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副产品品牌建设论文

2022-04-18

农副产品品牌建设论文 篇1:

加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培育,加快吉林省农副产品品牌建设

摘要:近年来,吉林省在开展农副产品品牌构建工作中做了许多努力,农副产品商标数量增幅较大,但地理标志农副产品相对于吉林省的地理环境及优势特色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本文围绕如何加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培育,加快吉林省农副产品品牌建设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农副产品;品牌;市场监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十六条规定:地理标志,是指标示某商品来源于某地区,该商品的特定质量、信誉或者其他特征,主要由该地区的自然因素或者人文因素所决定的标志。证明商标,是指由对某种商品或者服务具有监督能力的组织所控制,而由该组织以外的单位或者个人使用于其商品或者服务,用以证明该商品或者服务的原产地、原料、制造方法、质量或者其他特定品质的标志。”申请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是目前国际上保护特色产品的一种通行做法,可以合理、充分地利用与保存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和地理遗产,有效保护优质特色产品和促进特色行业发展。

山东章丘市的大葱在注册并使用“章丘大葱”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后,其经济价值突显,价格由注册保护前的每公斤0.2—0.6元上升到1.2—5元,注册保护后的价格是注册前的2—5倍,每亩纯收入在2000元以上。陕西洛川县苹果产业协会作为商标持有人,把“洛川苹果”注册成为成为全县的公用品牌,强化品牌经营管理,政府支持协会全面负责有关品牌形象的塑造、标准制订、品牌推广和宣传保护等工作,按照“品牌、质量、包装、渠道四统一”的要求,授权使用品牌。经过多方努力,目前 “洛川苹果”品牌评估价值已达30.36亿元人民币。这些市场事实足以说明带有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农副产品能够提高品牌附加值,增加农副产品的经济效益,推广地区精品,提高地理标志商标所在地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通过地理标志带动特色经济及相关产业链的发展,提升农副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都具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吉林省农副产品立足地方优势,紧紧围绕优势特色效益农副产品全面推进商标战略,截止到2013年6月吉林省已拥有榆树大米、集安边条参、扶余老醋、万昌大米、白城的草原红牛等地理标志证明商标33件①。“抚松人参”地理标志商标在通过正式注册后,其品牌效应得到了发挥,“抚松人参”产品的价格平均上涨了两成,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虽然近些年来吉林省农副产品的商标数量增加的较快,但同吉林省特色的地理环境相比还相差很多,尤其是地理标志农副产品。目前,还有一部分管理部门和人员对于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存在重视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注册、轻视运用和管理的现象,同时应给予农副产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发展建设的扶持和培育的工作不到位。少数企业经营者对农副产品商标的自我保护意思弱,维权意识淡薄,很多地理标志注册人没有主动维权,不知如何维权,这对于吉林省农副产品品牌的建设极为不利。吉林省的农副产品是好,但知道的人群少,需求空间局限在国内,局限在东北,局限在本省,有的仅仅局限在本县,对特色农产品的宣传力度不够,信息化水平低,使得需求空间没有得到充分扩展。在宣传上缺乏力度支持,地理标志商标的市场知晓度还有待提高。宣传投入的各种资源数量不足,力度不够,品牌应该起到的的辐射作用远远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很多特色农产品没有大规模的统一的策划方案,没有大范围进行系统宣传,对商家和消费者的影响面不能有效放大,导致社会影响力不大,知名度不高,农业品牌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未能充分体现。

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是由这方区域的特殊地理因素促成的有这一区域特殊品质的农副产品。要充分发挥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应该起到的作用,就必须加强管理和保护地理标志的工作,从而实现有效的资源整合,提升吉林省农副业企业的品牌竞争力,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 加大宣传地理标志商标的力度

多渠道宣传造势,可通过召开由涉农企业、行业协会、农户参加的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工作培育会,印发宣传资料、现场咨询等方式,多层次多角度宣传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有关知识和重大意义,提高申请的积极性。同时加强社会宣传,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普及商标及地理标志知识,开展品牌宣传,扩大社会影响,让全社会都来关心、关注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增强全社会的品牌注册意识和保护意识。

有针对性地进行农副产品地理标志商标的知识传播,以提高全社会的品牌意识和知识。同时还可以借助于散发宣传单、印制知识手册,设立咨询台,制作展板等方式,在公共场合广泛宣传农副产品地理标志商标方面的相关知识,提高人们对地理标志商标的认识程度,深入理解农副产品注册商标的积极作用,更多地掌握农副产品地理标志商标方面的知识;同时可以通过举办各类培训班开展宣传,逐步建立地理标志工作管理体系。培训可以分为普及培训和提升培训两类,以满足不同的被培训者的实际需求。另一方面要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由相关部门参加的宣传工作体系,为地理标志商标工作的开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2.制定发展计划,突出重点,积极推进申报工作

制定地理标志商标培育发展计划,围绕吉林省特色和优势资源,对商标进行整合,促进优势产业资源重组,形成地理标志商标的整体竞争力。同时结合发展实际,本着“突出重点,积极推进”的原则,规划好地理标志商标申请工作节奏。所谓的突出重点对象是指那些具有较高知名度和悠久历史,产品品质特征突出,生产者数量较多的农副产品,要积极指导申请其尽早申请地理标志,以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从而带动后续其他农副产品的地理标志商标申请工作的开展。积极鼓励、引导行业协会、专业合作社、农业技术推广单位等作为申请人积极申报,强化品牌经营管理。

3.完善地理标志商标工作机制

吉林省相关部门完善地理标志商标工作机制建设是加强地理标志商标的培育和发展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的有力保障。将部门行为上升为政府行为,建立有效的领导机制,保障地理标志商标工作强有力的领导与指导。加强绩效考评,把培育发展地理标志商标、纳入对基层部门的绩效考评之中,奖优罚劣。建立有效的协调机制,密切协调配合,积极推进地理标志商标的注册与保护工作,定期交流农副产品地理标志注册与保护工作经验,查找问题,以促进地理标志商标工作的顺利开展。下放商标监督管理权,建立责任到人的辖区监管责任制。通过这些完善措施使吉林省农副产品地理标志商标得到充分、有效、合理、合法的运用。

4.加强地理标志商标的培育指导工作

进一步加大吉林省农副产品地理标志商标的培育力度,安排专人管理地理标志商标,建立地理标志商标档案制度,进行跟踪管理服务,通过指导使企业能够进一步规范使用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专用标志。

引导商标使用者规范使用地理标志商标的许可行为,。通过制定完善的证明商标使用规则、逐户签订证明商标使用责任书,进一步规范证明商标的使用,提升管理水平。加强对注册成员的指导力度,要督促注册人尽快使用地理标志商标,并在使用过程中逐步规范使用行为,帮助其完善地理标志商标产品的质量、价格等各方面的管理制度,以提升地理标志产品的形象和美誉度,增强市场竞争力。

5. 加大市场监管力度,促进地理标志产品的长远发展

积极开展专项保护行动,加大市场监管力度,可以通过巡查、集中整治以及专项检查等方式,加大对吉林省农副产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保护力度,严肃查处制售假冒伪劣地理标志产品等违法行为,切实保护地理标志商标权利人的合法权益,为地理标志商标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促进地理标志产业的有序发展。

各职能部门要主动加强协作,对地理标志产品从生产到流通实行全过程监督管理,完善质量监测、备案等监管制度,受到损害,阻碍了地理标志的良性发展。为维护地理标志产品的市场美誉度,提升品质和声誉做好保障工作,以促进吉林省地理标志农副产品的长远发展,进而带动吉林省经济的全面腾飞。(作者单位:长春大学)

注解

①http://www.jlgs.gov.cn/ 吉林工商局官网2013-06-03

作者:刘桂清 朱嫒玲

农副产品品牌建设论文 篇2:

“移动互联网+”背景下农副产品网络营销创新模式研究

摘 要:伴随改革开放政策的深入发展,互联网和计算机技术逐渐进入发展的高潮期,电子商务逐渐渗透到多个行业中,并对各个行业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农副产品的网络营销就是一种新型的销售模式,并且逐渐成了农副产品销售的主要手段,但是结合我国农副产品的网络营销工作来看,还存在很多有待完善的地方,对于我国的相关行业来说是困难重重,不仅是在技术层面上,在管理层面上也是如此,因此对农副产品的网络营销进行研究显得很有必要。本文结合我国常德市农副产品网络营销的实际情况,对农副产品营销模式创新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仅供参考。关键词:移动互联网;农副产品;网络营销。

一、我国常德市农副产品网络营销创新模式的现状

想要促进该地区农副产品网络营销模式的创新,首先就要加强对其创新模式的认识和了解,并对这种营销模式的现状进行研究,结合我国常德市农副产品网络营销的实际情况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网络营销现状。

(一)应用水平较低

常德市的网络应用水平较低,虽然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具备农业信息查询的电子商务交易平台,但是该种营销模式在我国的起步时间比较晚,发展周期也比较短,所以基础设施建设比较差,还有很大的完善空问,再加上当地的初级级别网站比较少,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农业信息与农民见面的机会。

(二)缺乏系统性

农副产品的网络营销是一项系统性比较强的工作,完善的系统性能在很大程度上推进网络营销工作,但是结合常德地区农副产品的网络营销实际来看,还比较缺乏系统性,主要表现为具体农业信息没有形成完整的系统,很多信息都出现了重叠现象,并且存在交叉和重复的情况,这些情况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常德地区的农副产品网络营销,可以说在当地还没有形成真正的电子商务。

(三)营销主体素质较低

作为网络营销工作中的主体,农民的素质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农副产品的网络营销工作,但是结合常德地区农副产品的网络营销实际来看,营销主体的素质普遍比较低,素质较低也有以下几个重要的表现:首先,农民对农副产品的相关详细信息缺乏认识和了解,自然也就很难向客户进行系统的讲解;其次,农民的网络营销观念较为落后,无法适应当地的网络营销实际。

二、促进农副产品网络营销创新模式的策略

伴随各种便携式通信工具的使用和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移动网络营销逐渐成了一种主要的网络营销方式,将这种营销方式在农副产品的销售过程中加以运用也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主要来说促进常德地区农副产品网络营销工作有以下几个策略。

(一)充分利用软件平台

结合当前我国网络营销的实际情况来看,对于软件平台的使用比较广泛,利用相关的软件平台不仅能为相关营销工作创造便利条件,也能为营销工作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在常德地区农副产品的网络营销过程中加以利用,也能发挥重要的作用,因为在手机客户端和相关网站上,营销主体都可以实现商务信息的实时提交。

(二)塑造农副产品品牌

众所周知,品牌效应对于一个行业的长远发展来说至关重要,因为品牌效应能为一个行业的发展创造便利条件,从而使得行业的产品更加符合消费者的需求,在我国常德地区农副产品的网络营销工作中也是如此,加强品牌建设也显得至关重要,不仅可以形成大量的客户资料和数据,同时也能协调客户和农户之问的关系,为通畅营销渠道奠定有利条件,实现农产品的信息对接,把网络营销工作变得更简单快捷,为常德地区农副产品的网络营销工作长远发展营造一个较为稳定的外部环境。主要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有待加强。首先,加强农副产品营销的诚信建设,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为农副产品的品牌建设奠定基础。其次,完善相关的售后服务,提高客户的购买体验,推动农副产品的品牌建设,带动常德地区经济发展。

三、结语

从上述叙述中可以看出,在移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常德地區农副产品的网络营销已经逐渐成了一种潮流,但是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对相关营销模式进行创新显得很有必要,为了促进该地区的农副产品网络营销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有待加强。从国家层面来说,要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加大对相关行业的扶持力度,为农副产品的营销工作创造有利外部条件;从农副产品行业自身来说,要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选用合理的网络营销模式,着重提高客户的购人体验。常德地区农副产品的营销工作能在很大程度上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让我们携起手来一起努力。

参考文献:

[1]郭派,耿方梅.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的农产品营销模式研究——以绍兴市为例[J].中国商贸:销售与市场营销培训,2018.

[2]姜加晓,田登凤,丁雪莹等.“互联网+”模式下农产品营销创新模式探析——以烟台苹果为例[J].现代农业科技,2016(19):302-303.

作者:罗新林

农副产品品牌建设论文 篇3:

农副产品追溯制度辽宁先行

要不了多久,消费者就可以比对着食品“身份证”,去买庄河的农副产品啦。这一张张“身份证”,就是庄河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的信息条码。6月17日,记者从辽宁省大连市庄河“绿色行动”计划研讨会上获悉,该市在辽宁省率先实施农副产品追溯制度,建立农产品“身份证”管理体系,打造食品安全的基地,为广大消费者提供安全、放心食品。

据了解,农产品“身份证”管理体系,是指庄河市农产品统一实施产地信息码,每个乡镇对应一个代号,乡镇辖区内的种养殖户再依次编号,确保每个种养殖户都有一张产地信息卡并对应一个唯一的编号。乡镇政府负责录入产品信息,种养殖户凭产地信息卡销售食用农产品;外来食品按照谁落地接收就由谁负责建卡的原则,对外来食品实行统一的身份证明管理;食品入市流通加贴流通企业编码,加工后加贴加工企业编码,二次加工、流通依次加贴经过企业编码。与此同时,庄河还将建立食品质量安全身份认定信息平台,通过外网门户链接农户、企业信息数据库,全面实现农产品的追根溯源。

为确保农副产品安全管理体系运行,庄河建立统一检验监测管理体系,组建庄河市食品检验监测中心,专项负责食品安全各环节的检验监测职能。将打造出30个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培育20个名牌产品、5个地理标志产品、100个绿色产品和100个无公害产品。通过放大品牌建设效应,以设施农业、精品农业、观光农业为载体,加快形成“四带、三区、五大基地”和“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发展格局,实现食品生产五大产业、十大主导产品、六大生产基地统筹发展,全力打造北黄海地区最具特色的绿色经济带。 (徐继昌)

作者:徐继昌

上一篇:学生创新意识教学论文下一篇:电厂热工智能控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