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落社区新农村建设论文

2022-04-15

[摘要]农村社区是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建设背景下农村社会管理模式的创新,在农村社区中开展民主建设,是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一体化的政治保障,对于落实农村居民当家作主权利、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村落社区新农村建设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村落社区新农村建设论文 篇1:

新农村礼区建设的路径选择

[摘要]新农村社区建设要解决的首要理论问题就是“路径选择”问题,其中包括新农村社区建设的内涵界定、基本单位、模式等方面。新农村社区建设规划,既要考虑现有农村居民居住方式。也要遵循农村城镇化趋势,即要依据不同区域农村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定位。依据与城镇的距离远近,将我国新农村社区建设可选模式分为:城郊型、集镇型、村落型三种模式,不同区域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不同模式。

[关键词]新农村社区;定位:模式

相对于城市社区建设,我国农村社区建设无论是实践还是理论都还处于起步探索阶段。鉴于此,有必要对新农村社区建设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进行系统梳理和深入研究。其中首要的就是新农村社区建设的路径选择问题,这一基本理论问题涉及到:新农村社区建设的内涵界定、新农村社区建设基本定位、新农村社区建设模式等方面。从已有的研究可以看出,对农村社区的理论研究主要是从农村社区的概念界定人手,从社区治理、社区服务、社区管理、社区组织等角度探讨农村社区建设问题,这为我们研究新农村社区建设奠定了相应的理论基础。但是,这些研究在强调社区治理在农村社区建设中的重要性的同时却忽视了农村社区与城市社区的一个最显著的区别,那就是农村社区建设与发展的基础是经济发展,农村社区建设必须要以产业为支撑。因此,有必要从新农村社区概念重新界定人手,从农村社区经济发展、文化建设、公共服务、社会保障、民主政治建设等多方面,深入探讨新农村社区建设基本定位、模式等问题。

一、新农村社区建设的理论内涵

社区在中国是一个外来语,20世纪30年代初,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最早将这一概念引入中国。进入20世纪80年代,社区这一概念才逐渐进入我国学者的研究视野。由于研究视角不同,国内学者们对社区概念的定义也存在较大差异,但一般认为,社区构成必须具备固定地域、规模数量居民、服务设施、特定文化、社区意识、管理机构等六大要素。

人类最早的社区形态是农村社区。由于西方发达国家较早进入现代工业社会,因此西方学者对社区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城市社区。传统的农村社区是指以农业生产为主要活动内容而聚集起来的人们生活的共同体,其社会结构简单,封闭程度较高,日常生活通过其特定地域内的社会关系网络进行。国内学者中最早研究传统农村社区的费孝通先生曾经以“熟人社会”加以表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传统的农村社区正在发生着重大变化。农村社区已不再是封闭的、与外部隔绝的、自给自足的、缺乏分工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而与外部、与他人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和依存度。传统农村社区向现代农村社区的转型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现代意义上的农村社区是指一定地域范围内,以小城镇为中心地,以自身为腹地,具有一定互动关系和共同文化维系力的人口群体,并进行一定的社会活动的社区类型;其具有人口密度低,同质性强,流动性强,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受传统势力影响较大,社区成员血缘关系浓厚等特点。

传统农村社区向现代农村社区的转型,为新农村社区建设提供了现实条件。

目前,虽然还没有学者对“新农村社区”概念进行明确界定,但已有一些学者开始探讨如何将农村社区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的问题。徐勇认为,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点和平台。当下要建设的农村社区不是以传统自然村落为基础的文化共同体,而是能够不断满足人们日益丰富的社会需要,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现代社会生活共同体。甘信奎认为,要通过农村社区建设与自治机制的构建力求实现七个根本性转变:即在社区理念上,以“民为”取代“为民”思想;在社区规划上,以集中居住取代分散居住;在社区治理上,以社区自治取代“村民自治”;在社区组织上,以社团组织取代家族组织;在社区文化上,以现代市民精神取代传统伦理观念;在社区功能上,以社区服务取代行政管理;在社区目标上,以居民需求取代政府绩效。

基于以上学者们对农村社区及其发展变化趋势的研究,笔者将“新农村社区”这一基本概念进行如下界定:新农村社区是相对于传统农村社区而言,既具备传统农村社区的一些特点,又同时具备城市社区一些特征的现代新型农村社区。与传统农村社区相比,新农村社区应具有以下特点:(1)从事现代农业将成为社区居民的主要谋生手段,此外,从事二、三产业的工资性收入也是社区居民的重要生活来源;(2)社区人口规模和人口密度有所增加,集中居住取代分散居住;(3)人口流动性增加、同质性相对下降;(4)城市的现代文明和生活方式对社区的影响越来越大;(5)居民生活水平、生活环境、生活方式等与城市社区的差距越来越小;(6)以社区自治取代“村民自治”。同时,新农村社区也区别于城市社区。首先,新农村社区处于农村地域范围,农业(现代农业)依然是农村社区的主要支柱产业。其次,发展社区经济是农村社区居民的生存基础,而提供公共服务和加强社区治理是城市社区的主要功能。再次,农村社区的存在主要以地缘、血缘和业缘为基础,而城市社区主要依据居住地域(居民小区)进行划分。简言之,本文所界定的“新农村社区”是农村地域范围内,以一定规模人口为基础、以一定产业为支撑、以地缘和血缘关系为纽带、以社区组织及其相应的治理机制为保障、以满足社区居民基本需求为目标的新型农村社区。

基于以上对新农村社区概念的界定,新农村社区建设的主要内容或任务应包括以下几个层面:

一是发展社区经济。发展社区经济既是新农村社区建设的物质基础,也是农村社区与城市社区的一个显著差异。集体经济和家庭经济是新农村社区的主要经济形式。新农村社区经济主体不仅包括农业,而且还包括第二、三产业在内的建筑业、加工制造业、服务业、商贸流通等多种产业。农业也不再是传统农业,而是实现了规模化、产业化、市场化的现代农业。而农业收入也不再是新农村社区的唯一收人来源,二、三产业将逐渐成为新农村社区的主要收入来源。通过建立社区型企业,发展壮大社区集体经济实力,增强社区辐射能力,造福社区居民。

二是发展社区文化教育。在传统的农村社区,受传统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影响,社区文化发展受到极大的制约。在新农村社区,发展社区文化将成为一个新的亮点。社区的各类学校将得到快速发展,不仅幼儿园、小学、中学等义务教育得到长足发展,各类成人学校、培训班、文化活动室等也将不断兴起。此外,社区居民的文化活动将不断得以丰富,社区居民的基本文化素养将得以不断提高。

三是改善社区环境。传统农村社区中,村民居住相对分散,各种基础设施条件差,社区环境差。在新农村社区中,村民居住相对集中,社区基础设施条件将大大改善,通过村容村貌整治,社区生态环境、生活环境、居住条件也会不断得以优化。

四是完善社区社会保障。在传统农村社区,由于存在着严重的城乡二元结构,村民们无法享受到城市居民拥有的各种社会福利,社会保障水平极为低下。在新农村社区,通过逐渐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

度、不断建立健全养老保险制度和其他社会福利制度,社区居民不仅可以看得起病,还可以逐渐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五是建设社区民主。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背景下,建设社区民主也就是实现社区自治和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新农村社区民主建设是实现农民政治利益诉求的制度保障。通过实现社区村民自治、改革社区管理体制、大力培育社区民间组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培养农民民主意识和政治诉求能力。

二、新农村社区建设的基本定位

新农村社区建设规划是在一定时期内对一定地域范围内新农村社区建设的总体部署或设计。主要包括新农村社区总体布局规划、经济发展规划、环境保护规划、资源利用规划、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社会发展规划等方面的内容。新农村社区建设规划基本定位首先涉及的就是新农村社区总体布局规划,即要确定新农村社区建设的基本单元、新农村社区在不同农村区域的分布等。

要确定新农村社区建设的基本单元,需要明确的是,什么样的农村社区才是合理的。张兴杰等学者认为,较为理想的农村社区应该具有三个特征。第一,农村社区是一个微观的地域性社会,区别于城市社区,并且因为自然地理条件和人文地理条件不同,农村社区也可相互有所区别。第二,理想的农村社区应该是一个具有较健全的公共服务设施和服务机构、较完善的整合人际关系的社会服务体系的微观地域性社会,应该有较好的公共社区道路、公共图书馆、邮局、文化活动中心、学校、体育活动中心、卫生保健机构、社会工作机构以及从政府到民间的各类社会组织。第三,理想的农村社区应该是一个有利于国家、各类社会组织和各类专门化机构进行活动与管理的微观地域性社会。

按照以上标准,我国的农村社区规划,首先要考虑我国农村地区居民点分布的形式和特点。从现状看,目前我国农村居民点的主要存在形式是村镇。村镇一般可分为集镇和村庄两种类型,其中村庄又可分行政村和自然村。至于一个农村社区的规模和范围应该有多大,尚无定论,一般认为,“把我国广大农村目前的‘行政村’,作为一个农村社区,进行规划、建设和管理,是通往社会主义新农村美好图景的正确路径”。以行政村为基本单元进行新农村社区建设规划,不需要打破现行农村行政区划,简单易行。目前我国许多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地区基本上是在行政村基础上进行规划的。

究竟新农村社区建设规划应该以“行政村”或“自然村”为基本单元,还是其他,除了要考虑我国农村地区居民点分布的形式和特点,还应该遵循以农为本、突出特色、生态取向等原则,遵循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村城镇化这一必然趋势,依据不同区域农村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定位。我国农村地区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密度及居住方式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如果都一刀切地以“行政村”为基本单元进行新农村社区建设规划,难免出现一些新问题。

我国“行政村”这一提法始于20世纪90代初的“乡政村治”及“撤乡并镇”等农村基层改革,目前基本上沿用当时的区划。我国目前的行政村约65万个、自然村约320万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劳动力大规模地向东部沿海及城市转移,我国中西部许多地方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空心村现象”。“空心村现象”主要是指一些村庄,平时只留下了老弱病残者在家,即所谓“青壮打工去,种田老与孤”。这些空心村不仅人烟稀少,而且家庭经济、集体经济、公共服务设施、道路交通等衰败。对待这样的空壳村,我们如果还是硬性地重建农村社区,既是浪费(不经济),也是与农村城镇化趋势背道而驰的。对待这些空壳村,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已经和将不可避免地产生的“空壳村”,应早作部署、早作预测,避免重复建设和投资上的浪费;对其留下的少数住户可本着自愿和适当资助的原则,在安排好生活的前提下,集中搬至大村庄和集镇、县城居住,对多出的宅基地和山地、田园,退耕还林,退耕还草。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城镇化进程的推进,空壳村将会越来越多,对空壳村的合并重组并以此为基础重建农村社区也会成为一种必然。

例如,5.12汶川特大地震重灾区都集中在西部地区,震前这些地区本已存在不同程度的“空心村”现象,地震又使得许多村庄的生存条件受到严重破坏。生态移民或其他形式的异地重建将成为这些地区新农村社区建设的必然选择。因此,我们不能一刀切地将“行政村”或“自然村”作为我国新农村社区建设的切入点和基本单元。各地在进行新农村社区建设规划的时候,既要考虑现有农村居住方式,也要结合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村城镇化趋势,必须依据当地实际情况(包括农村村落分布情况、人口密度、生存条件等因素),对新农村社区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该合并的就得合并,该搬迁的就搬迁。

三、新农村社区建设的模式选择

相对于城市社区建设而言,我国农村社区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一些地区还处于试点探索中,但农村社区的雏形或典型模式已开始在一些试点地区呈现。朱勇、孙玉琴将2006年农村社区建设试点以来,在我国天津、山东、江苏、福建、浙江等地进行农村社区建设试点的模式概括为:城郊型、集镇型、村落型三种不同模式。甘信奎结合深圳、湖北、江苏、山东等地的试点实践,将这些地区的典型模式概括为:城市化扩张下的农村社区建设模式、“就地城镇化”下的农村社区建设模式、“村民自治”体制下的农村社区建设模式。

这些已经开始呈现的典型模式反映了我国不同地区新农村社区建设的特色,具有其特殊性和不可移植性。同时,其中一些模式也具有在其他地区推广的价值。我国农村区域差异较大,不同区域究竟采用哪些模式,必须要针对自身实际情况作出抉择。笔者依据与城镇的距离远近,将我国新农村社区建设可选模式分为:城郊型新农村社区建设模式、集镇型新农村社区建设模式、村落型新农村社区建设模式。下面分别对这三种模式的特点及其适宜范围进行简单分析。

1 城郊型新农村社区建设模式。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和大中城市的扩张,以前属于农村的地域逐渐被纳入城市的范畴,以前远离大中城市的农村也逐渐成为城市郊区。处于大中城市郊区的农村地区,可以借助城市化整体推进及城乡一体化契机,对“城中村”或“城郊村”进行社区化建设和管理。深圳是这一模式的集大成者,通过全面撤销镇政府成立街道办事处,撤销村委会成立居委会,使城市社区管理模式迅速覆盖全市。到2004年深圳已成为全国第一个没有镇和村的城市。我国其他许多大中城市,也可以通过城乡一体化的整体推进,加快对“城中村”及“城郊村”的社区化改造,并逐渐按照城市社区标准建设现代新型城郊农村社区。

2 集镇型新农村社区建设模式。所谓“集镇型”新农村社区建设模式,是指以集镇为依托,以中心镇、中心村为中心开展新农村社区重建的途径或方法。这种模式包括两个层次:一是以乡镇政府所在地的小集镇为中心的乡镇大社区模式;二是以村庄合并后的村部所在地或条件较好的自然村为中心的中心村社区模式。“就地城市化”是我国城市化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的主要途径。随着农村“就地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农村集镇将会成为产业聚集、人口集中的主要场所,农村集镇的规模也会不断

扩大,以集镇为中心的小城镇也会不断地兴起。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江浙、珠江三角洲等地区通过发展乡镇企业,带动了许多新兴小城镇的兴起,也促进了这些地区由传统农村社区向集镇社区的转变。在农村城镇化过程中,一些村庄通过经济强村率先致富,在全国脱颖而出,比较典型的如江苏的华西村、山东的岜山村和河南的京华村、南街村、龙堂村等,由于兴办村级企业使村落具有了城市社区自治的色彩。

可以说,以集镇或中心村为中心推进农村“就地城市化”将会成为我国农村城镇化的一种必然趋势,因此,集镇型新农村社区建设模式也将成为我新农村社区建设的主要模式。

3 村落型新农村社区建设模式。所谓“村落型”新农村社区重建模式,是指以行政村或自然村为基本单元进行新农村社区建设的途径或方法。农村城镇化是必然趋势,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农村人口会越来越少,传统村落的衰败(如“空心村现象”)也是一种必然趋势,村落的重组变革也在所难免,但村落永远不会消失。正如霍华德在《明日的田园城市》中所说,“城市和乡村都各有其优点和相应的缺点”,二者不能相互取代。目前已在一些发达国家出现的“逆城市化”现象也表明,乡村具有城市稀缺的许多东西——清新的空气、优美的田园风光、幽远宁静……回归自然是人的禀性,我们不能消灭乡村也无法消灭乡村。

目前,我国广大农村村落的存在更是一种现实。不仅如此,贫困落后的村落还占有很大的比重。我们在设计新农村社区建设路径时,一方面要加快农村城镇化步伐,吸引落后村落的人口向集镇或中小城镇集中,另一方面要对现有行政村和自然村进行科学规划、合并重组。在对现有行政村或自然村进行整合的过程中,一定要遵循以农为本、突出特色、生态取向等原则。在对传统村落进行改造的同时,也要突出现代新型村落的生态特色、民族特色、文化特色等,通过发展新产业、树立新风尚、打造新农民、构建新环境等途径,将村落型农村社区打造成城市社区居民观光旅游、休闲度假的好去处,使农村真正成为城市的后花园。

参考文献

[1]甘信奎,中国当代新农村社区建设的现实条件及路径选择[J],理论学刊,2007,(01),

[2]徐勇,村民自治的深化:权利保障与社区重建[J],学习与探索,2005,(4),

[3]李长健,我国农民权益保护与农村社区发展基本法律问题研究综述[J],广西政法干部管理学院学报,2007,(5),

[4]张兴杰等,农村社区建设与管理研究[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

[5]朱勇,孙玉琴,农村社区建设试点经验综述[J],中国民政,2007,(4)。

作者:杜 漪

村落社区新农村建设论文 篇2:

农村社区民主建设问题与对策研究

[摘要]农村社区是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建设背景下农村社会管理模式的创新,在农村社区中开展民主建设,是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一体化的政治保障,对于落实农村居民当家作主权利、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在农村社区民主建设的实践中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难以解决的矛盾和问题,本文拟以沈阳市农村社区民主建设为例,剖析农村社区民主建设面临的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探讨应对之策。

[关键词]农村社区;民主建设;对策

农村民主建设起步早、涉及人口多、覆盖范围广,是我国基层民主建设的重要内容。改革开放以来,以村民自治为标志的农村基层民主建设蓬勃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中国民主政治的进程。在城镇化背景下农村民主建设出现了新的载体——农村社区,开展农村社区民主建设,是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一体化的政治保障,对于落实农村居民当家作主权利、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全国各地在推进农村民主管理制度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成绩,但是在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以农村社区为载体的村民民主自治在实践中还是遇到了一些困境。本文拟以沈阳市农村社区民主建设为例,剖析农村社区民主建设面临的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探讨应对之策。

一、沈阳市农村社区民主建设的基本经验

2007年,沈阳市沈北新区被民政部正式批准为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区,由此拉开了沈阳市全面推进农村社区建设的帷幕。沈阳市将“一村一社区”作为主导设置模式,在全市7个区县确定了21个市级试点村,每个区县确定5个本级试点村。在农村社区民主建设方面,全市着重健全民主管理制度、规范民主决策机制、强化村务管理的监督制约机制,保障农民的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农村社区化建设开展三年来,沈阳市农村社区民主建设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建设,在办实事、求实效上下工夫,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一是建立了比较规范的村务公开运行机制。村务公开是村民了解涉及自身利益的村内事务的主要形式,是民主监督的基础环节。只有公开才能充分发挥监督作用,才能真正发扬民主。沈阳市通过制度制约、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有力的推动了村务公开工作。利用多种载体开展村务公开,除村务公开栏外,充分利用民心网、一封信、民主日、回音壁等形式公开村务信息。完善村务公开制度,全市统一编印了《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范本》,建立健全了11项规章制度,编制了《沈阳市村务公开目录》,将村务公开的内容划分为4类40项,在全市范围内规范了村务公开的内容。总结并推广农村社区民主建设“八不”工作法,即在村务公开工作中,不搞半公开、不搞假公开、不搞花架子、不做假账、不做两本账、不设小金库、不弄虚作假、不欺上瞒下。在市、区和农村社区的共同努力下,全市村村建有公开栏,村务公开率达到100%,有效公开达 97%以上,形成规范化、制度化的公开达90%以上。[1]

二是民主管理制度化、规范化运行。以培育具有较高素质和责任感的村民代表为核心,建立社区党委领导下的两委班子联席会议制度,由领导班子提案,党员会议审议,村民代表会议决策。尊重代表权益,树立代表的主人翁意识,真正做到了干部“出点子”,代表来“定夺”,让群众说了算。全市统一制定了“两簿一册一档”即《村民(代表)会议记录簿》、《村委会工作记录簿》、《村委会基本情况登记册》、《村务公开档案》,规范了民主管理的运行机制。在沈阳市沈北新区财落街道大辛二社区,村民代表会议是社区的最高权力机构,凡是所需资金在5000元以上的社区内事务,必须经过村民代表会议讨论,且获得2/3以上代表同意并签字,同时形成决议报街道审批通过方可实施。“正是村民代表会议决议,盘活了村内两处闲置场地,以每亩5.5万元招商,引进了225万元的项目”。[2]

三是规范村规民约和村民自治章程,促进村民的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沈阳市以农村社区化建设为契机,推进村规民约和村民自治章程的规范化。民政部门制定了村民自治章程的范本,各县区相关部门派出专业人员深入社区进行指导,保证了村规民约和村民自治章程与法律法规相一致。农村社区的村民代表会议按照合乎村情民意、因地制宜的原则,制定草案并提请村民会议审议通过后上墙公布,并发放到每个村民手中。村规民约和村民自治章程的规范和完善,对于规范村民行为,维持社区秩序,培养新型农民具有良好的作用。

沈阳市在农村社区民主建设上的不断探索和创新,使村民心里“敞亮”、农村工作“顺畅”,得到了百姓的认可,促进了农村的和谐发展。同时也获得国家和辽宁省民政部门的肯定:2007年8月,沈北新区代表辽宁省,顺利通过了全国村务公开协调小组的检查验收;沈北新区和苏家屯区被省民政厅命名为全省村务公开示范区,沈阳市成为全省唯一一个拥有两个村务公开示范区的城市。

沈阳市农村社区民主发展初见成效,积累的经验值得继续坚持。但是,由于农村社区民主建设所面临社会环境的复杂性,农村社区民主的推进必然会遇到问题和阻碍,沈阳市的情况也是如此。

二、沈阳市农村社区民主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原因

(一)沈阳市农村社区民主建设面临的三个问题

第一,当前农村社区的开放性和流动性,加大了村民民主权利实现的难度。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民获取信息的渠道愈加畅通,农村交通愈加便利、城乡市场相互融合,传统村落的封闭状态被打破,农村社区愈加表现出开放性特征。“农民取得生产、生活资料的方式,愈来愈依靠与社会交往”。“农民的活动空间已大大超越传统的村庄地域界限。”[3]与农村社区的开放性相伴而生的是流动性,当前,农村社区流动性的双向特征非常明显。一方面社区内部居民流向城市,另一方面,社区外部人员流向社区内部。那么农村社区建设主体的界定,便成为推动农村社区民主建设的一个重要问题。以户籍为依据的居民身份不再适应社区民主发展的要求,有必要重新界定居民身份,以确保居民各项民主权利的实现。由于社区村民身份界定不清,农村社区民主建设的推进过程中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比如社区居委会成员候选人资格的界定、户籍不在本社区的人员是否具有选举权、在籍人口的流出导致居民大会和“一事一议”难以实现等等。农村社区建设的目的就是要使生活于社区共同体内的各个主体平等享有各项民主权利,因此居民界定的模糊性必然无形中抹杀了部分居民分享社区共同体资源的机会。[4]

第二,农村社区村民需求的差异性,增加了民主决策的成本。民主决策是村民通过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对社区内事务行使决策权。凡是关系到村民切身利益的大事,都要通过民主决策来决定,这是农村社区民主建设的核心,是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正常运行的关键所在。然而在调研中我们发现,由于村民需求的差异性,民主决策达成一致意见的难度在增大。某农村社区委员会主任将本社区村民划分为“农民、农民工、农民工人、个体业户、私营企业主……”,他认为,村民在文化程度、个人素质和收入上的差距不断拉大,对公共服务的要求不同,民主决策时意见很难统一。对于村民需求差异性产生的原因徐勇在《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推进农村社区建设》一文中有精辟的分析:“首先是产业分化造成不同产业人群居住在同一社区,即使是主要务农的农村人口,也具有兼业性的特点。其次是职业和身份群体的多样化,如教师、干部、医生、商业人员、外地户籍在当地居住或工作的人员等。”[5]当前农村社区村民的异质性特征,反映在民主建设层面就是村民利益诉求的差异性,以及由此产生的对公共服务需求的差别。主体需求层次的“不统一”,使得一些非常有意义的事情难以完成或以很高的交易成本才能完成。[6]比如某个农村社区,关于安装IC卡公用电话的议题,遭到了多数拥有移动电话村民的否决,导致少数经济条件较差的村民失去了享受这项公共服务的机会。由于现行的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的表决采用简单多数原则,“在多数决定原则下,与多数人利益不一致或相对立的少数人的利益,由于无法获得多数票,很可能遭到忽视甚至侵害”。[7]

第三,缺乏高素质的新型社区工作者,制约了农村社区民主建设的效果和可持续性。社区工作者是社区民主建设的执行者,农村社区工作者的文化素质、政治修养和民主管理能力直接决定了农村社区民主建设的效果和可持续性。目前,从沈阳农村社区的实际情况来看,农村社区工作者队伍严重短缺。一方面现有的农村社区工作者素质不高。一部分农村社区工作者文化水平较低,决策能力、工作能力欠缺,领导村民开展社区建设的能力差。另一方面,社区工作后备人才不足。社区内有知识懂技术的年轻人或是进入城市发展,或是自己搞经营,而不愿在社区工作,即使是大学生村官,在村里工作三、五年没有发展的机会,也会离开农村另寻出路。

(二)阻碍沈阳市农村社区民主建设发展的原因分析

沈阳农村社区建设所遇到的困境具有一定的普遍性,这是因为问题的产生有着体制机制上的深层次原因,突出表现为三种不适应。

第一,城乡二元体制与经济社会日益融合的城乡关系不适应。以户籍为基础的城乡壁垒把人按照户籍加以区分,户籍成为居民享受民主权利和社会保障的凭证,没有户籍为依据就意味着基本权利的丧失。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完善,打破二元体制的束缚,实现城乡人员、资源的无障碍的流动和城乡居民权利的有效保障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迫切要求。

第二,农村基层组织的社会整合能力与村民不断增强的民主意识不适应。农村的村民自治开展的比较早,广大农民在实践中培养了民主意识、锻炼了民主能力。在新农村建设中,村民表达民主意愿、维护民主权利的愿望非常强烈。与此相对应,大部分的农村社区基层组织依然存在“官”、“管”的思维定势,忽视了自身的服务功能和社会整合功能的发挥,面对村民日益觉醒的民主意识感到束手无策。

第三,农村社区工作者的培育和激励机制与人们希望获得更好发展的愿望不适应。一是面对普通社区工作者的培训实用性不强。大部分培训与实际工作联系不大,有的甚至成为走形式的政绩工程。广大农村社区工作者希望通过培训获得知识和能力,而不仅仅是文凭和经历。二是生活保障机制和激励机制不健全,农村社区工作缺乏持久的吸引力。农村社区工作庞杂繁琐、待遇低、工资少、缺少社会保障,更为重要的是个人的发展空间小,机会少,致使农村社区所需人才引不来、留不住。

三、进一步推进沈阳市农村社区民主建设的对策

上述三个原因概括起来,就是体制原因、组织原因、人的原因。因此,进一步推进沈阳市农村社区民主建设的对策,也要从这三个方面着手。

第一,与时俱进地健全完善法律法规及配套制度,保证制度供给,弥补制度短缺,为农村社区民主建设提供长效性体制支撑。当前,农村社区民主建设主要依据的法律法规大多是原则性的规定,缺乏可操作性。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村民”的概念已经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户籍为界限,长期居住在社区内部的非本社区户籍人员,受社区共同体文化影响,不仅对社区形成了较高的认同感,享受社区所提供的公共服务,而且通过自身的活动对社区的建设施加影响,他们的民主权利应该得到保障。沈阳市应在推进沈阳经济区城乡一体化的背景下,谋划农村社区民主建设,创新体制机制,打破户籍壁垒,探索将传统意义上的社区外来人员纳入社区共同体,不仅实现人的自由流动,还要实现民主权利的无缝连接。使之能够充分享受社区提供的基本政治资源,在参与社区治理中实现各项民主权利。[8]

第二,发挥农村基层组织的利益表达功能,提高农村基层组织的社会整合能力,建立适合农民特点的利益表达机制。政党政治理论认为,利益表达功能是现代政党政治的基本功能之一,是民意最有效的表达工具。[9]党的基层组织应当利用其组织和资源优势,广泛获取村民的利益诉求,通过梳理和整合进行有针对性的供给,实现公共资源的高效利用和村民民主权利的有效保障。要充分利用非正式制度和非正式组织在利益表达中的作用,引导社区内诸如老年协会、志愿者协会等社会组织发挥表达诉求、协调利益的功能。在社区内推广村民议事制度,在重大事务决策前由两委班子组织召开民主恳谈会或民主议事会,“村民民主恳谈作为村级民主决策的前置程序”,“更好地集思广益,提高决策的民主性和科学性,增强村级组织的凝聚力,提高决策的执行力”。[10]

第三,加强农村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培养并留住一批有知识、懂技术、能力强的新型农村社区工作者。一是通过培训提高农村社区工作者的整体素质。适应农村社区化的需要,在提高他们组织群众、服务群众、协调利益等方面的技巧、能力和水平上下工夫。授课者应深入农村社区,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确定培训内容;也可以让学校和社区工作者一起定题目,把“选课”的权利交给社区工作人员。二是广开渠道吸引人才。面向社会公开选拔优秀人才到社区工作,鼓励在外求学的青年学成以后回村工作。三是建立农村社区工作者的生活保障机制和激励机制,提高他们的物质待遇和政治待遇,增强社会对农村社区工作者的认同感。

综上所述,沈阳市在农村社区民主建设的实践中积累了一些经验,也面临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在我国的农村社区民主建设中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应当引起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切实从体制机制上提供更好的支撑,需要在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建设的整体工程中统筹推进。只有这样,农村社区的民主建设才能发挥促进农村和谐、农业发展、农民富裕的作用,进而扩大基层民主,促进社会主义民主的不断发育和成熟。

参考文献:

[1]加大村务公开,深化民主管理,切实维护群众利益沈阳市民政局局长刘健访谈来源:http://www.zfhf.shenyang.gov.cn

[2]沈阳市农村先进村典型调研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排头兵——沈阳地区六个先进村调查报告[J].沈阳干部学刊,2007,(4).

[3][5]徐勇.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推进农村社区建设[J].江汉论坛,2007,(4).

[4][8]李增元.农村社区民主建设中的绩效与限度[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8,(9).

[6]谭琪.摆脱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制度困境探析——新农村视野中基层党组织的功能审视与制度构建[J].大连干部学刊,2008,(2).

[7]涂圣伟.农村“一事一议”制度效力的理论与案例分析[J].南方经济,2009,(2).

[9]朱联平.强化执政党的利益表达机制[J].党政论坛,2005,(12).

[10]杨琳.农村民主制度设计全面升级 村民自治将更开放——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司长詹成付解读农村基层民主制度建设[J].农村 农业 农民(A版),2008,(11).

责任编辑宋桂祝

作者:闫 璐

村落社区新农村建设论文 篇3:

青岛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经验与启示

摘要:青岛市在前期试点实践探索的基础上,确立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宏伟蓝图与具体路线图,通过科学编制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布局规划与建设规划、多类型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渐进推进社区组织改革与建设、稳妥推进新型农村社区经济融合、加快新型农村社区特色经济园区建设等主要举措来开展工作。青岛市的基本做法和经验对其他地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工作有如下启示:多方协同,合力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科学规划,高标准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因地制宜,多类型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服务到位,实现新型农村社区居民“安居”;两区同建,保障新型农村社区居民“乐业”。

关键词:新型农村社区;青岛市;经验;启示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加强城乡社区建设是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一项重要内容。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青岛市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一项具体举措。青岛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一些积极举措与成功做法,对其他地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有着重要启示作用。 1青岛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工作的整体情况 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青岛市各个区、市积极进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探索。2007年全国首次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工作座谈会在青岛市举行,青岛市做了典型发言。胶南市出台的《关于加强农村社区建设的意见》,民政部向全国作了转发。2009年青岛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通过民政部“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全覆盖示范区”创建评估。莱西市突出“六治”建设生态宜居新型农村社区;崂山区提出完善“五自”(自治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保障和自我发展)体系,培育“五型”(民主型、规范型、稳定型、便民型和活力型)社区;城阳区和即墨市试行“宅基地换房”等政策,开展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在各区、市结合自身情况先行试点的基础上,2012年青岛市政府把这一工作上升到更高层面,勾勒出青岛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宏伟蓝图与具体路线图。

1.1出台《关于加快统筹城乡发展的意见》,确立青岛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宏伟蓝图

2012年4月青岛市《关于加快统筹城乡发展的意见》提出,将以四方区、李沧区为重点推进七区统筹,以平度市、莱西市为重点推进城乡统筹,促进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布局和社会管理一体化,加快县域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以乡镇(街道)合并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为突破口,实施农村产权、财政体制、投融资体制和户籍管理等改革,构建城乡互动发展长效机制,建设国家东部地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和全省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

关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青岛市将坚持规划先行、服务下沉、循序渐进、和谐集聚原则,在五市规划建设大约1 000个 3 000~5 000人的新型农村社区。2012年上半年完成新型农村社区布局规划,年内开工建设100个集聚型新型农村社区,全面启动新型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力争完成50%以上。此外,设立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补助资金,市级财政给予每个新建新型农村社区一次性奖补资金200万元,支持社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设立新型农村社区特色园区建设补助资金,给予每个完成规范建设的特色园区一次性奖补资金200万元。获得市级财政资金支持的区、市予以等额配套。

1.2下发《青岛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实施方案》,明确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具体路线图

2012年8月青岛市在黄岛区和胶南市召开全市新型农村社区暨农村住房建设现场会,下发了《青岛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了青岛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工作的路线图。青岛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总体建设思路是:“两区共建、三个集中、四个融合”。“两区共建”,即将集聚型新型农村社区和集约化的特色经济园区一起规划建设,在解决好农民居住问题的同时,解决好农民的就业和生活问题;“三个集中”,即农村人口向城镇和社区集中,产业向园区集中,土地向规模化经营集中;“四个融合”,即有序实现社区服务融合、组织融合、居住融合、经济融合。其中,新型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要做到“八有”:有社区组织办公场所、有综合服务厅、有卫生室、有警务室、有幼儿园、有党员远程教育室、有文体活动中心、有综合超市等商业服务设施。在具体工作中,要坚持规划先行,统筹布局;坚持突出重点,分类推进;坚持以人为本,让群众满意;坚持配套完善,市场运作;坚持依法办事,创新体制机制。

2青岛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主要举措

青岛市坚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统筹城乡发展为主线,以新型农村社区和社区特色经济园区“两区共建”为重点,以推进农村人口向城镇和社区集中、产业向园区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为导向,有序实现社区服务融合、组织融合、居住融合、经济融合,按照规划先行、政策引领、产业为基、就业为本、彰显特色、分类推进、农民主体、组织保障的要求,着力打造城中村改造型、小城镇集聚型、功能整合型、龙头企业带动型、中心村融合型等类型的新型农村社区。

2.1科学编制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布局规划与建设规划

结合青岛市总体部署与要求,各区市立足当地实际,编制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布局规划与建设规划,以规划引导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工作。在充分考虑现有村庄规模、发展水平、地缘关系、历史沿革、风俗习惯、自然条件等因素的基础上,按照3 000~5 000人、服务半径1.5~2.0公里的规模,将现有的5 400多个行政村整合为1 000个左右新型农村社区。例如,胶南市按照“统筹规划、试点先行,因地制宜、分类实施,突出重点、梯次推进”的原则,结合西海岸经济新区规划和乡镇合并试点,统筹考虑产业发展、人口规模、基础配套,编制了全市新型农村社区总体布局和建设规划,把全市980个村居规划成为183个新型农村社区。

2.2多类型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青岛市各区市探索出城中村改造型、小城镇集聚型、功能整合型、龙头企业带动型和中心村融合型等多种类型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具体实现方式。

城中村改造型:结合城中村改造工程,对纳入城市规划区范围的村庄,积极推进村集体股份制改制,充分利用城市公共设施和资源,重点采用“多村一社区”模式,实现集中改造。

小城镇集聚型:以建制镇为依托,引导镇驻地周边村民和其他有条件的村民向镇驻地聚集,做大镇驻地规模,提升城镇服务功能,建设新型社区。

功能整合型:对产业园区和生态保护区等区域内的村庄适度整合,建设以集中居住为基础、以产业发展为支撑的新型社区。

龙头企业带动型: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企业与周边村庄联合,高标准规划建设农村新型社区。

中心村融合型:对暂不具备上述集聚条件的村庄,按照地域相近、规模适度、产业关联、有利于整合资源要素等原则,确定合理服务半径,将几个村庄融合为一个社区,提升中心村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水平,辐射带动周边村庄。

2.3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巩固以硬化、绿化、亮化、美化、净化为重点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的建设成果,完善水、路、电、气、暖等社区基础设施,建设长效管护机制。根据新型农村社区布局规划和建设规划,由镇(街道)党(工)委、政府(办事处)组织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实现社区服务融合。新型农村社区服务中心主要职能是承接政府延伸到社区的医疗卫生、计划生育、就业指导、社会救助等各类公共服务,健全社区志愿服务体系和经营性服务体系,组织社会力量为社区居民提供各类生产生活服务。社区服务中心建设坚持有社区组织办公场所、综合服务厅、卫生室、警务室、幼儿园、党员远程教育室、文体活动中心、综合超市等“八有”标准。

2.4渐进推进社区组织改革与建设

坚持社区建设组织先行,多村合并后仍保留原行政村建制的新型农村社区,要成立新型社区党委,同时成立新型农村社区民主协调委员会,在社区党委领导下,负责社区建设和自我服务。在基本实现服务融合、组织融合、居住融合、经济融合的社区中,适时依法撤销社区民主协调委员会和社区所辖各村村民委员会,成立新型农村社区村民委员会。

2.5稳妥推进新型农村社区经济融合

充分尊重和保护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等财产权利,适时启动原行政村股份制改革,坚持资产不平调、资金不平分、债务不平摊和资产所有权不变、债权债务关系不变、土地承包关系不变的原则,按照农民自愿、民主决策的要求,对原行政村集体资产实行股份制改革,设立股份经济合作社,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运营和管理。对社区建设中新形成的资产,按照股份化要求,量化到每个社区居民,进行股权登记,实行股份制管理,逐步实现社区经济融合。

2.6加快新型农村社区特色经济园区建设

鼓励和引导有条件的社区采取直接投资、土地入股等市场化手段,规划建设特色农业园区、工业园区或服务业园区,促进产业向园区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推动农民就地就近转移,实现社区集体收入和农民收入持续增长。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实现“村企联合”、产业园区与集聚性农村社区共建,规划产业布局,培育新产业,推广新技术,促进农业生产的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发展。

3青岛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启示

3.1多方协同,合力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第一,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政府要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全面引领社区建设,实现部门、项目、资金的有效整合,组织各类公共服务向新型农村社区配套,引导社会组织支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政府还要引导成立社区建设过渡性组织,搭建各方对话的平台。青岛市成立的社区建设民主协调委员会,就是在基层组织改革中的一种有益探索。

第二,要坚持农民主体地位。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做到农民自愿,农民满意,让农民得实惠。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核心是农地身份的“转换”:农村宅基地转换为耕地或建设用地、承包地转换为建设用地,实质上是农民的土地权益与全部或部分的市民权益的交换[1]。这个交换必须充分征得农民同意,做到公平合理。

第三,要鼓励社会各界参与支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青岛市探索通过土地优惠、税收优惠、金融优惠、社区服务优惠和冠名等多种措施,鼓励各类企业和社会投资主体参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鼓励“能人”支持或参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鼓励各类科技、通讯、金融等服务机构与经营组织将服务网点延伸到新型农村社区,加快社区商业网点建设,实现社区服务一体化和社区商业现代化。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方协同、合力推进。

3.2科学规划,高标准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规划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龙头,规划水平决定建设水平。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不是简单的村庄合并、人口集中,而是以科学规划为前提,遵循三次产业互动发展的内在规律,联动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过程[2]。青岛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坚持规划先行,科学编制新型农村社区布局规划、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规划、镇驻地建设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用规划引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高标准方向。例如,即墨市王村镇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规划就专门聘请曾设计“青岛五四广场”、“青岛音乐广场”、“奥帆中心海景剧场”等多个大项目的公司来承担。因此,要摒弃就社区规划作社区规划的简单做法,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放到统筹城乡发展、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大格局中去定位,实行社区规划与城市发展、县域村镇体系、土地利用、空间布局等规划协调统一,综合考虑区域条件、人口分布、产业优势、辐射能力、发展前景等诸多因素,注重现代理念与民风民俗等人文元素的有机融合,民居美观性、实用性与周边环境的衔接统一,以生态良好、功能完善、服务配套的高品位规划吸引农民群众主动融入社区建设。

3.3因地制宜,多类型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坚持因地制宜,多类型推进。城市近郊、产业集聚区、集镇周边、特色产业村可能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条件比较成熟的地区,必须根据具体情况,分类型确立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模式。青岛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没有一刀切,而是在实践探索中确立了城中村改造型、小城镇集聚型、功能整合型、龙头企业带动型和中心村融合型等几种新型农村社区类型。各地应立足本地实际,结合本地特点,科学合理地确立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类型,在条件具备的地区建设适合当地农民发展需要的新型农村社区。

3.4服务到位,实现新型农村社区居民“安居”

当下要建设的农村社区不是以传统自然村落为基础的文化共同体,而是能够不断满足人们日益丰富的社会需要、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现代社会生活共同体[3]。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不是简单的集中居住,不能只是农民住房由平房改为楼房,而是一个空间集聚、产业配套、设施齐全、服务便利、管理自主、环境友好、生活富裕的地域生活、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方面各具特色的共同体。

保证农民“安居”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各类基础设施与服务设施的配套到位,依托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解决公共服务需求是许多地方的基本做法[4]。要建立和完善农村就业、养老保险、合作医疗等社会保障体系, 降低农民对土地的生存依赖性[5]。青岛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通过服务下沉,建设服务中心,努力全方位搞好对农民的公共服务、社会化服务和公益性服务,把社区建成居住环境优良、基础设施完善、服务功能齐全的集居住、生态、教育、医疗、文化、卫生、商业、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体。

3.5两区同建,保障新型农村社区居民“乐业”

“乐业”方能“安居”。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要积极为农民就业提供服务,在社区建设的同时推进经济园区建设,为农民在家门口就业创造条件。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要坚持两区同建,依托各地不同的资源优势和种养传统,发挥产业集聚区和龙头企业辐射和带动作用。积极转变农村发展方式,推动土地规模化经营,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社,引导农民发展循环农业、现代农业,保障农民收入的实质性增加和生活质量的真正提高,最终真正实现新型农村社区居民的“安居乐业”。参考文献:

[1]崔伟华.关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的几个重要问题[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1,2:56-57.

[2]济南市加快构建城乡统筹发展新格局研究课题组.济南市加快构建城乡统筹发展新格局研究[J].山东农业科学,2011,1:119-124.

[3]徐勇.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推进农村社区建设[J].江汉论坛,2007,4:12-15.

[4]王霄.农村社区建设与管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67.

[5]成素英,张秀兰.山东省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土地流转问题与对策[J].山东农业科学,2011,4:115-118.

作者:吕云涛

上一篇:高质量就业创业教育论文下一篇:临床教学中医患关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