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探析论文

2022-04-18

摘要:文章简要阐述广西发展生态蚕业对新农村建设的意义,分析广西生态蚕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并相应提出发展广西生态蚕业的对策,旨在通过良性的经济循环促进广西蚕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推动新农村建设的步伐。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新农村建设探析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新农村建设探析论文 篇1:

科学发展观视角下少数民族地区的新农村建设探析

摘 要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要推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就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推动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更需要贯彻科学发展观。本文从科学发展观的视野下深入探析少数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的发展要求,阐述其发展的要求、基本原则及路径选择。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民族地区 新农村建设

一、推进新农村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迫切要求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始终坚持的重要战略思想。我国是拥有55个少数民族的人口大国,民族地区的发展,关系到我国发展的全局。坚持科学发展观,其着眼点就是要用新的发展思路探索科学发展道路,实现更好更快的科学发展,这也是民族地区加快发展所必须坚持的。根据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精神,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关键在于新农村建设,这也将是一项重大的历史任务。

(一) 推进新农村建设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据国家民委扶贫办对少数民族地区(包括民族八省区和其余民族自治地方,共20个省、区、市)农村贫困监测结果分析和据国家统计局对全国31个省(区、市)6.8万个农村住户的抽样调查中民族八省区调查数据统计分析,2005年末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绝对贫困人口1170.4万,其中民族八省区农村绝对贫困人口879.7万。可以看出,我国少数民族农村贫困依然是遏制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推动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加快民族地区发展不仅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更是广大民族地区人民群众的迫切要求与期望。

(二)促进三农发展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最重要途径

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民不但是农业生产者,也必须是农业的经营者和农村的管理者。且现代农业的发展过程实质上是先进科学技术在农业领域广泛应用的过程。因而,要促进民族地区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就需要关注三农发展,推动三农发展。2004年以来,中共中央、国务院连续出台7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2010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提高了农民的积极性,有利于帮助农民实现增产增收、摆脱贫困。

(三)新农村建设是保护民族地区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

我国少数民族大多数居住在西部及南部的山地、高原、丘陵等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域,且长期以来传统的农业耕作模式和生态恶化的累积性导致了少数民族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严重受阻,经济发展受限。我国新农村建设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有步骤有计划地进行。中共五中全会提出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要求,着眼于改善农村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切实改善农民生活条件和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通过新农村建设的逐步推进一定可以促进民族地区农业发展,实现生态环境与新农村建设的健康循环模式。

二、新农村建设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一) 巩固国家统一稳定,维护边疆安全

我国绝大多数少数民族分布于内陆及边疆地区,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农村贫困人口比例较高,先天自然条件也不优越,且少数民族地区的交通、教育、文化等资源都相对缺乏。因此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既是改善少数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发展农村经济,促进乡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更是巩固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维护边疆安全的重要保障。

(二)立足国情与借鉴、吸收国外经验相结合

西部大开发以来,我国各级政策切实贯彻国家方针政策,从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出发,立足少数民族地区的特有条件,发展特色经济,挖掘优势产业,不仅加快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也为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有利于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开展与推进。同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与世界经济的联系越发密切,不断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使得国外先进的生产技术、文化及建设经验流入国内,为我国经济发展,建设工作提供了经验与蓝本。我国可以批判地吸收国外农村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建设、农业科技推广、政策支持和保护农业的政策等方面积累的经验,形成了系统的农村建设工程,以推动我国民族地区的发展进程。可见,立足国情与吸收、借鉴国外先进的建设经验相结合是我国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必须要把握的重要原则。

(三)循序激进与重点推进相结合

林德布洛姆的渐进调试理论强调要针对活动环境、因素等条件的变化而不断调整制度的安排,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步达到目标。新农村建设是一项时间长、责任重、过程复杂的活动。因而在新农村建设活动实施过程中需要制定计划,不断调整进程及安排以保证农民的根本利益,达到最优的效果。同时,民族地区只有发展生产力,才能推动经济发展。只有坚定不移地发展生产、繁荣经济,才是新农村建设的中心任务。因而抓住民族地区新农村的重点,并有步骤、有计划的实施建设工程才是实现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

三、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路径选择

(一)发展、惠及民生科技

2008年初,国家科学技术部制定了《新农村建设民生科技行动方案》,旨在以科技惠及亿万农民生活为宗旨,让科技根植于农民生活,为加强农村民生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因而在建设少数民族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应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一是加强各级领导为农村民生科技行动组织保障,保障农村民生科技行动有计划、有重点地实施。二是政府应增加投入为农村民生科技行动提供经费支持;三是通过项目实施民族地区农村民生科技示范;四是加大宣传力度,重视经验总结,营造推进农村民生科技工作的良好环境;五是强化科普,帮助广大农民树立现代生产生活方式意识。

(二)保护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文化与创新发展

民族文化是各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本民族特点的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我国55个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演变过程中都形成了各自民族特色的习俗、语言、工艺,这些不仅体现了各少数民族的特色,也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是我国民族文化发展的坚实基石。而经济活动是文化发展变化的基石。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的开展正是发展民族经济,推进民族地区走向现代化的重要步骤。因此各级政府及相关文化部门应充分认识到经济发展对民族文化的影响,发挥促进作用、控制不良影响,使民族地区的文化能够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同时我国民族文化仍是一个巨大的文化宝库,大量神秘的文化、习俗及稀少的语言仍值得我们进一步挖掘。与此同时还应加大民族文化与汉文化融合,不断发展创新,形成新的具有生命力的新文化,使其不断适应经济发展的步伐。

(三)加大扶贫力度,贯彻国家扶贫政策

由于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程度的制约,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仍相对滞后,贫困依然是民族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国家相继制定了《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等重要政策,鼓励广大学者不断进行反贫困的理论研究并广泛运用于实践中,取得了重大成果。我国民族地区扶贫的思路措施体现在:(1)切实转变观念,把扶贫工作从单一的财、物投入转移到领先科技脱贫的轨道上来。(2)加快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为扶贫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环境支持。(3)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培养高素质的新型农民,加大对农村带头人的培养,如农村的领导干部,农民企业家等。(4)建立民族地区自己的产业开发基地和研发基地,加快农业科技的推广和采纳应用。(5)从中央到地方尽快制定民族地区扶贫的优惠政策和措施,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参考文献:

[1]马林.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建设论.民族出版社,2007年第1版.

[2]唐文武,贺迅宇.新农村建设与新型农民培养的互动关系研究.湖北农业科学,2010(1).

[3]程又中,胡宗山.国外农村建设的经验教训.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7(2).

[4]杨仁德,向华等.贵州新农村建设民生科技行动思考.河北农业科学,2010(1).

作者:刘丽娜

新农村建设探析论文 篇2:

发展生态蚕业与广西新农村建设探析

摘要:文章简要阐述广西发展生态蚕业对新农村建设的意义,分析广西生态蚕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并相应提出发展广西生态蚕业的对策,旨在通过良性的经济循环促进广西蚕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推动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关键词: 生态蚕业;新农村建设;建议

党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生态蚕业是按照生态学与生态经济学的原理,运用系统工程的方法,把发展经济与建设优美环境、充分合理的利用与增殖资源统一起来,达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统一,实现经济与生态的两个良性循环,从而形成“合理投入,优化环境,持续发展,增加产量,改善品质,提高效益”的蚕业新格局[1]。蚕桑产业是广西的特色产业,“十一五”以来,广西抓住“东桑西移”的契机,调整蚕桑产业结构,大力发展蚕桑产业,努力将蚕桑业打造成一项富民工程。同时,通过利用蚕桑资源优势,发展生态种植、养殖的立体农业来促进新农村建设,增加蚕农收入,推动蚕区经济与文化的发展,协调经济与生态的和谐关系,促进蚕桑产业的综合能力的提高。本文通过对发展生态蚕业于广西新农村建设的意义、生态蚕业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以及相应的对策进行分析,旨在促进广西生态蚕业良性循环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发展生态蚕业对广西新农村建设的意义

广西蚕区市县按照中央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紧紧围绕“三农”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支农惠农的政策来加强新农村建设,通过发展生态蚕业改变以往“脏、乱、差、散”的现象,形成了整洁、文明、富裕的村容村貌。尤其是发展与生态观光旅游结合为一体的广西生态蚕业,对促进新农村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1发展生态蚕业是产业结构优化,扩大再就业的有效途径

随着“东桑西移”的实施,广西的产业结构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在传统的种桑养蚕的基础上,根据“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进行整体规划,优化了农业产业结构[2]。通过蚕桑资源综合的开发利用、深加工以及生态蚕业建设模式,不仅提高蚕业生产效率,节约生产成本,还带动了蚕区商业、深加工、服务业、运输业等相关行业的发展,增加再就业机会,促进了社会稳定与农业经济的增长。

1.2发展生态蚕业是促进农民增收的特色产业

发展生态蚕业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尤其对于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基础薄弱的贫困山区,蚕桑业成为农户主要的经济来源。在部分蚕区,生态蚕业已成为农民重要的经济支柱产业,是农民增收的新亮点,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经济支撑。

1.3发展生态蚕业有利于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改善村容村貌

实行科学的立体种植养殖和加工方式发展生态蚕业,,可充分利用当地的蚕桑资源、土地、劳力等资源优势,形成蚕桑经济的良性循环。传统的种桑养蚕中,蚕沙是最污染蚕区环境的物质,如今利用蚕沙作为一种特殊的清洁能源,进行发酵处理生产沼气,不仅提高资源利用率,还降低生产成本。把蚕沙资源转化为绿色能源,在为农村节能减排、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促进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发挥出巨大的作用[3]。生态蚕业是环境与经济并重的产业,在产业推进的同时,有利于治理蚕区农村脏、乱、差的环境面貌,推动村容村貌的改变。

1.4发展生态蚕业有利于蚕桑文化的传播与文明乡风的形成

蚕桑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将蚕桑文化与生态农业相结合,既可为蚕文化的传播提供新途径,又可丰富生态旅游的文化内涵[4]。以生态农业景观、产品为旅游开发的资源,集桑园观光、桑椹采摘、桑蚕宴、蚕桑科普知识宣传为一体的休闲农业旅游,让游人在领略田园风光的同时,还可从中了解到蚕桑现代养殖新技术以及生态农业良性循环所带来的好处。同时还增加了蚕农的收入,改善了村容,形成了文明乡风,促进了蚕区新农村的环境建设。

2广西生态蚕业发展现状

广西农业部门把生态农业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突破口,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形成了生态养猪、沼气池建设、生态水果、高效生态诱虫灯、小池生态养殖、捕食螨、水果套袋、黄色诱虫板、免耕、低毒高效低残留农药、生物有机肥等先进实用的生态农业技术,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领域,取得了明显效果。生态型蚕桑业跃升全国第一,促进了蚕桑产业发展,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新经济增长点。目前,广西生态蚕业发展主要有以下模式:

2.1种植结构调整与优化模式

广西宜州市是全国最大的蚕桑生产基地,蚕桑业是该市农民增收、财政增长的重要产业之一。2005年起通过调整种植结构,大力发展蚕桑产业,蚕桑面积逐年扩大,2012年全市桑园面积发展到2.07万hm2,鲜茧产量达5.03万t,农民养蚕收入达18亿元。同时建设高效蚕桑示范基地,通过推广应用新技术与新品种不断促进蚕区品种的更新换代。

2.2基地示范带动模式

广西平果县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推广“蚕+沼+果”、“桑+灯+鱼”等蚕业生态模式,2011年建设20个“生态型优质、高产、高效桑蚕生产示范村(屯)”。同时,充分利用桑叶、桑椹(果)、桑枝、蚕沙、蚕蛹等蚕业副产品资源,开发应用桑枝食用菌、桑枝造纸、蚕蛹饲料等综合利用,推进生态蚕业和蚕业循环经济发展。宜州市通过建设刘三姐乡孟山屯、庆远镇太平村等生态蚕业示范村,形成“桑+灯+渔+蚕”生态种养模式,全面带动桑蚕生态村建设,加快了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推进了农村“五改十化”,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容县分别在容州镇千秋村、红光村、容西乡祖立村等进行生态循环农业模式示范,有效促进了养殖业和种植业的良性循环,带动了沙田柚、荔枝、龙眼、八角、玉桂、蚕桑、兰花、养猪、养鸡、养鱼等产业发展,逐步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产业发展格局,成功培育了一批生态富民示范镇、示范村、示范户。

2.3协会、合作社带动模式

横县云表镇号称全国蚕桑生产第一大镇,通过实施科技项目,采取“科技+龙头企业(公司)+协会+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培育茧丝绸产业在县域经济中的支柱地位,带富了一方农民,培养了一批人才,扶强了龙头企业。2012年底,该镇拥有桑园面积2800hm2,养蚕户1.3万户,全镇养蚕17.6万张,鲜茧产量1.26万t,产值3亿元,农民收入稳步增长,种桑养蚕已成为云表镇农民的第一大收入来源。

2.4生态旅游模式

钦州市灵山县官屯村农民梁绍东种植桑椹5333m2,供游客采摘、订购,大部分桑椹销往制酒企业,市场价格为40元/kg,年销售收入达80多万元。2012年4月份,他还举办了第一届农民桑果节,吸引了2000多名群众、游客前来参加,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当年五一小长假吸引了超过5000名游客前来采摘桑椹。通过桑果节,许多群众达成了种植意向,梁绍东还接到10万株桑苗的订单。

3存在问题

3.1生态农业建设基础薄弱,环保意识不强

由于广西在生态蚕业开发起步较迟,生态农业基础较为薄弱,缺乏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对生态蚕业的认识不足,未形成成熟的蚕桑生态模式。加上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力度不够,蚕农环保意识不强,对生态蚕业的可持续发展认识有限,没能处理好改善生态环境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关系,制约了生态蚕业发展,生态蚕业的模式尚停留在自发式、小规模的状况。

3.2科技落后,资源利用率低

由于农村教育较为薄弱,蚕农对生态蚕业知识认识落后,加上科技术人员相对缺乏,蚕区农民沿用传统的种桑养蚕模式,缺乏对先进技术的认识与使用,对蚕桑资源的利用率不高,导致资源的浪费与生态的污染。

3.3农村基础建设设施落后

我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较为薄弱,交通设施条件差,农田灌溉设施相对落后,通讯信息相对滞后。农村基础设施不完善,影响了蚕农对信息的接受和应用,制约了生态蚕业开发的力度。

4对策

4.1加快蚕业结构调整,优化资源布局

广西产业发展与结构调整需要实行战略性转向,由适应性、局部性、计划主导性调整转向战略性、全局性、市场主导性调整,并围绕这种转向进行调整路径的创新[5]。加快蚕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在于做好蚕桑优化改造。目前,广西大部分蚕区的桑园还是老桑园和低产桑园,要通过品种更新、引进优良品种,按照生态、经济发展的和谐统一,通过立体种植、养殖模式,合理优化资源布局,达到老桑园和低产桑园改造、技术改良、经营改善的目,促进蚕桑业的转型升级。

4.2创建蚕桑标准化综合示范基地,培养龙头企业

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规模发展的思路,集中资源、合理配置,创建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重点抓好示范基地以及示范户的建设,通过组织培训、发放技术资料、示范带动等方式,不断扩大蚕桑标准化生产基地的规模。同时,发展“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引进并培养龙头企业,建立风险保障机制,提高蚕业组织化程度,使种桑养蚕由千家万户的分散经营转变成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的有序生产经营[6],从而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全面带动整个蚕区产业的发展。

4.3加大科技投入,加强蚕区文化建设,提高蚕农素质

要加大蚕业科技的投入,开展省力化养蚕技术推广与示范,加大培训力度,加快优良蚕桑品种的推广,促进蚕桑产业的高效优质。坚持从科技文化设施建设上下功夫,加大蚕区文化建设的资金投入,加强乡村文化站、图书室的设施建设,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同时,把蚕区文化建设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开展“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活动。通过丰富的文化活动,让蚕农在学习与娱乐中接受新的理念、学到新的知识技能,提高整体素质,逐步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这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

4.4提倡循环利用、节约环保的观念

生态蚕业是循环经济模式,从“资源-生产-消费-再生资源”的流程中实现“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目的。要在蚕区大力推广节约能源、循环利用的生产模式,从政策上大力扶持循环经济,进一步拓宽蚕桑资源高效综合利用的领域。强化蚕业发展的环保理念,这对治理农村污染、加快农村经济建设、保证农民生活质量,推动新农村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4.5加快蚕区信息服务化建设

加快蚕区现代信息化技术体系的建设,促进城乡间的蚕业信息的互动,包括网络信息、技术信息、人才信息、市场信息的交流与合作,让蚕农掌握蚕业的市场供求信息和价格信息,以市场为导向抓好蚕桑产品产销加工,实现“产加销衔接、贸工农一体”,减少蚕桑业生产的盲目性。

4.6开拓创新,增强品牌效应

广西虽然是全国第一大蚕桑生产之地,但要发展生态蚕业,进一步提高蚕桑效益,仍需开拓创新,强化品牌意识,打造特色产业。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科技兴蚕、质量优先、效益第一的理念,推进区域化布局以产业化经营,要培养和打造具有广西特色的茧、丝、桑等产品的品牌,增强市场竞争力,促进广西蚕业的可持续发展。

5小结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产业支持,广西发展生态蚕业适合新农村建设的需要,通过发展生态蚕业,对桑园进行的合理种植、养殖,减少了病虫害的危害,改善了生态环境,提高了土地使用率,节约了资源,降低了生产成本,增加了蚕业经济效益。因此,发展生态蚕业是提高农民收益、推动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和强有力的产业支撑。

参考文献:

[1] 钱忠兵,薛卫东,沈卫德.从干物流量谈发展生态蚕业-如皋市打造绿色低碳循环蚕业的例证分析[J].中国蚕业,2011, (2):58-61.

[2] 贺峰,雷海章.论生态农业与中国农业现代化[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提要境,2005,15(2):23-26.

[3] 国家农业部,农业和农村节能减排十大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12-21.

[4] 吴一舟.蚕文化与当代蚕业经济[J].蚕桑通报,2003,34(1):1-5.

[5] 庞汉生.广西新农村建设的思路和对策[J].广西社会科学,2006,(7):1-4.

[6] 夏培康,卢焕仙.发展优质蚕桑基地 促进新农村建设[J].云南农业科技,2008增刊:134-136.

作者:梁贵秋等

新农村建设探析论文 篇3:

绥化市新农村建设探析与思考

摘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突出特色,不求一律。黑龙江省绥化市是农业城市,农业生产在很大程度上还沿袭着传统的生产模式,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农民对市场预测能力不强、品牌意识淡薄等是新农村建设的主要阻力。发展现代农业,降低农业发展成本,以市场为导向是目前提高绥化市农业生产效率、农产品质量和农民收益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绥化;社会主义新农村;优势;劣势;对策

绥化市包括九县一区,总面积34 964.2平方公里,农业用地占总土地面积的46%,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63%,是国家大型商品粮基地。自绥化市新农村建设起步以来,农村的现代化建设有了明显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改善,但是与国内经济发达地区和发达国家的农村建设相比,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借鉴国内外成功的农业经济建设经验,绥化市可以发挥现有优势,弥补本地劣势,因地制宜地推动本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绥化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优势

1.地理位置优越。绥化市位于黑龙江省中南部、松嫩平原的呼兰河流域,其土质优良,肥力较高,日照时间长,降水量充沛,自然灾害较少,生态环境良好,农业资源丰富,是我国最肥沃的土壤之一,适于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生长,具有优越的地理优势、良好的生产环境和强劲的产业后发优势。

2.国家政策在促进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起了重要的支持作用。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08年中国政府“毫不放松地加强三农工作” [1],实施一系列政策措施,“在保护和调动农民积极性、保障重要农产品供给、增加农民收入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稳定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提供了有力支撑。” [2] 财政上,2008年“全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投入5 955亿元,比上年增加1 637亿元,增长37.9%,其中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资金达1 030亿元,比上年增长一倍。三次较大幅度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提价幅度超过20%。实施主要农产品临时收储政策。加强耕地保护和农田水利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扶持生猪、油料、奶业发展。” [3] 政府惠农政策的实施,使农民的生产热情高涨,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种田的积极性,为提高农民的收入和粮食的种植效益提供了政策的保障。

二、绥化市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的不利因素

1.绥化市经济整体不发达,市场认知度低。虽然和省会哈尔滨毗邻,但总体上说,绥化市的农业市场还不够开放,农产品的主要销售地还局限在黑龙江省内,省外市场开辟的较少,加之绥化市基本上没有举行过各种类别的大规模的农业展销会,因此优良的农产品在全国范围内得不到大面积推广,产品有品牌但名气不够响亮,导致使市场的认知度较低,产品销售不尽人意。

2.工业不发达,没有带动起农业的发展。绥化市的工业不够发达,接近原料产地的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企业数量少,工业对农业的带动也较小。粮食生产在绥化市的农村经济发展中占有很大份额,至今仍是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农产品深加工、精加工不足,还停留在初加工和粗加工的起步水平,基本属于卖原料的阶段,因而形成农产品利润低、产品附加值少、农民收入得不到显著提升的现状。

3.投资不足,农业现代化水平低。农业基本属于“投资拉动型”产业,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依靠投资。政府的投资对于农业的发展是重要且必要的,多年来,我国政府对农业发展一直非常重视,在国家扶持农业政策的驱动下,绥化市农业投资总量在逐年大幅度增长。但是,限于财力的不足,政府对农业的投资比较有限,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业资金短缺的问题。而对于投资者而言,农业投资周期长、收益低下,且绥化市的很多农村没有良好的投资环境,交通、通讯、供水、供电条件差,影响投资者的投资信心。

三、构建绥化市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对策

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顺应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发展现代农业。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开始实现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的转化,到了20世纪80年代,现代农业发展加快,各国纷纷开始本国的现代农业发展进程。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也在努力加快农业的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已经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在此背景下,绥化市更应该适应农业发展的趋势,加强管理,不断提高科技在农业发展中的地位,为农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理论和技术支持,提升农产品的数量和质量。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基础设施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生产生活改善的物质基础,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就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必须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 [4] 绥化市各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相比,目前还有很大差距,综合全市来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仍面临较大的困难和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政府提高认识,科学制定农村基础设施发展规划,加大对农村的投资力度,改革投融资体制,吸引社会各类资金投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2.全面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依靠科技提高劳动生产率。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 [5]以农业产业化著称的美国加州,99%实现了机械化,人工只负责极少的边角作业,经营农作物用时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配置。相比之下,绥化市的农业机械化水平较低,农机具往往也只限于拖拉机、播种机等低水平的农用机器,农业的技术构成比较低,劳动生产率和农产品加工增值率低,这样就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浪费,也不利于大面积耕种,生产效率相对低下,因此,实现现代农业必须要大力提升机械化水平,助力农业向现代化发展。

3.深化土地流转,适度规模经营。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要求必须进行规模经营。分散经营使得每家每户的耕地面积较小,不利于大型农机具的运用,这样的情况下,农机作业空负荷运转过多,作业成本高,不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并且,农户分散经营的“小生产”不易形成交易规模,进入市场后也会因力量单薄而降低市场竞争力。与我国相邻的日本同样具有人多地少的国情,目前有26.3%的耕地面积已经实行了超过户均3公顷的适度规模经营,避免了农业的急剧衰退和农民收入的急剧下降。对绥化市的农业发展具有启示作用。

《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要“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6]土地流转政策的实施,使土地经营权向种植大户和养殖大户集中,形成规模经营,极大地促进了各类合作社的建设,生产资料得到充分利用,有利于农业生产的集约化。

4.进行农产品深加工,提升利润。发达国家农业初级产品与加工产品的比值为1∶3.4,而我国为1∶1,由此可见,我国农产品资源浪费现象比较严重,并因此造成利润低下的现状。建立效益好、拉动力强的农副产品深加工企业,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是推进绥化市农副产品深加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实现农民增收,扩大农民就业的重要途径。

5.注重品牌营销。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品牌意识不断增强, 品牌文化成为消费者一种深层次的追求。因此,绥化市应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鼓励农民发展品牌化农业,改变人们品牌意识淡薄,市场营销知识贫乏的状况,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不断地进行市场营销知识的普及和教育。自2004年国家授予绥化“中国寒地黑土特色农业物产之乡称号”以来,绥化市也在举全市之力打造寒地黑土品牌,把发展绿色农业作为建设现代农业的首选模式,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在全国范围内来看,品牌知名度不够高,还应加大宣传力度,丰富宣传手段。可以通过电视、网络等手段对农产品进推广,组织各种形式的农博会、交易会、美食节,积极地参加各地组办的农业展销会,使寒地黑土系列产品在更广阔的范围内被消费者知晓和接受,提高国内、国际竞争力。

6.健全市场机制,转变政府职能。目前来看,绥化市的多数农户经营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小而全”、“小而散”的经营方式导致进入市场力量单薄,农民观念陈旧,专业化程度低,市场意识不强,合作意识不强,生产之外的其他环节过多地依赖地方政府,重生产、轻销售,缺乏宣传产品的主动性,没有固定的市场结构,对市场反映迟缓,无法形成良性的市场循环。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关键是要大力提高农民的市场意识。要通过各种途径,在农村广泛宣传市场竞争规范,使农民认识到市场的重要性,调动农民进入市场的主动性。政府应做好农业市场的服务者,积极为农户提供市场信息,组织农民进行以生产、抗灾和销售等为内容的培训,科学管理,系统思考,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对农业的宏观调控上,继续增加政府财政支农资金的投入总量,提高政府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益。

长期以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决定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和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性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绥化市的新农村建设要牢牢把握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要最大限度地调动起广大农民的创造热情,全面推进,实现富裕和谐的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2][3]温家宝.政府工作报告[J].新华月报一:下,2009,(4):20.

[4][6]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08-10-13(1).

[5]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N].人民日报,2007-01-30(1).

(责任编辑/ 李璐瑶)

作者:崔 岩 徐洪军

上一篇:廉政文化进机关论文下一篇:图书馆人才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