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下的农村金融论文

2022-04-22

【摘要】本文在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深度探析了农村金融存在的问题及根源,并在新农村建设视角下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改革完善农村商业银行,加强农村金融机制建设,构建城乡统筹银行,完善金融所有制结构。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新农村建设下的农村金融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新农村建设下的农村金融论文 篇1: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村金融改革探析

摘要: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农村金融功能没有得到应有的充分的释放,究其原因在于农村金融体系建设的碎片化,导致农村金融市场发育的不完善,具体表现在农村金融供需的不平衡,农村金融的市场分割,政府管理的失灵。为此,必须采用系统论的方法,寻找突破农村金融体系建设困境的路径:完善农村金融市场的外围支撑体系,在两个“统筹”理念下完善农村金融市场体系。

关键词: 农村金融;功能释放;市场体系;新农村建设

一、农村金融的现状

经过二十多年金融的改革,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农行股改的启动(2004)、邮储银行的成立(2006)、农发行业务范围的调整(2004)以及农村金融监管准入政策的调整和放宽,定位和服务于三农的金融机构已经由单一走向多元化,农村金融供给主体已经初步形成了多元化、多层次、互补化的格局。这些农村金融供给主体主要有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村邮政储蓄银行、农业保险以及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等正规金融,同时也有民间借贷、集资、典当、银背、私人钱庄、合会等游离于农村金融体系建设规划之外的农村非正规金融。对于正规金融,从规模上看,既有大型国有银行,也有中型股份制商业银行,还有小型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信用社),以及微型的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从机构性质上看,既有扁平化管理的“法人机构”,又有适应农村金融市场特色管理的“分支机构”;从服务性质上看,既有专门服务于三农的专业性金融机构,也有综合服务于城乡的综合性金融机构;从所有制性质上看,既有国有政策性金融机构,也有股份制金融机构(包括以民间资本为主的民营金融机构),还有合作制金融机构;从金融服务和产品角度看,既有传统的存贷款基本业务,也有新型的理财、顾问等创新型业务 [1]。

虽然中国农村金融供给主体出现了多元化,金融发展水平也得到了深化,但这并不随之表明农民的增收,事实表明,农民收入增长并没有出现与之相协调的景象,反而出现了对农民增收的负相关关系(温涛,2005;魏宝,2009) [2]。

二、农村金融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农村金融供需矛盾突出

在中国农村金融市场上供需矛盾主要表现在供给相对来说小于需求。这里的“相对”意指农民资金的可获得性,而不是指农村金融的存贷比、存贷差。虽然,农村金融从1996—2002年其存贷比一直都大于1,在2002年甚至达到了1.4 [3],也就是说农村金融机构中有充足的资金来满足农民的贷款需求,然而农民资金的可获得性竟不到25%(有人认为不到15%) [4],这意味着有75%强的资金需求者得不到满足,可见农村金融供需矛盾之大。形成供需缺口的原因多而复杂,但归根结底在于农村资金外流造成的实际供给不足。由于农业产业的弱质性导致农业信贷显示出高风险、收益小、成本高、资金周转慢等特点,同时由于资金趋利的天性,资金一般会从农业流向工商业,结果导致本应该为农业“输血”的金融机构变成了“抽血”机构,最终导致农村信贷的“贫血”。据统计,从1979—2002年的24年中,有15年出现农村资金通过金融机构净输出,其中以2002年、2000年、1994年输出额最大,分别达1 693亿元、1 658.46亿元、1 422.5亿元,在24年中资金外流额累计达5 459亿元。有意思的是,农村信用社既是农村金融市场的主力军,也是农村资金外流的主渠道,近几年来,平均每年从农村信用社外流的资金规模都在500多亿元 [5]。

(二) 农村金融的市场分割

这里讲的市场分割包括农村金融与城市金融的分割、内生金融与外生金融的分割以及内在制度与外在制度的分割。

一个完整的市场应该是统一、开放的市场,然而农村金融市场却分割严重。在金融交易的过程中,为了节省交易成本,减少信息不对称造成的道德风险等问题,于是便形成了相对的组织机构和规制机制,而不同的金融交易属性需要不同的合约规制机制即农村金融制度。在金融发展水平初期,由于金融交易水平低下,风险不大,这时表现为内生金融(非正规金融),即“为在客观供求刺激下民间自发组织形成的为民间经济融通资金的所有非公有经济成分的资金运动。”[6]此时的金融制度亦表现为内在制度(Internal Institutions)即“信用活动是由人们之间的互动博弈所产生的自生自发的扩展秩序所规制。作为博弈均衡的内在制度因此也就具有了非正式制度的特征,其信用关系的本质表现为关系型信用(Relational Credit)。”[7] 随着经济发展、金融交易深度与广度的延伸与扩展,由于当事人自身需求和政府的介入,便衍生出外生金融(正规金融)和外在制度。按其演进过程来看内生金融(非正规金融)与外生金融(正规金融)、内在制度与外在制度应该是相衔接、相适应的。然而事实是中国政府对农村这两种金融体系实行“一扶一压”的两手政策机制,最终导致内生金融与外生金融的分割以及内在制度与外在制度的分割。同时,由于中国长期实行“重工轻农”的发展战略,导致城乡发展不均衡,城乡金融发展不均衡,城乡金融分割。

(三) 政府管理失灵

政府在农村金融市场管理中的政府失灵具体表现在政府管理的“缺位、错位、越位”。(1)政府“缺位”。在农村金融市场上,由于信息不对称、市场的非理性,导致农村金融机构的功能定位扭曲,农民资金需求得不到满足,资金大量外流,本应为农村输血的金融机构却成了抽血机器。(2)政府“错位、越位”。在农村金融市场上主要表现在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对农村金融的过度干预、过度管制。这里我们可以分两个层次来分析。一是中央政府对农村金融的过度干预、过度管制。考察中国农村的金融历史可以发现,中国农村金融走的是一条政府办金融的发展道路,政府的影子无处不在,商业银行是国有的,农信社和已经关闭的农村合作基金会名义上是合作性质,实际上也是政府办的金融机构。像这种对农村金融的过度管制,使得民间金融和新的金融机构无法进入,导致农村金融服务严重滞后,金融机构效率低下,降低贷款人的社会福利。二是地方政府对农村金融的过度干预、过度管制。随着中国中央与地方分权化改革,地方政府获得了很大的经济自主权,同时也形成了以地方为主的“诸侯经济”。地方政府为了满足本级财政支出需要,采取多种方式通过多种途径介入金融领域,掌控金融资源。在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未实行收缩战略的条件时,为了争夺可观的金融租金可金融剩余,通过不断的干预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人事安排、信贷规模等,迫使其向政府多贷款。在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实施退出农村市场的战略后,地方政府为了缓解本地区的资金短缺,相继成立了名目繁多的地方性非正规金融机构,以借口筹集社会闲散资金为名,以高利率吸引或行政强制集资,使大量资金在银行体制外循环,对其他民间金融机构本着“为我所用”的原则既压又打,使其行为尽可能服从自己的利益所需。于是便出现了政府强迫一些民间金融机构向政府指定的项目发放贷款,摊派钱物、报销费用或亲自贷款行为。政府对民间金融的介入,不仅在相当程度上直接占用了大量的农村金融资源,而且通过“挤出效应”降低民间金融供给,最终导致农村金融的扭曲 [8]。

三、走出困境的路径选择

(一)完善农村金融市场的外围支撑体系

1.加大财政支农力度,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

农民收入的提高与金融制度有效性互为表里。经济决定金融,金融反作用于经济,金融问题的根子在于经济本身 [6]。农民收入的增加能够促进金融制度的有效,金融制度的有效又能促进农民增收,农村经济的发展。在农村金融中,农村经济主体很难得到正规金融的贷款,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农村经济的落后,缺少可抵押品,易导致金融交易风险。因此要发挥正规金融的农村服务取向,政府应该加大财政支农力度,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使得信贷双方处于平等地位。

2.实施积极的农业保险制度和风险分担机制

金融市场运行和金融机构运作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面对各种各样金融风险的考验,因此风险防范和管理始终是金融理论与实践发展中一个不朽的话题。实施积极的农业保险制度和风险分担机制便首当其冲地成为了化解农村金融风险的解。积极有效的农业保险制度,不仅可以为农业发展保驾护航,也可以充当农村信用链条的润滑剂,为农村金融支农功能的有效发挥提供了外围的保证。要完善农业保险可以采取两种方式:第一,为农业保险的原保险合理定位,实现由合作性保险组织经营的目标。合作性保险组织的成员是精通农业技术的农户,是投保人和保险人的统一体,对保险组织面临的风险及其他投保人自身风险有更准确的认识和评价,有利于风险控制及核保理赔,同时,共同的利益关系有助于互相监督,可以有效地防止保险业务中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第二,通过政府补贴或者委托的形式,鼓励商业性保险公司通过再保险方式参与农业保险。一方面,政府间接参与农业保险业务,可以大大降低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的程度。另一方面,通过委托代理或政府补贴的方式使商业性保险公司进入农业保险,既不违背其利润原则,也有利于风险的分担。

3.加强农村金融的法律制度建设

近几年来,虽然中国的金融立法已经有了较快的发展,《中央银行法》、《商业银行法》、《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相继制定,但在中国目前的金融法规体系中,关于农村金融方面的法规很少,在有限的农村金融法规中绝大部分是关于农村信用社的,而关于农村合作金融的专门性法律仍然没有制定出台。而关于国有的商业性银行的法规,没有突出农村的特性,没有突出地区的特性,城市金融法规与农村金融法规一个样,各个地区的法规一个样。同时,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有些金融法规存在着明显的滞后性。因此,国家应该加快农村金融的法律制度建设,尽快出台农村合作金融的专门性法律,兼顾农村金融的特性和地区间的差异性,体现时代性。

(二)完善农村金融市场体系

1.统筹城乡金融和谐发展

在中国的金融市场中,城乡金融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城市金融采取的是一种渐进自由化和市场化的道路,其基本特征是金融机构信贷资金管理权逐步扩大、金融市场准入逐渐放松。农村金融市场则走出了一条强制性变迁轨迹。政府通过不断的地调整它与农村金融机构的关系来加强农村金融市场的控制,这两种不同的制度安排导致城乡金融市场分割。在新农村建设的大好背景下,国家应该加大以工哺农,以城带乡金融发展战略力度,加大对农村金融的政策倾斜。一方面,控制农村正规金融机构的职责范围和资金流向,限制农村资金外流,保证农业资本体内循环而不溢出。另一方面,建立切实可行的金融支农政策措施,扩大政策性银行农业领域内的经营范围,加大中央银行对农村信用社的再贷款支持力度,利用财政、税收等政策杠杆商业银行为农村经济提供金融服务。

2.统筹农村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和谐发展

在农村金融市场中,正规金融资金充足,具有规模经济带来的成本优势、有先进技术的优势、有相对完善的制度优势,却也有着严重信息不对称的劣势;非正规金融具有信息上的明显优势、灵活的激励机制和良好的适应性,但其融资能力有限、融资风险相对较高、引发的纠纷和诉讼较多。因此,两者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互补关系,而不是零和关系。正如Diagne(1999)所说,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是不完全替代关系,这两种信贷在家庭资源转移方面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两者应该和谐发展。要和谐发展,首先要在法律上肯定非正规金融的合法地位,其次要实现两者的联结。实现两者的联结,应该正确选择两者的联结战略和联结方式。对于两者的联结战略,Christen 、Seibel和Parhusip作了详尽论述。Seibel ( 1997 )提出了促进两者结合的四种战略: 一是“自上而下”战略,通过正规金融的制度适应,使得非正规金融更易于与其打交道;二是“自下而上”战略,帮助大的非正规金融将资金聚集在一起,形成正规金融;三是将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联结起来;四是在缺少足够的正规和非正规金融的地方,进行制度创新,创立新的微观金融组织 [9]。

3.金融市场体系的构建步骤

对于农村金融市场体系的构建应该分两个阶段来实施,第一个阶段为不完全的市场竞争阶段,第二个阶段为完全的市场竞争阶段。根据中国的实情、目前中国农村及农村金融的特点以及两者之间的逻辑关系,当务之急是对第一个阶段的构建。在第一个阶段中,应该以政策导向为主,实行两个市场,即“一级农村金融市场”和“二级农村金融市场”。“一级农村金融市场”主要针对农村金融需求者通常有居住分散、收入低下、生产有明显季节性、单笔存贷款规模小、生产项目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比较大、缺乏必要的担保与抵押品等特点,并提供相应的基础金融产品。此市场金融主体包括“合作金融机构”、非正规金融机构以及政策性金融机构。二级金融市场主要是针对一些资金需求比较大的贷款主体。在这个金融市场中,金融主体主要是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金融的客体主要是一些大型的发展前途信用都比较好的乡镇企业、农业经济组织、农村服务性组织(如社区)以及一级农村金融组织。在这两个金融市场中,通过农村服务性组织及一级农村金融组织把这两个市场联接在一起。这样,既能保证资金需求者得到所需要的贷款,又能促进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和繁荣,最终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的富裕。在这个阶段完成后,农民生活富裕了,农村经济发展了,此时农村金融的两个市场最终融合成了一个完全竞争的城乡统一的金融市场。

参考文献:

[1]从农村金融供需演变谈深化农村金融改革的路径[EB/OL].中国金融网,http://co.zgjrw.com/News/2010225/ruraleconomics/

121777341604.shtml.

[2]魏宝,巩继锋,梁波.长三角地区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水平的相关性分析[J].现代商业,2009,(20).

[3]郝亚明,张荣乐.中国农村金融改革:市场视角下的思考与选择[J].金融与保险,2005,(10).

[4]焦瑾璞,周诚君.发展中国农村金融市场的八大理论争论[J].河南金融干部学院学报,2004,(3).

[5]姚耀军.中国农村金融发展水平及其金融结构分析[J].金融与保险,2005,(2).

[6]张杰.中国农村金融制度:结构、变迁与政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94-217.

[7]官兵.企业家视野下的农村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J].金融研究,2005,(10).

[8]李勇,孙晓霞,陈景耀,韩向荣.关于完善农村金融制度加大对三农金融支持若干问题的思考[J].金融研究,2005,(11).

[9]左臣明,马九杰.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关系研究综述——增加农村金融供给的一个制度视角[J].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6).

The Research of Rural Financial Reform in the New Rural Construction Background

MAO Sheng-gen

(Politics and Administration College in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Guilin 541004,China)

Key words:rural finance;function release;market system; new rural construction[责任编辑 陈丽敏]

作者:毛胜根

新农村建设下的农村金融论文 篇2:

新农村建设视角下对农村金融发展的建议

【摘要】本文在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深度探析了农村金融存在的问题及根源,并在新农村建设视角下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改革完善农村商业银行,加强农村金融机制建设,构建城乡统筹银行,完善金融所有制结构。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 农村金融 农村商业银行

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村金融是农村经济的核心,其发展关系到我国农村的可持续发展。但是当前我国很多地区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农村金融未能发挥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表现在城乡金融二元结构突出,其中农村金融较为薄弱。因此,在实践与科学发展时期,大力发展农村金融,协调城乡金融一体化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分析了我国农村金融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析其影响因素,并提出解决对策。

一、新农村建设视角下农村金融发展的问题

我国城乡金融发展不协调,其薄弱方面是农村金融。从总体上看,农村金融机构在改革和发展中竞争力不断增强,经营活力日渐提升,金融服务进一步改进。

1、资金需求缺口大

据国家统计局初步测算,到2020年,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增资金需求总量为5万亿元左右,在未来15年内,全国平均每位农民需要投资约为3500元至10000元,如果按8亿农民计算,全国新农村建设的资金缺口将在33600—109200亿元之间。可见,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对金融需求缺口较大。同时在市场经济下,商业银行网点大量从农村撤出,覆盖率低。金融机构网点总数大幅减少,金融机构从农村地区退出力度加大。比如2007年至2008年,重庆市国有银行县以下机构就减少1507个。同时,目前国有商业银行资金上存、邮政储蓄分流和农村信用社资金运用“非农化”形成三大“抽水机”,引致农村资金外流。

2、金融结构不合理

现有农村商业银行主要是存款与信贷,缺少保险、投资、担保、租赁、信托等;正规金融机构占主导地位,缺少中小商业银行、区域性银行和互助金融机构。中国农业银行市场竞争视角从农村转向城市,从农业转向工商业。而其他形式的非正规金融活动则不受政府政策上的保护,农村信用社就成为了农村金融市场上的唯一正规金融组织,其他金融组织并不对农村信用社产生竞争,农村信用社之间也缺乏竞争的空间和条件,这种组织结构上的缺陷,导致农村金融市场缺乏竞争主体和竞争机制。虽然现在农村金融市场存在着多种形式金融组织,但它们之间并没有形成有效的竞争机制。

3、金融机构功能不健全

当前我国国有商业金融在农村金融领域内功能弱化,农村信用社不能完全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农村金融机构不良资产严重,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弱。功能上的缺陷,导致了正规金融不能满足农村发展的资金需求,为民间金融发展提供了空间,而民间金融的活跃却缺乏必要的规范和保护,民间金融的存在,是农村金融机构失衡、金融二元性的重要表现。功能缺陷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是功能错位,金融组织在很大程度上与政府存在不可分割的联系,政府干预将资金带给效率低的企业而形成大量呆账,可能出现私人金融物品对公共金融物品的排挤,农产品收购资金将被挤占,严重制约农村金融的发展。

4、农业企业贷款难

当前有数据显示,我国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提供的贷款仅占农村资金需求的25%,仍有大部分的资金需求得不到满足,只能通过民间金融渠道,农户借贷行为约60%是通过民间借贷发生的,而农户放款行为的90%都是在亲朋好友之间进行的。由于正规金融机构在农村数量减少,农村金融市场中正规金融机构的金融服务供给越来越少。另外,由于正规金融机构对农村地区分散化规模的贷款成本要高于其收益,大部分农村非公有经济得不到正规金融机构的贷款支持,农村正规金融供给增长不足,农村信用社独自难当支农重任。

二、新农村建设视角下农村金融发展缓慢的原因

1、思想因素

当前我国本身的大城市大农村的特点决定了不能忽视农村的发展,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相对城市较为薄弱,相伴而生的是人的思想观念的落后,落后的思想观念减弱了农村金融发展的动力,限制了农村金融资源在本区域内的有效转化。正是由于思想认识的错位,导致了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缓慢,城乡金融发展差距逐年加大的恶果。

2、区位因素

2006年,我国城乡居民年平均收入之比为3.9:1。我们知道,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特殊性直接影响金融交易成本。金融企业从资产流动性、安全性、盈利性的角度出发,更愿意把资源配置到效益较高的城市。农村企业主要依托当地资源,一般生产规模小,技术含量低,市场竞争力不强,农产品收益稳定性差。农村金融体制不适应农村经济体制的发展变化。县域经济以中小企业、农户为主,点多面广和竞争性强是县域经济的突出特点,但从县域金融组织结构看,组织形式单一、网点少、服务面缩窄是其突出特点。由此产生金融产品价格扭曲,金融创新不足,经营管理方式滞后,资产质量和盈利水平不高。因此,农村经济发展落后,农民收入低下,低收入决定了农民的金融意识薄弱,造成储蓄率、投资率低下,进而影响了本地区的金融总体水平的发展。

3、制度因素

现行农村金融制度安排不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从内部管理制度安排看,商业银行县支行除存单质押和一个人消费贷款外,没有贷款审批权,需逐级上报地市分行、省分行审批,有的贷款项目甚至报总行审批。在资金配置政策上向城市、大企业、大项目倾斜,对县域机构贷款营销的激励不够,控制过度,加剧了县域金融供给的不足。从外部管理制度安排看,农村金融市场准入门槛较高,尤其是缺乏引导金融企业和业务进人农村的配套政策措施。对民间融资重视不够,缺乏规范和引导民间融资的政策和法律依据。致使融资成本普偏高,民间借贷活跃。农村正规金融供给不足,一些企业和个人转向民间融资市场,承担了更高的利息成本。

4、政策因素

关于农村贷款抵押的政策落实不够。由于农村和农业投资项目变化较大,为规避政策风险,金融机构对县域贷款项目更加谨慎,对于其贷款抵押要求严格,其农民的房屋不作为抵押贷款范围之内,因此很多农户因没有抵押物而无法取得贷款。再加上财政和金融部门沟通不够,也没有创新的融资平台,很多投资项目因为资金不到位难以发挥效用。对农村企业财务制度管理责任不明确,缺乏有效的管理和监督,很多农村企业没有完整的账表,使银行无法全面准确地评价贷款申请和发放贷款。农村企业、个人信用信息还未纳入征信管理体系。农村企业信息分散在人行、工商、税务、银监、环保、经贸等多个部门,且各自为政,封闭运行,缺乏必要的信用资源整合。由于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滞后,借贷双方信息不对称,金融机构难以对信贷交易对象做出准确的判断,致使农村金融机构不愿贷、也不敢贷款。

三、加快推进农村金融改革的思路和对策

1、总体思路

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健全金融市场体系,改善城乡金融服务。加快发展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规范发展多种形式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和以服务农村为主的地区性中小银行,支持开展商业性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大力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建立农村信贷担保机制,探索建立农业贷款贴息制度。

2、措施

(1)改革完善农村商业银行

农村商业银行的目标是为农民提供金融服务,满足农民的存款和贷款及汇兑等方面的金融需求,这是解决农民贷款难、打击农村高利贷问题的关键。在农村商业银行方面,提高农村商业银行吸储能力,深入农村动员和吸收储蓄存款,进一步完善农村商业银行服务体系,使之成为为“三农”服务的银行,充分发挥农村商业银行的功能,进一步完善农村金融体系。比如由原重庆市信用联社和39个区县信用联社、农村合作银行组建而来的农村商业银行,建立了股份制银行的治理结构。该次的资产重组,吸收了近150亿的不良资产。

(2)加强农村金融机制建设

进一步加强法制建设,依法保护农户和中小企业,依法治理逃废金融债务行为。加快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形成有效的市场退出机制。建立扶持农村金融的长效机制的目的在于为商业金融降低成本和风险,创造一个更好的环境,吸引它们从事农村金融。形成合理的土地流转机制。建议鼓励农民在自愿的基础上,由一个家庭或若干个家庭组合担当主体;将市场机制引入土地承包制,推行社会化竞争承包制,加速农业规模化进程,提高土地利用率;探索以土地作为资本入股,取得其应有的股权和红利收入。规模经营主体的支持和服务,在符合信贷政策的前提下,为龙头企业和基地建设提供积极的信贷支持,在农村的融资担保平台应把参与规模经营的产业化龙头企业、种植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纳入服务范围,支持具备条件的规模经营主体利用法律法规未禁止的其他方式直接融资。加强农村金融监管,进一步加强农村金融风险的防范和化解。防范和化解农村金融风险,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应采取相关政策和措施化解现有金融风险。

(3)构建城乡统筹银行

目前在我国还没有为统筹城乡发展服务的专门银行,统筹城乡发展领域存在金融空白点,特别是解决统筹城乡土地流转的金融支持、高技术产业中无形资产融资、创意产业金融支持、农村农民和城镇居民个体创业和中小企业、微型企业资本支持。城乡统筹发展银行是为缩小东西部差距、城乡差距,专为城乡统筹试验区建议创立的存款、放款、汇兑、储蓄等业务,承担信用中介的金融机构,主要功能设计为向农村、农民、农业“三农”提供金融服务。同时也是为城乡土地流转、开发、利用提供金融服务的金融机构,又称为“土地银行”。

(4)完善金融所有制结构

通过前面分析,由于农村经济发展资金缺口较大,因此在我国要增加农村商业银行网点,其最终目的是加快资金回流,把农村地区的资金主要留在农村,把农村以外的资金吸引到农村。具体措施是农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和邮政储蓄银行在县域吸收的存款,应有75%的资金运用于县域经济,其他存款类银行机构在县域吸收的存款,应有60%的资金运用于县域经济。利用邮政的网络资源,支持邮政储蓄参与农村商品流通的资金结算,为农村商品流通提供资金“绿色通道”。

总之,在科学发展观视角下推动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创新,现在需要是探索创造符合农民需求、适合现阶段农村发展水平的金融产品,提高金融服务质量和效率,审慎全面推进农村金融改革,从而促进新农村建设。

【参考文献】

[1] 米建国、李建伟: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思考与实证分析[J].管理世界,2002(4).

[2] 李刚:农村金融深化对农村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分析[J].财经科学,2005(4).

[3] 邓莉、冉光和:重庆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的灰色关联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5(8).

[4] 张兵:江苏省农村信贷资金配置效率[J].中国农村经济,2007(6).

[5] 安翔: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的相关分析[J].经济问题,2005(10).

作者:何泰康

新农村建设下的农村金融论文 篇3:

新农村建设实践中农村金融面临困境及对策研究

[摘 要] 本文结合当前新农村建设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对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现状进行了高度概括,对其存在的困境进行了深入分析,从多角度提出了解决农村金融困境的新的对策,旨在为我国的农村金融推进新农村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 农村金融 新农村建设 困境 对策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共中央“十一五”规划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新农村建设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而在资金投入上又不可能完全依靠财政资金,金融资金必然会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要资金来源。而当前在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中遭遇到的“瓶颈”问题,恰是农村金融融资难。作为“以服务‘三农’为己任”的农村金融如何提高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水平、增强其支持新农村建设的“造血”、“输血”功能,使新农村的建设能够获得更多更好的金融支持和服务,是建设新农村过程中必须解决但又一直未能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也是目前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难点所在。在新的经济环境和背景下,研究我国新农村建设实践中农村金融面临的突出困境,探寻多角度解决农村金融融资及体制改革难的新对策,对于进一步推进我国新农村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要研究解决农村金融融资及体制改革难的新对策,笔者认为对于农村金融发展现状的把握至关重要,因为认清现状是从战略的高度理清当前农村金融面临突出困境的客观基础,是探寻多角度解决农村金融融资及体制改革难的前提。

一、新农村建设实践中农村金融的发展现状研究

国内学者关于新农村建设实践中农村金融体系的变革和农村金融组织缺陷的研究,无论是研究方法还是研究内容都获得了可喜突破,但系统总结新农村建设实践中农村金融发展现状的研究略显欠缺。

从下表1-1中可以发现,当前我国农村金融的发展有一些鲜明的特点:

(1)从覆盖面看,农村金融服务提供重点是贷款业务而不是存款业务。尽管由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以及民间借贷机构等金融机构构成的农村金融市场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现状及发展能力,但新农村建设中生产和资金没有有效连接起来,“贷款难”和“难贷款”现象没有得到很好解决。

(2)从可持续发展方面说,新农村建设中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性确实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受农村金融服务对象的特殊性、服务地域的广阔性的制约,在实践中以利润为导向的各金融机构在产权关系、职能定位等方面存在一定问题,从而导致政策性、合作性及商业性金融在新农村建设中功能缺失或模糊,制约和影响了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

(3)存在大量的民间借贷或者民间融资,成为正规金融的有效补充。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小企业和“三农”特别是贫困户的资金困难,增强了经济运行的自我调整和适应能力,并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正规金融不愿涉足或供给不足所形成的资金缺口。

(4)农村金融创新多样化。立足于农村实际,各地在农村金融体系、金融产品、金融担保机制、金融服务四大方面不断创新。

此外,我国政府对农村金融市场持开放态度,不仅仅允许各种各样的企业资金、民间资本,包括自然人资金参与新农村建设,对符合一些条件和要求的外资也没有政策限制,允许其进入农村金融市场以推动新农村建设。

二、新农村建设实践中农村金融面临的突出困境

在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中,农村金融作为新农村建设的“血液”和“核心动力”,却对新农村建设显得“乏而无力”。笔者认为解决这一尴尬局面难点不在于理论而在于操作。所以,有必要分析新农村建设实践中农村金融面临的突出困境,以便于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1.金融支持主体缺陷,农村金融服务缺位

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国有商业银行按照赢利性、流动性、安全性原则调整了经营战略,在利益导向的驱使下,加之农村金融业务数量少、金额低、风险大的特点,国有商业银行及其信贷资金退出县及县以下地区,放在了利润丰厚的城市地区,由此导致农村金融供给主体及资金供应大幅度减少,进而导致农村金融产品供给与新农村建设潜在需求不匹配、农户贷款需求与实际满足程度不匹配等矛盾。这种状况不仅制约了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影响了农民的日常生活,更不能满足当前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已成为新农村建设实践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2.金融体制改革相对滞后,“贷款难”、“难贷款”现象严重

据测算,就新农村建设而言,到2020年全国新农村建设新资金需求总量为l5万亿元左右,其中大部分资金需要由金融机构提供。但为新农村建设配套服务的金融体制改革却相对滞后,农村政策性金融发展缺位,商业性金融过度退位,合作性金融制度安排不到位,使得新农村建设实践中“贷款难”、“难贷款”的问题更为突出。比如,自2007年银监会下发《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以来,到2009年末,银监会共核准开业了172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其中村镇银行148家,小额贷款公司8家,农村资金互助社16家。但对于拥有35000多个乡镇、640000多个行政村、230多万个自然村的中国农村来说,就根本无法满足农民的需要。

3.新农村建设资金缺口大,农村金融资源却逆向流动

在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中,存在着这样一对矛盾,一方面是资金需求旺盛,另一方面却是农村金融资源呈现“逆向流出”,农村金融资金源源不断地流向城市,产生“虹吸”效应。“逆向流出”主要表现为体制性的资金外流、政策性的資金外流和逐利性的资金外流三个方面。截止2008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共从农村转移资金54690. 22亿元(其中吸收存款余额117785. 18亿元,发放贷款余额63094. 96亿元)。大量的农村资金通过各种渠道从农村流向城市,削弱了其支持“三农”的资金实力,减少了农村的金融资源,由此造成的农村经济大量“失血”将对新农村建设非常不利。

4.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性脆弱,非正规金融发展受到抑制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在于农村金融的有效支持。尤其是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处于“转型”阶段、具有典型“二元”特征、金融正在WTO下全面开放的发展中“小农大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而言,农村金融的可持续发展更具特别重要意义。但在新农村建设实践中,农村金融缺乏长期的、有效的政策支持和制度安排,农村金融机构普遍处于潜在财务危机之中,不具备持续发展的能力。同时由于有效金融需求释放不足、金融供给环境优化不力、配套政策措施滞后等不利因素,使得农村金融可持续性更显脆弱。为了更有力地加强对农村金融业的控制,政府对农村金融市场干预过多、过深,这在一定程度上又导致体制外比较活跃的农村金融形式,非正规金融活动受到政府的严厉管制,这些也严重阻碍了农村金融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三、多角度解决新农村建设实践中农村金融困境的对策性建议

当前新农村建设正处于前所未有的机遇期,农村金融兴,则新农村建设兴;农村金融活,则新农村建设顺。根据上文中对我国新农村建设实践中农村金融发展现状的分析,针对农村金融发展面临的突出困境,从新的思路出发,提出以下针对性建议:

1.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普惠的农村金融体系

从市场竞争、市场公平和效率角度来考虑农村金融资源的配置,构建普惠的农村金融体系,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1)扩大农村金融服务的外延,既要服务富人,也要服务穷人;

(2)扩大农村金融服务的内涵,除了向“三农”客户提供贷款,也要提供汇兑、支付等服务。构建普惠性农村金融体系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就国际经验来看,只有两种办法,一种是强制性的,一种是引导性的。印度等国家采取的是强制性措施。而就我国目前新农村建设实践中凸显的困境而言,可以考虑将引导与强制结合起来,设立一个金融普惠服务基金。一方面强制要求所有金融机构都缴纳营业收入的一定比例作为普惠服务基金的来源。另一方面,通过一定比例补贴引导更多金融机构到贫困地区开展服务,为低收入农民提供支付得起的正规金融服务。

2.探索农村金融融资渠道多元化的方式

为了有效解决新农村建设实践中“贷款难”、“难贷款”的现象,应积极主动探索农村金融融资渠道的多元化方式。一是适当放宽对小额信贷市场的准入限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可在小额贷款公司现有的增资扩股、捐赠及银行贷款三种融资方式基础上,适当放宽其融资限制,如可享受金融机构的同业拆借、再贷款资格。二是积极发展小额农贷户保险,促进农村信贷投入。开展小额农贷户保险是将农村金融机构的贷款风险通过保险方式转移到保险公司,能较好地解决农民因抗风险能力弱而贷款难的问题。三是加强与专业合作社等农民信用共同体合作,创设“公司+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龙头企业+农户+财政贴息+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等信贷模式。四是创新农村信用社服务手段。

(1)开展信贷客户评级授信,简化贷款手续。农民凭农村信用社发放的贷款证在授信额度内随时可获得贷款,为服务新农村建设开辟“绿色通道”;

(2)创新贷款担保方式。如可以试行农户联保贷款、商户联保贷款、林权抵押贷款和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等新的抵押贷款品种。五是积极引导外资银行进入农村金融市场。

3.建立农村金融资金反哺回流机制

一是构建财政税收支农机制。可以对不同地区的金融机构实行差别税率政策,将减免税与存贷款比例挂钩,引导资金流向农村。二是建立邮政储蓄资金的回流机制。对在县以下农村吸收的存款直接转存给农村信用社和农业发展银行,统一安排在农村使用;对吸收的其他存款资金通过再贷款或转向贷款等方式,按比例返还当地金融机构使用。三是扩大农村贷款利率浮动幅度,加大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力度,缓解农村资金外流。四是引导商业银行信贷业务进入农村,鼓励城市资金回流农村。通过商业银行在农村开拓信贷市场,既可以达到城市资金回流农村的目的,同时也可以避免农村资金外流。五是通过立法手段促进金融机构支持新农村建设。通过立法途径强制商业银行必须将一定比例的资金投向农村。

4.优化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发展

新农村建设涉及多领域、多层次、多类型,客观上也要求农村金融市场具有竞争性和多样化。目前更多关注的是发展正规的大金融,就是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但从新农村建设需求角度来看更缺的是农村非正规金融。农村非正规金融不是对正规金融的拾遗补缺,而是与正规金融并存的必要制度安排。因此,根据新农村建设实践中农村金融发展面临的突出困境,当前有必要给民间金融积极的引导,发挥其优势,弥补其劣势,使其“合法化”和“显性化”,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可以采取正规化一部分;支持和规范一部分;引导、培育一部分;限制、打击非法民间借贷等四种基本策略,优化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发展。

5.营造良好的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环境

良好的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环境可以形成“资金洼地”效应。农村金融环境好,才能吸引多种性质的资金流入农村地区,形成金融资金流向新农村建设的“洼地”机制。这里的“可持续”有两层含义,一方面,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即其要有效益、可商业化经营;另一方面,农村金融体系的可持续,要加强和改进金融监管、防范风险,实现其穩定的持续发展。营造良好的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环境,一是开展金融知识教育,创建农村信用社区;二是完善企业征信和个人征信体系的建设;三是依托人民银行征信系统建立农村信用评价体系;四是探索建立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考核机制,制定落实严格的奖惩措施,尽快把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评价工作纳入到对基层政府和各有关部门的目标考核范围,逐步形成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1]编者:专家学者建言中国农村金融发展[N]. 中国城乡金融报,2010-06-02 (B2)

[2]数据来源: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网站,http://bank map. cbrc.gov. cn/bank/index_pro. Jsp

[3]曹蓉珍: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创新研究[D].江苏:扬州大学.2007:1—2

[4]朱隽: 日前,中国农村金融发展高层论坛在北京举行——专家支招农村金融[N].人民日报,2010-06-20(6)

[5]王颖迪: 发展小额信贷,支持新农村建设[N]. 新农村商报,2009-08-26(19)

[6]吴毅军 胡勇:农村金融的主力军——益阳农村信用社支持新农村建设扫描[N].益阳日报,2009-09-30(T3)

[7]吴昌盛: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策略选择[N]. 金融时报,2006-09-04(07)

作者:聂俊红 樊新敬

上一篇:锂离子电池隔膜生产技术论文下一篇:我国借鉴美联储货币政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