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药膳食疗发展论文

2022-04-20

摘要:随着消防职业化的逐步推进,基地化、实战化训练已成为当前消防队伍学习的主流方式,如何低成本、高效率地保障消防员持续健康,成了全国消防培训亟待解决的问题。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我国药膳食疗发展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国药膳食疗发展论文 篇1:

新媒体环境下中医药膳食疗的传播

〔摘要〕 随着人们对健康需求的不断增强和国家对健康事业的高度重视,中医药膳食疗正迎来较好的发展机遇,“药食同源”产业潜力巨大。在新媒体蓬勃发展的环境下,分析新媒体传播的精准性、互动性、碎片化特点,探究中医药膳食疗的新媒体传播策略对传播药膳食疗文化、普及养生保健意识、宣传药膳食疗知识、推广药膳食疗产品具有重要意义,并能带动药膳食疗相关产业的发展、加速药膳食疗的现代化,为我国人民的健康事业和我国的健康产业做出贡献。

〔关键词〕 中医药膳;药食同源;新媒体;传播

药膳是具有食养、食疗功能的膳食,既可以饱腹,又可以保健,同时还具有预防疾病发生和辅助疾病治疗等功能性。中医药膳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她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在养生滋补、康复保健、防病治病等方面发挥着积极、巨大的作用。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中医药膳和食疗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而且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人们对自身健康和养生保健也将会更加关注。在国家高度重视、支持和大力促进、推动中医药事业和健康产业发展的背景下,中医药膳食疗正迎来较好的发展机遇。在新媒体时代,如何扩大中医药膳食疗的社会影响、广泛传播并且为大众所接受,这对于中医药膳食疗行业的长期健康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以及中国健康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中医药膳学、传播学理论,概括分析新媒体时代中医药膳食疗传播的现状、机遇与挑战,分析中医药膳食疗的新媒体传播策略。

1 新媒体传播中医药膳食疗的优势

新媒体是以网络技术和数字技术为支撑,以电脑、移动电视、手机等数字设备为载体,以微博、微信、新闻客户端、短视频APP等平台为传播形式,兼具数字化和互动性等特点的新型传播形态。在新媒体高速、蓬勃发展的今天,合理、恰当、充分地利用新媒体平台传播中医药膳食疗具有研究意义。

1.1  精准传播提高了传播的效率

新媒体可以实现精准传播、点对点的传播,从而提高传播效率。“新媒体是基于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数字广播等,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数字广播电视网和卫星等渠道,以电脑、电视、手机等实现个性化、细分化和互动化,能够实现精准投放,点对点的传播。”[1]通过运用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分析,人们在新媒体平台可以快速、精准的搜索到自己想要得到的信息。以新闻客户端——今日头条为例,以“药膳食谱”搜索内容,出现的信息都是关于药膳的食谱,包括“药膳食谱煲汤大全”“八道补肾药膳食谱”“药膳粥做法大全”“40种滋阴补阳药膳菜谱大全”等。而当用户搜索或收藏过药膳食谱的相关信息后,系统会通过大数据分析为用户精准推送各种药膳食疗相关的信息。而搜索这些信息、点开这些新闻内容的用户都是有相关需求的,这种精准传播大大提高了传播效率。

1.2  互动性强提升了传播的效果

新媒体传播互动性强,传播者可以及时收到反馈信息,做出相应的调整,不断完善传播方式和内容。高度互动性是新媒体传播信息最吸引人的特点之一,目前大多新媒体传播平台都可以实现信息傳播者与大众之间的信息共享和交流沟通,并实现信息在传播过程中的及时反馈[2]。

当下热门的新媒体平台包括“两微一端”,即微信、微博、新闻客户端,以及短视频APP等,这些新媒体几乎都具有评论和留言功能,可以实现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信息互通、交流互动和反馈沟通。中医讲求辨证施治,而运用药膳防治疾病同样需要“辨证施膳”。不同的人、不同的季节、不同的体质、不同的证型所采用的配方各不相同,即时获取人们食用过药膳之后的感受和效果的反馈是非常重要的,这有利于根据不同的特点调整和改变组方配伍,以达到更佳的效果。

1.3  形式多样增强了传播的吸引力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相比,除了图文信息之外,可以增加很多声情并茂的视频、动画、音乐、特效等,视觉冲击力更强,更加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中医药膳食疗传播既包括药膳食疗文化部分的传播,又包含药膳食疗产品的宣传,药膳产品更加适合新媒体平台的传播方式。药膳产品的制作工艺、色泽形态、食用方法等都可以通过精心剪辑加工的短视频、动画来呈现,还原药膳本身的特征、特点。同时,利用新媒体平台可以以简洁明朗的表达、轻松愉悦的状态和时尚新颖的方式传递科学专业、深奥难懂的中医药膳食疗知识,这样更易为普通大众所理解和接受。

1.4  碎片化传播扩大了传播的覆盖面

新媒体碎片化的传播特点更适合时下快节奏的生活。一方面,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节奏高度加快。快速的生活节奏带来的是人们对“碎片化”市场的需求。人们的闲暇时间不多,因此需要一种化整为零的方式来快速准确地获取需要的信息;另一方面,由于经济的快速增长,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幅提高,闲暇时间的休闲、娱乐方式的选择性增多,“受众”的角色也逐渐转变为“用户”,信息的传播也呈现出碎片化的特征。新媒体可以将人们在乘地铁、公交,用餐等短暂、零碎的时间充分利用起来,无论是用来娱乐还是用来学习。例如,人们可以在下班路上坐地铁的时候在“两微一端”(微信、微博、新闻客户端)或其他新媒体平台搜索学习一道养生药膳,回到家中就可以效仿制作。

2 新媒体传播中医药膳食疗的不足

新媒体为中医药膳食疗的传播带来了更多的发展契机和正面影响,但是一些现实问题也不容忽视,同样面临着一些挑战。

2.1  对药膳的认知水平和接受程度参差不齐

老年人群对于养生保健知识和药膳产品的需求很高,但是消费观念落后、消费能力较低、购买力不强,同时对于保健知识真伪和药膳产品的功能、质量辨别能力不足,而且老年人群对新媒体的接受程度不高、难度较大;青年人群是使用新媒体的主力军,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很强、消费能力高,但是养生保健意识不强、对身体的关注不多,因此对食疗文化知识和药膳产品的需求不高。

2.2  药膳食疗文化的传播内容和药膳产品的品质良莠不齐

在新媒体环境下,传播活动弱化了“把关人”的作用,所有人都可以成为“传播者”,因此导致信息内容鱼龙混杂,可靠性无法完全保障。例如,在微博以“药膳”或“食疗”为关键字搜索用户,大部分都是个人认证的微博,还有个别企业的微博。这些并没有官方背景的个人既是信息的生产者,又是信息的传播者。因此,传播内容和质量无法完全保证。

2.3  对中医药膳食疗传播的可信性和科学性的质疑

新媒体不同于传统媒体。第一,新媒体是去中心化的,人人都可以成为自媒体,门槛较低,准入机制不够完善,内容本身和输出者相对缺乏权威性。第二,新媒体的内容是碎片化的,较为简单,要求在短时间内最大程度的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在当下快节奏的生活当中是有利于中医药膳的普及和推广的,但也决定了其无法在短时间构筑起相对完善的知识体系和价值体系,无法较为深入阐述中医药膳的科学文化内涵。第三,新媒体中的内容发布缺乏必要的理论论证和监管,不准确概率较大,容易让受众接收错误信息,从而降低中医药膳的信任度和科学性。

3 新媒体环境下中医药膳食疗的传播策略

3.1  加快中医药膳食疗知识的数据化、数字化进程

新媒体时代是数字化的时代,药膳食疗知识的传播需要强大的数据库支撑,因此必须大力发展数字出版、数字期刊、数字报纸、电子图书等,加速推进中医药膳食疗知识数字化、中医古籍数字化、名老中医学术经验数字化、中医健康管理数字化的进程,以广泛传播中医药膳文化、普及药膳文化知识。以湖南省药食同源功能性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简称药食同源工程中心)为例,其成立于2015年,主要致力于药食同源药膳食疗配方及质量标准研究、药食同源功能性食品的研发等。目前药食同源工程中心共承担了科研项目78项;发表科研论文达73篇;申请专利25项;另完成了6本教材及专著、2本杂志的编写工作,获得了省级奖励6项。只有将药食同源工程中心的所有科研成果全部数字化、数据化,形成数字期刊、电子图书,才能快速、广泛的传播出去。

3.2  实现中医药膳食疗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所谓“创造性转化”,就是要在实践的基础上,对那些至今仍有借鉴价值的内涵和陈旧的表现形式加以改造,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现形式,以激活其生命力;而“创新性发展”就是要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新进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增强其影响力和感染力[3]。中医药膳食疗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中医药膳食疗文化的传播与弘扬也需要充分借鉴创造性转化这一概念的思路与态度,做到继承与发扬、传承与创新的良好结合,在继承中发扬、在传承中创新。

3.3  充分利用互联网时代下的“知识网红”

知识网红是专业人士与网红经济的完美结合,兼具专业性和娱乐性。知识网红的出现与兴起,打破了大众对“网红”低俗、娱乐、恶搞的固有印象,可以拉近专家学者与普通大众的距离,使中医药膳文化和药膳食疗知识以更加平易近人、贴近生活的方式传播出去,更易为大众所理解和接受。例如“儿科某医生”“某某大夫”“温柔分娩某某某”“罗辑思维罗某某”等等,与迎合大众的那些低俗、猎奇的“网紅”不同,他们都是自身领域的专业人士,吸引粉丝的手段是他们的专业知识,他们利用喜马拉雅FM、千聊等新媒体平台,通过一种更为通俗、有趣、大众化的方式传递出来。据中国互联网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55.3%的网民有过为知识付费的行为[4]。“知识网红”和“知识网红经济”的发展前景是非常广阔的,可以带动很多相关产业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繁荣。因此,将中医药膳食疗的专业学者打造成“知识网红”典型是适应时代需求和时代特色的,同时对扩大中医药膳食疗文化、知识和药膳食疗品牌的影响力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4  实行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结合的传播模式

传统媒体由于其产生时代更早,形成的品牌效应更广,具有更高的公信力,并且在内容产出与运營机制方面具有更强的专业性,但由于其传播途径的单一性与内容制作需要时间,使得传统媒体在传播模式上具有了局限性;而新媒体相对于传统媒体,则呈现出信息即时性更强,传播方式的互动性更强、传播媒介更广、更具多样性等特点,但由于其产生时代的局限,很难形成传统媒介的权威性和品牌效应[5]。由于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各有特点和优劣,因此在传播的过程中要相互结合、优势互补,采用多种传播渠道,针对不同的受众群体、不同的传播内容选择适合的传播媒介。例如老年群体,对于药膳食疗知识和药膳食疗产品的需求很大,但是他们大部分人并不会使用智能手机和互联网,利用新媒体来获取信息,同时他们思想比较保守,更喜欢也更信赖传统媒体;而中青年群体是消费的主力军,是新媒体的忠实使用者,正适合通过新媒体平台的传播优势将药膳食疗知识和养生保健的观念渗透到他们的生活中,提高他们的健康意识。

3.5  注重用户体验的传播方法

无论是药膳食疗产品的宣传推广还是药膳食疗知识的传播普及,用户体验都是非常重要的。可以简单概括为5个关键点:有用、易用、服务、产品设计和品牌建立。通过这5个方面的努力,加强用户体验,让用户去认可,才能增强用户的黏性和忠诚度。传播学著名的“使用与满足”理论就是从受众角度入手,受众选择接触媒介是有一定目的性的,是根据自身的需求和意愿来选择媒介和内容的,他们会根据对内容的满足程度来决定是否继续使用该媒介、是否继续接触和选择内容。如果他们获得了很大的满足,那么会更加喜欢和依赖这个媒介,更加愿意接受这些内容。因此,让用户在使用药膳食疗产品和学习药膳食疗知识的过程中得到满意的用户体验,有益于中医药膳的传播。

4 小结与展望

通过梳理分析发现,新媒体在传播中医药膳食疗方面具有显著的特点和独特的优势。若能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传播优势,适应时代的需求,利用适合中医药膳食疗传播的方法传播药膳食疗文化、普及养生保健意识、宣传药膳食疗知识、推广药膳食疗产品,在加强药膳食疗基础理论研究的同时一定可以促进我国传统的药膳食疗事业的发展,从而带动药膳食疗相关产业的发展,加速药膳食疗现代化,为我国人民的健康事业和我国的健康产业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夏若云.新媒体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J/OL].北方文学(下旬),2017(8):200.

[2] 唐小霞.中医文化的新媒体传播研究[D].湘潭:湘潭大学,2015.

[3] 林  青.习近平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论述及其时代价值[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2(6):20-27.

[4] 敏  睿.新媒体平台下的“知识网红”经济研究——以“喜马拉雅FM”为例[J].西部广播电视,2018(24):42.

[5] 李  璟.现代媒体背景下谈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J].传媒论坛,2019,2(18):6-7.

作者:王丹 李路丹 瞿昊宇 谢梦洲

我国药膳食疗发展论文 篇2:

浅析消防员培训的健康管理工作

摘要:随着消防职业化的逐步推进,基地化、实战化训练已成为当前消防队伍学习的主流方式,如何低成本、高效率地保障消防员持续健康,成了全国消防培训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本文以药膳食疗为研究对象,主要针对消防员培训生活节奏快、缺乏充足的队医保障等现实情况,将传统的中药店、药膳店和凉茶店的优势相结合,深入探讨“大病上医院、小病用凉茶、保健靠药膳”的健康管理模式,希冀能为消防培训保障工作提供新的思路,为打造“健康消防员”夯实基础。

关键词:消防培训; 健康; 药膳食疗

随着党的十九大报告将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纳入国家发展的基本方略,指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人民群众健康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程度,健康中国建设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如何低成本、高效率地保障消防员持续健康已成了各总队研究的热门话题。为此,本文通过探讨“大病上医院、小病用凉茶、保健靠药膳”的健康管理模式,重点分析如何解决消防员培训队医紧缺、健康管理不佳等突出问题。

1   当前消防培训健康保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众所周知,随着消防专业化的逐步推进,消防指战员的年龄梯度将会横跨70/80/90等三个年度。根据《2019 国民健康洞察报告》显示,90后的健康自评分最低,84%的90后存在睡眠困扰,并且在肠胃不好比例、睡眠满意度、定期体检比例等多项健康数据中,90后在三个年龄段中均倒数第一; 70后、80后在血糖、血脂、血压、癌症等慢性病类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其中,在不同年龄肠胃不好的比例中,70前和70后分别为25%和28%,明显低于年轻人。 [1]

当前消防培训主要分为短期培训和长期培训,其中,短期培训以70后、80后、90后为培训主体,时长跨度为一周至一个月,健康保障以培训基地当前的医护人员为主,主要处置手段为送往医院治疗;长期培训则以90后为培训主体,时间跨度长达3个月至半年,则会适当地从基层抽调具有相应资质的人员跟队保障,但由于场地条件有限,仅能处理少量人员咳嗽、上火等轻微症状,应对因天气改变导致的大面积人员感染病情的手段较少,更无力应对《2019国民健康洞察报告》中涉及到的疾病。

2   “大病上医院、小病用凉茶、保健靠药膳”健康体系建设

中医药作为我国独具特色的医药科学,具有“简、便、廉、验”的特点,推崇“治未病”的预防保健理念,强调“大医精诚”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具有广泛而深厚的群众基础。在中医众多治疗方法中,中医药膳是老百姓喜爱程度最高的治疗手段之一,它既是药物,又是食物,既能增进食欲,又能保健强身,防疾除病,延年益寿,所以,食疗已成为各年龄阶层菜谱的首选,成为精准对接和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个性化的健康需求。因此,笔者认为,消防培训健康体系搭建应该以食疗为主、凉茶为辅,上医院为补充手段。

2.1  健康体系理念

中药食疗是打造健康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提供的服务是“治未病、治常见病、治长期病”,但由于药膳的疗效需要患者长期的坚持才能达到一定的药效。那么,如何在一、两顿饭的时间解决感冒、发烧、咳嗽、上火等常见病,避免西药对指战员身体造成伤害,成了健康体系首要解决的问题。

根据笔者经验,要想低成本解决常见病,只能从凉茶入手,一是凉茶是用常见的中草药熬制,成本相对较低;二是凉茶的功效相对比较固定,经过数百年历史传承,其疗效是立竿见影的;三是喝中药需要忌口,但大部分指战员由于缺乏医药知识,很少会懂哪些食物忌口,更不会主动去忌口。所以,如果在进食药膳前搭配凉茶功能,既能有效解决药膳不能立即见效的困境,又能指引消防指战员避开忌口食物,同时成本还比较低廉,一举三得。

其次,我们需要解决中药食疗如何有效治疗长期病的问题。治疗长期病,除了需要定期去医院接受专业治疗外,还需要在生活中按照医嘱进行调理。但现实情况是,指战员在培训阶段无法按时去医院治疗,也不能完全按照医嘱的相关内容进行合理饮食和作息。笔者认为,该问题的本质在于指战员普遍缺乏专业医护知识,面对基地提供的不同类型菜式难以做出准确的选择,因此,如培训基地可以参照中药食疗店的模式搭配食疗套餐,再加上队医根据指战员的诊断结果进行推荐,不仅可以有效解决患病指战员不懂选择食谱的困境,还可以科普中医养生知识,提升指战员的自我护理能力。

最后,我们需要解决的是中药食疗如何治未病的问题。虽然治未病一直都是当前中药食疗主打的招牌,但从市场主流药膳店的调研结果来看,情况不容乐观。最主要的原因是药膳店缺乏专业中医知识的服务员,顾客没办法科学合理推荐药膳食谱,所以在实际生活中是几乎起不到作用的。因此,笔者认为,如果基地提供食疗服务,必须结合看诊和药膳服务推荐两个方面。一是队医看诊可以有效提升药膳推荐的专业度,提高信服力;二是提供看诊服务会增加指战员选择药膳的仪式感,更能坚持进行调理身体;三是指战员大多是处于健康或亚健康状况,看诊较为简单,而且诊断时并不需要医生开出具体的药方,只需推荐指战员饮用什么类型的凉茶和药膳即可,耗时较短,不会存在大量人员排队导致无法正常饮食等情况的发生。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消防培训健康体系理念应该是“专业、高效地为绝大多数指战员推荐合理的药膳,从而达到治未病、治常见病、治长期病的目的”。

2.2  健康体系搭建

根据上述理念,笔者认为,新时期消防培训健康体系搭建必须融合传统的中药店、药膳店和凉茶店,推出“队医看诊开菜单、队员按方吃药膳。小病结合凉茶治,长期坚持治未病”的保障模式。

首先是用户体验方面。一是建立会员档案,尊享专业食療推荐。指战员在初次培训时,可通过提供本人年度体检报告、医院诊断报告等资料建立健康档案,以便队医能够系统掌握病情发展脉络,精准定位药膳和凉茶的推荐方向,确保药膳及凉茶效果最大化,同时也便于指战员随时掌握身体健康动态,坚定养生信心。二是主营快餐式药膳,满足指战员快生活需求。培训基地应效仿肯德基的食物提供模式,根据药膳菜单提前准备一定量的药膳套餐,然后定时补给,实现指战员看诊结束,药膳套餐也及时准备完毕的效果,同时利用短时差确保指战员的隐私。

其次是药膳菜式方面。根据《2019国民健康洞察报告》显示,当前民众发生的高频病情主要有感冒、失眠、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病症,关注的健康重点有:减肥、焦虑症、糖尿病、失眠、痛风、心脏病等。但考虑到消防工作的实际情况,新时期消防培训健康保障应结合季节变化,主推缓解焦虑、失眠,降血压、血脂、血糖等药膳。

最后是食材供给方面。为确保药膳的最佳功效,当季的新鲜食物必不可少。考虑到全国各省所产食物的独特性,培训基地可考虑与当地信得过的蔬菜果园大户合作,直接从产地供货,确保食材新鲜、安全、绿色。

3   结语

消防员培训健康保障是一项长期性、源头性的重点工程,事关消防队伍长远建设和战斗力保障。本文重点探讨了“大病上医院、小病用凉茶、保健靠药膳”的消防员健康体系建设,但由于笔者知识能力有限,培训、医疗经验均有待提高,所描述的健康体系难免挂一漏万,希冀本文能为各位同行对于消防员的健康保障工作提供新的思路,不断提升保障质量,为消防员培训提供坚实的健康保障。

参考文献:

[1]   丁香园,《健康报》社.2019国民健康洞察报告[R].北京:国民健康发展大会,2019:1-58.

[2]   芳  草.秋冬季几种常见病的食疗方[J].新农村,2018,(11):40.

[3]   查保国,谭桂云,曾  岚,等.独具岭南文化特色的中医药膳在男科中的运用[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9,(02):269.

[4]   范志红.肠胃不好,饮食来调[J].家庭健康,2018,(01):60.

[5]   汪志铮.降血脂食疗方[J].开卷有益-求医问药,2017,(09):37.

[6]   常怡勇.春天失眠令人恼,中医食疗有良效[J].家庭医学,2017,(05):52.

[7]   熊庆荣.降血压食疗方[J].东方药膳,2018,(04):59.

[8]   陈  飞.焦虑症最基本的饮食建议[J].现代养生,2017,(10):23.

[9]   邓  沂,宋媛媛.偏阴虚质儿童亚健康状态的食疗药膳调理[J].中医儿科雜志,2019,(03):85.

[10]   潘青云,储琴莉,杨  云.浅谈中医药膳对亚健康状态的调理[J].科教文汇,2017,(08):70.

作者:秦钊

我国药膳食疗发展论文 篇3:

中医老年食养在医养结合养老模式中的应用优势与发展对策

【摘要】随着老龄化形式的日益严峻,老年病的发病率也日渐增多。作为世界各地最主流的养老模式,医养结合值得我国学习和推广。在医养结合模式中,融入养生保健服务,已成为建设健康老龄化社会的优先选择,即符合国情,又符合养老实际需要。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过程中,历代医家们积累了丰富的药膳食疗经验,如今社会提倡的食疗养生可以说是传统饮食文化的一种回归,应该充分发挥中医食养的独特优势,利用中医食疗对老年人生活的积极影响,为老年人的防病治病保驾护航。本文皆在研究中医老年食养对医养结合模式发展的意义,探究医养结合模式发展的新思路。

【关键词】老年食养 医养结合 养老模式

The application advantage and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ged food and nursing in combination with old-age nursing mode

kaiyu Xia1,hong Nie2 *,yu wei Jiang3,xiaoguang Jiang4

(1.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graduate school,Heilongjiang Harbin 150040;2.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Harbin,Heilongjiang 150040;3. School of Rehabilitation,Jiamusi College,Heilongjiang Jiamusi 154000 4.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ffiliated first Hospital gynecology department,Harbin,Heilongjiang 150040)

Key words: old-age food and nursing care,combined with pension mode

随着我国的老年化现象日益严峻,由此带来医疗、养老问题成为社会发展问题的焦点,对养老机构的要求中也增添了医疗这一职能。医养结合是养老服务与医疗资源相结合,在“未富先老”、“未备先老”的国情背景下,最符合我国发展的新型养老模式。[1] 祖国医学强调“三分治,七分养”,坚持“防重于治”的原则。基于老年人群生理病理的特殊性,在医养结合模式过程中,融入养生保健服务,成为建设健康老龄化社会的优先选择,即符合国情的,又符合养老实际需要。其中中医老年食养,以其历史悠久,隐药于食,注重调理,影响广泛,在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中有其独特的优势,也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探索医养结合养老模式中,如何充分利用中医食疗的优势,为老年人防病治病保駕护航,有着重要的时代意义。

1 中医老年食养在医养结合模式的应用优势

1.1 中医老年食养在医养结合模式中极具特色 中医食养调理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根据人的体质、生活习惯等需求,运用食物的性味归经,以预防和治疗疾病的调养方法。中医饮食护理以饮食有节、按时定量、调和四气、谨合五味、食宜清淡,辩证施食,相因相宜为原则。在我国,中医食养有着良好的老年群众基础,老年人群对中医食疗养生认同感强,需求量大。中医老年食养从构思菜点之初,就要充分考虑菜点的受众对象,例如,功用、推出时令等。在选材、选料、配伍、制作方法等方面,都要遵循食疗养生理论。对药食两用食材不断开发,以大众化的原材料为基础,物美价廉,让更多的老年人享受到养生菜点的益处。有些经典的家常菜肴,只要稍微对食材用料做出调整,使其具备养生保健的内涵,从而达到促进大众健康,普及健康教育的目的。【2】将中医老年食养积累运用到医养结合模式中,能够明显改善老年人身体状况,而医养结合能够帮助老年人在养老过程中拥有更好的体验,降低了医患矛盾。

1.2 中医老年食养“医”的优势 中医文化博大精深,中医食养历来受到许多医家及养生家的重视。所谓“民以食为天”,对于老年人的食养讲究食中有医,补治并重,饮食是养生健体的基础。宋代医家陈直在《养老奉亲书》中曰:“缘老人之性,皆厌于药而喜于食,以食治疾,胜于用药。” 强调了食疗治病功效远大于药物治疗。故陈直又曰:“凡老人有患,宜先食治,食治未愈,然后命药,此养老人之大法也。” 道出了养老的重要法则乃是食疗。通过研究“天人相应”、“治未病”、“阴阳思维”、“三因制宜”等思想,在中医理论思想指导下发挥食养补益脏腑精气,慢性疾病调理治疗的积极作用。此外,中医认同“药食同源”、“医食同源”的理论,认为食物和药物治疗同等重要。随着历代养生家的深入研究,应用不同原材料性味归经的特点,进行配伍,明确使用的具体方法,使食疗养生简单易行,易于普及,

1.3 中医老年食养“养”的优势 人体进入老年期,脏腑功能减退,精血亏虚,此时的饮食治疗应以滋补为主。正确合理的运用食物来养生保健,可以促进机体的康复、延缓衰老。《素问 脏气法时论》云:“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说明食材多样、膳食平衡,对人体养生极为重要。中医食疗学中,应用营养均衡理论进行食物的搭配,通过分析患者的体质、性别、健康状况、患病性质,季节时令等多方面情况,给老年人进补,来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食物的制法多样,如药粥、药酒、药茶、膏方、汤类等等,可以满足不同年龄段老人饮食的需求,不仅提高了防病抗病的效果,还降低了医疗成本。

2 中医老年食养在医养结合中存在的问题

2.1 食养知识缺乏,盲目进补 尽管中医老年食养在“医养结合”的方向虽然得到了社会各方和学界的认可与肯定,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存在很多困难。人们已经认识到了饮食对健康养生的重要意义,但缺乏专业的指导,很多人无从下手,究竟什么是适合自己吃的食材?吃多少量合适?甚至单纯的以价格作为衡量商品价值的唯一标准,认为价格越高,营养越高。许多老年人都不注意饮食的节、量,不了解食物搭配的宜忌及食物的性味和功效等。不加节制的饮食必然会招来肥胖、高血压、糖尿病或是其他老年常见疾病。在医养结合模式中缺乏中医营养师的专业指导,或者虽然有健康保健的咨询途径,但因为资金短缺,人才缺乏等问题的存在而没有全面推广,使得中医老年食养项目不能很好的开展。

2.2 养生菜品开发不够深入,缺乏系统开发应用 中医古籍中就记录了众多养生食材,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记载了诸多延年益寿的食材,历朝历代还有较多老年食养的著作,如唐朝孟诜的《食疗本草》、元朝宫廷御医忽思慧著有《饮膳正要》、明朝养生家高濂著有《遵生八笺.饮馔服食笺》、清朝养生家曹庭栋著有《老老恒言》等,这些古法古方时至今日还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但在医养结合养老模式中,开发技术不够深入,没有系统开发出符合如今老年需求养生菜品。

2.3 中医老年食养人才紧缺,机构内医护人员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医养结合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养老模式,其产生、发展、推广都需要各方面的人才支持,我国的养老护理行业还只是停留在老人的基本需要方面。在中医老年食养的推进中,还缺乏中医营养师和养老专业相关的医护人员,对老年饮食护理的计划不周全,缺乏人文关怀。

3 中医老年食养在医养结合模式的发展对策

3.1 不断探究中医老年食养方法 在中医药理论体系中,古今关于中医老年食养的文献数量虽多,但不够系统,还需继续挖掘中医药古籍中养生知识并加以整理应用,不断丰富完善中医食养健康养老内容。加大对中医老年食养的宣传,开展老年人群食养知识讲座和知识推广的工作,推动中医食养知识进入家庭、进入社区。

3.2 开发新型食疗养生菜品、增加商业价值 加快研发食疗养生新菜品等相关产品、技术和服务。遵循健康养生、保证口味、适应老年人群、易于操作、搭配平衡等原则。以整体的菜点开发计划为主线,以市场需求和反馈为指导,参考新材料,新技术,选用无公害、绿色安全食品作为菜点开发的原材料,不断引进、开发不常为餐饮行业选用的新型食材,如桑叶等。在食疗养生菜品开发中,不同年龄,不同体质的老人在不同季节的菜点搭配,都需要中医营养师熟练掌握搭配的技巧。可以围绕常见高发的慢性病治疗,应用中医食疗学中,不同原材料性味归经的特点,进行食材配伍;应用营养学中营养均衡理论进行食物的搭配。对养生食疗菜品不断创新,制定几套标准规范化营养配餐,并对新菜点进行包装,深加工,形成产业化商品。将菜点推向市场时的介绍话术,必须将其特点描述清楚,同时每套菜点都必须有功用、适合的人群、适宜季节,合理的搭配组合,以及有何禁忌等全套资料。[2]由护理人员向社区、家庭内的老人讲述,引导消费,鼓励开发安全有效的中医药健康养老食品、日常照护等产品和服务。不断开拓市场,使其在满足健康老龄化的同时,具有商业潜力价值。

3.3 培养适合市场需求的健康养老人才队伍 高校应该重视中医食疗学,老年营养学、老年护理学、心理学、中医护理学等相关养老课程和养老院管理与老年服务等专业的学习。培养从事中医养老教学、产品研发的人才队伍。制定长效、系统的培训机制,不断提升中医食养的培训质量,提高医护人员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4]养老机构和各个城市中医药高等院校、中等卫生学校进行合作。建立养老需求与专业人才培养相结合的互助机制,实现院、校服务对接,以适应我国医养结合模式的发展需求。

4 结语

在当前老龄化的社会背景下,中医食养是维护老年人健康,延年益寿的有效方式,利用中医老年食养在醫养结合中的应用机制,发挥其养生保健、防病治病的优势,一旦这种医养结合模式被广泛推广应用,不仅能够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在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经济方面也有着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 王建云.“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下资源整合路径研究[J].老龄科学研究, 2015(12): 48-57

[2] 聂宏.《公共食堂大锅菜的食养配餐研究》[Z]. 世界中联药膳食疗研究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学术年会暨第十届国际药膳食疗学术研讨会, 安徽芜湖, 2014.

[3] 司富春, 宋雪杰, 高燕, 等.我国中医“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探析 [J].中医研究, 2016, 29(8): 1-3

作者简介: 夏凯雨, 研究生。研究方向: 社区护理, 老年食养

通讯作者: 聂宏, 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 中医养生, 老年食养

基金项目: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专业建设基金《互联网+时代中医食疗药膳慕课体系构建研究》

基金编号: 054030

作者:夏凯雨 聂宏 姜雨微 姜晓光

上一篇:公益广告创作分析论文下一篇:检察机关反腐倡廉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