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师范生教师专业情意的培养策略

2022-09-11

教师专业素质的质量不仅决定着未来人才培养与教育的质量,而且还影响着国家未来的综合实力和实现中国梦的快慢。长期以来,教师教育机构一直关注的是教师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这两方面,而对于教师专业发展同样有重要作用的教师专业情意却有所忽视,很少关注教师专业情意的发展,尤其针对师范生的教师专业情意的研究则更少。教师专业情意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在教师专业发展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它影响着教师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发挥,良好的教师专业情意可以促进教师专业的发展,同时提升教师个人的综合素质。然而,目前师范生的教师专业情意的发展很不理想。本文从教师专业情意的内涵和其重要性来阐述专业情意,并针对师范生教师专业情意的缺失,提出了具有建设性的教师专业情意的培养策略。

一、教师专业情意的内涵和重要性

(一)教师专业情意的内涵

对于什么是教师专业情意,到目前对它还没有确切的界定,不同学者根据自己的研究对此有不同的理解。冯龙芝认为专业情意是一种教师个人情感的感受和表达,伴随着教师教学的整个过程,它的发展与完善是长期的人文教育赋予教师的一种内在人文素养的积淀,是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1]。唐松林等人把专业情意认为是一种专业精神,认为教师专业精神主要包含个性心理特征和职业道德[2]。陶西平认为教师的专业情意是教师对教育事业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融合,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集中体现,也是教师专业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3]。童云飞等人认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教师的专业情意比教师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更重要,它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系统和精神支柱[4]。《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一书指出,教师专业情意是指教师个体把教育教学工作当作生命的一部分,有强烈的责任感和认同感,愿意终身奉献于教育事业[5]。

从以上各学者对教师专业情意内涵的理解可以看出他们的观点虽然有不同的方面,但是表达的最主要的内容是一致的,都很强调教师对教育事业深厚的情感、积极向上的态度。

(二)教师专业情意的重要性

(1)教师的专业情意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教师不仅需要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还必需具有在教学实践中所体现出来的专业情意。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说教师专业情意在教师专业发展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它影响着教师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的积极发挥,也影响着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教学效果。有研究发现,优秀教师们普遍具有很好的专业情意,对工作充满了激情,这会明确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向,坚定了教师专业发展的信心,促进教师专业更好的发展。

(2)教师专业情意的良好状态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保障。良好的教师专业情意可以提升教师个人自身的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出来的热情、自信、活力的精神风貌给以学生积极的正能量在无形中影响着学生的发展,教师给予学生积极的回应学生也会以积极的学习态度来回应教师。由此,在教学中就形成了一个良性的循环,它在促进学生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教师个人自身的发展。

(3)良好的教师专业情意可以有效推进教师专业高效发展。教师专业情意发展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促进或者阻碍教师专业的发展。教师专业情意是教师的专业价值充分发挥的保障,还可以很好地弥补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时某一方面的欠缺,能够充分体现教育的内在价值,它能促进教师自身的成长。所以教师只有形成良好的专业情意才能够为学生树立正确的向导,更好地体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内涵。

二、师范生教师专业情意的缺失状况

有关对师范生对师范专业认同程度的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师范生都很认同师范专业是很有价值的,其中完全认同的有6.3%,比较认同的有52.8%,不太认同的有36.5%,不认同的有3.4%,完全不认同的仅有0.8%。从调查数据可以看出师范生对师范专业认同程度不是特别的理想,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师范生的专业情意的发展,进而会影响到以后作为教师的专业发展。

在校师范生对自我师范角色的意识模糊。自我师范角色意识是师范生对自己角色的自我意识,理解师范与非师范的差别。师范意识决定着师范生能不能很好地规划自己的专业学习,同时,也决定着师范生能不能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反思自己的职业价值观。因此也可以说它是专业情意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专业情意中维持和调整个体行为的重要因素。然而,大多的师范生并不能很好认识到自身师范角色。

在校师范生的职业情感体验和职业信念有待提升。当前的大学生都是95后更有甚者的还有00后,他们也多是独生子女,他们对教师职业的情意体验和职业信念并不明晰。这一点最应该引起师范教育工作者的注意,因为情感是激发和维持行动的长久力量,师范生的职业情感形成将对师范生以后的发展提供重要的保证。在校师范生大多认为自己对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并不是非常了解,对自己的师范专业没有深刻的认识,认为与别的普通大学一样,大量时间就是在进行英语、政治、大学语文等所谓“公共课程”的研修和考试。这些都表明在校师范生的专业情意很低。

师范生教师专业情意的缺失不仅有学生自身的因素,而且还有学校的因素,比如课程设置,教师在教学中对教育信念和教育情意方面不够重视,学校过于强调学科专业知识的学习,忽略了对教师职业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等等。

还有在教学中流于形式,重于理论说教,学生觉得枯燥无味,所受的教益不大,不利于师范生树立新的教育观、教师观和学生观,不利于他们树立热爱学生、甘于清贫、乐于奉献的志向,不利于塑造良好的人格特质和专业自我[6]。

这些都在不同的程度上影响着师范生教师专业情意的形成和发展。

三、提升师范生教师专业情意的策略

根据教师专业情意的内涵和重要性,针对目前在校师范生的教师专业情意缺失状况,提出以下三点建设性的师范生教师专业情意培养策略。

(1)引导在校师范生对教师职业形成正确认识。根据加里·斯勒的职业生涯五阶段理论,在校师范生的大学本科年龄大多在18-22岁,处于职业角色设计期[7],这一阶段的可塑性比较强,因此学校和教师都有责任和义务采取一些行动来加深学生对教师职业的认同感,要让他们意识到教师职业是一个神圣的职业,它不仅关乎教师个人自身的发展,而且关乎到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还要让他们能意识到他们肩负的重要使命,他们便会因此而不断地努力寻求机会实现自我成长[8]。

(2)大学教师自身要给师范生做好榜样,以良好的专业情意引导和影响师范生的发展。教师可以借鉴彭云的《关于教师专业情意结构的研究》中教师专业情意的三维结构模型,可以运用到教学中引导师范生教师专业情意的发展。

教师自身以乐教、冶教和入教三个维度及相应层次的标准也要求自己,潜移默化中可以影响到学生自身发展。教师专业情意也可以说是师范生专业发展的一个内在因素,是一种价值的体现,它也需要教师通过学生能看得见的教学行为来影响学生。

(3)教学中加强教育信念和教育情意的培养。我们也可以借鉴研究者丁刚,李梅提出的提升师范生素养的策略,如关注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相互联系及其内在统一;加强师范生的专业情意教育,采多种形式使学生深刻认识到教师职业的性质、特点、社会形象和社会地位等,培养学生对教师职业的认同感等[9]。教师在教学中要将教育信念和教育情意渗透在教学内容中,让学生加深对其的理解。

摘要:教师专业素质的高低,决定着教育质量的提高和未来人才的培养,同时影响着国家未来的综合实力与国际地位。然而当前,师范生教师专业情意发展状况不尽人意,本文从教师专业情意的内涵和重要性,针对师范生教师专业情意的缺失,提出了建设性的教师专业情意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师范生,教师专业情意,培养策略

参考文献

[1] 冯龙芝.高师院校教学改革与师范生专业素质发展[J].中国高教研究,2004,(5):87.

[2] 唐松林,徐厚道.教师素质的实然分析与应然探讨[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0,(6):34-39.

[3] 陶西平.教师的专业情意[J].中小学管理,2007,(7):54-54.

[4] 童云飞,刘桂林.论教师专业情意的发展水平[J].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4):88-91.

[5] 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6] 赖小琴.师范生教师专业素养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学术论坛,2008,(6):179-181.

[7] 罗亮.基于职业生涯规划理论引导免费师范生终身从教[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9(8):201-204.

[8] 彭云.关于教师专业情意结构的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1,(3):1-4.

[9] 丁钢,李梅.中国高等师范院校师范生培养状况调查与政策分析报告[J].教育研究,2014,(11):95-106.

上一篇: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下一篇:24h动态脑电图在儿童癫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