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风险分析的档案信息化论文

2022-04-29

摘要:目前运用于教学、科研与咨询领域的突发事件案例的内容大都是非结构化的表达模式,这种内容表达制约了历史事件信息的全面纪录及其数据挖掘和应急决策辅助支持的功能。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基于风险分析的档案信息化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基于风险分析的档案信息化论文 篇1:

基于云视角下的档案信息化初探

[摘 要]随着云计算的广泛运用,云技术将成为最重要的信息技术,云平台将成为最重要的基础设施,无庸置疑,档案信息化过程中云技术必将成为最重要的选择。基于可操作性原则,笔者通过具有较高权威性和代表性的中国知网对2009年至2013年有关“档案信息化”与“云技术”的文章中的64篇研究性、学术性较强的论文作为研究对象,从论文定量统计分析、论文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等角度进行阐述力求对档案信息化中云技术的实践进行初步探究。

[关键词]云技术;档案信息化;实践

云计算是能够向各种互联网应用提供硬软件服务、基础架构服务、平台服务及存储服务的系统,是分布式计算、并行处理和网格计算的进一步发展,通常而言把具有鲜明云计算特点的统称为云技术[1]。基于可操作性原则,笔者通过具有较高权威性和代表性的中国知网(CNKI)检索了2009年至2013年有关“档案信息化”与“云技术”的文章,再根据主题、关键词、摘要等对其进行内容分析确定了64篇研究性、学术性较强的论文作为研究对象,从论文定量统计分析、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等角度进行阐述以期对档案信息化中云技术的实践进行初步探究。

一、论文定量统计分析

笔者通过选取论文作者人数、作者职称(以第一作者为准)、文章信息密度(以文章页数为简化标准)、发表年份、论文产地、作者工作机构以及文章引文量(包括总数、中外引文数量)等客观标准对这64篇论文作一个初步统计分析。

1.1作者人数。通过频率统计,64篇论文中有41篇独立完成,占总数的64%;分别有10篇由两位或三位作者合作完成,各占15.6%;而余下的三篇论文则分别由四位作者(2篇)和七位作者合作完成。由此可见,超过半数的论文是由个人完成的,合作完成深度研究的非常少。

1.2作者职称。通过统计,有24篇论文的作者可以确定为高级职称,比例为37.5%,另外40篇因各种原因未注明职称。这说明,这些文章只有少数拥有高级职称所撰写,故其研究水平就有待提高。

1.3信息密度。信息密度最为直观地反映论文的科研水平,一般高水平的论文其论证相对充分,所覆盖的信息也较为全面。图1可以看出文章页数从1到8及以上的取值分布,大量的文章分布在2~4页,以2页居多。值得注意的是5页以上的长文共计9篇,占总数的14.1%,这说明对云技术在档案信息化中的应用深入研究的趋势开始显现。

1.4发表年份。从图2可以看出2009年至今论文量统计显示出令人鼓舞的趋势:自2009年开始相关研究日渐增多,这反映出档案界对其研究的关心与重视。虽然2013年的论文发表数量有所下降,但这是因为笔者进行此项统计时,只计算了已经出现的成果。

1.5文章产地。64篇论文作者分别来自北京(11篇)、上海(10篇)、广东(10篇)、江苏(5篇)、浙江(4篇)、天津(4篇)、河北(4篇)、四川(2篇)、江西(2篇)、湖南(2篇)、陕西(2篇)、广西(1篇)、内蒙古(1篇)、黑龙江(1篇)、吉林(1篇)、辽宁(1篇)、河南(1篇)、山东(1篇)、安徽(1篇)。统计数据呈现三个特点:第一:研究成果的广泛性,64篇论文分别由19个省市的作者独立或合作完成;第二:研究成果的不平衡性,其中北京、上海、广东三省市研究成果占48%、江苏、浙江、天津、河北四省市占26.5%、其他地区占25.5%;第三:研究成果质量亟待提高,其中8个省、自治区的论文各只有1篇,即便是北京、上海、广东的论文数量也不够多,数据充分说明了相关研究需要进一步深入和细化,以期待总体质量的显著提升。

1.6作者工作机构。论文作者的工作机构可归为四类:高等学校、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家、省、市档案局、民政部、海关、医院等)、企业单位、军队及其他等。从图3作者工作机构分布比例中清楚的看出高校拥有特别的优势,占到文章总量的63%,其次为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人员23%,这样的分布比例通常是可以理解的。

1.7文章引文量。是否有引文或适量的引文,在学术研究过程中也常常是判断研究水平高低与质量优劣的基本标准。首先,令人遗憾的是64篇论文中,竟然有22篇没有任何引文,占总数的34.4%。表1统计了有关引文总量的论文篇数与百分比,其中引文在8条以上的共计9篇。是否适量引用外文也可以看成是当前国内学术界判断研究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准,表2给出了引文中运用外文的数量关系表,从此表中可以得知共19篇论文有58条外文引用。

二、研究内容

2.1理论分析性研究占主体

这64篇论文中理论分析性论文有42篇,档案信息化与云技术关系、档案信息云共享服务、档案资源云储存及档案云计算的风险控制等成为研究主题。

第一:档案信息化与云技术关系。技术特征是信息化环境的核心特征之一,档案信息化进程中一方面要求档案工作者必须学习和把握云技术,同时信息化持续推进也将促进云技术应用向纵深发展,有效解决目前云技术面临着安全、数据集成、标准、版权纠纷、技术和系统管理等一系列问题,毋庸置疑,云技术必将成为档案信息化最重要的选择。

第二:档案信息云共享服务。安全性、使用方便、成本低的优势使得云共享服务是一种社会化、集约化、专业化的档案信息服务模式,上海师范大学吕元智副教授提出[2]:为了有效地实施“云”共享服务模式,推动档案信息资源共享,需要从思想、技术、法规、标准、组织协调以及社会影响力等层面做好相关工作。思想上,树立档案服务“社会化”的新理念,改变目前档案管理与服务工作由档案管理部门独立承担的传统思维,实现档案管理与服务工作的社会化;拓展档案信息共享服务理念,不断强化档案信息公开意识,实现档案服务对象社会化;技术上,制订云平台建设规划,采用“先试点、再总结、后推广”的路径进行,并逐步推进;法规标准上,要加强完善云计算服务相关的法规、标准的建设;组织协调上,建立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服务组织与协调机构做好相关组织、协调、监督工作;社会影响力上,提升档案信息资源服务的社会影响力,以此彰显其本来意义,并实现其可持续性发展。

第三:档案资源云储存。档案资源异地备份具备存储量大、成本低的优点,但也存在工作效率低、恢复时间长的问题。根据云存储技术的特点及优点建立档案系统的私有云、制定档案云备份标准、确立相应的云备份系统架构及其运行机制,形成基于云存储技术的档案数字资源云备份策略,确保档案资源永久存储、安全保管及应用。

第四:档案云计算的风险控制。云环境中档案信息化在运行、管理中存在技术和管理的风险,其中技术风险表现在服务中断、数据失真、敏感信息的披露等;而管理风险体现在云计算风险控制的组织策略、准入退出机制等[3]。为此,档案信息化在享受云计算节约成本、集约资源有效共享等优点的同时,也必须做好规避风险的准备,只有这样档案馆才能成为云服务的提供者和管理者。

2.2实践应用性研究

22篇实践应用性论文研究内容集中在云技术在医疗、党政机关和高校档案信息化中的运用。

第一:云技术在医疗档案信息化中的实践。南通大学数字医学研究所董建成教授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9TQC011)课题[4]:国家居民电子健康系统建设。该课题从云计算的网络特点和基础架构出发,依据电子健康档案系统的应用目标和发展方向,提出电子健康档案系统建设新理念,探讨标准化电子健康档案系统的建设方法和区域实践;由广东药学院杨进博士主持的广东省医学基金项目(A2012295)《利用RS纠删码的纠删能力实现损坏数据的恢复》解决了云端存储节点的不可控特性使得其存储数据的安全性得不到保障这一问题,为电子健康档案云存储数据安全性保障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第二:党政机关应用云计算技术实现档案信息共享。浙江省丽水市档案局开发的基于云计算的云档案信息共享系统。该系统的运用实现了丽水市党政机关协同办公系统生成的电子文件及其元数据的在线归档、纸质档案数字化加工和归档、档案与电子文件在线登记备份、系统内所有已公开档案信息共享等功能。该系统的开发和应用在全国具有引领和推广意义。

第三:高校档案信息化中尝试云技术。云计算超大规模、高可靠性、通用性、高扩展性的特点促使高校档案馆(室)主要工作方式改变,档案工作成本逐渐降低;利用档案“云”可汇总全校档案资源,丰富馆藏,优化共享;高校档案云管理,将大大简化档案馆在数据接收管理和为用户提供档案查询服务方面的工作,其工作质量和效率无疑会大大提升。

通过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实践应用研究很不够。一则总量偏少,实践应用性的论文只有22篇,和理论研究性论文相比有较大差距;研究范围窄,这与云技术广泛运用的现实不匹配;二则研究内容深度也很不够,只是停留在实践方法与技术应用的层面,基本上没有运用成熟的理论,仅局限就事论事。

三、研究方法

档案信息化中云技术的研究必须以实证型的、科学的方法为重点,然而结合我国的科研环境与学术研究氛围,从前面定量统计中可以看出,很多研究者并不具备足够的实施实证研究的条件,63%的研究者来自高校,多数研究者大都缺少档案工作实践经验,对其研究基本上仅仅满足于书斋之中,务虚的色彩较为浓厚。大量的论文都很短,而运用实证方法,一般文章会产生较大的信息量,这些都相互支持一个不利的结论:研究方法上,大多数人并不具备优势,要深入这一领域的研究,必须具备相应的条件。细察这64篇文章,能合理并规范运用研究方法,深入研究的可以说少之又少。

四、小结

通过以上三个角度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目前云技术与档案信息化的论文理论性比较强,实用性较弱,多停留“纸上谈兵”的程度,无法解决战略定位不明确、研究不系统、法律问题缺失、人才匮乏、投入不足、项目带动力弱、知识体系不完整、针对性、应用性不强等一系列问题。为此,我们要立足档案行业的特点,针对热点和难点,联系实际、探索规律、借鉴创新,构建系统的理论体系,研究其战略定位和目标,制定专项规划,加快云标准体系建设,做好分步实施、落实完成任务的配套保障措施;实践中应本着成果资源共享的原则,合理运用政府、高校、企业的特长,充分吸收采纳云技术,解决关键问题,积极采纳和吸收具有推广价值的研究成果,搭建交流平台,做好推广和共享。

参考文献:

[1]张建勋,古志民,郑超.云计算研究进展综述[J].计算机应用研究,2010,27(2):430

[2]吕元智.国家档案信息资源“云”共享服务模式研究[J].档案学研究,2011(4):63-64

[3]崔海莉,张惠达.云计算环境下档案信息管理系统风险分析[J].档案学研究,2013(1):56-60

[4]董建成,杨剑,蒋天民.基于云计算的电子健康档案系统建设理念与实践[J].中国数字医学,2011,06(8):44

作者:杨飞

基于风险分析的档案信息化论文 篇2:

公共突发事件案例表达结构化模式探讨

摘要:

目前运用于教学、科研与咨询领域的突发事件案例的内容大都是非结构化的表达模式,这种内容表达制约了历史事件信息的全面纪录及其数据挖掘和应急决策辅助支持的功能。基于剖析一般案例生成模式的特征和公共突发事件应急决策的需求,提出了公共突发事件案例在应急决策支持系统中的功能设计,探讨了公共突发事件案例表达的结构化生成框架,并结合当前信息化技术条件提出了公共管理案例的通用生成模型。

关键词:

公共突发事件;案例;表达;结构化

引言

当前我国的公共安全形势严峻,公共突发事件频发,表现出高度的破坏性、衍生性、快速扩散性和不确定性等特征,尤其是非常规性公共突发事件所表现的事件类型全新、演变过程全新、危害方式全新的特点,使政府决策面对从未遇到的压力与困难。诸如美国2001年“911”事件, 我国2003年“SARS”事件、2008年“汶川大地震”,日本2011年“311”核事故等,都是在反应时间有限、灾情快速演变、信息匮乏且不确定、决策任务艰难的情景下进行应对决策。[1]如何依靠这些典型的突发事件的历史信息进行案例推理而为现实突发事件提供应急决策支持,成为当今管理学关注的重点问题。

随着现代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案例辅助决策方法已成为应急实践中非常重要的应急决策方法之一。[2]案例作为历史事件的信息存储与复现的主要手段,以其对历史事件进程的完整纪录,在医学、法学、管理学等领域的教学与科学研究中已广泛应用。近年来兴起的公共安全突发事件案例建设工作,除了满足常态的案例应用要求外,还由于当代社会典型的“新常态”特征,表现了鲜明的新技术融入特征和政府应急管理应用特性。这就要求公共突发事件的案例纪录方法,在遵循通用的案例生成规则的同时,还要考虑如何嵌入案例数据挖掘功能以实现对应急决策活动的辅助支持作用。因此,在大数据时代的信息化社会环境下,如何实现突发事件案例表达模式的通识化、规范化和数字化,是公共突发事件案例应用能够提供政府应急决策支持的前提。

本文在分析当前案例开发应用现状的基础上,探讨公共突发事件案例在决策支持系统中的作用方式与功能结构,并结合当前信息化技术条件,提出满足多层次应用功能的公共突发事案例结构化模型,以形成通识性的公共突发事件案例生成模型。

一、案例研究的现实困境与挑战

案例研究最早在法学和医学中使用,其中司法判例是法律的渊源之一。案例在法学和医学的成功应用激励了案例在其他领域的研究与应用。目前主要的案例应用研究有两种:一种运用于学校教学的案例分析或讨论,属于教学方法中的案例教学法;另一种运用于科学研究,通过对单个或多个案例的分析来实现特定任务的理论或方法,称为案例研究法。[3]5

就案例教学法而言,美国哈佛商学院最早于20世纪初在商业教育领域使用案例进行教学,其典型的哈佛案例模式主要为“描述评审型”和“分析问题型”,其从编写到使用、从内容到格式、从学员分析到教师讲解,都有比较系统的规范。[4]我国的工商管理案例建设工作系统地模仿了国外的案例编写格式,同时结合中国的实际,穿插主观评价或点评信息,如盘和林[5-6]、张志学[7]等的著作。商业教学中的案例应用大都围绕具体专业的理论单元的进程展开,由于其编写的主观目的性较强,同时因为教学案例要求具有一定的思考性和思辨性,不是全盘托出事件的所有信息,因而导致了这类教学案例在事件信息上的描述不完整性和解读的多样化,因此,在将这种案例直接用于现实社会事件管理的决策支持时,有其不可逾越的局限性,难以快速运用这类案例的集合进行历史信息的数据挖掘而使其成为现实突发事件的辅助决策方案。

区别于案例教学法中的另一种模式是科研领域中的案例研究法。应用较多的有Yin方法论,Eisenhardt方法论,Glaser、Strauss和Corbin的扎根理论,另外还有经典民族志方法等。这类案例主要根据复制原则或者理论抽样原则选取,根据案例中的实证数据来创建理论概念、命题和/或分层理论的一种研究策略。[8]案例研究法通常基于数据来源对某种社会活动现象的具体表现进行丰富的、实证性的描述。这类案例可以是历史性回顾,例如Weick[9]对1949年明尼苏达州曼恩·高奇(Mann Gulch)森林火灾惨痛教训的研究;但更多的是对当前事件的即时描述,如Gilbert[10]对报业公司适应非连贯环境变化的研究。案例研究法的宗旨是以案例分析为基础并从中归纳产生理论,由案例研究来构建某种理论的核心在于其复制性逻辑[8],每一个案例都可以视为一个独特的实验、一个自成一体的分析单元,抽象出具体案例内部或案例之间的概念关系模式以及这些关系所蕴含的逻辑而产生理论。这类案例因其数据的完整和连贯而保持了研究工作的客观,但由于挖掘案例信息的结构不同而在事件记录形式上表达各异,同时记录的案例数据往往围绕研究问题的假设而展开,因而这些案例数据仍然带有一定的主观目的性,仍是主观和客观的结合。案例研究法的数据获取方法很多,如Yin列示了六种方法:文献、档案记录、采访、直接观察、参与式观察和实物证据。[11]

在现代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基础上,当今的案例理论在决策支持系统研究中得到了发展,形成了以案例推理为基础的决策类案例研究。[12]15从Schank(1983)提出基于案例的推理(case-based reasoning ,CBR) 方法[13],到Aamodt(1994)提出案例推理四阶段CBR 循环(案例检索、复用、修正和保存)模式[14]132,在整个决策类案例研究历程中,结构化表达的案例内容描述是这类案例研究的前提。自此,Gilboa(1995)提出了:问题描述、解描述、效果描述的三元组案例表达结构[15];胡衍強(2008)针对金融操作风险特点,将操作风险案例描述为二元组和三元组来表示,即二元组的描述:问题域、解决方案域用于简单的操作风险领域,三元组的描述:问题域、症状描述域、解决方案域用于操作风险诊断领域的案例描述[16];张英菊,仲秋雁等(2009)引入元事件的概念解析案例信息,设计了一种基于“应急概念树-突发事件本体模型-事件元模型”的三层架构的通用应急案例表示与存储模式[17];李勇建等(2013)提出了以突发事件属性集合的形式进行案例结构化的方法。[18]总之,在计算机技术基础上发展的案例表达形式是与知识表示相结合的,其结构化的表达使案例易于存储在计算机信息系统中并被长久和深度使用,体现了大数据的发展特性和跨学科研究的时代特点。

总之,在管理学领域,无论是工商管理还是公共管理的案例研究,在基本的案例表达方式上,目前处于样式繁多、形式各异的现状,尚没有建立通识性的案例生成规范。因此,在当今信息化社会的发展趋势中,需要从案例传统文本模式与智能数字化模式的融合角度,寻找案例研究的新方向和新功能,使案例研究在当今普遍受人关注的公共安全领域中为突发事件应急决策提供智能化的辅助支持。

二、公共突发事件案例的功能定位

公共突发事件案例因其包含了较多的历史典型事件的主要过程,及其发生环境、应对措施、经验教训等信息,给当今事件管理者在高恶劣环境和大心理压力的情形下的决策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决策信息不充足甚至匮乏而产生的困难,并可适当缓解决策心理压力。然而,当今时代发生的公共突发事件的类型越来越多、非常规性特征越来越罕见,很难在现有案例中找到一致的历史突发事件作为参考,迫切需要从已有的诸多突发事件案例中进行信息挖掘而找到对策参考。但是,如何在诸多案例中快速搜寻到有决策价值的有效信息,取决于案例系统中是否具有优于人工处理的解析信息数据的能力,而这种能力不仅仅是计算机自身的技术性能可以单独产生的,它还取决于案例中的原始事件信息记录的数据化与结构化程度,这也是案例研究运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决策推理的基础。显然,当前我国以文本记录模式为主导的突发事件案例建设工作,使得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受到限制,直接导致了案例应用功能向高端发展的滞后和缺损。

从理性角度分析,当前我国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强烈实践需求,客观上提出了突发事件案例开发应用的功能要求。因此,在当代信息社会的技术基础和发展趋势的推动下,公共突发事件案例的应用开发,在理论上应当具有三个层面的案例应用功能。

第一层面的应用功能是对突发事件的客观、完整记录。客观是指不带有案例编写者主观评价与判断的事件纪录。完整是指全过程、全方位、全手段的记录方式,全过程是对事件从始至终的过程记录;全方位是对事件本身造成的实体伤害如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环境与生态破坏等,同时包括互联网舆情与政府公信力的虚拟伤害的记录;全手段是指除了文本信息,还包含信息化技术下的视频、音频和传感等技术形态的纪录技术方式。

第二个层面的应用功能是为教学科研提供数据化资料。突发事件案例中的“数据”可表达为文字、图像、数字、声音等。为了适应不同应用目的和开发语境,事件的数据在纪录过程中需要被定义,因而在大量的案例编制活动中,数据本身的语义、概念和推理规则应该采用一致的规范体系,以为教学培训和科学研究提供系统的、一致的事件信息,即数字化要求。

第二层面的功能是在第一层面的功能客观完整记录事件的基础上实现的,但二者的功能在应用技术上应当分离。第一层面的功能只能是事件本身的唯一的原始性纪录;第二层面的功能是对案例原始纪录数据的开发使用,不同开发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挖掘不同的数据信息,对同一数据可以有不同的判识或结论,它是主观的开发应用过程。二者的定位不能混为一谈。

第三个层面的应用功能是人工智能的推理技术支持下的案例决策辅助功能。即在第一、第二层面功能的基础上进行数据挖掘,将案例中的文本、视频、音频和传感的数据经过转换和处理,直接运用计算机技术进行统一分析和智能使用,直接为管理者提供案例推理的决策支持。这个层面的功能是案例應用开发的最高功能。

在总体的案例应用功能中,三个层面的功能是序贯和递增的关系,其中,第一层面的功能是整个案例功能开发的基础与根本,第三层面的功能是案例建设工作的主要应用目标。因此,必须做到对突发事件的客观、完整记录,同时实现事件纪录结果的数据化。这就需要我们在案例编制和科学研究工作中对纪录格式和纪录技术进行规范性要求,不能因为记录者的差异而导致案例的本质内容表达出现差异。为此,需要建立统一的突发事件案例表达范式。

三、公共突发事件案例内容表达形式的缺失

当前我国公共突发事件案例的存量巨大,但纪录格式多种多样、内容陈述各有侧重,即便同一件公共突发事件也经常出现不同版本的的案例。尽管这是多角度、多方式呈现事件的过程与结果,但仍然使读者在对案例内容的完整性与真实性的判识上出现困难。总结我国当前公共突发事件案例表达的基本现象,发现有以下问题制约着案例的基本价值和应用开发。

(一)案例内容表达的结构性差、概念不规范

当前的公共突发事件案例表达形式主要是非结构化的。在案例编制过程中,由于纪录角度的不一和依据的标准有差别,案例呈现的结构性差、概念不规范,导致案例内容的一致性、完整性与真实性的识别度不高。因此,在当今信息化社会的发展趋势下,结构化的案例表达才是案例实现规范化管理和应用功能深度开发的基础,只有纪录事件的信息进行结构化表达和存储,才能运用计算机人工智能进行系统分析,这是应用案例推理技术实现决策辅助支持的前提。

[JP2](二)案例内容覆盖不足、技术方式单一

一个典型的突发公共事件的进程往往伴随着多种类型的次生事件和衍生事件,并引发更大社会范围的不良后果。因此,完整而全面的案例记录不只是对源事件的记录,也应该包括所引发的次生与衍生事件的记录,以及在不同社会领域带来的损害后果。目前的许多案例内容主要侧重于源事件的纪录,而对不同的次生事件只进行简单的记录,其案例内容覆盖范围难以表达事件的全面后果和实际进程。同时,案例纪录技术方式单一,大都以文本形式为主,辅以有限的图片,较少采用视频、音频、传感等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组合纪录,导致案例的数据载体、数据量的不完整与不精细,影响了事件表达的完整度与精细度,也难以在后期案例应用开发中进行数据挖掘和智能分析处理。[19]

(三)案例缺乏事件环境与决策过程的

关键信息

目前大多数的公共突发事件案例的内容,主要围绕事件发生原因、发展过程及管理责任等的编写主线,侧重记录事件在具体的时间点或时间段的处置情况以及处置的效果评价。[20]这种案例生成模式,除了对事件引发的社会蔓延过程较少描述外,还缺少事件的自然与生态环境、社会背景与社会反响等的描述,特别是关于重要应急决策产生的背景条件较少阐述。这些信息的缺乏,造成这类案例信息在后期开发应用中难以开展深入的案例推理,难以有效地帮助应急决策者利用历史案例中的事件处置经验和知识进行辅助支持。

总之,针对目前公共突发事件案例建设的功能现状与相对不足,应当积极寻找并建立突发事件案例生成的编写范式与一致性评价标准,以对公共突发事件进行全过程、全方位、全手段的客观化记录与描述。因此,需要构建公共突发事件案例的结构化生成模式。

四、公共突发事件案例结构化生成构架

基于公共突发事件案例完整功能、构建智能决策支持的案例开发目的,在此探讨结构化案例表达的原理,提出一种公共突发事件案例结构化生成的思路与编制构架。

(一)公共突发事件案例的决策支持原

理与应用结构

决策支持系统是以信息技术为手段,运用决策科学及有关学科的理论与方法,针对某一类型的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的决策问题,通过提供背景材料、明确问题、修改完善模型、列举可能方案、进行分析比较等方式,为管理者做出正确决策提供帮助的人机交互式的信息系统。其中,问题对象信息的数据库是决策支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案例作为对象数据库中重要的信息资源,在智能化决策支持系统中的作用日益受到人们重视。

根据HSimon的有限理性理论,由于人类主观认识的局限性和环境的复杂性,决策者很难得到重要决策问题所需的全部信息,因此在不断搜集即时事件信息的同时,历史案例中的有相似度的信息内容,可以弥补现实决策问题所需信息的不完整性和不确定性,并通过一定的技术加工手段将历史信息中的有价值成份反馈到决策过程中,支持即时决策问题得到满意解。显然,这种案例历史信息的作用原理,决定了案例纪录历史事件在内容表达方式上的重要性。

如果案例的内容表达能够稳定地呈现为结构化的数据表达,则对于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案例数据处理就提供了基础性平台,使利用案例推理技术实现决策支持功能成为可能。决策支持系统作为人机交互系统,客观上要保证案例中的信息数据及其表达的属性特征不被遗漏,所以要对案例结构中的属性与特征进行划分并建立描述标准。这就是公共突发事件案例实现结构化表达所要遵循的基本原理和主要任务。因此,围绕事件内容的属性特征搭建结构化的表达框架,是构造客观、完整的案例纪录形式,利用人工智能即案例推理技术实现决策支持功能的保证。

(二)公共突发事件案例结构化表达的框架

遵循科学研究方法论中的宏观公共安全体系研究架构的“三角形模型”[21],即突发事件应对活动中的突发事件、承灾载体及应急管理这三个主体的互动关系,所构成的一个三角形的闭环框架结构化系统,可刻画突发事件本身、受损承载者、应对者相互之间的机理性运动关系。该模型是我国政府指导当前应急管理研究的主要原理性框架。从公共突发事件案例描述的角度分析,遵循该三角形模型的事件内容描述方式也应当是结构化的。事实上,美国哈佛案例编制方式上关于背景信息、事件信息和结果信息的表达就是程式化即结构化的。因此,对应于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实际工作的需要,我国公共突发事件案例的内容表达模式,应当围绕这个三角形模型中的三个主体的系统活动来设置事件纪录的“维度”,以刻画突发事件过程中的某个活动系统的“属性”,并辅以特定的行为“特征”来详细描述。这个由“维度”而“属性”而“特征”的纪录逻辑,应当是突发事件案例的结构化表達的基本思想。

事实上,公共突发事件的发展及应对过程,包含着多种情景、多种损伤、多个应对主体、多种资源等信息。关于突发事件的案例生成的基本思想,应当是从应急管理的本源角度,去思考突发事件在什么情景下发生、如何演化、怎么应对的。这也是一种“三角形模型”的结构。即,应当从环境变化、事件演化、应急管理的不同角度,来思考如何客观、整体地刻画公共突发事件。为此,可以在纪录突发事件的案例内容中设置三个不同的“维度”,来相对独立而又相互关联地纪录突发事件。其中,环境因素及风险要素构成的情景是突发事件产生的环境,这些主要表现为客观环境的内容可作为“情景维度”进行相对独立的描述;而突发事件的内在进程是以损伤和破坏为主线的,它的发展有其内在的独立性,可作为“事件维度”进行相对独立的描述;而应对突发事件的管理主体的响应活动及其结果,是人们对事件的干预活动,也是公共管理职能之所在,可作为“管理维度”进行相对独立的描述。

上述设置的三个“维度”可以分别围绕公共突发事件的内在性质,各自细分为“属性”来定向描述每个维度下的事件基本性质的信息,且各个维度下的属性是彼此间相互独立的。而“属性”的刻画又可表现为具体的活动或行为“特征”。因此,以情景、事件、管理这三个维度为基础的“维度-属性-特征”的描述框架可以形成结构化的案例生成框架。

(三)公共突发事件案例结构化生成框架的解析

以情景、事件和管理三个维度为导向的“维度-属性-特征”案例结构化表达框架是围绕公共突发事件的环境维度、事件维度、管理维度展开的。每个维度对突发事件刻画的重点内容不同,且每个维度通过属性与特征的刻画来完成对事件内涵的细致刻画。其基本的内容表达形式可细分为下述形式。

情景维度以描述突发事件发生和演化的周边环境为思路而展开。它刻画事件的诱发或触发环境、可能承载损害后果的社会范围、社会系统活动的脆弱性,即表达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各类潜在风险要素的属性。通过自然环境描述事件发生时的周边自然环境,表达为地理、水文、气象等属性;通过社会环境描述事件后果的承载范围和可能扩散范围,表达为城镇人口、经济、交通等属性;通过潜在风险描述社会活动中各类主要的潜在危险源,表达为重大生产危险源、重点防护目标与承灾人群等属性。

事件维度以描述突发事件带来的损伤和破坏为思路而展开。它围绕时间与空间尺度,刻画什么类型的事件造成什么程度的损害后果,表达为事件进程的时间属性、空间属性与类型属性。通过时间属性描述事件的起因、经过、发展、结束的全过程,表达为事件发展的自然时间、次生事件时间、响应时间等属性;通过空间属性描述事件的扩散范围和物理性破坏、社会心理伤害及政府公信力损害,表达为地域范围、实体伤害和虚拟伤害等属性;通过类型属性描述事件的进程与演化过程,表达为原发事件类型、级别和次生、衍生事件等属性。

管理维度以描述应急管理者的决策行为与救援活动为思路而展开。它围绕应急任务的复杂性与重要程度、多元管理主体参与、救援资源配置等选择性问题,表达为处置任务、管理主体、资源配置的属性。通过任务属性描述救援任务的类型与重要度排序,表达为政府公共管理部门的职能义务属性;通过管理主体属性描述不同应急任务下各个参与救援主体的行动,围绕管理主体性质和国家应急预案的要求,表达为应急主体类型、在整个救援活动中担当的角色、具体行动等属性;通过资源配置属性描述各管理主体在具体任务情景下对应急资源的使用与调用,表达为应急队伍、应急装备与技术、应急物资和财力支持等属性。

(四)公共突发事件案例结构化模板

公共突发事件的结构化案例表达从“维度-属性-特征”的生成框架,在三个维度指引下,通过对突发事件的各种属性与特征的阐述,可清晰地描述为在什么客观情景下,发生了什么事件,产生了什么损害后果,扩散到什么范围,由谁来处置,处置的结果如何等。在这个结构中可以对每个维度进行分层描述,表现为不同属性和各个属性下的不同特征。整个框架结构如图1所示。佘廉,黄超.青岛“11.22”中石化东黄输油管道原油泄漏爆炸事件案例,2015,3:8-12.

依照图1模式,公共突发事件案例的生成,可以从三个刻画维度即环境维度、件维度和管理维度对事件进程进行描述,通过对各个维度中的属性描述和特征描述,相对独立且相互关联地将事件产生环境、事件自身演化、事件应急处置等三个维度下的事件信息进行数据化纪录和结构化组成。此模式不仅可以独立和详细地记录事件的整体过程及其应对处置的情景条件、过程与结果,而且在时间点与空间上可以分割出多个独立的事件情景片段。因此,这种结构化生成模式可以在客观、全面纪录突发事件内容的基础上,依靠案例推理技术进行事件发展趋势预测的提示和应对方案的智能化决策参考。

五、实施公共突发事件结构化案例的基本条件

公共突发事件案例结构化框架作为一种新型的案例生成方式的设计,其最高应用目的是以此为基础而开展案例推理,为政府的应急决策提供辅助支持。为此,需要处理好两个问题。

一是需要建立公共突发事件的信息描述准则。案例结构化表达模式是描述突发事件信息的指导性框架,它需要建立具体的信息描述准则来保证事件内容叙述的一致性和准确性,便于不同或相同领域的应用者形成针对事件的统一认知和交流,便于生成数据库并实现计算机对事件信息的检索和挖掘。这个信息描述准则应当包括各类公共突发事件的专业术语、语义规则、数据范式等。

二是需要建立公共突发事件的信息描述方法。信息描述方法是在遵循描述准则的前提下,依据事件的特点,采用不同纪录技术进行表述的手段。目前可以应用的技术方法除了传统的文本、图片外,更要采用视频、音频、传感等现代化纪录技术等。这种多元技术的组合形式,应当是突发事件案例生成的未来主流方式。为了实现对事件过程中的各种信息的一致性描述,不仅要求应用多种技术方式进行多角度、多方位的描述事件进程,还要在多种纪录技术的组合使用中,建立一致的描述逻辑和信息组合结构。只有多技术组合的描述方法才能使事件的信息表达客观、准确、全面、有效。

结语

公共突发事件案例结构化生成模式是基于现代社会信息化技术、围绕政府应急管理需求、针对案例数据应用功能的全面开发目标而提出的,其基本目的是实现案例内容的客观完整和规范化表达,其最高目标是在公共突发事件应急决策活动中为管理者提供决策支持服务。该生成模式对突发事件内容的属性与特征的纪录方式,可以保证事件内容的结构化和数据化,可以被计算机识别和解析,确保案例事件数据的充分使用,实现案例教学与科研的广谱性应用和案例推理的决策服务功能。该结构化模式是对公共突发事件案例研究的新探索,其应用与开发需要在各类突发事件案例建设工作中进行适用性修正。

参考文献:

[1][ZK(#]闪淳昌.关于提高政府应对突发事件能力的思考[J].劳动保护,2004(3):30-32.

[2]张英菊,仲秋雁,叶鑫,等.基于案例推理的應急辅助决策方法研究[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9(4):1412-1415.

[3]孙健敏.组织行为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4]龙晓莉.基于要素分析的应急管理案例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4.

[5]盘和林.哈佛市场营销决策分析及经典案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6]盘和林.哈佛危机管理决策分析及经典案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7]张志学.博光雅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EMBA案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8]Eisenhardt K M.Building theories from case study research[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89,14:532-550.

[9]Weick K E.The collapse of sensemaking in organizations:The Mann Gulch disaster[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1993,38:628-652.

[10][ZK(#]Gilbert C G.Unbulding the structure of inertia:Resource versus routine rigidity[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05,48:741-763 .

[11](美)罗伯特·K.殷.案例研究:设计与方法[M].周海涛,等,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4.

[12]李锋刚.基于案例推理的智能决策技术[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11.

[13]Schank R. Dynamic Memory: a Theory of Reminding and Learning in Computers and People[M].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3.

[14]史越东.指挥决策学[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7.

[15]Gilboa I,Schmeidler D.Casebased Decision Theory[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95,110:605-639.

[16]胡衍强,刘仲英.基于案例推理的金融操作风险预警系统[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9):1290-1294.

[17]张英菊, 仲秋雁, 叶鑫,等. CBR的应急案例通用表示与存储模式[J]. 计算机工程, 2009(17): 28-30.

[18]李勇建,孙晓晨.突发事件结构化描述框架研究[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3(1):28-33.

[19]刘泉,杨富平,袁正午.实时应急案例库数据采集技术研究[M]∥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中国视角的风险分析和危机反应论文集,北京,2010:240-244.

[20]翟丹妮,黄卫东.基于案例的应急决策支持方法研究[J].中国公共安全,2011(4):42-45.

[21]范维澄,刘奕.城市公共安全体系架构分析[J].城市管理与科技,2009(5):38-41.

(责任编辑:邓泽辉)

作者:佘廉 张明红 黄超

基于风险分析的档案信息化论文 篇3:

增强现实技术在参与式档案利用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摘 要:为引导公众积极主动参与档案利用服务,更便捷地获取档案信息利用服务新途径,鉴于“跨界与融合”“互联网+档案”新时代理念,本文探讨了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档案利用服务研究现状,分析了增强现实技术在参与式档案利用服务中的开发应用策略,以探索出符合社会与公众需求发展的档案利用服务新途径。

关键词:增强现实;档案利用服务;公众参与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及数字环境下获取档案信息行为习惯的影响,参与式档案利用服务已成为近年来利用者便捷式获取档案信息利用服务的新途径,也成为社会治理倡导公众积极主动参与的新模式。為更好地适应当下社会发展需要与满足公众所需,在这种新型档案利用服务方式的引导与发展下,多种数字技术不断在档案领域得到融合与应用,如利用全景、增强现实(AR)技术模拟馆(室)全景,增强档案资源浏览体验;应用虚拟现实(VR)技术增强档案资源的陈展效果;将文本挖掘技术和关联数据技术分别应用于档案编研工作和优化检索服务;通过手机移动APP端应用服务推送特色馆藏档案资源等。

在新修订通过的《档案法》中,相关公众参与、技术应用、馆藏资源开发、档案宣传教育等鼓励性条款内容与档案工作发展新理念得到彰显与贯彻实施,如“国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和支持档案事业的发展”“国家鼓励和支持档案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促进科技成果在档案收集、整理、保护、利用等方面的转化和应用,推动档案科技进步。”以及“国家鼓励档案馆开发利用馆藏档案,通过开展专题展览、公益讲座、媒体宣传等活动,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档案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档案意识”等。由此,鉴于“跨界与融合”“互联网+档案”新时代理念下参与式档案利用服务的发展趋势,笔者希望借助AR技术优势,探索出符合社会与公众需求发展的档案利用服务新途径,在馆藏档案资源开发中沉浸式展示档案内容,在趣味性演示中增强档案宣传教育作用。

一、增强现实概述

增强现实一词最早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是指能够把含有字母、数字、符号或图形的信息叠加或融合到用户看到的真实世界中,且能够提供与周围环境和场景有着实时联系的文本、符号或图形信息。其不可或缺的三个主要特征分别是虚实结合、实时交互和三维配准(又称注册、匹配或对准)。即从真实世界出发,经过数字成像,然后再通过影像数据和传感器数据一起对三维世界进行感知理解,同时得到对三维交互的理解。而三维交互理解的目的就是告知系统要“增强”的内容。

二、基于AR技术的档案利用服务研究现状

1 .AR技术的理论研究与应用现状

根据检索结果,国内外学者对AR技术应用于档案领域进行了应用前景分析与实践探索。其中,在档案领域的AR理论研究中,杜竹君认为,AR技术可用于馆藏展品的信息拓展、馆藏展品的立体展示、历史场景复原移动导览服务。魏傲希认为,AR技术将在移动导览服务、平面展览信息拓展、实物档案讲解方面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刘思琼认为,AR技术在档案馆导航、信息推送、档案展览讲解、档案保护等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

在档案领域融合沉浸式技术的实践探索中,荷兰国家档案馆“记忆宫殿”将国家档案馆的馆藏视为一个世界地图,并利用VR技术进行3D转化,通过虚拟城市项目,使公众了解档案的馆藏数量、范围与多样化。《纽约时报》利用馆藏档案制作全实景360度立体VR影片《现代奥运会》。在虚拟档案系统的建设上,Wen-His Chang认为,虚拟档案系统建设成功与否的关键点在于:系统功能是否满足用户的需求;对虚拟档案系统期望值是否已超过对虚拟现实技术的本身局限,如虚拟形象的行为水平与真实形象的相似度;虚拟物体的重复使用是否能够促使内容便于更新,包括行为与服务的重复使用。

同时,国内外学者还对AR技术应用于图书馆与博物馆的应用现状、应用风险进行了积极探索与研究。如付跃安提出了移动AR技术在图书馆中的应用包括图书馆引导服务、图书定位、提升阅读体验、信息推送、促进馆藏资源的揭示利用。王璞则从图书排架与资源融合、AR多媒体图书、AR图书馆导航、AR光学字符识别和AR个性化服务等五个方面分析应用现状。徐俊认为应用AR技术存在的风险包括技术定位与使用场景不清的风险、技术与成本的限制风险、用户接受与过于注重形式的风险。在已取得成效的实践探索中,2018年国家博物馆的“智慧国博”项目,充分运用新兴技术增加展示形式,在呈现形式上采用VR、AR等新技术手段,让游客能与文物互动,同时采用图片、视频、沉浸式投影等多样化、高科技的展览方式拉近与观众的距离。“秦始皇兵马俑复原工程”借助图像识别及AR技术支持,实现了兵马俑身上的色彩复原,游客打开手机百度搜索栏内相机,在AR功能下扫描跪射俑灯箱,即可实现对原本没有色彩兵马俑的重新着色。

2. AR技术的应用分析

根据国内外学者基于AR技术应用的理论研究现状,其功能实现主要体现在导览服务、馆藏资源展示与讲解、档案保护等方面,这些AR技术应用于档案馆业务,其主要目的在于向公众介绍馆藏资源与范围,丰富展览形式与提升展览效果,以及辅助档案修复等档案专业相关工作。相比AR技术在图书馆、博物馆领域的现已取得的应用成效来看,档案利用服务工作尚未深入探索出一条在AR技术融合应用研究下的,能够充分激发与引导公众积极参与,并在移动导览利用服务、馆藏资源揭示利用与展览陈现等方面实现与用户的实时交互,增强公众的沉浸式参与体验感的发展路径。究其原因,公众参与主体、公众参与形式与档案利用服务、档案宣传等项目活动内容都较单一,且由于受到仅限“到馆”服务利用的局限,移动式的公众参与档案利用服务工作与公众体验服务也难以取得实际进展。由此,笔者认为,在探索AR技术设计开发应用的道路上,不仅需要不断发现与挖掘适合AR技术设计开发的馆藏内容或馆内服务业务,加快步伐并付诸于实践,不断拉近与公众的距离,还需要充分发挥其技术优势,进一步拓展其在档案领域的功能,以服务于馆内其他对外服务业务。

三、AR技术在参与式档案利用服务中的开发应用策略

1.公众用户参与群体的介入

AR技术集虚拟与现实共存、交互性及趣味性等特点,有助于缩短档案利用服务供给周期,改变公众对档案的认知态度与文化习惯,并通过可视化、可触化、可感化给公众带来档案利用服务的便利。

通过利用AR技术优势不断地挖掘与开发档案内容,档案利用参与者群体人数将不断攀升,参与方式和参与内容也将实现多样化选择与自主化体验。同样地,也将有更多地受档案利用者影响的公众用户成为潜力参与者,这其中包括家庭成员、志愿服务团队成员、高校档案学专业师生、社会档案培训人员等等。AR技术让参与者以一种全新的参与形式参与其中,重新認识档案存在与利用服务价值,提升档案利用服务体验,而公众用户参与群体的介入也会让AR技术在档案领域的应用更加深入,实现社会公众多元化与个性化需求。

从公众用户对档案服务部门的利用需求来看,AR技术的意义并不在于设计开发出多少档案利用服务模拟场景,而在于促进档案部门对档案馆藏内容的深度挖掘和加工,通过挖掘和加工实现档案利用服务的升华,从而为公众用户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但要实现AR技术在档案利用服务创新中的广泛应用,还需要档案部门与公众用户能够理解并认可其技术优势。

2.应用开发内容的设计

AR应用开发内容的设计需要根据不同使用对象的需求进行设计与调整,因为公众的层次多、跨度大,需要考虑公众自身特点,如年龄特点、性别特点、学习倾向等,制定出与公众喜好更加契合的设计方案。在内容开发设计过程中,应重点发挥AR技术在宣传教育、实时交互、导览利用服务等方面的作用,强调实用性、可交互性和可体验性,还应遵循内容设计符合社会与公众需求、馆藏特点、环境要求等原则。由此,笔者认为,应用开发内容设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AR专题陈展内容。主要目的在于以主题内容的方式向公众介绍与展示馆藏内容与范围,如选取国际档案宣传日主题、特色馆藏相关主题内容等。二是AR档案利用服务工作宣传内容。主要以导览利用服务方式开展服务导航,一方面向公众普及档案利用服务知识,另一方面向公众传递有关最新档案便捷服务途径。三是AR档案教育培训内容。其内容主要包括相关实用性和实践性档案专业知识内容,如档案法律法规、档案安全、档案信息化建设等内容。四是AR档案文创产品。将档案文物、特色馆藏通过图片建模、AR软件工具测试,让公众在手机移动端上参与互动,了解档案背后的故事。如儿童QQ星成长牛奶盒上印制的AR文物图案,在手机移动端上扫描后就可动态观看与听讲文物故事解说,生动直观之外还深有趣味。

3.应用场景与模拟环境的搭建

随着数字档案资源共建共享时代的到来,参与式档案利用服务环境的搭建愈加迫切,公众也希望通过协同共建、互动参与等多渠道获取更多相关数字档案资源信息,在大数据环境下共享服务成果与效益。作为可实现参与式档案利用服务环境“定制”营造与实时交互的一种开发应用技术,AR技术可根据应用开发内容的不同,设计出更多关注公众情感、面向公众需求的档案利用场景应用环境,同时也将档案利用服务工作中最贴切的“真实”环境展现出来。

将AR技术融合应用到档案利用服务工作环节,笔者认为可考虑从以下几个服务场景或服务内容环境展开:不受仅限“到馆服务”限制的移动式档案导览利用服务AR环境展示——直观地向用户展示AR体验的实用性;馆藏资源陈展AR项目展示——深度了解与体验馆藏资源,提高馆藏档案的可访问性。如华盛顿学院档案馆和华盛顿学院学术技术部合作开展的项目中,运用AR技术展现珍贵的档案、易碎的文物,并附有策展人对相关文物档案的介绍视频;公众参与的AR档案志愿服务体验——增强宣传教育和向导指引示范作用;公众交互的AR档案移动应用服务体验——提高线上线下体验式交互,方便公众自助体验;提供可视化的AR档案教育培训——鼓励公众主动参与和实践探索,提高社会公众的档案意识。

4.AR软件开发工具的使用

AR技术在档案领域的应用不但需要关注公众需求、开发内容、环境场景等设计因素,还需要考虑AR软件开发工具的使用情况,以及选择合适的应用开发工具和掌握一些必要的AR技术知识。在内容设计与环境建构前,由于软件开发工具具有各自的特性与功能,还需要通过多次软件调试与环境测试,才能最终达到最优应用效果。除此之外,AR软件开发工具在设计人机交互界面时,也需要结合其他关键性技术来达到效果,如语音控制技术、手势控制、显示技术等。

四、展望

近年来,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现代技术层出不穷,不仅对档案学研究及档案管理实践形成了极大的挑战,同时也带来了无限的机遇。在相关技术应用方面,档案学者也正在积极开发、探索与推进,并努力将各学科、各领域相关研究成果融入与应用到档案领域中,以升级传统档案业务,向新型档案资源管理建设不断延伸,助力档案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服务。

AR技术应用于档案领域弥补了档案利用服务方式上的不足,如档案宣传教育服务方式、与公众的实时交互、沉浸式体验等,其在倡导参与式档案利用服务上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在前期技术开发准备、后期试用效果及评估等方面还需要进行持续地跟踪试验与反馈,尤其是后期AR技术可行性与应用效果,这需要根据测试者在应用后的反馈意见来进行功能完善与内容补充。在前期技术开发准备中,通晓AR技术的开发人员与熟悉档案业务的馆内工作人员间的相互配合也非常重要,如此才能保证对内容设计与环境建构的精准理解,档案利用服务交互界面才能建构更加“逼真”,公众沉浸式体验感更加丰富。

参考文献:

[1]史蒂夫奥库斯坦奈斯(Steve Aukstakalnis).增强现实:技术、应用和人体因素[M].2017年11月. 杜威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7

[2]杜竹君.基于AR技术的档案展览探究[J].北京档案,2018

[3]魏傲希.浅析增强现实技术在档案宣传的应用前景[J].兰台内外,2018

[4]刘思琼.增强现实技术在档案馆中的应用前景分析[J].办公室业务,2018

[5]何思源,王 宁.共生与融合——数字人文论坛的启示[EB/OL]. http://www.sohu.com/a/147030851_734807,2017

[6]付跃安.移动增强现实(AR)技术在图书馆中应用前景分析[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3

[7]王 璞.移动增强现实技术在图书馆中的应用研究[J].图书与情报,2014

[8]徐 俊.增强现实(AR)技术在公共图书馆中的应用前景与风险分析[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18

[9]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虚拟现实应用状况白皮书(2018)[M],2018

[10]王圣洁.虚拟现实技术在博物馆展示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江南大学,2018

(作者单位:岭南师范学院档案馆)

作者:黄佳慧

上一篇:会计核心课程电算化研讨论文下一篇:人力资本证券化与金融创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