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器乐艺术研究论文

2022-04-18

摘要:二胡这个乐器有近千年的历史,最早记载在北宋名为奚琴的乐书里。几千年来,二胡几乎是一张白纸,除了经验性的口头理论。二胡自20世纪以来近一百年来取得了历史性的发展。并且是一个不断创造、不断学习的过程,在民间艺术领域的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民族器乐艺术研究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民族器乐艺术研究论文 篇1:

民族器乐钢琴伴奏艺术研究

【摘要】钢琴伴奏作为器乐演奏中气氛的烘托、铺垫以及渲染上具有其独特的功能,它经常与声乐紧密联系在一起。而钢琴伴奏不仅仅是声乐演奏的首选,同样与中国民族器乐演奏也有着良好的化学反应,钢琴伴奏的演奏技巧及演奏重点的变化可以与中国民族器乐取得珠联璧合的良好搭配。本文将对民族器乐演奏中钢琴伴奏的艺术进行梳理研究,以期得到钢琴伴奏在民族器乐演奏中的作用及问题,使民族器乐演奏与钢琴伴奏在实践与探究中得到更好的提高。

【关键词】民族器乐;钢琴伴奏;作用;问题

众所周知,钢琴演奏在西方音乐界的应用是作为主导来演奏的,其余其它器乐的配合能够取得很好的演奏效果。针对我国器乐演奏的现状进行探究,会发现我国在学习吸收了西方世界的钢琴演奏艺术之后,如何将它与我国民族器乐进行完美结合,会使我国民族器乐演奏取得一个质的飞跃,也是中西方文化交融的成果。

一、钢琴伴奏在民族器乐演奏中的作用

(一)钢琴伴奏与民族器乐教学

与演奏表演场合不同,在民族器乐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讲解的是如何将民族器乐的技巧传授给学生,在课堂上学生对民族器乐的学习离不开钢琴伴奏的指引与铺垫。比如说在老师为了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敏感度,通过对钢琴伴奏节奏的调整、音律的变化等来引导学生对民族器乐进行演奏学习,钢琴伴奏在这中间会取得良好的桥梁作用。钢琴伴奏在民族器乐教学中还具有渲染气氛、为学生带来音乐启迪等作用,可能在平常的民族器乐教学中钢琴伴奏是司空见惯的,但一旦离开它,学生们将会有强烈的不适应感,从中也可以看出钢琴伴奏与民族器乐教学的作用。

(二)赋予演出与艺术实践能量

钢琴演奏者在演奏过程中是具有气氛的设定、铺垫、渲染以及为之后民族器乐的演奏作指引的功能的,良好的钢琴伴奏可以是以默默无闻却又不可或缺的配角出现在民族器乐演奏的场合中的。钢琴伴奏过程中音准、速度的确定是对民族器乐演奏基本意境的定位,也将一直在民族器乐演奏的过程中体现出来。钢琴伴奏能够赋予演唱的艺术力量是显而易见的,在不断的实践与磨合中,钢琴伴奏与民族器乐的搭配功效也将却得良好的效果。

二、民族器乐钢琴伴奏者应该注意的问题

在民族器乐的表演过程中,钢琴伴奏者应当注意以下几点,这样才能有助于表演效果的提升与协调。

(一)音量平衡与控制

在我国传统的民族器乐中,比如说二胡与古筝,其音效与响度相对钢琴来说是较弱的,如果将钢琴伴奏的音量调整不当,就会影响二胡与古筝这类器乐的表演效果。所以说,将音量进行适当的平衡与控制,在伴奏的同时,并不影响到民族器乐的演奏效果,与它们取得良好的配合将是一件完美的演出。

(二)伴奏音色与想象力

民族器乐一般是以演奏我国传统的歌曲为主,在这样的形势下,有时候也需要钢琴伴奏者参加演奏民间音乐,这就需要伴奏者将音乐的音色加入更多的想象力进去了。弹奏时钢琴力度、手法、节奏的变化随着自我的想象力变化,在与民间音乐的交相呼应中将会却得完美的表演效果。

(三)主奏与伴奏的良好配合

在民族器乐的演奏中,一般是以民族器乐的演奏为主,在这样的背景下,钢琴伴奏就应当定位好自身的位置,在作为伴奏的时候与主奏却得良好的配合效果,这也是钢琴伴奏者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伴奏者应当注意主奏的节奏与拍子,在韵律与节奏的变化中与主奏走在一条线上,在主奏节奏不稳时,钢琴伴奏也可以适当调整加大弹奏力度,帮助主奏克服一些失误。

三、优秀的民族器乐钢琴伴奏艺术表演者具备的能力

民族器乐演奏中钢琴伴奏艺术表演者具备的能力是多样的,其基本要求也是相对其它演奏者更加难以掌握的,但他们也是中西方间器乐文化交融的传递者,具有继往开来的意义。

(一)基本的演奏技巧与修养

钢琴伴奏作为器乐演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民族器乐的演奏中与其它器乐演奏也并没有很大的不同,基本的演奏技巧与音乐修养是必须具备的。与声乐演奏不同,民族器乐的演奏具有篇幅长、时间跨度大等特点,这就需要钢琴伴奏者具有全面的艺术表现力及演奏能力。一些演奏者具备操作节奏快、歌唱性强的作品,对于颗粒性之类的作品就缺乏表演力,这是在民族器乐表演中必须克服的,也是在民族器乐演奏中取得成功的关键。

(二)民族器乐的熟悉与了解

在民族器乐的演奏中对民族器乐的熟悉与了解是必不可少的,作为钢琴伴奏者熟知钢琴的特点是基本功的话,熟悉民族器乐的特点将有助于他在与民族器乐配合、衔接的过程中取得良好效果的保证。比如说在二胡演奏中,对于二胡的特点,手指触键的力度与角度的了解有助于钢琴伴奏者掌握其节奏进而进行配合与协调。了解民族器乐的音乐特点,在其演奏中将会出现的节奏变化、手法技巧的转变了熟于心将是一名优秀的民族器乐钢琴演奏者的必需技能。

(三)视奏能力与即兴演奏能力

优秀钢琴伴奏者的必备技能还应当有准确的听觉能力与视奏能力,在对钢琴伴奏部分的曲谱进行学习研究的过程中,主奏的曲谱同样不可忽视,在了解主奏配合主奏的过程中,一旦缺少相应的了解,想要及时配合也将具有一定的难度。在演奏的教学与实践的过程中,编写曲谱的能力与即兴演奏的能力将是决定一名钢琴伴奏者在民族器乐演奏中取得成功的关键,也将影响最终的演奏效果。

四、结语

由于文化的差异,不同国家、民族的乐器都具有其独特的一面,音乐风格也是多种多样,在这样的情况下,钢琴伴奏作为西方乐器的主导与其它民族国家的器乐进行配合协调,在文化交融中一起演奏、克服困难,将会推动世界音乐的不断向前发展。在我国民族器乐中,拥有二胡、古筝、琵琶等器乐,在少数民族中也具有其它器乐,与它们进行合作与搭配,钢琴演奏者应当具备多样的演奏能力与文化感知力,对其艺术能力的要求也是很高的。本文对钢琴伴奏在民族器乐中的应用、问题及注意事项都进行了梳理与整合,在其艺术研究上也展示了钢琴伴奏的独特与美丽,只有这样才能不断促进民族器乐的世界化与时代化,才能有利于它们的不断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陈华.民族器乐钢琴伴奏艺术研究[J].音乐时空,2016,(02).

[2]汪茜.初探中国民族器乐演奏中钢琴伴奏的运用[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02).

[3]施咏.谈钢琴为民族乐器伴奏的艺术[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1999,(03).

作者简介:唐伟 (1982—),男,辽宁人,沈阳音乐学院音乐教育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钢琴伴奏。

作者:唐伟

民族器乐艺术研究论文 篇2:

新中国以来民族器乐二胡的发展艺术研究

摘要:二胡这个乐器有近千年的历史,最早记载在北宋名为奚琴的乐书里。几千年来,二胡几乎是一张白纸,除了经验性的口头理论。二胡自20世纪以来近一百年来取得了历史性的发展。并且是一个不断创造、不断学习的过程,在民间艺术领域的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

关键词:新中国;民族器乐二胡;发展方向

引言

二胡是中国传统民族乐器之一,也是中华民族献给音乐界的珍贵礼物。目前二胡艺术的发展虽然已经走向世界,但仍可能存在很多问题。比如二胡作品中缺乏专业作曲家的關注,受众的局限,二胡音乐西方化的严重现象等等。在了解二胡艺术目前的发展现状,我们知道了二胡艺术中存在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要探索二胡的发展方向。

1民族器乐二胡的发展现状

1.1缺乏专业作曲家的关注,导致作品在数量和质量上的降低

当前,许多专业作曲家陷入二胡作品创作的停滞状态,这导致优秀、创新的二胡作品大量缺失。二胡艺术是中华民族留给我们的宝贵的音乐文化财富,是民族乐器文化中的一朵美丽花朵。对于我国的各个历史时期,都有很多优秀作品,如《二泉映月》、《三门峡畅想曲》等,深受广大群众和音乐爱好者的欢迎,其成就正好是作曲家们的伟大创造力的结晶,每一部二胡作品的成功诞生都有助于二胡艺术的发展。比如著名作曲家刘文金,《豫北叙事曲》和《三门峡畅想曲》都是由他创作并取得了巨大成功,这两部作品将二胡的艺术推向了新的起点,成为二胡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刘文金作为专业作曲家,一直致力于创作民族乐器,他成功的创作实践为二胡和民族乐器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因此,优秀且有影响力的二胡作品象征二胡艺术的发展,二胡作品对二胡艺术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民间音乐的创造需要更专业的作曲家关注,以生产大量民间音乐优秀作品来促进民族乐器音乐的发展。专业作曲家关注不足的主要原因有两个。首先,民间音乐的创作总是遵循过去民族乐器音乐创作的缺点。从20世纪开始,二胡的创作和国家乐器音乐的创作经历了专业演奏者的业余创作现象,但缺乏专业作曲家对创作的参与。第二,一群受过严格作曲教育的年轻专业及中年作曲家正在参与音乐的现代化和国际化。认为:现代音乐的国际化是趋势,爵士乐是世界的,顺次主义也是世界的。西方人受到东方哲学和音乐的启发,东方人把电子合成器和作曲技法在西方人那里引进来。音乐从材料和工具到创意思维和美学都发生了很多变化。现代音乐的这种趋势刺激作曲家无视传统国家乐器音乐的产生,将全部精力用于构建现代中国音乐系统。

1.2二胡艺术的西化现象严重,导致二胡音乐传统的民族性缺失

二胡在中国近代历史近百年来,随着时间的推移,通信、交通等现代基础设施不断发展,国际音乐文化交流更加频繁,二胡艺术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西方音乐的影响,在创作上和演奏上都学习和依赖西方音乐。二胡作为中国民族乐器之一,属于中华民族,必须保持独特的魅力,以民族乐器为特征,在二胡音乐中发挥民族性。

首先,二胡西化现象在移植作品的演奏和应用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当今二胡的发展过程中,我们经常看到盲目追求演奏西洋音乐作品(主要是小提琴)的许多现象,还有对西洋音乐作品进行移植,按照西方音乐的艺术风格和创作技巧创作二胡作品。

其次,二胡艺术的西化也体现在对二胡本身独特传统魅力的关注和重视不足。随着现代二胡演奏技术的迅速发展,很多二胡专业的学生可以在自己的青少年中轻松地演奏与困难技术相结合的小提琴作品。可以说没有技术障碍。但是,在演奏《二泉映月》和《汉宫秋月》的传统剧目时,经常会出现令人担忧的现象。他们可以很容易地演奏出“流浪者之歌”等困难的小提琴作品。但是在演奏二胡的传统独奏剧目时,二胡艺术的独特魅力在演奏过程中被遗漏,更不用说作品中二胡魅力和内涵的解释,让乐曲的情感表达变得非常空虚和苍白。原因是只注意技术难度,却忽视了传统音乐文化的研究。“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太少,会产生妨碍国家乐器音乐发展的偏向性想法。”二胡艺术生长在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土壤中,因此肯定会与传统音乐文化有很深的关系。如果与二胡艺术赖以生存的传统音乐文化环境分离,二胡艺术发展的结果将是不可想象的。二胡艺术的发展不仅是演奏技术的发展,也是对传统音乐文化进行彻底研究的需要。通过继承传统民间音乐的文化,实现创新,二胡艺术才可以有悠久的历史。

2民族器乐二胡的发展方向研究

2.1二胡艺术要与市场相结合发展

2.1.1二胡面向市场,必须实行改革

在民乐艺术市场不景气的现状下,让人民自愿掏钱去观赏民乐高雅的艺术是不够的,再说还有其他很多的艺术品种都在争取各自的观众,所以,二胡音乐工作者们必须走出守株待兔的行为模式,应该在宣传群众,组织观众上下点狠功夫,并将音乐会的票价适当降低到人民能够接受的水平。

2.1.2要大胆创新,扩展观众喜爱的音乐形式

到目前为止,二胡乐器的传统演奏形式的诠释不能满足观众的审美需求。可以举例说明。2002年春节的晚上,来自中国女子十二乐坊开始进入人们的视线,这使人们知道中国民间音乐有了新的形式。他们突破了传统形式的表演,在跳舞的时候表演,然后伴随着动感的电击乐伴奏,给人们带来了全新的审美享受。此后,在中国,人人都知道女子十二乐坊,极大地促进了民间音乐的发展。

2.1.3实行二胡教学方法的改革

刘天华将二胡引入职业培训以来,我们的教学方法一直偏向于学校。乐器学习与其他艺术变体相比研究的最大特点之一是其练习强度和复杂性。特别是二胡这个乐器,其特点是训练和学习都必须保持在恒定状态,一般来说不是专业二胡学习者,很难坚持。这段时间,再加上民间音乐本身评价的接受度下降,导致二胡学者大幅下降。在这种情况下,只能在教学方法上进行改革。第一,基于基础教育的教学方法根据学习组的对象应用不同的教学手段。第二,培训要求还应考虑到对培训组的本地定制要求。第三,有必要尽可能调动培训小组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进行培训。

2.2通过现代传媒手段,扩大二胡艺术的影响力

如今的社会是一个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社会。在信息技术时代,二胡艺术的发展需要强大的现代媒体支持。借助媒体的力量,可以对民族器乐进行宣传,让全国各地的观众了解和喜爱二胡。例如,我们最熟悉和最关心的中国国家广播电台组织了与国家乐器音乐的振兴非常相关的活动。作为我国的主流媒体,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近年来认识到了保护、弘扬和发展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性。特别是最近,中国西部民歌电视大赛、“民歌中国”、“中央电视台青年歌手大奖赛”等多个节目开始以后,2009年8月在北京举行了“2009年中央电视台民族乐器电视大赛”。该节目的目的是普及对民族乐器音乐的理解和欣赏,介绍新人的新作,促进国家音乐的繁荣和发展。笔者还相信,这些活动和节目的开幕,不仅能让普通大众听到从未听过的音乐,还能扩大对传统民族音乐的欣赏之情,让人们认识到民族音乐的美丽和珍贵。促进中国优秀民族艺术的发展。

结束语

二胡艺术处于全球文化多样性和全球化的特定时代。在这种伟大的文化背景下,其他国家的音乐文化相互渗透和影响,影响了二胡艺术的发展。二胡艺术的发展面临着亟待解决的各种问题。作者旨在成为对二胡艺术的发展和中国民族乐器音乐的发展细心的音乐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探讨二胡艺术发展中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在新时期,二胡的发展不仅要继承传统民间音乐,还要将外国音乐文化进行分辨、学习、整合,让外国艺术元素融合为二胡艺术本身的一部分。只有这样,二胡才能跟上时间的步伐,与世界同行,二胡艺术将永远常青。

参考文献

[1]胡志平.对二胡艺术发展现状的几点思考[J].音乐研究,1993,02.

[2]王瑞等.20世纪中国二胡音乐创作的历史回顾与反思[J].艺术教育,2004,06.

[2]卢盈盈.浅谈高校民族器乐教学中传承性与时代性的融入[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2).

湖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相关研究(新时代下民族乐器二胡的创新与发展研究)项目编号:s202012303054)————新中国以来民族器乐二胡的发展艺术研究

作者:杨玉昊

民族器乐艺术研究论文 篇3:

民族器乐在当代音乐教育中特色与作用发挥的探索

【摘要】民族器乐作为传统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代音乐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科学合理地设计民族器乐教学,开展丰富多彩的民族器乐活动,既彰显了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魅力,又增强了民族文化艺术的自信心。本文从民族器乐的形成和特色、民族器乐教学的意义、民族器乐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最后对民族器乐在当代音乐教育中作用发挥进行探索。

【关键词】民族器乐;音乐教育;特色;作用

前言

中国民族器乐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在长期的不断发展过程中,由于地理环境、民族文化等因素的不同,各省市形成了不同的器乐演奏风格和特色。但整体民族器乐的发展符合歌唱、舞蹈、说唱、歌剧等艺术形式的发展。了解中国民族器乐的悠久历史和文化艺术的独特魅力,看到民族器乐传承的脉络,将这种丰富而深刻的民族藝术形式与高校的艺术教育相结合,展现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魅力,增强了民族文化艺术的自信心,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和大学生素质培养具有重要作用。

一、民族器乐的形成和特色

(一)民族器乐的形成

由古至今,音乐形式由诗歌、歌曲、和舞蹈三部分构成。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奴隶制社会转变为封建社会的时期,各民族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音乐文化的巨大发展。汉代的歌曲是由一个人边敲打节拍边歌唱,跟着管弦乐器合奏完成,对以后的艺术形式产生了重大影响。南北朝时期的音乐风格以竹林七贤为代表,如优雅飘逸的《酒狂》,深沉悲壮的《广陵散》。唐宋时期的歌舞曲目是在民歌和歌曲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综合乐器、声乐和舞蹈的表演形式。汉魏以来的大曲可以说是一种新的歌曲类型,除了能够独唱外,还广泛用于说唱、歌曲和舞蹈等艺术形式。从五代到明清时期,说唱和戏剧都伴随管弦乐器合奏,演奏者从伴奏的声乐曲调中选择一些曲调进行处理,并播放一些富有旋律的曲调作为乐器音乐。

在乐器的发展中,周朝根据不同的材料将乐器分为金、石、土、丝等。为了突出音乐演奏的音调、音色和强度的变化,无键的乐器受到普遍关注。胡琴、三弦和二胡在乐器旋律的丰富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器乐与声乐之间关系密切,整个乐器的发展历史使人们清楚地认识到人声是最完美的乐器。

(二)民族器乐的特色

民间器乐的曲目直接或间接源自声乐的器乐作品。这些作品包括明清时期的歌曲、歌剧、民歌等。然而,人们对这种声乐模仿并不满意,创作了与声乐作品有关的器乐,具有较好的乐器演奏特性。专业词曲作者在主题选择、音乐风格和音乐技巧方面有更多的创新,除了融入个人风格和特色,他们更注重乐器的旋律和演奏技巧。

音乐工作者在社会上重视民间音乐,收集和研究了优秀的传统民族音乐,保留了一些富有地方特色的民间乐器,建立了各种传统风格的乐队,在乐器改革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将民族乐器的制作和演奏技术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阶段。20世纪20年代,刘天华最早在高校开展了民族器乐课程教学,中国民族器乐的发展逐步形成了系统而专业的课程。器乐演奏利用西方乐队的优势,提升了民族器乐的表现力,使传统的器乐音乐多样化。近年来,有一个类似于“女子十二音乐坊”的民族器乐团,他们将传统的中国民间器乐融入现代音乐艺术表演中,为国家民族器乐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扩大了民族器乐的生存空间、表现形式和展示平台,促进了民族器乐的发展。

二、民族器乐教学的意义

高校是继承优秀传统艺术文化的中坚力量。 改革开放以来,东西方文化价值观并存。应试教育使审美教育的基础相对薄弱。将优秀的传统文化和艺术研究纳入整个国家教育体系中极为迫切。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找到正确的价值观,认同他们自己的传统文化和艺术并愿意传承有建设性的意义。

民族器乐有着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内涵。例如,富有旋律的《梅花三弄》,在结构上,不仅反映了中国古典哲学的“圆体”特征,还表现了真实与虚拟融合的辩证思维。在音乐的表现中,对中国传统艺术的追求具有深层含义。音乐的开始是优雅并富有旋律的节奏,在严寒的冬天,树木枯竭,只有梅花在宁静的山谷中傲然挺立。接着播放的五音主题旋律清晰、明亮而泛音。这些片段在不同的视角上描绘风,梅花在凝重的姿势中摇曳,依旧安静而美丽的样子,强大有力的穿线技术所奏的节奏匆匆而过,八度音乐的旋律和剧烈的节奏时而出现。音乐被推向风雪的意境,梅花受到风的吹拂。最后,由泛音播放的轻盈而缓慢发声的结尾短语转向主音,整首歌平静地结束。似乎在风和霜的严峻考验之后,梅花恢复平静,欣赏这种民族器乐演奏可以提升文化修养,使精神境界升华。

民间音乐更注重比例感,在主体精神的感受中追求和谐的境界。中国民族器乐思维的形式主要是线性的,强调单线旋律的横向变化。音乐结构大多是松散、沉重的,节奏灵活性很大,并且有很多扩展和收缩的空间。当大学生了解民族器乐的美学特征、音乐类别、表演形式和创作手法时,可以体验各种传统艺术元素与日常生活的融合。高校是未来人才聚集的地方,也是传播中国优秀艺术文化的重要舞台。

三、民族器乐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目标和课程设计不合理

经济快速发展使高等院校需要更高层次的发展水平。许多高校盲目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盲目扩大办学规模,招入了大批民族器乐专业学生,专业人数的增加迫使专业教学模式需要转变,对教学质量有一定的要求。在民族器乐传授知识的过程中,高校的人才培养计划缺乏针对性,教学模式和课程安排模仿他校现象较为严重,缺少该校特色,没有具备独立风格的办学模式,仅仅重视教学方面的知识,对教育内涵性的培养有待进一步提升。

(二)教学内容较为单一

对高校民族器乐专业人才培养计划进行深入研究,发现全国民族器乐专业进行课堂教学时,主要是作为艺术教育的一个分支进行课程设置,缺乏专业性。有些院校在大一的时候没有安排器乐课程,仅仅学习理论知识,对专业教学课程安排较为单一化,缺乏科学性。某些高校的民族音乐专业的培养计划没有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专门化的设计,导致专业教学内容格式化,对教学质量和教学评价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学术素养具有局限性。

(三)教学方法缺乏创新

教师在课堂进行民族器乐教学时,理论教学方式是最主要的,学生的专业知识可能掌握的比较牢固,但同时,学生的创新性想法会受到老师的影响,创新思维能力比较局限。老师在进行实践教学时,只注重民族乐器演奏技巧和表现方法,对学生艺术细胞的培养相对缺乏。例如教师在进行一对一的钢琴授课时的模式教学痕迹严重,学生容易产生厌学心理,对民族器乐的学习兴致不高,教师在知识的传授过程中占据主要位置,学生缺乏独立思考能力,影响了整体专业教育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四)学生的艺术素质不高

在高校教授民族器乐的过程中,不仅存在以上三个方面的教学问题,而且缺乏艺术实践教学。这不能准确测试他们在艺术实践中学到的理论知识,影响学生的思维和专业知识的应用。地理位置、文化环境、经济条件等因素影响了学生实践水平,民族器乐的专业学生实践机会受到局限,舞台表演经验和技巧性演奏水平不足。在学习专业理论知识之余,没有足够的机会进行实际表演,专业知识巩固不足,缺乏良好的专业性,很难为学生实施高质量的专业教学。

(五)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

高校对民族器乐学生实施课堂教学时,对于教学效果的追求更加重视,相对而言,教学课堂氛围、过程的把握缺乏具体分析。因此,学生在课堂上缺乏积极性, 不愿意学习课堂教授知识,仅仅在期末复习重点知识,对于考试内容之外的内容涉及较少,但民族器乐的演奏较为复杂,需要全面性理解,学生的知识不全面会限制专业水平的科学性。

五、民族器乐教学作用发挥的探索

(一)合理化设计教学目标和课程

同质化现象在许多高校的课程设计和人才目标培养上较为严重,导致教学模式缺乏地区特色,教学模式较为单一。因此,高校需要制定具有学校特色和地区特色的教学计划。具体来说,对于实践教学模块进行相应调整,与理论知识相对应,民族器乐专业学生能够运用自己课堂所学知识来进行专业训练。民族器乐的学生应该具备表演、音域和音色的知识,以及舞台上的演奏技巧,以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求。

(二)丰富教学内容

高校民族器乐专业教学的课堂呈现形式应该多样化,作为艺术领域的一个模块,主体性与专业性突出特色,而教学模式化痕迹太过明显,导致教学内容的枯燥,影响学生的积极性。因此,高校应实施多样化的课程,逐步丰富各种教学内容。首先,高校应在大学一年级为专业学生提供理论知识学习,使学生具备较好的理论知识基础,为以后实践作好准备;其次,进行民间器乐演奏课程的实践教学,使学生的课堂内容丰富化。

(三)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高校教师在课堂进行知识传授时,并没有结合实际需求,反而是一种模式化教学方式,理论知识的传输体系并不能满足学生实际需要,导致学生与老师的关系不太融洽。高校应该制定合理的课堂教学方法,加强和学生的互动性,使学生能够融入课堂知识的学习中。教师应该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增强与学生的交流,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创新能力。

(四)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

高校的民族器乐教学缺乏艺术实践经验,导致学生缺乏艺术素养。高校应该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相结合,走出校园,开展一系列的实践教学活动,例如增加与企业的合作交流,增强人才培养的专业性;开展校园民族器乐表演比赛,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开办一些专业民族乐器知识讲座,让学生在艺术的熏陶中得以成长,提高自身艺术素养。

(五)优化教学评估体系

高校的教学评估体系的科学性不足,在进行评估時,应该充分了解目前的实际需要,不能泛泛而谈,缺乏实践性。高校应该对专业学生和教师进行问卷调查,教学体系最终还是回归于教学,因此,有必要对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进行合理性评估,了解学生的意愿,不断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兴趣。对学生的考核制度要全面,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评估要客观,使教师能够创造性地思考民族器乐的教学,并为学生提供全面的知识教育。

六、结束语

民族器乐教育在高校艺术类专业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中国艺术院校的稳定发展,特别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民族器乐教育具有积极推动作用,为中国艺术文化事业的发展提供了综合性的艺术人才。因此,高校应注重民族器乐教育的传承,不断完善教育体系,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

作者简介:曹晖(1975—),男,汉族,江苏东台人,硕士研究生,淮阴师范学院音乐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国音乐史及西洋铜管乐器教学。

作者:曹晖

上一篇:民办高校会计核算论文下一篇:医院业务财务会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