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专业卓越人才服装设计论文

2022-04-29

世界各主要国家在发展中都非常重视人才战略,把培养未来工程师作为重要战略目标。党的十七大提出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等战略部署,对我国的工程教育提出新的要求。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工程专业卓越人才服装设计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工程专业卓越人才服装设计论文 篇1:

教育:人才资源从源头抓起

“十一五”期间,纺织行业的人才结构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人才培养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同时也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为落实十七大人才强国战略的总体要求,实施我国纺织人才强国战略,提升纺织服装行业人才整体水平,促进纺织服装事业科学发展,推进我国纺织工业由大到强的转变,依据《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精神,中国纺织服装教育学会制订了《纺织工业“十二五”人才发展纲要》。

人才总量不足创新能力亟待提高

《纲要》中指出,“十一五”期间我国纺织服装行业人才总量不足,人才结构不够合理,创新能力亟待提高。与纺织工业由大变强的战略要求不相适应,与我国其他加工工业也有很大差距。

纺织行业有国际水准的高级管理人才匮乏,高等学校的学科带头人、科研的领军人物、优秀的企业管理者能达到国际水平的少;国际学术活动与交流不够,参与国际合作人数少、频次低:教师从事基础研究的能力和工作积极性不够。

高等学校的学科建设亟待提高,多数学校工程专业的学生动手能力不足,坚持工程方向不够。学校的学历、学位、工程师的资格国际认可程度低,严重影响我国的对外交流和改革开放事业的发展。全国性的人才协调、管理体制尚未建立。学校与企业缺乏沟通,联系不紧密,信息流通不畅,人才流动盲目,技术工人培养能力削弱、分散。

人才供求关系不平衡,纺织专业的大学毕业生就业率虽高,但是到纺织行业的人数少,到基层企业的人数更少,中西部更为明显。纺织行业大学生工资待遇过低。经费投入不足,特别是职业教育,致使相当多的学校的校内实验实训设施与场所满足不了教学需要。此外,成人教育、继续教育缺乏明确的法律保障与监督。行业、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对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积极性不高,难以培养出更高素质和水平的学生。

学科设置从源头解决人才问题

基于中国纺织人才的发展现状,中国纺织服装教育学会秘书长纪晓峰告诉记者,在“十二五”期间中国纺织服装教育学会将把重点放在调整高等学校的专业目录和实施卓越工程师、卓越设计师培训计划上。

中国纺织企业面临的共同问题——缺少人才,不仅仅指的是一线的纺织工人,高技能人才和管理人才的缺乏,形势也颇为严峻。但承担着为社会输送人才这一主要职能的院校,却从人才的源头扼制了纺织人才的发展。目前,院校专业学科的设置中很难见到纺织专业的身影。对此,《纲要》中在“十二五”的重点发展任务中指出要调整高等学校的专业目录,加强实用人才的培养。结合国家教育部规范专业目录的要求,将纺织科学与工程列为国家一级学科,在一级学科目录下设立纺织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并设法增设纺织材料、纺织高分子材料、印染与整理等二级学科。

纪晓峰表示,中国纺织企业认为中国高校本科毕业生所学内容不能满足企业要求:另一方面,对大学纺织、服装本科毕业生就业也产生了一定影响。

目前中国设有纺织本科专业的高校有32所,设有与服装有关专业的高校近200所。2008年纺织工程专业和非织造材料与工程专业共招生3203人,毕业2694人;轻化工程专业(染整工程)招生1317人,毕业1242人:服装设计与工程,32校招生2783人,毕业3635人。纺织类专业在校本科生1万余人,服装类专业在校本科生1万余人。从在职2200万人的产业规模每年补充量仅占在职人员的0.03%,实不为多。但纺织服装企业反映:大学本科毕业生在校学习专业范围过分宽泛,专业课程学时过少,实践性环节过弱,导致大学本科毕业生到企业后需继续学习一至二年,才能基本适应工作。这种状况既阻碍了企业对高校本科毕业生的信心,也损害了大学本科学生到企业就业的环境。

纪晓峰还提出,“近十年来,中国高等教育纺织、服装类专业的专业课时压缩太多,应适当增加。”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中启发创新思路离不开具体依托的实际对象。学科交叉亦应互相联系,形成具体的交叉融合点,以免空泛概念,形不成观念、思路和模式。这不仅对大学生本科学生在校学习有利,而且对大学本科学生毕业后就业有利,并对后续提高有利。

纪晓峰认为,在专业设置方面,除了应该考虑本科专业目录、研究生(硕士、博士)目录协同外,还应考虑到理学各科与中国科学院学科目录协同,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各学科与中国工程院学科目录协同,哲学、经济学、法学学科目录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学科目录协同。在此情况下,中国纺织服装教育学会建议恢复“纺织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在此基础上,建议调整一些原属纺织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的二级学科调归纺织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下属。

同时,中国纺织服装教育还建议增设“纺织科学与工程”为一级学科与研究生学科专业目录协同,并与中国工程院学科目录协同。

卓越工程师计划培养创新人才

从我国纺织行业的人才结构可以看出,目前我国纺织行业人才总量不足,人才结构不够合理,创新能力亟待提高。与纺织工业由大变强的战略要求不适应,与我国其他加工工业也有很大差距。纺织行业中具有国际水准的高级管理人才匮乏,高等学校的学科带头人、科研领军人物、优秀的企业管理者能达到国际水平的少;国际学术活动与交流不够。参与国际合作人数少、频次低;教师从事基础研究的能力和工作积极性不够。

同时,高等学校的学科建设亟待提高,多数学校工程专业的学生动手能力不足,坚持工程方向不够。学校的学历、学位、工程师的资格国际认可程度低,严重影响我国的对外交流和改革开放事业的发展。全国性的人才协调、管理体制尚未建立。学校与企业缺乏沟通,联系不紧密,信息流通不畅,人才流动盲目,技术工人培养能力削弱、分散。人才供求关系不平衡,纺织专业的大学毕业生就业率虽高,但是到纺织行业的人数少,到基层企业的人数更少,中西部更为明显。纺织行业大学生工资待遇过低。经费投入不足,特别是职业教育,致使相当多的学校的校内实验实训设施与场所满足不了教学需要。此外,成人教育、继续教育缺乏明确的法律保障与监督。行业、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对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积极性不高,难以培养出更高素质和水平的学生。

针对这一现状,纪晓峰表示,“十二五”期间纺织人才建设的重点任务中要特别重视实施卓越工程师和卓越设计师培训计划。《纲要》中指出选定若干所学校进行试点,同企业共同培养工程师和设计师,争取国家相应的研究生培养名额。建立高校研究生双导师制度,吸收科研和企业参与研究生的培养,制定工科大学生卓越工程师培训的标准和办法,结合服装行业特色和服装艺术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制定服装艺术设计专业卓越设计师培养方案。

作者:闫文佳

工程专业卓越人才服装设计论文 篇2:

强化优势特色专业 培养卓越工程技术人才

世界各主要国家在发展中都非常重视人才战略,把培养未来工程师作为重要战略目标。党的十七大提出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等战略部署,对我国的工程教育提出新的要求。北京服装学院结合纺织服装行业特点和学校定位,遴选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纤维材料方向)、轻化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等3个具有明显优势的国家级特色专业,探索和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目的是为国家和纺织服装行业培养卓越工程技术人才,以满足行业建设需要。

我国“卓越计划”实施背景及概况

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我国工程教育规模居全球首位,相比美国几十万、英国十几万的生源量,我国高校工科在读生达700多万人。然而,与发展规模不相称的是,工程教育本身却呈弱化趋势。有研究指出,中国当前除需要学术型(研究导向型)人才和应用型(专业技术型)人才外,未来发展更迫切需要技术交叉、科技集成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产品创意设计、开发新产品、懂得工程技术的人才,工程管理与企业经营的人才[1]。

“卓越计划”就是在上述背景下诞生的,在确定首批试点实施“卓越计划”的61所高校中,既选择了国际知名的综合性大学,也遴选了工程教育开展较好的地方院校,还兼顾了行业背景很强的院校,其目的就是为了在多个层面探索工程师培养的创新思路。

北京服装学院“卓越计划”的实施

1.结合学校定位遴选优势专业

多年来,北京服装学院始终坚持艺工融合的办学特色,学科结构定位以文(艺)学和工学为主,以服装设计与工程、材料学、设计艺术学为重点,文(艺)、工、经、管等学科交叉融合、协调发展。这一办学思想在分析《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2011-2012)》和《挑大学 选专业 高考志愿填报指南(2011)》两本书提供的详实资料中得以体现。数据表明,在北京服装学院学科专业定位与评定中,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服装设计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及轻化工程可以说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基于上述原因和考虑,针对纺织服装行业所需要的工程人才、产品设计加工人才,学校决定在上述本科层次工科类国家级特色专业中申报和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项目。

2.确立工作方案的指导思想

依据“卓越计划”树立“面向工业界、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工程教育理念,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致力于培养热爱纺织服装产业,基础扎实、专业面宽,熟悉工程设计、工程研究的基本方法,了解工程实际需要,具有独立从事具体工程领域内设计与运行、分析与集成、研究与开发、管理与决策等能力,具备行业经验和国际视野,能够适应纺织服装业快速发展的应用型现代高级工程人才,为国家纺织服装业发展及建设北京“时装之都”提供强有力的工程人才支撑。

3.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北京服装学院“卓越计划”由本科培养层次起步,3个专业每个专业每届20人~30人,约占每届工程专业招生人数的15%~20%。从全校相关专业二年级学生中遴选,以学生自愿报名、学校组织测试的方式,择优选拔进入“卓越计划实验班”。

人才培养模式为“校内培养+企业培养”的“3+1”校企联合的培养模式。校内培养由学校成立的“卓越计划实验班”和培养指导小组单独制定培养方案,为每位学生指派具有工程实践经验的导师,在导师指导下结合工程项目和科研课题进行工程训练;企业培养优先选择占据行业领导地位的知名企业或研究单位作为合作方,入选企业具有良好的合作基础与积极的合作态度,并具有满足“卓越计划”人才培养需要的软硬件条件,根据“卓越计划”培养方案,学生分阶段到企业进行累计1年的专业实习或工程实践。最后,由双方导师共同为学生确定研发方向或课题,指导学生实习、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

4.落实工作方案的政策保障

政策措施主要围绕师资和经费两方面展开。首先,逐步建立与“卓越计划”相符合的教师评聘与考核等师资政策,对参与“卓越计划”的教师聘任、绩效考核和职称评定等事宜制定相应政策;其次,每年从教学经费中拨付“卓越计划”专项经费,用于支持各项工程教育改革立项等工作。

北京服装学院“卓越计划”工作的特点

1.突出办学特色,重构培养方案

从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和“大设计”的角度而言,设计是建立在工程基础之上的,必须有工程作为支撑,工程的技术水平某种程度上决定了设计的最终结果。学校始终坚持“艺工融合”的办学特色,将提升工程技术对艺术设计的支撑作用、培养具有交叉性特点和较强工程实践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作为“卓越计划”的目标重构培养方案。更新工程教育观念,以大教育观、大工程观和大设计观为指导,梳理课程体系,明确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对应关系,建立培养标准的实现矩阵。在教学设计上突出以“系统”为中心的层次,重视前端分析,以“问题—解决”的思想为导向,进行包括系统目标的确定、实现目标方案的建立、试行、评价、修改等一系列研究,实现教学的一体化设计[2]。培养方案将突出3个鲜明的特点:企业实训成为“必修课”;强化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工程人才培养指向国际化。

2.转变教学模式,培养创新人才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前者突出了教学模式从宏观上把握教学活动整体几个要素之间内部的关系和功能;后者则突出了教学模式的有序性和可操作性。它通常包括五个要素:理论依据、教学目标、操作程序、实现条件和教学评价,这五个要素之间有规律的联系就是教学模式的结构表现[3]。根据“卓越计划”的培养目标,学校从上述5个影响因素入手,进行新教学模式的构建。其中实现条件包括师资条件、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及教学环境等的研究,是转变教学模式、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通过对实现条件各组成部分的改革,降低课堂讲授型课程比例,使企业实训成为“必修课”,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增加自主探究与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开发。

师资条件。师资队伍建设迫切需要达到的目标是提高专业课教师中具备工程经历的教师比例,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这需从3个方面着手:学校与企业相结合,建立一支专兼职教师队伍;借助入厂实践和现有教师培训与学生实习相结合等方式,强化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后续师资引进要考虑入门条件,看其是否有企业工作经验。通过上述努力,为企业实训成为“必修课”做好准备。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改革重在核心课程的确立和专业能力的培养,注重教学的“一体化”设计。正确处理课程的功能定位与课程体系架构之间的关系,以人才培养所要求确定的能力,构建与学科专业知识相结合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的改革,应围绕核心课程,以设计为主线,勇于打破课程壁垒,积极探索课程间的联系,不断更新教学内容,突出知识本身的整体性;积极理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之间的关系,对于应进行实践教学的内容务必从理论教学中剥离,使两者既要合理分工,又要有效衔接。特别重视实践环节中企业培养阶段的教学设计,突出教学内容的“实、新、用”,使学生的工程能力在该阶段有质的飞跃。

教学方式。适当将知识传授的课堂讲授型向自主探究型与合作探究型转化。本着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综合能力、创新能力及应用能力的原则,根据不同教学内容,组织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式,如通过校内外实习基地开展现场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和应用能力;通过项目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设计和创新能力;通过学科竞赛,提高学生的应用和应变能力等。借助合理选择教学方式,实现教学模式的根本转变。

教学环境。对于工程教育而言,教学环境设计最重要的是将企业的实践环境引入高校教学过程中作为实践教学设计的内容。首先,在已建立的校内实训基地,对某些工程能力训练项目进行模拟,增强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能力,把课堂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付诸于实践;其次,充分利用校外实训基地和合作企业让学生进行顶岗实习,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和学习实用的技术,并在成本控制、产品质量、团队合作、劳动安全、沟通交流等方面都得到全方位的锻炼与提高。

3.立足国际化培养,拓宽人才视野

人才培养标准与国际接轨。将“卓越计划”方案与CDIO模式对比研究,厘清“卓越计划”人才培养目标与CDIO能力大纲的内在联系,使学校的人才培养标准在满足“卓越计划”人才培养要求的前提下,努力接近CDIO的工程教育理念和模式。从大工程观的角度出发,把学生要具备的能力和要提升的素质贯穿于大学学习的全过程,根本解决大学人才培养与社会脱节的现实问题,加大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力度,实现人才培养标准与国际接轨。

联合国外高校,拓宽培养途径。通过与国外高校合作开展工程教育项目,尝试国内外联合培养或加强交流。北京服装学院(BIFT)与伦敦时装学院(LCF)联合承担的英国首相行动计划2教育合作项目—“2009年英中两国创意就业合作项目”(UK China Collaborative Partnerships & Employability & Entrepreneurship)进一步深化,就双方的服装专业课程设置、设计方法及学生就业等问题进行充分研讨。其重要的实践环节,依托英国著名户外运动品牌Berghaus的支持,双方同期进入“(运动)产品设计实践”的教学环节,学生通过LCF的Sketch Book平台上传分阶段设计作品,借助互联网交流各自的设计和心得,这潜移默化地拓宽了学生的眼界、增强了学生的实操能力。该联合课程项目创新教学方式、拓展师生的国际视野,为北京服装学院构建与国际接轨的教学方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4]。

开展国际认证,获取国际承认工程师学历。轻化工程专业本科教学早在2008年就实现与国际工程教育接轨,是国内第一个通过英国染色家学会(SDC)国际认证的专业,为毕业生将来就业和深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本次该专业申报“卓越计划”,在查阅工程师的国际标准基础上,通过比较欧共体标准与英国标准,英国工程理事会(ECUK)的宏观标准与英国SDC学习指南轻化工程专业知识体系的中观标准,科学确定专业培养方案,不仅凸显了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和责任,而且也使人才培养的国际化落到实处。

4.建立保障体系,确保培养质量

为确保“卓越计划”落实到位,学校建立“卓越计划”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一是校内质量监控体系。建立对参与“卓越计划”学生的考核、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等机制;二是联合培养企业质量反馈体系。收集参与联合培养的企业和用人单位对学生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及相关能力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调整相关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三是社会评价体系。根据社会对毕业生质量的评价以及社会对相关专业人才的能力需求,建立科学合理、快速响应的机制,及时调整人才培养的整体目标及各阶段的分目标。

北京服装学院立足学校的学科专业优势、围绕服装产业链人才需求构建人才培养体系,在服装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卓越计划”启动以来,学校进一步梳理、明晰了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明确了人才培养的定位,通过与企业的紧密合作,使修订后的培养方案更加合理,强化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模式改革在落实上得到了保障。这些改革的思路都将是学校工程教育乃至其他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改革方向,通过后续的不断努力,一定能稳步提高学校的工程教育质量,为我国工业界输送更多合格的工程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中国工程院“创新人才”项目组.走向创新—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1).

[2] 胡志刚,任胜兵,吴斌.构建基于CDIO 理念的一体化课程教学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2010(22).

[3]杨九民,梁林梅.教学系统设计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01-106.

[4]教务处.扎实推进“质量工程”建设 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J].北京服装学院《高教研究》,2011(1).

(本文为北京市教育教学改革立项《服装纺织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成果)

(作者单位:北京服装学院教务处)

[责任编辑:于 洋]

作者:周永凯 罗家莉 李淑珍 顾萍

工程专业卓越人才服装设计论文 篇3:

基于纺织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创新

摘 要:基于本科院校国内外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本院纺织工程专业实施的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情况,就凝练打造品牌和特色专业、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进、课程与教学资源改革、实践教学环节改革、教学管理改革、人才培养国际化合作等六个方面进行探索与创新。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改革;就业质量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才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普通本科院校的中心任务和根本使命就是培养人才,而人才培养的目标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所在。本院近几年来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的总体要求“稳定规模、优化结构、凝练特色、勇于创新”,努力推进人才培养体系完善,优化学科结构。

一、国内外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目前,国外比较典型的人才培养模式有:德国的“双元制”、澳大利亚的TAFE教育、英国的工学交替模式[1]等,而国内主要的人才培养模式有:产学研结合模式、工学结合模式、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五阶段模式等。

二、本院实现的情况

(一)产学研结合模式

学院积极与二十多家企业密切联系,产学合作,双向参与,全方位培养符合社会、企业需求的新型人才,将传统仅限于课堂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转变为课堂教学为主,工厂实践为辅,与科研实践有机三结合的新模式。学院遴选出优秀的学生到企业,企业向学院提出所需人才的要求,学院根据企业的需求,确定人才培养方案,企业全程参与人才培养,将研究成果转化为企业技术成果,培养出企业的骨干人才,毕业后企业留用。产学研结合模式,提高了学生的就业质量,满足了企业急需型人才的需求,增强高校社会服务能力,加快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产品化。

(二)工学结合模式

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的要求,学院积极推行产教结合,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新模式。依托学校和企业双平台,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动手能力,与多家企业紧密联系,聘任企业导师,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组织学生到企业参加实习,鼓励青年教师下工厂锻炼,邀请企业技术人员到学校做讲座。学生将学校所学理论知识和企业生产实际经验相结合,学以致用。学院与企业联合申报项目,即解决了企业的技术难题,也为学生争取到了实践经费,大大促进了专业学科的飞速发展。

(三)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

学院为了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与行业相关多家企业开展问卷调查,根据企业需求,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将大专业划分为多个方向,根据学生的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向,建立与社会就业价值导向相适应的教学体系。如纺织工程专业分化为纺织工程贸易方向、工艺方向、针织方向,拓宽学生的技术与技能培养,学生各有所长,满足企业在招聘人才时,不同岗位的职业需求。

三、本院实行各种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创新

(一)打造品牌和特色专业

本院根据地方特色(纺织之都)、市场和行业的需求,努力打造品牌专业和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制定均有企业专家参与。2007年纺织工程专业获校级品牌专业、轻化工程专业和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获校级特色专业,2015年以纺织类专业为方向申报的四个专业均获校级品牌专业,得到了学校的大力支持,使培养的人才即能满足地方企业的需求,又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就业质量高。

拓展平台,探索合作办学新模式,学院根据《2012年江苏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与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开展了纺织工程和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3+2的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模式,兼顾职业院校学生就业和专转本的双重目标,整体设计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和在本院两个阶段的人才培养方案,努力构建“高职本科贯通、分段独立培养”的课程体系,改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即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的训练,又提高专业理论知识,使学院的教学联合体功能发挥最大化。

(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进

学院总结兄弟院校试点卓越计划的实施经验,遵循应用型和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规律,按照国家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的要求,深化教学内容改革,努力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如: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时,降低必修课和理论课比例,提高选修课和实践课的比例,着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拓宽知识面,增强学习兴趣,提升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构建了以专业类为方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以实验示范中心、实践教育中心、创新实践中心为支撑,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工程实训基地、大学生科技创业园区为拓展的立体化实践平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开放性,改变了传统的课堂教学固定不变的教案模式,鼓励学生与教师在互动中学,增强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学院根据教师的科研方向,合理科学的建立教学团队,改变传统单打独斗的教学科研模式,建立由教授、副教授牵头,讲师、助教齐全的可持续发展的教学团队,开展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和案例教学三结合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教研室在教学方法和手段改进中的重大作用。同时,为年轻教师分配导师,完善青年教师助教制度,发挥老教师、名师的引领作用,促进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为中青年教师创造条件,有计划的安排到企业和科研机构进行产学研合作实践锻炼,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生产实践,同时开展大学生创新项目,组织各种职业资格考证,培养基础厚、上手快,后劲足、实践动手能力强的应用型兼技术技能型人才。

(三)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改革

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瞄准专业发展前沿,优化课程设置,努力将课程建设与国际接轨,学院选派优秀教师赴国外高校和国内一流名校交流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引进国内外优质的教学资源,推进双语课程的建设,同时引进多门国家级专业课共享视频教程,通过多媒体再现生产场景或工艺过程,动画模拟,运用信息技术开展复杂的教学活动,便于学生理解教学过程中的难点问题,方便学生自主学习,增强学习兴趣;学院积极响应校级教学改革与质量提升工程的号召,努力推进教材管理,组织学院教师参编“十三五”国家级、部委级规划教材,教师制作微课程,上传到学校网络平台,企业、教师、学生各种群体互动学习,企业提出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教师参与解决问题,以问题带动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挖掘企业资源,校企合作,申报各种横向纵向项目,建立长期的校企信息化合作平台。

(四)实践教学环节改革

鉴于目前企业认为毕业生实践能力差,不足以迅速适应企业生活等问题,学院采取多种方式为学生创造实习机会,如:建设企业示范教学基地、校外实践基地、专家工作站、教师工作站等实习场所。2014年底,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授予江苏大生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博格工业用布有限公司、南通金仕达超微阻燃材料有限公司、南通三荣实业有限公司等四家公司为中国纺织服装人才培养基地单位,充分发挥人才培养基地和培训中心的作用,联合各高校开展专业培训,促进校企深度合作,培养大批社会、企业、行业急需人才,推动行业、产业发展和产业升级,同时优化校内工程实训中心,引进与工厂生产相似的小样机设备,模拟工厂生产,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人才。学院与多家企业密切联系,建立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一方面为企业员工提供专业的知识培训和技术指导,另一方面为企业解决难题,引领企业技术升级,总结经验,联合申报项目;学院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大赛:外贸跟单职业能力大赛、纺织品设计大赛、面料设计师大赛、针纺织品检验工大赛、毕业生服装设计大赛、面料检测大赛等,学生在企业参加各种实习,如:生产实习、顶岗实习、专业见习等,聘任企业领导、企业有经验的工程师为企业导师,请企业导师来校给学生介绍科技发展的前沿和生产实践经验,开展“双师型”人才培养模式,为学院、企业和学生搭建一座共同发展的双赢桥梁。

针对大四的学生,学院开展了由学生自己联系实习单位,将传统的集中实习改为分散实习。分散实习的学生由企业导师制定实习大纲和毕业设计方案,毕业设计在企业里实施,毕业答辩回到学校统一答辩,建立网络化自主实习和管理平台。

(五)教学管理改革

学院全面贯彻执行《关于深化高等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改革若干问题的意见》,通过制度建设,加强和推动各项教学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学院教学工作委员会与教学督导组的监控作用,规范教师和管理人员教书育人的职责,同时努力加大教学经费的投入,加强对实验、实践、图书、资料、设备等教学软硬件设施的投入,提高教学软硬件设备的共享程度和使用效率。教学质量具体监考方面:严格执行考勤、调课等规章制度,每学期均有期初、期中教学检查和期末教学总结,组织大学生创新项目、学科竞赛、职业资格考证等活动,努力提高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社会适应力。继续推进纺织教育教学成果奖、纺织之光教师奖和学生奖申报,促进优秀资源的交流共享,充分利用网络媒体,完善网站建设和微信公共平台的服务功能;在人才培养方面,要拓宽专业口径,加强与产业和行业的结合,加大紧缺人才的培养力度,灵活设置高年级专业小方向,为社会、企业提供急需人才。

(六)人才培养国际合作

学院积极鼓励学生到国外大学进行交流,制定学分互认政策,拓宽国际视野,同时努力与国外高水平大学建立联合办学模式,遴选优秀教师到国外名校研修,提高教学水平,借鉴国外优秀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推进启发式教学,提高本院的教学水平和凝练教学成果[2]。

四、总结

人才培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需要紧跟社会、企业发展的需求,与时俱进,不断探索,整合资源优势,科学合理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力争做到将实习与工作相融合、教学与生产相融合、教师与学生相融合、作业与产品相融合,同时课程分享、师资分享、设备分享,推动学院课程体系建设和深化教学改革,学科交融,强化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杨碧霞.大学本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11.

[2]马廷奇,史加翠.创新人才培养与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现代教育科学,2011(9).

作者:陈雯

上一篇:高职院校领导班子作风建设论文下一篇:外汇风险的经济贸易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