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所得税管理论文

2022-04-18

摘要:随着当前时代的不断发展,我们逐渐把大数据应用到各个领域中,能够从大数据的角度来对各领域进行管理,提高管理的有效性。因此,我们在进行个人所得税管理的过程中引入大数据,可以从大数据的角度,对思维、法律制度、技术等各个方面进行考虑,找到其中所存在的问题,加强对个人所得税的管理,提出积极的措施。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个人所得税管理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个人所得税管理论文 篇1:

建筑施工企业个人所得税管理特殊性与改革建议

[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收入分配体制的改革,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我国个人收入也呈现出了多样化发展趋势。我国一直以来按劳分配为个人收入分配的指导原则,逐渐调整后采用按劳分配与其他分配方式相结合的办法,将个人所得税作为分配手段对个人收入进行调解。作为个人收入分配的长效机制,税制改革不断深入,本文对建筑施工企业个人所得税管理特殊性进行分析,并提出改革建议。

[关键词]个人所得税;建筑施工企业;收入分配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20.020

0 引 言

我国经济体制转轨,使收入分配格局发生了变化,而与之相关的制度变化相适应的公有制主体及多种经济形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在现有经济制度的基础上,把按劳分配与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以公平、效率为原则,对资本技术、合法收入等要素的收益进行分配,整合不合理收入,完善建筑施工企业现行分配制度,实现建筑施工企业个人所得税科学规范化管理。

1 建筑施工企业个人所得税纳税义务及管理

1.1 个人所得税纳税义务及征税范围

建筑施工企业个人收入主要包括:经营者收入、项目人员收入、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的收入。根据我国个人所得税法的规定,企业的劳动者需要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它是我国居民与非居民之间与征税部门个人所得税征管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法律关系的统称。个人所得税纳税义务人是居民纳税义务人与非居民纳税义务人。居民对来源于境内外的所得全部缴纳个人所得税,而非居民对于来自我国境内的所得予以征税。

根据建筑安装业个人所得税税征收办法规定,异地作业企业在作业所在地扣缴个人所得税,但是企业所在地进行收入分配,并已准确核算,经批准可以在单位所在地扣缴个人所得税,对无法按规定征收个人所得税的义务人,按工程收入随征。

1.2 建筑施工企业个人所得税管理

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具有人员流动性强的特点,这一特点加大了对于个人所得税管理的难度,强化建筑施工企业个人所得税管理,需要引入风险管理制度。建立情报机制,对于部门的各种信息进行交换,建立外来税务数据情报信息管理库,对建筑项目情况进行登记,及时了解建筑企业基本信息;建立风险分析机制,对建筑施工企业相关信息进行分析、整合、筛选,形成个人所得税预警指标及联动指标,个人所得税预警指标主要包括:个人所得税缴纳联动指标、建筑施工企业施工项目核算状态等,同时建立强化风险管理部门联动,对企业的纳税情况进行评估,确定风险管理目标,通过具体规划、审计创新资源配置,有效管理个人所得税。

2 建筑施工企业个人所得税管理问题

2.1 建筑施工企业个人所得税目混乱

由于当前建筑施工企业涉及的个人所得税各种各样,例如:同一个建筑施工企业可能在同一个地区的税务机关开具的个人所得税税目不同,企业分别以劳动报酬、企事业单位承包所得、工资薪金所得等科目出现,甚至会有建筑施工企业以相关人员的个人理解进行税目选择,从而造成当前建筑施工企业个人所得税目管理混乱的情况。

2.2 建筑施工企业个人所得税纳税认定标准不明确

由于多数建筑施工企业处于异地施工状态,其所面临的个人所得税纳税地点存在矛盾,主要的工程经营地与建筑施工企业建安企业所在地区税务部门都有权管理,按相关规定两地都有权对建筑施工企业征收个人所得税。建筑施工企业异地施工时,所在地的税务机关会对其征收个人所得税,纳税额以工程项目结算比例计算,但这部分个人所得税不能具体到个人,也不能从企业职工的工资中扣除,因此,这部分数额巨大的税收额度,无法分担到个人使企业的支出无形加大了许多。各地施工建筑企业个人所得税所属企业,向所在地税务机关自行申报缴纳,每月建筑施工企业实名申报,加大了建筑施工企业个人所得税的管理难度,如果管理不慎就会出现重复纳税的情况。此时,建筑施工企业异地施工问题成为企业进行个人所得税税收管理的难点之一。

2.3 建筑施工企业农民工用工不稳定,税负过重

建筑施工企业又一特点就是用工不稳定,农民工用工人员在建筑施工企业经营中的流动性较强,常常以短期为主。这种临时性与不稳定性,造成这部分所得被划分在劳务报酬所得,以劳务报酬计算的个人所得税要明显高于工资纳税。另外,建筑施工企业具有很强的身体限制,主要以体力劳动为主,具有高危性,工资较高其缴纳的个人所得税较高,而当农民工用工人员不适合建筑施工业需求时,其从事其他行业的薪酬一定会相对较低,因此,对于建筑施工企业的农民工来说,未来低收入会降低其工资平均水平,而当前高薪金使农民工预先缴纳了个人所得税,已缴纳个人所得税部分税负,对于农民工未来平均收入水平来说显得过于沉重。

3 建筑施工企业个人所得税管理建议

建筑施工企业作为我国经济支柱产业,其税收管理对于行业及社会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精细化管理建筑施工企业个人所得税,不任其管理混乱状况发展,需要对建筑施工企业跨地区个人所得税管理不断完善与规范。

3.1 规范施工企业个人所得税管理制度

尽管当前建筑施工企业的个人所得税管理方面已经具有了丰富的经验,但是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解决,尽快全面规范建筑施工企业易于操作的个人所得税管理办法,完善内部管理细化流程,以减少不同管理办法所带来的争议与风险。细化建筑施工企业个人所得税相关税目规定,解决当前由于各地区、各企业及各税务管理部门之间的征收与缴纳之间存在的矛盾,使我国个人所得税税目管理更加明晰。

3.2 争取所在地缴纳个人所得税

建筑施工企业存在管理难度最大的税种之一就是个人所得税,它的主要难点就在于建筑施工企业业务分布广泛这一独有特点,而全国各地区税务机关都主张对管辖区的工程项目实施个人所得税征收工作。而建筑施工企业这部分个人所得税绝大部分是以工程结算收入比例,在办理结算时直接从中扣除,从而造成这部分税款根本不能具体到个人,税款不能从工资中扣除,需要由企业自行负担,而总部又会对全员以工资按月申报缴纳个人所得税出现重复纳税的情况,所以,建筑施工企业对于个人所得税的管理关键则在于,异地工程的个人所得税由总部所在地缴纳,或者以职工工资作为计税对象进行个人所得税缴纳,而不以工程结算收入固定比率缴纳。因此,建筑施工企业实行这一税收缴纳方法关键还需要不断完善企业经营管理,并及时向其所在地报送人工费相关的工程资料,并且在资料报送后,相关人员的工资要在总部发放,而不要在工程所在地发放,实现总体所在地缴纳。另外,建筑施工企业还要加大相关部门的公关力度,做到精细化管理,严格执行代扣代缴制度,得到税务机关更多的理解与支持。

3.3 给予建筑施工企业农民用工税收优惠政策

建议以平均收入作为建筑施工企业农民工个人所得税计税基础,或者为建筑施工企业农民工建立个人所得税税收优惠政策,给予建筑施工企业农民工一定的社会资助,例如:考虑在个人所得税的相关税收优惠政策中,适当考虑对于农民工的个人所得税税款免征政策,以减轻其税收负担及生活负担。

4 结 语

企业的收入与分配的变化主要取决于企业制度的变化,这种变化会引伸出各种各样的现实问题,即政策的变化会日渐改变当前存在的不合理格局,而这种改变需要建筑施工企业不断完善自身的制度存在的不足,按企业自身独有的特点,遵循个人收入分配基本原则基础上管理个人所得税,以平衡各阶层的收入水平,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带动其他生产要素发展,从而促进经济快速增长。

主要参考文献

[1]刘元生,杨澄宇,袁强.个人所得税的收入分配效应[J].经济研究,2013(1).

[2]周鹏飞,贺俊程.不同来源收入对城镇居民收入不平等的影响及政策安排[J].税务研究,2013(1).

[3]刘华,徐建斌,周琦深.税制结构与收入不平等:基于世界银行WDI数据的分析[J].中国软科学,2012(7).

作者:李翠蓉

个人所得税管理论文 篇2:

大数据时代个人所得税管理新挑战

摘 要:随着当前时代的不断发展,我们逐渐把大数据应用到各个领域中,能够从大数据的角度来对各领域进行管理,提高管理的有效性。因此,我们在进行个人所得税管理的过程中引入大数据,可以从大数据的角度,对思维、法律制度、技术等各个方面进行考虑,找到其中所存在的问题,加强对个人所得税的管理,提出积极的措施。因此,在本文中,我们对个人所得税缺乏大数据思维的现状来进行探究,并探究当前所面临的挑战。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个人所得税;管理措施;挑战

众所周知,大数据是当前的一个时代趋势,通过互联网和云计算等技术来提高对数据的处理效率,这样有利于信息更加精准,创造更多的价值。同时,我们的个人所得税的管理是综合与分类的结合,利用大数据进行个人所得税的改革与管理,有利于使得税收体系得到完善。所以,探讨大数据对个人所得税的积极作用是非常关键的,对于具体的挑战,发现个人所得税管理过程中的问题,使得能够带来深层次上的思维改变,用新的角度来看待事物,培养大数据思维。

一、当前个人所得税管理缺乏大数据思维

在当前的大数据时代,所带来的不仅仅是表面的变化,更是思维上的改变,在对个人所得税进行管理的过程中,我们要借助新角度来培养大数据思维。

(一)个税管理缺乏大数据治理的意识

从我们整体的一个税务体系来看,个人所得税的管理缺乏大数据的治理设计,在税务系统建设中,往往借助的信息平台是金税三期、个税申报、第三方信息交换等,然而这些平台是根据不同的标准和部门来进行独立构造的。所以,在进行数据接入的方面不能够协调配合所获取的信息大多是分散的。

(二)相关人员对大数据的变革力量缺乏一定的认识

在对个人所得税进行管理的人员中,并没有意识到大数据所带来的全新个人所得税管理方式,缺乏一定的认识,导致没有更好地使大数据发挥它的应用价值,认为我们的税收征管信息化就是由人工操作转换为计算机操作,管理方法和手段仍然是传统的方式,这样谈不上对大数据的应用。

二、个人所得税管理的制度体系落后于大数据的发展

(一)大数据应用的集中分析方法与当前的征管查体系不适应

我们在对征管查流程设计的过程中,是为了更好地在我们的体系内部,能够达到相互制约平衡的效果,更好地提高我们的征管效率,但是在实际情况中,征管查这三方面是相互分离的,不能够进行有效的配合,使得权力责任造成分离,形成一些漏洞同时,由于对全面覆盖征收的不健全,导致当前的信息化管理系统没有发挥其特定的功能,不能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同时不能相互制约,会造成人的主观意识带有一定的趋向,所以这与大数据的集中分析方法是不符合的。

(二)层级制组织结构不能使大数据发挥治税功效

在当前的大数据应用的模式下,信息在不同的区域和项目中都能够进行共享,但是一些组织结构,可能会导致信息传输的过程中受到阻碍,在当前的税务机关的组织结构中,有职能的划分,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人力的配置,因为当前的税务工作人员与纳税户的比例是不合理的,加上对人力的配置不规范,导致管理方式比较粗放,业务流程不紧凑,很难利用当前的税收信息优势,来进行信息化管理目标的明确。

三、大数据时代下个人所得税管理的信息不对称

(一)在大数据模式下对税源的监控信息不对称

在对税源监控信息进行探索的过程中,它主要涉及对涉税信息的收集,能够达到真实、完整、先进的特性,随着当前技术的不断发展,征税和纳税的双方所掌握的信息多少是不同的,会导致信息的不对称性。首先,由于受到传统的管理思维限制,可能会缺乏大数据思维。在征收税收征管的体系中,没有密切的配合,导致数据的挖掘技术失去价值。其次,税收数据来源有一定的不足,当前的来源主要是纳税人的申报业务,为我们的数据来源。缺乏对纳税人的跟踪。可能他们会为了获取更大的利益,降低对规则的遵从,同时我们部门没有信息交换通道,不能实现信息共享,所获得的数据真实性有待考察。最后,对数据的分类,缺乏一定的专业,往往是借助自己的主观意识,没有进行专业科学的分类。随着当前新经济时代的到来,在经济主体上的利润来源于多量化,监控的对象比较分散,我们无法更好地去了解纳税人的收入多少,对于一些虚拟产品,更难进行监控。

(二)大数据模式下纳税评估的信息不对称

针对当前的征管信息化的角度,我们对纳税信息采集的效果进行评估,在应用大数据分析方法和技术的过程中,没有使其真正的发挥其价值,究其原因,主要是纳税人在信息收集的过程中并不是很全面,同时缺乏一定的效率和真实性,我们应用评价软件进行纳税评估所获取的数据会共享困难。同时,制约了我们对纳税人税收行为的评价,一些储存系统中的信息大多是以纳税人的主观来进行申报的。所以纳税人缺乏一定的财务和法律意识,或者受到利益的驱动会导致我们获取的数据可靠性下降,没有一定的效果。

(三)大數据背景下现行稽查选案的信息缺乏对称性

1.在上文中我们了解的纳税人对规则的遵从度比较低,可能会出现人为操作的现象,获取的指标也不能够反映真正的经营状况,造成我们采集数据失去真实性。采集收税的信息质量不高,使得我们税务机关不能够掌握最真实、最有效的信息,所以开展税务稽查工作是低效的,因此,我们必须利用大数据的挖掘技术,主动的进行数据的获取,对信息进行挖掘,而不是被动地依靠纳税人的数据申报。

2.对计算机中的智能辅助应用不够

我们可以利用一些简单的计算机辅助体系,采用多种分析方法,在审计纳税人数据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凭借经验,还要对纳税人中报的信息进行深度的评价,使之与当前的经济能够符合,能更好地体现当前的生产经营状况,把大数据的技术与功能真正的发挥出来。

(四)大数据模式下缺乏对税务法律法规体系的健全

在当前的一些个人所得税,法律法规中有明确的规定,但是我们在用大数据进行税收征管的过程中,需要解决非常多的税收征管难题,却缺乏一定的法律法规依据,导致我们的税收征管信息化的建设缺乏一定的保障,影响了大数据在当前税收征管过程中的应用,无法应对当前的大数据挑战,同时,由于大数据时代征税,税收征管信息化的建设,法律的缺位会给征税和纳税的双方带来一定的风险,例如经济上的风险,道德上的风险,这对于税收征管信息化建设的推进有着非常大的影响。

(五)当前税务系统中缺乏大数据应用人才

由于我们当前的税务系统中,工作人员跟不上当前大数据的发展,在对大数据进行应用的过程中,缺乏一定的操作技术,同样也影响税收信息化建设的发展。一方面是我们缺乏对信息技术人员的利用,导致一些大数据应用人员流失,另一方面,我们缺乏对大数据人才的激励制度,使得在大数据应用的过程中,没有建设应用队伍,造成当前管理的失效。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上文中,我们对大数据时代下个人所得税所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分析。对于缺乏大数据思维以及个人所得税管理中的信息不对称、管理制度与大数据的发展不协调等问题,面对当前的挑战,我们必须要加以重视,才能更好地去进行个人所得税管理有效性的提升,应用大数据体现当前时代中的特色。

参考文献:

[1]饶华敏.大数据时代个人所得税管理新挑战[J].现代经济信息,2017(21):180.

[2]游丽君.大数据背景下深化我国税收征管改革的研究[D].厦门:集美大学,2016.

[3]刘健,樊登义,牛丽,刘群,王传成.强化税源管理提高征管效能——基于天津市的研究情况[J].经济研究参考,2013(59):43-54+61.

作者:郭亚楠 张楠

个人所得税管理论文 篇3:

论高校个人所得税管理中常见问题及对策

摘 要 具备一定常识的人都知道,纳税是我国公民的责任和义务。税收也是国民经济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税务具有调控功能,并且所汇聚的税款一般用于国家重大基础工程的建设及公共事业支出等。我国税种多而细致,本文中谈到的个人所得税就是其中较为重要的一种。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以及国家对全民素质要求的不断提升,国家也加大了对教育的重视力度以及投资力度。近年来不同规模和性质的高校数量急剧攀升,呈现出繁荣有力的发展势头。高校教师的收入越发可观,这也给高校中个人所得税的管理工作增添一定难度。本文将对高校个人所得税管理中常见问题作出阐述,并具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关对策。

关键词 高校个人所得税管理 常见问题 对策

引言:个人所得税,指的是国家对本国公民以及居住在本国境内的个人所得和境外个人来源于本国的所得征收的一种所得税,是我国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对经济的影响较为深远。简而言之,就是当公民个人收入超过国家平均水平,当公民的月个人收入超过这个特定数值,就要缴纳一定比例的个人所得税,用于国家财政建设。随着国家对教育事业的不断重视,大学教师的收入与年俱增。在这种趋势的引导下,个人所得税的缴纳管理,缴纳速度和效率都成为整个税收部门所密切关注的问题。由于高校教师本身道德素质和知识文化水平都处在一定高度,故而在个人所得税的缴纳方面也较为理解配合,积极主动。故而整体缴税情况良好。然而由于整个社会的纳税意识有待提高,此问题一般由宣传工作不到位和公民素质的欠缺所导致,在此不作赘述。由于高校教师的收入由多方面组成,例如学术论文发表费、稿酬、额外课时补贴等等,这便使个人所得税在最终的核算管理方面存在一些问题。接下来本文将罗列这些问题并且提出两点拙见。

一、高校个人所得税的征收范围和其中存在的问题

1.征收范围

根据我国个人所得税相关法律中的规定,“所得”共分为十一项。只要与此十一项相关的收入,就必须缴纳相应税款。在这十一项“所得”的规定中,牵涉到高校教师的主要有基本月薪,奖金(年终奖以及根据职称的高低所获得的奖励)、津贴补贴等(例如校内津贴、辅导员津贴以及取暖费降温费等等)。除此之外,还有加班费与课时费。一般而言,在节假日的加班费都是平常工作日里的两倍或三倍左右。除此之外,还有监考费、评审费等等。前者无需多言,评审费指的是此高校教师在校园活动,例如演讲比赛等活动中充充当评委和特约评论员所取得的酬劳。还有发表论文,撰写相关专业的期刊时所得稿酬与受邀外借讲座等等方面的稿酬,总而言之,种类繁多,在发放时,本身存在统计难、发放明细不直观不明确等弊端,这就为后期个人所得税的征收管理方面增多了一块绊脚石。

2.高校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发放明细不直观,代扣环节收入数据存在偏差

从上一部分所阐述过的“高校个人所得税的征收范围”中可以较为直观地得知,高校教师的收入具有多样性和多元化特点,并且具有一定灵活性。换而言之,高校教育者的收入由多方面组成,并且发放机构不尽相同,发放形式也多种多样。除现金收入外,还有实际物资收入,例如在一些传统年节(尤其是教师节)所发放的福利。并且,由于高校教师经常存在受邀外出讲座或讲学的情况,其收入的发放单位有可能是自身单位,也可能是其他单位。这部分收入一般而言都要入账以供凭据,然而记账的覆盖率并未达到百分之百。这就导致学校相关财务统计部门对其他单位给教师发放的酬劳不明细、明确,在个人所得税的代扣方面,造成了极大的阻碍。并且,由于教师收入组成项目繁多,而上述每一项(所得)由于数量不同,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比率都不尽相同。且不论各种福利以及讲学评审所得,就连薪资和奖金这两部分较为容易统计的所得的征收比率都差异巨大。除此之外,还有由于教师的收入中还存在一些免税项目,这虽然体现了国家对教育的重视力度以及人文化管理。然而从整体而言,高校个人所得税的征管项目划分过于细密繁杂。本身高校教师由于职称等级不同和教龄长短的差异,薪资和奖金的量不同。普通教师、助教、讲师到专家教授级别的人物,其之间的薪酬存在巨大差额,甚至成倍差额。加之税率的档次又较多,本身就为个人所得税的核算和管理造成巨大阻碍,容易造成账务混淆,加之学校自身的会计核算制度可能存在一定缺陷和弊端。或许,学校内部的会计核算系统有待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化水平也具有较大提升空间,便更加大了核算错误的发生概率。再加之很多补贴津贴都并非按月与基本薪酬一同发放,而是在学期结束时统一发放,并且在发放过程中实行“由上到下”的层层分配制度,中间环节良多,各系别各科室的核算必然有出现错误的可能。这样更大大降低了核算的准确率与个人所得税数额的正确性。

2.2相关人员纳税意识淡薄,素质有待提升

高校个人所得税的征收对象不能狭隘的只看作是教职工,高校自身的税收征管部门、监督部门以及财务部门属于收税对象。由于学校对纳税的必要性没有大力宣传,造成部分校内职工对纳税存在抵触情绪甚至侥幸心理。由于校内科室众多,分工过于细密。各科室之间一般情况下都存在交流不畅,“各扫门前雪”的状态,从而造成管理松动。部分教职工抓住这一消极现状,刻意对外出讲学,受聘评审等工作所得的收入隐瞒不报。存在“反正学校有问题,学校不知道我有多少钱”的侥幸心理和不健康心态。更有甚至,不仅隐瞒,不缴纳税款,还通过人际关系上的处理,将本该自身承担的消费冠上科研经费的帽子之后,让学校报销,不仅欺骗组织,有悖师德,还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学校财政的负担,必不可取。

二、高校个人所得税征管过程中问题的解决措施

1.做好个人所得税法律的宣传工作

虽然高校这一群体的特殊性,本身较为容易接受“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这一观念。这为宣传工作带来了一定便捷。然而,正因如此,高校中纳税的宣传工作变得尤为重要。因为倘若高校中这一群“高知识分子”都不能积极主动配合个人所得税的征收工作,那么其他行业的纳税形势必定更加消极。故而此行业的成员必须为社会做出楷模和榜样作用。

学校在开展纳税工作宣传时,可将职工定时定批地培训,可通过观看教育片或听相关专家讲座等形式。还可以在教学楼、办公室或学校宣传栏等较为明显的位置增设鲜明标语,让其进一步耳濡目染。学校的管理层和领导级是教育和培训的重点,因为只有“带头人”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才能不断带动下属,对其形成深远印象,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2.提升职工收入核算方面的信息化

个人所得税的错误征收是因为对职工收入的核算工作不到位。出现此问题的一部分原因是学校财政部门的核算机制出现问题,财会人员的专业水平或道德素质有待提高。故而,就必须加大财政部门中会计核算方面的信息化,即引进计算机,实现计算机对人力的最大替代。毋庸置疑,由于信息化会计核算流程利用计算机来替代大部分的人工劳动,其精准度也大大提高。[1]因为计算机具有智能性和快捷运算功能,有时需要好几位会计专家核算几天甚至数月之久的复杂账目,计算机可以在几分钟甚至几秒内得出结果。虽然计算机不能完全替代人脑,不能从主观上带有感情色彩地思考问题,然而就犯错几率而言,大大低于人力。故而,提升职工收入核算方面的信息化也是解决征税不到位等行为的根本方法。[2]

结论:综上所述,由于高校教师的收入具有多样性和多元化特点,并且具有一定灵活性。除此之外,由于教师收入组成项目繁多,而上述每一项(所得)由于数量不同,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比率都不尽相同。这就造成了核算困难和纳税准确性低等情况。故而高校中一定要做好对纳税的宣传工作,并且不断加大会计核算流程中的信息化。这样才能从较大程度上解决问题。让高校中的个人所得税更好地辅助国家建设,让高知识分子成为社会上其它行业的纳税榜样。[3]

参考文献:

[1]周丽.传统会计核算流程的弊端.天津财贸干部学院学报.2011(12):7-8.

[2]魏景海.加强国有林场财务档案管理信息化,确保会计信息的准确性.统计与管理.2012(03):11-12.

[3]张艳秋.浅谈个人所得税的信息化会计核算.贵州工业大学学报.2009(02):15-16.

作者:朱佩军

上一篇:新媒体学生管理论文下一篇:标准化有机农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