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论文

2022-04-15

摘要:以做好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学思结合、知行统一、个性发展为主线,通过理论与实践、校内与校外、课内与课外的有机结合,不断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在校学习期间就能获得企业工作经验,培养深受社会欢迎的高素质、应用型、综合能力强的软件工程人才。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论文 篇1:

关于非国家级示范性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思考

摘要:针对非国家级示范性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过程中出现的定位不清,缺乏系统性等问题,提出了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的三个前提:一定要弄清软件工程专业与计算机科学技术专业的不同,进而把握软件工程专业的内涵;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层次,因材施教;一定要了解社会需求,面向社会需求培养人才。在非国家级示范性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方法方面针对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方法,按专业知识点整合讲授内容的方法,面向工程的培养方法,如何体现人才自身特色的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方法等五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示范性软件工程;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的前提

一、引言

自从教育部、国家计委发文(教高[2001]6号)《关于批准有关高等学校试办示范性软件学院的通知》批准设立35所国家级示范性软件学院以来,软件工程专业经历了从无到有、发展壮大的历程。从我国高等教育体制的层次来看,大体可将软件工程本科专业分为国家示范性软件工程专业和其他本科学校的软件工程专业两类,其中国家级示范性软件工程专业大多分布在985工程院校中,这类学校对学生的培养基本上都清晰地定位为高端软件人才,其课程体系虽然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差别很大,但对专业知识的学习来说理论教学仍然在其课程体系中占有很高的比重,这与其学生的素质好、教师的水平高、教学投入大是密不可分的。与这些985工程院校相比,大多数普通本科院校在开设软件工程专业时面临着学生的层次多、教师总体上综合能力弱和教学投入不足等更多的约束,如何在这些约束中更好地培养学生、满足社会需求就成为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重要的问题。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保证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质量的纲领性文件,是人才培养规格要求的总体设计蓝图和总体实施方案,是组织教学过程、安排教学任务的主要依据,在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人才培养定位的具体体现。因此,在制订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必须找准定位,体现因材施教,展示特色,满足社会需求,最大限度地发掘学校自身培养人才的潜能。

二、软件工程专业培养方案制订的几个前提

社会对不同的专业有不同的人才需求,不同学校的学生层次差别很大,不同专业的内涵不同,尤其是学科基础相近的专业之间更需要体现不同专业的内涵。因此,在制订软件工程专业培养方案时应该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要制订软件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必须弄清软件工程的内涵。软件工程脱胎于计算机软件技术,随着软件应用日益广泛、软件规模日益扩大,人们开发、使用、维护软件不得不采用工程的方法,以求经济有效地解决软件问题。借助于计算机科学技术、数学、管理科学与工程诸多学科,今天的软件工程己由最初的一个学科方向发展成为以计算机科学技术为基础的一个新兴交叉学科。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工程性是软件工程有别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最大差别,而二者采用的计算机理论和技术是相同的。因此,在软件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中一定要有体现工程性的课程和训练内容。

要制订软件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必须要因材施教。我国现行的高考制度决定了不同层次的高等学校生源水平差距很大,简单地用现行的本科、高职、技校来划分学生的培养层次对本科生的培养是不合适的,如在辽宁一本和二本的分数线差距就达到100分左右,即使是在一本学校中985院校和其他学校的分数差距也少则几十分,多则上百分之多。因此,所有各学校在制订本校软件工程专业培养方案时一定要考虑学生的层次和接受水平。要制订软件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必须了解社会需求。软件工程专业人才采用工程化的方法分析、设计、开发和维护软件系统,在这些具体的领域内也存在低、中、高端人才的划分,因此各学校在培养人才时必须有针对性,要有市场细分的意识。

三、非国家级示范性软件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的制订方法

(一)培养目标的确定方法

教学管理者在制订专业培养目标时应该在考虑学生的层次、所在专业的优势研究方向、学校的教学投入和社会需求的基础上体现本专业的内涵。

我国各地教育水平的不均衡造成了各高校同一专业入学学生的成绩存在重大差距,这种差距直接导致了学生接受能力的不同,因此,在制订培养方案时要根据学生学习能力的高低来安排理论课程的比重,不同高校可根据自身的情况来安排,以便做到因材施教。极端的情况的下甚至可以考虑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制订不同的培养方案。

所在专業的优势研究方向对学生培养目标的确定也是一个现实的约束,我们应该量体裁衣,根据自身的优势和特长确定学生的培养目标,扬长避短才能给学生提供更好的、更优质的教学指导和训练。

专业的发展和建设与学校的支持是分不开的,软件工程专业是否为学校重点发展的专业关系到学校的软硬件投入,因此我们在制订培养方案时应该对学校的投入有一个基本的判断,不能制订太脱离实际的培养目标,以免造成后续试验环境难以搭建问题的出现。

目前,非国家级示范性软件工程专业培养的学生本科毕业后绝大多数都要走上工作岗位,要求具备软件开发、测试等技术能力,这就要求在制订培养方案时对技术能力培养给予高度重视,以便学生顺利就业。当然,更为全面、细致的市场人才需求调研对专业目标的制订具有契合实际的指导作用。

软件工程专业是以工程性为其专业特征的,因此必须注重工程素质的训练才能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软件工程师。

此外,在确定培养目标时必须综合考虑以上几个方面内容,例如虽然学生整体素质不高,但培养方案也要为其中少部分高素质的学生提供足够的学习知识和训练;工程师素质的训练要与技术的学习相结合;学生就业和其长远发展相结合等。

(二)按培养目标确定学习知识点,整合课程内容

软件工程专业虽然是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理论体系为背景,但在本科阶段学习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上却不同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既要能整体上把握计算机学科的理论体系,又要学习软件工程方面的理论和技术,所以制订软件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的第一步就是确定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包括计算机学科的知识点和软件工程学科的知识点两部分。

目前,在非国家级示范性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中存在的最主要的问题之一是不按知识点确定讲授内容,而是把计算机专业的课程直接照搬到软件工程专业开设,如计算机专业开设的操作系统、编译原理等课程,这种方法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软件工程专业需要讲授的课程过多,学生的学习压力过大,而应该学习的软件工程方面的知识如需求工程、软件工程过程等又没有时间讲授。

(三)面向工程的培养方法

工程不是科学,甚至也不是“应用科学”。科学是分析性的,是努力去了解自然;而工程是综合的,是努力去创造,但受自然、成本、安全关注、环境影响、人类工程学、可靠性、生产能力、可维护性等方面的制约。因此,工程要求在制约中进行设计。国际著名的工程教育理念CDIO培养大纲将工程毕业生的能力分为工程基础知识、个人能力、人际团队能力和工程系统能力四个层面,要求以综合的培养方式使学生在这四个层面达到预定的目标。个人能力、人际团队能力和工程系统能力三个层面是对所有工程学科通用的,在制订软件工程专业培养方案时可以参考美国工程教育认证组织ABET于1996年制订的EC2000等认证标准来实施。而软件工程专业基础知识部分一定要体现工程的设计性,要安排尽可能多的设计性学习内容,将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和综合能力训练、扎实的课程学习和广泛的探索兴趣结合起来,安排循序渐进的课程设计、综合设计、实际项目来培养学生。

(四)体现自身培养特色

特色就是人无我有,人有我强,在人才培养方案中也应该体现特色。特色的确定可根据自身的积累,也可根据市场需求和可行性来确定。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软件学院是全国煤炭类院校中唯一一家软件学院,多年来为煤炭企业开发了很多软件,熟悉煤炭行业特点,了解煤炭企业运行机制,所以其打造的第一个特色就是面向煤炭行业软件开发的能力和优势。辽宁抓住世界信息产业地域转移的机会,提出打造软件外包强省的目标,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立足于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目标,决定培养面向对日外包领域的软件人才。语言是对日软件外包中最重要的一项基本技能,所以开设了128学时的日语课程,为学生从事对日外包开发打下坚实基础。

实践证明,面向煤炭行业和面向对日外包的培养模式对学生的就业和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也得到了用人单位的认可。

(五)课程设置要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提高培养质量的关键是要尊重教育规律,学习最主要的动力来自兴趣,所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关键是要提高学生的兴趣。在培养方案中可以通过合理的课程设置来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热情。在入学之初可采用兴趣引导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可以考虑开发一个软件系统,教师将各个模块编程实现,然后在课堂上讲授软件系统的功能,在实验中指导通过设计基本的参数将各个模块组装成实际可用的系统,让学生对本专业的学习产生兴趣。在后续的某一方向课程中做课程内的实验,以使学生产生成就感,激发他们进一步学习的热情。大三下学期和大四阶段可通过就业压力和工作之后达到的美好前景督促和引导学生努力学习,最终向社会输送合格的软件工程专业人才。

四、结束语

非国家级示范性软件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具有自身的特点,在制订培养方案时一定要理解软件工程专业自身的内涵,认清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区别,从而根据社会需求和学生素质来确定培养人才的目标、需要学习的知识点、培养方法和特色,进而采用必要的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尽可能地提高培养质量。在此基础上,还要认识到软件工程专业是一个快速发展,知识更新速度非常快的专业领域,所以,还要有动态更新培养方案的机制,以便适应社会需求和技术潮流。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计算机教学指导委员会.软件工程本科专业规范[D].2004,12.

[2]William A. Wulf. “The Urgency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 Reform”, The Bridge, Spring 1998, Vol 28 No.1,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Engineering[J/OL]http://www.abet.org.

基金項目: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编号:JG08DB095)

作者简介:邱云飞,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软件学院软件工程系主任,软件工程专业建设负责人。

作者:邱云飞,王 光,关晓林

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论文 篇2:

提高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探讨

摘要:以做好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学思结合、知行统一、个性发展为主线,通过理论与实践、校内与校外、课内与课外的有机结合,不断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在校学习期间就能获得企业工作经验,培养深受社会欢迎的高素质、应用型、综合能力强的软件工程人才。

关键词:软件工程;质量;实践;个性发展;校企合作

一、背景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对IT类人才的需求持续增加,作为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软件产业而言,知识已经逐渐步入成熟期,急需一大批懂理论、掌握专门技术、能实战、高素质的软件人才。如何变学历教育为素质能力培养,变单纯理论教学为综合应用能力提高,让学生在校期间就获得更多的实际的项目操作经验,不断扩展视野,培养既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又有扎实的职业技能素养,已成为制约软件工程专业教育发展的瓶颈。解决学历教育与社会实际需求相脱节诸如此类的矛盾,是当今高等教育亟待解决和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本文就如何提高软件工程专业培养质量问题谈几点看法。

二、软件工程专业和软件工程相关课程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软件工程是一门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艺术学等多学科精华为一体的新型学科。软件则区别于其他商品,是一种集人类之大成特殊的智力商品。软件研发的过程,是整个软件工程知识结构、综合能力和实战经验在软件研发过程中的真实体现。它将软件架构设计、系统分析、工具使用、算法推导、编程调试、模块集成、验证测试等有机地融为一体。因此,软件工程专业的特点,是由软件本身的特殊性质所决定的。然而,在软件工程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或倾向。首先,忽视了工程化的思想。在软件工程专业建设、制订教学方案等环节中,注重了学生的培养目标、任务、知识结构的形成,忽视了人才培养过程中将系统化、规范化、数量化的工程原则和方法嵌入到教学、实验,以及研发、运维过程之中。其次,缺少职业道德行为规范。软件是无形商品,既看不见更摸不到,软件开发又是一项富有挑战性、创造性的劳动,整个开发过程从進度的把握到项目的完成都依赖于软件工作者的主观能动性,没有一套完整的职业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是可不能高质量按时完成软件开发任务的。而在目前软件工程专业的教学活动中,普遍缺少职业道德以及为行规范内容的教学环节。第三,存在课堂教学与专业实践结合不紧的现象。目前,国内大多数高校对软件工程专业的课程普遍采取的教学方法是以教师课堂授课为主,学生被动地听课的形式,即使对一些语言类的课程,也只能是演示或验证某些结论正确与否而已。

总之,软件工程专业存在教与学的严重脱节,即重理论而轻实践。比如在一些教学活动中,教师虽重视学生的实践环节,即使增加课程实验教学时数,学生也只是编写一些简单的代码。由于这些学习方式和手段离软件工程专业的实际要求还相差很远,导致学生在学习中感到内容枯燥抽象,基本上是对课程内容似懂非懂,甚至觉得学习后用处不大,这些将会不同程度地影响着软件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

三、提高软件工程专业培养质量的几项措施

综合上述分析,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和教学过程中的实践,在提高软件工程专业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方面做了一些有利于人才培养的有益尝试。

1.从软件工程专业特殊性上看,应着力搭建基础理论实践平台,在促进学生的学与思结合上下功夫。软件工程专业的基础理论教学实践化是必由之路,也就是说在教学方案制定、课堂教学实施等方面,必须打通理论与实际、教学与实习、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有机关联等关键环节。

2.从学生形成软件工程素养上看,应注重学生的知行统一,构建提高基本技能的实践舞台。着重在课内与课外的结合上开展工作,坚持做好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的延伸、是第一课堂补充的做法,开展丰富多彩的专业实践活动;倡导“以赛促学,以证促教,以赛促基本技能形成”的培养理念,所有学生(高年级和低年级学生出于共同的研究兴趣和创业热情组队)参加科技创新团队,安排指导教师,引领学生开展研究,扩大竞赛的覆盖面,继续突出专业竞赛的创新性。在开展专业竞赛活动的基础上,指导和鼓励学生参加校外各类专业竞赛,参加专业相关证书认证考试,组织指导学生申报和开展国家级、省级、校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研究,以及各项影响范围广、级别等级高的专业竞赛,从而提高学生的专业基本技能。

3.从软件工程专业的学生成才观看,必须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开拓提高综合素质的实践途径。在校内与校外的结合上开展工作,建立校外专业实践基地,聘请企事业单位的技术专家为实习生导师,将指导学生毕业论文、专业实习、就业融为一体。学生在第四学年后到企业顶岗实习一年,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实现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无缝对接。将实践基地建设成生产专业化、服务社会化、管理企业化的产业化基地,这样既能解决学生提高专业技能问题,又可以使实践基地不断的自我更新、自我完善。

四、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提高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实施,是一项深化教育教学改的系统工程。实施前必须做好充分论证和评估,要有顶层设计和详细的规划,要有预期的目标和实施效果,要满足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基础条件。

1.顶层设计,科学规划。提高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研究与实施,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必须首先做好顶层设计。顶层设计要突出提高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整体明确性和具体实施的可操作性。在设计过程中既要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理论依据,又要有美好的前景规划和预期的实现目标,还考虑到实现所需要的条件,以及制定克服所遇到的困难的预案等因素。例如要有较为完善和明确的育人目标、培养方案、教学大纲、课程计划、教案设计、教学方式方法等。因此,在做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顶层设计的时候,要遵循先进性、整体性、全局性、长远性等基本原则。

2.多方联动,形成合力。项目的设计与实施,要取得良好的效益和预期的成果,不是经过一朝一夕的努力就能大功告成,更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必须动员包括党、政、工、团全方位的积极参与,经过几年不懈地探讨和实践才能有所收获。首先,要有坚强的领导和指挥中心,领导层负责按照上级方针政策,制定规划、实施方案,制定各种规章制度乃至奖励政策,协调各方关系集中强有力的人、财、物组织实施,在整个项目进程中起到引领和保障作用。其次,充分发挥课堂的主战场作用。在实施人才培养过程中,即使是再好的规划、设计、方案,也必须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战场作用和主力军教师去组织实施。培养一批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关心集体、乐于奉献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对提高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起到关键作用。

五、结束语

该项研究在软件工程人才培养方面,就理论与实践、学校与企业、课内与课外进行有机的结合,提供了集专业基础理论教学、实验实习教学、项目实训实践、第二课堂专业性科技活动为一体的培养软件工程人才的策略研究和实施途径,使软件工程专业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专业基本技能、科学研究素养、创新创业能力、项目工程经验和职业基本素质都得到全面、均衡的发展,为社会输送合格的软件工程人才。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EB/OL].[2010-7-2]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0-02/28/content_13069032 _24.htm.

[2]教育部.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教思政[2012]1号文件)[EB/OL].

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255/ 201202/xxgk_129911.html.

作者简介:谢光(1983-),男,山东单县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软件工程、电子商务方面的教学和科研研究。

作者:谢光

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论文 篇3:

基于CDIO模式的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摘 要:针对我们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我们拟将CDIO的教育理念应用在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中。

关键词:CDIO模式;人才培养;软件工程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计算机教育者通过对国外计算机教育的学习研究,针对软件专业人才培养,从不同角度、不同体系,不同层次对软件人才培养开始广泛深入的研究与探索。国内一些重点大学及示范性软件学院在软件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而普通地方高校由于受资金、师资、生源和办学条件等的制约制,在培养模式改革方面成效不够显著,进展缓慢。因此,通过对地方本科院校的计算机专业学生的特质分析后,我们将CDIO的教育理念应用于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中,主要是对软件工程专业本科生的非专业能力培养以及专业能力培养两方面进行研究,本着侧重专业能力的培养,从学生人生观价值观、讲解基础知识、参与应用实践等几个方面进行培养,其研究有利于提高普通高校软件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和继续深造的能力[1]。

二、CDIO模式

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近年来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从2000年起,麻省理工学院和瑞典皇家工学院等四所大学组成的跨国研究获得Knut and Alice Wallenberg基金会近2000万美元巨额资助,经过四年的探索研究,创立了 CDIO 工程教育理念,并成立了以 CDIO命名的国际合作组织。CDIO代表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它以产品研发到产品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体,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工程。

本方案拟以地方高等院校——****学院软件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为研究对象,采用理论分析与调查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目前教学和实践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和措施。首先构建科学、合理的软件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对教学模式、实训模式等方面进行创新改革研究,同时构建全方位教学评价体系,根据评价结果对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和实训模式等不断进行完善和总结,最终完成针对地方高等院校软件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并期望将该模式在其他地方高等院校进行推广和应用。

(1)课程体系方面

首先对软件相关类课程的特点进行分析,通过对不同的学习阶段,实行以下策略:1)必要的公共基础课;2)充分的专业基础课。根据教指委的大纲规定,确保4年编程不变,紧抓8门核心课程,至少保证半年实训,以达到校企的真正合作,实现校企合作模式多样化;专业方向:瞄准市场需要;课程建设:按照CDIO方式建设和验证。最后根据软件人才知识架构所要求的编程思想和方法,结合培养目标来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如图1所示。

图1 以市场为导向的课程体系示意图

(2)教学与实验模式方面

课堂教学穿插实际案例辅助,基础知识的掌握,从而培养学生的习惯性思维。

例如大一新生开设的c语言课程,学生从繁复的高中生活首次接触到大学生活,对于课堂教学中的c语言程序设计及相关软件的应用开发还不是很清楚,为了更好的让学生了解c语言、熟悉c语言从而掌握c语言,授课教师可以设计几个环节加入适当的案例,需要同时说明的是,增加案例的目的,除了形象的向学生展示授课目标以外,更多的是为了让学生体验软件设计开发的过程,以便学生深刻的理解,从而初步的掌握相关知识。以C#程序设计课程为例,我们在案例的设计与编码过程中穿插讲解面向对象的基本原理、C#语言的语法规则与编程规范,并以提纲的方式引导学生总结相关的规则与规范,该提纲也是学生在设计与编码过程中查询的技术手册之一。

课堂教学与课程实验相结合,对学生进行引导鼓励。

课程实验环节是教师将知识实际转换为学生能力的步骤,教师通过课程实验,积极引导学生思考,鼓励学生提出多种设计方案,具体分析其中的利弊;学生可以3到5人组成讨论小组,每组之中的组长为项目经理,负责实验的全部协调制定分配工作。团队协作探讨典型的编程模式,查阅相关资料,最终形成相应的实验选题进行选择。实验完成之后,在全班范围内对实验选题进行评估检测,既能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又加深了学生对于设计方法、工程规范的理解与思考。课程结束以后安排课程实验,集中一段时间来对一个选题进行设计和实现,利用充分的时间培养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也加深了学生对于项目开发过程的认识。

(3)知识转换为应用实践

现阶段,计算机专业是一个实践体系很足的专业,包括了“一体化、分阶段、多层次”三个层次,分别为了培养学生掌握巩固专业基础知识层次。培养学生知识转化为实践的专业实训层次,以及校企合作,全面提升学生创新科研实验层次。通过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实践性教学环节的优化、实践教学内容的全面更新,使实验过程和实验内容得到了更进一步的规范。

三、总结

CDIO作为工程教育模式,高校要做的并不是按照其大纲一成不变的照做,而是以CDIO为基础,结合高校的具体情况,创新创立适合自己学校实际情况的模式。CDIO工程教育模式把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系统整合在同一个课程计划中,不光锻炼了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的能力,更实现了工程技术的实践,对课堂教学进行了完善,对于教学模式的探究产生了重大影响。

(作者单位:咸阳师范学院)

基金项目:咸阳师范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1402014),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基金资助项目(SGH140808)

参考文献:

[1]李曼丽.用历史解读CDIO 及其应用前景[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8(10):78-87.

[2]庄哲民,唐雅娟,沈民奋,等.基于 ISO 的 EIP-CDIO 人才培养模式质量保障系统的构建[J],中国教育发展研究,2009(9):21-23

作者:刘淑英 邹燕飞

上一篇:短路保护电路设计管理论文下一篇:数学教学与多媒体技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