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垃圾新农村建设论文

2022-04-15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中建筑垃圾的产生和排放数量也在快速增长。人们在享受城市文明的同时,也在遭受城市垃圾所带来的烦恼。很多城市已经陷于垃圾的包围之中,泛滥的垃圾对城市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社会每年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用于垃圾的清运和处理,其中,建筑垃圾占有相当大的比例,约占垃圾总量的30%~40%。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建筑垃圾新农村建设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建筑垃圾新农村建设论文 篇1:

农村建筑垃圾处置的调查与思考

摘要:随着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逐步提高,农村建房,尤其是拆旧房并在原宅基地上建新房日益普遍,由此也带来了农村建筑垃圾的处置问题。对此,笔者就浙江省淳安县所属的425个行政村进行了农村建筑垃圾处置现状调查,掌握了当前农村在处置建筑垃圾的实际情况和存在的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旨在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关键词:农村;建筑垃圾;处置

如今农民的生活越来越好,大多数农民的情愫情感情结、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就是在有生之年建一幢漂亮宽敞实用的房子,这既是对祖宗们的慰藉,又是对下一代的交待。因而农民拆旧房并在原宅基地上建新房愈来愈多,导致建筑垃圾也愈来愈多。农村建筑垃圾的处置日益成为新农村建设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然而目前破解农村建筑垃圾的难题尚未找到好的对策,部分缺乏环境保护意识的农民便把村庄道路、小溪小河、小坑小洼处当成了建筑垃圾的填埋或堆放场所,有些农民甚至在自家承包的耕地上动起了脑筋。为了掌握了解农村建筑垃圾处置的真实情况,笔者在所在县乡村作了深入的调查分析。

一、淳安县农村建筑垃圾处置的现状及问题

(一)农村建筑垃圾处置的现状调查

淳安县是浙江省经济相对欠发达县,农民生活水平相对偏低,但近几年的农村建房特别是拆旧房并在原宅基地上建新房日益增多。据调查统计,2010年以来,拆旧房在原宅基地上建新房,全县达3826户,占总户数的3.2%;拆房占地面积38.20万平方米,在原宅基地上建新房占地面积达38.01万平方米,平均每户建房占地面积近100平方米,产生的建筑垃圾达15.5万吨;加上全县经审批农村新建房有1800多幢及其他工程项目产生的建筑垃圾3万多吨,合计超过18万吨。以建筑垃圾主要倒放地点统计,倒在村统一的填埋场有230个村,占全县行政村总数的54.1%;倒在自家承包耕地上有107个村,占25.2%;直接倒在小溪小河里有80个村,占18.8%;倒在山坡地上有68个村,占16.0%;倒在村道路上有27个村,占6.4%(有些村几种处置方式兼有)。同时对村现有垃圾填埋场可承受使用年限进行了调查,能承受1-5年的有152个村,占总村数的35.8%;能承受6-9年有73个村,占总村数的17.2%;能承受10年以上的有5个村,占总村数的1.1%;尚有195个村,占总村数的45.9%没有垃圾填埋场。这就面临着一个严峻的问题,没有垃圾填埋场的村该如何处置建筑垃圾。

(二)当前农村建筑垃圾处置存在的问题

一是与耕地分争资源。“八山半水分半田”是淳安县地理环境的真实写照,即农民人均耕地不足半亩,加之又是山区、千岛湖库区,属于缺粮县,全县吃粮的60%-70%靠外地返销购进,因而绝大多数农民很珍惜耕地,尽可能地提高粮食复种指数。但目前的问题是有些农户因村里没有统一的处置场所而无可奈何地将建筑垃圾堆放在自家的承包地里,且部分农民又不在倒放建筑垃圾的承包耕地上进行复垦,任其荒草杂生侵蚀风化。据调查,有的农民把建筑垃圾倒放在承包的耕地上最长年限近十年。二是破坏地表肥力。建筑垃圾主要是余泥、余渣、泥浆及其他废弃物,不能直接利用,要通过破碎机的处置方可用于种植的土质,而就当前淳安县农民来说为处置建筑垃圾而购置破碎机不太现实,除了可燃烧的旧木料、旧瓦片、旧砖头可用,其他全部作垃圾处置。更可怕的是垃圾中还有对人和牲畜有害的东西,如建筑胶水、涂料、钉子、玻璃、铁丝等,这些东西任其倒放一定程度会破坏土地的表层肥力,进而破坏土壤的肥力。三是长效机制滞后。全县尚有195个村没有建筑垃圾填埋场,而且垃圾处置能力弱、年限短,难以满足日益增多和源源不断的建筑垃圾及生活垃圾的处置,这种态势恐怕不是某个村、某个乡镇、某个县,而是一个地区一个省,对农村建筑垃圾的处置措施可以说是准备不足措手不及,即长效机制欠缺。因为生活垃圾的处置已经够头痛了,哪有时间、精力、经费去考虑建筑垃圾的处置。如今高规格的会议、高规格的宣传、高规格的论坛、高规格的大作专门探索研究农村建筑垃圾处置的建议意见几乎空白,不得不承认这是体制机制上的滞后。难怪朗咸平教授写道:“虽然我不否定节能减排的重要性,但是今天中国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不是节能减排,而是垃圾围城和水资源短缺。”不仅是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困扰着人类,而且人类已面临着海洋垃圾的挑战。四是影响卫生整洁。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我国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其中就有“村容整洁”要求,而农村的建筑垃圾处置混乱肯定是要极大影响甚至于破坏村容整洁,也就是说与“村容整洁”的要求大相径庭。五是缺乏应有的规划,也无考核办法。就淳安县来说,农村生活垃圾处置,目前是“户保洁、村收集、乡镇运、县处置”的全县四级城乡垃圾统一收集处置一体化管理体系基本建成,初步形成了县、乡镇、村齐抓共管的城乡垃圾统一收集处置工作新格局。能够初步形成垃圾处置管理体系是与保护千岛湖水质紧密关联。其实十多年来,每年在梅雨期间持续降水而爆发垃圾围湖,令县政府十分头痛。这期间县政府不仅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而且还影响到千岛湖的环境。当前淳安县还没有一个村有农村建筑垃圾处置的规划,也没有建筑垃圾处置考核办法。六是回收利用困难。淳安县目前来说没有一个村能实行建筑垃圾破碎机后形成可回收利用的垃圾,究其原因主要是淳安县村级集体经济薄弱,村级组织正常运转均要靠省、市财政转移支付才行,所以当前不可能去购置建筑垃圾破碎机,农户个体就更不用说了。就全国农村用建筑垃圾破碎机来处置的村恐怕也是微乎其微,因而当前回收利用困难重重。

二、农村建筑垃圾处置的几点思考

(一)实施规划,用低洼质差的土地建设垃圾填埋场所

城乡统筹加大了新农村建设力度,经批准立项的中心村、特色村等投入资金在几十万、几百万、上千万的村均有,规划中考虑到生活垃圾填埋场村很少,更不用说有建筑垃圾填埋场。为保护千岛湖环境使水质更清山色更秀,淳安县已启动实施了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处置方案,建立“户保洁、村收集、乡镇运、县处置”的全县四级城乡垃圾统一收集处置一体化管理体系。但农村建筑垃圾处置目前还是处于空白阶段,有部分村利用原生活垃圾填埋场来处置部分建筑垃圾,有相当部分村建筑垃圾处置呈现束手无策状态。这就要求在新农村建设中本着节约用地的原则,用低洼质差的土地规划好建筑垃圾处置的场所,在新农村建设项目中把垃圾填埋场一并与城乡统筹项目同步实施,未雨绸缪全盘考虑,否则全县每年农村有3000-4000户的农民在拆房基地上建新房、1800多幢农村新建房,二十多万吨的建筑垃圾如何处置?多等一天就对村庄环境保护、对承包地的侵吞破坏、对千岛湖保护的长效机制建设等均带来严重的影响和严峻的挑战,我们不能回避也回避不了,我们必须认真正视,千方百计采取措施解决建筑垃圾处置的问题。

(二)对于垃圾倒放在自家承包耕地上的处理要求

对一些村庄没有垃圾填埋场或一时无好办法处置建筑垃圾,农民迫于无奈才倒放在自家承包耕地上的,村两委不能视而不见。因此,村级组织及农民要力求做到以下方面:一是不能破坏耕地质皮降低土壤肥力,利于耕地复耕复种,特别是要制定鼓励恢复农民耕种的奖补政策,建立倒放堆放建筑垃圾实行复种复耕的补助机制。二是不能破坏土地农业生产性质,严禁以倒放堆放建筑垃圾为由而改变耕地的农业用地性质,借机趁机搭建第二、三产业生产生活用房,甚至使其荒芜弃耕。三是不能影响村容整洁卫生,影响人与牲畜的安全,防止污染环境,因为建筑垃圾倒放一般在村庄周边附近,极易使人把死猪死家禽等抛在此处,使臭虫滋生,苍蝇蚊子满天飞,严重影响到人们的生活环境;同时建筑垃圾中有铁钉铁丝木料玻璃渣滓等,在恢复耕种时影响人与牲畜的安全。四是不能影响土地整片发展规划,在粮食生产功能保护区内严禁乱倒乱堆建筑垃圾,不仅侵占耕地面积,而且还影响到粮食生产功能区性质,进而严重影响到粮食安全生产的红线。

(三)统筹城乡中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

我国已于2005年3月1日第53次建设部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自2005年6月1日起施行。况且就淳安县生活垃圾处置来说,已建立并实施“户保洁、村收集、乡镇运、县处置”的全县四级城乡垃圾统一收集处置一体化管理体系,而农村建筑垃圾统一处置目前是个空白,这个问题不仅是淳安县在全国绝大多数村庄也是如此,这务必要求从制度层面甚至从法律层面未雨绸缪立法建制来实行农村建筑垃圾的统一管理,莫要出现了大问题再来解决农村建筑垃圾处置问题,届时行政成本、管理成本、信誉成本、公信成本之高或损失无法估量或挽回。因此,基层党委政府不仅承担清理转运农村生活垃圾的责任,而且要有高屋建瓴、统揽全局的前瞻性理念清理处置农村建筑垃圾,解决农民单家独户难以解决的问题。

(四)实行严格的处罚措施

从理论上说,建筑垃圾是不允许倒在自己的承包地上,其实农民也不想这样,但因没有建筑垃圾填埋场从而导致了部分农民建筑垃圾乱倒行为,这有制度安排上的缺陷,也有农民有意或无意行为。但无论何原因,作为村级两委组织必须要用制度来规范约束人们的思想行为。一是村两委要千方百计建造垃圾填埋场,使拆房建房农民有场所、按规定、履公德处置垃圾行为,严禁个人随意倾倒堆放建筑垃圾;提倡并实行建筑垃圾与生活垃圾分别处置。二是在法律法规允许下制定切实可行的乡规民约,不允许农民乱倒垃圾哪怕在自己承包耕地上也不准乱倒垃圾,否则要承担经济代价;即使有垃圾填埋场也要有专人负责看管;参考《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第十六条规定,建筑垃圾处置实行收费制度,行政村经审批在制定乡规民约中可收取一定的押金,对不按规定的农户拆房建房乱倒建筑垃圾的要收取二次搬运费,或与之签订协议书,使拆房建房农户建筑垃圾全部倒放在村统一填埋场后,再退还押金等。对个别农户不按乡规民约规定行为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严重的应参考《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相关条款处以罚款。

(五)大力推广并运用再生技术

我国目前的建筑垃圾再生利用已经有了一定的技术基础,建筑垃圾中的许多废弃物经分拣剔除、集中粉碎后,大多可以作为再生资源重新利用。例如:废钢筋、废铁丝、废电线和各种废钢配件等金属,可以重新回炉后再加工制造成各种规格的钢材;废竹木材用于农民柴火;砖、石、混凝土等废料可以代砂,用于砌筑砂浆、抹灰砂浆、打混凝土垫层等,还可以用于制作砌块、铺道砖、花格砖等建材制品。因此,行政村、乡镇或企业公司可尝试组建筑垃圾处置实体或服务中介,政府应加快出台循环经济法律法规及政策的制定,对这类实体企业应给予奖励或资金补助,尤其是鼓励奖励象北京市民黄小山自掏腰包14万元建生活垃圾处理厂的个人。其实如果将建筑废弃物加以聚集、分类、回收利用则可成为财富。因此处置建筑垃圾有利于我国循环经济机制的建立和制度创新,达到节约资源、减少垃圾、综合利用的目的,直至运用再生技术可使建筑垃圾零浪费工程的实现成为可能。

参考文献:

1.朗咸平.我们的日子为什么这么难[M].东方出版社出版,2010.

2.海洋垃圾,人类如何面对挑战[N].报刊文摘,2011-04-29.

3.北京市民自掏腰包14万元建垃圾处理厂[N].都市快报,2011-07-11.

(作者单位:余绍彬,浙江省淳安县统计局;占一熙,浙江省淳安县农办)

作者:余绍彬 占一熙

建筑垃圾新农村建设论文 篇2:

科研为基政府助力 建筑垃圾处理前景看好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中建筑垃圾的产生和排放数量也在快速增长。人们在享受城市文明的同时,也在遭受城市垃圾所带来的烦恼。很多城市已经陷于垃圾的包围之中,泛滥的垃圾对城市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社会每年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用于垃圾的清运和处理,其中,建筑垃圾占有相当大的比例,约占垃圾总量的30%~40%。

我国作为拥有13亿人口的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现有280多个地级市。360多个县级市和1600多个县,拥有60万以上人口的城市达数百座,2008年的建筑垃圾排放量为3.7亿吨,并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建筑垃圾排放最多的国家。

建筑垃圾处理成效不容乐观

建筑垃圾大多为固体废弃物,一般是在建设过程中或旧建筑物维修、拆除过程中产生的。不同结构类型的建筑所产生的垃圾,各种成分的含量虽有所不同,但其基本组成是一致的,主要包括土、渣土、散落的砂浆和混凝土,剔凿产生的砖石和混凝土碎块、打桩截下的钢筋混凝土桩头,金属,竹木材、装饰装修产生的废料、各种包装材料和其他废弃物等。目前,我国建筑垃圾的主要成分是碎砖瓦、混凝土与土。

有资料表明,建筑废料的回收率,英国为48%(其中高级利用占6%),日本为65%(其中高级利用占50%),它们是回收利用较好的国家。我国建筑废料的回收利用率较低,绝大部分建筑垃圾未经任何处理,便被施工单位运往郊外或乡村,采用露天堆放或填埋的方式进行处理,耗用大量的征用土地费、垃圾清运费等经费,同时,清运和堆放过程中的遗撒和粉尘、灰砂飞扬等问题又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我国于1995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要求产生固体废物的单位和个人,应当积极采取措施,防止或者减少固体废物对环境的污染。但这并没有从根本上堵住建筑垃圾的源头,而且没有涉及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再生利用问题。专家认为,在我国对建筑垃圾资源化再生的重要性有所认识,并且具有一定物质基础的条件下,应当加快制定出台相关法律规范的进程。

目前我国对建筑垃圾资源化再生的重要性虽已有所认识,但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国家还没有建立完善的相关法律法规,禁止填埋可利用的建筑垃圾,规定建筑垃圾必须进行分类收集和存放。凡利用垃圾生产出的材料和产品,国家应在税收政策上给予优惠。

加快建筑壌处理和利用的科研工作

科学技术研究工作是建筑垃圾资源化的基础,没有合适的技术保证,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就无从谈起。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陈家珑教授自2007年开始承担北京市重大科研项目“建筑废物资源化关键技术与应用的研究”。目前该项目组已建成全国首座1200平方米全现浇再生混凝土结构试验建筑,获得了建筑废物“再生古建砖专利,在北京旧城改造中建成了一个示范院,完善了一条年产100万吨建筑废物再生利用产品的生产线和制品生产线等,获得了重大突破。

2009年4月2日,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组织并主持了对北京建筑工程学院承担的“建筑垃圾资源化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研究”项目的科技成果鉴定会。与会专家视察了由建筑垃圾再生混凝土和再生砖建造的北京建筑工程学院试验6号楼,见证测试了现浇再生混凝土现场留样试件的强度。鉴定委员会经过听取项目组所作的工作与研究报告、审阅相关资料、质询与答疑环节,一致作出了对该项目的高度评价。

陈家珑课题组用建筑垃圾再生粗,细骨料代替天然骨料。生产大流动性再生混凝土和再生砖;把建筑垃圾再生产品用于全现浇混凝土结构工程和仿古砖筑工程,工程总面积1450平方米,经1年多使用,工程质量可靠,为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提供了示范样板工程。

项目组使用建筑垃圾再生骨料配置和生产大流动性现浇混凝土,在国内率先应用于混凝土房屋结构工程。研究开发了建筑垃圾“再生古建砖”专利产品,并应用于国内仿古建筑,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研制的建筑垃圾再生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施工性能,满足设计强度C30和耐久性要求。再生砖各项性能满足相关标准要求。研究成果表明建筑垃圾资源化再生技术将产生巨大的社会、环境和经济效益。

以北京地区为例,如果政策支持,建筑垃圾免费送到建筑垃圾处理企业,按年产100万吨建筑废物骨料测算,生产和使用单位可节支2000万元人民币。生产建筑垃圾再生普通砖,利润在0.1元/块左右,生产建筑垃圾再生古建砖,利润在0.3元/块左右。在全国,按利用1亿吨建筑废物计算,按目前建筑垃圾来源约可生产建筑垃圾再生骨料2000万吨,生产标砖190亿块。同时,减少建筑垃圾占地1667.7公顷,节约烧砖用地950公顷、烧砖用煤190万吨,降低有害气体排放130万吨。如果把占地节地用当前价格换算,经济效益超百亿元。另外,建筑垃圾处理对解决砂石资源短缺、降低砂石成本、打击非法采砂、保护土地和环境、生产绿色建材、搞好旧城改造和新农村建设都有积极促进作用和显著效果,对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陈家珑教授指出,目前依靠建筑垃圾二次利用研制生产再生骨料和混凝土的技术已经成熟,像北京市昌平区亭子庄污水处理池、北京建筑工程学院6号楼以及北京市崇文区草场胡同5条20号院,都是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利用再生骨料和再生砖的示范工程,充分证明了再生混凝土也能用在结构工程上,建筑垃圾再生砖有良好的仿古效果。而且企业的生产线也已经成熟。但是为什么还是遭遇市场瓶颈呢?

建筑垃圾资源化最大的难度在于企业生产时没有原材料,靠企业本身来有偿运输建筑垃圾成本太高,很多企业也就处于半停工的状态。而城市里面产生的大量建筑垃圾又不知道怎么进行有效处理,绝大部分未经任何处理便运往郊外或乡村,采用随意露天堆放或直接填埋的方式进行处理。两者之间便形成了一种悖论,一种矛盾。

如何来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呢?陈家珑郑重呼吁有关部门能切实贯彻好对“建筑垃圾谁生产,谁负责”原则的执行力度。如果建筑公司开发产生的建筑垃圾能有效地送到再生骨料生产企业,那么上述矛盾就能很好地解决,也从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建筑垃圾污染环境的隐患。

政府调控推动建筑废物处理长足发展

自20世纪40年代以后,世界上许多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已把城市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作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之一,已经将废物变为一种新资源,发展成一个新兴的大产业。与我国临近的韩国也建立了完备的废物利用体系,并有了完备的法律保障系统为其保驾护航,具备了产业化条件。

目前,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涉及建筑废物管理的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等,其中都有明确的“谁生产,谁负责”的规定。而建筑垃圾的处理和利用是一个系统工程,涵盖了产生、运输、处理、再利用各个层面,涉及建设、环保、工业与信息化、发改委等多个行政管理部门,只有所有的环节统一管理,协同配合。有效联动,才能形成一个闭合的建筑废物处理链,真正实现建筑废物的资源化再生利用。

解决建筑废物处置、建设用骨料短缺的有效途径就是建筑废物的资源化,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建筑垃圾资源化可以合理循环利用资源、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帮助发展中小企业、提供就业机会,社会,环境及经济效益巨大,应用前景广阔,无疑是政府推动建筑垃圾处理的必由之路。

我国部分建筑废物资源化技术已趋于成熟,但要改变目前资源化水平低的现状,必须做到处置由政府强制推行,而怎样处置交由市场运作。

建筑废物资源化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措施,必将成为一个新兴的产业,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

作者:李泽凯

建筑垃圾新农村建设论文 篇3:

建筑垃圾的现状、组成及处理技术

摘 要:我国建筑垃圾处理已成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建筑垃圾主要由固体废弃物组成,借鉴国外垃圾处理经验,提出了垃圾综合利用可从削减源头开始运用孔内深层强夯技术、建筑垃圾夯扩超短异型桩施工技术。

关键词:建筑垃圾处理;孔内深层强夯技术;夯扩超短异型桩施工技术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6.23.128

1 建筑垃圾组成及处理的重要性

1.1 建筑垃圾主要组成

所谓建筑垃圾是指在对建筑物进行新建、改扩建,以及拆除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根据垃圾产生根源可以将建筑垃圾分为施工建筑垃圾和拆毁建筑垃圾,其中,前者是指在新建、改扩建工程施工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后者是指拆除建筑物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两类建筑垃圾一般由废渣土、弃土、余泥、剔凿过程中产生的砖石碎块以及拆除搭手架留下的竹木材、废金属、在装修装饰中产生的废料、包装废料等弃料组成。这些材料对于建筑本身而言是没有任何帮助,但需要进行相应的处理。建筑垃圾数量是巨大的,根据有关调研数据显示,建筑垃圾500~600t/万平方米,我国建筑垃圾可达4000万t/年。

1.2 建筑垃圾处理重要性

近10多年来我国房地产业得到超前发展,建筑垃圾犹如城市建设中留下的“疮疤痕”,由于无序的堆放,时间一长,不仅侵占土地,而且产生的废气、废渣还会对周边环境产生严重影响,甚至带来围城之患。长期以来我国建筑垃圾要么采用就地露天堆放或填埋处理,而且在清运堆放中遗散和粉尘、灰砂等又对沿途造成了新的第二次环境污染。建筑垃圾开始出现与人争地,污染环境等问题,因此对建筑垃圾处理既是环境保护的需要,又是建设新城镇、新农村要求,尤其通过科学合理综合利用建筑垃圾,在减少占用掩埋土地同时,还可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对城市、乡村建设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国外建筑垃圾处理经验启示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大多数垃圾废弃物如废气金属、木材、砂浆等往往经分拣、剔除或粉碎后,经过相应的处理,可以作为再生资源重新使用。关于建筑垃圾的处理利用,美国、日本、德国的许多先进经验和处理方法经验值得借鉴。

美国对建筑垃圾采用微博技术,粗细骨料添加固化类材料后,也可用于公路路面基层。旧沥青面料达到100%回收利用,且成本降低1/3。而日本把建筑垃圾视为“建筑副产品”,日本政府于1977年、1991年分别制定实施了《再生骨料和再生混凝土使用规范》、《资源重新利用促进法》,其目的就是将建筑垃圾进行回收利用,实现资源效益最大化。德国西门子公司对垃圾处理经验启示:利用垃圾再生产利用率高、生产成本低、环境与经济效益好的优势,对先期建筑垃圾进行分类,经过再资源化处理中心的处理,以及分类垃圾集中焚烧处理,用干馏燃烧法有针对性再对垃圾焚烧物进行工艺处理,使可再生材料分离,最后进行回收利用,在对建筑垃圾进行处理的过程中,产生的燃气用于发电,一方面解决垃圾占用耕地的问题,另一方面节约了资源成本,实现了良性循环。

总体来讲,这些国家大多施行的是“建筑垃圾源头削减策略”,通过一定科学方法减少建筑垃圾数量,同时对建筑垃圾进行再利用。

3 建筑垃圾处理

3.1 建筑施工技术处理

夯扩超短异型桩施工技术和孔内深层强夯技术是处理建筑垃圾的主要方法。其中,夯扩超短异型桩施工技术是以建筑垃圾加固软土地基为基础,选择一层具有一定厚度、土性较好且层位稳定土层做加固对象,结合多桩基地施工,把建筑垃圾作为填料,借助特殊施工工艺、施工机具等,反复夯击垃圾填料,通过挤压改造土层,而且夯击到不同阶段填充不同性质垃圾,最终形成一个“人造特力层”,“人造持力层”的产生既扩大桩端的承载面积,消除了端庄的应力集中现象,也消除了桩端及以下土层的大部分的变形。

孔内深层强夯技术(简称DDC技术),利用各种无机固体废料进行地基加固处理,减少环境污染。其技术处理就是通过机具成孔,将垃圾填料注入成孔深层部位,然后进行冲、砸、挤压处理,进一步加固地基,达到消纳垃圾、渣土的目的。整个施工过程采用由深及浅,自上而下均匀加固地基,利用夯锤进行处理时,与地基承载力相比,孔内加固料单位面积可提高3~9倍,桩体直径可达0.6~2.5m,复合地基的整体刚度均匀。

3.2 回收利用处理

利用建筑垃圾处理设备破碎站进行垃圾处理。它是一种专门针对建筑垃圾进行回收处理破碎的新颖的破碎筛分设备,通过它对建筑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钢筋、废铁丝、废电线等金属建筑垃圾以及砖石、木材等废料进行分拣、剔除或粉碎,一部分回炉处理,另一部分加工制造成各种钢材、砌筑砂浆等建材制品。它整合了振动筛,给料机,皮带输送机,一级、二级、三级破碎机而成。该产品可大大缩短破碎工期,降低了物料、工时消耗,同时也降低运输费用,提高设备的机动性、灵活性,以及提高室外作业的适应性。

以上建筑垃圾施工技术和回收处理方法都有着适用范围广,适用条件低,技术用料标准低特点,并可就地取材,对建筑垃圾综合利用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巨亮,王宇静,邰秋等.建筑工程生命周期各阶段垃圾产量分析与处理建议[J].绿色科技,2014,(12).

[2]权宗刚.地震后建筑垃圾资源化技术及其在重建中的应用探讨[J].砖瓦,2008,(09).

[3]韩选江,陆海阳.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新技术及产业链构思[J].未来与发展,2011,(12).

作者:赵凌川

上一篇: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论文下一篇:煤矿行业的煤矿安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