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膳与养生保健课论文

2022-04-20

摘要:《培养小学生中医药文化素养的实践研究》2012立项,现在已经进行了两年时间的研究。从学校实际出发,着眼于学生整体发展,依托学校地域优势,实施特色教育。校园内有半亩地用于种植中草药,建立中草药文化园并以中草药文化园为切入口开展教育实践活动,让学生认识了解各种植物的特点;通过参加中草药的种植活动,进行劳动教育。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药膳与养生保健课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药膳与养生保健课论文 篇1:

四川大学生中医药保健认知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摘要:本文以四川成都、绵阳、泸州、内江、宜宾五地10所本科、高职院校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中医药保健认知素养水平的调研。调研结果表明,四川大学生对中医养生保健的中医信念、中医的基本理念和基本知识、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养生的保健内容及简易方法等知识的认知有限。提出各地区成立中医文化推广站、学校开设《中医文化、保健》通识性公选课程、校内成立“中医文化协会”、学校层面加强校内学生行为习惯管理等对策以促进学生养生、保健,进而促使学生生理、心里健康水平提升。

关键词:调研、中医药保健、现状、对策

中医学是中国四大国粹之一,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中医养生强调顺应自然、阴阳平衡和因人而异。中医药保健指利用我国传统中医药学知识,进行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的预防保健活动,并且中医药保健是将预防思想贯穿在四时气候,饮食起居,修身养性,锻炼体魄,预防疾病等等的养生保健活动之中。2014年,在《全民健康素养促进行动规划(2014-2020年)》中提出要将中医养生保健作为健康素养促进工作的重要内容,此外大量事实也表明我国大学生群体也承受到越来越多的压力,普遍在生理、心理上出现“亚健康”状况。因此,提高高校学生养生保健素养,将“治未病”理念深入其心,将中医药文化知识和保健技能与方法融入高校学生日常生活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具有很重要意义。本文以四川境内高校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健康素养水平调研,以期提出有效的干预措施。

1调查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四川省成都、绵阳、泸州、内江等地的本科、高职院校在校学生。

1.2调查方法选取成都、绵阳、泸州、内江、宜宾五地10所本科、高职院校各50名全日制在校大学生(共计500名),依据2014年发布的《中医养生保健素养》、《健康教育中医药基本内容》,结合高校学生实际情况,制定了高校学生中医养生保健素养的测评问卷。问卷内容包括了测评者的基本情况、中医信念、中医的基本理念和基本知识、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养生的保健内容及及简易方法等内容。此外结合对少量高校学生的个人访谈,了解了高校学生对中医养生保健的一些想法,促成中医养生保健的理念、措施在校园推广和普及。

2四川大学生中医药保健认知的现状分析

2.1测评对象基本情况

选取成都、绵阳、泸州、内江、宜宾五地10所本科、高职院校共计500名全日制在校大學生位为测评对象,共发放测评试卷500份,回收496份。各本科、高职院校学生各50名,学生普遍年龄在18-22周岁之间,有意识控制男女生比例为1:1。其余情况见下表1,由表1可知,高校在校学生生理、心里健康状态堪忧,都有待找到适宜方法、措施,促进生理及心里健康素质提高。

2.2关于中医信念的认知现状

通过对中医信念进行测评,结果显示85%以上的高校学生表示愿意相信中医学,说明学生对中医认可度较高[1]。大部分学生还表示,中医在中国具有悠久历史,在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发展历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医养生、保健在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现如今的日常生活中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比如饮食生活中的药膳、日常理疗中的针灸、拔罐等中医保健项目具有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延年益寿的效果。但仍有极少一部分同学对中医不是很认同,他们表示从小到大接触的都是西医,对中医养生保健更是知之甚少。

2.3关于中医养生保健的基本理念和基本知识的认知现状

通过对中医养生保健基本理念和知识进行测评,结果显示高校学生对其掌握水平较一般,得分率在60-70%之间。学生表示,新媒体、书籍、杂志、报刊是目前大学生了解中医药文化最主要的途径,其次就是通过中医医生或身边相关人员。但事实上由于学生自身对中医养生、保健的兴趣有限,学生对中医养生、保健的关注度不是很高。

2.4关于中医养生保健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的现状

根据中医养生、保健理念,保持平和心态、乐观生活和工作,起居有常、生活和作息有规律,合理饮食、均衡搭配,早餐吃好、午餐吃饱、晚餐吃少、不暴饮暴食,不抽烟、慎饮酒,适当运动等均是中医养生、保健所提倡的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但测评结果显示,高校学生的养生行为和健康生活方式的得分率不到50%,是各项指标中得分较低的。通过测评发现:①总体上本科院校学生健康生活方式和的行为的得分率略高于高职院校学生,女同学的得分率较男同学高。这可能是由于本科学生的自控能力和对时间的规划能力较高职院校学生强,同时经过调查发现,在体育运动方面男同学的比例明显高于女同学。②较大比例同学的突出的问题是生活作息不规律,有课的时候早起,无课时睡到自然醒,晚上十一点后睡觉的行为也较普遍。③饮食随意,早餐将就,午餐应付;每天饮食营养结构搭配不合理,偏食;还有少部分女同学为了保持身材,刻意在饮食上节制;再有就是今天暴食,明天开始减肥的现象也较为普遍。④不能较合理规划自己的课余时间,长时间蹲坐打游戏、看视频(低头族)的学生不在少数,能长期坚持适量运动(跑步、打篮球、瑜伽)的学生比例也有较大提升空间。

2.5关于养生的保健内容及简易方法的认知现状

中医保健的内容包括情志、饮食、运动、时令、经穴、运动和体质养生,常用的保健简易方法有叩齿法、闭口调息法、咽津法、搓面法、梳发、运目法、凝耳法、提气法、摩腹法、足心按摩法。通过调研,高校学生对养生的保健内容及简易方法的掌握率不到30%。通过测评发现,仅有较少学生表示在日常生活中会有意识的去控制情绪,喝些凉茶、花茶、吃些药膳,或经常参加运动(跑步、瑜伽、太极等),或运目,或因四时节令改变养生方法,或用掌心顺时针按摩腹部助消化,或足心按摩强腰固肾。而有意识的通过采用针灸、推拿,叩齿、凝耳、提气、或根据不同体质类型而制定的不同日常养生方法的运用就更少。因此,学生需要做的是让中医保健养生的更多方法应用于日常生活中,促进生理、心里健康,益寿延年。

3四川大学生中医药保健认知提升的对策研究

3.1各地区成立中医文化推广站,推进中医文化进校园[2]

各地区的政府部门、卫生单位可成立公益性的中医文化推广站,依靠站内的专业中医人才,定期到学校开展中医养生保健知识讲座,大力宣传国家相关中医药政策、中医药常识。同时不定期组织专家义诊、健康教育、健康锻炼、中医知识竞赛等活动进校园,提升中医影响力,进而进一步提升学生中医保健认知,促进学生生理健康、心里健康。

3.2学校开设《中医文化、保健》通识性公选课程,促进中医文化推广

在大学生的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与中医文化、保健相关的通识性选修课程(课时不宜过多),课程开设内容包括中医基本知识与理念、健康的生活方式与行为、常用养生保健内容与方法。进而促成学生从中医保健基本知识、日常行为习惯、日常饮食习惯及日常养生保健简易方法等各方面提升自我中医保健基本素养,促进中医保健养生在新一代群体中的宣传、传承。

3.3校内成立“中医文化协会”,让学生就近了解、接触中医保健

在学校内成立中医文化协会,由担任中医文化、保健课程的教师担任指导老师,另外还可聘请中医院校的高年级优秀学生作为技术顾问。协会定期开展中医基础知识讲座、中医基础知识竞赛,并教授协会会员常用的扣齿、运目、提气、足心按摩等养生保健的简易方法以及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等等运动养生项目。

3.4学校层面加强校内学生行为习惯管理,养成学生良好行为习惯

在校大学生中有较大比例的同学有晚睡、晚起的习惯。学校在这方面应该加强管理,定期组织班主任老师下寝督促学生,規律作息,促成良好行为习惯养成。

参考文献

[1]孙守威,冯熠辉,王菲李等.大学生的中医养生认知现状调查[J].中医中药,2017(10):147-149.

[2]刘彭芝.中医药基础知识及推拿等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J].创新人才教育,2017.3(1):34-36.

作者简介

吴冬梅(1985—),女,讲师,四川内江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微生物发酵、白酒检测等。

基金项目

四川中医药文化传承与研究中心资助项目(2016Y010),泸州职业技术学院资助项目(SXJD-202012)。

作者:吴冬梅 李进

药膳与养生保健课论文 篇2:

培养小学生中医药文化素养的实践研究

摘 要:《培养小学生中医药文化素养的实践研究》2012立项,现在已经进行了两年时间的研究。从学校实际出发,着眼于学生整体发展,依托学校地域优势,实施特色教育。校园内有半亩地用于种植中草药,建立中草药文化园并以中草药文化园为切入口开展教育实践活动,让学生认识了解各种植物的特点;通过参加中草药的种植活动,进行劳动教育。通过学习中草药的培植和加工,植物的生长对比研究等内容进行科技教育。对中草药的药理认识和未治病理念,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也通过中医药文化的认知感悟我国传统医学的博大精深,增强民族自豪感。

关键词:小学生;中医药;文化素养

一、问题提出

1.研究的背景。中华传统医药学以其独特的理论体系、丰富的防治病方法、显著的临床疗效以及养生保健的理论技巧,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作出了巨大贡献,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一,对人类文明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在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修订概述中,修改原则第一条就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各学科的教育契机渗透德育。第二条原则是进一步精选对学生终身发展有重要价值的课程内容。在修订后课程标准主要变化中很重要的一条原则是:进一步强化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增强学生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人类的第一财富是健康,健康离不开医药保健。小学生的成长发育与中医药文化密切相关。根据调查,小学生对中医养身知识非常匮乏,对传承中医药文化素养的意义和内涵也缺乏了解。而在同类教材中,中医药文化内容缺少,我们应该继续加深这方面的挖掘。可喜的是,在我们的调查中,在对培养小学生中医药文化素养的过程中,同学和家长们非常欢迎,表现出很高的热情和积极性,家长中也有许多人酷爱中医药文化,有很多资源可以利用。

北京精神是“爱国、厚德、包容、创新”,中医药核心价值、民族精神也体现在这八个字中。作为北京少年,提高中医药文化素养非常重要,也对提升学校内涵发展起着非常积极的作用。作为一门课程,我们要进行精心细致的研究,让北京二中亦庄学校的小学生身上都能打上中医药文化素养的烙印。同时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对教师专业化发展起着推进作用,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设计实施课程,促使教师专业发展得到更好的提升。

2.核心概念的界定。中医药文化,是指有关中医的思维方式、传统习俗、行为规范、生活方式、文学艺术,甚至一些影响深远的事件等。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中医药文化素养是指一个人或一个群体所包含的中医文化的程度和深度。

3.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中医药文化历史悠久,蕴含着深邃的哲学思想和丰富的人文精神,涵盖了丰富的历史典故、文学、文物等内容,客观地反映了古代社会的科技水平及人民的智慧,是振兴传统文化的需要。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药学更加强调的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将国粹传承、延续,特别是在青少年中弘扬中医文化。教育部相关部门建议在大中小学普遍开设传统文化教育课,将传统文化教育作为学生必修课程,列入课程标准,纳入学校德育的过程中。由北京市中医局和市教委联合编写的《青少年中医药文化知识》(小学版)普及读本已经出版,正准备向全市中小学推广。借此东风,加强小学生对中医药文化的认同感,教会他们简单的治疗防病,养生保健的相关知识,并能做到防病是很重要的。

培养小学生的中医药文化素养,不仅可以使学生掌握中医药的知识,还可以通过教育活动,使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历史,学习传统文化知识,领悟传统文化精华,弘扬传统美德,激励民族精神,为青少年的生命奠基、素养奠基。

二、研究内容

1.研究设置“中医药文化素养”校本课程。制定具体课程方案、实施原则及措施,根据小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与中医药文化相关的内容,指导学生初步了解与成长相关的中草药知识,掌握一些简单的养生保健,提高防病的技能。

2.对创造“中医药文化素养”环境的研究。对校园环境进行规划,建设中草药文化园,设立中草药文化展览室,在教室、食堂、卫生室等地方布置有关中医药文化的内容,让学生感受中医的魅力,实现文化育人和环境育人。

3.对培养“中医药文化素养”实践活动的研究。以“体验式”学习为载体,利用校内外活动基地,如同仁堂制药厂、地坛公园中医养生园等开展中草药文化综合实践活动,拓宽视野,提高对中医药文化的认同感及民族自豪感。

4.研究对学生的影响。

三、研究方法的运用

1.研究思路:校园建设(文化熏陶)→校内实践(培养兴趣)→校外实践(开阔眼界)→编写教材(准备教学)→纳入课程(系统教学)→修改教材(取其精华)→正式编入校本课程(培养小学生中医药文化素质)

2.为完成本课题,我们将使用调查法、文献研究法、行动研究法、个案研究法:(1)调查法:在研究中,我们采用访谈、问卷、观察等调查方式,了解老师、家长对中医药文化的了解及认同感。了解学生对中医药知识是否认同,对其需求是什么。(2)文献研究法:我们了解到中医药文化的内涵,中医药对世界的贡献,中医药文化面临的挑战和目前人们对中医药文化的误区等,提出学生学习中医药文化的必要性和学习中医药文化的哪些内容。(3)行动研究法:通过开设校本课程,以三年为期进行实践,针对小学生的特点进行研究。(4)个案研究法:有意识地研究一些学生及家长成功经验与不足,从而进行改善。

四、实践成果

1.2011年2月在王群会校长亲自指导下,在学校里进行多种中草药种植。经过两年的努力,药园花团锦簇,是学生学习的乐园,美术课上同学们到园中写生,科技课上同学们去识别各种中草药,采集植物制作标本,劳技课上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为植物浇水施肥除草,感受劳动的快乐,同学们还利用中草药中的艾草、藿香、金银花、薄荷等制作端午节香包和药膳。除此之外,药园已数次接待过市区级领导参观,领导给予高度评价和鼓励。药园已经成为校园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2.在此基础上,学校依托主题班会、中医药文化讲座、养生操和组建中草药兴趣班等开展了许多以中医药文化为主题的教育活动。校园红领巾广播站开通《中医养生》专题广播,并设立《神奇的中草药》植物介绍、《养生堂》《中国名医介绍》等栏目,每周一次,深受同学的喜爱。

3.通过参观同仁堂和制药厂、北京教学植物园等多种实践活动,让学生参观、查找、辨认陈列的各类标本,零距离体验中医药学,在浓郁的中医文化氛围中,激发学生对中医药传统文化的热爱,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科学素养。

4.2012年6月课题组编写了综合实践课程校本教材《神奇的中草药》,得到北京教学植物园特级教师高付元老师及北京中医药专家李京生老师的指点,2012年9月小学部四年级和五年级学生开始利用《神奇的中草药》校本教材进行学习,编写了综合实践课程校本教材《神奇的中草药》,2012年9月小学部四年级和五年级学生进行学习,每周一课,纳入课程表。

五、对学生的影响

在两年的学习里,我校学生认识了我校种植的50种中草药,程度好的学生可以了解这些中草药的功效,并能够使用其做简单的药膳,冲泡的养生茶,了解不同季节食用不同食物进行养生。大部分学生亲自体验过播种、浇水、拔草、做标本、采摘、品尝等。同学们了解古代名医,知道中草药蕴含的民族精神和优良传统,同学们都能以我国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而产生民族自豪感,很多同学还能做到向家长传播初级的中医药文化知识,为家长做简单药膳,有的可以指导家长养生。

我校的郭思蕊同学今年六年级,是我校的中医药园小讲解员,也是中医药广播站的主持人,在我校起着中医药文化传播大使的作用,她品学兼优,能认识多达百种中药,并了解其功效,经常通过网络了解更多的中草药知识以及中医知识。还购买书籍了解学习中医知识。她深知中医讲养生,最重要的是控制自己的情绪。回忆以前的她,动不动就生气,通过学习,她了解到生气伤肝、大怒损阴、大喜伤阳,慢慢地她可以调整自己的心情了,尽量让自己保持平常心。她可以保证每天准时睡觉、准时起床,很少生病,在学习时,也可以做到精力充沛,学习成绩优异。经过学习,她还了解到中医的精髓,“学医先学道,做事先做人”,她培养自己自律,定力。努力做到四气:大气、不傲气、和气、提升正气。她能做到边学习,边自我修养,边传播给他人。

我校同学张敏怡,也受益匪浅。她传承了中医治“未病”胜于治“已病”的精神。她平时在生活中,对不良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或是不好的学习习惯,都会慢慢地改正,渐渐地发现她身体越来越好了。她在爸爸吸烟,工作忙碌时加班熬夜后,都会提醒父亲保重身体,还会在周末给父母熬制养生汤,给父母冲泡养生茶,在她的带领下,父母也开始重视养生,开始学习治“未病”。

经过研究发现,还有以下方面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1)学习搜集、整理、分析和运用社会信息的能力,能够运用简单的学习工具探索和说明问题。(2)在社会实践中能够与他人平等地交流和合作。(3)体验劳动的快乐,提高学生生活的能力。(4)发扬团队精神,增强凝聚力,提高了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5)引导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中,领略中草药文化的魅力。激发学生对中草药的热爱之情,珍视祖国中医药文化传统。

编辑 谢尾合

作者:陶景琳 周京媛 赵阳

药膳与养生保健课论文 篇3:

中国养生产业的现状与趋势

与生命相关,与传统智慧相关的这个产业可以划出很大一片,拥有着极大的可能性与想象空间。这个产业的未来在于如何借助健康需求与东方文化大势,将单线的医疗、旅游、运动等整合起来。当前的养生业究竟处于一个什么样的阶段与状况?未来的趋势又怎样?

“志在通过房地产开发来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地产商人黄新发先生对此有成系统的研究与观察,2011年4月2日举办的“中国健康养生高峰论坛”上他与大家做了分享。

现状:现下中国人养生的五种方式

一、旅游养生:一两天的“放逐身心”

旅游养生更多是从景色、天然康体资源(火山泥、温泉等)的基础上,在旅游中陶冶身心,放松自我,达到养生的目的。

缺点:旅游养生仅仅停留在放松身心的养生表层,不能够从深层次针对消费者亚健康问题提供相应的服务。

二、医疗养生:专业性强,存在心理抗拒

医疗养生主要是采用西医、中医各种治疗手段,以医院和医疗设备为基础,进行的养生活动。

缺点:医疗养生事实上是医院在亚健康诊疗上的一个分支,其固有的医院属性,容易让人产生心理抗拒。

三、保健食品:鱼龙混杂,参差不齐

市场上保健品繁杂,较为知名的有:安利、自然之宝、康力士、健美生、脑白金、黄金搭档等。

缺点:保健食品多用于人们的日常营养、机能补充,不能系统、全面地解决亚健康问题。

四、运动养生:缺乏指导,自发性强

运动养生主要包括乒乓球、羽毛球、桌球到保龄球、网球、游泳、健身操、形体操、体育舞蹈、高尔夫等项目。此外还有中国传统运动养生:健身气功、中华武术、太极拳等。

缺点:运动养生只能从某种程度上缓解身体的紧张状况、放松身心、增强身体的机能,但运动养生自发性强,往往缺乏指导,不成系统。

五、地产养生:浅层养生,缺乏医疗支持

地产养生主要包括以下几类:酒店养生:更多是作为酒店的附属服务推出,如喜来登酒店、万豪等,但缺少专业医疗支持;度假村养生:如丽江悦榕庄等,但缺少专业医疗支持;度假别墅养生:如深圳华侨城等,拥有市区无法比拟的自然山水资源,兼具自住与投资价值,但缺少配套服务。

缺点:医疗支持、养生系统欠完善,是地产养生的软肋。

总结:现存的养生项目各有千秋,但缺乏能够提供系统化、专业性的养生解决方案,更多高端项目仅仅停留在表象的享受,而非从根本上解决亚健康问题。

未来:中国养生产业的四大趋势

一、健康养生诉求由物质层面扩展到精神层面

广义的“养生”不仅指保养身体,还包括增加快乐指数、提升心灵境界的精神追求等。活着不再是身体的“舒服一点”,更要追求精神上的“明白一点、痛快一点”。

二、健康养生业将走向产业链联盟道路

多个行业联手掘金养生市场,如巨人集团携手五粮液,推出黄金酒进军保健品行业;医疗机构联合饮食业,开设药膳房;碧生源将保健品与快消品整合……养生产业整合平台搭建逐步完善:

每年两届,已经举办到第十二届的中国国际健康产业博览会、各地的养生论坛、保健协会等。

三、东方养生将占据重要地位

源于中国,承载东方文化的中医热潮卷席全球:日本、韩国,建立了政府承认的以中医药为基础的汉方医学高等院校;比利时,建立了开展中医本科学历教育的李时珍大学;德国,有38个医学院开设了针灸课;法国政府,批准在公立医科大学开设针灸课程;在美国,注册的中医学院有72所,经教育部审查批准的达30所;在澳洲,墨尔本皇家理工大学与南京中医药大学合作,开设中医学系,成为发达国家正式设立中医学系的第一所大学……

四、健康产业将吸引国内外大量资金

曾担任两任美国总统高级经济顾问的保罗·皮尔茨预言:健康产业为下一个兆亿美元产业。

不少国内外投资基金已聚焦于此,国内一些上市公司也开始通过代销国外健康体检产品等方式,参与其中:2010年1~11月,股权投资市场共307个投资案例中,生物技术与医疗健康以49个投资案例数独占鳌头,投资规模为7亿美元。

已经出现专业的健康产业投资顾问公司:如中国健康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安徽国祯健康产业投资有限公司等。

总结:结合养生市场发展现状及趋势,我们总结出撬动中国保健养生市场的两个条件:

具备顺势而为的前瞻性,拥有跨界整合的创新力。

作者:韩秦

上一篇:外国次贷危机分析论文下一篇:水表自转原因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