不同方式的信息交流、信息发布、信息导航等活动,传授网页制作以及各种网络信息的获取、传播、储存、评价、使用、创新等的方法和技巧。在图书馆主页或校园网上设置信息专题和电子学术论坛,提供某学科或某主题的相关信息及讨论情况,营造良好的学术信息环境。此外,图书馆、团委、学生会等应经常举办各种信息教育活动,如信息专题讲座、信息宣传栏、信息报告会、信息导航、信息演讲比赛等,使大学生充分了解信息技术的社会功能和作用,进而培养他们的信息观念,强化信息意识,耳濡目染,自觉不自觉地提高自己的信息素质和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K].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302.

[2]赵岩碧.信息检索原理与方法教程[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1-2.

[3]阮海红,王志华.信息传播与文献检索[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57.

[4]王丽华.国内外信息素质教育研究现状及实践情况[J].图书馆杂志,2007,(2).

[5][美]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M].上海:三联书店,2003.

[6]梁立华.关于开展信息素质教育重要性的研究[J].安徽文学,2007,(5).

[7]黄霏嫣.新形势下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的现状及培养策略[J].现代情报,2011,(3).

[8]杨春.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构建方略[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6,(3).

[9]王振妘.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模式的构建[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7,(2).

[10]邓小平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105.

[11]李晓新,吴娱.中外信息素质教育比较研究[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3,(3).

[责任编辑:黎 峰]

作者:朱晓琴

图书馆信息素质教育管理论文 篇3:

公共图书馆如何引导青少年信息素质教育

【摘 要】本文阐述了青少年信息素质教育的概念和内容,分析了公共图书馆开展青少年信息素质教育的现状及必要性,提出了公共图书馆对青少年进行信息素质教育的四项措施。

【关键词】青少年;信息素质教育;公共图书馆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普及,信息海量般递增。鱼龙混杂的大量信息,令人应接不暇,无所适从。如何引导青少年在纷繁复杂的信息中准确地获取信息,并有效地处理加工,让信息最终为我所用,是摆在公共图书馆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在信息社会,人们只有具有敏锐的信息意识,具备良好的信息素质能力,才能更好地生存与发展。公共图书馆利用其自身丰富的信息资源优势,得天独厚的人才技术及服务优势,对青少年进行信息素质的引导与教育,是当前形势的需要,也是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探讨公共图书馆在全面提高青少年信息素质中的角色和作用,对提高青少年信息素质,为国家培养具备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青少年信息素质教育的内涵

信息素质(Information Literacy),最早是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车可斯基(Paul Zurkowski)于1974年提出来的,定义为“人们在解答问题时利用信息的技术和技能”。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我们可以这样定义:信息素质是指用计算机和信息技术高效获取、正确评价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信息素质不仅是人的整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们在信息社会中必备的基本能力。

青少年信息素质教育包含以下三个方面:1)信息意识教育。信息意识是人们对眼前的繁杂信息的正确判断与捕捉,也是人们对信息的敏感度。要培养青少年具有良好的信息意识,就是要培养他们敏锐的信息观察力,善于发现信息,利用信息,让真正有价值的信息为自己的学习研究服务。2)信息能力教育。信息能力包括信息的获取能力,信息的组织处理能力与信息的利用能力等。信息能力是青少年自主学习和创新研究的基础,也是未来社会必备的基本能力。3)信息道德教育。信息道德是个体在获取信息过程中所必须遵循的准则和规范。信息道德教育的目的在于促使青少年遵循一定的信息伦理与道德准则,来规范自身的信息行为与活动。要培养青少年具有良好的信息道德素质,有信息责任感,能遵循一定的信息伦理与道德,来规范自身的信息行为活动,那么未来的信息社会才会在良性循环的轨道上健康发展。

2.公共图书馆信息素质教育的现状

长期以来,在基础教育阶段,由于普遍注重应试教育的分数、升学率,忽略了对青少年人生很重要的图书馆自主学习能力的引导与培养,加之中小学的图书馆条件简陋,不成规模,学校义务教育中也没有一整套完全针对中学生的完备的图书馆知识教育体系的理论或教材做支撑,导致青少年图书馆意识淡漠,更不用说利用图书馆自主学习的能力及信息能力了。

信息素养是人的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国家民族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种精神,一种人格特征,一种综合能力,关系着个人、团体、社会在信息时代的生存与发展,关系着整个民族的国际竞争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强青少年信息素养培养不但能促进未来信息社会创新人才的培养,而且能使青少年获得知识创新的基本素质。更重要的是培养起青少年获取信息、分析判断信息及处理信息的能力,为他们将来的生存、竞争及终身学习奠定基础。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今天的信息素质能力的提高,综合素质的提升,既关系着个人将来在信息时代的生存与发展,也关系着整个民族的国际竞争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作為有社会教育职能的公共图书馆,应肩负重任,为青少年信息素质教育撑起一片蓝天,做出应有的、不懈的努力。

3.公共图书馆开展信息素质教育的优势

信息时代的公共图书馆作为社会教育系统的重要窗口,作为学校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地,是知识和信息的主体,其丰富的馆藏信息资源、便捷的文献检索系统、得天独厚的人才技术及特有的服务、在青少年信息素质教育中具有其他部门不可替代的优势。

公共图书馆具有浓厚的学术氛围,是集信息储存、开发、检索、评价、使用等为一体的信息管理部门,其便捷的文献检索系统,对青少年的信息素质教育具有无可替代的优势。在这里汇集了一批既有专业水准、又能熟练应用计算机等现代信息技术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队伍。公共图书馆通过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队伍,先进的技术手段,完善的服务设施,使各类杂乱无章的知识信息经过分类、排序、编目,成为有有章可循便于查找的有序信息,这种便捷的文献检索方法使信息素质教育更容易实施。

4.公共图书馆实施信息素质教育的措施

公共图书馆承担着社会教育和信息资源开发的双重功能,事实上已成为实施信息素质教育的重要承担者。应当充分利用图书馆自身信息资源和优势,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对青少年信息素质教育发挥其应有的引导作用。

要培养青少年的信息素养,公共图书馆员的信息素养水平首先要提高。图书馆必须拥有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才能真正承担起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职责。要重视馆员自身专业素质的培养,使他们应持有积极的态度,开放的思想为自己量身定制科学的、具有前瞻性的学习计划,不断地、主动地、自觉地坚持自我学习、终身学习,关注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未来产生的影响,熟练掌握包括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以及包括图书馆专业知识在内的多学科的理论知识,具备对现代信息的理解能力、应变能力,用全新的理念、现代化的手段、新颖的方式主动为青少年信息素养培养提供服务。要尽快构建包括信息教育专家在内的多学科领域内的专家指导队伍,以此来提升并拓展青少年的信息素质能力及综合素质,以满足未来社会对不同层次、不同学科专业信息人才的需求。

公共图书馆是青少年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是否具备必要的信息技能,熟练地利用图书馆获取信息并有效的加以利用,体现了当今青少年的个人自学能力和研究能力,也是未来信息社会对人才素质的最基本要求。而探索青少年信息素质教育的长效机制,真正发挥公共图书馆在提高青少年信息素质中的作用,这又是当前信息教育管理者,特别是图书馆员将会长期面临的一项任务。面对信息社会的新挑战,公共图书馆需要做出新的尝试,做青少年信息素质教育的引领者。

【参考文献】

[1]薛明.公共图书馆信息素质教育现状与对策[J].图书馆学刊,2010(6):74-76

作者:王芳玲

上一篇:员工培训质量与教育培训论文下一篇:困扰当代中国的特殊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